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6W

《我們仨》讀後感(多篇)

《我們仨》讀後感 篇一

一本好書就象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給我們諸多啓示。《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這本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楊先生的確以“我們仨”自豪:“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這話絕不是尋常家庭關係的人能夠說出。這話也絕不是尋常生命態度的人能夠說出。讀整本書時,我聽到的始終是這一聲彷彿輕聲自語的嘆息:”我們仨失散了,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有人說,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經習慣了和你所愛的人的相處,彷彿日子會這樣無限的延續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頭一驚想,起時光在飛快流逝。正無可挽回的把你、你所愛的人以及你們共同擁有的一切帶走。於是,你心中升起一種柔情,想要保護你的愛人免遭時光的劫掠。你還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也是多麼寶貴,有着稍縱即逝的驚人的美……

面對苦難,人生的得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就是過往雲煙……

總之,讀了這本書後,使我感悟很深,我想生活中,對待教師這個職業不但需要有勤懇、奉獻的精神,更需要在平日的教學中善於積累、思考和總結、昇華。再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對待工作要忠誠,要自信。忠誠就是工作時真誠負責,尊重學生。工作時對自己要自信。無論出現什麼困難,無論前途多麼暗淡,他們總是相信能夠把心中的理想變成現實。自信使我們決心更堅定,自信使我們意志更堅強,它給我們思想以力量,給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促使我們立刻採取行動把可能變成現實。

《我們仨》讀後感 篇二

我經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人生實苦”,聽見的人不免一陣打趣,“知足常樂”。

讓我想起一副“常想一二”的題字,尋其原委,竟來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偶爾細想一下,覺得很是具有智慧。早先讀起季羨林先生的《八十述懷》《九十述懷》,看到了一個老人的“絮叨”,文章中洋溢着偷得浮生的小確幸,又不時表露出對迴歸的從容,讓我在寒夜中爲之一振。後來,讀到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也感受到了相同的精神。

文章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它描述了一個夢境,夢中老人與另一半走散了,焦急地尋找卻始終找不到。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古驛道上,夢境與現實交錯,失去兩位至親的痛苦回憶,恍惚地好像天命一般。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老人回憶了她和錢鍾書先生、女兒鍾瑗同行一路的生活形態,從海外留學的趣事,到生育女兒的喜悅,再到歸國後的謹小慎微,一家人熬過了浩劫年代,走過了平和的三十年,僅留一人於塵世間。

楊絳先生於93歲完成此書,原本以爲這本書的“智慧”分量太重,可實際讀起來卻很輕快,比如:楊絳在醫院生小孩,錢鍾書說自己在家裏“幹了壞事”。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錢鍾書說,“墨水呀!”楊絳安撫他,“墨水也能洗”。回家後錢鍾書又把檯燈砸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

又比如:楊絳是在新式家庭長大,錢鍾書卻出生於家教森嚴的舊式家庭,他們倆的婚禮儀式是新舊參半,婚禮前,錢鍾書向楊絳父親說明,在錢家婚禮必須磕頭,楊父認爲這是舊朝廢禮,大爲不快,可楊絳卻表示這不過是“禮節而已,不重要”。每次回到錢家,楊父都幽默地說,又要去“做媳婦”了。

因爲見不得別人的書裏有太多沉痛,所以第二部分我是最後才粗略翻了一遍,即使是這樣,也無法阻擋那排山倒海的苦楚,想想自己,想想那麼多悲歡離合,也許人世間走一遭,苦難就是人生的標配,我們所掙扎的,不過是一點零星的念想,不肯屈服的念想。

《我們仨》讀後感 篇三

讀此書的緣起很奇妙。第一是君君推薦,若是我自己,那是不會查找此類書看的。二是看到推薦時我剛好有空,不然再往後就很有可能被雜事所耽擱 從而錯過閱讀時機了。)

更好玩的是,楊老在第一部分寫的是她的夢境。這一部分看似虛幻紛雜雲裏霧裏,實則在老人往後的故事裏 這個夢境裏的點滴都是有跡可循的。

虛實之間,流露的是滿滿的真切的情感。

當然那是後話,當時純粹是被夢境故事裏的強烈情感戳中了,於是果斷決定開始閱讀。

以上就是緣起了。

(據悉奶爸看完第一部分後的內心感覺和我完全不同誒他當時看完的第一感覺居然是覺得這真是個坑。。。哈哈哈笑翻)

說真的,這本書的讀後感 我一直在考慮該怎麼寫,因爲我對這本書的感覺一定與大多數人都不一樣。甚至與我自己從前看書的心情,都完全不同。

因爲它帶給我的 是一個我從未有過的機會。

一個聽老一輩講故事的機會。

可能是從小離家的原因,所以從沒有什麼機會去聽家裏老人們的故事。直到真的再也沒有這個機會。

於是 這竟漸漸成爲了一種連自己都以爲自己不太在意的遺憾。

但"以爲不在意"不等於"真的不在意"。

當看這本書時,越看就越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那種感覺就好像是突然間多了一個很親很親的長輩,願意一點一滴不厭其煩的給我講他們那一輩的故事。

於是,我開始在一旁靜靜的聽,聽一個老人以平常而深情的語調 以她銘心又溫和的方式去懷念 "我們仨"。

從一起留學到後來結婚喜得愛女;從回國後的幾經波折到輾轉安居;直到最後,她最親近的兩個人 相繼離開。

故事有喜有默有動容,在聽故事的當下,心裏的某個地方 已有知有覺的發生了某種改變。

從故事裏可以看到老人對事物的經歷和看法。關於讀書,關於原則,關於排擠,關於適時的沉默;關於相守,關於離別,關於選擇;關於時代動盪中的感情,不論是親情、友情 又或是愛情。

一點一滴,滲透生命,又滋養出新的生命來。

聽完故事 心裏生出了某種共情。

《我們仨》讀後感 篇四

那裏煙霧迷濛,空氣鬱塞,雜樹叢生,就是在這個古驛道上,我們仨相守,相聚,相失……

本書作者楊絳用心記錄了六十多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歷的無數風雨,編成了一本《我們仨》。

正如楊絳所說,這是一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情感宣泄之作。她在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生命的末了,依然用自我的餘熱來溫暖整個家庭,即使三人分隔三地,在客棧、漁船、三里河的家之間,那些魂牽夢縈的最終時光。

所幸,楊絳的人生還是幸福的,即使他們仨已在天地間失散,她仍然能夠擁抱那些年一家三口的幸福溫暖,她依然能夠獨自一人默默思念丈夫和女兒。

《我們仨》,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楊絳說:“我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身一變,可變成好幾個人。”

的確是這樣,在錢瑗的眼中,爸爸錢鍾書只配當她的弟弟,有時卻又搖身一變,變成教師,她和媽媽都是好學生。但在穿衣吃飯方面卻又需要被人照顧,跟孩子一般弱小。

在__期間,楊絳和錢鍾書被革命羣衆揪出來,成了“牛鬼蛇神”,而錢瑗必須走過衆目睽睽下的大院,貼上大字報,和父母劃清界限。一年之後,他們依然是最可欺負的,而他們仨在如此艱難的境遇下,依然能夠享受舒坦和溫暖。

“我們對坐吃晚飯,其樂也融融,因爲我們有這麼多友人的同情和關懷,說不盡的感激,心上簡便而愉快。”讀到這樣的文字,誰能不動容一家三口無時無刻的相守相助,讓這些苦難在風雨中遠去,只留下舒坦和溫暖,簡便而愉快。

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像他們三那樣,無論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夠感受到家人纏纏綿綿的愛,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無奈,完美的事物總是容易消逝。一九九七年早春,錢瑗去世了;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在人世間失散了。以往的永遠,成了漸行漸遠。

就像那首歌裏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相守,相聚,相失。“家在哪裏,我不明白。我還在尋覓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