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職業生涯規劃5分鐘演講稿

職業生涯規劃5分鐘演講稿

職業生涯規劃5分鐘演講稿範文(一)

尊敬的各位評委、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彩繪職業藍圖 塑造完美人生》。

龜兔賽跑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其結果出乎意料,烏龜居然贏了。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啓示是,起點比別人低並不可怕,只要認準目標,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想起國中畢業時,覺得上技校學不到有用的東西,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來到技校剛剛一年,我意識到自己的看法錯了,在這一年的時間裏,老師們的敬業精神,學校優雅的學習環境,培養出的一批批技術骨幹,使我有了新的認識。現在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上技校不但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同樣可以成就我們的事業。”要想有前途,要想成爲社會的棟樑之材,關鍵是靠自己,靠自己的信心、決心、堅強的毅力和永不放棄的幹勁。

我天真、活潑、開朗、好奇心強,面對困難總是想去闖一闖、試一試,不管結果怎樣都想去嘗試,從不向困難低頭,因爲“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爲風雨過後必是耀眼的彩虹。

我學的是數控專業,我的職業理想是成爲一名數控領域的高技能人才。這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並不容易,但是我的選擇我不後悔。我的大伯是一名車牀操作工,我從小就希望自己長大後像大伯一樣能熟練地駕馭車牀,加工出各種各樣的零件。現在學習了中國十大高技能人才的事蹟,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工人專家李斌,革新高手魯宏勳,焊接巧匠高鳳林都是技工學校畢業生,但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通過在校學習,我知道數控技術在機械製造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現在企業中數控設備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我們濰坊地區,是全國機械製造業的中心,因此將來一定有我發揮才能的舞臺。

知愈博則思遠,知識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寶藏。爲實現我的職業理想,在校期間,我會分秒必爭專心致志地學習數控理論,將知識學精學透,利用實習課掌握好數控車牀的操作要領。課餘時間我要多讀書,讀好書,儲備各方面的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爲今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艱苦的地方也是最成就人的地方。走向工作崗位後,我要從生產一線最苦最累的操作工做起,在生產實踐中不斷鍛鍊和發展自己。像楷模們那樣,肯吃別人不能吃的苦,肯鑽別人鑽不進的技術,肯動別人不願動的腦筋,肯犧牲別人不願犧牲的時間,讓自己成爲技術拔尖的工人,當好開展技術革新、解決生產難題的帶頭人,當好提高勞動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的帶頭人,努力創造一流的產品和一流的業績,成爲企業的耀眼明珠。

選定自己的職業目標,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是事業成功的開始,而事業的成功是自己人生價值的直接體現。我知道人生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自己的理想航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前方充滿了未知和挑戰。對於這點我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無論如何坎坷,我都會勇敢去面對。巴金說得好:“理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中。”

謝謝大家!

職業生涯規劃5分鐘演講稿範文(二)

各位同學: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談的主題是大學生涯與職業規劃,這個主題最好在今天,也就是你們剛入學的時候就開始談。你看,你們雖然已經是大學生了,但由於剛經過冗長而疲憊的軍訓,看上去灰頭土臉的。(笑聲)可能是因爲你們只是經歷了身體訓練,而不是文化洗禮、思想薰陶,所以現在臉上還沒有什麼神采。但是很久以後,也就是三四年以後,“腹有詩書氣自華”,你們每個人的面色和神情都會不一樣,不僅會比以前成熟、聰慧一些,而且氣象會高華一些,你們會比現在自信、能幹。是因爲什麼呢?那是因爲,你們上了大學。

一、何謂大學?

大學是什麼?我給出幾個要素你們參考一下。

大學首先意味着一種文化傳統,尤其是像南大這樣的百年名校,肯定是有傳統的,而且傳統是她的主要財富之一。我也去過一些大學,你要講有錢,南大可不如清華北大,更不如港大臺大。不過南大用清華北大幾分之一的財政撥款做出了不輸清華北大的業績,這是令人自豪的。要講有錢,一些新富起來、有經濟外援的大學花很多錢做教育,專項投入比一流名校還多,不過,樹小房新畫不古,其文化價值還是不如歷史悠久的大學。南大雖然現在不太富裕,歷史上還幾經浮沉,但傳統深厚。南大的前身是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之前可以溯源到一百多年前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中國的大學是“北大、南高”並立的時代,三四十年代,則依然是北大、中大並立的時代。至今,南大在多次分化、並且從未並校的條件下,仍然雄踞中國第一流大學的前列。按照學者一乙所論:北大與南高都以太學正統自居,北大自認傳承了自西漢太學起的歷朝歷代國家最高學府,直至清國子監,轉而到京師大學堂;而南高則以“南雍”自稱,認爲南京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南京太學,如明朝南京國子監(太學)、東晉南朝太學,直至西元258年東吳建立的國學(南京太學)。按照這種認識,南京大學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五十年的歷史了。

不管考據如何,南大傳統悠久,學統貴重,肯定是不爭之論了,我以爲那其實就是各位來到南大讀書的原因之一。這種傳統,意味着文化的自我認同,大學的自我認同,就好比是教育的門第,你來到這個門第,這意味着你就將繼承她的傳統,在今天的南大就包括要繼承誠樸雄偉、勵學敦行的校風。這在某種意義上,比一切言說、一切知識、一切資料文獻更重要。

第二,基於這種傳統和教學理念,大學意味着教育品牌,品牌大致相當於外部認同。大學的品牌,意味着出了門之後,在外人看來,你和其他大學的大學生是有差別的。在外部環境中,如果一所大學質量好,而你又是合格的畢業生,那麼你將是外部認同的受益人。然後,這種外部認同又在強化你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要求。我們還不清楚這種社會心理的影響過程是什麼,但它至少意味着在你掛校徽的時候,在你工作的時候,你會多給自己的名譽幾分尊重,也會多贏得幾分尊重,並且爲了贏得這些尊重,多付出一些努力和奮鬥。南大對學生有一個口號:“今日你以南大爲榮,明日南大以你爲榮”,說的就是這種內外認同的相互作用。

第三,大學意味着更專業化的教育設施。設施還是重要的,雖然沒有重要到第一的程度。西南聯大的梅貽琦校長有一句名言:“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也就是說,一個學校更依賴有大師。60多年前,西南聯大在竹板房裏、茅草屋裏上學,但出的大師,培養的頂尖人才的數量,在中國是首屈一指的。不過,對於當代教育來說,尤其是一些科學性強、應用型強的學科來說,專業教學設施確實也是基礎,沒有“大樓”,也不行。新聞傳播學院屬於人文社會科學,也有設施的問題,比方說,你要學攝影攝像你得有設備,學後期編輯得有編輯系統,學播音主持要有演播廳,就說是培養報社記者,你也得有相應的採編平臺,出門要有采訪機、傳稿要有網絡設備。設施是一種載體,它承擔着某種培養人才的工具功能。

但,將來你們必然會遇到一個疑惑,爲什麼我們南大新聞傳播學院的設施不太完備?有些地方還不如本地其他學校?其實不是不如,是遠遠不如。你一會肯定會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說,就是這樣,南大不夠富裕,有些專業教育設施是不夠好,好在,有大學環境和傳統作彌補,培養的學生還挺優秀的,譬如我們的攝影專業裝備就非常不足,可是很奇怪,每年都培養出不少頂尖的攝影人才,每年都有畢業生和校友獲得全國及國際大獎。所以我想,如果設施改善了,想必你們將來會更優秀。這就是南大之所以成爲南大,這就是對你們未來可能有的疑惑的答案。

好消息是,一切都在變化,本院的新大樓在鼓樓落成了,辦公、教學實驗用房面積擴張了六倍。其促進的結果如何,值得期待。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職業生涯規劃5分鐘演講稿範文

第四,大學意味着豐沛的知識生產與知識消費。一個大學像一個知識的大工廠,知識的飯堂,熙熙攘攘,隆隆作響,始終在生產知識,而學生在消費知識。如果把教室裏面的所有聲音都加起來,就是隆隆作響的老師上課的聲音,以及隆隆作響的各位咀嚼知識的聲音。(笑聲)各位同學,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當你來到南大新聞傳播學院來上學的時候,你千萬別以爲你需要讀的書就是你正在讀的那幾本課本,你要聽的課就是學院要求你聽的老師的那幾堂課。你錯了。你如果沒有在一個大學上課,而只是在一個學院上課,那就空入寶山了。我們這個學校是幾萬人的大學,教授也有兩三千,其中頗有飽學之士,這些老師可能是歷史學的、文學的、人類學的、社會學的、經濟管理學的、政治學和哲學的,不計其數,他們來自各門學科,你能想到的知識他們大多都能提供。你就相當於來到了一個超級市場,你應該好好在這裏逛逛,自由貪婪的逛逛,汲取對你們未來有用的養分。關於這一點,請記住,別以爲大學還是中學——跟你們家門口那小賣鋪一樣。(笑聲)

第五,大學意味着圖書。我沒有把圖書算到設施裏面,因爲圖書是非常不一般的教學資源。圖書是南大的驕傲,當時我上大學的時候,南大的圖書館館長給我們介紹,說我們南大圖書館是全國第四,現在聽說藏書全國排名第三了,且藏書種類齊全,數據庫也很先進。這麼多圖書,一看不到邊,你得好好利用。我家所有的書架量出來只有十七米長,可就我那點兒書我也沒看完,你到南大圖書館去看看,書架長度沒量過,估計和南京城牆長度差的不遠。在這麼浩瀚的知識海洋裏,你要拼命地遨遊,有方向的前進,那是你的使命!

第六,大學意味着全方位的交流。跟老師交流,跟同學交流,還和校外來賓交流。和老師交流,上課時候聽課,課餘,你還可以和老師聊天,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個性化的培養。和老師談話,不要膽怯。你去超市買東西,不敢和營業員聊,去醫院看病,不敢和醫生聊,後果如何,可想而知。不過,現在老師迫於條件,一般都不能走訪同學了,很多師生是在線聊,或者電話聊。我們學院的很多師生交流是在MSN和QQ上,以及學院的教學平臺上。我本人經常登陸校內網,認識了你們中許多不認識的“好友”。另外,同學之間彼此鼓勵,彼此激盪,彼此競爭,那也是交流,從成長的體驗來看,或許是更重要的交流。

第七,大學意味着教師的課堂講授與自我修煉相結合。大學生的上課不限於本學院本專業。像我們學院, 30多位老師,能開幾門課?最多30門吧,你也不可能全聽完,聽個10多門專業課也就畢業了,那纔多少一點知識啊。因此,如前所述,外專業的講座,你都可以根據興趣和需求去聽,但是,更根本的是:與此同時,你要加強自我培育和自我塑造,包括社會活動、專業閱讀,包括自己積極的專業實踐,這對於大學生非常重要!

所以各位未來的學業基於以上七個方面,而不是你們設想的只有上課。我預先給你打防疫針,我不希望以後聽到這樣的抱怨:某個老師課上的不好,我的大學生活很鬱悶,諸如此類。如果這樣,一定是因爲今天這講座你沒來。大學這頓飯,七道菜,不要有個土豆絲沒做好,你就絕食了。(笑聲)

我以爲,大學就是這七個關鍵詞。這是關於大學定義的解析。

二、如何適應大學教育?

那麼,如何適應大學教育呢?前面說了,如果你牢記剛纔這七個方面,全面培養自己,那麼你想壞也壞不了,想沒文化也辦不到。但是,這些培養的主體和路徑,都存在大學與中學的不同。

你們現在是大一,大一的前一年是高三,說實話,我現在就姑且把你們看做後中學生。你們從中學過來,突然進入大學課堂,彷彿好比似乎從城裏來到大都會,從鄉鎮來到城市,從山溝來到鄉鎮。換了環境了,甚至好像換了人間了。有些同學沒把這事想明白,過了兩三年還在課堂上抱怨,說老師的課我記不下筆記來,我想,那你一定是沒及早培養大學生學習的習慣。我要說的是,剛上大學這個階段,你一定要過渡好,請你進城,坐上大巴,遊覽下面幾個景點,好好了解大學和中學到底有什麼不同:

第一,年齡和政治身份不同。十八歲這一年,是公民權的獲得年,之前那是少年兒童,今天是成人,是公民了,其他方面,如生理心理的成長,我就不說了;從政治權利來說,由於慢慢進入了成人社會,你就必須按照成人遊戲規則來辦事,你可不能說突然摔了一跟頭,就哭着喊媽媽,喊媽媽本身也沒什麼不對,但是你媽媽不在旁邊你再哭就不對了,喊輔導員也不能時時刻刻,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那只有叫你自己的名字,遇到困難就要求助於自己。這就是說,你要自我認同爲成人,對自己作自我教育、自我愛護、自我幫助了。在這個年齡,必須用成人標準來要求自己。按中國古代傳統,二十歲的冠禮是男子的成年禮。這個成年禮不僅僅是你成人了,而且應該能成家立業、撐門立戶了。中國當代沒成人禮的說法,但是我還是很建議:今天就彷彿是你的成人禮,從今往後,你成了人,成了成人。

第二,學習方式的不同。中學的時候是老師教,大家學,到了大學,尤其是人文學科,變成了沒人理你,理科可能有作業你不做老師會生氣,但是文科,還真很少聽說哪個老師說課後誰沒做作業跟你急。你不能指望老師來找你要作業,那是你自己的事啊。我二十多年前上大學的時候,表現不算特別好,也逃過課,但是隻要老師說要做什麼工作、寫什麼作業,我從未落下,而且一定要做得讓老師特別滿意。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變遷,現在有些老師連平時作業也不佈置了,我不能說它是好還是壞。因爲對好學生來說,寬鬆的大學教育是大學。他本來就好孩子,你整天讓他翻來覆去做題,就不合適了。所以老師如果假設學生很優秀,就只會比較少的佈置有思考難度的題目,或者就要求同學課餘自學文獻、自己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就考驗你們能不能學會自我鞭策、自我要求、自我激勵。如果你自己沒有學習計劃,沒人對你負責。到了四年級,老師從未點過你的名字,沒和你說過話,沒和你談過心,那都是你的責任。特別重要的事,你的功課掛紅燈籠也可能沒人罵你,除非你連掛七八門,那又是另一回事,因爲這時候你就開始忙着找學校了。(笑聲)

平時功課監管的比中學少,這往好處理解叫尊重,但這種情況很容易滋生一個問題,很多從嚴防死守的中學升入大學的學生由於沒有了強大的外部壓力,他突然就像高壓鍋的氣閥被解開了,蒸氣騰騰,液體變氣體,最後什麼都不是了,最後一鍋飯菜也做不熟了。所以你必須要自我約束,你一定要把你這口高壓鍋管好,保持足夠的壓強,然後不斷上進。

第三,競爭與挑戰的不同。我們說,上中學的時候,在平常,是實實在在的但是小模小樣的競爭,比如誰是課代表,誰考第一,誰考第二。到大學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有學分上的比較,但那是微乎其微。除非你想保研或是評獎學金,否則沒人和你說:你學分4.2,我4.25。大學所比較的是:一生的職業前途!中學畢業的時候的競爭與挑戰,那是硬挑戰。要麼考上,要麼沒考上。可是到了大學的時候,很多很要命的競爭在表面上看不出來,你不覺得誰在和你較勁,沒人和你比學分,你考不好也沒人說你,你甚至偶爾逃個課也沒人看見。這種殘酷的競爭的結果,甚至有時在畢業分配前的一剎那,都看不出來。某某人多做幾次練習、多讀幾本書、多參加幾次活動,跟老師請教得比較多,自己做的訓練比較多,這到底意味着什麼,不知道。這種競爭叫軟競爭。這種軟競爭,像溫水煮活魚似的,有人在煮死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一直生活在競爭之中,但那時你已經死了,而且很透。(笑聲)當你發現時,幾乎不可救了。原因就在自打從你一入學的時候,就沒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看不見的競爭中。你周圍的所有人都在和你同場競技,而到最後的一剎那,面臨畢業分配的時候,其實也是這個社會對人才產品作鑑定、對人才作等級分層的一刻。說起來都是南大畢業生,質量好的有的做國家領導、院士,質量不好的則無處容身。我們新聞學院的畢業生有做主編的,但也有去電臺做收發員的。如果你到時候什麼都不能幹,還不懂事,而且也不會人際交往,那麼做收發都是在憐憫你。(笑聲)

這三點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我已提前四年和各位囑咐了,如果幾年後你再和我說,我實習沒人接受,我畢業分配沒人要,該怎麼辦呢?那我只好給你時光穿梭機,讓你回到四年前的今天,再聽一下我此時此刻是怎麼說的。

三、在大學裏你要培養什麼?

典範的大學生涯應該由這幾個方面構成:

首先,是知識,知識是最淺的層面,似乎誰都能看見,但是,真正理解知識學習的在校生,不多。如果你不讀書,不上課,上課也不聽講,那你就沒知識,沒知識死不了人,但足以讓別人看不起你。找工作面試筆試時,書到用時方恨少,你會後悔,難過的連死的心都有了。你想,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死心可比死人更可怕,是不是?

知識的來源很廣泛,有些事“非本專業”的,比如做編輯,編標題的水平其實來自於你的文學修養,做選題策劃,需要對社會和政治的解讀能力,搞節目包裝,需要對市場的洞察力和理解力,等等。這些修養並不來自新聞傳播學院的課本,新聞傳播學院的書很少,就未來的工作要求來說,不夠學。如果你只學幾本課本,畢業後你會發現你真的沒什麼知識,也沒有什麼單位想要你。問題在於很多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一進校會很興奮,發現那幾本書很快就能看懂學會,然後就自鳴得意,然後就無所事事,接下來就消沉,就娛樂去了,再接下來你這條魚就煮熟了,淪爲犧牲品。畢業的時候在幾大學科之間一比較,經常會發現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讀的書最少,儘管對業務還算熟悉,但是沒有底蘊、沒有後勁。在新聞界,歷史系、經濟系、中文系的學生去應聘,人家也會歡迎,所謂業務常規,只要認真學很快就能和新聞系的畢業生一樣熟悉起來,而由於知識結構好,在以後的工作發展中,他們甚至會比新聞系有更好的前途。

有一個統計,2000年以前大約50萬新聞從業人員中,只有3萬人員來自新聞專業,也就是說,差不多95%的從業人員來自其他專業,最近幾年的情況,人民大學的高綱院長和我說:“三年來在人大,新聞本科畢業生只有不到36%進入新聞業;《北京日報》去年招收了36位新記者,只有2人來自新聞院系”。所以你要記住,不僅僅是和自己的班級同學競爭,甚至在和全國的文科生競爭未來的職業。你要格外努力,格外,就是不僅正常的白天學習,還要日夜兼程、沒有止境。

第二,能力。知識和能力是有差別的。能力要求你能夠動手。書念多的人叫有知識,但會念書不代表會幹活。比如說能解說足球賽的人不一定踢球就很好,也就是說:他有那個知識但未必有那個能力。上大學期間,知識不容易被忽略,但能力訓練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很多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被評價爲只會背書但不能幹活。上大學要特別注重動手能力,說的坦率一點,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連黨報都沒有政府撥款、需要含辛茹苦的養活自己了,你就得創造價值的能力,不然只有傻子會收留你。放在更大的就業市場框架中,你得給資方有僱傭你、“剝削”你的可能性,比如說你做廣告,工資五千,公司的利潤率10%,你的月產值達不到五萬塊,可能就下課了;你做節目,月平均收視率達不到同時段的平均水平1.0,可能你的節目以及你本人也都要下課了。也許企業不開掉你,把你晾乾,那也是很大的失敗和挫折。所以你要嚴防出現這樣的情況:書唸的挺好,也拿到了本,拿了證,拿了獎學金,但採寫編評播音主持公關廣告都不能上手、沒有業績,那你到了那單位實習和求職是什麼結果?可想而知。

同時,你也別指望有關係、走後門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有一次我到江蘇電視臺,在走廊看到一長排坐着的人,像在醫院看病似的,我問:“這都是些什麼人呢,都坐在走廊裏不幹活?”回答說:“都是實習生”。我很驚訝:“實習生你們幹嗎招那麼多,又不派活”,“沒辦法,都託關係硬塞進來的”“那塞進來怎麼讓人坐走廊上?”“在屋裏沒地方,坐在那裏也不會幹活”“那叫他們在走廊裏幹什麼?”“風涼風涼,等他們不願呆這了,就另找一家實習去了”。真可憐,他們好多都是大學生,素質都還不差,也有證書,學校成績估計也不會很差,就是因爲不會幹活,即使有些門路,到了實習單位都被歧視到如此地步,更別說應聘了。

回過頭來說本院,在本院的師資結構中,實務性的教學崗位還是很缺少的。我曾經受教育部教指委委託,很正式地對23所新聞院系的30位專家做調查,專家們普遍認同新聞傳播教育界“實務型師資嚴重匱乏”這一觀點,整體態度值接近5.9(最高值是7),呈現出很高的認同度,其中30位專家裏共有13位專家態度值爲7,對這一觀點表示極爲贊同,足可見“嚴重缺乏實務型師資”是在新聞傳播教育界中普遍存在並被普遍認知的嚴重問題。本院也不能例外,理論水平很好,但與你們未來的職業需求相比,實務培養的資源是偏弱的。所以以後你們得時刻提醒自己,要自力更生、增強動手能力。當然,我們是有很多非常好的訓練,比如學生記者團,模擬廣告公司,DV工作室,有很多成功的實踐教學的例子,但是學生多,資源少,時間短,車水杯薪,這點東西非常不夠。學記團出去搞實踐,我看了學生的實習體會之後非常心酸,他們是這麼說的:出去五天就像學了五年一樣。翻譯過來就是,在實踐技能訓練的層面上,在學校學了很多紙上談兵,但遠不如出去強化訓練有效。

第三,思想和精神。你的大學生涯還應該培養什麼?“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這是陳寅恪在王國維紀念碑銘中提出來的,可以說是“五四”文化精神的核心。大學是培養自由意志的地方。你們以後聽到講課可能會感到南大的老師觀點比較先鋒、比較尖銳,百花齊放,暢所欲言,爲什麼大學會養着一些富有獨立思想的教授呢?其中,每個大學都這樣,只要是著名大學,她一定會尊重思想的獨立性,知識分子的人格。大學及大學精神的興衰,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大學有思想,國家纔有理想,大學有精神,民族纔有成長。在大學的土壤上,如果大學生不能培養出獨立思想、自由精神,這個大學是失敗的,當然學生本人更是失敗的。與此同時,你要關懷民生,關心民衆福祉,楊福家教授評價普林斯頓大學,說這所名列美國榜首的世界頂尖大學,不僅有大樓,更充滿着大師和“大愛”,這裏的大愛,在我看來,就是精神氣質。如果你作爲一個優等生,學分級還挺高的,但一跟人談話,思想很蒼白,精神很空虛,對國家對民族沒想法,對社會問題對環境污染對民生疾苦沒概念,上到現代化,下到糧油價,你什麼感嘆、什麼願望都沒有。那我就要問,我們培養你做什麼呢?我們培養的是人才。什麼叫人才呢?首先是有思想的人啊。不僅有知識有能力還要有思想的,才叫人才。一個國家、民族的事業是代代相傳的,下一代必須比上一代強。就像你們必須比你們的父輩更好,你們家纔有希望,國家也是這樣,大學也是這樣。如果你在上大學期間,你崇拜老師,背誦課本,除此之外別無他物,那就完了。

七十年前,我們中央大學的老校長羅家倫教導學生說:“總要集中精力,放開眼光,努力做出幾件偉大的事業,或是完成幾件偉大的作品……凡事總須從偉大的方向做去,民族方有成功。”簡言之,你要有熱忱的思想、公益的精神,學習時朝氣蓬勃、志存高遠,畢業後要利國利民、經世濟用,一個人的價值,與他對社會的貢獻度是成正比的。思想要深刻,但不極端,精神要自由,但不放任。

第四,教養。什麼叫做教養?我先從故事講起,一些海歸人士告訴我我們說,在海外是非常容易識別亞洲人的,與此同時,最容易識別的就是中國人。爲什麼能把中國人和日本人、韓國人分開來呢?原因很簡單,在公共場合的表現不同。在樓上趁人不注意倒一盆髒水下去的一定是中國人,在公共洗手間裏隨地吐痰的、龍頭沒關緊的,或者在餐廳、在機場高談闊論的,在運動場丟下垃圾的,與人做生意時不時說點謊話搞點小聰明的……常常是中國人。甚至在海外,越南人似乎都比咱中國人顯得有教養。聽了這個評價,大家一定很不舒服,不過仔細想想,這些事情,其實從我們的校園裏就開始了。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幾代學人從歷次殘酷的_運動中失去的,不僅是經營國計民生的能力,而且包括知識界固有的文化教養。這是大學的不幸,也是中國文化傳統的不幸。

教養,最淺表的層面叫禮儀,就像給上課的老師倒個茶搬個凳子,見長輩、領導的面問聲好,等等。懂禮儀沒什麼大不了,是常規;但是,不懂禮儀就意味着不懂規矩,不體面。我到香港臺灣,感到他們的校園裏很有文明的傳承。尤其在臺灣我印象特別深刻,他們的所有文化細節都似乎應驗着我對整個中國文化傳統的原初假設和理解:學生在學校走廊裏,遇到老師過來了,只要看上去像老師的,對面過來的同學們都會點頭,有的嚴肅一點的,來一個鞠躬。請教問題,老師回答了,學生一定說謝謝,然後點頭或者鞠躬。但在我們的校園裏面,這些年,老師之間,同學之間,老師同學之間這種禮節就少了很多。就拿遲到來說,上課同學遲到難免有之,但我們是怎麼遲到的呢?有人會大聲敲門,喊“報告”,好像遲到了有什麼得意的心得要宣佈一下似的,然後大步流星走到座位上,左看兩眼,右看兩眼,還沉思一會,“哐當”把書包甩在座位上,然後再拿出一罐飲料戳在桌上,咕嘟咕嘟喝幾口水,這時候沉重的坐下,還喘口氣:“哎”。這是什麼教養?什麼禮儀?不僅無禮,簡直是非禮。(笑聲)

遲到了,你最好用最小的噪音從牆角溜到你的座位上去,力爭像隱形人一樣不被別人發現。我在臺灣開會,有一次他們副校長遲到了,我看見他差不多是順着牆角,蹲着,一點一點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師生們都覺得這是常規。

所以,在教養的深處,不僅是禮儀,而且是起碼的公德心,而且是一這種高貴的文化氣質。

所以在課上,我要求學生,與同桌可以說話,但是要耳語,不能被別人聽見,你說話是私德,被我聽見就是公德了。累極了可以睡覺,但是不能打呼嚕,你睡覺是私德,打呼嚕被我聽見就是公德了。(笑聲)所以在課上,我要求學生倒茶、搬凳子。在課下,我要求學生寫信、發短信、寫郵件要有完備的禮貌格式,諸如此類。因爲,我覺得在這種積久的訓練中,學生終將在教養上、在文化上、在社會交往上收益。

第五,真性情。你要做個有真心、有感情的人。這種真情,大到對國家的感恩之情,小到對家人的人倫之情。剛纔講了四個大學教育的內容,但是,在以上四條都實現的情況下,有一種大學生涯還可能是失敗的。這人上大學了,也畢業了,他在這大學生活過,也存在過。但他的生活沒有感情可言,好像是爲某個機械空洞的目標活着。就是:我來,我聽課,我畢業。沒快樂,沒樂趣,沒感情,也談不上真誠和激情。我怕出現這種機器怪物,飽讀詩書卻毫無情趣,看見人握個手,握手時很機械,臉上毫無沒表情。你講個幽默故事,他都不會笑,笑,也比別人慢,比別人勉強,好像是給面子笑的。(笑聲)就連汶川地震了,也是領導讓捐就捐一個,讓捐多少就捐多少。同學有苦惱,也不會想到去安慰一下。業餘愛好沒有,什麼都不沾,就愛考試看成績。這樣對社會固然無害,可對你本人這一生是很有害的。在你18到22歲這一人生最好的年齡,沒有舒展開你的青春。我覺得,這也是不對的。情趣方面,可以列出很多菜單,你得有愛好,有朋友,有感情。難免的,也會因爲好奇心和幼稚,犯點小錯誤,比如也曾貪睡,也曾早退,也曾喝醉。(笑聲)看上去不是很完美,但如果人沒有性情,那就可能在成長史裏會有更大欠缺。所以我們說,要有好思想,好學問,好教養,同時,人也要有感情,有趣味,有真心。2002年,南大前任校長蔣樹生給我們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記者團題詞:“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真”字,是人生品格的重要元素。這樣的人生,將會很有創造力、很有光澤、很有活力。

至於說還有一種極端的人,不講感情、不愛他人、不愛集體、甚至還不愛父母家人,眼裏只有冷冰冰的爭權奪利,整天蠅營狗苟,這比機器怪物還要差,這是電腦病毒。(笑聲)毫無疑問,學生中最令人討厭的是既沒文化、又沒情趣、又沒公益心的人。任何活動和自己沒利益關係的就不參加,活着主要是爲了趨利避害、四處鑽營,但談到公益,則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爲。

總之,我們要的是品學兼優的人,同時也要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愛的人。在大學裏,他的人生很舒展、很健康。在此基礎上,他纔會有想法,有抱負,有熱血。南大和北大一樣,是培養熱血青年的地方,北大是五四運動的搖籃,救亡圖存,可是南大則是四五運動的先驅,撥亂反正;當年北大充當了一二九運動的主力,而南大則是五二〇運動的先鋒。談到中國的改革,就無法不不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這一討論的發起者之一就是當年南大的青年教師胡福明。如此說來,南大曆朝歷代,除了字字珠璣的學問家,還有爲國爲民的熱血青年。在這裏,我當然希望,你最好兩者都是。(笑聲)

所以,按照以上所說,知識水平或理論水平是一套價值,實踐水平又是另外一套價值。這兩手都要有,都要硬。除此之外,你還要有思想,有教養,善於領會國家社會對人才的全方面要求。

八年前,網上風傳過一個好玩的段子,叫“椅子的故事”,說:一公司原來有三個大學生,分別來自北大、清華和人大。公司老總爲了考察人才,發話說:公司決定讓你們各做一把椅子,你們三位好好想一想,好好表現。清華學生表現最積極,馬上第一個表態說:決無問題!但他實際上也不知道怎麼把椅子做出來,只是表現了一下勇氣。北大學生呢,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憑什麼要做一把椅子,它的合理性何在?在不允許問合理性的情況下,憑空硬要做一把椅子,等於是專制強權,必須堅決反對。人民大學的畢業生對此的第一個反應是:馬恩毛鄧有沒有說過“要做一把椅子”,如果他們沒說過,那不能做,如果說過要做,那也要要做一把“有中國特色”的椅子。眼看着這把椅子老做不出來,老總急了。後來一想,這兩年衝擊力最強的就數南京大學了吧?於是連忙招了一位,把任務一說,南大這位溫柔的一笑,什麼話也沒說,點了點頭就下去了。老總感慨的說:還是南大的聽話啊!過了三天三夜,熬紅了眼的南大學生來了,把紙箱子一打開,裏面是一捆論文,題目是:《論椅子的十九種做法》,中英文對照本。於是全公司都來看熱鬧,南大的這位被嘲笑的夠戧,深受刺激之餘,辭了職考回母校做了博士。由於四個大學生分別交卷以後,椅子還是一張沒有,老總陷入了沉思。這時,一名職員匆匆趕來,手裏拎着一把椅子,說:老總,我是東南大學的大學生,我把椅子給做出來拉!老總把椅子一看,哎呦,又結實又耐看,符合力學、建築學、人體工學、光學等多種原理!東大的這位眼巴巴的瞅着老總,過了一袋煙工夫,老總憋不住了,說:哎喲,沒想到你還真就做了個椅子!你原來在那個部啊?小夥子說:原來在業務室。老總一摸腦袋:浪費啊,打從明天起,不用去傳達室了,改去木工房吧。(笑聲)

這是個編出來的幽默故事,段子的後半部分是我寫的,那時候我在網上跟人辯論教育觀念,有感而發,就把人北大清華的段子改成這樣了,作者當然無意冒犯包括南大在內的這些中國的名校,只是拿着寓言和笑話說說教育的真意。裏面有什麼禪機?各位仔細辨別吧。從考察人才的角度看,你不能光會喊口號,不能光是思想好,不能光是寫論文,也不能光是會幹活不思考。

如果我們每天都是那麼紮實地訓練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那麼你到最後會多麼的強!南大這個學校,本身人文素養就特別高,將來你又會研究椅子,又會打椅子,又會談論椅子,思想好,作風學問能力都好,你的大學生涯就成功了。

各位,今天我好像是從未來回來跟你們說話。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看過嗎?那裏面的老瑞德曾說過一段感人的話: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大錯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我作爲一個教書二十一年的教師,思及學生的未來,常常會戰戰兢兢,我把你們看成是自己的子弟,最怕你們中可能有人即將蹉跎歲月耽誤前程,犯下大錯,那時你們就想回到過去和自己談心也辦不到了。好在,我現在能夠從未來回來跟你們說話:你們要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南大以你爲榮的好學生,做一個優秀的人才。(掌聲)

我衷心的期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有一個成功的大學生涯,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職業規劃方案,有一個遠大的前程,有一個光輝燦爛的人生。謝謝大家!(掌聲)

職業生涯規劃5分鐘演講稿範文(三)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早上好(中午好),很高興能和在這裏和大家一起探討。首先給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下面是我關於職業生涯規劃的一些見解。希望各位領導各位同事聽完能夠對我進行指導。也希望對同樣即將走出校門的各位朋友有所幫助,從而共同進步。

我認爲,如果一個人,沒有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那麼就好比一隻趴在玻璃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卻找不到出路。有人說,你與後天之間,永遠只隔着明天,你離飢餓,永遠只有三天,就連衆所周知的微軟,距離破產也永遠只有半年。由此可見,對於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或者團隊來說,計劃是多麼重要的一部分。我個人比較喜歡在做事之前預先擬定好計劃,這樣纔不會手忙腳亂,關於職業生涯,也不例外。

首先,我覺得,初入社會的我們要問自己,我爲什麼要做職業規劃?相信在座的各位在孩童時期一定寫過關於將來的理想或者成爲_家之類的命題作文,而那時的我們只是由當時的興趣來獨斷的幻想着自己將來的職業。我認爲,有夢想是好事,但是當夢想脫離實際之後,便成爲紙上談兵的空想。我們常常能看到生活中一些天賦、能力都相差無幾的人,由於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人生便迥然相異。成功和失敗,通常只隔一線,毫無疑問,職業生涯的規劃會給我們的發展指明方向。

我認爲,職業生涯的國畫,首先要從自我分析開始。正確的自我分析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從而更好的在工作與生活中來完善自己,從而更好的與同伴交流並溝通。其次,要正確的分析社會環境。就目前來說,中國的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_年加入wto後,大量的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的企業也陸續的走出國門。而由於中國的管理科學發展相對較晚,管理知識大部分源於國外,中國的企業管理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國繼續管理人才,特別是經過系統培訓的大量本土化的改造型管理人才,這位我們的就業,又或者說發展的方向,提供了大量的機會與選擇性。

不知道各位是否玩過nbalife。其中有一個球員生涯模式。你可以自創球員,進行培養訓練並參加比賽,最終取得冠軍。而目前的我們,也經過了漫長的學生時代,被創建在了我們自己的生涯模式裏。相信各位和我一樣,一定不會拿自己的前途與未來開玩笑。一定會通過努力,取得我們自己的冠軍。

最後,我想送給我自己以及在座的各位新老朋友一句話:如果這世界是個水潭,那麼我們每個人都將是石子,都能並且一定能讓這水潭盪漾起屬於我們自己的波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