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王陽明心學》讀後感

讀後感1.11W

《王陽明心學》讀後感

《王陽明心學》讀後感 篇1

記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兒》時,當年明月對王守仁推崇備至,花了很多的筆墨寫了陽明心學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對知行合一的哲學理念做了傳奇式的描寫。使我對這位心學的創立者充滿了景仰之情。但對他的瞭解一直也停留於當時那短短的兩個章節,一直無緣對心學繼續進一步的學習。這次有緣拿到了度陰山所著的《知行合一王陽明2》,認真通讀了一遍,才真正的比較全面的瞭解了這個中國古代傑出的哲學家的心路歷程。

開篇第一章就通俗的解釋了陽明學說的核心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使我這個門外女子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心學的思想核心,體悟了人生境界的重要意義。在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須具備二個先決條件。一是確立正確的目標,二是找到正確的路徑,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先確立了正確的人生目標,才能實現人生真正的價值。王陽明從小就沒有立志走科舉仕途的目標,而是立志要成爲聖賢之人,這在當時引起了老師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過不斷的實踐加學習,終成一代聖賢。他從格物致知引伸到認識本體,認識客觀的“天理”,再把它轉換爲律己的修養目標,直接追求一種人生意境。這種意境使人能夠“心有所主”,王陽明就是一個能堅持自己的觀念,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人。他能在人生實踐中對各種境遇、事物都運用自如,應對合“理”。這一切都因爲他樹立了正確的人生目標。

實際上王陽明的哲學命題,從“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講的,就是心之“體用”,即“良知”的境界與“致良知”修養的圓融契合。其中,確立正確的目標看起來似乎相對容易,這就是“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這樣,聖人才爲“人人可到”,使人人“自有擔當”。因此,在爲學方法及學說體系上,與朱熹不同,他不是“格”、“致”求知,識認客觀的“天理”,再把它轉換爲律己的修養目標,而是直接追求一種人生意境。這種意境使人能夠“心有所主”,並在人生實踐中對各種境遇、事物,都能運用自如,應對合“理”。實際上王陽明的哲學命題,從“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講的,就是心之“體用”,即“良知”的境界與“致良知”修養的圓融契合。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開創的陽明心學無論是在在哲學還是道德倫理體系的歷史進程之中都佔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朱熹理學之後三百餘年,真正能與其學說相抗衡者,也正是陽明心學。陽明心學可以看做是一種建立在陸九淵心學的基礎上,同時批判朱子理學,具有他們那個時代內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種道德哲學體系。這種新型的道德哲學將良知之心上升到哲學本體的高度,簡化道德理性與道德感情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以‘心即理’爲前提,以‘致良知’爲目標,通過‘知行合一’動機論來解決傳統儒家道德理性與道德實踐互相脫節的問題,其學說的現實意旨在於實現‘破心中賊’的道德淨化目的與政治教化目標。那麼,在陽明的心學之中我們就必須把握三個重要的概念,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陽明主張‘心即理,這裏的心指的並不是物質性的心,而是一種精神上的’靈明‘,具體表現爲人的認知能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說陽明心學中的’心‘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含義:第一是感覺與認知之心;第二是人與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種憐憫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種判斷是非的道德理性。這裏引用一段話來更簡單的瞭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

這裏王陽明所說的心既是一種我們感知外物的能力,也是我們與萬物共有的憐憫之情,當我們去感知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纔對我們而言具有了意義,由此也可見王陽明強調了人對於外物對於社會的一種價值,與西方著名的哲學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指不依賴於環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也是至善本體在是非知覺上的當即呈現,也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具有價值上的普遍性和絕對性,聯繫上面所提到的心即理中’心‘的三個方面的含義,這裏的良知也可以看成是第三層關於道德理性的體現。致良知即指使良知致極致,也指依良知而行,這就與知行合一聯繫起來了。良知爲知,致則有力行之義,致良知這一理論形式把心與理、知與行、道德修養與社會實踐融合爲一,是王陽明一生思想的'總結。’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目標,本心是可以無善惡之分並且可以分辨善惡的,但具體的人會因爲慾念而使本心染惡,那麼久需要我們就要通過知行合一的方法去達到,去儘可能的還原我們的良知之心。

引王陽明的兩句話來認識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皆得其理矣。‘’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基於心即理的本體論的,良知之心就是我們要追求和還原的本心,那麼我們就只能向內去求得我們的良知之心,這種向內求良知的目的只能通過與向外的行來達到,知行合一是達到致良知的方法。在這裏,王陽明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的觀點是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的,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對於倫理道德是隻知而’終身不行‘,只不過是講之以口耳,並不身體力行。而道德信條如果不能身體力行,則毫無意義。所以,陽明以’知行合一‘的命題,強調了道德信條的實踐性品格。王陽明主張在道德實踐之中,我們要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而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思想的階段。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用這四句話歸納總結王陽明的心學:’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心即使理,我們無需求理與外,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人的本心無善惡之分,但受慾念的紛擾染惡,所以我們要通過知行合一的方式去還原我們的良知之心。

王陽明的心學在當代的知識體系中看來,存在着許多的侷限性,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系中,這是屬於唯心主義的陣營的思想,但需要指出的是,王陽明的心學更多的是偏向倫理上的道德哲學,而不是關於心物二元主體的討論。那麼,作爲一種道德價值體系,王陽明的思想對於當代思想和實踐還是會有一些啓發的。譬如知行合一,把我們所瞭解的道德理性和判斷,運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去才能真的使這樣的道德理性產生價值。當代道德思想的發展太快,很多人們銘記於心的道德準則卻逐漸的消失在我們的行爲中。我們都知道老人摔倒要扶,但因爲現實的一些原因和考慮,這樣一件理所應當的行爲也貼上了太多的標籤而變得困難。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該反思我們的倫理道德?反思我們的道德理念是否與我們的道德行爲一致?反思我們是不是在儘自己所能去致良知呢?

王陽明的心學給了我很多的啓發,時常回想哲人的思想,自己去不斷地反思和思考,我們總會有更多的收穫,從哲人的智慧之中悟出新的道理。

《王陽明心學》讀後感 篇2

克己需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衆惡相引而來。——《傳習錄》

我們常說,心靈,如同一間房;而眼睛,如同一扇窗。

試問自己,多久沒有“充電”了,即使“充電”,也是偶爾的一瞬間。夜晚,說好的,靜下心來,好好的看一本書;可電視劇一響,忍不住在客廳裏看電視。說好的不玩手機,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機刷上了朋友圈。

這個社會,誘惑太多。常常在想,科技導致了我們精神文明的墮落,還是是一種屬於文明進步的標識。回想起孔子那個年代,一無所有的顏回,活的是那樣的灑脫。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喚友。做事論道。有些上班的前輩們常常在說五十年代的事情,那個時候物質生活還不如現在富裕,然而他們卻說,那時候的人,真好。

是社會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社會。現在的我,坐在書桌前。關閉於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安靜靜的看着書。想起古人常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心靈,進行一趟遠遊。

有時候,書是最好的遠遊方式。翻看一本書,像似雲遊九州,上可摘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所以,我選擇在晚上,安安靜靜地泡上一杯茶,開啓一盞昏暗的燈,我要去泛黃的歷史中去遨遊。在這裏,我的心,得到了歸宿,找到了寧靜的港灣。

若您看到我在看書,麻煩您,別打擾我,因爲那是我心靈停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