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高三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讀後感5.42K

高三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被海倫。凱勒樂觀堅強的精神震撼了。她自幼盲聾啞於一身,但她不自暴自棄,憑着堅強樂觀的精神,奇蹟般的學會了法,英,拉丁和希臘語,她的着作被譯成50多種文字。她給了殘疾人以鼓舞,且給了正常人以力量。她簡直是世上最偉大的女性,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請您閱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同一個世界,同在藍天下”有許多堅強勇敢的人做了不尋常的事。

海倫.凱勒一生下來就盲聾啞,黑暗、孤獨將永遠陪伴她,黑暗帶給她的是痛苦。就在她以爲自己沒希望的時候,美麗善良的沙莉文老師來到了海倫身邊。沙莉文以媽媽的身份教會了海倫很多知識,遇上她,海倫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世間最珍貴的,什麼是親情、友情、人情。然而,正是因爲沙莉老師,海倫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她開始變得堅強勇敢,變得對未來充滿希望,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因爲這樣,她開始執着,相信自己會變成正常人,她拼命的學習,拼命的想感受外來世界的事物。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她用一顆不屈不撓[注: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麪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的心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戰勝困難。

她處處奔波,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並自傳了一部小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海倫要看人,長久凝視親愛的老師;第二天要看看人類的奇觀,那變化無窮[注:形容不斷變化,沒有止境。]的萬古千年;第三天去爲生活奔波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她給擁有光明的人一個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他感官,善用它們。

與海倫.凱勒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張海迪,以堅強勇敢的毅力征服了世界。癱軟的身軀裏有一根“堅強的生命支柱”。她從小患脊髓血管瘤,脊椎動過四次大手術。“支柱”,支持這個病殘青年在無情的現實中奮鬥;這根支柱,支持這個從小不會走路的姑娘,開拓出了一條廣闊的生活道路。玲玲是張海迪的小名,因爲夥伴的昏倒,他立志要做一位醫生,爲病人減少痛苦。第一次玲玲懂得了給別人帶來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由於生活的艱難,她必須找工作,能讓自己生存下去。爲了工作,她遭到冷遇,受到岐視,爲了工作,她懇求、她呼籲。她不願做一個沸騰生活的旁觀者。而要和別人一樣,做一個社會主義建設者……就在這個時候海迪有了輕身的念頭,但她想到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她就沒有輕身的念頭了,她要勇敢的活下去。

今天,她們的事蹟震撼着我們,作爲新世紀的進步青年,我們要學習她們那種不畏艱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是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本書給我很大的心靈震撼。這種震撼的力量不僅僅是因爲海倫·凱勒的驚人事蹟,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即使我們的視力都很正常。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我的心充滿了人和物的形象,我的眼睛絕不輕易放過一件小事,它爭取密切關注它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但有些則是極其悽慘,令人傷感。對於後者,我決不閉上我的雙眼,因爲它們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們面前閉上了眼睛,就等於關閉了心房,關閉了思想。”

看,這是一段多麼真誠的自白!同時,這也點出了當代青年的一種不足——不敢直面現實。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有不幸。如何面對這些不幸,成爲我們生活哲學裏面一個極其重要的課程。海倫·凱勒是不幸的,她幾乎從出生開始就比別人遭受了更多的磨難。但這種不幸僅僅表現在生理上。從心理上說,她是一個強者。我們很多人都有着比她更好的身體條件,但,我們有誰能夠達到她的高度呢?拋開其盲聾人的身份不說,僅僅是學術上的成就,我們有多少人能夠與之相提並論呢?

翻開歷史畫冊,我發現,在身體殘疾的情況下仍有高成就的不僅僅只有海倫·凱勒,還有很多人與她一樣,身殘志堅。如古希臘盲詩人荷馬,中國漢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現代物理學的鉅子霍金……

有太多的奇蹟在我們的世界存在,以致我無法一一列舉。也許有人會說,因爲他們都是天才,所以纔會有這樣大的成就。但是,天才的定義是什麼呢?聰明的頭腦?如果是的話,我想問,聰明的頭腦可以彌補身體的缺陷嗎?可以抵抗生活的壓力嗎?答案顯然是不能。但是,我知道有一種東西可以使他們與不幸對抗,那就是強大的意志力,即直面現實的勇氣。

從以上的每一個例子都可以看出,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直面身體缺陷,直面生活不幸的勇氣。正是這種勇氣,支持他們成就一番事業。

生活中的不幸有很多,假如我每次面對它們,都閉上自己的眼睛,禁錮自己的心房,無疑會成爲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沒有人會想成爲一名失敗者,我同樣也不例外。所以,我應該要學習海倫·凱勒的這一種精神,時刻睜大自己的眼睛,去面對生活,無論是陽光明媚還是烏雲密佈,都應該用笑容去面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夜已深,人已靜,但我手中仍捧着出自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讀得津津有味,思緒萬千……

海倫出生在幸福的家庭,可她卻非常不幸,降出18個月之後,一場意想不到的重病使海倫變成了一個又聾又啞的殘疾人。她生活在漫長的黑夜中,看不到五彩斑斕的世界,聽不到世間上美妙的聲音,沉浸在死一般的寧靜中,是如此的可怕!後來,她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更是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持之以恆,拼命地努力奮鬥,她付出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卓越!最終她學會了五種語言,還結識了許多名人朋友,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這是多麼驚人的奇蹟啊!

海倫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她用微笑迎接挫折,用雙手擁抱世界,用心靈感觸生活。她沒有因自己身有殘疾而跌倒在跑線上,她有着自尊、自立、自強,去面對生活,去面對她的人生!她樂觀向上,意志堅強,就算她出生就遇上了不幸的命運,但她卻能完全靠自己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怕的病魔不能擋着海倫求知的慾望,不公的命運並沒有擊垮堅強的她!海倫她求知若渴,摸讀盲文書時,她的手指像微風中的樹葉一樣不停地動,反反覆覆地練習。有時讀得入迷時,就連上牀以後還要帶着盲文書摸讀,她根本沒有絲毫地感到學習是累的!她這樣正確的思想,這樣的態度,真值得我學習學習!

人生總會有遇到挫折,永遠都是平平坦坦的,就沒意思了!海倫樂觀向上,她竟然遇到這麼重的打擊,仍是勇敢地擡起頭,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之路!想想看,她是個殘疾人就有着這麼驚人的毅力了,而我們這些健全平常人,爲何就比不上一個殘疾人呢?世界上很多人的智商都比海倫高,也有成千上萬的人的命運比海倫好,很多人樣樣都不比海倫弱!可爲什麼,大家都是人,海倫卻成爲了一個世界聞名的人物呢?答案很簡單,就因爲很多人都是那麼的懦弱,遇上了一點點困難就忙着投降了。可想而知,困難的敵人就是懦弱,它只要困難一遇上堅強的人,它就會像只烏龜緊緊地縮起了腦袋。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會經過很多風風雨雨,一定在他手下打敗了很多困難,他一定是不怕挫折,把挫折當成了自己的目標,不肯輕易服輸的可貴品格!就拿上次的來說吧,我英語成績突然下滑了。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的結果卻是這樣,我感到無比的沮喪和失望,我就非常討厭英語了,一提到這科目就忍不住哭起來,覺得我是永遠也學不好英語的,與其不去學它還好。現在,我想起了往日這件事,就慚愧起來了!我和海倫比起來,算什麼,我只不過是遭到了一點點的失敗,就成了這樣了,那以後還能怎樣繼續穩穩地踏上我的人生道路呢,所以我就要多學習下海倫那難能可貴的精神!

朋友們,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不要隨意去糟蹋它;我們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要因一點挫折而使它變得沒意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我心裏是三分驚喜七分好奇。然而當我翻完這本書中每珍貴的一頁,我心中是洶涌彭湃的,又是惆悵萬千的。它帶給我的是驚訝,是感動,更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在整整的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裏,竟磨練出一個如此勇敢、堅強,有着頑強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對於一個常人來說,三天也就是72個小時,能辦成的事根本就寥寥無幾。但是對於海倫來說,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擁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裏又會有多麼滿足,多麼快樂。

誰能想象年幼的海倫面對自己又聾又啞又瞎的現實也曾經墮落過,暴躁過,爲上帝的無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爲她在老師,莎莉文的幫助下,正確了自己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並依靠着自己對生命的渴望和對光明的追求,竟奇蹟般地重新振作起來,用那僅有的卻又蘊藏着不可思議的力量的精神去創造更多的奇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海倫成功了,她終於成功了!她藉助了自己的雙手看到了美麗的世界,聽到了絢彩的世界。海倫終於又創造了一個奇蹟。

海倫的不幸與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輩子都無法體會的,但她對生命的永不放棄是令世人刻骨銘心的。我相信,即使在一百年、一千年後,還會有人提到海倫凱勒,還會回憶起這個創造生命奇蹟的女士,訴說着生命的珍貴與短暫。

海倫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同時也是一種可惜。而我們這些花樣年華的青少年有着青春美好的時光,難道就讓它白白流逝嗎?海倫凱勒說過:“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將把這三天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爲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裏,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的一天。”海倫的三天就如此而已,可我們的時間和機遇還很多,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光明對我們來說不是奢望,聲音也不是可遇而不可求。對我們來說,並不缺乏身體上的組織結構,我們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頑強,不向命運投降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積極、樂觀、敢於創造奇蹟的心!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不久前,我看完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深深有感。海倫一生下來就幾乎看不清眼前的景象,不僅如此,後天的疾病還使她完全喪失了聽力和語言能力,這對一個還未好好認識這個世界的小女孩海倫是多麼的殘忍!正因爲海倫內心的恐懼和父母的寵愛,使海倫變得越來越孤僻和任性,直到海倫6歲,一位改變了海倫一生的人來了——那就是沙利文老師。一開始,海倫並不習慣,甚至當衆和沙利文大打出手,可沙利文老師不僅沒有放棄,反正更加努力地要把海倫培養成一個懂事的知識人,在沙利文老師和海倫的共同努力下,海倫不僅認識了許多字,還認識了世界,知道了世間處處有真情!之後,海倫突破了重重困難,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畢業,實現了大學之夢!海倫還計劃了她獲得光明的三天:第一天,看看幫助過她的人,特別是沙利文老師;第二天,在黎明時起身,去看黑夜變白晝的奇蹟過程,之後去欣賞壯麗的景色;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她要像個普通人,去別人經常去的地方,感受人們的喜怒哀樂。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我們實在不能真切的感受到看不見的恐懼感,所以我做了個小試驗,閉着眼睛從一樓走到二樓,結果我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每一步都要用腳去試探好久,始終不敢自信地邁出一大步,而海倫在沙利文老師的指引下,勇敢地邁出了一大步,這,也是海倫人生的一大步!

我們比海倫多一雙眼睛和一對耳朵,理應比海倫更具備學習能力,但海倫的成績卻出乎意料的好,超過了我們很多,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海倫有的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那雙“眼睛”就是海倫的心,海倫在心裏認爲:世間的每樣東西都是獨特,都值得她好好研究。而我們卻早已習慣了周圍環境的常規,看到的只是驚人的和突出的事物。這是我們多大的損失啊!

海倫計劃了她獲得光明的三天,爲什麼我們只能每天懶懶地學習呢?碰到了困難就會到處抱怨,爲什麼我們就不能給自己的未來製作一份計劃呢?我們要像海倫,敢於挑戰自己,現實固然是可怕的,但我們也要抱有希望,決不能渾渾噩噩地過完一生!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可見,海倫的精神是多麼可貴!可她即使功成名就,也自始至終都有個願望——給她三天光明!可這畢竟只是個願望,直到她離開了這個世界,也未實現……

此外,我還通過網絡瞭解到了海倫,她是19世紀美國盲聾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並致力於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爲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

這本書給了我兩個啓示:1。不要怕困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總能成功。2。要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特別是父母,是他們把我們從咿呀學語培養到長大成人,在這裏,我要對我的父母說:“你們受累了,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