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26W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精品多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一

在課前,老師告訴我們曾經有這樣一個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實驗,把一隻青蛙冷不防扔進滾燙的油鍋裏,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躍而出,逃離陷境。然後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漸加熱的水鍋裏,這次它感到舒服愜意,以致意識到危險來臨時卻欲躍乏力,最終葬身鍋底。由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青蛙對眼前的危險反映敏感,對還沒有到來的危險反映遲鈍。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實人在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生於憂患”是千古不變的名言,春秋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是它最好的註冊。那時,勾踐屈服求和,卑身事吳,臥薪嚐膽,又經“十年生聚,十年數訓”,終於轉弱爲強,起兵滅掉吳國,成爲一代霸主,勾踐何能得以復國?這是亡國之辱的憂患使他發憤、催他奮起的結果。這說明,當困難重重、欲退無路時,人們常常能顯出非凡的毅力,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能,拼死殺出重圍,開拓出一條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們卻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於安樂 ”。這方面的例子莫過於闖王了。1644年春,闖王攻入北京,以爲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農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義時打天下的叱吒風雲的氣魄喪失殆盡,只圖在北京城中享受安樂,“日日過年”,李自成想早日稱帝、牛金星想當太平宰相,諸將想營造府第。當清兵入關,明朝武裝捲土重來時,起義軍卻一敗不可收拾。 這令我想起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險情環生時人們能睜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險爲夷;安逸享樂中卻意志消退,銳氣全無,結果一敗塗地。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二

讀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其中“若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知己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讓我很受感動。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人要想成就大業,必須先讓自己經受挫折,接受磨難,使自己增長才幹,才能戰勝困難,到達成功。所以挫折是人獲了成功的重要條件。

穿越歷史的長廊,有多少偉人在挫折的歷練下登上閃耀的巔峯。公元前99年,司馬遷正潛心寫作《史記》時,卻因爲替李陵辨護,遭到漢武帝慘無人道的腐刑。這對他來說不能不是一次極大的人生摧殘和恥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輕生,因爲他的宏願還未實現,偉業還未完成,他從先人在逆境中奮起而有所作爲的事蹟中得到啓發,在獄中,忍辱負重,磨礪心志;出獄後,勤奮耕耘,終於寫了《史記》。挫折對有的人來說是一筆財富,《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時寫的,《春秋》是孔子在仕途上失意後作的,屈原被流放時寫了《離騷》,但他們都成了偉人。偉人之所以被稱爲偉人,正因爲他們有着“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的精神,經過挫折,他們變得堅強,經過挫折,他們變得沉着,經過挫折,他們創造了歷史的輝煌。

而有些人,他們有着非常好的先天條件,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輝煌,這是爲什麼呢?因人他們缺少挫折。例如:三國時的劉備可算是一代英豪,一生東征南討,從織蓆爲生到蜀漢稱帝,可他兒子劉裨卻是個昏庸荒淫的無能之輩,連諸葛亮這樣的能人都扶不起來。北宋名臣寇準,他的子孫依靠祖上的功德,不能自立,家道敗落,淪爲庶民。正因爲他們從小就擁有良好的先天條件,沒有經歷磨難,沒有才幹,才使自己沉淪。可見磨鍊對人多麼重要啊!

一個人要想有成就,就必須接受磨鍊,暫時的順利將會是人生路上最大的潛在障礙。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三

今天我讀了一篇讓我感觸很深的文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文章中的語句靈活變通,惟妙惟肖,精髓也是活靈活現,可真的是文章當中的好文章,可惜寥寥無幾。其實在這文章背後,卻是每個人才的艱辛和付出。

俗話說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這黃金屋可真難找呀,但在高手面前可是小菜一碟啊!文章中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句話很有層次,有哲理之說。告訴你們吧,這就是讓我感觸最深的句子,意思大概就是:上天要下達重大使命到某個人身上,一定要首先使他的內心痛苦,身體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讓他的資產缺乏而貧困……看着我都不寒而慄了。唉,孟子死的太可惜。

像這樣經受磨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當年不畏廉恥不忘初心的司馬遷,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

我們要像孟子寫的那樣成就大事的例子,說明憂患可以激發人,奮發圖強,從而有所作爲,就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嚐盡成功的果!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四

《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講述了在長征途中紅軍進入草地時發生的事。

在文章中,有一位老班長帶着三個病人跟在隊伍後面。在過草地時,老班長釣魚給三個病人吃,而他自己捨不得吃,最後三個病人走出了草地,而老班長卻餓死了。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老班長這種捨己爲人的精神。這個老班長完全可以拋棄這三個病人,如果我是那個老班長,我一定會有吃的先自己吃,不能讓自己餓着。等我吃完了在給他們三個吃,可老班長寧可餓死也要讓他們三個病書包範文人活着走出草地。

還有一個故事,是說紅軍再過雪山的時候,有一個人凍死了。他們的將軍很生氣,要處罰軍需處長,沒想到凍死的那個人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流下了眼淚。我很敬佩這位軍需處長,如果我是他的話,我一定會先給自己多穿幾件棉衣,不能讓自己凍死。

我要向他們兩個人學習,不能只想着自己,還要多想想別人。記得有一次,有一個人向我借東西,他有急事要用。我本來可以幫助他,但我怕他把我的東西弄壞,便找藉口不借他。在看過這兩個故事後,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他們可以爲了別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可我竟爲了一件小事而推辭,真是太不應該了。

從此以後,我也要多給別人一些幫助,不自私、不吝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五

學了《詹天佑》這篇文章,讓我記憶非常深刻。

《詹天佑》這篇文章寫的是:詹天佑在當時那種環境下,面對帝國主義者的狂妄自大和對中國人民的極端藐視,毅然接受了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並比計劃提前兩年竣工,給那些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這是一件多麼令中國人揚眉吐氣、自豪和驕傲的事。詹天佑的傑出和愛國令我欽佩不已,和他對工作一絲不苟,認真的態度讓我爲之敬仰。

詹天佑對這項工程修築的態度從文章中表現的十分堅定,如”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是詹天佑對工作人員說的一句話,這番話表現了詹天佑對工程一絲不苟,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也說明了詹天佑重視這項工程,給中國人爭一口氣。我們要學習詹天佑的精神,對每件事認真去做,不能馬虎,並定回成功。

文章中”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表現了詹天佑以身作則、艱苦奮鬥、誓爲國家作貢獻的戰鬥精神和頑強毅力,體會到了詹天佑對代每一件事都非常負責任

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文章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比如”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側,不但惹那 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這是詹天佑遇到困難內心的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難,完成艱鉅任務的動力。這條鐵路修建的好壞,關係到國家的聲譽。修得不好,會惹得那些外國人譏笑,修好了,能夠回擊帝國主義的藐視。充分體現了詹天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爲祖國爭光的堅強決心。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詹天佑接受了任務,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選擇,詹天佑毅然接受了,可見他爲國分憂的愛國主義品質,和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爲祖國爭氣的決心。

雖然京張鐵路沿線地理環境惡劣,修築鐵路的工程十分艱鉅,但詹天佑不怕困難,知難而進,解決了一個個難題,並使工期提早兩年,證明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者的威風。

我們應該向詹天佑那樣,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要沉着冷靜,靠自己的大腦去想辦法就能解決,而不是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我們也要學習詹天佑愛國精神,作爲新世紀的少年,要好好學習,也要爲祖國爭光,長大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