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書籍山居筆記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51W

書籍山居筆記讀後感多篇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的散文集,讀完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書籍山居筆記讀後感範文,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書籍山居筆記讀後感範文1

與這本書的首次“見面”,是一次在書店的邂逅。

它首先吸引我的當然是它的第一章——一個王朝的背影。它並沒有在開頭就大肆記敘清王朝曾經是多麼的輝煌,而是抱着一份謙虛的心態以一個遊者的身份,在遊歷清王朝所創造的壯觀遺址來走近它,窺探它曾經耀眼的輝煌。這個王朝是個多難的王朝,不過幸得有幾位不錯的君主:康熙、雍正、乾隆。我最爲欣賞的是康熙,欣賞他在表態是否繼續修復長城時的那份覺悟: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但我也終究爲清王朝敗在一個女人的手裏而嘆惋……

一章過後我的情思不由地被它牽動,便決定與這本書做“朋友”。

以前讀過一二本錢老先生的書,覺得他對人對事的分析一針見血,總能以最簡潔到位的語言直達中心。但《山居筆記》卻更多地體現對人與人性的多層次剖析,漸漸爲讀者撥開迷霧,看清本質。就像《桃花源記》裏的一句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感謝這個朋友讓我看到了歷黑暗的角落,在《蘇東坡的突圍》一章中作者爲了展現中國世俗社會機制中的奇特,即“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哄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它、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它視爲異類,遲早會排斥他、糟踐他、毀壞他”,他一共列舉了五個對蘇東坡進行毀謗的人和事。有兩個是朝中位居高位之人,比如李定,一個不孝之人卻也毀謗蘇軾不學無術、文辭不好。也有在地方任職一個芝麻綠豆小官的李宜之,他非要污衊蘇軾在遊覽安徽一座園林時作了一首詩,詩詞的內容是叫人不必熱衷做官,他以這首詩缺乏上進心會影響取士的理由給皇上寫信檢舉揭發蘇軾,理由之荒唐真叫人貽笑大方。也許像他這樣的小人物,若不是趕上朝野一股反蘇熱潮並插上一手,他也不會被後人所知道。還有一個詆譭蘇軾的大人物,他就是沈括,我國古代的科學家。他嫉妒蘇軾徒以文筆博得聖上及百姓的讚譽,便常在聖上面前說蘇軾的壞話。由此可見,一個人在一方面的偉大並不妨礙他在另一方面的齷蹉。作者選取的幾個例子看似雜亂卻隱含深意:朝中的大臣詆譭蘇軾就罷了,連芝麻綠豆大的官也敢插上一手,甚至連成就顯赫的“偉人”也不例外,足見中國世俗社會機制的黑暗與悲哀。在這種機制下連蘇軾這等偉人都無法逃脫被陷害的厄運,那麼還有多少不爲人知的文人因此而遭受非人的對待。

反思現在,這種機制似乎依然存在,有多少人因爲得到輝煌的成就而遭遇多方的關注,進而受到多方的質疑,最終逃脫不了厄運。像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取得諾貝爾獎後不久都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環視四周,也許我們自己也曾經聽說或經歷過失勢如山倒,一個人失敗後總會有不少身邊的人對他施加不聞不問的冷暴力甚至對其落井下石。這種機制其實不是中國的專利,也許只是在中國的表現得比較突出。我不敢說這種機制來源於人的劣根性,但我們應該冷靜地反思,至少我們自己不能成爲那種卑鄙的小人,妨礙世界創造偉大。

謝謝《山居筆記》這位朋友,它讓我看到了更深層的問題,我也會以史爲鑑,不枉我與它的一場相識。

書籍山居筆記讀後感範文2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先生花了二年多的時間精心寫成的。爲此他辭去了行政職務,按照他的說法是純粹爲了寫作。餘先生爲了海南某副對聯的準確,不惜親自前去考證,可見其創作態度之嚴謹。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始,“歷史的暗角”終。凡一十一篇。我斷斷續續地讀來差不多有一年時間了。每每捧起書本,總能感覺到一位學者對歷史的回顧,對文化的思索。雖然我今天不能達到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境界,但通過讀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我恍然隨餘先生在歷史中遨遊,讀着他的文字體會他的思想脈搏,實現自己對歷史、對人生的理解。

近來央視播出開年大戲《走西口》,反映當年山西人的一段困苦的歷史。餘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剖析了山西,揭開山西作爲中國“華爾街”的面目。展現了晉商那曾經的輝煌。而這段歷史是我所不知的,我讀喬貴發創“復字號”才知道喬家大院的由來,才知道“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讀日升昌總經理雷履泰的經歷才明白了什麼是管理!決不輸給現代管理方式的管理模式!凡此種種,我對山西有了不同以往的認識。明白了從商要成功也要又文化的支撐,只有融文化於商道中才能做大做強。

與走西口相對應的就是“闖關東”了,去年電視劇《闖關東》得到了不少的好評。與“走西口”獨自闖天涯不同“闖關東”的拖家帶口的遷徙,是人口的大移民。餘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一文中又給我介紹了一種迥然不同的人口流動――流放。觸怒君王的大臣被免一死的無不被流放,清宮辮子戲中時常出了這麼一句“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爲奴”。於是東北的土地上多了由於株連而獲罪的家族。餘先生經過親歷實地,用心考證,從文化傳播的角度闡述了由於文人士子的流放他們給東北帶來了新的文化。南宋時被金虜的洪皓在白樺樹皮上默寫《四書》,教村人弟子;張紹甚至開講《大易》。清代楊越還教當地人南方的農耕技術,破木爲屋。餘先生還引章太炎語介紹了因文字獄世代流放的呂留良家族對東北文化傳播的貢獻。

我讀到祖籍上海松江的被流放的藝術家楊瑄“生經多難情愈好,未覺人間古道論”時不禁感覺到文化的力量,中國之所以走過漫漫五千年而不毀,文化是支撐的脊樑。

餘先生對文化的關切,對鄉情的眷戀在文中隨處可見。

餘姚,我們當今對它的瞭解就是每年黃梅季節產的楊梅的故鄉。想不到這個“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地方孕育了不少文人學士,其中不乏大家!它還臨河姆渡文化遺址,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化之鄉。在這片土地上,產生了王陽明、黃宗羲、朱舜水這些文化鉅子。當餘先生用深情的筆調娓娓道來時,我也爲之感動,隨着他的記憶流動。故鄉之情是中國人不捨的情懷。

嶽麓書院,一個有千年歷史的學府。它承載着歷代文人的嚮往。餘先生在“千年庭院”一文中傾訴着自己的感情。嶽麓書院有着一流的文化哲學大師教授,朱熹、張栻。他們進行了中國文化史上極有名的“朱、張會講”,類似當前的學術交流研討會,可是決不是任何研討會能與之比肩的。當時的學生們聽講論道,即推動了學術又促進了教學。還有一位就是明代的王陽明,他的哲學理念不僅僅影響中國,還影響着扶桑。日本海軍東鄉平八郎隨身佩一印章,上刻“一生低首拜陽明”。

在這個“唯楚有才,於斯爲盛”的千年學府中走出了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理財聖手。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等等影響中國史的人物皆出此們。隨着餘先生的筆觸我又體會到文化的力量。

提到“天涯海角”我們一定知道那就是海南。在現如今我們要去趟那裏飛機不過幾個小時,而在遙遠的過去,那裏又是怎樣一幅情景呢?餘秋雨先生通過“天涯故事”告訴了我海南的故事。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我們都很熟悉,可是他在吟誦後又被髮送到了海南島。唐至宋以來有5位宰相被貶海南島,以此有了“五公祠”,可人們記憶猶新的還是蘇東坡。他在海南島自己耕作,自己釀酒,甚至還自己制墨,豪放派詞人度過初期的憂傷後還是不改豪放作風。他爲自己三年的海南生活吟了兩句: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而海南人民認爲那些貶斥到此的人物是海南人的緣分。“唐宋君王非寡恩,瓊崖人士有奇緣”。一唱一和頗爲有趣。

餘先生在篇篇文中流露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景仰,對故鄉的眷戀,對當今世事的思考。他在“一個王朝的背影”對清進行了客觀的評述,不以非我同類而左右評價;在“抱愧山西”中批判了太平天國對山西票號業發展的摧殘;在“蘇東坡突圍”中點了那些因妒忌而陷害詞人的官員的名。尤其在“遙遠的絕響”一文中對魏晉人物的評點,對嵇康、阮籍的推崇,對山濤的評說。循于格而又不囿於格,體現了一個文化人保持自己觀點,獨立思考的品格。

我讀了餘先生的《山居筆記》好像給自己的思想也開了一扇窗,新鮮的空氣呼呼地吹了進來。開卷有益,追崇先聖,言語無忌,獨立思考。這應該是我以後學習的準則,也是餘先生這本筆記對我的啓迪。

書籍山居筆記讀後感範文3

偶然翻看書架,《山居筆記》映入眼簾,伴着書香,不覺已夕陽西下,不禁感覺有些奇怪,因爲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說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餘秋雨領着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着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着歷史的興衰,他帶着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着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朝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着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說着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着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悽楚。一切的一切,餘秋雨用他那樸實而又不失華麗的語言,生動且精妙的比喻,緊湊又巧妙的文章佈局向我們講述那中國的沉重、歷史的悠久

餘秋雨用親身遊歷,切身體驗,爲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後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不得不歎服餘秋雨先生的見識之廣,領略之深。整本書充斥着他的橫溢的才華與淵博的知識,每一章的內容都填充進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類文學知識等諸多內容。整本書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讓我歎爲觀止。

此外,在閱讀餘秋雨先生在書後寫的答學生問,更是讓我對他徒添一層敬意。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問:這些年,報刊上有不少對您的評論,有些評論明顯帶有惡意,您爲什麼不反駁?——答:有的文章用詞比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個錯誤或疑點。作個比喻,這是包裝粗礪的無價饋贈。你至多隻能說‘惡詞’而不是‘惡意’。”這樣寬宏的心態,這樣容人的大氣,又一次的讓我認識了大師的風範!讓我對這樣一位新時代的文學家肅然起敬。

書籍山居筆記讀後感範文4

近幾天,有幸讀到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感想頗多。按照我原來的讀書習慣,因爲是餘先生的著作,我虔誠的在讀之前,就做好了做筆記的準備——新筆記。準備把豐富的詞語、精彩的語句、段落記錄下來,算作是讀書筆記吧!可是,讀來讓我大失所望,不要說華麗的辭藻,精彩的段落,就是連一兩個不常用的、生僻的字也沒有看到。一句句讀來又感覺到缺少哪一個字,都表達不出作者想要說的意思,甚至換一個相近的詞語,都要使句子表達的不夠精準、深刻。——這就是大家的爲文之道嗎?樸實無華中滲透着華美。從這部著作中我看到只要有三年級的識字水平就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只要思想深刻、精髓。

在這部著作中,餘先生深刻的解剖了人自身的劣根性的東西,謊言、嫉妒、小人。作者沒有針對一個個個體,而是探索、思考了整個的整體性的東西。從起源、發展、到外部環境對其的推波助瀾,以及這種想法、做法其最本質的根源。當然,作者也望聞問切給出了治療的藥方。以我的理解,藥方的實質是自身的覺悟和思考,思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只要有了思想深度,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質,抓到了本質,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說到思想,博大精神的思想都是要靠文字來表述的,但是,並不是所有華麗、優美的文字都是來表述思想的。往往深邃思想卻是用樸實、甚至是淺顯的文字來表述的。思想和想法是不相同的,就像是一個戰略和一個戰役的比較。思想考慮的是宏大的、宏偉的問題,而想法則是思想的執行、局部的、片面的,是思想大海的一滴。只有有了思想,纔能有一步步的具體的想法,來實踐思想,實現思想。

只有思想深刻,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從紛紛擾擾的表面現象中,撥雲見日,看到事物的本質。找到了本質,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侯衛東官場筆記》中有一個故事我記憶深刻。周昌全有三個祕書是其得力干將。其中黃子堤擅長陰謀,洪昂擅長陽謀,侯衛東是干將,以實幹爲主,乾乾看。周昌全走後繼任的市委書記不是很看好這三個人,把洪昂安排在紀檢委書記之職好幾年沒提拔,洪昂很有想法。洪昂就施展自己的特長,和市委書記好好地玩了一場陽謀。他一紀檢書記的名義,給書記打了一個嚴打的報告。報告寫得冠冕堂皇理由種種,他本心的想法卻是想要抓住一個在逃犯,很多的官員和這個在逃犯有牽扯,這樣只要抓住了逃犯,牽扯出官員,不管和書記有沒有牽扯,都會給書記下一個領導不力,或治下不嚴的定義,就會把書記調走,書記調走,洪昂自己纔有機會升遷。事情的發展就和他的想法一樣,他的目的也很快就達到了。

這是一點小小的感悟,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深刻不深刻的問題。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隨看隨寫,隨寫隨看吧!也藉此練筆,有誰看過這本書可以互相交流的。

書籍山居筆記讀後感範文5

一幅縱觀千年的歷史畫卷就在我面前鋪展開來,鮮活的人物形象,震撼的歷史事蹟,恐怖的王朝暴政,悲苦的百姓生活,麻木的社會禮制,一點點地滲進我的腦髓。跟隨餘秋雨的旅-跡,歷史的版圖構造在腦中漸漸擴展,如一滴墨水滴在水中,慢慢渲染開去。我,被帶到了那個時候,觀測古代生活的善與惡的較量。

羅鄴的“莫道還家便容易,人間多少事堪愁”;溫憲的“鬢毛如雪心如死,猶作長安下第人”;趙嘏的“鬢毛灑盡一枝桂,淚血滴來千里書”,這些傷心失意的詩句從由緣起?一切都是科學制度留下的禍害。科舉制,本質上是一個文官選拔制度,兼併文學和政治。經前人對選拔官員的弊端逐漸深入認識並加以改進,從漢代的“察舉制”,到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時期出現的科舉制度,並一直沿襲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才真正被廢除。

儘管科舉制度在早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到中後期已是弊多利少。有過對范進、孔乙己的瞭解,我們能深知,在這層烏雲的籠罩下,人心被污濁,出現人心惶惶;官場手段更是俗不可耐,人也因此變得圓滑世故。原先湛藍的天空不再清澈。當時,科舉得失已成爲一種牽連着家庭、親族、故鄉、姓氏榮辱的重大社會命題,遠不只是個人的事了。新科進士與落榜下第者社會待遇的巨大反差;報考者不中舉而終生滯留京城復考,到死前都無法與妻兒再相見,最後只能鬱鬱而終……科舉制度也有人性化的一方面,應試者可通過他薦和自薦的方式來應考,但其間也會受到大量的陰暗伎倆。

不僅考生的人格被科舉制度的毒氣變得扭曲變形,而且就連考官也成了科舉制罪孽的承受者。多數考官都被官場這邊的權力給壓倒,否則就會遭遇被貶、被調任等冤屈待遇。但他們也有屬於自身的利益,在社會聲譽之高簡直無與倫比,並且能受到進士的隆重的拜謝和終生性的報答,甚至以死相報。中國文化注重細節,而把這種習慣用在考試上,因此釀成了千萬個經歷科舉制度的考生的悲劇。考官往往通過小筆誤來否定考生的整體文化程度,同時,他們也受到影響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裏磨難。

然而,科舉考試的徹底敗落,在於他的考試內容。特別是到了八股文的出現,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摧毀士子的創新精神,爲中國古代社會培養出大量廢物,以科舉制度來抵拒着商業文明。在我看來,這不過又是一場時代的悲劇。

在《山居筆記》中,記憶頗深的是《十萬進士》這一章。回首這一千三百多年中國走過的泥濘之路,我彷彿聽到考生進京趕考時悠長的馬蹄聲,掀起滾滾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