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分析【多篇】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分析【多篇】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篇一

科研課題開題程序及報告的撰寫方法

1、介紹雙方參加開題儀式的領導、專家

2、學校領導致歡迎辭

3、課題管理部門宣讀《課題立項通知》

4、學校課題負責人作開題報告

5、互動:教師向專家提問;專家向課題組成員提問

6.專家指導論證

7、領導講話

8、學校課題負責人表態

如何撰寫教育科研課題的開題報告

一、什麼是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就是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或課題組主研人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准的選題、研究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是對課題的再論證和再設計。

二、開題報告的作用。

進一步明確研究思路,完善實施方案,明晰研究技術線路,再次論證研究課題重要一步。

開題會上,有關專家要詳細審查開題報告,向研究者提問質疑。開題會不同於成果鑑定會,更主要的應該是完善方案。在確定研究有明顯價值的前提下,論證雙方應全力討論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修改補充方案。專家審查的內容包括:1、選題是否當,是否符合立項條件;2、課題論證是否充分;3、負責人的素質或水平是否能承擔此課題;4、課題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當;5、資料準備如何;6、最終成果預測如何;7、是否具備完成本課題所需的其他條件;8、經過比較,本課題是否有更合適的承擔人;9、其他原因(加以說明)。

三、開題報告論證的主要內容

1、審定課題名稱。一是看名稱表述是否準確、規範。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範、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稱是否簡潔,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儘量不要。

2、尋找研究依據。政策依據、理論依據、實踐依據,充分、貼切、準確,不要貼標籤,拉大旗,喊口號。

3、分析研究背景——現實背景、歷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實際。

4、查新研究現狀——單位的研究現狀及問題點評;國內的研究現狀;國外的研究現狀。用書檢和網檢的方法。

5、論證研究的價值——理論價值;實踐價值;應用價值;科學價值;改革價值。

6、闡述研究的意義——有現實意義;有歷史意義;有實踐意義;有方法論意義。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對關鍵詞、關聯詞的概念、意義、本質、聯繫進行闡述。

8、完善研究設計。確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設;確定研究目標;提出研究措施;落實研究內容;提供研究方法;劃分研究階段;落實研究人員;預測研究成果效應;建立研究組織;規劃研究管理;分析規劃研究的保障。

四、開題論證的方法

以綜合評價爲主:一是課題單位的自我論證評價;二是同行的論證評價;三是科研管理部門的論證評價。由預審、初審、學術評審、綜合評審四個階段組成。預審與初審可在開題前後的時間裏進行。重點側重在課題選擇和課題計劃的制訂上。學術評審與綜合評審要貫穿於課題研究的全過程,重點放在計劃實施與成果的預期鑑定上。

五、開題報告的結構與寫作

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回答四個“什麼”:爲什麼要研究,研究什麼內容,用什麼措施研究,研究是有什麼困惑。與課題的開始設計的研究方案大同小異。開題報告更側重課題的理論論證、研究措施的完善、問題與困難的探討。

(一)課題名稱。題目必須與內容一致。確切、中肯、具體、鮮明、簡練、醒目。開題報告一般不使用副標題。

(二)署名。在題目的下面,必須簽署課題研究單位,一般不寫撰寫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對開題報告負責。

(三)前言。前言是開題報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應說清楚課題選題、立項、批准的過程,以及開題前的準備、開題緣由、開題意義,開題前所進行的調查情況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簡明扼要,直截了當,並實事求是,要開門見山、直入主題。不要面面俱到,不着邊際,文不對題;或一步登天,言盡意止,不留餘地。

(四)正文。開題報告的正文部分佔報告的主要篇幅,它是報告的主體。正文部分必須對再次論證的內容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包括研究前的觀察、測試、調查、分析、學習,材料形成的觀點和理論。如調查的問題、現狀和實質,產生問題的原因及其發展趨勢。正文部分是開題報告的關鍵部分,它體現了課題組的水平,同時也可以看出今後課題研究的狀態和水平。撰寫開題報告的正文部分,同樣要掌握充分佔有材料,要認真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整理,經過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組織,最後得出正確的觀點。可採用圖表來集中反映數據,要注意少而精,數據必須準確無誤。正文部分要層次清楚,觀點鮮明,邏輯性強,大標題涵蓋小標題,小標題服務於到標題,標題統帥內容,內容說明標題。

1、課題、問題的提出?

(1)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現實背景、歷史背景。

(2)提出和研究的依據:政策依據;理論依據;實踐依據。

(3)問題的研究現狀:國內的、國外的,省市縣內外的研究的,單位研究現狀及問題點評,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進行了那些研究?

(4)問題研究的價值:理論價值;實踐價值;應用價值;科學價值;改革價值。對解決教育實際問題(包括對本校、本地區的教育工作實際存在的問題)或回答教育理論問題有什麼意義?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會有什麼貢獻?

(5)問題研究的意義:現實意義;歷史意義;實踐意義;方法論意義。

以上幾點要求做到:少而精;針對問題;能指導操作;表述簡明、準確,有具體貫徹要點,涵蓋子課題,能理解把握。

(6)課題的界定:對課題題目的界定;對條件詞、關鍵詞的界定,包括內涵與外延。

2、改革的主張、研究設計。

(1)研究的指導思想。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可以是哲學的、政治理論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2)研究的具體目標。總目標、分目標,目標要實在,要可行。和內容。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準確、精練、明瞭。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幹擾。

(4)研究的具體內容。內容要緊扣課題的目標來分解。

(5)研究的方法、原則與策略:方法、原則與策略的理論支撐;方法、原則與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則與策略的活動性。課題研究的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麼”和“怎樣做”。

3、課題研究的步驟和保障。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係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爲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本學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1)預測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麼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調查量表、測試量表、微機軟件、教學設計、錄像帶等。其中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2)有效的組織保障: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踏實實去幹。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瞭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3)其他保障:如課題組活動時間;學習什麼有關理論和知識,如何學習,要進行或參加哪些培訓;如何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課題經費的來源和籌集;如何爭取有關領導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如何與校外同行交流等。

4、目前研究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既促進自己對課題作深入的反思和總結,又便於專家作針對性指導。所以這部分,必須是自己在研究實踐中、在總結反思中遇到的真問題。

最後就是簡短的結語。開題報告的結語要簡潔,可以對課題管理部門提希望,給研究人員提要求,可以表示課題組的態度和決心。

同時,可以寫上引文註釋和參考文獻。撰寫開題報告時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數據、論點、文章要按要求註明出處。反映出課題組嚴肅的科學態度,體現出開題報告的科學依據,同時也是尊重他人勞動的體現。可以是頁末注(腳註,在本頁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後或篇後注)、文內注(行內夾註)和書後注四種。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篇二

反思是學校教育科研的基礎,改變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環節

1.教學反思的內容

(1)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學科思想方法、歷史、文化、方法論、教材。

(2)站在學生學的角度進行反思:個性差異、學習基礎、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學習活動過程、學習失敗的原因、學習結果評價方式。

(3)站在教師教的角度反思:教學決策、教學行爲過程、教學結果、教學技能與現代化教育技術有效性。

想到也做到的事情;想到沒做到的事情;

沒想到但做到的事情;沒想到也沒有做到的事情。

2.教學反思的方法與途徑

自我經歷、學生角度、與同事交流、參考資料。

把想的事做出來,把做的事說出來,把說的事寫出來

一、文獻研究法

蒐集、鑑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已發表過的、或雖未發表但已被整理、報導過的那些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

過程:提出課題或假設、研究設計、蒐集文獻、整理文獻和進行文獻綜述。

文獻蒐集的主要渠道:

文獻的整理與積累:(1)分類(2)排序(3)編目

二、觀察法

研究者通過感覺器官或藉助儀器,對研究對象進行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連續系統的觀察,並作出具體和詳細的記錄,進而獲取正確而全面的資料的方法。這是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教育觀察的實施步驟

(1)觀察準備

①觀察目的。②觀察對象,明確觀察的重點和範圍。②觀察提綱,列出所需材料的綱目。④觀察方法和步驟,選擇觀察的方法、途徑,安排觀察的時間、次數、位置與進程等。⑤設計觀察的記錄表格。⑥確定觀察儀器。⑦觀察人員的組織分工。⑧觀察的注意事項,根據觀察的特點

常用研究方法

(2)實際觀察

①聽課。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觀察形式。②參觀。這也是一種較常用的觀察形式。③參加活動。包括各種內容、各種層次、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這是最豐富、最廣泛的觀察形式。④個別談話、召開座談會、列席會議等其他方式進行的觀察。

(3)記錄整理觀察材料

等級法 頻率法 連續記錄法

三、案例研究法

一個教學的故事加上一些精彩點評

1、教學案例的類型

①單一片斷型:一個具體生動的教學片斷與評析,反映一個新的教學理念。

②對比片斷型:一般是同一個教學內容,兩種不同教法的教學片斷與評析組成,在比較中倡導新理念、新策略。

③課時綜合型:一般是由一節課中各具特點的幾個教學亮點與評析組成,反映了一節課教學進程中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策略。

④專題解讀型:一般是圍繞一個專題,由三四個不同的教學策略的案例與評析組成,對某一新理念較爲全面地解讀。

2、教學案例的要素

(1)主題:核心思想、理念。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爲主題。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要問題析離出來。

(2)引言:開場白。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場景, 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問題。

(3)背景: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4)細節:一定程度上,這部分內容是整個案例的主體。但要圍繞主題,忌有聞必錄。

(5)結果: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過程,還要交代結果,括學生反應和教師的感受等。

(6)點評:對於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內容,包括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觀點和分析。

3、教學案例研究的幾個特殊方法

(1)追蹤法: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連續跟蹤研究單個的人或事,收集各種資料,揭示其發展變化的情況和趨勢的研究方法。

(2)追因法:先見結果,然後根據發現的結果去追究其發生的原因。

(3)臨牀法:記錄治療、轉變的方法和過程。這一方法既適用於陷入困境兒童的研究,也適用於正常兒童的研究。

(4)產品分析法:又稱活動產品分析通過分析學生的活動產品,如日記、作文、書信、自傳、繪畫、工藝作品等,以瞭解學生的能力、傾向、技能、熟練程度、情感狀態和知識範圍。

四、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根據調查研究的目的,擬定一些問題或分發印好的問題表格,讓被調查對象書面回答,然後回收整理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一)問卷結構

1.標題 2.前言 3.指導語 4.個人基本資料 5.問題與選擇答案:6.編碼 7.結束語

(二)問題的產生:

1.明確課題 2.提出假設 3.界定概念 4.篩選變量 5.確定指標 6.產生問題(責任編輯:Lw54點Com)

(三)問題的設計

1.提出問題應注意的方面:選擇正確的回答類型 問題切合目的和假設 表達陳述清晰無誤 避免問題涉及社會禁忌 問題符合被調查者的水平

2.提出問題應把握的原則:主題明確 通俗易懂 便於處理

(四)答案的設計

1.答案設計的原則:與問題匹配 語言簡單易懂 答案無交叉 答案無遺漏

2.答案的類型:開放式答案 半封閉式答案 封閉式答案

(五)問卷的試用與修改

1.問卷的試用:經過反覆多次的修改。(1)30份至100份試測;(2)10份左右專家和典型被調查者徵求意見。

2.問卷的修改

(六)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1.問卷的發放:儘可能親自到場發放問卷並指導問卷的填寫;委託負責的組織或個人;徵得有關組織同意

2.問卷的回收:問卷回收率應達到70%以上,50%是最低要求,低於50%,調查失敗

(七)剔除無效問卷

五、訪談調查法

訪談調查法是指通過與研究對象交談收集所需資料的調查方法,又稱訪談法、談話法或訪問法。

訪談一般以面對面的個別訪談爲主,也可採用小型座談會、調查會的形式進行團體訪談,還有通過電話進行的電話訪談。

訪談調查法常用於教育調查、心理諮詢等領域,適用於向被訪者瞭解心理體驗、情感,以及對某一事物的意見、態度、評價等方面的信息。

六、行動研究法

行動中研究,研究中行動。是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爲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爲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七、實驗研究法

運用科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論及假設爲指導,有目的地操縱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條件,觀察教育措施與教育效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從中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三要素:自變量 因變量 無關變量

(一)提出實驗假設:實驗假設的陳述是:如果A,則B

(二)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1.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一、實驗操作部分。自變量的操作方法與程序;實驗對象的選擇原則、和程序;無關變量控制的方法與程序;階段和終級目標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實驗資料的積累要求、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第二、實驗管理部分。制訂以上述內容爲核心的實驗工作計劃,包括組織保證、規章制度、設備籌劃、經費使用、時間進程的安排等具體方案 。

2.實驗方案的實施

(1)實驗組織,實驗學校、班級與實驗教師,保證其代表性。(2)加強實驗進程的控制。(3)有目的、有計劃地觀測實驗效果,經常不斷地收集實驗資料、數據。(調查 測查 收集現成資料 實驗日記 個案資料)(4)階段性小結,不斷進行形成性評

(三)實驗成果總結

1.將原始資料、數據歸納整理成易於處理和能夠理解的統計圖表,並在這基礎上進行必要的統計檢驗與統計控制。

2. 對取得實驗結果的原因進行解釋,從理論上回答“爲何如此”的問題,做出因果關係的結論。

3.將實驗的過程與結果反映出來,形成實驗報告和學術論文。

(四)無關變量的控制

1.對主試的控制;2.對被試的控制;3.對環境的控制;4.對時間的控制

(五)注意事項

1.實驗設計要符合基本的道德準則;2.必須提出實驗的假設;3.明確評價因變量的指標;4.教育實驗需要反覆進行;5.實驗研究與其他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

八、比較研究法

現象在不同時期、地點及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或異類教育現象某種品質、狀況的比較分析,以揭示教育現象的特殊性,並從中把握教育發展一般規律的研究方法。

1.縱向比較:同一對象,不同時期。如教師成長、學校、學生髮展等

2.橫向比較:不同對象,同一標準。如不同學校、教師的教學、管理

3.同類比較:同類事物,觸類旁通。如教學經驗、同類課、同類學校等

4.相異比較:兩類事物,正反對比。如男女生、優差生等

5.定性比較:屬性、本質的比較。如某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否,各種模式之間的根本區別等。

6.定量比較:數量的比較,用數據說話。如:教育投資問題、學生考試成績、教育內部結構等問題等

科研開題報告 篇三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課堂提問是老問題,從有教學開始,我們就開始用嘴,無論是最古老的教學模式,還是最現代的課堂,教師的嘴無一不成爲課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許這是老調,國內外就這一問題已取得相當的成績,但,老調新彈的原因,是我們以一線教師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一問題,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教師嘴上的這一問,以一線教師的實踐研究,從我們的高度來解決我們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學校工作的需要

朝陽七校新教師多,教師教學能力正在不斷地進步當中,與學生一樣,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頭幾年,往往是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水平進步最快的幾年,我們需要抓住這一時機,在教師個人專業素質發展方面,爲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我們的新教師更快更好地進步起來。同時,我們的老教師雖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課改的前提下,教育觀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學方法的不斷進步,也在不停地考驗着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教學功底,因此,我們需要在教師培訓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師的課堂教學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長起來,我們的教師如何進步得更快,我們很需要一個切實可行的平臺,恰逢十一五課題立項期間,結合我校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工作,爲教師發展搭建一個舞臺,讓教師的課堂精彩起來,也就會讓學生的生命精彩起來,同樣的,學校纔有可能精彩起來。

對於教師的課堂教學來說,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應該是教師的語言,無論是任何輔助工作,都是在教師語言的基本上進行的,而教師語言中,最重中之重的,應該是這一“問”,引入教學內容需要問,激發學生思考需要問,引發學生情感需要問,喚起學生共鳴也需要問,甚至在教學評價中也會用到問,有時是提問,有時是設問,有時是追問,等等,因此,從問入手,是打開優質課大門的一把金鑰匙,是教師成長的一把扶梯,我們選擇精彩一問,選擇更精彩的課堂。

2、教師個人發展的需要

從理論角度: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裏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現代認知理論認爲: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方式獲取新知識的問題性思維過程。解決問題首先是要提出問題。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在於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的作答”。問的藝術越高,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還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些微觀環節,都應十分重視問的藝術。

從教學實踐角度:許多教師尤其是新教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提出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有的時候學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個問題沒問到關鍵,又問一許多問題來解釋這一個問題,浪費大量課堂時間又讓學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學的本質,而提問又是構成課堂語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提問的技巧。經過細緻調查,發現相當多的教師在這一問題上有困惑,想研究,確實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策略有更好更快的發展。於是,我們決定將這一問題從實踐中拿出來,再放回實踐中去研究,把這一“問”做細,做透,從而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和事實依據

現代認知理論認爲: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方式獲取新知識的問題性思維過程。解決問題首先是要提出問題。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在於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的作答”。問的藝術越高,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還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些微觀環節,都應十分重視問的藝術。

許多教師尤其是新教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提出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有的時候學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個問題沒問到關鍵,又問一許多問題來解釋這一個問題,浪費大量課堂時間又讓學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學的本質,而提問又是構成課堂語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提問的技巧。經過細緻調查,發現相當多的教師在這一問題上有困惑,想研究,確實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策略有更好更快的發展。於是,我們決定將這一問題從實踐中拿出來,再放回實踐中去研究,把這一“問”做細,做透,從而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三、課題的研究內容

從廣義上講,是研究教師課堂中的“問”怎樣更精彩,更有效。從一個一線操作者的角度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內容:

1、積累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一問,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應用。

2、分析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一問:爲什麼這樣的問題學生愛答,爲什麼這樣的問題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更有效,它究竟精彩在什麼地方。

3、反思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一問:這個問題達到了什麼效果,可以怎樣改進能更精彩更有效。

4、創造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一問:如果要激發學生興趣,我應該怎麼問,如果有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我該怎樣問等等。

5、精彩一問的分類研究:如何提問,如何追問,如何反問等。

6、精彩一問的輔助研究:配合精彩一問教師在語氣、表情、體態等方面應起到什麼樣的輔助效果。

四、課題的研究方法

1、積累法:積累在聽課、講課、研究課的過程中發現的精彩一問,讓教師們首先能夠分辨精彩一問,激發教師研究精彩一問的熱情和信心。2、個案分析法:反覆推敲名師的示範課及課題組教師自己的研討課,研究每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研究爲什麼這樣問好?能不能更好?

3、文獻資料法:查找閱讀相關文獻,並把研究者的積累編輯成冊,邊積累邊研究,爲研究提供材料,爲積累提高層次。

4、行動研究法:將積累和研究中的精彩一問應用到課堂,反思所應用的問題和方法,並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一問。

5、比較研究法:將同一時期不同教師的課做比較,尋找差距與不足,及同一教師不同時期的課做比較,證明研究的有效性,讓教師更有動力和信心。

五、課題的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xx.9-xx.12)

建立方案,準備材料,學習相關理論,提高理論修養,明確人員分工,完成課題研究的各項物質準備。

(二)課題實施階段(xx.3-20xx.6)

1、實施課題研究:

(1)課題組成員每人每週積累一個精彩的問題,要求有問題背影(提出過程)及入選原因(你爲什麼覺得這個問題好)

(2)每月四次集中研究,包括一次名師示範課研究討,兩次課題組成員課題課研討,一次理論總結。

(3)每月將課題組成員積累的問題及研究過程中的成果裝訂成冊,製成校刊,課題組成員人手一份,在第二個月對第一個月的精彩一問進行應用反思,並將反思內容以札記的形式書寫於校刊筆記處。

(4)每學期將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進行小結,並形成自己的成果或論文。

(5)結合教學工作進行課題課展評工作。

2、做好反思總結工作,對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不斷地調整。

(三)成果形成階段(20xx.9-20xx.12)

1、將所積累的“精彩一問”進行篩選,分科分內容整理,集結成冊,編著《精彩一問》

2、總結研究成果,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六、主要參加者的學術背景和研究經驗、研究能力和組成結構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二十五位參與研究的教師中,80後就佔到了十八位,年輕也許意味着學術背景和研究經驗相對較弱,可是,這是一支有活力,有幹勁,對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有着強烈渴望的隊伍,他們可以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更快地進行學習,更新自己的觀念,在理論與實踐層面上進行雙提升,而且,我們有像王金芝,齊豔麗,王曉斌這樣的科研前輩,也有像潘明華老師這樣的科研骨幹,也有像孫晶,隋麗芳這樣經驗豐富的教學能手,這支隊伍的科研能力會越來越強。

科研開題報告 篇四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20世紀70年代初,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在美國悄然興起,由於其各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並陸續在許多國家的中國小廣泛應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也開始在我國蔓延,並且已形成一股燎原之勢。21世紀,隨着全球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對人才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大多數國家在教育領域內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變革。我國的改革着眼於課程,教育部頒佈了各門學科的課程標準。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從過去的關注“學科本位”轉向關注“人本位”,“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革的關鍵是從“以教爲中心”轉向“以學爲中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英語教學領域,合作學習更是具有相當強的倡導力量。《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爲此對合作學習作了特別強調《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其第一部分“課程改革的目標”中要求“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育部也於20xx年秋季頒佈了《英語課程標準》,以此作爲英語課程改革的指導性和綱領性文件。《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使學生“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品格”。

研究價值具體表現爲:

1、合作學習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爲突出,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社會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是新課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着力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可見,如何改革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提高語言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具有國際交流能力的人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2、教師適應信息時代要求,身體力行地去研究探索教育思想、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等各方面的變革,以適應新時代教育的全方位革命。

3、優化教學過程,實現“低耗、高效、優質”的目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爲學生的認知工具,用全新的方式獲取新知。教師成爲整個教學過程的積極參與者、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學生成爲學習過程的參與者、探索者、合作者。

4、爲教師專業成長鋪路。更新教師教育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蒐集、處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培養一大批優秀骨幹教師。

5、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可持續發展。通過課題研究,使學校現有的科研成果在一定範圍內形成示範和輻射作用,發揮學校應有的引領功能。

二、課題的界定、理論支撐及應用價值:

(一)課題界定

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法是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育學、認知心理學等理論爲基礎,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係爲基點,以目標設計爲先導,以師生、生生合作爲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爲基本教學形式,以團體成績爲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爲基本手段,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改善班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爲根本目的。

(二)理論支撐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認爲,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爲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學生要成爲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就要去主動蒐集並分析有關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並努力加以驗證。

2、創造性教學理論——創造性教學理論認爲要構造學生近距離、面對面的環境,以利於全員互動,使情感、形象、人際關係等學習要素得以充分的發揮效用;要儘量減少教師的講授時間,增加學生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和協作學習的時間。重視發展“師——組”、“個——個”、“組——組”這樣三種交往關係,以實現交往的全面性,在交往中構造新知識,體現相互作用的學習觀;創設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爲重要條件的、適宜於創造力發展和表現的精神環境,爲此而積極實行啓發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重視運用矛盾法(置疑)和探索法(授之以法),如置疑激思、引導發現、探索研討等,傳遞的不是現成的認識成果,而是獲得結論、發現真理的過程和方法,促進學生獲得自我發展和主動發展發“能量”和“能動性”。

3、自我教育理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教育。自我教育包括學生集體的自我教育、學生相互的教育和學生個體的自我教育三個方面。衡量自我教育的維度主要是實際參與度和實際體驗。課堂教學增加自我教育的成分,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實際參與度和實際體驗的程度。

(三)應用價值:

1、以英語新課程的實施爲前提和指導,探索新課程背景下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尋求建立多元化、立體化的英語學習環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2、在研究過程中積極探索和分析存在於教師與學生中的認識偏差,探索各種不同的有效途徑對認識偏差加以糾正,提高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共創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環境,使師生得到共同發展。

3、爲實現英語學科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整合提供相應的理論指導以及實踐支撐。從而擺脫英語課堂教學中死氣沉沉的現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和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這對從根本上實現英語教學方式的革命,有着重要的實踐意義。

三、研究內容及子課題設計:

本課題研究,立足於課堂環境下的教學活動,以變革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爲目標,探索中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優化教學途徑,構建教學模式,主要着眼於先進教學理念的實踐,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學習的健康與可持續進步,推動本校新課程改革的穩步前進,在一定範圍內形成示範與輻射作用。

預計在以下幾方面通過實踐形成本校個性化的理解與突破:

1、樹立能力培養與知識積累相協調的教學目標。

2、確立以問題爲核心,以任務爲驅動的自主學習方式。

3、形成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結構。

4、實現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

探索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途徑方法,將切實可行、真正使學生受益的教育教學新方法融入課堂教學,進而形成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寬鬆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生生交往、師生交往、課堂互動、資源共享、分工合作的課堂氛圍中體驗學習的成功,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使學習過程成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的過程。具體地說,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途徑。

2、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方法。

3、英語學習情境對課堂合作學習的影響。

四、研究方法和途徑

(一)方法:本課題研究注意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採取以下方法研究:

1、調查研究法:調查瞭解當前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況。

2、行動研究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案例教學實踐研究,構建和完善英語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3、文獻法:蒐集鑑別整理文獻,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

4、經驗總結法:針對實驗過程實際問題進行研討。分析、充分利用和開發課題資源及現代性教學手段,重新組織課程的教學形式、教學策略,不斷完善新的課程體系,撰寫總結或實驗報告。

(二)途徑:通過研究者個體行動研究以及小組協作行動研究。同時注意吸收借鑑國際、國內相關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適合我國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構建科學的語言學習環境模式,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五、研究時間與步驟

本課題研究週期爲2年(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共分以下三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主要完成以下幾項工作:

1、健全學校課題研究領導小組,以加強對課題研究的領導和管理。

2、做好課題研究內容的分解工作,撰寫研究方案。

3、聘請省內外有關英語教育界專家來校指導並參與子課題的擬定。

4、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明確課題研究任務。

5、宣傳課題研究的意義,創設良好的科研環境,開始收集有關資料,建立檔案。

6、做好必要的物質準備,明確活動地點、落實研究資金等。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xx年3月至20xx年2月),主要完成以下幾項工作:

1、全面推進研究,邊研究邊論證,逐步完善研究方案。

2、對全校師生進行總動員,開展討論,採用寫文章、聽講座、看錄象等形式,提高對實施課題研究的認識。

3、開展英語優秀教案評比和研討活動,聘請專家舉辦有關專題講座,總結經驗。

4、通過問卷調查法,個別談心法,瞭解學生對學習英語的一些認識和體會,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

5、進行課題階段性總結、驗收。

6、積累資料,做好學期、學年階段性總結工作,及時推廣研究成果。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xx年3月)

1、搞好總結,撰寫科研總結報告。

2、迎接專家鑑定和驗收。

六、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

1、研究報告,研究論文:

1)專題論文(分年級分問題);

2)單項性論文(就某一問題);

3)研究性論文(學校根據該項實驗寫出科學評估等方面的論文)。

2、經驗總結材料:

1)階段性總結材料;

2)一輪實驗後的總結;

3)學校根據本地該項實驗的情況寫出經驗材料。

3、英語課堂教學展示。

4、研究課例和課件、優秀教案集。

七、研究原則

1、情感性原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題實驗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對學習的情感、興趣,因此,在課題實驗過程中必須重視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和學習情感,並將形成發展這種動機和情感作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

2、創新性原則

在吸收、融合、借鑑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對實現教學目的的更有效的方法體系,更爲重要的是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方法的本質特徵形成有特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並以新的思想和原則爲準繩,以基本方法爲主體,通過對基礎方法的系統化組合,具體化分析構建適合具體課堂的教學結構模式,從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和英語學科特點的教學法新體系。

3、交際性原則

在課改、課題實驗中,學生要能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所使用的語言應當是交際用語,教師要設法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創設豐富的交際活動、情景,增強語言實踐的真實感,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和創造性語言的嘗試,促進學生言語技能的發展,進而逐步獲得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進行交際的能力。

4、實效性原則

在課題實驗中,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要考慮到有利於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完整性,流暢性和正確性。活動要多種多樣,使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都能有機會自主的選擇、決定學習的最有利時機、內容和學習方式。任務完成後應該能展示出結果。要爲學生提供思考問題和操作的模式,使任務有可操作性。在任務進行當中,要能爲學生提供個體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能有機會處理自己在某種技能、某項知識上的不足,以便使自己完善,並得到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要給學生提供出創造的機會。

八、課題的組織和管理

爲保證課題研究順利進行,我們將做到以下幾點:

1、邀請專家指導,提高研究質量

我們特邀請全國英語著名特級教師蔣月娥擔任課題組顧問,同時我們還擬聘請有關專家不定期地來我校作課題研究專題講座,以確保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及準確性。

2、健全組織網絡,強化達標意識

本課題採取統一規劃、分工研究的方法,最後將分散研究成果統一彙總鑑定。學校課題組建立起管理與研究的立體網絡,採取逐級目標管理,層層負責,直到每一個子課題的落實到位。

顧問:蔣月娥

課題組負責人:陸鴻鈞

第一子課題負責人:唐桂祥

課題組成員:唐桂祥朱冬雲仇桂平陳世梅

第二子課題負責人:張蕾

課題組成員:張蕾周廣美顧進餘惠萍

第三子課題負責人:劉鬆勤

課題組成員:劉鬆勤張風蔡梅芳仲俊仲小燕

九、完成課題的條件和保證

(一)完成本課題的研究能力和時間保證

1、課題組陸鴻鈞同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江蘇省民辦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民辦非企業單位先進個人,南通市先進教育工作者,至今從教36年,連續多次被評爲縣語文學科帶頭人。1996年主創了南通市第一所民辦學校---海安縣紫石中學,現學校已具規模,教育教學質量享譽省內外。先後發表省級以上教育教學專著60多篇,主持省市縣課題16個。

2、課題組蔣月娥老師,江蘇省中學英語特級教師,曾任江蘇省中國小英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祕書長,春雨教育研究所《大學聯考金四導》叢書編委。她從事英語教學工作40多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研究水平,多年參加江蘇省高中預考、會考命題工作和大學聯考閱卷工作,自1984年至今參加南通市會考英語命題工作,20xx年以來擔任審題工作。自1993年起,參加江蘇省國中英語實驗課本的審查和實驗工作;近幾年參加江蘇省初、高中英語口語材料的編寫和口語等級測試的命題。發表論文多篇,其中長篇論文《興趣·方法·習慣——英語教改的三大着力點》被收入《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外語分冊。20xx—20xx爲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實驗中心成員。現爲南通市名師培養工程導師團成員。參加過多項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

3、課題組唐桂祥老師,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爲南通市教學協會外語專業委員會會員。他指導的學生先後有60多名獲全國、省、市級獎,前後3次被評爲縣英語教學骨幹,20xx年被評爲南通市教壇新秀。現爲《英語週報》、《英語輔導報》、《學英語》、《中學英語之友》、《時代英語報》等特約通訊員,發表教學論文,教學心得數十篇,參與編寫教學參考資料十多本。

4、課題組顧進老師,中學高級教師,英語教研組組長,縣英語學科骨幹教師,南通市英語學會會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員。從事中學英語教學25年,曾多次向縣內外開設教學示範課,多次在縣國中英語研討會上做教學經驗交流。有多篇文章發表在各類刊物上,參與編寫了學生教輔資料十多種。組織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有近百人榮獲市級、省級或國家級獎。多次受縣人民政府嘉獎。

課題組主要參加人員均具有比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他們長期從事基礎教育教學,爲相關學科的把關教師,既有理論,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中有的人已經多次參加過各級各類的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有着豐富的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經驗,能夠獨立承擔和勝任各種研究任務,更重要的是,課題組成員對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和重要性具有高度的共識,對共同的研究項目抱有高度的熱情和信念,這使得課題研究具有動力保證。所研究的課題對於研究者自身來說也是他們在長期從事教育教學中一直想做也一直有意或無意在做的研究和探討,使課題研究的時間得到保證。

(二)資料設備和科研手段

紫石中學辦校十年重視教科研興校,有嚴密的教科研製度、健全的教科研組織,形成有效教科研管理網絡,定期進行業務學習、成果交流和考覈獎勵,大大激發教師的內在潛力。領導有着強烈的教科研意識,且有着國家、市級課題的組織管理的經驗,使我校課題的研究有了組織保證。組織教師去南京、上海、浙江等地學習,得到國家、省、市專家直接的指導,南通市教科室、海安縣教科室的領導十分重視,直接參與、指導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能確保課題研究質量。我校屬南通知名民辦學校,能夠爲課題研究提供足夠的經費、必要的設備,並能爲論文集的出版、校本課程的開發等承擔經濟責任。

我校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物質基礎,教育裝備現代化程度高。1996年辦學初,我們就有了“少搭架子,多買機子,搭好梯子”的口號和行動,表達了我們藉助信息技術走科研興校之路的基本理念。校園網絡終端遍佈所有教室、功能室、教師辦公室和可能使用的場所。爲滿足教學實際需要,配備了十餘套可供各個教室使用的多媒體設備。爲滿足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需求,我校建有專用的課件製作室、音像編輯室、電教資料室。學校還爲每個教師購置了筆記本電腦。

課題組成員依託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所積累的經驗,以及南通市第一所民辦中學所能提供的圖書館和資料室作爲支撐,並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和因特網爲研究獲取各種及時資料和信息,這些便利的條件都爲課題組成員之間最快獲取研究信息和交流提供了條件。因此,課題組具備良好的課題研究的資料準備、信息交流和一定的科研設備,可以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

本課題研究注意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調查研究、文獻分析、比較借鑑、實驗研究、案例分析、理論構建等都將是研究的方式手段。同時我們將分析、比較、借鑑他人的經驗,同時根據自身學校的工作實踐,研究在實際教學中呈現的新問題。

十、預期研究成果

(略)

十一、經費概算

課題研究經費主要來自於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的撥款以及學校提供的科研經費。學校將優先提供足夠的課題研究經費。課題組將本着勵行節約、專款專用、合理開支的原則,用好課題研究經費。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篇五

收穫一:要重視語音教學

《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國小階段的畢業生,語言知識的目標要達到二級水平,就是要求達到以下方面:

1、知道錯誤的發音會影響交際;

2、知道字母名稱的讀音;

3、瞭解簡單的拼讀規律;

4、瞭解單詞有重音;

5、語音清楚,語調自然。

語音教學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非常有幫助。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語音教學法將有利於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單詞。在本次研討學習之前,我也曾經嘗試用各種方法和手段進行語音教學,但不夠重視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訓練孩子們的歸納能力。在語音教學中,沒有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在語音教學部分過於忽略拼讀規律,因此孩子們對單詞的拼讀規律掌握不好,這常常會影響孩子們記單詞的方法。同時,直接影響了孩子們的單詞量,間接影響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樂趣。因此,語音教學中要讓孩子們特別重視拼讀規律。

收穫二:“自然拼讀法”的基本方法

研討後,我上網查閱了關於“自然拼讀法”的文獻和資料,有了初步的瞭解,並對“自然拼讀法”產生了興趣。我覺得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國小階段的孩子們學習英語,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掌握單詞。

自然拼讀法是以英語爲母語的所有國家都使用並全力推廣的一種單詞拼讀法之一。英語詞彙中有70%的規律單詞,都可以用自然拼讀法拼寫出來。自然拼讀法是用26個字母的發音,5個元音字母與前一個輔音字母相拼進行操練的拼讀法。“自然拼讀法”可以大大提高單詞拼讀的準確率,爲以後學生學習英語、牢記單詞打下良好的基礎。

收穫三:“自然拼讀法”的基本教學步驟

一、學習和認讀二十六個字母。

二、掌握二十六個字母的讀音。

三、練習單元音字母的拼讀。如:ba, ca, da, fa, ga, ha, ja, ka等等。

四、在一個單詞裏有兩個元音時,前邊一個元音發字母音,後邊一個元音不發音。如:ace, abe, ade, afe, ake等等。

五、設假詞操練。如:bace, dace, face, hace, kace, lace等等。

六、特殊讀法。如:qu [ kw ], ph [ p ]等等。

這樣的教學步驟非常清晰,但在操作時,我們應當考慮課堂的時間安排與活動的設計。我個人認爲,在國小階段中,語音教學不能獨立分開進行教學。我常常把part c pronunciation和part a, part b的單詞教學融在一起進行教學和操練,同時,還要注意操練的趣味性。這樣,孩子們學習和操練起來更加迅速,記單詞更加牢固。

收穫四:多渠道學習

1、設任務進行學習。語音教學也可以設計各種任務進行學習與操練,使學生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2、創設學習環境。在教簡單的字母時,我們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設計一個主題畫,如:字母樹,在樹上貼上26個字母。在學習元音字母時,可以畫“元音屋”,將字母按發音歸類到不同的屋子裏裏等等。

3、趣味記憶。如:r, j, ch, s, l字母,後面的u讀作[ u: ]。這幾個字母可記成“忍者吃沙拉”。

這次研討帶給我很多新的思考,例如如何將所本次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如何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們學習和記憶單詞,從根本上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這纔是我學習的最終目的。我會認真鑽研,不斷地實踐和反思,爭取更大的進步。

1、設任務進行學習。語音教學也可以設計各種任務進行學習與操練,使學生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2、創設學習環境。在教簡單的字母時,我們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設計一個主題畫,如:字母樹,在樹上貼上26個字母。在學習元音字母時,可以畫“元音屋”,將字母按發音歸類到不同的屋子裏裏等等。

3、趣味記憶。如:r, j, ch, s, l字母,後面的u讀作[ u: ]。這幾個字母可記成“忍者吃沙拉”。

這次研討帶給我很多新的思考,例如如何將所本次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如何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們學習和記憶單詞,從根本上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這纔是我學習的最終目的。我會認真鑽研,不斷地實踐和反思,爭取更大的進步。

科研開題報告 篇六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國小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明確提出了中國小創辦特色學校的要求。

創辦特色學校是學校管理應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同區域文化資源結合,是將理論化的建設賦予了活色的靈魂,使特色學校更能凸顯其獨特的風格。特色學校是區域文化資源傳承和發展的特殊載體,特色學校也可以使區域文化資源在教育領域凝聚和創新;同時在特色學校的創辦過程中又體現着區域文化資源的潛移默化,可以利用區域文化資源優勢辦出真正具有獨特風格的特色學校。因此,以區域文化資源爲突破口進行特色學校建設,立足於學校實際,加強各方面建設,是尋求突破發展的全新探索。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及內容

本課題以進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觀念爲前提,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爲價值取向,以全面提高學校育人質量爲宗旨,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內化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踐行幸福教育的辦學行爲,打造學校的幸福教育辦學特色。

結合學校“內涵發展,特色強校”的辦學思路,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面向全體、發展個性、發揮優勢的原則,既努力辦出特色,又堅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從教育教學本身的客觀規律出發、找準突破口、制定配套措施抓具體,逐步實現辦學特色。

三、課題的研究對象和範圍

本課題的研究屬於綜合性研究,周邊學校的教學工作爲研究對象,調查周邊學校發展出了特色或沒有特色的數量對比,再以我們學校“以幸福的教育培養幸福的人”的辦學理念爲核心,以校訓“益物、益人、益己”的三個維度爲經,以“幸福文化、幸福校園、幸福課堂、幸福教師、幸福學生、幸福體藝”六個方面爲緯,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內涵,並使之內化爲師生自覺的行爲和追求,從而打造學校幸福教育辦學特色。

四、課題的意義

學校的發展也存在許多困惑。一方面,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過重;部分老師對學生管理手段跟不上孩子的發展,造成師生關係緊張;一些學生的個性在校得不到張揚,一些學生的自尊心得不到保護。同時由於家庭、社會風氣、網絡的影響,使孩子們感受不到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另一方面,對教師而言,由於激烈的升學競爭而感到壓力重重;由於長期單調的教學工作而感到職業卷怠;由於收入的清貧而感到生活的拮据。這些因素使部分老師厭倦教師這個職業,感受不到作爲教師的快樂和幸福。另外開展課題研究有利於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推進。

綜上所述,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全體教師將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學,努力做一名“科研型”教師。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篇七

一、研究意義

學校文化建設是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渠道,只有每一所學校的和諧才能成就整個社會的和諧。因此,《建構“陽光育人”學校文化的實踐研究》旨在以“文化引領”,增強學校凝聚力,並讓我校“陽光育人,和諧發展”辦學理念,“人文求善、科學求真、快樂學習、陽光成長”的辦學思想形成共識,從而逐漸彰顯我校“陽光個體生命特色”向“陽光集體生命特色”轉變的全體師生的價值取向及適應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理想與追求。

學校文化建設經過反覆實踐與考量,在傳承先進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滋養了學校特有的文化品性,又將此文化積澱所生成的師生精神生命質量的價值歸屬感與當前的教育理念相互交融,並試圖研製一種行之有效的“治校策略”,構建一套適合九年一貫制學校“二期課改”新理念,新思想,且富有園區與我校特色的“陽光育人”的教育範式與教學體系。

學校文化構建以“陽光育人”理念爲核心旨在基於整個社會、家庭背景,乃至個體生命(人)在生活、工作等精神層面上所呈現出的對“生命價值追求”的不同認同度與使命感,責任感,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不同研究方式,找到生成此課題的原因。如: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陽光成長?何謂教師的歸屬感、幸福感?教師的終極價值追求究竟是什麼?陽光教師、陽光心態的基本素養究竟是什麼?如何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提高師生對生命質量的不斷追求與超越?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標

1、理論研究和理念探究:深化拓寬“陽光育人”辦學理念的內涵和外延。

2、實證研究和實踐探索:構建實施體現辦學理念的育人機制和發展機制,實現領導、教師、學生三方之間的積極互動,共同實現和諧發展。

3、氛圍營造和文化構建:建設具有我校特色、能夠引領學校成員精神生活發展的學校文化,使學校成爲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教師自主發展的家園、與教育園區和諧共進的素質教育實驗園。

(二)研究內容

學校文化,不僅包括各種靜態的、具有一定邏輯結構的文化系統,更包括體現學生主動狀態的活動方式,還包括爲學生髮展服務的教師與領導的工作方式。因此,本着“陽光學校”的核心追求,我們更着眼於“人”的發展,而不僅僅着眼於“事”的成功。學校文化的建設將落實在如下三個方面。

(1)“快樂學習、陽光成長”的學生文化。通過陽光人生行動研究項目,以班級文化建設、年級組教育活動的優化、學生社團文化建設爲載體,將“陽光人生行動研究”落實到更深層次,以系列的主題活動等爲載體,以優良的教育資源幫助學生文化發展,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狀態提升精神生命質量。學生成長爲“人格健全、學力厚實、素養全面”的“陽光少年”。他們具有充足的自信心和發展動力,並在充滿興趣的學習和交往活動中,形成主動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充滿智慧、充滿活力地實現全面和諧的發展。從而形成樂觀向上的學生文化,達到“班班有文化”。

(2)“博學篤行、幸福成長”的教師文化。以“陽光教師自主發展行動研究”爲主線,通過目標引領、價值凝聚、分層定位、分段實施、機制促進、自主發展的研究策略,在課程、教學、德育等領域實現教師專業發展,在專業發展中創造並享受教育事業的成功感和幸福感。教師發展爲“人格高尚、嚴謹篤學、追求卓越”的“陽光教師”。逐步體會到教育事業的美麗和學校文化的魅力,在積極主動的'教育工作中創造並享受着專業尊嚴和人生幸福,在創建“陽光學校”的過程中實現着自己的人生價值,其核心是職業歸屬。高尚的人生追求,共同的價值取向,得以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氣,在教育活動中體現“陽光育人”的要求,培養“陽光少年”。從而形成積極進取的教師文化,達到課堂“課課有文化”,教師“人人有文化”。

(3)“合”與“和”領導文化。以協作實施項目工作運行方式來策劃和執行各級層面的教育教學活動爲主線。要求從校級領導、中層幹部到年級部、教研組的負責人,逐步轉變管理職能和領導方式,在相對羣體中起示範引領作用,從管“事”到導“人”,引領教師自主發展,同時也實現自身的自主發展。體現“陽光育人"理念的領導文化的民主性,在公平、公正、公開人文的管理氛圍中,充分調動校內成員的積極性,形成強烈的成員歸屬感和有特色的領導文化。學校以“尊重、理解、寬容、協作、共存”作爲價值基石,並不斷滲透到管理工作中;深刻理解“陽光育人、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主動研究學校發展中的問題,在學校發展的整體格局中全面策劃各領域、各層次的工作,並及時有效地完成各項任務。通過研究打造具有高效能的策劃能力和執行能力的管理團隊,逐步形成一支向心力、凝聚力強的領導隊伍。從而形成“合”(合作、合力、合一)與“和”(和平、和善、和諧)領導文化,實現“處處有文化”。

基於以上的認識,生成“陽光學校”的內涵,主要體現爲師生髮展狀態和發展機制兩個方面。首先,學生和教師形成主動追求、積極進取的發展狀態。這既包括內在的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也包括外顯的善於學習和工作的行爲表現。其次,學校形成民主關愛、相互合作的發展機制。它以讓學生自主發展的育人機制作爲核心,在教學活動、德育活動和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等方面形成特色,以此實現學生和教師的和諧發展。

以上述三方面的研究作爲切入口,使學生和教師擁有陽光的心態。以自信開朗、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主動追求和實現和諧發展的學校。讓“陽光育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行爲落實在每一個教師和學生上。首先樹立“陽光育人”理念下的師生價值取向。不僅關注教與學價值、觀念和實踐的改變,而且重視師生情感和互動的重要性。其次注重提升師生的素養。良好的素養能凝聚成積極向上的風氣,形成一種優秀的文化組織環境,同時通過師生的習得與實踐,提升自身主體的精神境界。第三建立協作、共存的師師、師生、生生合作文化。開誠佈公的探討教與學的體會、觀點和看法,打破孤立主義的藩籬。師生個體也不斷積極學習、改革和創新。最終營造師生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園。精神家園應具有五大支柱:優雅的自然環境(環保:關注、保持);專業的領導範式(領導:專業、精細);濃厚的學術風氣(治學:思考、勤奮),良好的人際關係(爲人:剋制、寬容),和諧的工作氛圍(處事:無私、公平)。

(三)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基於“學校文化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不同認識,學校通過問卷、訪談、統計、實驗、觀察等方式,結合學校實例,將隱性的觀點逐步顯性化,從而更好的落實“陽光育人,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

2、行動研究:以學校“陽光育人,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通過計劃、行動、考察、反思的行動步驟,以“學生文化、教師文化和領導文化”的實踐研究爲基本策略,體現其科學性、社會實踐的改進功能及批判性。

3、案例研究:將學校文化所生成的經典智慧與各種經驗範式,通過學生、教師和領導三個層面的團隊引領,以教育教學中鮮活的個案爲載體,加之文化傳承與理念創新的“陽光育人”策略,從而更好的省思以往的研究績效,也爲今後的研究提供範式,體現其應用價值。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篇八

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一般按照“研究目的和意義”、“文獻綜述和理論空間”、“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資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驟”這樣幾個方面展開,其中,“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是重點。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在已經完成收集資料和初步論證思考等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對研究目的和意義做簡練而準確的表述。

二、文獻綜述和理論空間

對研究報告進行綜合性概括描述,確定研究框架,將理論研究的主要問題作簡要表述。

三、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

此項要求是,編寫出研究報告提綱,顯示研究的整體性輪廓。提綱用三級標題形式,清楚完整地顯示研究的思路,要充分注意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

四、資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驟

簡明扼要表述資料收集方法、工作步驟安排及課題組人員分工情況。

以上四項內容,第四項是重點。開題報告以300—500字爲宜,格式及字號要符合學院規範要求。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分析 篇九

(一)組織管理的到位爲課題研究提供了保障

切實做好“國小數學教具學具課件化”的課題研究工作,定期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題負責人爲主研人員並負責具體的工作。課組題每位成員對課題研究任務認真加以貫徹實施。

課題組進行了相關的制度規範。由學校教科室對本課題制定了學習、研究、獎勵的相關制度。

(二)硬件條件的創立爲課題研究打下了基礎

我校從20__年以來,在縣教育局、電教站的支持下,學校投入大量自有經費,建設了龐大的校園網絡,爲每個教師辦公室配備了一臺電腦,網絡接口到每個教室。每個班級裝備了“三機一幕”(含34英寸電視機、DVD機、光學投影機和幕布)。這爲我校各學科開展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礎和操作平臺。

(三)教師培訓的開展爲課題研究增加了動力

(四)課題研究的開展實施

1.多媒體資源和網絡資源的收集、製作、整理。

課題教師注意從平常的教學中去收集教學素材。根據每一節課的教學需求,從互聯網上去收集相應的圖片、課件和視頻資料等。利用自己的數碼相機和攝像機採集相關的物理現象和實驗情況,對自己的數學教學設計儘量用電子到教具。同時,實現了資源與平臺的有機結合。

2.集體備課、集體教研,個人深化加工。

課題組教師由於都是物理組教師,爲了在教學中滲透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有意識地開展集體備課研究,教師就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與研究,發揮集體的智慧,以期在思維碰撞中產生更多的火花,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同時要求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提升和再創造的班本化處理,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教學個性,更好地適應自己學生的學情。

3.課題研究實施的重點面向學生

我們在教學中精心收集和製作的資源直接用於課堂教學。課題組的老師在本學年,都上了不少的多媒體課。如廖亦云老師在多媒體教室上了一節“認識方向”的公開研究課,並作了錄像保存。周琴老師利用教室的大屏幕電視和DVD機,使多媒體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深入到日常的課堂中。這些教師面向學生的教學使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得以實施。

(五)本課題研究階段成果

在本年度,我校切實開展“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的各種研究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效。課題組多名成員的課件在常州市課件評比中獲得名次,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發表。

(六)課題研究的反思與努力方向

課題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反思還存在一些主要問題:課組題成員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水平存在差異,個別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設備的利用率不高。有的教師存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反而加重教師工作負擔”的思想。集體備課、教研的工作還需加強。

教師是課題研究的主要力量,所以課題研究成敗的關鍵是教師。學校將充分利用優勢條件,利用有課題研究經驗的教師的帶動,努力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養和教學能力,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爲學生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篇十

一、開題活動簡況:

開題時間、地點、主持人、評議專家(課題組外專家,專家應不少於2人)、參與人員等。

開題時間: 20xx年10月

開題地點: 永城市第三國小會議室

主 持 人: xxx

評議專家: xxx

參加人員: xxx xxx

二、開題報告要點:題目、內容、方法、組織、分工、進度、經費分配、預期成果等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的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爲此,我們決定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以評價改革爲突破口,運用評價的導向激勵,指導教師創建有意義的課堂。

本課題以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爲依託,在校領導的參與和引領下,以本校四、五、六年級數學教師爲主要的研究隊伍,有很強的實踐應用價值;本項研究將促使我們不斷思考,逐步樹立新的課堂教學觀、師生觀、活動觀、評價觀等觀念;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鍛鍊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將推進本校的課堂教學改革,使我們的課堂成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新一輪課程改革,進一步完善我市推行的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

隨着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當今社會人才觀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改革以知識爲本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形成以人的發展爲本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國內外特別是國內近幾年來一直在進行着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和探索,通過研究也總結出相應的實施方案,我們將會借鑑他們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市的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二)重點研究的內容:

1、探索數學新型課堂評價內容和方法,通過研究,尋找科學、有效、實用的評價方式。

2、致力於學習習慣培養的指導,使每個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達成師生互尊、互愛、互敬、互幫、互教的教學氛圍。

3、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更好的推行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

4、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完善,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推動我校教師隊伍的成長

5、結合研究的成果,怎麼在我校進一步推廣是我們面臨的難點。相信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將會積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本課題研究的途徑與方法:

通過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綜合運用以下方法進行研究:

1、文獻研究法 廣泛蒐集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爲研究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文獻研究法是整個課題研究中輔助性的研究方法。

2、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並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結合調查研究、對比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

3、教育實驗法 大膽把學習和研究得到的有關理論成果及時應用於教學實踐,通過實踐驗證理論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時將理論成果轉化爲教學生產力,爲國小數學教學服務;

4、問卷調查法 通過實際瞭解和問卷調查,掌握學生研究前後的數學自主學習效益狀況,爲課題研究提供準確的數據;

5、統計分析法: 將調查的數據和資料進行科學的統計和分析,以之作爲調控整個課題研究和實驗的參照。

(四)課題組人員分工

(五)本課題具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啓動階段(20xx、5-20xx、6)

1、召開所有課題組成員會議,收集資料,進行可行性調查論證,申報課題,進行理論學習。

2、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子課題研究,召開課題組骨幹人員會議,明確層級管理,形成具體的研究工作網絡。

3、完成開題報告,組織開題論證,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6-20xx、1)

1、完善課題研究計劃,進行前期調查。

2、圍繞實驗課題,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開展研討活動,交流經驗,探索規律。

3、聽專題講座,提升教育理論水平,以理論爲支撐,拓展研究思路。

4、收集、整理研究過程中各種案例,有針對性撰寫研究文章,彙總階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xx、2-20xx、5)

1、整理研究資料,形成子課題研究報告

2、形成課題的研究報告(總結報告、課題報告、專題介紹、案例分析等)

3、完成《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的研究》研究專題

(六)課題研究的經費分配

課題組活動經費的預算和公示。

1、材料打印費200元。

2、示範課視頻及課件製作費500元。

3、外出培訓費1000元。

(七)預期成果

將國小階段課堂教學中新型師生評價方式研究的最終結果製作成《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研究》的論文。

三、專家評議要點:側重於對課題組彙報要點逐項進行可行性評估,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開題報告專家評議要點

專家組聽取了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審閱了課題研究的有關前期準備材料,經過認真評議,形成如下論證意見:

1、從課題的選題來看,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新課程課堂教學倡導多主體、多元化評價,讓師生掌握評價手段發揮內部評價的效用,尤其是處於主要地位的教師科學運用評價這項工具,蒐集信息,在信息反饋的基礎上了解自己教學的得失,進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題的主導思想及其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課題研究的目標明確。旨在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新型的評價方式,目標明確、具體、貼近實際,有較強的可行性。

3、課題研究內容具體。課題內容能依照新課標要求及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較準確地把握了課題研究的方向,面向實際,實用性較強。建議對探究對象及具體評價方式做出清晰地界定,進一步細化和具體化,力爭時效性、可操作性更強。

4、課題研究方法得當。如本課題中的教育實驗法和問卷調查法,讓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真正服務於教學改革。

5、課題研究計劃全面,按時間序列進行了詳細的過程設計,並對實施階段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劃分,課題成員結構合理,研究任務分工明確。建議爲保證課題研究的落實,課題組應重點關注研究充分的保障條件,可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形成例會制度,並把課題研究和學校的教學工作聯繫起來,列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

6、課題研究的成果要多樣化,本課題可以結合課題內容,以多種形式呈現出研究的成果,不一定是單一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的研究》論文,也可以具體的以多種方式呈現。

專家組最後建議,課題組應進一步修改完善開題報告,組織開展課題相關理論研究培訓,按照分工,展開課題研究,定期交流研究新的成果,對研究過程性資料及佐證材料的進行歸檔和整理等。

專家組一致同意本課題按開題報告進行研究!

四、重要變更:側重說明對照課題立項申報書、根據評議專家意見所作的研究計劃調整

課題研究重要變更 根據評議專家意見本課題組對所作的研究計劃做如下調整:

課題研究的方法應該是科學的、規範的、靈活多樣的,本課題的研究還有一部分研究內容也可以使用多方位探究法,以便更好的進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新型評價方式的研究。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進行不同角度的、形式多樣的評價研究。課題研究的成果要明確化、具體化、多樣化,本課題可以結合課題研究內容,以多種形式呈現出研究的成果,從籠統的《國小數學教學評價方式研究》,變爲具體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