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崩潰讀後感

讀後感8.85K

第一篇:《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崩潰讀後感

在老師的引薦下,我讀了《天朝的崩潰》這本書!當然,這本書我沒有完全讀完!我只是選讀了其中一部分!對《天朝的崩潰》有一定的瞭解!這本書主要採用了文獻研究法中的歷史性研究方法、二手資料的分析、典型事例的深入研究、提出假設的方法。由於是鴉片戰爭再研究,作者蒐羅並閱讀了大量有關鴉片戰爭中的書籍、史料、書信、檔案資料等。作者在對它們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對鴉片戰爭的種種問題、現象,給出了全新的解釋,力圖向我們展示一個全面的鴉片戰爭,並相對客觀公正的評價參與鴉片戰爭中的主要歷史人物。

在讀《天朝的崩潰》的時候,對鴉片戰爭體會最深的是:鴉片戰爭前和鴉片戰爭後,中國外交的變化!也是令人最揪心的一段歷史!在高中學習歷史,每當讀到鴉片戰爭時,總有一股說不清的心緒糾結在心頭,總會爲那段不堪的歷史感到惋惜、心痛!不過讀《天朝的崩潰》的時候,更多的是帶上了一副名叫“客觀”的眼睛!

中國與外國的交往從古代到近代,直至今天都沒有完全在一個體系中。這是我品讀中最大的感嘆,書中也提到了蔣先生的名言:“中西關係是特別的。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是因爲國家力量的懸殊。經濟力量的懸殊便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總所周知,在鴉片貿易以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重點在於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量差距甚大,出口往往是進口的幾百倍;在鴉片貿易以後,這種進出口的差距掉轉過來了!通過鴉片貿易,帝

國主義者獲得的利潤越來越多,這樣以來,中國與外國的經濟差距便越拉越大!

這是造成經濟差距的外因,而內因是清朝的外交政策——閉關鎖國。閉關鎖國這一政策並不見諸與當時任何官方文獻和私人著述,是後人對清政府在鴉片戰爭前實行的一系列對外政策加以概括而提出來的。閉關鎖國這種政策雖然在一定時期內對殖民主義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但畢竟是一種落後的政策,它並不能抑制資本主義力量的發展,只能妨礙自身的發展,使中國與世隔絕,導致最終被動挨打的局面。對於這樣的史實,有種惋惜,如果清政府能及時改變一系列對外政策的話,或許以後的局面便不會是那樣的悲慘。

帶着惋惜的同時,讓我想起了另一件歷史史實,便是漢武帝的改革!在漢初的時候,實行着“無爲而治”的一種政治策略,這種政策對當時漢朝力量的復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走上了軌道後,這種“無爲而治”的政策便不適用了,曾一度的給漢朝帶來不必要的戰爭。而當時的漢武帝果斷的實行了改革,不在無爲而治,改而實行“退恩令”、“刺史”等政策。這樣的新政策,給漢朝帶來了一個新的繁華昌盛。

如果當時漢武帝沒有果斷的改革,之後的漢朝會怎樣呢?對於時代變遷,必須推陳出新的這種規則,漢朝的政府很是敏感,他們意識到了,實行了改革;然而清朝的皇帝和官員卻沒有這樣的意識,一直生活在他們爲自己建造的天朝上國的美夢中!

鴉片戰爭的失敗,是一種註定的結果。雖然當時的清軍在人數上

佔盡優勢,但是駐防分散,難以集中,調動也很困難,除了訓練、打仗外,很大程度上還擔負警察的職責。而且當時的清軍不論是八旗還是綠營,戰鬥力都已經相當差勁。除了戰鬥力差勁外,武器裝備上也是十分落後的,清軍的火器源於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間幾乎沒有技術上的改進,發射的速度、準確性都比對手差,受資金等條件限制,難以更新。這便是,當時軍事力量的懸殊!

在《天朝的崩潰》一書中,沒有明確指出“天朝”失敗的原因。歷史學家茅海建對“鴉片戰爭的再研究”,讓我看到了一個愚昧、狂妄又頑固的世界,在西方殖民侵略下,雖然已是遍體鱗傷,但仍在絕望中掙扎,這冷酷無情的史實令我深思??

第二篇:《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2014201498 信息學院理科實驗2班田慶隆

關於鴉片戰爭的一些淺見

——讀《天朝的崩潰》有感

這篇讀後感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題內話,主要是講自己對於鴉片戰爭的一些見解。第二部分則是說些題外話,則主要是圍繞看過本書後在如何認識歷史這一問題上自己的一些見解展開的,與鴉片戰爭本身可能沒有太大關係。

一. 任何人都無法逃避時代

鴉片戰爭的結果是不爭的,天朝對抗“英夷”的戰爭就好比新大陸被發現之後美洲土著人對抗葡萄牙西班牙人的那樣。離譜的雙方傷亡比例又似乎讓人聯想到了明朝戚繼光抗倭時創下的軍事史的奇蹟,只不過這次淪爲如同倭寇下場的卻是往昔不可一世的帝國。

毫無疑問,直接決定戰爭結果的是投入這場戰爭的雙方的軍事實力的對比。本書的作者在開始便從武器,編制,指揮,戰術等層面詳細地分析了中英此時的軍事力量的差距。,且不談軍隊調動的種種問題,儘管中國的軍隊在數量上佔優勢,但是在英軍這支強大的近代化武裝面前想要從數量上來彌補整體軍事實力的差距卻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在軍事實力差距這一個問題上我不想做太多的展開。

在這次戰爭中,道光帝做出的最頻繁的動作或許就是換帥。從最早先的鄧廷楨,林則徐到後來的琦善,又到後來的楊芳,奕山,裕謙等等。儘管他們的作爲各不相同,處境也是各異,可是無論是誰去坐這危險的一把手交椅,似乎都逃不過一個怪圈,大致都會走上一個相似的道路,即第一步,新官上任三把火,躊躇滿志準備掃平英夷。第二步,英軍通過軍事勝利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第三步,明白了戰爭局勢的真實情況。第四步,成爲夾在“英夷”和道光帝之間的出氣筒,通過妥協和欺騙這兩大法寶來在夾縫中謀生存。最終,謊言露餡,身陷監牢,或是兵敗身死。

原因是很顯然的,道光帝實際上成爲了決定這一切的最終推手,因爲官員們的行爲動作都不是以維護國家利益爲出發點,而是以應付道光帝爲一切活動的中心,而抵禦英國軍隊的任務反而成爲了次要的。這一點無疑是由於制度引起的。曾經有一個管理學家說,如果一個獨裁者總是做出正確的決策,那麼專制是最好的制度。可是不幸的是,道光帝只是一個資質平平,思想的高度沒有超越他的祖上先人的獨裁者。假象如果道光帝能夠提出或接受諸如“師夷長技以制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類的思想,中國的情形又會如何?

當然我不應該苛責古人,去做事後諸葛亮,正如將來的人也不應該過多指責今人所犯下的錯誤。因爲任何人都難以逃避所在的時代。

不論是林則徐,還是道光帝,或者是其他千千萬萬鴉片戰爭歷史上的龍套角色,其實都沉迷於天朝的思維框架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因爲人畢竟是環境所造就的,一個飽讀聖賢詩書,研究理學奧義的中國傳統讀書人是無法理解中英之間差距的深層次原因,更也無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他們能做到的只能是在傳統的“剿”與“撫”之間盤桓,在督促士兵去履行忠君報國的使命上做工作。

中國的近代史其實可以說成是中國跪下去然後又站起來的歷史。而鴉片戰爭史就無疑是中國跪下去的開端。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人眼中甚至是在一些西方人眼中,天朝的物產永遠是最豐富的,天朝的制度永遠是最先進的,天朝的軍事實力也是最強大的。西方世界只不

過尚未開化的蠻夷之地,而夷人的種種挑釁舉動終不過是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的自不量力的行爲。在遭受軍事失利後的,上自皇帝下至臣民,都無一能接受天朝其實已經不敵島夷這一客觀事實,而是自我欺騙式的認爲

“楊芳,奕山爲堅持抵抗,自取敗道;顏伯燾是口頭主戰派,臨陣脫逃,不足效法;陳連升,關天培戰死卻失利,咎因‘奸臣’琦善;定海三總兵之敗,本屬寡不敵衆,且血戰六天六夜;而在鎮海,頭號主戰大員裕謙兵敗絕望自殺,這就出現了一個漏洞。餘步雲恰恰能補上這一漏洞”(p375)。

當時的人們或許已經感受到了些許奇異的氛圍:天朝似乎不敵島夷。但是爲天朝的固有思路容不得他們去有更多的思考,只允許他們繼續自我欺騙。即使出現了幾個難得的對事實稍有認識的人也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直言不諱,還是裝作毫不知情。選擇了後者的人往往就會被當做“漢奸”來處理(不是因爲有漢奸,而是人們需要漢奸)。

我不是想說琦善是好人而林則徐是誤國的愚人,但是無論在那個時代,我們都需要那些有着先知先覺的人。這樣我們的民族纔不至於在歷史的大浪中被沖刷殆盡。

先知先覺的人總是沒有好下場,至少是不被人所認可的。是所謂“英雄的最終故鄉是寂寞”。

但是正如魯迅在《吶喊》的序言裏所說的: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然而在今天,我們的甦醒者在哪裏?我們整個社會又是以一種怎樣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這或許是我們從鴉片戰爭中所得到的一個更加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

二.教科書式的歷史觀與政治正確的陷阱

林則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民族英雄”,“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有什麼主要事蹟?“虎門銷煙”。在中國,或許每個有着國中以上學歷的人都會這樣回答。而問題的答案似乎也是那樣的不容置喙,理所應當。我也還一直記得國中歷史教科書上那繪有案首挺胸正氣浩然的林則徐像的插圖,以及電影中林公大義凜然的英雄形象。這一切看上去都是這樣的美好和諧,偉大的民族英雄看來也註定要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了。

但是現在,當我敲擊着鍵盤的時候,我覺得這心中的美好圖景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林則徐,這位我們眼中的聖人或是神人,卻大概只是一個屬於被人們千百遍唾棄的“腐朽的晚清王朝”的天朝大吏。他與那些被鄙視的天朝官員們的一個極大的共同點便是他們都還沒有從天朝的大夢中甦醒,而他與這些人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林是一個強硬的鷹派人物,而琦善之流是鴿派人物罷了。

儘管從現在來看,比較中英實力之懸殊,琦善的舉動似乎是更爲明智的選擇,而林卻猶似於以卵擊石;英軍進攻定海而非廣東的舉動也似乎與林則徐的文韜武略和嚴密佈防沒有太大關係;爾後在廣東的慘敗與林的罷黜也很難掛上鉤。但是歷史教科書是不會給真相以申辯的機會。於是,林就是英雄,道光帝若是繼續任用他,那麼“英夷”也就不會有之後的猖狂;而琦善就是賣國賊,正是他的賣國行爲才使“英夷”在中國得逞。

教科書所傳達給我們的是一種極易於操作的歷史觀,即如同硬幣有正反兩面一般,幾乎每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都被簡單的貼上了“好”或“壞”的標籤。林則徐是“好”的,琦善是“壞”的;孫中山是“好”的,袁世凱是“壞”的;毛澤東是“好”的,蔣介石是“壞”的。就算是最辯證的結論,也不過是下一個如同對辛亥革命意義(推翻了清王朝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沒有改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性質云云)那樣半黑半白的割裂

式的定義。

也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們也就形成了一種牢不可破的二元論歷史觀。也就是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我們所看到的歷史人物便成爲了一個個可以用兒童的水彩筆塗鴉而成的平面形象,而不是一個個鮮活的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的有血有肉的人。

胡適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抱着一個被教科書所打扮的幼稚的洋娃娃的我們儘管可以在歷史考試中獲得高分,卻很難說是真正瞭解中國的歷史。歷史過去也就過去罷,今人如何看待自然不會改變那永遠被封存的真相。但是未來呢?有人說,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你就能看到多遠的將來,中國人難道也要準備用這幼稚的眼光來看待當今這紛繁複雜的世界嗎?

在紅色中國時期,“政治正確”這個詞彙可以說是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無處不在,也深遠地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爲觀念。在當時,如果跨過了政治正確這條紅線,後果會是不堪設想的。而當時的歷史學術成果也就理所應當的帶有了濃厚的時代色彩(比如關於三元里抗英事件廣東省文史館提出了所謂的以農工爲主體,以農民爲領袖的說法)。

在新的時代中裏,在這個政治掛帥已成爲往事的時代,政治正確似乎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然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在解讀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時候仍然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受到某種類似於“政治正確”的因素的影響。即人們在對待歷史的態度上,會主觀地加入某些共同的價值取向,並且以某歷史事件或人物是否符合現在的所謂普世價值來對其下最終的判定與評價。

就林則徐的例子來說,《天朝的崩潰》一書的作者已經用極其具有說服力的史料證明其不過也是同琦善一樣,是天朝的一名官員;也是與很多庸人一樣,爲自己的失誤找託詞與藉口;但是他與琦善等人最大的區別是林是一個強硬的鷹派人物。而琦善楊芳奕山都是在“英夷”的堅船利炮下放下了天朝大吏的架子的鴿派。在當時的局勢下,採取哪種態度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全中國的利益,這一點已經被鴉片戰爭的歷史回答了(當然是從一種純粹的功利主義的角度)。但是如今,林則徐被奉爲了廟堂上的民族英雄,而琦善楊芳等人不是被稱作漢奸賣國賊就是在歷史的洪流銷聲匿跡。人們的認識之所以有如此天差地別的原因,就我看來,其實就是受到了這種“政治正確”的思路的影響。林則徐的強硬態度往往使人聯繫起愛國主義這個無論是在那個時代都被推至至高無上的地位的價值觀(比如我黨提出的“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而林的同事們則剛好與其相反。這就不難解釋他們的遭遇的區別了。其實不僅是中國,幾乎所有國家都很難逃脫這個“政治正確”的陷阱。美國人從不吝嗇用冗長的篇幅介紹《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但他們卻很少會提及他們敬愛的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其實是一個堅信白人比黑人高貴的種族主義者。只是因爲把林肯塑造成一個人權鬥士的形象會更符合人們的那些普世價值觀:平等,自由,人權云云。

追求了這種“政治正確”往往便意味着放棄了對歷史真相的忠實還原。被歪曲的歷史也更像是一種教科書,是用來傳達一種價值觀,而非真實的記錄。

究其原因,我認爲大莫過於兩點。首先,當然是出於宣傳的目的。孔子著《春秋》以後中國的歷史便逐漸具有了宣傳作用一直至今。而往往在民族危急存亡的時刻,這種作用就越發明顯和重要。這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當權者也必將符合自己所認爲的正確的價值觀灌輸到歷史上(我在這裏並不想評判這種價值觀孰優孰劣,而是僅僅陳述這種現象)。無論在是在哪個國家,哪種文化環境之下關於歷史的記錄與宣傳都難以逃脫這“政治正確”的窠臼。比如美國的歷史會竭力宣揚民主,自由,人權,平等這些典型的美國的價值觀,而中的國曆史則是會偏重於宣揚如集體主義,自我犧牲,奉獻等中國特色的特殊氣質。

第二個原因,我想大概應該歸結於人對於美好事物的本能追求以及出於本能的對於祖國的熱愛。這一點我不想最過多的解釋,也沒有能裏做出很有見地的解釋。無論是史學家還是

觀史的人其實都無法剋制自己內心情感的介入。

或許也就是這種“政治正確”才促成了整個社會對覺醒者的冷酷。

我絕不是指責“政治正確”,我也承認在許多時候“政治正確”的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政治正確”絕對是探索歷史真相的毒藥。作爲普通人,我們或許不必對此太過在意,然而對於治史者而言,摒棄對“政治正確”的依賴或許纔是通向真理的不二法門。

第三篇: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有一次在網上尋找資料時不經意之間發現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好奇心使然,我便稍微翻閱了一下,然後就被它所吸引,下邊我就把《天朝的崩潰》讀後的看法做一個總結。

作者在序言中探討了琦善的賣國問題,雖然作者一再強調並非爲“奸臣”、“賣國賊”正名,但琦善作爲道光朝的一名大吏,在我所讀書中,未見有人表揚過他,《天朝的崩潰》上來就爲他作平反,起初不能不讓我覺得似有譁衆取寵之心,但展卷讀完,我想,在中國這樣一個重視歷史的國度裏,沒有哪個人物不在乎自己的聲名,能夠留芳千古是每個人的理想。所以琦善等一批“投降派”依照當時的標準竟然都是符合臣子之道的忠臣。主觀上他們絕對是維護道光皇帝的正統地位的,在他們看來,他們所做的其實就是爲臣子的本份所在。作者此觀點進而引出主題:鴉片戰爭的失敗,究竟應歸結於中國的落後和保守,還是應歸結於琦善等人的原因?當時中國的正確之途,究竟是徹底的改弦更張,還是隻需要重用林則徐等力主抵抗的官僚?本書的核心問題,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能否取得鴉片戰爭的勝利?這是一場勝或負的結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戰爭,還是一場必定要失敗的戰爭?當時清政府中有沒有人可以領導或指導這場戰爭獲得勝利?如果戰爭必敗,我們又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作者不斷地在當時的歷史場景之下,提出假設,因爲已經發生之事並不是最有可能發生之事,歷史學家會注意到歷史可能出現但未能出現的轉機。

《天朝的崩潰》從兵力、武器、指揮、戰術等諸方面證明當時的清軍無論如何抵擋不了英國侵略軍的進攻。簡要的比較一下:

一、清朝的兵力雖在人數上佔優勢,但當時的清軍駐防分散,難以集中,調動也很困難,除訓練、打仗外,很大程度上還擔負警察的職責。而且當時的清軍不論八旗還是綠營,戰鬥力都已經相當差勁。而英軍在鴉片戰爭後期人數已經達到兩萬,可以算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隊,在大部分戰場,清軍迎戰的兵力僅比對手略多或持平。而且這些人從各地、各省抽調而來,其戰鬥力顯然不如整體編制的對手。

二、從武器上說,清軍的火器源於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間幾乎沒有技術上的改進,發射的速度、準確性都比對手差,而且受資金等條件限制,難以更新,有的火槍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類似,式樣和當年明軍阻擊後金進攻時的紅衣大炮差不多,鑄造技術也落後,使用時經常被炸裂傷及自身,射程、準確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還使用大刀弓箭,無法和近代化的英軍相比。

三、歷次戰鬥中清軍的指揮者都是王朝的精英人物,像林則徐歷來勤勉能幹、琦善在封疆大吏中政績最爲出色、伊里布善於處理民族事務、裕謙是主戰派中態度最堅決的,楊芳在嘉慶年間鎮壓起義屢立戰功,可算當朝第一名將,差一點的奕山、奕經也是宗室親貴中的翹楚。但結果是無一例外的慘敗。

從這幾點來看,清軍實力實在無法和英國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侵略者大的毫無還擊之力時仍然做着天朝美夢。這也是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清朝方面從來沒有把英國看成一個平等的對手,戰敗之後也從未吸取教訓。對於遠來的“夷人”,“天朝”知其“船堅炮利”,但也僅此而已,他們一直認爲英軍不擅陸戰,只要一離開軍艦就好對付。在戰爭中,朝廷的政策一直在“剿、撫”之間遊移,剿自不必說,所謂“撫”也並不是投降的意思,而是“安撫”,也是顯示天朝威德的一種形式,是夷人接受了天朝的恩賜而罷兵。

以作者的看法,中國應該向日本一樣,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而應當儘快簽訂和約,再走自強之路。對此我不以爲然,且不說日本被西方列強侵略是在中國之後,已有前車之鑑,以當時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當時官場腐敗的習氣,深刻的思考戰敗的原因,發起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困難的。更重要的一點是,抵抗、犧牲是一個必然付出的代價,直接投降的作法從中國人民的感情上是說不過去的。

正如書中所說:歷史學最基本的價值,就在於提供錯誤,即失敗的教訓。所謂“以史爲鑑”,正是面對錯誤。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民族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遠遠超過他們勝利時的收穫。勝利使人興奮,失敗使人沉思。一個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興奮中的民族更有力量。 作者: 茅海建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4

第四篇:《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讀《天朝的崩潰》有感

作爲一個理科生,對於鴉片戰爭,我一般所瞭解的不過是教科書上那麼兩三頁紙的內容,這次在王老師的引薦下,我讀了《朝的崩潰》這本書,瞭解到很多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受益匪淺。

《天朝的崩潰》又稱“鴉片戰爭再研究”一書是北京大學茅海建教授研究鴉片戰爭的成果,該書以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觀念解析鴉片戰爭並着重分析戰爭失敗的原因。當今社會更多的是關注鴉片戰爭的意義,而看的最少的是“中國人在這個過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錯誤” 。茅教授在書中專門分析當時的中國人,尤其是決策者們,究竟犯了什麼錯誤以及如何是犯錯的,並對戰爭涉及清王朝的種種史實進行考證,對種種陳說予以分析,另外還對這次戰爭中的主要人物加以評論。就一般而言,歷史事件隨着時光流逝而意義日減,但是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現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

中國與外國的交往從古代到近代,直至今天都沒有完全在一個體系中。這是我品讀中最大的感嘆,書中也提到了蔣先生的名言:“中西關係是特別的。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是因爲國家力量的懸殊。經濟力量的懸殊便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閉關自守的中國在對外貿易一直處於優勢,用傳統保守的自然經濟模式抵抗者英國工業化生產的商品,出口遠大於進口,直到英國人開始通過販運鴉片來獲得貿易平衡,攫取利潤,通過戰爭和條約來保障其經濟利益的時

候,中國的自然經濟才逐漸破產,不得不走上近代化之路。這是造成經濟差距的外因,而內因是清朝的外交政策——閉關鎖國。閉關鎖國這一政策並不見諸與當時任何官方文獻和私人著述,是後人對清政府在鴉片戰爭前實行的一系列對外政策加以概括而提出來的。閉關鎖國這種政策雖然在一定時期內對殖民主義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但畢竟是一種落後的政策,它並不能抑制資本主義力量的發展,只能妨礙自身的發展,使中國與世隔絕,導致最終被動挨打的局面。對於這樣的史實,有種惋惜,如果清政府能及時改變一系列對外政策的話,或許以後的局面便不會是那樣的悲慘。

其次,它圍繞一些晚清時期我們所認爲的漢奸及英雄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它最大的亮點是闡述了真相,將教科書上的正面,反面人物都還原了最初的面貌。之前我對於林則徐的瞭解僅限於虎門硝煙這一事件,中卻進一步寫出了林則徐的真實人物性格,他只不過又是一個被清政府官場矇蔽的普通官員,發配出去後仍然敗在“官場”二字上,復出無力,阻擋不了英軍的入侵,這“天朝”連最後的精良指揮都敵不過英軍,大局又如何穩得住?廟堂之上,當年事可歌可頌,公卻永遠無法超越他所在時代,非英人所畏懼的一個漢人神話,他的眼光、知識也難以逾越天朝的狹隘…….

感謝《天朝的崩潰》還了歷史一個真相,讓我們感受到演變的軌跡,對這段歷史,它的綜合與解釋理性中含着熱忱痛切,令人悚然心驚,同時它也讓我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研究歷史,就是應該吸取歷史所提供的那些失敗的教訓,進行自我批判,以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第五篇:《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高鵬飛

化工學院2014級口腔1班2014041125

從小到大除了課本基本上幾乎沒怎麼看過什麼書,讓寫讀後感時也只能現讀,搜來搜去,感覺《天朝的崩潰》這本書有看頭,就下載下來開始看,現在寫下讀完這本書之後的一點感受,作爲期中作業。

大概有三方面的感受吧,首先當我看序言時,發現這本書是作者細心研究史料十餘年所得成果,這足以見作者治學之嚴謹,做事態度之認真,這讓我想起了花費27年寫成本草的李時珍,凡事不做則罷,做就要做得儘量完美,儘量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創作目的是作者寫給他的恩師的,以答謝恩是的培育之恩,唯一可惜的是書完成時恩師已經仙逝多年,因此,無論生活中的行善或行孝,我們都要趁早。 第二方面,是本書的寫作傾向,雖不能說有違歷史,但作者一系列獨到創見可能在學術界引起爭議,相信這種爭議將有助於深化中國近代史研究。首先但就引子來說,琦善賣國在歷史上是無可辯駁的,但作者卻多角度入手,力圖以當時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與行爲規範去理解歷史,使許多在今人看來是荒謬的現象得以顯示其在當時環境

中的“合理性”,讓人不得不對琦善賣國的可靠性產生一定懷疑。投降,清政府只是失去了尊嚴,不投降,百姓們就會遭受大災難,因此,討論誰對誰錯是沒有意義的。但作者寫作總的方向是不會錯的,清政府的腐朽自大,列強的蠻橫無理,讓這一段歷史永遠的刻在中國人的心裏,將中國釘在了羞辱史上

第三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關於書所寫內容的一些感觸。作者將題目起作“天朝的崩潰”,顯示了清政府的盲目自大,極具諷刺意味。茅海建太無情了,他無情到不給我們對鴉片戰爭進行假設幻想的空間;茅海建太冷酷了,他用手術刀一般的目光和文字一點點地剖析着“天朝”那臃腫笨拙的軀體;茅海建對祖國的愛也太深厚了,以至於他的心在爲歷史流淚乃至流血的時候,仍然不肯放棄對祖國的忠誠、對祖國曆史的誠實。

書首先對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與英方的實力進行了分析比較,包括兵力、武器、指揮、戰術等諸方面,從中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清政府無論從哪方面都弱於實力強大的英軍,奠定了清政府必敗的的基礎。許多人認爲,失敗是可恥的,是懦弱的,但是,正是鴉片戰爭的失敗,是中國人被硬生生的“拖”進了世界,儘管它不想,從此,中國開始被各種列強蹂躪,各種條約,各種割地賠錢,也正是從此,中國人開始明白自

己的處境,開始尋求強國之路,也正是從此,中國人開始了中斷了幾百年的科技進步,鴉片戰爭,給這隻真在沉睡的猛虎當頭一擊,把他喚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鴉片戰爭是歷史的發展中必然要經過的一個階段,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必然要失敗的一場戰爭。

時至今日,鴉片戰爭的痕跡已瞭然無存,香港依然在祖國懷抱,開放的港口什麼的就更不必說,都成了現在的發達城市,回過頭來,170年過去了,鴉片戰爭帶給我們什麼?沒錯,是一個國家自強的資本,一個人的恥辱纔是他自強的資本!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後生,陷於亡地而後存”只有經歷過阿磨難,才能成功走出困境。

其實,我認爲,每個人的一生都需要一場鴉片戰爭,每個墮落的人更需要一場鴉片戰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鳳凰涅槃,獲得重生, 變得更強。

借用書中的話了結我的文章:鴉片戰爭留給了我們的首要問題是,中國大陸與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年前,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作者已經不需要給出答案,我相信大家都會明白的,

標籤:讀後感 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