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大儒王陽明》、《讓良知自由》讀後感

讀後感1.74W

爲往聖繼絕學

《大儒王陽明》、《讓良知自由》讀後感

——《大儒王陽明》、《讓良知自由》讀後感

上馬能帶兵,下馬能講學;論事功,他足以封王入閣;論思想,他足以流傳千古。然而,他一生卻是屢受壓制、排擠,朝堂之上一直有那麼些位高權重的閣僚們對他又敬又怕。不過,他的一生也受到了各階層人士的倍加推崇,上至朝中大臣,下至販夫走卒,都有他的學生,都在積極信奉並傳播着他的思想。

他就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他的學說被命名爲“心學”。長久以來,由於深受僵化、對立、割裂思想的影響,我一聽“心學”兩個字就將其等同於了“唯心主義”,進而又聯想到了錯誤,甚至是“封建迷信”。所以,只聽“心學”倆字,便因爲偏見極深對王陽明的誤會很深了。

然而,近一段時間研讀了《大儒王陽明》、《讓良知自由——王陽明自畫像》兩書,對這位大思想家的經歷、思想有所瞭解後,方知自己以前的誤會是多麼深了。現在,我覺得,我們當代中國人是怎樣地拋棄了老祖宗們的思想,轉而讓這個社會出現了可怕的信仰危機與思想空虛的。這一點,我們從心學的兩大主張即可看出來。

“心學”的核心主張是“致良知”。

王陽明說:“某之良知之論,從百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對此,後人解釋爲:良知是感覺化的思想,是抽象化的感覺。因爲王陽明是儒家學說的繼承者,但孔孟之道歷經近兩千年的傳承之後,“仁、義”的主張被後人歪曲甚多。王陽明爲了恢復聖人之道,便以全新的“良知”說來闡述真理。王陽明說:“爾那一點良知,正是爾自家底準則。”“良知”是一個人的“準則”,應該跟今人所說的“道德律”是一個概念,即是人們常說的“良心”。一個人辦了違背道德的事,便覺得羞愧,就是說明還有“良心”與“道德律”在。不過,不管“良知”也好,“良心”也好,流傳至今都似乎成了空泛概念一樣,讓人無視它的存在了。於是,便常常會有“良心值幾個錢”的典型利慾薰心的語言問世了。

其實,“良知”在“心學”之中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王陽明說:“爾意念着處他(良知)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這個“良知”在王陽明看來,似乎比我們理解的“羞恥心”要高級的多。按王陽明如此論述,“良知”不就成了“神”了嗎?“瞞他一些不得”,是不是這個意思?我的理解,老百姓說的“擡頭三尺有神明”,也是此理。只不過,王陽明說“良知”在“身內”,老百姓說“神明”在身外——“頭上”。但老祖先說“天人合一”,實際上也就是說“內外一體”了。王陽明進一步對弟子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倒了。”這些話,在佛家說來,就是“人人有佛性”的通俗化說法罷了。陽明先生雖爲儒家弟子,但道家、佛家的思想從不排斥,而是積極吸收。又因爲他積極入世“建功立業”的修煉態度,他用平白如話、不帶宗教痕跡的語言闡述着大道,更爲令人稱道。

“良知”——“心中”——“聖人”,你能明白一點什麼嗎?如果你能明白點什麼的話,什麼“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就不會得到你的贊成了;如果你真能明白點什麼的話,什麼“人活着到底爲了啥”也就不會困惑你了。你心中就有個“聖人”,這“聖人”不是別人的,是你的。你爲什麼又發覺不了呢?王陽明的學生有解釋——“只是物慾遮蔽”。所以,我們更會感覺到當今社會的“享樂主義”、“金錢主義”的危害了吧?這些思想把人的“良知”都遮蔽了,使得原來都能成爲“聖人”的人,成了一個個“魔鬼”。這樣的社會,不“羣魔亂舞”纔怪呢。

不過,不要悲觀過度。“良知”被物慾只是“遮蔽”而已,而不是徹底消滅。若能喚醒人人心中的“良知”或“聖人”,那麼每個人都會成爲“聖人”。讓人樹立高尚的人生觀,身內的“良知”醒過來後,“十億神州盡舜堯”的理想不就實現了嗎?只可惜,聖人的教誨已經可怕地“斷代”了,便導致了當今社會道德教化空洞與絕大多數人的知行不一。很多人都要求別人做“聖人”,自己卻做“魔鬼”,特別是公職人員。因此,陽明先生更是在“致良知”的基礎上進一步主張“知行合一”。這就不用多做闡述了吧?

看來,我們需要“爲往聖繼絕學”了。這不是空話,而是當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在中國、在世界上都是這樣。爲往聖繼絕學,大家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