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5.13K

鄉土中國讀後感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一

一開始,在我的眼中,鄉土是每個流浪在外的遊子心中難以忘懷的一片淨土,但在拜讀了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後,心中對鄉土一詞有了新的感受,不免覺得自己先前的理解有些狹隘了。

在文中費老提出來一個極具啓發性的概念“禮治”。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常常認爲中國社會是人治社會,其實不然,費老認爲一個社會只要稱得上“治”,則一定要依照某種原則,不可能是任由某個人的意志肆意妄爲,所以提出了“中國的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這一概念。

費老認爲禮不需要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因爲在鄉土社會中前人留下的傳統,是能夠較長久的發揮效力的,後人只要照辦,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社會秩序就能得到維持。就像現在的公民乘坐公共交通,在看到有年邁的或行動不便的人時,不用外界的權力機構一個個督促,都會自發地起身讓座,這對於其他道德禮教意識薄弱的人只是個很好的學習榜樣。但在他們進行“照辦”的過程中,不斷演習、實踐,一個個傳遞、學習,就能把禮延續給更多的人。在這樣的教化實踐中,就會產生像孟嶽老師所說的“令人服膺的感召力、敬畏感”令人心生嚮往,形成內心的行爲準則。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我看來中國人對土地是有依戀的,在當時中國人的生存、生活都是與土地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些海外的遊子們常常心懷着對鄉土的思念,包裏還珍重地要帶一杯竈上的泥土,來解救“水土不服”,緩解對家鄉的思念。

對於鄉土社會而言,各個村落是一個團體,是一個生於斯、死於斯的團體。所以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有了不一樣的特色,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是在大家的眼中看着長大的,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這就是熟人社會。在我的家鄉,每家每戶都是沾親帶故的,甚至一整個村都是一個姓,走在充滿泥土氣息的泥濘小路上,常常有人戴着草帽,挑着擔,沾着剛走完農活的點點汗味,笑着喊我“小魚兒”,和我打招呼。生活在鄉土的人,就是這麼樸實,彼此就是這麼熟悉。但就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中,當一個人違背了多數人公認的禮,就會受到熟人的道德指責和社會輿論壓力,這就使得社會秩序更好地得以維持,所以家家戶戶們都規規矩矩遵守着在大家心中公認的道義。

《鄉土中國》在社會學方面有着極大的成就與影響,是中國社會學的基礎,但對於現在的社會卻已有些不太合適,在書本的後記費老寫道:“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是的,中國在日新月異地發展,中國的社會也不會就此止步不前,在我閱讀的同時,我學到的不僅僅當時社會的現狀,還有那一代中國人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

中國正在走出鄉土,而現在的我們也在繼承費老孜孜不倦的精神併爲之努力着。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二

近來讀鄉土中國,深有感觸,激發我不少思考,於是寫下這篇讀後感。

《鄉土中國》爲費孝通先生根據其講授鄉村社會學的內容而寫成的“一段嘗試的記錄”。此書曾試着偷襲中國鄉村社會,併力求查明鄉村各種現象的原因,弄清鄉村社會的本質。於是費老用現代社會學的方法去分析、思考,並得到不少極有價值的“果實”。

於是我便以這些“果實”爲基礎,聯繫現實生活,簡單拙劣的構建一個鄉村社會的模樣,作爲對整本書的一個大致整理:鄉村社會以農業的小農經濟爲基礎,以血緣與地緣爲聯繫,在定居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個穩定的村子,這些村子相對獨立於社會,形成一個個與外界溝通甚少的世界,以差序格局,構築人們的道德體系,以此建立禮制秩序,並以長老統治來維續這個禮制社會及其長久的穩定。這便是一個“理想型”的鄉土社會,發展緩慢甚至於停滯,於是人們只需遵從於慾望,以祖輩流傳下來的經驗生存。

然而社會總要發展,於是鄉土社會便緩慢的蠕動,用極緩慢的發展來啊,大大減少變革所帶來的衝擊。就算是在極混亂、社會變革大興的年代裏,禮制秩序與以依附於其的長老統治仍不會,也不能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爲了保護這種能減緩社會發展、維持安定的制度,即使是暫時地出現許多名與實的分離,長老統治只餘形式也沒關係,要保住他,讓他能在未來重新復甦,再次阻礙社會發展——或者說,“使社會安定”。於是從中我們得知,鄉土社會的固定,其實本質上是在求一個安定的社會,以至於一切制度規則全爲安定——減少變革的穩定服務。

這麼說,好像是目的——安定決定了鄉土社會的模樣。其實不然,這是爲最終表現。鄉土社會的產生原因根本還是在安定,不過這次,它是一個因素,一個原因。所以是一個安定的社會,發展出安定的制度,這個安定的制度又催生出一個更安定的社會,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最初的安定?鄉土性。即以耕種而導致的人口不流動而形成的聚村定居,由此發展出強烈的地方性,即鄉土社會的人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於是這塊土地——這個社會圈子裏的人在這兒長大,在這兒死去,在這兒生活一生。因此周遭的一切都是熟悉的,不需要、也不會認爲需要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生產力發展及相隨的強烈的陌生感——一種不安定的感覺。

於是,以往鄉土社會的人,相對於現在的時間觀念,長期的處於我們如今看來生產力極低下的社會中,即鄉土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都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的安定生活中。那鄉土中國是否就是一個不好的社會呢?一個社會的好壞應該是按是否滿足人們的需求來說。受環境等原因,導致安穩成爲鄉土社會中一種大部分人們所需求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至今仍爲許多人所接受。所以鄉土社會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不能說是一個不好的社會。其實也是存在即合理,社會的性質影響羣體,羣體的需求決定社會,因此,鄉土社會的存在有着其本身的合理性,並且絕不是一個片面的,不好的,是人們不幸福的社會。這應該被理解,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間並無純粹的好壞之分,現在於過去並不誰比誰高貴,大家的存在合理且平等。這並不是說沒必要改革的,人們的需求決定社會,但有人開始偶然的經歷變革,社會發展,在一片相同的地獄中,社會的發展程度說卻有所不同,這一定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甚至成爲壓迫,於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社會開始轉型,這就是中國近代發生變革的原因。

爲何西歐表現出了其他絕大多數國家地區並沒有的一個性質——快速地發展社會呢?我想這與西歐地區的戰爭頻率高有關,戰爭導致了社會不安定,促使他們尋求一個發展程度高的社會以制止戰爭。這當然並非歌頌戰爭,無戰爭的社會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相對需求,只是說明戰爭能成爲一個破壞安定的因素,以使社會快速發展。

全文基本於此結束。感謝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它讓我們更瞭解自身所處的社會,對以往的歷史有更多的認識,並幫助我們建立、完善社會發展的基礎模型。極大開闊我們的視野,幫助我們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認識社會現實,一部經典,一本好書,應當激起人們的思考,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三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所創作的一本經典作品,書中所介紹的中國,是樸實的,是真誠的,更是“土生土長”的。

這本書從家庭方面和社會方面入手,着實表現出了上世紀中國人民的平時所爲。從農業耕種開始,到鄉土吆喝,再到百姓的生活雜事。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土地是穿插一切的根本。

在文章中,費孝通先生提到了“土”與“愚”。首先,“土”是很重要的一物。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現存的唯一一個沒有中斷過文化傳承的國家。古代的中國,是農業大國。全國絕大部分百姓都從事農業勞作,而鄉下人更是離不開土地。土地像母親一樣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而文中所提及的“愚”,乃是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觀念的不斷改變而造成的。在文中,城裏人認爲鄉下人見到車就不知所措是一種“愚”,而鄉下人卻覺得城裏人不懂種地而裝懂是一種“愚”。其實,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相對。

時間永不停止,過去的東西只能成爲歷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我們誰都沒有能力去改變歷史。多虧了科技的迅猛發展,許多科技產品地出現,讓我們有了認知歷史的機會。

鄉土永遠是鄉土,而中國也永遠是中國。無論社會如何發展,中國文化依然紮根於歷史,中國鄉土依然承載靈魂。現在的農村發展飛速,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環境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以前的農村破敗不堪,有很多地方“髒、亂、差”,而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夠,環保水平參差不齊。反觀當下,國家大力支持農村農業發展,許多大學生也回鄉創業……這些都令農村富起來,強起來,美起來!但無論如何發展,鄉土不會改變,靈魂永遠存在。

鄉土中國承載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記憶,也承載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向往!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四

榆社中學高一二部411班作者趙宇柱

《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從2021年1月23日開始,歷時十多天終於在2月9日下午成功結束,我們圓滿完成任務。《鄉土中國》這部著作,思想超凡,字句嚴謹,具有極大的極珍貴的探索精神,讓我感受到作者費孝通先生不折不扣的學術品格併爲之折服。在閱讀這部著作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滋養,更是對鄉土社會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讓我感受頗深。

初得到這本書時,別人都說他苦澀難懂,我略翻開幾頁,滿是文字,讓我更是全無閱讀興趣。從小看慣了故事性的書籍,以至於對敘述性文章情有獨鍾。直到這次。在需完成任務的前提下,我嘗試着去閱讀,這一路上從未放棄。

記得閱讀第一篇文章時,在老師的鼓勵下克服了畏難情緒,我慢慢地在每一字上掃下目光,在讀的同時去深入思考,在旁邊寫下自己的理解。第一次難免思考不夠深刻,但我也並不氣餒,而且還很高興。漸漸地,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透過現象去深入思考其本質,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越來越覺得自己已經置身於這部書中了。在閱讀的過程中早已不是爲了完成任務,而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同時在費先生嚴謹思維的薰陶下,我的思維能力和見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得不說,這部著作在我的閱讀生涯中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讓我的閱讀有了質的飛躍。不僅如此,我對鄉土社會有了清晰的認識,讓我看清了他的本質,看清了歷史。

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其最大的特點是穩定,鄉土社會是農業社會,鄉下人依土而生,土地是他們生存的必要條件,而土地是固定的,因而鄉土社會是不流動的,他們世代生活在一處“生於斯,死於斯”,每個人都是從小生活在一起就熟悉得很,其實這在我們現在的鄉村中也有體現。例如一個村子裏要細論起親屬是極多的。

鄉土社會的特點即是此,故也是“熟悉的社會”,人們眉目傳情,用聲氣辨,連語言都用處不多,就更不用說文字了,這也是爲什麼文字下鄉成效不大的原因。可見,“改革”並不是易事,要等到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圍繞着鄉土社會的特點,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就誕生了。每個人的親屬關係如丟石頭所形成的同心圓波紋的性質又如同蜘蛛網般錯綜複雜,在此道德層面,鄉土社會的伸縮性也使得公私之辨模糊不清,家庭層面上加的職能是生育,家是綿續的。感情在社會關係上就有創造作用,而鄉土社會並不允許有較大變化,因此男女分工維持着家的穩定。“男女有別”,使他們在生活上加以隔離,男女有別的界限致使了中國感情向變態方向的發展,也許這並不是什麼好方向吧。

鄉土社會也是“禮治”的,法律在這裏並不需要,“長幼原則,教化作用”纔是首要。

鄉土社會的變化速率相對於現代社會可以說是禁止的,但社會終究是變遷的,但長老權力在形式上不容違逆,於是有了“名與實”的分離。鄉土社會的傳統不變,經驗可以解決一切困難,但現代社會適應變化的他們需依着生存的條件去計劃。

鄉土社會的不流動性,使其變化十分緩慢,不難想象其變革爲發展的現代社會是多麼不易。前輩們說,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做出的努力不容忽視,我們理應牢記,同時傳承前輩的優秀品格、實現人生的價值是我們的目標。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現代社會會愈加繁榮。

《鄉土中國》給了我極大的幫助,希望有時間我能再次閱讀,感謝《鄉土中國》,讓我在文學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五

常丹

在老師的帶領下,與同學們一起攀越《鄉土中國》這座高山的過程中,我們總能將現代社會帶入閱讀情景,並與鄉土社會進行對比,剖析着社會的本質特點,這個過程是苦中夾甜,下面是我讀了《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感悟。

《鄉土中國》的第一章是《鄉土本色》它統領了全書。鄉土本質即家鄉的本來面目:性質或品質。這裏的家鄉是中國基層社會,其本質是”鄉土性”。”鄉土性”包括三個要點:一是不流動的,具有穩定性;二是”熟悉的”;三是禮俗性的。

具體分析如下:①鄉土社會是以耕種爲主,所以形成了”土氣”不流動穩定的狀況。②鄉土社會中的”熟悉”是從時間裏,生活中的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發生的一種親密的感覺。人們由於這種”熟悉”總會抱有”生於斯,死於斯”的觀念。這種”熟悉”可以使人們眉目傳情,指石爲證,用聲氣辨人。在《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中更是談到“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情達意的唯一象徵體系”。在這種社會中,語言足以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人們並不是愚到連字都不認識,而是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因爲他們太過熟悉彼此。③鄉土社會也是”禮俗社會”。鄉土社會中有許多地方是無法服從法律的,人們以”長老權力”爲主,這是人們在熟悉的基礎上得到信任,這個信任便可以代表規矩,這是鄉土社會中治理的通用手法。

《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從道德層面、家庭層面、家庭成員關係的層面來具體展開。①多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將中西方進行比較,以同心圓,水波紋爲喻,廣泛地介紹了鄉土社會中家族關係,親屬關係及地緣關係的特點,還提出”團體格局””差序格局””個人主義””自我主義”等一系列的概念,結合儒家中的相關論述和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孝、悌、忠、信,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闡釋了差序格局中差等的次序,以己爲核心,羣己界限模糊等特點,得出鄉土社會處理羣己關係重在”克己”的論斷。②鄉土社會傳統的道德是找不出一個固定的評判是非的標準,所以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有伸縮性)。③鄉土社會中的基本社羣是”家”,鄉土社會中的家應該稱爲”大家庭”或”小家族”。二者的區別不在於人數的多少,而是”大家庭”比”小家族”的倫理關係更復雜,結構與原則也不同。(總結:“家”的特徵是具有長期延續性,具備生育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宗教功能等,遵循父系親屬差序擴大原則,排斥普通情感。)

《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主要從社會變遷展開。①鄉土社會變動速率很慢,可以稱這個社會是安定的。註釋是維持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變動的內容,註釋的變動方式可以引起名實之間發生極大的分離,名實之間的分離跟着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這種社會正在慢慢地改變着。②從慾望到需要的過程是鄉土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人類的行爲是有動機和目的的,但個人的慾望總能與人類的生存條件和社會的發展相和,就像冥冥中有一隻手安排好了一切。

歷史延續到今天,鄉土社會是從鄉土一點點走向現代。如今,現代社會覆蓋了中國大多數地方,傳統的鄉土社會雖然已基本解體,但這些讓中國人之所以成爲中國人的魂並沒有消散,他們仍在方方面面影響着現代中國。讀了《鄉土中國》,讓我深刻認識到,如果將現代社會的一些政策只是單純地推行到鄉土社會的話,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力,應該先根據鄉土社會的結構和思想觀念進行改革,然後再推行下去,這樣纔會起到真正的作用。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六

2026班武世達

費孝通先生曾在序言中說道,它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人們的內心世界。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感觸頗深。這本書是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這裏講的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在閱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我會體會到一種反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很佩服書中的說理,作者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的孩子清楚對比就能讓人清晰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如鄉下人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因無知而被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由此可見,鄉下人無知確實沒有是根據。然而城裏人習慣用理論,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確不知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泥土是鄉下人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是一種質樸的感覺,我們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位置,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中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其《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至今仍引領後人,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七

《鄉土中國》是我期待已久的著作。在這個假期的家訪中,鄒老師給了我一個巨大的驚喜——送給我《鄉土中國》。

於是,鄒老師前腳剛走,後腳還未離開時,我就跑到房間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當我狼吞虎嚥的讀完後,雖還有細節沒看懂,但仍感慨萬分,滿懷激動的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提起此書,必定要提起此書的作者——費孝通先生。費孝通是蜚聲中外的社會文學家、人類學家和民族學家。

1939年,年僅29歲的費孝通一鳴驚人。其出版著作《江村經濟》,轟動國際人類學界,被譽爲“人類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1947至1948兩年間,這本傳奇著作誕生了。即便是在硝煙籠罩的內戰時期,仍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此書銷售而空。同時,費孝通也不出意外的在美國《時代》週刊上被稱爲“中國傑出的社會學教授和中國最深刻的政治評論家之一”。

《鄉土中國》的十四篇論文乃費孝通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一課的材料整理而成。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是《鄉土中國》的主要觀點。

費孝通所說的“鄉土中國”是在基層的社會結構上所體現出來的一種“鄉土本色”,並不僅僅是指這土地,更是指人與土地之間不可分割的,互相眷念的情感。

我認爲《鄉土中國》毋庸置疑是對中國的理解中重要的一本。在如狼似虎般的讀完後,我個人感覺中國人民與土地是離不開的。人的習慣、想法,都與那一方土地有關。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人人都與土地離不開,生來就是這片土地的人,無論去哪,無論去了多遠,多長時間,心中牽掛的還是片土地和那兒時回憶。正如同費孝通所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中國的社會結構是一種差序格局。這種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

當然,中國代表的不僅僅是這一方令人眷戀的鄉土,但對於其核心價值的討論卻無法避開對這鄉土本身的追溯,而這恰是《鄉土中國》的價值所在之一。我讀的不夠全面透徹,而我對《鄉土中國》的理解,也只是這本書真正意義的萬分之一。而這本書的精神所在,也是我們今天要去不斷拜讀它的理由,這本書在今後依然會是我書櫃中的常客。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八

提及書名《鄉土中國》我們或許多少也會聯想起一些關於鄉村的刻板印象:土裏土氣或是土味等等藐視性的語言。他們似乎在傳達一種鄉村落後的氣息。看來作爲社會學家的費孝通則給這樣的“定論”打上一個“錯號”。

我們可以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思考,同一種生物由於地理的隔離會漸漸變得產生變異。因爲不同的地理環境,把本屬於大河流域的人們隔得老遠,不僅僅是距離,也是思想。那麼自然而然,城裏人與鄉下人的觀念漸行漸遠,就變得無可厚非。但這並不代表着鄉村落後。鄉村有鄉村的習慣,城裏也是一樣的。鄉村與城市是有不同而無高低,更何況城市就是由鄉村延伸出來的。《鄉土中國》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以一種學術性的語言來分析鄉土,雖然全書無一字對鄉土和城市之間有任何的感情,但是我們無時無刻的從中可以讀出作者對鄉土的熱愛。

城市是由鄉土延伸出來的:“鄉土是中國的最基本的起點,中國自古是一個糧食大國,世世代代總有一些人耕耘在土地上,而這些人中也總有一些人,世世代代作息在這片傳自祖輩的土地上。城裏人是鄉下人開枝散葉的果。”這句話也許講的不好,但確實切中肯綮。有人講真,看到中國人在適宜放牧的大草原上墾地耕種。我想那個中國人應該不是城裏人。”這樣的判斷並非有什麼鄙薄之見,而是單純地體現了人們的行爲習慣去反映人的觀念。鄉村人有着鄉村人生活的習慣。許多“鄉土性”的生活方式,其實是這些人長期生活以來的一些智慧。這種智慧或許並不讓一些城裏人所理解,但不論怎樣說都是鄉村人的智慧。

在鄉土社會中,最神祕的往往就是它的禮節。由於地理的問題,祖祖輩輩留下的禮節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城市裏幾本厚厚的書籍是絕對比不上鄉村的言傳身教。這並不是一種落後,存在既合理,鄉村所帶來的那種最原始的禮節。或許是城裏更新換代迅速的流行文化所不能擁有的。鄉村裏那種淳樸的人風是永遠不能簡單的用一個落後來概括。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單純的感情和沒有功利的追求,纔是鄉村中穿越千年的悠久風情。

或許有人會沉醉在城市中條條框框,又極具幾何特色的城市建築羣中。但這樣的城市的鋼筋混泥土中不曾擁有的,永遠是鄉村中的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中國從鄉村中走來,她始終是帶有“土”這個字眼的。不論今後中國發展的再快,也不能脫離中國的這一身“土味”。這種“土味”是一種文化,一種習俗,一種禮儀。儘管鄉村與城市之間有再多的不同,但也不可否認其自身是從鄉村中延伸出來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時無刻的被鄉村中所帶來的“土味”所影響。在我看來,“土味”其實就是中華民族最深處的文化所在。我們不能排斥這樣的文化,相反,我們更要堅信這樣的文化,只有這種源於民族自身的文化,纔是個人的歸宿。西洋的服裝再華麗,也不及鄉村中所帶的那種淳樸,更加觸動中國人的內心。

“鄉土”是整本書最中心的地方。它不僅僅只是存在於中國廣大鄉村,更存在於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靈魂深處的一絲光亮,是中華文化的一處瑰寶。它更需要我們每一人去用心發現,並品味其穿越千年的淳樸風情。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九

馮璇

17年,《尋夢環遊記》這一動畫電影感動了無數國人,這部取材自拉丁美洲傳統文化、主旨並不十分新穎的動畫電影,爲何會打動這麼多的中國觀衆呢?我想,這可能是因爲現代社會的人們對傳統親情的一種迫切的需求。

“中國人的社會結構,好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費孝通先生在《鄉土社會》一書中,如此描述中國鄉村的社會結構,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七十多年的時間跨度了,如果再以這段話來描述現如今的中國社會,恐怕已經不太合適了。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更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原子,更多是處於互不干擾的狀態。

日本電視臺在2010年曾播出一部紀錄片《無緣社會:無緣死32000人的衝擊》,佛教講究“因緣”,“因”是事物內部的聯繫,而“緣”是事物與外部的聯繫。“無緣社會”就是這樣一羣與外部社會失去聯繫的人,高齡、無兒女、無工作,最後無聲無息的死去,沒有人來認領他們的屍體。日本社會也曾受儒家思想影響,義、理也成爲其文化的一部分,但如今卻面臨着傳統家庭碎片化和人情日漸冷漠的處境,逐漸演變成“無緣社會”。

反觀我國,雖然沒有達到老無所養的境地,但在許多方面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隨着城市化的發展,一部分人放棄了對土的依賴,進城打工,子女們背井離鄉、四處奔波,一個人在外打拼。而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比例上升。原有的以土爲生,與土爲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對穩定的鄉土社會,逐漸變得流動、碎片化。

在我看來鄉村發生三次變化後並沒有離開“鄉土本色”。鄉村第一次變化:發展鄉鎮企業,離土不離鄉;第二次變化,農名進城打工,離土又離鄉;第三次變化,農民工返鄉,開發鄉村,既不離土也不離鄉。隨着社會發展,農村紮根於“鄉土”,在“鄉土”的基礎上,去發展。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旅遊農業等各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的出現,使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已遠遠不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了,科技讓鄉土社會有了新的發展方式,而具有廣闊開發空間的鄉土社會也給了現代社會的發展一個新的通道。

在查閱資料時,注意到一個有趣的變化,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後喻文化”轉變,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對人類文化的傳播提出了“三喻”論,即“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後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向年長的學習,文化、知識的傳承是前輩向後輩傳遞。並喻文化是指不需要先輩的經驗積累,文化在同代之間傳播。後喻文化是指年長的需要向年輕人請教,到了今天信息發達的時代,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強,部分文化的傳播由後輩傳播至前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產品,有沒有過回老家,老人指着你手機裏的一個個“方格”向你“請教”是什麼的經歷。而再看一個個10後小朋友,對於智能產品已經無師自通了。這種文化傳播方向的轉變,就使書中所提到的年長的人所具有的決定事務的權利轉移,不只是由長幼決定權利的大小,而是依靠能力等多個因素。

書中所提到的部分鄉土社會的特徵在遠離我們,而“新的鄉土社會”迴歸,《鄉土中國》這本書,讓我們瞭解中國,瞭解我們的根,瞭解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看完書後,突然想到了《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寫給蘭香的信中的那段話:“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但是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這或許就是我們要從《鄉土中國》這本書中所得到的:瞭解過去,然後更好地走向未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十

董喜道

經過了幾千年文明的積累,我們國家的城市化已經進入了一定的階段。站立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置身於高樓林立的城市中,看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羣。我突然想起了那個我曾經生活過的小村莊,離這裏不遠,但卻也截然不同。兩種社會迥然的差異不禁讓我深思其中的原因。在《鄉土中國》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或許是曾經有過生活在鄉村的經歷吧,我對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鄉下人離開不了泥土”有着深深的體會。我想鄉下人離不開泥土無非就只有兩種原因,其一便是爲了謀生,其二也是從現在來說更加普遍的因素:對土地的眷戀。我想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年的扶貧中,地處偏遠的小鄉村不願意搬出鄉村而是選擇以更艱難的方式進行脫貧的原因吧。也還記得小的時候父母班上比較忙,於是就把我“託管”給了姥姥姥爺,那時候最常乾的事情,就是和姥爺上山。姥爺那時是很享受在土地上幹活的,他說:“一有什麼煩惱就去鋤地,鋤上幾壟煩惱就煙消雲散了”其實爸媽和舅舅們每月都會送來生活費,根本不需要姥爺去揮散汗水,但他總說,不下地他身上就癢得慌。鄉村的這片土地是最無私的,她養活了無數的家庭,她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悲歡離合,像姥爺他們這些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土地靠這片土地吃飯的農民們,對土地是有着最深厚的的情感的,對於他們來說,這片土地就是他們的安眠藥,只要不是地沒了,不論是什麼事也能靠那一片地一雙手給創造出來。我們常說,鄉村人憨厚、樸實、勤勞,而這 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從土地上學來的經驗。

鄉村不知帶給了鄉下人收入與情感,也教會了他們要遵守道德。以前的鄉村中,各人都是不懂法律不明法律的,但是鄉村依然能夠維持有序的秩序,甚至還可以做到敞開家門。費先生告訴我們這是源於“克己復禮”“一是皆以修身爲本”。在鄉村的差序格局之下,道德和禮節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源於長輩們的口口相傳,固化於從小的耳濡目染。這些獨特的樸實的禮節與道德和法律不同,需要人的自覺來維持,如果沒有遵守這些“規矩”,就會招致鄰里的疏遠與議論,會讓人感到深深的恥辱,所以大家都盡力的去守禮守規矩,久而久之甚至成爲是鄉下人的風俗習慣,這也使得這種道德更加可靠。

但是上述的鄉村禮節與道德中也同時有着糟粕存在: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讀書沒有用的固化思維;長輩們一定是對的的順從想法。這些無不阻礙着現代鄉村的發展,甚至有些諸如“裹腳”“迷信”等陋習使鄉村寸步難行。而我們國家現在的義務教育也正是在一步步的改善鄉村的面貌。從費孝通先生37年左右初寫這些文章到今天,我認爲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文字下鄉也成爲越來越重要決策,因爲文字下鄉不僅有助於鄉下人去改變他們自己甚至是他們一家人的命運,更提高了農村整體的文化水平,使農村可以更好地跟上時代的發展。

而社會發展至今,鄉村振興也已經成爲了一個熱門的新名詞,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來到農村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也看到了像張桂梅這些人在糾正人們的觀念,爲女孩子們爭取上學的機會,改變她們的命運;更看到了那些爲扶貧出過汗,流過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人。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所以我們更應去扔掉那些固有的糟粕,更加促進鄉村的發展,也在學習與傳承中爲“鄉土中國”賦予新的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