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經濟論文

產業經濟學經典碩士論文(新版多篇)

產業經濟學經典碩士論文(新版多篇)

產業經濟學論文:《淺談產業經濟學當前的動態》 篇一

[摘要]產業經濟學是介於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之間的中觀經濟領域,其研究對象是由狹義和廣義產業組成的產業系統,因而說,產業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的經濟學學科。在我國社會經濟轉向市場化的過程中,無論是產業經濟學的理論還是產業經濟學的實踐都有着巨大的發展,在研究領域,對產業經濟學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在本文中,筆者首先對西方產業經濟學的幾個主要理論和進展進行分析,然後提出在我國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的產業經濟學。

[關鍵詞] 產業經濟學 西方 理論 發展 中國特色 構建

一、西方產業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及進展

1.“市場結構――市場行爲――市場績效”範式

西方產業經濟學分爲哈佛學派、芝加哥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其中哈佛學派的核心觀點爲SCP範式,即 “市場結構――市場行爲――市場績效”範式,市場結構、市場行爲、和市場績效便是此範式的主要構成要素。市場績效的產生由市場行爲引起,市場行爲被企業所在市場結構所決定。在這一範式下,行業集中度高的企業總是傾向於提高價格、設置障礙,以便謀取壟斷利潤,阻礙技術進步,造成資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獲得理想的市場績效,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公共政策來調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場結構,限制壟斷力量的發展,保持市場適度競爭。

2.新產業組織理論:SCP範式的修訂和補充

新產業組織理論興起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此理論對企業在市場上的行爲進行了着重研究,致力於緊密結合產業組織理論與新古典微觀經濟學;數學方法與博弈方法是此理論的主要研究方法,也就是說,對於此理論的研究主要以理論模型的建立來對企業行爲的合理性進行探索,同時對經濟福利問題進行強調。

在上述發展之外,新產業組織理論對產業組織的具體問題有了新的發展。以產品差別爲例,在新產業組織理論中,以模型的建立爲依據,產品差別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垂直產品差別,一類是水平產品差別。在古諾雙頭壟斷模型下對進入壁壘問題進行考察,企業對市場需求的滿足能力決定了企業所擁有的優勢,並且企業所能夠承受的沉沒成本的多少決定了企業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能力的大小。在博弈理論下,對廠商的競爭在不確定性問題和不確定條件下進行研究,可競爭理論誕生了。在此理論下,不贊成對傳統產業組織理論強度對市場競爭的維持,提出企業市場的多少並非由較好市場績效的市場結構所決定,認爲可競爭性市場是進入市場的成本非常低,且已經在市場中的企業存在可感的潛在壓力時的市場,在這種可競爭性市場中良好的市場績效纔會產生。

3.產業組織理論:芝加哥學派

芝加哥學派是與新產業組織理論同時發展起來的理論,與傳統的“結構――行爲――績效”範式相比,芝加哥學派所提倡的理論是截然不同的。在芝加哥學派中,其分析方法依據嚴格的經濟理論,並對理論的經驗證明進行着重強調,認爲SCP中的結構、行爲、績效三個因素之間的單向因果關係是不科學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雙向的、互動的;在市場經濟發展方面,認爲應該放任自由,而不是以政府爲主導進行干預。

4.新制度經濟學:“後SCP”流派

科斯、諾斯、威廉姆斯、阿爾欽等是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對經濟問題的研究以制度角度來進行,是新制度經濟學這個新興流派的主要特點。在新制度經濟學中,其研究內容包括企業“黑箱”內部的產權機構、組織結構的變化、市場績效受到前兩者的影響,簡言之,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已經深入到產業組織內部。所以說,在研究企業行爲方面,與其他學派相比,新制度經濟學擁有一個全新的理論施教,不僅對深化了產業組織的理論,更催化了其對企業行爲產業的結果。對我國在產業經濟學方面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啓迪意義。

二、構建中國特色產業經濟學的設想

1.在研究對象方面

第一,概念方面。在我國,在研究產業經濟學時依然繼續沿用行業、部門等過時的概念,並沒有以市場的角度來進行,也就是說還沒有明確產業的概念。

第二,重點確定方面。與產業組織的內部研究相比,更加重視對產業之間關聯關係的研究,因而在產業組織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度。

第三,內容構成方面。使一些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等原本不與產業經濟學相關的內容納入到產業經濟學的研究範圍之中,導致產業經濟學研究的內容過大、過雜,模糊了產業經濟學的研究範圍。

爲了使上述問題得以解決,從而保證產業經濟學的路徑回到正軌之上,使市場機制和企業組織的運作機理得以突顯出來,首要問題就是糾正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2.在學科體系方面

爲了使中國特色在產業經濟學中體現出來,必須以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現狀爲依據,主體內容替換爲企業組織和市場交易機制來對產業經濟學的盧綸邏輯體系進行構建,同時壓縮目前的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內同,將關注點轉移到研究和檢驗產業運作的實證上來,在對產業經濟學體系進行探索時必須與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層次差異相結合。

3.在方法論體系方面

規範性研究和實證性研究是研究經濟學的兩個基本的方法。其中,在規範研究中必須對經濟事物的邏輯合理性與倫理價值觀進行強調;在實證研究中,研究重點必須放在經濟事物的實證檢驗方面。定量研究,指的是在考證理論與實踐時的主要方式是經濟計量、實證檢驗和模擬試驗等,這是研究現代產業經濟學的主要方法。我國在研究產業經濟學時應當對這些方法進行吸收、借鑑。

4.在教育教學方面

在進行財經教育教學活動時,必須將當前的市場發展現狀融入產業經濟學的課程之中,對產業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新爲題進行探索,不斷更新、創新產業經濟學的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同時,將企業在市場決策中所遇到的新問題

納入到研究範圍之中。

參考文獻:

[1] 馬廣奇:產業經濟學在西方的發展及其在我國的構建[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0.10

[2] 劉志彪:產業經濟學的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J].《中國經濟問題》2002.1

產業經濟學論文:《淺析產業經濟學在高校中發展前景》 篇二

引言

產業經濟學是從微觀經濟學中分化發展出來的一門相對獨立的經濟學科,是通過當前科學技術發展中各種管理體系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實現的微觀狀態下的經濟產業體系,是以理論爲基礎,應用爲前提的發展理念和發展過程。在科學技術和經濟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微觀經濟學是產業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結合當前經濟理論實現的應用性質的經濟學過程。西方產業經濟學側重於從企業角度出發研究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行爲,在西方國家的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是通過產業組織理論爲基礎進行發展和探究的過程。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也逐步的實現了產業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但由於產業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使得當前教學的過程中存在着諸多問題和影響因素,更是使得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種手段的主要制約前提和影響手段。

1. 我國高校產業經濟學課程的發展現狀

產業經濟學屬於應用經濟學,是當前高校經濟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更是實現經濟學教育的重要保證手段。目前而言,我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設有產業經濟學專業,在經濟學的管理和教學過程中,由於各個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的不同使得其在教學過程中的採用手段和模式也不盡相同。設在經濟學院,有的將產業經濟學設在管理學院。教學中的內容偏重也有所不同,有的以產業組織理論爲教學的主要內容,認爲研究產業組織就是研究市場運行,以及通過對產業組織的研究幫助人們分析現實的市場,但這些研究撇開了廠商內部的代理與控制和股東、銀行、資本市場與經理控制的關係問題。

2. 我國高校產業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產業經濟學的研究範圍不明確雖然我國許多高校都開設國了產業經濟學專業,但產業經濟學的研究範圍並沒有統一的認識。外傳統的產業經濟學並不包括產業結構的內容,但我國始終對產業結構調整非常重視,我國學者對產業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關係方面。在實踐中,我國應用產業政策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的事例較多。尤其是最近的這次經濟危機,使得我國政府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政策都更加重視,利用產業政策促進經濟增長更加頻繁。但我國對產業組織理論研究調整產業結構、重視不夠,還停留在照搬國外理論的層面上,在實踐中鮮有通過對產業組織的調整來改善市場運行的案例。這使得我國不同高校在產業經濟學教學內容上產生較大差別。

2.2產業經濟學的教學內容與我國實際相脫節產業經濟學引入國內教學的時間較晚,其教材的內容大多是從國外引入的,案例也都是國外的案例,和中國的實際有較大距離。以產業組織理論爲例:產業組織理論的模型大多以完全信息爲假設前提,博弈論的引入使得不完全信息模型也存在均衡解。但由於經濟制度和法律體系的不同,國外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情況不是很嚴重,這些模型對國外企業行爲的解釋力就較強。但在國內,生產者和消費者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情況,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的策略性行爲有明顯的不同,所以這些模型對中國企業行爲的解釋力不強。中國學生在學習了這些內容以後,仍然不能對身邊的企業行爲做出正確的理解和解釋,就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也無法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教學目的。

2.3產業經濟學的教材不規範,缺乏權威教材目前高校中使用的產業經濟學教材有國內學者的,也有國外學者的,但國內外教材的也有很大不同,內容和體系設置差別較大。即使是國內編寫的教材,一些教材的編者奉行拿來主義,直接照搬照抄國外的教材;還一些編者把一些還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引入教材而使教材的權威受到學生質疑。教材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教學的質量,產業 經濟學的教學缺乏權威的教材是制約這門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2.4產業經濟學的教學手段落後,學生缺乏 實踐能力我國高校中產業經濟學課程還停留在講授的層次上,缺乏輔助教學手段和實驗或實踐環節。一般來說,學生大多是從一個校門走到另一個校門,絕大多數學生對企業以及對企業的運行沒有任何感性的或理性的認識,也可以說根本不瞭解企業,這一方面會造成學生不能對產業理論或模型的作出正確認識和理解,影響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會使學生的理論 應用能力大大減弱。

3. 改進高校產業經濟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3.1明確我國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和重點我國的法治 環境和產權制度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商業誠信體系有待建立,這是我國目前產業經濟學研究的前提。也就是說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有其特殊性,我國的產業研究應立足於這個現實來研究我國的產業 組織和市場結構、市場行爲、市場績效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要把西方產業理論中國化作爲現階段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和重點,同時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產業理論。

3.2編寫和我國實際相結合,適合中國學生學習的產業經濟學教材在明確我國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和重點的基礎上,首先要規範產業經濟學教材的內容,使各高校產業經濟學的教學相對統一;其次,教材內容要和中國產業的實際情況相一致,使得學生所學的理論應能解釋中國的產業現象,從而增強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另外,還應提高產業經濟學教材的編寫質量,少一些拿來主義,多一些編者自己的特色。

3.3增加實踐教學環節一方面在教學中應多組織一些實際的案例,提高學生理論應用能力;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積累了大量的企業兼併、重組和分拆以及其它的案例,這些案例多是很好的教學素材,可以使學生對產業理論有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應建立產業經濟學的 實習基地,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產業經濟學的理論和知識。同時應建立產業經濟學的模擬實驗室,使實驗室模擬實驗和實習基地實習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產業理論的實際應用能力。觀念,不應當成爲改革開放的“反對派”不要企圖長期壟斷市場,要力,高校後勤 社會化改革的春天一定會來到。

總結

產業經濟學是當前社會 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經濟應用方式之一,是通過經濟學爲基礎理論,實踐爲前提的方式進行經濟專業知識 教育與培養的過程。在當前高校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發展中國特色教學思路,將產業經濟學與學校模式相互結合發展的過程,打造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前提。

產業經濟學論文:《產業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 篇三

[摘 要]產業經濟學課程改革的研究歷來是大學教育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有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本文將從產業經濟學課程的分析方法入手,運用現代產業組織理論SCP分析框架分析重慶旅遊業的發展情況。通過分析實際案例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課程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產業經濟學 SCP分析框架 旅遊業

產業經濟學作爲介於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間的中觀經濟學,目前已成爲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課程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主要使學生全面系統地瞭解和掌握有關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基本原理、研究方法以及具體應用。但是,在產業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教學方式滯後、教材內容陳舊、實踐教學缺乏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產業經濟學的興趣,不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無法實現課程的培養目標。

一、相關研究綜述

爲了更好地做好產業經濟學的課程教學,實現課程培養目標,近年來我國有許多學者對產業經濟學課程改革做出了研究,有關教學方式改革的研究:楊向陽(2008)指出產業經濟學教學方式相對單一,應該改變以講授爲主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加強討論環節的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喻言(2008)提出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案例的互動討論中,加強全班同學的互動性。李桂娥(2010)指出在課堂上不僅教師向學生提問,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問,可以產生富有成效的相互影響。有關教材內容改革的研究:柯穎(2011)提出我國目前產業經濟學教材的編寫案例內容主要借鑑發達國家,缺乏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產業經濟問題及案例研究,教材內容應該反映中國產業經濟發展實踐的本土特徵。

上述研究表明,以往學者希望通過教學方式、教材內容、考覈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來提高產業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即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但是,這些研究都忽略了產業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教學和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在產業經濟學教學改革中,應該注重研究方法的教學和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分析研究能力,更好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產業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培養目標。本文將以SCP分析框架教學爲例,指導學生具體分析重慶市旅遊業在市場結構、市場行爲、市場績效方面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產業經濟學課程改革的目標。

二、現代產業組織理論SCP分析框架

SCP分析範式是著名的哈佛學派產業經濟學分析範式,該範式主要是由貝恩(Joe Bain)及其弟子梅森(Edward Mason)創立的,經過後來多位經濟學家的貢獻得以發展完善,在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期間,一直佔據着產業組織學的主流研究陣地。該框架的基本觀點是:市場結構決定市場中的企業行爲,而市場中企業行爲又決定了市場績效的各個方面。其具體分析框架如下圖所示:

三、重慶市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運用SCP分析框架對重慶旅遊業進行分析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按照SCP範式,按照市場結構、市場行爲以及市場績效的相關指標依次分析重慶旅遊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分析過程如下:

(一)市場結構

在分析重慶旅遊業市場結構方面的問題時,應該指導學生結合市場集中度、規模經濟水平、產品差別化程度和進入、退出壁壘指標去分析旅遊業實際情況。經過分析,得出以下幾個主要問題:第一,旅遊業市場集中度低。從2006年以後的5年間,重慶市旅遊企業數量的年均增幅達到17%,但是,在旅遊企業數量增加的同時,卻出現了行業利潤下降的趨勢。除了中國青年旅行社、中國國際旅行社等全國旅行社外,重慶本土化的大型旅行社集團數量不超過5家,小、散、弱、差、淺成爲重慶市旅遊企業的詬病,市場集中度偏低導致旅遊企業競爭力不強。例如,2006年全市旅行社總數雖然有223家,但是絕大多數屬於中小規模的旅行社,經營業績普遍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調控政策不完善,不能有效地促進旅行社之間、旅遊酒店之間的兼併;企業發展的後續資金不足,不能擴大經營規模。第二,產品差別化程度低。從地理空間位置來看,重慶處於中國中西部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帶,整個西部地區包括陝西、四川、雲南、貴州,資源特徵以相類似的山、水、林、洞等自然生態觀光爲主,輔以地方文化與民族風情,表現出較強的同質性。地區之間的旅遊發展呈現出較強的雷同性,使得重慶地區的旅遊失去比較優勢,區域競爭力不強。

(二)市場行爲

指導學生分析重慶旅遊業市場行爲方面問題時,應該從旅遊企業的價格戰略、產品戰略、銷售<>戰略和壓制競爭對手戰略入手。具體問題如下:第一,旅遊景區門票定價不合理。目前,許多旅遊景區的門票價格定得過高,如大足石刻、武隆仙女山,許多中低收入者無法承受如此高昂的門票,減少了他們前來旅遊的次數。另外,許多景區還施行價格歧視政策,當地居民可以免費旅遊,而外來遊客卻要付費旅遊,將當地人與外地人實行區別對待。第二,旅遊產品營銷策略不當。一方面,景區只在某些節假日免費開放,使得遊客們都集中在免費開放的時期去旅遊,結果造成遊客扎堆,不能輕鬆地享受旅遊。另一方面,一些旅遊景區推出當地的特色製品,價格高昂,而且還反覆要求旅客購買,希望從中牟取暴利,違反了商品交易的基本規律,不利於旅遊產品的長期推廣銷售。

(三)市場績效

在分析重慶旅遊業市場績效方面的問題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資源配置效率、企業規模合理性和技術進步方面入手。具體問題如下:第一,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足。重慶是旅遊資源的密集區,景觀豐富。但是,由於旅遊開發規劃不科學,導致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第二,旅遊資源地理區域不平衡。由於地理空間的差異性,使得大部分旅遊資源集中在都市周圍、烏江畫廊與黔江民族風景協作區,這些旅遊區的遊客量佔到了總人數的70%左右。第三,旅遊人數與周邊省份存在較大差距,以四川爲比較對象,2011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34977.82萬人次,而重慶只有22019.03萬人次,重慶旅遊收入僅僅爲四川的一半。

四、促進重慶旅遊業發展的對策

第一,提高旅遊業的市場集中度。旅行社的發展路徑應該是大型旅行社集團化、中型旅行社專業化、小型旅行社網絡化。第二,加大旅遊資源的開發力度。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在經過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做好相關旅遊規劃。第三,提高差別化,發展特色旅遊。重慶在制定旅遊發展政策時,應該立足於旅遊資源現狀,發展特色旅遊,促使重慶向“旅遊強區”發展。打造世界級旅遊品牌。重慶已獲得“世界溫泉之都”榮譽稱號,應該牢牢抓住這個機遇,重點發展溫泉旅遊建設項目,綜合佈局,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建設具有地區特色的溫泉旅遊項目,如:北碚區柏聯SPA溫泉、沙坪壩區融匯溫泉等。第四,要改進產品營銷策略,採取正當競爭行爲。根據遊客需要開發旅遊產品,杜絕惡性競爭行爲,造成產業鏈效率低下。

綜合以上運用現代產業組織理論SCP框架分析重慶旅遊業發展的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知道如何運用學過的產業經濟學理論知識去分析國民經濟中產業發展問題,怎樣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際的案例分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實踐能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推動產業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完善和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楊向陽。對產業經濟學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08,(12).

[2] 喻言。產業經濟學案例教學實踐問題探討[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5).

[3] 李桂娥。研究型教學在《區域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

[4] 柯穎。我國高校產業經濟學教學改革初探[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3).

[5] 侯茂章,朱玉林。產業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1,(4).

[6] 潘冬南。新建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以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爲例[J].大學教育,2012,(11).

[7] 張玉蓉,樊信友,漆明亮,鄭濤。重慶高校開拓型旅遊創意人才的培養策略研究[J].大學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