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顧城詩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5.13K

顧城詩讀後感(精品多篇)

顧城的詩讀後感 篇一

顧城,也算是個偉大詩人了,可是他卻和非常多偉人一樣,自己拿着生命的花瓶,摔在了地上。

他的詩集第一篇,我最喜歡,孩子與母親,母親和孩子,孩子犯了錯,母親從不手軟,孩子有困難,母親從不袖手旁觀,這首詩,那麼輕盈、樂觀。但是我完全想象不到,他卻殺了自己的妻子,自己又自殺身亡。也許他事業受挫,也許是不受關注,更也許是沒能擺脫陰影,可是,他爲什麼不能把他詩中樂觀開

朗的精神帶到生活中,這樣一顆文學明星也許就不會熄滅,繼續放射明亮的光芒,照亮黑暗的人間。

再想想我們自己,我們也許也沒有把自己寫東西的情感,真用在生活中,偉大永遠是口頭禪,文章中寫得驚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生活卻非常難做到,何不從現在開始,打開心扉,吸取自己所產生的精華,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兵演練,所有人都做個“偉大的人”。

顧城的詩讀後感 篇二

早就知道顧城是當代的朦朧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忙於工作一直沒有拜讀過。這次仔細的品味了幾首詩,確實如此,詩中表現出一種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心中浮想聯翩,特別是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喚醒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充分表達了我們那一代人的憂傷,覺醒後的憂傷,是覺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現實而產生的憂傷。

回想我們走過的路,孩童時期夢想着成爲華羅庚式的科學家,成爲黃繼光和雷鋒式的英雄……,充滿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如“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幻想而掙扎、奮進、努力拼搏,表達的正是龍的傳人的精神血脈,表現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渴望。“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願意編織美好的畫,畫下未來,去尋找光明的前程。

但現實的路並不是想象中的美麗,所有的幻想就像肥皂泡一樣,一個一個的破滅,“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創痛,只有撕碎那一張張,心愛的白紙”。現實的生活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夠實現,從來就沒有嗟來之食,需要腳踏實地學習和工作,經歷生活風雨的磨鍊,最終纔是美麗的彩虹。“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不斷地畫,不斷地努力,最終會尋找到我的歸宿,雖然許多的夢想破滅,但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我是“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就想呼喚:祖國-我偉大的母親。

聯想到當代,社會進步非常大,生活條件優越,不能坐吃山空,依靠前人的成果,更應該大力倡導和弘揚我們民族的精神血脈,發揚中華龍的優秀傳統,任性地堅持、任性地傳承,爲民族永遠的屹立在東方添磚加瓦。我任性,“一個被媽媽寵壞的孩子”,這是一個偉大民族的脊樑。

顧城的詩讀後感 篇三

顧城,也算是個偉大詩人了,可是他卻和很多偉人一樣,自己拿着生命的花瓶,摔在了地上。

他的詩集一,我最喜歡,孩子與母親,母親和孩子,孩子犯了錯,母親從不手軟,孩子有困難,母親從不袖手旁觀,這首詩,那麼輕盈、樂觀。但是我完全想象不到,他卻殺了自己的妻子,自己又自殺身亡。也許他事業受挫,也許是不受關注,更也許是沒能擺脫陰影,可是,他爲什麼不能把他詩中樂觀開朗帶到生活中,這樣一顆文學明星也許就不會熄滅,繼續放射明亮的光芒,照亮黑暗的人間。

再想想我們自己,我們也許也沒有把自己寫東西的情感,真用在生活中,偉大永遠是口頭禪,文章中寫得驚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生活卻很難做到,何不從現在開始,打開心扉,吸取自己所產生的精華,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兵演練,所有人都做個“偉大的人”。

《顧城的詩》讀後感 篇四

朦朧詩在詩人顧城的手上,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有時如水清澈,有時似雲無垠,但當一切寂靜無聲,反覆閱讀它,便會讀出其中最真摯、最富有哲理的東西。

讀到《自信》時,是期末考試的前一週。寒風嗖嗖地吹着,透進圍巾的縫隙,使我不禁打了個寒顫。這像是在告訴我期末考試,將會像潮涌般襲來並無聲覆蓋。而我的數學也將會捲進這場風暴中。這擺在眼前的事實,讓我的心情一落千丈。我翻開了《顧城詩選》,知道只有這些小詩才能讓我拋開煩惱。

第一次讀到《自信》時,還不是特別理解,但當再一次讀時,便有了自己的體會。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小男孩,他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成功,驕傲的在前面走着,面帶微笑。而另一個與他長得一模一樣,但卻是虛幻的,他皺着眉頭,像是要哭了,這個是他的命運。多麼形象的一首詩,簡潔但又富有真理。

是啊!人的命運是要靠自己掌握的,正如英國丁尼生所說的:“人就是人,是他命運的主人”。我們不能盲目的相信宿命,認爲一切都是天註定的,更不能去相信那些算命先生,看所謂的手相、面相。如果他們真的會算命,爲何不去爲自己算一卦呢?又爲何依然坐在街頭等待生意呢?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反省、去思考嗎?

雨果說過:“當命運遞給我一個酸的檸檬時,讓我們設法把它製造成甜的檸檬汁。”是的,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在他們剛出生時,就像是擁有了一幅新的畫卷,這畫卷也就是他們的人生路程,至於最後是暗淡無光,還是絢麗多彩,就看他們自己是怎樣塗寫的了。所謂:“是燕雀,是鴻鵠,就在一念之間”。

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我覺得現代社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你是男是女,是貧窮或富有,是白種人,黃鐘人或黑種人,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美國黑人總統候選人奧巴馬,憑着自己的努力和自信,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打破了美國黑人當總統候選人的紀錄,創造了自己的奇蹟。過去的社會由於嚴重的種族歧視,黑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地位卑賤,但現在,事實證明,只要願意付出努力,敢於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能成功。

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在我的數學成績頻頻“創造新的紀錄”時,我想到的不是努力去克服它,而是想用我的強科去彌補我不高的數學成績。這種聽天由命的學習態度是我總分被拉下的主要原因。我開始慶幸我現在明白了這一點,雖然時間不多了,還剩下一週,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去努力,肯去改變現實,就一定會有進步。

冬天的陽光是溫暖的,柔和的,像是逆境中的一絲希望,啓示人們不要放棄,前面就是光明……手中的《顧城詩選》被撒滿了陽光,我忍不住再讀了一遍,感謝它在我迷惘時給予我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顧城的詩讀後感 篇五

初次接觸顧城的詩是因爲那首“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後來,“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也讓我印象中的顧城多了一份浪漫氣息。但直到我真正看完了他的詩集後,我纔對他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從他詩中我能夠感受到他豐富而溫柔的內心。他的詩就像是一個孤單而又笨拙的小孩。不論是《野草》中略帶寂寞的無名小花,又或是《遠和近》中因爲感情而蒼涼的心思,還是《結束》中悲壯的被上帝藏進濃霧的砍殘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斷低吟,吶喊的心。

這本新的詩集帶給我的是另一個顧城,一個寫着古體詩和寓言敘事詩的顧城。他的不少古體詩會讓人驚訝,才高凌天庭,狂歌萬世行。自嫌天地小,卻到山海空。詞若清泉酒,命如黃花消。塵世葬千回,詩魂總輕飄。字裏行間透着一股子同李白一般的飄逸與灑脫。寫朦朧詩後,古體詩變得少了,也依然斷斷續續地寫着,味道卻和他晚期的現代詩一樣,有一種澄清的悟性。詩集中後半部的寓言詩寫得十分生動,想象豐富又鞭辟入裏。

顧城認爲詩是理想之樹上閃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純銀,鑄一把鑰匙,去開啓天國的門,去表現純淨的美。他在用稚氣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悲涼又崇高,崇高又聖潔。一語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駁,用孩子般的夢想訴說這一切大概比成人的吶喊更具震撼。

北島呼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時,顧城卻在執著的畫着笨拙的自由,他讓小河快樂,讓長滿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愛。他沒有詛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進詩中,就像一場暴風雨後,一切都十分平靜,世間甚至沒有一星半點的塵埃飄動,受了洗禮般變得乾淨,心也不染風塵。在物慾橫流的人寰世界裏,會出現一個十分無辜的小孩,便是顧城。我很長一段時光無法理解顧城最終殺妻後又自盡的行爲,我父親說正是顧城到末了也沒有看透人情與世故,纔沒有舒婷一樣的超然與恬淡。此刻想來顧城大概是看透了的,但最終也無法理解和妥協。正是看透了,所以黑暗更加黑暗,正是因爲與生俱來的高潔才更加憎惡醜惡吧,終究是無法容忍了,於是有了精神分裂的結局。

可是無論最後結果怎樣,從顧城的詩中卻始終都能感受到他清澈、純淨的心,裹這一種與生俱來,對心靈上的光明的憧憬。塵世紛雜,便多給自我留一席清淨之地吧。

《顧城的詩》讀後感 篇六

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行爲,另外一種是語言。行爲是直接的,發生於主體和客體之間,相對於兩者以外的人起不到最爲直觀的感染力,語言彌補了這個不足。

但是,語言是不是或者說能不能夠成爲表達情感最爲適宜的方法呢?我想,不能。語言是禁錮的,它只代表了一種外型,是一種符號,旁者能不能夠懂得它的精神(語言的精神),是不可預測的。所以,有的人不喜用語言表達情感,甚至認爲除了精神外的其他()主體性存在都是剩餘,包括語言、軀體、行爲、交流。

顧城愛詩,但不是說他愛詩句和語言,他是愛精神,愛自然的精神、自然的境界,享受的是返璞歸真的自由。一個人追求這種境界,我想,要分刻度。成爲寫詩撰文的大家,這只是最初層次,這一層次只是喜好語言,透過語言表達情感,靠語言歡喜,靠詩句夢想,終其一生停留在斟詞酌句上,這是個圈子。不如放大了說,語言是符號,它依靠代表性涵義同思想共鳴,就像一個彎路,而用思想去描繪情感、去體驗自然真諦,是很直接的。顧城做到了,他在南太平洋的小島上,過着魯濱遜般的日子,但又和那不一樣,只要滿足生存則夠了,其餘時光,他用來聆聽自然、品味世界——他精神的世界。他笑着,不會用語言描述什麼,因此,他變的沉默,但不拘謹,深邃的眼光伴隨着幸福的笑,顧城把自我的一切都用在了對自然的夢想上了,好似思鄉般的深情,他沒有時光照顧其他,對生命、甚至是靈魂的歸宿都不注意了,我想,如果有再生的話,他甚至不必添飽肚皮,而讓每個輪迴都轉化成對自然的渴求而永久的留存於他的頭腦,他的精神世界,還有他那深邃的笑裏。

心是你的眼

爲世界着色

綠的黃的

吮吸着味道

自然用自然的

生命用生命的

我只用我的

抱歉,我說的這些“語言”是不是也禁錮了我的情感呢?

顧城的詩讀後感 篇七

週末在書城翻閱書目。不經意間一句話映入我的眼簾。“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此時原本以爲要結束今天平淡的書城之行的我。卻被這如吸鐵石般的一句話深深的所吸引…心中彷彿有股無名的躁動。令我不禁遐想聯翩。在黑夜中。無聲。無光。一人被黑夜包圍。而這黑夜也賦予了他黑色的眼睛。可他堅毅的眼神。有力的凝視前方…

正回過神來。無盡的遐想更加深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於是信手拿起這本書。翻開。閱讀。書頁。一頁接着一頁。從一到十再到一百。最後。我竟然一口氣看完了。此時我對這句話的意思。也更深了一層次。也許黑夜便是作者所處的社會。而這社會也給予了他如此的生平。可固執的他。卻不安現狀。對社會不滿。正如他自己所說。自己就如一個任性。叛逆的孩子,可這個孩子卻固執。卻堅毅。我想黑夜給了他黑色眼睛。同時也給了他一隻黑色的筆。在那個黑暗文革時期。他吶喊。他彷徨、他鬥爭、他註定要用這支筆書寫那一代人的心聲!

可如今文革時期以不復存在。現在的我們擁有着光明的一切:光明的白晝,光明的眼睛。我是否應該爲此感到慶幸。我不如顧城有令我不滿的社會。我也無需去撰寫文章去對祖國評頭論足。白晝給了我光明的眼睛我要讓自己成爲什麼?去完成什麼?我想,我雖不如顧城那般勇敢,雖不如他那般堅毅。但是我卻有我自己的夢想。有我自己的追求。

如果你問我,你的理想你的追求是什麼。我會回答,我要做一名老師。平凡的人民教師。在大家看來。這個職業不怎麼被看好,既無多大用處。也無豐厚的薪金。甚至有時這份薪金也不夠養活一家子。有的只是天天與書卷打交道,加深幾分書卷氣而已。而我卻想成爲一名人民教師。

不僅是因爲我願意時刻保持這份書生氣。願意在課堂上,聞着書香,聽着書聲,將我所學的知識傳授給我的學生。與學生們暢談着這節課的體會。

也因爲,我可以享受做一名名學生可以在我的調教下變成一名有用的人的過程。我可以爲國家獻上自己的一分綿薄之力。

更是因爲着一句話——“師者,醫心也”一名老師,他可以在生活上給予一定的幫助,也可以在心理上予以一定的引導,倘若學生的心理有些歪曲。就要對他進行教育讓他不至於誤入企圖,前途變得黑暗…

如今白晝已給了我光明的眼睛。我會讓自己成爲一名人民教師。

顧城的詩讀後感 篇八

顧城的詩很難懂,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詩人的心。

膚淺地談下我的讀後感:這是詩人的一個夢,顧城試圖通過詩將夢重現:我將鐵鏈理解爲陽光(一節節陽光的鐵鏈),因爲此夢和水有光,所以出現一系列意向:泉水、大海、魚——而有水則有岸則有“臺階”,大海同"晴空"一樣都是青色,魚與‘鳥’相戀象徵宿命的絕望。

白馬從森林深處踏着閃爍的陽光奔來,開遍鮮花。青色的大海翻滾的海浪便是我的火焰,是這晴空最強的兵,它們可以衝破一切束縛奪向自由。在海中,我望見飛鳥與魚相戀,我想起了你。.。然而這陽光確如鐵鏈般沉重,我的自由只在夢中。

這是一曲對心中美好的頌歌與哀歌,表達了詩人對真善美的追求(或許是愛情),我所有的花都從夢裏出來,我所有的夢都從水裏出來,面對大海,我低聲說了聲你的名字。——我所有的花只爲你開。表達的愛慕之意溢於言表,然而字裏行間卻充滿絕望與孤獨——我們都在陽光的鐵鏈下行走,你我的結局逃不了飛鳥與魚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