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關於道德話題的議論文多篇

關於道德話題的議論文多篇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1

材料中的八旬老人李某,在坐動車去看病的途中,由於只買到了半程的車票而被後上車的女大學生“請”起,女大學生覺得自己是就票入座而不肯與老人擠一擠合座,更別提什麼讓座了。

針對這一事件,我認爲在當代社會下,人們更應該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傳承中華傳統的美德。

材料中的女大學生不給老人讓座,不同意擠一擠而合座在一起。這一行爲,從法律上看,她並沒有做錯,沒有人能指責她;但從道德上看,女大學生的做法實屬不妥;身爲當代的有志青年,就應該做好時刻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思想的準備。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言:“我們生活着的世界,美麗而崇尚,這世上唯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沉思,就愈發崇敬、對它有無限敬仰,那便是——頭頂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是的,唯有堅信自己心中的道德,堅守自己的修養,方能照亮一片天地。

在重慶的公交車上,一名孕婦在一位中年男子的攙扶下走上了公交車,公交車上擠滿了人,但卻沒人給這位身懷六甲的婦女讓座。這時,張某和李某爲了不讓座,而在公交車上比起了身份證。張某和李某約定:兩人若誰年紀小,誰就要給孕婦讓座。結果一經比對,比李某年僅小了三個月的張某在這場“搏鬥”下成爲了“失敗者”,最終還是張某讓了座。

這一事例,引起了大羣人的思考。有人認爲:尊老愛幼、關愛老弱病殘不都是人們理所應當的嗎?中華美德延續千年,可爲何在當及今社會下,它卻成爲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道德與修養,爲人之根本,到頭來,人們卻將它遺失在滾滾紅塵中。有人聽到乃至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人會深深反思自己;有人卻在忙於分享這件“趣聞”時,對它一笑置之。他們忘了,在笑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只是在“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身爲當代的有志青年,我們應該不忘初心,在絢麗多姿的生活下我們不僅要謀求國家的發展,更要堅守心中的道德與修養。讓我們一起肩負重任,做傳統美德的繼承者,做新時代的發展者,把祖國變得更加美好!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2

常聽人們說:“大山的精靈是野菊花。”於是,每次看到野菊花,我的心中就涌動起一股莫名的興奮之感——儘管這只是一種名不見經傳的山間野花。

幾度春風,幾番風雨。當仲春的朝陽柔柔地沐浴着大地時,野菊花欣欣然露出了煥發着勃勃生機的身軀,纖細的莖柔而韌,隨風搖曳;嬌小的花瓣溢彩流光,淡黃的花蕊裏,一汪汪的露水亮晶晶、嬌滴滴的,好似含情少女眼中的淚水,似落非落,搖搖欲墜,既有梅之潔、蘭之幽,又有菊之雅、蓮之清,一切都是那麼富有神韻。

這便是野菊花,一種極普通卻又能讓人賞心悅目的山間野花。

山澗底,峽谷中,懸崖邊,山洞角,礦山裏,田疇旁,哪兒沒有野菊花那超凡脫俗的俊俏面龐?無論星星零落、一枝獨秀,或蔓延數丈、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悲不亢,凌凌然有君子之風。雖然土地貧瘠,陽光缺少,環境惡劣,然而野菊花卻能默默無聞地生長着,對生活憧憬着,因爲她深知:“與命運抗爭,奇樂無窮。”

這便是野菊花,一種集山川巖骨精英秀氣於一身地山間野花。

第一次看到野菊花,我便喜歡上了她。我小心翼翼地挖了兩株帶回家,栽進精美的花盆,施肥、澆水、滅蟲、鋤草,照顧得無微不至。奶奶說:“野菊花在花盆裏是栽不活的。”我半信半疑。幾天以後,看着野菊花漸漸枯萎的枝葉,我忽然領悟到:野菊花不貪圖優越的條件,她所眷念的是生她養她的大山,所在乎的是和風浴雨的自由。在它的身上,我隱約看到了中華民族艱苦樸素等傳統美德。

這便是野菊花——大自然的女兒,大山的精靈。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3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一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也許錯有大小之分,在有的人眼裏這大小區別就在於是否觸犯了法律。那麼,在面臨大大小小一個個深淵時,如果你走回來,究其原因到底是被道德拉了回來,怕受到良心、輿論的譴責。還是始終害怕法律制裁的你,被那嚴重的後果攔截在了錯誤之外?

我認爲:道德是第一道防線,在大多數人的身上,道德往往充當了抵禦之軍,防止了“細菌”的侵蝕,使他們遠離罪惡之源。在道德背後,法律又作爲強勁的後備軍。

一旦道德約束被衝破,就全靠他了。但只要有一些良知,是完全可以避開禍端的。

人心難測,道德永恆,法律無情。所謂道德,是一杆用來衡量做人標準的秤。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道德似乎更甚於法律的威嚴。人言可畏,違背道德的人往往無地自容,這同樣更使道德成了人們心中堅實的護欄。

道德時常告訴人們: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在世,即使不能貢獻於社會,也不能惟利是圖、見利忘義,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困難時,道德勸告人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盛時,道德又忠告人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些之所以會犯法的人,首先是因爲他們把自己從集體中分離了出來,沒有了對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心,不能約束自己。

道德是人們心中的一部法律,它制裁了人們心中的貪婪之心。法律是他的助手,它進一步把罪惡之心扼殺在搖籃裏。

總之,爲人處事,要先對得起良心,首先要想到是否傷害了別人、社會、國家的利益。做人要講道德!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4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生活、行爲的準則規範,是做人的基本標準。有些人認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有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原來很簡單。我覺得道德就是誠實守信,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尊老愛幼,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愛護公物……道德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幾乎觸手可得。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記得是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上完英語課坐公共汽車回家,上車之後見有一個空位便坐了下來,這時,我看見一位老奶奶拄着柺杖顫顫悠悠地上了車,而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老奶奶臉上流露一絲失望的神色。我心裏想:我要不要給老奶奶讓座呢?要是我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着了怎麼辦?再說了,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而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麼一想,我便鼓起勇氣對老奶奶說:“老奶奶,您坐這兒吧!”老奶奶坐下後,笑眯眯地對我說:“小姑娘,謝謝你了。”周圍的叔叔阿姨也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我心裏也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還有一天晚上,媽媽正在做飯,見媽媽忙,我便主動幫着洗菜切菜,吃完飯後,又幫媽媽洗了碗,擦了桌子,還掃了地,媽媽直誇我是個好孩子。我也感到心裏美滋滋的,便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道德需要我們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落實。如果人人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這個世界將變得無限美好!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5

古人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文明就是世間大道,就是邁向小康,實現共產主義的康莊大道。文明就是歷史的積澱,是時代的旗幟,是一方水土、一代生民,留在後人視野裏的絲絲年輪、行行足跡。

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工作生活裏。文明需要我們身體力行,從自己的行爲習慣、言談舉止開始。一個時代的文明需要這個時代的人們共同去締造,一個社會的文明最終將由這個社會的全體成員去分享。在你伸出援手的一剎那,隨手關燈的一指間,蹲下撿紙的一瞬間,都是一個又一個文明的體現。文明很小很小,但是隻要每一個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會邁出一大步,在社會上邁出的每一小步也許微不足道,但是用處卻很大很大。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文明匯聚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個人的心裏萌發。

文明好像一滴水,聚多就是一片海洋。文明好像一盞燈,照亮着每個熱情。文明好像一首歌,交織着彼此共同的心聲。文明好像星星之火,熊熊火焰可成燎原之勢。爭創文明城市,講文明,樹新風。我們要提倡“創和諧,講文明,樹新風”,讓文明聖火的火炬在你我的心靈中傳遞。

文明,有時只是舉手之勞;文明,有時只是一張紙的厚度;文明,有時只是一點點關愛。這一點點關愛,也能讓人爲之動容。讓小事成爲道德提升的階梯。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6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裏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無數純潔的心靈。

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即使他有一些本領或者才能也不能成爲社會有用之人。在家中“孝敬父母、體驗親情”,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爲爸爸、媽媽捶捶背洗洗腳等。

在校中,應該團結同學,尊敬師長,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的品德。在社會上,更應該幫助他人,團結友愛,爲社會做貢獻,不能在社會上做一個不禮貌不文明的人,比如: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等。比如說,在家裏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裏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爲年邁的老人讓座,在上學路上我們扶正一顆被風吹歪了的小樹,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長此以往,我們一定要成爲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日以繼日的增加。從大到國家,小到家庭,沒人不把道德建設放在首位。

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7

在《麥田的守望者》書中,霍爾頓說:“我希望有一天,我住在一個懸崖邊,懸崖下面是大海,懸崖上面是一片碧綠的麥田。每天都有小孩子在那裏玩耍。我會站在麥田邊上守望,不讓小孩子們摔下懸崖。”在我心中,麥田是良知,是樸實,是迴歸人之初性本善,至真至善的道德。

天空蔚藍,麥田滴翠。我看見道德的麥田裏,一個個守望的身影。那是最美教師張麗麗“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取捨之心;那是感動中國的郭明義捐助千萬貧困學子的一片赤誠;那是在驚濤駭浪之中挽救無數游泳者生命的全國道德模範郭文標的崇高人格。

同樣在道德麥田守望的,還有國學泰斗季羨林老先生。那些喧囂的歲月終於沉寂,那些浮躁的.時光終於平息。曾經“*”十年的**劫難不曾讓他的道德、良知泯滅,曾經跌宕起伏的歲月不曾讓他的坦誠改變。曾經的少年,今日的大師,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艱辛多。守望道德,是東方大儒的學者風範;堅守道德,是我們所無悔追求的名人風骨。

但是,在物慾縱橫、紙醉金迷的當代社會,多少人退出了那片碧綠的麥田,去追趕城市喧囂的腳步。當社會下層務工人員的住所和賴以爲生的攤位被強拆硬扒時,那些橫暴的公安、城管和拆遷隊退出了道德的麥田;當“明哲保身”,怕“李剛的兒子”“碰瓷的老太”的“中國式過馬路”的路人光天化日下對被車撞傷者視若無睹時,他們退出了道德的麥田;當憑“染色劑饅頭、瘦肉精豬肉、三聚氨胺奶粉”牟取暴利時,那些眼紅心黑的生產廠家退出了道德的麥田;當救起落水人員的英雄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時,那些悄悄離去的被救人員,退出了道德的麥田。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8

林肯曾經說過一句話:“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這句話告訴我們法律與道德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從古至今世界上沒有亙古不變的道德,也沒有亙古不變的法律。法律與道德是不斷的變化

與完善的。馬克思主義認爲法律與道德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考古學家威爾遜在周遊世界的考察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親身經歷的事情。

在非洲一個原始部落中,部落裏的人們發現經常有東西失竊,於是部落裏的組長召集全族人開會:“爲了使我們能繼續保持安寧與和諧的生活,我以全族族長身份下令,偷竊者一旦被捉住按部落規矩將受到鞭打20下的懲罰。”

但是盜竊者依然我行我素,豪不聽勸,族長依舊召令人們開會警告,但偷竊者還是繼續行竊,族長忍無可忍召開第三次大會說:“偷竊者一旦被捉到將鞭打40下。”

有一日,有人報告說偷竊者已經捉到。消息傳開,人們各個都來到了廣場,看看誰是偷竊者。當大家看見偷竊者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偷竊者竟然是族長年邁的媽媽。但是族長卻履行諾言代替自己的母親鞭打了40下。

而這件事告訴我們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

族長既履行了法律也完成了一個人的道德所在,完成了自己的責任和自己對母親的孝道。所以說法律與道德是不能分開的。

若一個國傢俱有法律,而沒有道德那麼統治這個國家的國主一定是一個暴君,例如秦國的秦始皇由於他的專制統治,使百姓們民不聊生,痛苦不堪。若如果只有道德,那麼後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不能分開的,而且他們應該相互合作。那麼這個國家才能繁華昌盛經久不衰。而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個公民我們應該遵紀守法、發揚社會的道德、傳遞正能量。

道德在我們的心中,法律在我們的身邊。遵法守法、道德做人我能行。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9

恪守職業道德,才能實現小我價值。老子曰:“人之立身,所貴者在德。”也就是說,恪守職業道德的人,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的“三無”科學家屠呦呦,埋頭苦幹,潛心鑽研,堅韌不拔,持之以恆,無非分之想,無名利之爭,堅守科研人員務實求真、淡泊名利的職業道德,最終斬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向全世界證明了自身的價值,爲世人所敬仰。

恪守職業道德,還能成就大我功業。古人云:“道乃盛德至善。”我則要說:“君子有道亦有德也,而小人無德,亦無道,故小人不足以成君子也。”同樣身爲人臣,曹操和諸葛亮得到的評價卻大不相同。曹操一生戎馬倥傯,南征北戰,奠定了強大魏國的基礎。然而他拋棄了一個人臣的職業道德,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下犯上,故成爲後世白臉奸臣的象徵。而諸葛亮一生恪守爲臣之道,嚴格遵守人臣之德,竭忠盡智輔助兩代君王,即便有劉備“若其無才,君可取而代之”的託孤之言,即便是輔佐“扶不起的阿斗”劉禪,孔明先生也始終沒有非分之想,用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苦苦支撐着蜀國危局。自然,孔明先生成爲後世忠臣良相之楷模。

恪守職業道德,還能彰顯人性光輝。只有恪守職業道德,才能讓我們擺脫自我與自私的束縛,跨越金錢與名利的柵欄,走出道德淪喪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溝壑,能使道德之花絢爛,能使人性熠熠生輝。白求恩,一個外國人,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堅守醫道醫德,以人道主人援助爲己任,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雖然以身殉職,但他那人性的光輝和職業操守永遠讓世人景仰。同樣,中國女排的女排精神、任長霞的秉公執法、吳斌的捨己爲人、張麗莉的挺身而出……他們的職業精神早已化作無限的精神力量,不斷激勵着我們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

無論你在多麼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只要你恪守你的職業道德,就能讓你的職業放出光輝,你也會因此而不平凡。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10

人以天地爲生,萬物皆自然,世間輪迴乃天道,世間萬物存於天地之間,天乃衆生之道,人、畜、物、於六道之中,萬物不可無,天地不可少,日月乃養生之道。

萬物以天地爲開,日月以衆生之存,時間輪迴在於天,生死在於世間一切,天命不可違,德以衆人之常,落葉歸根,逝世歸塵,人生以道德觀念,惡給予罪,善爲道,時間因果在於心,心不正,惡果終有報,善於心,天意定,因因果果只在於一個空子。

天地爲道,衆生爲然,修真以爲修心,修心以爲修身,小修修於廟,大修以身修天下,老子於道德經說過:打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爲;六親不好,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人與萬物離不開天地,天地不可少日月,大道爲,取心報天下,爲天地憐憫,以身修天下有,以爲大道也,爲己棄衆生,不可爲道也,道以德爲重。

人以大義治天下,不孝之間見真情,大義之間見小人,人善在於內,修心於修道,道於天地註定,大義之仁以爲衆,萬物以生靈於生。

若修天地道,懷有菩提心,修得道法以求傳天下,道可謂正法,萬物爲自然。世間善惡因果終有報,修得其法,道德其正,天地爲開,日月爲名。

正得樂,惡則驚;善得敬仰,惡得恨辱;國有昏君必有忠臣,道得扶正,德以棄暗;善人得天堂,惡人得地獄;以此爲勸書,回頭皆是岸;道以觀天下,德以歸萬物;道可修心,修得其身,修以於天下,得既是道法,修得其法,扶正天下。

修既成,得其正;道歸自然也,天地之道,萬物之福;修成其因,必得其果;天之道:萬物雖有靈,道德謂其名;衆生有性,得以其成,心不可隨惡,隨善而行也。不可作惡也,不可貪圖也;不可違正道也,名雖好,不可強求也;利雖好,不可邪心起意爲然;不求功名利揚,只求於道德正法,修得其法,得成其仙;修仙成名,扶正於衆生,造福於百姓,得道,有德,以身治萬物,依法求公正。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11

道德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道德提升了國家的形象,道德提升了個人的素養,道德賦予了社會正能量。知識應是利用於生活中的一種技巧和思想,道德才是人生中最需要的真正內容。道德是知識的母親,道德哺育着知識。

失去了道德知識就像沒了孃的孩子。我們都知道有雄厚知識的人才會有機會進入到復旦大學。但復旦的學生做出的行爲不等同於他的高等知識。某同學和另一同學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我同學是在咽不下這口氣,就往另一同學喝的飲料投下了致命的毒藥,不知情的那位同學喝下有毒的飲料,最後搶救無效而導致死亡。

不知道投毒的那位同學是否感到有一絲絲的罪惡感,他是否想過他的行爲是一種愚蠢的行爲。投毒的那位同學如果心存道德,在今天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的,令人寒心的事情。擁有高等的知識,而沒有有心存道德的人同樣污染了社會風氣。他雖然擁有高等的知識,但他這樣的人像沒有靈魂的軀殼。

有一個流浪漢,他一個人流浪30多年。在這30多年裏,他幫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家,撿到貴重的東西,會有及時的還給失主,他幫助過殘疾的人走上夢想道路。這個流浪漢從小就沒有受到過教育,但他知道做人要心存到道德。雖然他沒有高等知識,但他身上似乎散發着一種神聖的光芒。我覺得這個流浪漢更勝過前者那樣沒有驅殼的人。道德先於知識。

擁有高等知識而沒有心存道德的人,他們的腦袋,思想,身體都是一種腐爛的形態,他們這些人擁有最高等的知識就像一把鋒利的劍插在人民胸口上。如果他們心存道德,這些高等的知識就會有意於社會,就不會再睡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沒有心存道德的人就沒有資格去受教育。把道德當成知識的母親,知識才會變成有意義的知識。道德更重要於知識。道德哺育着知識。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12

又到年終,大多要考覈。習慣是優秀、合格、不稱職三個等次。人們都清楚,不是特別犯事就不會不稱職,人們漸漸以爲年度考覈就是優秀與合格兩個等次了。習慣用分數來考學生的老師如今卻糾結啦,原來說孩子:分分分是命根,如今,自己輪到爲師德考覈分糾結不堪一擊。

馬丁*路德說過:“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於它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們所受的教育,人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纔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就是在法制社會裏,道德的力量滲透我們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不是法律所能全部涵括的。加強自身修養,看似文弱不堪一擊,但是,有那種正氣在,足以養天地浩然。

英雄所見略同,康德也說:“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始終新鮮不斷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由此可見,做人的首先需要經濟基礎,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追求,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孜孜以求,不知疲倦,真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

由此看來,老師的職業道德只是道德中的一種,是從事老師這種職業約定俗成的一些行爲規範的總和。針對某個老師的言行,人們的習慣是二元論,熱愛學生是有道德的老師,那麼體罰學生就是違背職業道德的老師。基本上還沒有這種95%熱愛學生,70%關心學生的說法,那麼,如今在全國各地盛行的給師德量化測評的做法,實在有點滑稽。簡單機械,粗暴單一,簡直是對所有老師職業道德的侮辱。

以百分制的分數來給師德測評老師的行爲規範,本身是不道德的。是僅僅爲了績效的發放,不得已採取的方法看似公平,實則不科學的。某種意義上是對老師人格的侮辱與戲弄。道德本來是一種寬泛的概念,不可論斤計量的,也不可以用米尺來丈量。往往人們的習慣是善惡來評價,但是,市場的今天非得量化,實在勉爲其難。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13

大千世界,繁華都市。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就更應該學會對待。生活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在這個世界中,總會是人心難測。人心難測總是讓我們分心。也許這不是我們所想所問。因爲這並不是我們想要了解的!也許只有外在的美,纔是真的美吧!也許只有行動才能夠證明一切吧!那就用修養點綴生活。用自己的真心換他人芳心!這樣,我們纔是最美的!

道德

道德,生活中離不開道德。但生活中卻總是有一些不道德的人。他們的行爲卻總是讓人厭惡。的確,失去道德的人何來修養。道德文明希望一直不斷。不道德行爲如;在公共場所亂丟垃圾。這樣的情況卻總是發生。不要看有些人衣服得體,就說有修養,有內涵。但其實卻不是。你會發現,普通人都比他有道德。或許當今社會,人人都追求完美。但卻忘記了道德行爲規範!’這其實並不是高人一等。道德行爲雖說是一件很渺小的事情,但卻反映了一個人的行爲!一個人的態度!要活出不同,要活出風格!努力做一個有道德得人!

修養

修養,生活中離不開修養。如果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失去了修養,相信這個世界將不再美麗!將不再和諧。人人都沒有了真心,整個世界將是沒有理解,沒有包容的。這樣的人間並不美好。個人修養真的很重要,這關係到我們的個人。如果沒有了修養,世界將會變得黑暗。修養關係個人,修養在於個人。做好自己,現在做起!

生活中離不開道德與修養。同樣的,這種行爲體現個人價值。如果做到這樣,我們將會變得更加愛美好!人生將會更有價值!做好現在,做好最初!相信只有這樣,我們纔會更加的優秀!爲了自己的人生,爲了自己的價值。做好當下,做好現在。爲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相信,未來彼時一定會更加美好!

用修養點綴生活,用道德體現人生價值!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14

道德是手,推開封鎖在心裏的窗;道德是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天空,它孕育着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如花,永遠散發最美麗的花香;道德如星,點綴最美麗的夜空;道德如歌,奏響最動聽的旋律……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個有道德的人,纔是一個值得尊敬、高尚的人。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所以,道德不可投機取巧,而是用行動在現實中體現出來。

百善孝爲先,孝是道德最好的體現。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舜無視父親和後母對他的仇視,努力爲父母做事,最後感動了上天;子路爲了父母能吃米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公里路,借到了米;包公爲了照顧年老的父母,特地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一個人的成長,首先要有孝心,這也是做子女應盡的起碼義務。尊敬長輩叫孝,尊敬兄長爲悌。孝悌之情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道理,只有具備了孝心,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奉獻,也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必修之課。雷鋒是人們的榜樣。他有一句名言:“我活着就是爲了別人生活得更美好。”在世界上,無私奉獻,捨己爲人的精神纔是道德的真諦:我助人,我快樂。懷着奉獻精神的人,纔可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感恩,也不正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才有的品質嗎?花兒以它馥郁的花香,作爲對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報。我們成長在這個幸福的年代,父母的養育之情,老師的教育之恩,以及社會給我們無私的關懷,都需要我們通過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和本領,才能把我們的感恩之情表現出來。

道德,不僅僅體現在這些方面,我們還要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真誠待人……道德,是中華民族應有的一種心靈美。讓我們學習這些品質,相信美好的明天,我們都能成爲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話題的議論文 篇15

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爲規範,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他渡過難關。道德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得。

有一天,我在補習班路上撿到了2十元錢,頓時,我兩眼發直,心裏想:“呀!這麼多錢,夠我一個月的零用錢了,反正周圍又沒有人看到,撿到了,這錢就歸我了唄!”正在欣喜中,這時心靈深處又有一個聲音在呼喊:“不行,不能這麼做。想想看,如果你就是那個丟錢的人,會有多着急,我們一定要做個有良知的人。”這時,我的心裏好象有了2個小人,一個天使,一個惡魔,2人互相爭辯到,“要!”,“不要!“一定要!”,“一定不要!”最終正義戰勝了邪念,我決定不貪這個小便宜,要把這錢歸還給丟失的人。於是,我便行動了起來,把錢交給了老師,由老師來處理。老師用讚許的眼光看着我,和藹地說:“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普盧塔克說,‘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你真是一個拾金不昧的人啊!”我聽了,心裏喜滋滋的。啊!原來道德是良知的體現,可以使人的心靈充滿了溫暖!

“君子和順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順”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爲規範,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他渡過難關。道德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