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經典(新版多篇)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經典(新版多篇)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 篇一

我國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也有着體制改革的顯像特質。

從基本國情來看,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當時企業生產缺少市場競爭的推動,企業的任務就是生產出國家計劃內的產品,而技術研發則主要是在各大研究院所進行,企業內並沒有技術研發的要求,也沒進行技術研發的能力;改革開放以後,隨着國際資本的不斷注入,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進入中國市場,這帶來了激烈的產品和技術競爭,也使企業不斷加強對外部先進技術的學習和借鑑。

然而,作爲發展中國,我國在技術上和發達國家間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技術的不對稱促使我們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得發達國家的技術溢出效應。

相對於發達國家主要依靠自主研發來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來說,引進先進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進而再創新無疑是一條有效地途徑,這可以避免原始創新所存在的風險。

事實上,很多國家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快自身發展的。

二戰後,韓國、日本等國家地區在技術落後的情況下,通過引進先進的外部技術進而進行改良型漸進創新而成功地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成爲了世界技術領先國。

據美國科學基金會1976年的調查,1953- 1973 年的21 年時間裏,全世界共出現50項主要技術創新,其中90%左右屬於改良型漸進技術創新, 可見,改良型創新的績效絲毫不亞於原始性創新,而從引進先進技術出發的改良型創新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

技術引進是一種途徑,關鍵是要看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情況,如果僅僅是引進和使用,那麼必定會對外部技術存在很大的依賴性,技術引進的主體仍然會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目前,中國企業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僅有200多家,僅佔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三,中國99%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專利,擁有商標的企業僅佔40%。

很多企業 有製造沒創造,沒有知識產權 。

我國企業目前對外技術依賴度高達50%以上,技術引進爲我國技術進步的主要方式,多數行業的核心技術與裝備基本依賴引進,如光纖製造裝備100%依靠進口、集成電路芯片製造裝備和石油化工裝備的80%以上都依靠進口,設備投資60%以上依靠進口,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只有39%左右,在這樣的條件下,自主創新對技術進步的促進效應將不太理想,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對國外技術的引進與模仿仍將是我國技術進步的重要途徑。

這說明,雖然我國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引進了各項先進技術,但是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分析能力尚顯較弱,二次創新能力嚴重不足,以至於難以從根本上掌握先進技術,形成自主發展的技術成份。

如2015年我國技術引進經費支出達到320.43 億元,而用於消化吸收經費支出只有81.86 億元,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能力不強,引進技術與產品的仿製,未能較快地提高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引進 落後 再引進 再落後 的怪圈仍在繼續,技術後發優勢未能得到有效發揮。

中國企業技術融合的路徑依賴。

經濟的演化具有一定的路徑依賴特徵,這種路徑依賴性更多地體現在技術變遷和制度演進上,從而使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也沿着一定的路徑發展。

路徑依賴的存在會有利於現有技術經濟制度發展,而不利於其他技術經濟模式的產生和壯大,從而使得強者越強,弱者恆弱。

路徑依賴的理論研究。

路徑依賴的特定含義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 好 還是 壞 ) 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

路徑依賴問題首先由保羅、大衛在1985 年提出,之後W、馬蘭、阿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形成了技術演進中的。路徑依賴的系統思想,後來,道格拉斯、諾斯將前人有關這方面的思想拓展到社會制度變遷領域,從而建立起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理論。

在諾斯的制度變遷路徑依賴理論中,主要指出了三點:第一,制度同技術一樣,存在着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機制,這會使制度的既定方向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強化,即沿着良性循環軌道得以迅速優化,或者順着原來的錯誤繼續下滑,弄得不好,還會被鎖定在某種無效率的狀態,一旦被鎖定,要脫身而出就需要藉助外部效應,引入外生變量或依靠政權變化才能實現對原有方向的扭轉。

第二,制度變遷除了受報酬遞增機制的影響外,還受市場中交易因素的的影響,如果沒有報酬遞增和不完全市場,制度就會變得不重要。

第三,制度變遷比技術演進更爲複雜,政策行爲者具有不同的主觀主義模型,這是各種制度模式存在差異的重要因素。

路徑依賴 源於制度演進過程中的正反饋機制,這種正反饋機制又通過制度的規模效應、示範效應、協調效應以及適應性預期來表現。

具體來說,規模效應指的是在制度變遷過程中,當制度主體改變現有制度形式而採用另一種新的制度形式的時候,由於慣性力量的存在,會使新制度的實施受到一定的阻礙,實施規模也會由此受到限制,這便會帶來新制度實施成本的提高,但是隨着新制度的實施和範圍的擴大,其原始成本投入會隨着相關制度實施情況所能夠帶來的規模擴大而有所下降,這種情況類似於規模經濟所帶來的邊際成本下降的情況。

示範效應指的是新制度實施所帶來的效益會帶來人們的行爲追趕和效仿學習,從而使越來越多的行爲主體採用該制度,加速新制度的實施和擴散,這是推動制度變遷的重要方式,但是越多的羣體採用某項制度,該項制度今後的改變和轉型就越困難。

協調效應指的是制度及與其配套的相關規則的協調關係,即制度主體之間爲了既定的利益而相互配合的活動,這就帶來了一種現象 對既定製度補充和協調的配套措施的實施會引起利益連帶效應,這就像一個鏈條,其中任何一環發生斷裂勢必會引起整個鏈條的鬆散。][

在制度變遷中,當與既定製度相配套的相關規則建立起來之後,任何改變既定製度的行爲都會對整個制度鏈條產生危機,不僅對制度利益主體,而且對配套制度的相關利益者都會產生影響。

適應性預期指的是實施制度的主體者對已經產生效益的制度及其配套體系的心理預期會隨着效益的增加而增強,並且會隨着該種制度體系的實施而繼續對未來的利益進行預期,這種預期一旦建立便會具有很大的穩定性,對新制度會產生潛在的抵抗力。

路徑依賴所體現的是一種正反饋機制,涉及的主體行爲具有強化性和穩定性,要想用其他某種新的制度代替現有制度,就必須要打破現存的路徑依賴,這不僅是個制度的重新制定和實施問題,而且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整個行爲主體的各方面的配合,包括組織體系、生產體系、觀念體系等相關部門的一致行動。

在制度或者決策產生之初,往往是隨機事件決定着制度的狀態,配合制度的推廣和實施,必定會有大量的原始投資成本,隨着制度實施程度的不斷加深,範圍不斷擴大,其投資成本也會隨之下降,並且會有大量的行爲主體參與到制度的推廣過程中來,示範效應得以產生;共同利益使既定環境下相關主體行爲聯繫更爲密切,從而刺激了協調效應的產生,這種效應會使行爲主體之間產生一種依賴原有的制度框架、不願做任何改變的現象,久而久之,行爲主體的惰性就表現出來,並派生出很多非正式的共同規則出現,沿用着這些制度鏈條便會使行爲主體產生適應性的預期;當適應性的預期狀態穩定時,對原有制度的改變就變得較爲困難。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 篇二

關於中國企業技術融合模式的路徑依賴

技術融合是一個綜合整合過程,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活動,也是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中的一項基本行爲。

幾十年來,中國企業技術融合在複製模仿、自主創新和合作開發中交織進行。

這是在我國特定的國情下進行的企業行爲,這項活動本身存在思維和習慣定勢的影響,即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可以在實際生產中體現出規模效應、示範效應、協調效應以及適應性預期。

雖然路徑選擇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技術融合活動的順利進行,但也會保持技術載體自身的特色,善加利用會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問題提出。

世紀是一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期,在國際產業分工鏈條中,技術已經成爲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如果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強,那麼就會在國際產業分工鏈條中處於高端位置,進而爲國家綜合國力提升和經濟發展提供較高的基礎平臺,這也就代表着知識已經由經濟的外生變量轉變爲內生變量。

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知識和技術所代表的利益均衡已經變得十分關鍵。

現代經濟中,衆多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都認爲:技術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得科技者得天下,這種觀點無疑與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密切相關。

據有關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對於發達國家而言,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變化迅速:從20世紀初只佔5%左右,40~5年代上升至40%左右,70~8年代升至60%左右,9年代高達80%左右,進入新世紀以來,信息高速公路聯網得以實現,這一貢獻更是高達90%左右;而重大科技成果商業化的週期也在快速縮短,2世紀初大約爲3年,2世紀中葉大致爲1年,到了2世紀末縮短爲5 年。

這些都表明,技術進步已經成爲經濟快速發展的加速器。

然而,就技術發展的情況來看,技術升級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

發達國家的企業利用資本和生產要素優勢,逐漸形成了世界範圍內對技術市場的壟斷局面,而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水平通常都遠離世界技術的前沿陣地。

隨着全球範圍內經濟和技術滲透的深入,技術擴散成爲一種新的趨勢,在這種形勢下,爲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上世界技術發展的速度,發展中國家通常會通過引進設備和技術的方式來帶動國家技術的進步,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

中國是個發展中大國,隨着經濟的迅速發展,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凸顯,技術升級對產業發展的關鍵性作用日益突出。

伴隨着全球產業和技術轉移的大好機遇,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大力推動國外先進技術在國內的擴散是我國當前技術發展的重要途徑。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範文(3)篇經濟管理畢業論文範文(3)篇以技術爲基礎,大力提高中國核心技術的佔有,這不僅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更是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關鍵環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有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有了很大提升,這得益於技術的快速進步,而技術的發展需要國家制度這一外圍要素的保障。

對於一個主體而言,無論是內部因素還是外圍要素,都存在一定的剛性力量,使得主體方向的發展出現路徑依賴。

中國企業技術融合模式的演進。

技術融合的整體發展。

從世界工業發展的進程來看,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依靠不斷髮展的技術水平,技術進步推動了工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和市場空間的大幅度擴展。

就技術進步自身而言,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原發性的技術創新,即依靠自身的技術水平不斷創新技術,表現爲擁有大量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二是擴散性技術,即通過引進和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技術來刺激和調動自身的技術參與,實現本國產業技術的增長。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是世界經濟發展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中國的技術進步必然要融入世界技術發展的環節當中。

在中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來自於其他國家的技術擴散,並以此來帶動自身的技術升級。

因此,近些年來,中國對外尋求技術幫助的項目數越來越多,伴隨着技術引進進程的加快,在中國工業發展的鏈條上,技術融合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和模式。

總體而言,複製模仿、合作開發以及自主創新是三種主要的技術融合模式。

在改革開放初期,複製模仿是主要的技術融合模式,隨着技術水平的升級,爲了能夠擁有更多地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以及更多核心技術,自主開發成爲主要推崇的技術融合模式,期間,企業也在與國外企業的合作中加速了技術升級的進程。

實際上,這三種模式之間並沒有清晰地時間劃分,往往交織進行。

複製模仿與自主創新。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在科技體制方面進行了重大調整,逐漸把自主創新作爲技術發展的關鍵步驟,企業技術引進的所有權有所提升。

過去那種由於選擇國外已趨 成熟期 甚至過時技術所帶來的 時間滯後性 逐漸在發生着變化,那種 拿來即用 的生搬硬套的弊端逐漸被企業和國家所認識。

於是,在技術水平提高和經濟環境的大變化下,企業技術發展的重點也在發生着轉移和傾斜,代表我國技術總體水平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對技術研發和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並在此基礎上,加大研發新產品投入,企業專利申請數和發明專利數以及擁有發明專利的數量逐年上升。

合作開發。

爲了更好的實施技術引進工作,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從8年代初開始,我國就廣泛的開展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其中以技術交流和技術學習、科技合作爲重。

合作技術開發是帶來技術升級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進行技術學習和技術交流的時候,我國企業多數以借鑑和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爲主,因此,合作開發過程中帶有明顯的模仿生產的成份。

技術融合的綜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