靈感範文站

學校課程總結多篇

學校課程總結多篇

【第1篇】2022年11月學校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範文

新課程改革已經風風雨雨的整整走過了三年,三年來的新課改是怎樣走過來的,給我們的學校教師、學生帶來了什麼,在此進行總結回顧,總結經驗,找出不足,有利於新課改的進一步紮實開展,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有利於學生、教師、學校的和諧發展。

三年來的課改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我們學校於xx年7月組建後,7月份進行了南北二區一年來課改工作的回顧摸底,並在此基礎上制訂了課改實施方案。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理念先行、機制保障、校本研訓、改革評價、設備投入、反思改進的工作思路。

一、理念先行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不是簡單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對我國的教育進行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它反映時代精神的教育觀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課程秉持的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是課改的靈魂,它包涵了三層意思:

1、倡導全面和諧的發展的教育;

2、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於探究、勤於動手,注重過程與方法及實踐體驗。

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活動的能力。

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師德培訓和每週一的教師工作學習例會進行學習、宣傳、談體會、寫心得、小組交流、大會交流,並利用週六下午多次召開專題會、報告會,先後兩次邀請嘉興教育研究院書記朱建人來校作報告,今年暑期結合師德培訓在全校開展了校園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討論,使全校教師明確上述理念,內化成教師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自身專業成長的需要,從而指導新課改實驗工作。

二、機制保障

做好課改工作,需要組建相應的機構,明確職責分工負責,制訂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以確保課改工作的順利實施。

1、組建了以校長爲組長,分管校長爲副組長,教研組長爲組員的課改領導小組。領導全校新課改的實施和推進。

2、制訂了課改實驗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學科組也分別制訂了學科課改實施方案。科學組還申報了市課改實驗基地學校。

3、制訂了學生的評價細則,注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設計了學生髮展性評價和家長聯繫卡。

4、制訂了教師的考覈與獎勵細則,並在細則中注重教師的發展性評價。

5、制訂了學生評教辦法。

6、制訂了校本研訓制度。

7、制訂了教導處、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職責和獎勵辦法。

三、校本研訓

新課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導,有了新的理念,課改就有了源動力,但教師駕馭新課改的課堂教學能力是課改能否順利開展,切實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諧發展的最基礎最根本性的問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是當務之急,那會使我們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來個脫胎換骨的改變。,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要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必須狠抓校本研訓重視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培訓。

【第2篇】學校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立足本校 紮實推進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_____完小

課程改革三年來,我校領導和廣大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這一教學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勇於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經過三年來的課改實驗,我們感到: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在發生變化,教育教學評價在發生變化,教師'教'的行爲在變化,學生'學'的方式也在變化。下面談談我校在課改實驗中的幾件做法:

一、以校爲本,實施多層面、多形式的培訓

1、強化通識培訓,讓教師感知新課程。

xx年暑假以來,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通識培訓,使教師深入瞭解把握新課程。

2、分組參與式案例培訓,解讀《綱要》和《標準》。

xx年-xx年,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培訓,學校也安排進行了學科培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主要是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輔導與解讀,瞭解新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與主要原則、基本框架、內容體系與特色和對教師的相關要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與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3、系統學習課改理論和實踐經驗。幾年來,學校在購置了大量有關新課程的書籍,《走進新課程》、《課程標準》這兩本書人人都有,其它有關新課程的書籍,每個教研組一套。還給全體老師印發了大量的學習材料,如從《人民教育》、《山東教育》等期刊上選印了許多有關新課程的材料和優秀課例供老師們學習。採取集體學習、分組學習、個人自學的形式瞭解新課程標準的產生背景,基本理念。組織所有實驗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看光盤、看錄像,觀摩課例。實驗教師在深鑽新教材的基礎上,所有任教一年級學科的教師上了2至4節新教材研討課。課後,對每一節課都進行了評課、議課、說課,對新教材進行廣泛、深入地研討。老師們在培訓中學習,在培訓中提高,邊培訓、邊實踐、邊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網絡,擴大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榮成教育資源網、人教網、園丁網、中國基礎教育網等擴大教育資料,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淡化對教材的依賴,激活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

5、合理調整教研機制,強化對教研教改工作的領導。爲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爲課程改革服務,幾年來,我們根據本鎮實際,強化了對教研工作的領導。

(1)學區成立了國小教研領導小組,將各校校長及教導主任納入領導小組,並作了明確分工,與此同時,要求學校領導帶頭搞教研、寫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2)在佈局得不到及時調整的前提下,學區打破學校限制,成立鎮級教研組,由學區統一領導教研教改工作。

(3)強化激勵考評機制,將教研教改工作直接與教師年終百分考覈掛鉤。我們規定,教師每上交論文,交到中心完小,即獎0.2分;推薦參加聯誼校評比,獎0.4分;參加市評選,獎0.8分;獲獎,再視級別加倍獎分。參加優質課、課件評選,依此類推。鎮教研組長也按學校教研組長的雙倍計分。

(4)改變教研形式,今後,我們在學校教研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學區教研,這樣可以使全鎮的同年級同學科有時間集體教研、集體備課。鎮教研組間周活動一次,爲雙週的週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學區實際,以教研促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近幾年來,我鎮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經過統計,國小教師60%的是老教師,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師也大都是國中教師淘汰下來的。師資力量的薄弱,嚴重製約着教研教改工作的開展。

針對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現狀,幾年來,我們結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訓、課堂達標、教師資質認定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逐漸使他們成長爲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裏手。

1、紮實抓好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支持教師參加新課程的學習培訓,要求參加人員回來要上交學習筆記,在鎮教研組交流學習心得,將學習資料打印,向其他教師發放。與此同時,要上一節示範課,並指導其他教師上好教改課。

三年級教師全員參加市級培訓,要求實驗年級教師把握課標,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能體現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過理論學習,課堂實踐,交流研討,優化組合,不斷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積極參與聯誼片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及優秀論文、優質課的評選。

2、規範教學過程,抓好教學管理。幾年來,我們規範課堂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做到課堂教學達標。積極按教研室要求開展備課改革,使教師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好備課與寫教案的關係,處理好教學預案與課堂生成性教案的關係,變一元目標爲多元目標,變整本教案爲活頁教案,切實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寫好教學反思。學區將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檢查性聽課的力度,加大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監控,教案與作業檢查由學區統一組織人員按計劃進行。

3、抓好課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首先,我們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課,參加教改的教師要上展示彙報課,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要上示範課。在此基礎上,學區與各學校合力抓好校級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選拔與推薦優秀教師參加聯誼校、培訓中心組織的各類比賽,進一步培養我鎮的骨幹教師。其次,充分利用每週的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觀看教學錄像,組織各校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聘請有關專家來校上課指導,把提高教師上課和評課水平落到實處,帶動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最後,要求教師及時積累材料,總結得失,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一得或教學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三、實現教師角色、教學行爲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教師已成爲學生最真誠的合作者,最謙虛的傾聽者,最具慧眼的'伯樂'。教師的角色開始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轉變;開始由傳授者向促進者悄然轉變;開始由管理者向引導者悄然轉變。這種悄然的轉變還體現在,教師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爲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囿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教學方法開始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教師們不再拒絕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法,也不再拒絕超乎常規的奇思妙想,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期待。

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摘果實,猜字謎,教與學的活動在師生的互動合作中變得生動有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凝聚了集體的智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老師們還常常和學生一起排演課本劇,共同動手佈置識字園……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習,是

一種啓發,一種幫助,也是一種人文關懷,它構築起了民主的課堂氛圍。課堂上,老師用微笑安撫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緊張情緒,用豎起的拇指讚揚學生的點滴進步。

新課改實施以來給學生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開始嘗試自主合作與主動探究所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學生的學習行爲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接受式學習不再獨唱主旋律,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介入,與接受性學習交相呼應、相輔相成。

課堂上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學生當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師,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師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讀書學習。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們跟上時代潮流。今後,我們將繼續立足本校,爲新課程改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第3篇】*學校課程改革經驗總結工作總結

立足本校 紮實推進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完小

課程改革三年來,我校領導和廣大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這一教學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勇於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經過三年來的課改實驗,我們感到: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在發生變化,教育教學評價在發生變化,教師'教'的行爲在變化,學生'學'的方式也在變化。下面談談我校在課改實驗中的幾件做法:

一、以校爲本,實施多層面、多形式的培訓

1、強化通識培訓,讓教師感知新課程。

2002年暑假以來,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通識培訓,使教師深入瞭解把握新課程。

2、分組參與式案例培訓,解讀《綱要》和《標準》。

2002年-2022年,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培訓,學校也安排進行了學科培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主要是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輔導與解讀,瞭解新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與主要原則、基本框架、內容體系與特色和對教師的相關要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與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3、系統學習課改理論和實踐經驗。幾年來,學校在購置了大量有關新課程的書籍,《走進新課程》、《課程標準》這兩本書人人都有,其它有關新課程的書籍,每個教研組一套。還給全體老師印發了大量的學習材料,如從《人民教育》、《山東教育》等期刊上選印了許多有關新課程的材料和優秀課例供老師們學習。採取集體學習、分組學習、個人自學的形式瞭解新課程標準的產生背景,基本理念。組織所有實驗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看光盤、看錄像,觀摩課例。實驗教師在深鑽新教材的基礎上,所有任教一年級學科的教師上了2至4節新教材研討課。課後,對每一節課都進行了評課、議課、說課,對新教材進行廣泛、深入地研討。老師們在培訓中學習,在培訓中提高,邊培訓、邊實踐、邊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網絡,擴大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榮成教育資源網、人教網、園丁網、中國基礎教育網等擴大教育資料,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淡化對教材的依賴,激活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

5、合理調整教研機制,強化對教研教改工作的領導。爲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爲課程改革服務,幾年來,我們根據本鎮實際,強化了對教研工作的領導。

(1)學區成立了國小教研領導小組,將各校校長及教導主任納入領導小組,並作了明確分工,與此同時,要求學校領導帶頭搞教研、寫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2)在佈局得不到及時調整的前提下,學區打破學校限制,成立鎮級教研組,由學區統一領導教研教改工作。

(3)強化激勵考評機制,將教研教改工作直接與教師年終百分考覈掛鉤。我們規定,教師每上交論文,交到中心完小,即獎0.2分;推薦參加聯誼校評比,獎0.4分;參加市評選,獎0.8分;獲獎,再視級別加倍獎分。參加優質課、課件評選,依此類推。鎮教研組長也按學校教研組長的雙倍計分。

(4)改變教研形式,今後,我們在學校教研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學區教研,這樣可以使全鎮的同年級同學科有時間集體教研、集體備課。鎮教研組間周活動一次,爲雙週的週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學區實際,以教研促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近幾年來,我鎮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經過統計,國小教師60%的是老教師,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師也大都是國中教師淘汰下來的。師資力量的薄弱,嚴重製約着教研教改工作的開展。

針對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現狀,幾年來,我們結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訓、課堂達標、教師資質認定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逐漸使他們成長爲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裏手。

1、紮實抓好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支持教師參加新課程的學習培訓,要求參加人員回來要上交學習筆記,在鎮教研組交流學習心得,將學習資料打印,向其他教師發放。與此同時,要上一節示範課,並指導其他教師上好教改課。

三年級教師全員參加市級培訓,要求實驗年級教師把握課標,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能體現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過理論學習,課堂實踐,交流研討,優化組合,不斷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積極參與聯誼片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及優秀論文、優質課的評選。

2、規範教學過程,抓好教學管理。幾年來,我們規範課堂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做到課堂教學達標。積極按教研室要求開展備課改革,使教師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好備課與寫教案的關係,處理好教學預案與課堂生成性教案的關係,變一元目標爲多元目標,變整本教案爲活頁教案,切實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寫好教學反思。學區將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檢查性聽課的力度,加大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監控,教案與作業檢查由學區統一組織人員按計劃進行。

3、抓好課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首先,我們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課,參加教改的教師要上展示彙報課,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要上示範課。在此基礎上,學區與各學校合力抓好校級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選拔與推薦優秀教師參加聯誼校、培訓中心組織的各類比賽,進一步培養我鎮的骨幹教師。其次,充分利用每週的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觀看教學錄像,組織各校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聘請有關專家來校上課指導,把提高教師上課和評課水平落到實處,帶動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最後,要求教師及時積累材料,總結得失,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一得或教學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三、實現教師角色、教學行爲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教師已成爲學生最真誠的合作者,最謙虛的傾聽者,最具慧眼的'伯樂'。教師的角色開始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轉變;開始由傳授者向促進者悄然轉變;開始由管理者向引導者悄然轉變。這種悄然的轉變還體現在,教師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爲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囿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教學方法開始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教師們不再拒絕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法,也不再拒絕超乎常規的奇思妙想,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期待。

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摘果實,猜字謎,教與學的活動在師生的互動合作中變得生動有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凝聚了集體的智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老師們還常常和學生一起排演課本劇,共同動手佈置識字園……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習,是一種啓發,一種幫助,也是一種人文關懷,它構築起了民主的課堂氛圍。課堂上,老師用微笑安撫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緊張情緒,用豎起的拇指讚揚學生的點滴進步。

新課改實施以來給學生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開始嘗試自主合作與主動探究所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學生的學習行爲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接受式學習不再獨唱主旋律,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介入,與接受性學習交相呼應、相輔相成。

課堂上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學生當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師,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師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讀書學習。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們跟上時代潮流。今後,我們將繼續立足本校,爲新課程改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學校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第4篇】2022年學校校本課程工作總結範文

這學期我們把《三字經》、《弟子規》作爲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底蘊,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優良的民族傳統。以《三字經》《弟子規》爲主經典在我校傳唱,在學生中耳熟能詳,對學生“三觀”的形成以及行爲習慣的養成起到了潛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長中也產生了較好反響。下面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

一、尋找機會,加強教育

我們近年來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習慣養成、道德素質、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顯得缺失,學生的德育難抓,紀律難管,一直是困擾學校的一個難題。從背誦《三字經》開始,學校大隊部跟蹤指導,並安排專任教師負責經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徑。爭取對學生起到了較好的引導和示範作用。

二、安照計劃有序進行

爲了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夯實教育基礎,我們重點從三個方面教育。

一是誦讀三字經。我校把三字經納入教學計劃中,列入課表,每週保證一節專授課。每天早自習重學背,課上重講解。充分利用課間操,升旗時間誦讀。並開展了誦讀比賽。

二是潛移默化品經句。我校通過網絡搜索三字經作爲學習資料。學生在誦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書法的神韻帶來的美的享受;經典名曲飄入耳鼓,樓內盪漾着千年古韻之美。三是講述三字經故事。我校開展了《三字經》故事比賽。我們的成績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我們的資料分別掛到了歡喜中心校、和豐潤教育信息網站上。

三、三字經教育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歸根結底是爲了讓學生把古代聖賢的經典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爲此,我們重點是把國學教育寓於養成教育之中,致力於使國學的精華成爲支配學生行動的一種文化內涵。一是生動直觀,見賢思齊抓養成。我們集中培訓教師,把一些經典國學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敘述,把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滲透於各科的教學中,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們。班會課上學生們動情地說:“聽到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改掉壞毛病,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姐妹。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

二是互學互動,你追我趕抓養成。自國學推廣以來,我們一直注重依靠學生們的互相影響,互相幫助產生良性互動機制來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昇華,總結實踐抓養成。我們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三字經》版手抄報,談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誦讀經典可以昇華人生的境界,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淨化社會風氣,以利於把二十一世紀中國變成一個真正的禮義之邦。家長們普遍感到孩子們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實踐證明,“三字經”豐富文化內涵、經典的篇章語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不斷的增長曆史文化知識,增強了口語表達能力。開闊了思維、胸懷和眼界。使學生受到教育。

【第5篇】*學校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完小

課程改革三年來,我校領導和廣大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這一教學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勇於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經過三年來的課改實驗,我們感到: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在發生變化,教育教學評價在發生變化,教師'教'的行爲在變化,學生'學'的方式也在變化。下面談談我校在課改實驗中的幾件做法:

一、以校爲本,實施多層面、多形式的培訓

1、強化通識培訓,讓教師感知新課程。

2002年暑假以來,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通識培訓,使教師深入瞭解把握新課程。

2、分組參與式案例培訓,解讀《綱要》和《標準》。

2002年-2022年,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培訓,學校也安排進行了學科培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主要是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輔導與解讀,瞭解新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與主要原則、基本框架、內容體系與特色和對教師的相關要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與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3、系統學習課改理論和實踐經驗。幾年來,學校在購置了大量有關新課程的書籍,《走進新課程》、《課程標準》這兩本書人人都有,其它有關新課程的書籍,每個教研組一套。還給全體老師印發了大量的學習材料,如從《人民教育》、《山東教育》等期刊上選印了許多有關新課程的材料和優秀課例供老師們學習。採取集體學習、分組學習、個人自學的形式瞭解新課程標準的產生背景,基本理念。組織所有實驗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看光盤、看錄像,觀摩課例。實驗教師在深鑽新教材的基礎上,所有任教一年級學科的教師上了2至4節新教材研討課。課後,對每一節課都進行了評課、議課、說課,對新教材進行廣泛、深入地研討。老師們在培訓中學習,在培訓中提高,邊培訓、邊實踐、邊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網絡,擴大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榮成教育資源網、人教網、園丁網、中國基礎教育網等擴大教育資料,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淡化對教材的依賴,激活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

5、合理調整教研機制,強化對教研教改工作的領導。爲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爲課程改革服務,幾年來,我們根據本鎮實際,強化了對教研工作的領導。

(1)學區成立了國小教研領導小組,將各校校長及教導主任納入領導小組,並作了明確分工,與此同時,要求學校領導帶頭搞教研、寫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2)在佈局得不到及時調整的前提下,學區打破學校限制,成立鎮級教研組,由學區統一領導教研教改工作。

(3)強化激勵考評機制,將教研教改工作直接與教師年終百分考覈掛鉤。我們規定,教師每上交論文,交到中心完小,即獎0.2分;推薦參加聯誼校評比,獎0.4分;參加市評選,獎0.8分;獲獎,再視級別加倍獎分。參加優質課、課件評選,依此類推。鎮教研組長也按學校教研組長的雙倍計分。

(4)改變教研形式,今後,我們在學校教研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學區教研,這樣可以使全鎮的同年級同學科有時間集體教研、集體備課。鎮教研組間周活動一次,爲雙週的週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學區實際,以教研促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近幾年來,我鎮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經過統計,國小教師60%的是老教師,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師也大都是國中教師淘汰下來的。師資力量的薄弱,嚴重製約着教研教改工作的`開展。

針對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現狀,幾年來,我們結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訓、課堂達標、教師資質認定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逐漸使他們成長爲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裏手。

1、紮實抓好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支持教師參加新課程的學習培訓,要求參加人員回來要上交學習筆記,在鎮教研組交流學習心得,將學習資料打印,向其他教師發放。與此同時,要上一節示範課,並指導其他教師上好教改課。

三年級教師全員參加市級培訓,要求實驗年級教師把握課標,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能體現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過理論學習,課堂實踐,交流研討,優化組合,不斷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積極參與聯誼片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及優秀論文、優質課的評眩

2、規範教學過程,抓好教學管理。幾年來,我們規範課堂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做到課堂教學達標。積極按教研室要求開展備課改革,使教師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好備課與寫教案的關係,處理好教學預案與課堂生成性教案的關係,變一元目標爲多元目標,變整本教案爲活頁教案,切實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寫好教學反思。學區將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檢查性聽課的力度,加大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監控,教案與作業檢查由學區統一組織人員按計劃進行。

3、抓好課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首先,我們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課,參加教改的教師要上展示彙報課,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要上示範課。在此基礎上,學區與各學校合力抓好校級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選拔與推薦優秀教師參加聯誼校、培訓中心組織的各類比賽,進一步培養我鎮的骨幹教師。其次,充分利用每週的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觀看教學錄像,組織各校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聘請有關專家來校上課指導,把提高教師上課和評課水平落到實處,帶動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最後,要求教師及時積累材料,總結得失,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一得或教學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三、實現教師角色、教學行爲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教師已成爲學生最真誠的合作者,最謙虛的傾聽者,最具慧眼的'伯樂'。教師的角色開始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轉變;開始由傳授者向促進者悄然轉變;開始由管理者向引導者悄然轉變。這種悄然的轉變還體現在,教師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爲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囿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教學方法開始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教師們不再拒絕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法,也不再拒絕超乎常規的奇思妙想,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期待。

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摘果實,猜字謎,教與學的活動在師生的互動合作中變得生動有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凝聚了集體的智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老師們還常常和學生一起排演課本劇,共同動手佈置識字園……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習,是一種啓發,一種幫助,也是一種人文關懷,它構築起了民主的課堂氛圍。課堂上,老師用微笑安撫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緊張情緒,用豎起的拇指讚揚學生的點滴進步。

新課改實施以來給學生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開始嘗試自主合作與主動探究所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學生的學習行爲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接受式學習不再獨唱主旋律,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介入,與接受性學習交相呼應、相輔相成。

課堂上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學生當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師,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師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讀書學習。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們跟上時代潮流。今後,我們將繼續立足本校,爲新課程改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第6篇】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一

這學期我們把《三字經》、《弟子規》作爲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底蘊,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優良的民族傳統。以《三字經》《弟子規》爲主經典在我校傳唱,在學生中耳熟能詳,對學生“三觀”的形成以及行爲習慣的養成起到了潛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長中也產生了較好反響。下面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尋找機會,加強教育

我們近年來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習慣養成、道德素質、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顯得缺失,學生的德育難抓,紀律難管,一直是困擾學校的一個難題。從背誦《三字經》開始,學校大隊部跟蹤指導,並安排專任教師負責經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徑。爭取對學生起到了較好的引導和示範作用。

二、安照計劃有序進行

爲了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夯實教育基礎,我們重點從三個方面教育。

一是誦讀三字經。我校把三字經納入教學計劃中,列入課表,每週保證一節專授課。每天早自習重學背,課上重講解。充分利用課間操,升旗時間誦讀。並開展了誦讀比賽。

二是潛移默化品經句。我校通過網絡搜索三字經作爲學習資料。學生在誦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書法的神韻帶來的'美的享受;經典名曲飄入耳鼓,樓內盪漾着千年古韻之美。三是講述三字經故事。我校開展了《三字經》故事比賽。我們的成績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我們的資料分別掛到了歡喜中心校、和豐潤教育信息網站上。

三、三字經教育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歸根結底是爲了讓學生把古代聖賢的經典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爲此,我們重點是把國學教育寓於養成教育之中,致力於使國學的精華成爲支配學生行動的一種文化內涵。一是生動直觀,見賢思齊抓養成。我們集中培訓教師,把一些經典國學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敘述,把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滲透於各科的教學中,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們。班會課上學生們動情地說:“聽到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改掉壞毛病,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姐妹。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

二是互學互動,你追我趕抓養成。自國學推廣以來,我們一直注重依靠學生們的互相影響,互相幫助產生良性互動機制來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昇華,總結實踐抓養成。我們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三字經》版手抄報,談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誦讀經典可以昇華人生的境界,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淨化社會風氣,以利於把二十一世紀中國變成一個真正的禮義之邦。家長們普遍感到孩子們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實踐證明,“三字經”豐富文化內涵、經典的篇章語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不斷的增長曆史文化知識,增強了口語表達能力。開闊了思維、胸懷和眼界。使學生受到教育。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二

在全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推進與培訓工作會議上,李永成校長作了題爲《積極進行課程建設,促進課改深入開展》的典型發言。發言的中心就是校本課程開發問題。

爲了切實搞好校本課程開發工作,我校制定了《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並及時付諸實施、實驗。現將這一工作的進展情況做以簡要總結。

一.開發《髮色證書》教育課程。

《綠色證書》教育課程是寧安市的特色課程。我校從提高學生技術素質和創業能力出發,在“綠證”教育中突出了勞動教育和農業技術教育、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勞動觀念,磨鍊了意志品質,樹立了艱苦創業的精神,達到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的目的。

在“綠證”教育教材的使用上,我們除選學國家、省、市教材外,校綠證教育領導小組還結合本地實際自編了《甜葫蘆栽培技術》《西爪栽技術》、《蛋雞飼養管理》等教材,供學生選學。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了“教、學、做”合一。學校科研組把“綠證”教育研究作爲“十五”科研課題,目前正在實驗研究之中。

二、開發傳統項目教育課程。

我校的傳統教育項目較多,並形成系列。如:清明節祭烈士墓,宣講當地英雄事蹟,並以《編懷先烈,立志成材》爲內容進行演講比賽,五四青年節舉辦以“發奮讀書,報效祖國”爲主題的朗誦會;“七一”以黨的偉大曆程爲主題進行歌詠比賽;國慶節以“鉅變的祖國”爲主題舉辦徵文比賽等等。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受到了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並從中到了一定的知識。

三、開發特長教育課程。

我校從藝術、體育、技能三方面入手,開辦了13個特長班,4個專業班,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學,每週三下午統一時間開課。在安排上做到了有教師、有教材、有場地、有課時、有作業。在管理上做到了有專人負責,有統一考覈。這些特長課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情趣,展示了學生個性,發揮了學生特長,培養了學生能力,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通過一個階段的校本開發與實施,使教師的觀念行爲發生了變化,新課改的理念,全新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在教師中形成共識並能轉變爲自覺的教學行爲,涌現出了一批新課改實施和課程建設創新型教師。

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變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社會調查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審美能力,社會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課程開發使學校有了活力。校本課程開發給教師提供了開發創造課程的空間,給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礎。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有利於現代教育,有利於學生髮展,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必要補充,我們有決心,有能力充分利用廣闊的農村資源和當地,本校的有效資源進行課程建設,化資源優勢爲課程優勢,把校本課程建設,開發、實施推向一個新高度。

【第7篇】國小校本課程總結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校本課程的開發順應了當今時代民主決策的潮流。校本課程開發的場所是學校,關注學校的課程自主,體現出民主參與課程決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時間,以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和培訓,切實改變教師課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並界定角色職能,由課程規範的複製者變爲新課程的創造者。使我對校本課程有了深入的瞭解,進一步樹立教學民主的思想,調動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爲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關注學生的發展。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理念,我更加明確了教育者的責任,那就是盡最大可能爲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條件。而學生的發展也應是多方面的。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關注個體差異,提供發展的可能。因此,在確定校本課程開發項目及內容時,印製了教師、學生、家長調查表,瞭解學生和家長的要求,根據調查結果,確定了安全、健康、古詩詞誦讀、大閱讀、大棚西瓜技術等校本課程體系。真正實現了'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

3、實施內容及要求:

(1)確定校本課程結構。我們根據以下幾方面來確立學校校本課程。

①學生髮展的需求,尊重學生意願,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轉載請著②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

③學校的實際情況,包括學校辦學特色目標,師資和設施條件等。

具體作法

1、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不佔用及挪用校本課程的時間,保證開足課時。

2、校本課程科任教師應加強學習、刻苦鑽研、勇於探索,盡心盡力搞好校本課程的教育工作。校本課程教研組及時對科任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督促,保證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校本課程教研組按時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探索開發校本課程規律,努力提高校本課程科任教師的理論與教學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動的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外出參觀考察等活動,下大力氣創建一支素質高、信心足、熱心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隊伍。

4、搞好校本課程的評估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講求實效,不流於形式,搞好評估工作是開發校本課程的重要一環。爲此,擬在本期內完善好評估細則,每期末認真進行評估、獎優罰劣,並將評估結果進入教師年終目標管理評估中。

5、建立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制度,使課程開發工作逐步走向正軌,做出成效。

6、在實施校本課程活動中,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在總結中不斷開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課程教研組每期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總結前段取得的成績,改進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後的工作任務;二是科任教師進行總結、反思,改進教學中的失誤,充實、開發校本課程內容。每期末,無論是教研組,還是教師個人,都要認真收集好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第8篇】學校課程改革的經驗總結

學校課程改革的經驗總結

課程改革三年來,我校領導和廣大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這一教學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勇於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經過三年來的課改實驗,我們感到: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在發生變化,教育教學評價在發生變化,教師'教'的行爲在變化,學生'學'的方式也在變化。下面談談我校在課改實驗中的幾件做法:

一、以校爲本,實施多層面、多形式的培訓

1、強化通識培訓,讓教師感知新課程。

20xx年暑假以來,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通識培訓,使教師深入瞭解把握新課程。

2、分組參與式案例培訓,解讀《綱要》和《標準》。

20xx年-20xx年,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培訓,學校也安排進行了學科培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主要是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輔導與解讀,瞭解新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與主要原則、基本框架、內容體系與特色和對教師的相關要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與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3、系統學習課改理論和實踐經驗。幾年來,學校在購置了大量有關新課程的書籍,《走進新課程》、《課程標準》這兩本書人人都有,其它有關新課程的書籍,每個教研組一套。還給全體老師印發了大量的學習材料,如從《人民教育》、《山東教育》等期刊上選印了許多有關新課程的材料和優秀課例供老師們學習。採取集體學習、分組學習、個人自學的形式瞭解新課程標準的產生背景,基本理念。組織所有實驗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看光盤、看錄像,觀摩課例。實驗教師在深鑽新教材的基礎上,所有任教一年級學科的教師上了2至4節新教材研討課。課後,對每一節課都進行了評課、議課、說課,對新教材進行廣泛、深入地研討。老師們在培訓中學習,在培訓中提高,邊培訓、邊實踐、邊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網絡,擴大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榮成、人教網、園丁網、中國基礎教育網等擴大教育資料,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淡化對教材的依賴,激活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

5、合理調整教研機制,強化對教研教改工作的領導。爲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爲課程改革服務,幾年來,我們根據本鎮實際,強化了對教研工作的領導。

(1)學區成立了國小教研領導小組,將各校校長及教導主任納入領導小組,並作了明確分工,與此同時,要求學校領導帶頭搞教研、寫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2)在佈局得不到及時調整的前提下,學區打破學校限制,成立鎮級教研組,由學區統一領導教研教改工作。

(3)強化激勵考評機制,將教研教改工作直接與教師年終百分考覈掛鉤。我們規定,教師每上交論文,交到中心完小,即獎0.2分;推薦參加聯誼校評比,獎0.4分;參加市評選,獎0.8分;獲獎,再視級別加倍獎分。參加優質課、課件評選,依此類推。鎮教研組長也按學校教研組長的雙倍計分。

(4)改變教研形式,今後,我們在學校教研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學區教研,這樣可以使全鎮的同年級同學科有時間集體教研、集體備課。鎮教研組間周活動一次,爲雙週的週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學區實際,以教研促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近幾年來,我鎮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經過統計,國小教師60%的是老教師,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師也大都是國中教師淘汰下來的。師資力量的薄弱,嚴重製約着教研教改工作的開展。

針對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現狀,幾年來,我們結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訓、課堂達標、教師資質認定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逐漸使他們成長爲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裏手。

1、紮實抓好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支持教師參加新課程的學習培訓,要求參加人員回來要上交學習筆記,在鎮教研組交流學習心得,將學習資料打印,向其他教師發放。與此同時,要上一節示範課,並指導其他教師上好教改課。

三年級教師全員參加市級培訓,要求實驗年級教師把握課標,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能體現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過理論學習,課堂實踐,交流研討,優化組合,不斷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積極參與聯誼片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及優秀論文、優質課的評選。

2、規範教學過程,抓好教學管理。幾年來,我們規範課堂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做到課堂教學達標。積極按教研室要求開展備課改革,使教師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好備課與寫教案的關係,處理好教學預案與課堂生成性教案的關係,變一元目標爲多元目標,變整本教案爲活頁教案,切實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寫好教學反思。學區將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檢查性聽課的力度,加大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監控,教案與作業檢查由學區統一組織人員按計劃進行。

3、抓好課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首先,我們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課,參加教改的教師要上展示彙報課,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要上示範課。在此基礎上,學區與各學校合力抓好校級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選拔與推薦優秀教師參加聯誼校、培訓中心組織的各類比賽,進一步培養我鎮的骨幹教師。其次,充分利用每週的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觀看教學錄像,組織各校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聘請有關專家來校上課指導,把提高教師上課和評課水平落到實處,帶動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最後,要求教師及時積累材料,總結得失,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一得或教學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三、實現教師角色、教學行爲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教師已成爲學生最真誠的合作者,最謙虛的.傾聽者,最具慧眼的'伯樂'。教師的角色開始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轉變;開始由傳授者向促進者悄然轉變;開始由管理者向引導者悄然轉變。這種悄然的轉變還體現在,教師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爲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囿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教學方法開始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教師們不再拒絕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法,也不再拒絕超乎常規的奇思妙想,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期待。

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摘果實,猜字謎,教與學的活動在師生的互動合作中變得生動有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凝聚了集體的智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老師們還常常和學生一起排演課本劇,共同動手佈置識字園……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習,是一種啓發,一種幫助,也是一種人文關懷,它構築起了民主的課堂氛圍。課堂上,老師用微笑安撫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緊張情緒,用豎起的拇指讚揚學生的點滴進步。

新課改實施以來給學生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開始嘗試自主合作與主動探究所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學生的學習行爲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接受式學習不再獨唱主旋律,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介入,與接受性學習交相呼應、相輔相成。

課堂上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學生當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師,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師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讀書學習。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們跟上時代潮流。今後,我們將繼續立足本校,爲新課程改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第9篇】2022年12月學校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範文

新課程改革已經風風雨雨的整整走過了三年,三年來的新課改是怎樣走過來的,給我們的學校教師、學生帶來了什麼,在此進行總結回顧,總結經驗,找出不足,有利於新課改的進一步紮實開展,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有利於學生、教師、學校的和諧發展。

三年來的課改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我們學校於xx年7月組建後,7月份進行了南北二區一年來課改工作的回顧摸底,並在此基礎上制訂了課改實施方案。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理念先行、機制保障、校本研訓、改革評價、設備投入、反思改進的工作思路。

一、理念先行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不是簡單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對我國的教育進行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它反映時代精神的教育觀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課程秉持的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是課改的靈魂,它包涵了三層意思:

1、倡導全面和諧的發展的教育;

2、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於探究、勤於動手,注重過程與方法及實踐體驗。

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活動的能力。

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師德培訓和每週一的教師工作學習例會進行學習、宣傳、談體會、寫心得、小組交流、大會交流,並利用週六下午多次召開專題會、報告會,先後兩次邀請嘉興教育研究院書記朱建人來校作報告,今年暑期結合師德培訓在全校開展了校園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討論,使全校教師明確上述理念,內化成教師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自身專業成長的需要,從而指導新課改實驗工作。

二、機制保障

做好課改工作,需要組建相應的機構,明確職責分工負責,制訂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以確保課改工作的順利實施。

1、組建了以校長爲組長,分管校長爲副組長,教研組長爲組員的課改領導小組。領導全校新課改的實施和推進。

2、制訂了課改實驗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學科組也分別制訂了學科課改實施方案。科學組還申報了市課改實驗基地學校。

3、制訂了學生的評價細則,注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設計了學生髮展性評價和家長聯繫卡。

4、制訂了教師的考覈與獎勵細則,並在細則中注重教師的發展性評價。

5、制訂了學生評教辦法。

6、制訂了校本研訓制度。

7、制訂了教導處、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職責和獎勵辦法。

三、校本研訓

新課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導,有了新的理念,課改就有了源動力,但教師駕馭新課改的課堂教學能力是課改能否順利開展,切實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諧發展的最基礎最根本性的問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是當務之急,那會使我們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來個脫胎換骨的改變。,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要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必須狠抓校本研訓重視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培訓。

【第10篇】學校課程改革經驗總結範文

立足本校 紮實推進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完小

課程改革三年來,我校領導和廣大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這一教學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勇於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經過三年來的課改實驗,我們感到: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在發生變化,教育教學評價在發生變化,教師'教'的行爲在變化,學生'學'的方式也在變化。下面談談我校在課改實驗中的幾件做法:

一、以校爲本,實施多層面、多形式的培訓

1、強化通識培訓,讓教師感知新課程。

xx年暑假以來,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通識培訓,使教師深入瞭解把握新課程。

2、分組參與式案例培訓,解讀《綱要》和《標準》。

xx年-xx年,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培訓,學校也安排進行了學科培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主要是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輔導與解讀,瞭解新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與主要原則、基本框架、內容體系與特色和對教師的相關要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與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3、系統學習課改理論和實踐經驗。幾年來,學校在購置了大量有關新課程的書籍,《走進新課程》、《課程標準》這兩本書人人都有,其它有關新課程的書籍,每個教研組一套。還給全體老師印發了大量的學習材料,如從《人民教育》、《山東教育》等期刊上選印了許多有關新課程的材料和優秀課例供老師們學習。採取集體學習、分組學習、個人自學的形式瞭解新課程標準的產生背景,基本理念。組織所有實驗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看光盤、看錄像,觀摩課例。實驗教師在深鑽新教材的基礎上,所有任教一年級學科的教師上了2至4節新教材研討課。課後,對每一節課都進行了評課、議課、說課,對新教材進行廣泛、深入地研討。老師們在培訓中學習,在培訓中提高,邊培訓、邊實踐、邊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網絡,擴大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榮成教育資源網、人教網、園丁網、中國基礎教育網等擴大教育資料,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淡化對教材的依賴,激活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

5、合理調整教研機制,強化對教研教改工作的領導。爲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爲課程改革服務,幾年來,我們根據本鎮實際,強化了對教研工作的領導。

(1)學區成立了國小教研領導小組,將各校校長及教導主任納入領導小組,並作了明確分工,與此同時,要求學校領導帶頭搞教研、寫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2)在佈局得不到及時調整的前提下,學區打破學校限制,成立鎮級教研組,由學區統一領導教研教改工作。

(3)強化激勵考評機制,將教研教改工作直接與教師年終百分考覈掛鉤。我們規定,教師每上交論文,交到中心完小,即獎0.2分;推薦參加聯誼校評比,獎0.4分;參加市評選,獎0.8分;獲獎,再視級別加倍獎分。參加優質課、課件評選,依此類推。鎮教研組長也按學校教研組長的雙倍計分。

(4)改變教研形式,今後,我們在學校教研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學區教研,這樣可以使全鎮的同年級同學科有時間集體教研、集體備課。鎮教研組間周活動一次,爲雙週的週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學區實際,以教研促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近幾年來,我鎮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經過統計,國小教師60%的是老教師,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師也大都是國中教師淘汰下來的。師資力量的薄弱,嚴重製約着教研教改工作的開展。

針對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現狀,幾年來,我們結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訓、課堂達標、教師資質認定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逐漸使他們成長爲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裏手。

1、紮實抓好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支持教師參加新課程的學習培訓,要求參加人員回來要上交學習筆記,在鎮教研組交流學習心得,將學習資料打印,向其他教師發放。與此同時,要上一節示範課,並指導其他教師上好教改課。

三年級教師全員參加市級培訓,要求實驗年級教師把握課標,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能體現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過理論學習,課堂實踐,交流研討,優化組合,不斷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積極參與聯誼片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及優秀論文、優質課的評選。

2、規範教學過程,抓好教學管理。幾年來,我們規範課堂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做到課堂教學達標。積極按教研室要求開展備課改革,使教師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好備課與寫教案的關係,處理好教學預案與課堂生成性教案的關係,變一元目標爲多元目標,變整本教案爲活頁教案,切實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寫好教學反思。學區將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檢查性聽課的力度,加大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監控,教案與作業檢查由學區統一組織人員按計劃進行。

3、抓好課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首先,我們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課,參加教改的教師要上展示彙報課,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要上示範課。在此基礎上,學區與各學校合力抓好校級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選拔與推薦優秀教師參加聯誼校、培訓中心組織的各類比賽,進一步培養我鎮的骨幹教師。其次,充分利用每週的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觀看教學錄像,組織各校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聘請有關專家來校上課指導,把提高教師上課和評課水平落到實處,帶動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最後,要求教師及時積累材料,總結得失,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一得或教學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

三、實現教師角色、教學行爲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教師已成爲學生最真誠的合作者,最謙虛的傾聽者,最具慧眼的'伯樂'。教師的角色開始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轉變;開始由傳授者向促進者悄然轉變;開始由管理者向引導者悄然轉變。這種悄然的轉變還體現在,教師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爲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囿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教學方法開始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教師們不再拒絕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法,也不再拒絕超乎常規的奇思妙想,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期待。

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摘果實,猜字謎,教與學的活動在師生的互動合作中變得生動有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凝聚了集體的智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老師們還常常和學生一起排演課本劇,共同動手佈置識字園……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習,是

一種啓發,一種幫助,也是一種人文關懷,它構築起了民主的課堂氛圍。課堂上,老師用微笑安撫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緊張情緒,用豎起的拇指讚揚學生的點滴進步。

新課改實施以來給學生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開始嘗試自主合作與主動探究所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學生的學習行爲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接受式學習不再獨唱主旋律,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介入,與接受性學習交相呼應、相輔相成。

課堂上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學生當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師,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師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讀書學習。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們跟上時代潮流。今後,我們將繼續立足本校,爲新課程改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標籤:多篇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