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3.26W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多篇)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

《相約星期二》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主人翁是一個叫莫里的老教授,年邁之時得了絕症後,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對生命即將離去的恐懼,而是希望把自己許多年來思考的一些東西傳播給更多的人將這輩子最後的一堂課教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米奇。米奇是一個體育專欄的主持人,在大學畢業十五年後的一天,在電視上偶爾得知自己在大學時期最要好的教授得了絕症後,米奇匆匆趕去看望了這位十多年沒聯繫過的老師,而老師卻決定將自己人生最後一堂課教給自己的得意門生,二人相約每個星期二上一堂課。於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牀前上課,這門課教授一共講了十四個星期。在這十四個星期裏,他們聊到了人生的許多組成部份,如何面對他人,如何面對愛,如何面對恐懼,如何面對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錢與文化,衰老與死亡,最後一堂課便是莫里老人的葬禮,整個事情的過程,以及這十四堂課的筆記便構成了這本《相約星期二》。而這本書在美國一經出版便轟動一時,曾經連續四十週被列入圖書銷售排行榜。

書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莫里老教授所呼籲要擯棄的東西,正是我們社會所追求的,包括作者米奇,他畢業後努力追求的正是老教授宣佈要擯棄的。莫里老教授告訴米奇要建立自己的小文化,真的很佩服這樣一位老人,在這個人人都在追求物質,權位,虛名的社會,他能在遵循文化的一般性生活準則上建立自己的文化,而且在臨死之前還能爲呼籲阻斷這種文化灌輸而努力。當然,此書裏面莫里老教授還提到很多值得讓你深思生活的意義的話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老師,將了一輩子課,把最後一堂課留給了後人,深思人生的意義…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2

最近在看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還一知半解又有點震撼?沒有一種統治能如思想統治這般強大從恐懼、茫然、自我懷疑到現在的慢慢釋然,只有你想明白死的問題以後,才能好好地活,我們都害怕死亡,究其原因,是害怕自己還沒有愛夠,怕自己還沒來得及去愛,來不及去道歉,來不及償還,來不及看看未來。相信沒有人會說是因爲我還沒來得及去賺錢和玩手機吧。

很顯然,我們曾想破腦袋的生命價值,其實就在於和愛的人建立聯繫,共同生活。物質名利是基礎和保障,也是一個虛榮心,甚至是一個逃避責任的藉口罷了。當死亡來臨時,你會發現一切都那麼可笑。

這本書十天前看完的,一直沒寫書評,現在是時候了,我想,最好的直面死亡的辦法,是做好現在該做的事,無愧你可能會說,就這麼簡單?這算什麼答案。就這麼簡單,也很難。無愧於自己,意味着剋制自律又要取悅自己,讓自己保持快樂積極健康的生命狀態。無愧於別人,意味着對所有人坦蕩,時刻尊重溫柔相待,從不敷衍。對自己很好很好,每天都會有感恩;對愛的人很好很好,每天都坦坦蕩蕩;哪怕有一天,有些人要離開,也不會太遺憾。人生就是一班觀光車,到了某個地方,一些人就下車了,不捨但無悔,就足夠了。

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他們從此一直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話。

最好的直面死的方法,是今日無悔,這也是最好的直面活的方法。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3

《相約星期二》內容涉及生命和生活,家庭和感情,世界和自然,婚姻和文化。《相約星期二》,是“一個來自美國的聲音”,一個充滿智慧的靈魂,是一個幽默的精神導師。

看着自己的身體漸漸衰敗,主人公莫里卻以特有的樂觀和達觀,痛苦而清醒地面對,並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作爲教案,展現着一個人在衰老和步近死亡的過程中的樂觀,幽默、痛苦、掙扎以及坦然。

回顧我們的現狀,生活在上海這個大都市,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做着自己認爲該做的事,做着美好而奢華的夢。每天鍥而不捨地追求,時間悄然逝去而我們卻渾然不覺。我們有太多的藉口,爲了父母,爲了自己,爲了家庭,爲了活着……因爲這些都是構成我們生命的元素,所以我們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但所有的這一切,都抵擋不住時間的腳步。當歲月流逝,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有勇氣以坦然的心去面對。於是,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了了迷茫,開始浪費生命……

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開始珍愛身邊的一切。但到了那是,我們已經到了莫里那個時候了,我們便懺悔、哭泣,可是誰都不會像莫里那樣達觀、坦然……

所以,我們現在就應該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不要等到生命的終點在回頭感嘆,那是哪怕你表現得再樂觀、再豁達,結局都不會是完美。《相約星期二》還告訴了我很多……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4

如果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麼我想在有生之年,能夠爲他人做一點小小的付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就足以讓你的生命綻放華彩!一位臨死的老人,就應是智者,他教會了我這一道理,並且還遠遠不止這些......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所在,沒有必要羨慕別人的地位,正因你同樣重要,或許你自己並不瞭解,但是這並不代表你沒有價值,怎樣正確的看待自己,是真正的關鍵所在。就像此刻的我,在班級這個大羣衆中,不是最優秀的,不是主角,但是我依然扮演着我的小主角,一部完整的戲也用樣需要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主角,這樣才能使這部戲更加的完美!(演好自己的主角!這已經是了不起的覺悟了!)

我們總是斤斤計較那些小利益,不肯讓自己吃虧,如果把心胸放寬,多謙讓一分,淡然的去看待,我想自己的情緒也必須會得到釋然吧。在平時的生活中,不好正因這些小事所生氣,破壞了一天的情緒,爲何不看開些,調整姿態,用微笑去應對晨光呢?!

死亡----一個人們永遠忌諱的話題,我想只有在這位即將離去的老人面前,有着深厚人生閱歷的老人面前,才能夠得到破解,他的坦蕩,他的豁達,令任何一個人驚歎!是呀,何必那麼懼怕死亡二字呢,這是每個人都必經的道路啊,只是早晚的問題,我們要把眼光放在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好處。如果說每一天都是最後一天,如果說每一秒都是最後一秒。這樣我們會怎樣度過呢?!

這只是我看完整本書的感想,或許正因人生閱歷的關聯,有些問題還不是看得太透徹,但是我想我此刻所領悟到的這一切,就足夠使我受益終身!(值得一生閱讀的書!你也能夠向你的父母推薦呀!)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5

這本書講了美國的一名社會學教授——莫里,他已年邁,患了絕症,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目採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生——當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爾看到。學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則宣佈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後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樣的課程沒有一位學生會拒絕,於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牀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後一堂則是藏禮。老師謝世時,這位學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題目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了全美國的轟動,同樣也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開始思考人生,並從中反省自己,學會正確面對生活,面對生命。

在莫里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後時刻,給這位學生上了十四節課,課的內容是:第一個星期二——談論世界;第二個星期二——談論自憐;第三個星期二——談論遺憾;第四個星期二——談論死亡;第五個星期二——談論家庭;第六個星期二——談論感情;第七個星期二——談論對衰老的恐懼;第八個星期二——談論金錢;第九個星期二——談論愛的永恆;第十個星期二——談論婚姻;第十一個星期二——談論我們的文化;第十二個星期二——談論原諒;第十三個星期二——談論完美的一天;第十四個星期二——道別。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目睹了疾病帶給莫里的一切痛苦,但深深震撼我的是莫里的——樂觀、豁達、對事業的摯愛、對社會的奉獻、對生命的詮釋,對後人的人生指引。這不愧是一位終生的教師。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6

我還沒有把整本書讀完,所以只能就已經讀過的部分寫一點感想(在我的書中,莫里正在給米奇教授"愛的永恆"這一課)(那麼,如果讀完了,你一定還有更深的思考!)

俗話說:人老多情.莫里教授,也到了這個時刻,人一生最輝煌的時刻,他現在該做的就是站在人生之巔,回憶往昔,俯瞰人世。

此時,他的雙眼前所未有的明亮,他看破了世間紅塵,看穿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世態炎涼,他超越了空間與時間,他的心已經不是他那病懨懨的身軀所能束縛的,他的心也許早已在宇宙的盡頭翱翔.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莫里死前14個星期中給米奇講的話字字珠玉,因爲這些都是從死神那一點一滴地搶過來的,他談到了生命的價值,金錢,權利等等,我比較關心的是生命的價值這一部分.我國從古至今也有不少關於生命的名言,"生命或輕與鴻毛,或重於泰山."這樣的絕句層出不窮.朱子清(朱自清)說的好:我赤裸裸的來,又赤裸裸的去.人死了,不能帶走塵世的任何東西,金錢也就不那麼重要了,但人究竟爲什麼而活卻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就我而言,我認爲,人的一生就是努力的做好現在的事,並且爭取做好更多的事,讓更多的果實留給後代,我並不同意別人講的演好自己的角色,這畢竟有消極的一面,試想,如果所有人都努力地做好當前的事卻只會安與現狀,那麼當疾病或者災難來臨時,我們何去何從?

我想,人的一生,只爲了一個信念:不做第二給(個)誰,做第一個自己.這樣才能活得精彩,活出自我,雖然這是個沒有英雄的年代,但是,只要心中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主角,一定能讓世界矚目,讓世界爲你讚歎,而不白費了人一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7

我還沒有把整本書讀完,因此只能就已經讀過的部分寫一點感想(在我的書中,莫里正在給米奇教授"愛的永恆"這一課)(那麼,如果讀完了,你必須還有更深的思考!)

俗話說:人老多情.莫里教授,也到了這個時刻,人一生最輝煌的時刻,他此刻該做的就是站在人生之巔,回憶往昔,俯瞰人世.

此時,他的雙眼前所未有的明亮,他看破了世間紅塵,看穿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世態炎涼,他超越了空間與時刻,他的心已經不是他那病懨懨的身軀所能束縛的,他的心也許早已在宇宙的盡頭翱翔.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莫里死前14個星期中給米奇講的話字字珠玉,正因這些都是從死神那一點一滴地搶過來的,他談到了生命的價值,金錢,權利等等,我比較關心的是生命的價值這一部分.我國從古至今也有不少關於生命的名言,"生命或輕與鴻毛,或重於泰山."這樣的絕句層出不窮.朱子清(朱自清)說的好:我赤裸裸的來,又赤裸裸的去.人死了,不能帶走塵世的任何東西,金錢也就不那麼重要了,但人究竟爲什麼而活卻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就我而言,我認爲,人的一生就是發奮的做好此刻的事,並且爭取做好更多的事,讓更多的果實留給後代,我並不一樣意別人講的演好自己的主角,這畢竟有消極的一面,試想,如果所有人都發奮地做好當前的事卻只會安與現狀,那麼當疾病或者災難來臨時,我們何去何從?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8

曾聽說,有一本叫做《相約星期二》的書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我慕名看了這本書。沒想到,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其實很簡單,作者米奇,像許許多多有事業心的人一樣,努力工作,拼命賺錢,逐漸在對金錢的慾望中迷失了自己,直到他遇見了大學裏的教師,已身患絕症的莫里,兩人相約於星期二,共同繼續從前的課程。

莫里老人用瀕臨死亡者的內心體驗,指導着人們如何面對生活。他說,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與生活講和;愛是人類一生都該追求的最高感情;最完美的一天並不要怎樣的奇異、奢華,而是簡單、輕鬆和快樂;他還告訴人們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真實感情

我不知道怎樣形容我的感受,我只是覺得在看多了江湖中的恩愛情仇,催淚彈似的偶像書籍後,這本書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我開始明白了這本書爲什麼如此受歡迎。因爲現實社會有時候太浮躁了,人們都在忙碌、彷徨,爲功名利祿而奔波,忽略了內心深處真正的感受,所以內心空虛卻又不知道爲什麼,而莫里的生活恰巧填補了他內心的空擋,所以莫里與他的人生觀,就開始被人們接受和喜愛了。

而且,莫里也給我們帶來了對生命的反思,真正的智者不僅僅勇往直前,還要不時停下腳步,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反思一下從前的生活。莫里也說,很多人在忙着工作,他們有了錢、房子、車,可是他們在精神上卻一貧如洗。

書的高潮以莫里的去世而結束,人雖然已去,而話語猶存,這本書讓我知道怎樣在平凡中尋找快樂,讓我知道如何在繽紛的世界裏永遠保持一顆純潔而寧靜的心。

莫里已去,但我知道他的生命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我想,我會用自己的一生去學習、去感受。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9

《相約星期二》資料涉及生命和生活,家庭和感情,世界和自然,婚姻和文化。《相約星期二》,是“一個來自美國的聲音”,一個充滿智慧的靈魂,是一個幽默的精神導師。

看着自己的身體漸漸衰敗,主人公莫里卻以特有的樂觀和達觀,痛苦而清醒地應對,並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作爲教案,展現着一個人在衰老和步近死亡的過程中的樂觀,幽默、痛苦、掙扎以及坦然。

回顧我們的現狀,生活在上海這個大都市,我們每一天忙忙碌碌,做着自己認爲該做的事,做着完美而奢華的夢。每一天鍥而不捨地追求,時刻悄然逝去而我們卻渾然不覺。我們有太多的藉口,爲了父母,爲了自己,爲了家庭,爲了活着……正因這些都是構成我們生命的元素,因此我們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時刻。

但所有的這一切,都抵擋不住時刻的腳步。當歲月流逝,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有勇氣以坦然的心去應對。於是,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了了迷茫,開始浪費生命……

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開始珍愛身邊的一切。但到了那是,我們已經到了莫里那個時候了,我們便懺悔、哭泣,但是誰都不會像莫里那樣達觀、坦然……

因此,我們此刻就就應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讓自己過得充實有好處,不好等到生命的終點在回頭感嘆,那是哪怕你表現得再樂觀、再豁達,結局都不會是完美。《相約星期二》還告訴了我很多……(讀了這本書,我們會更加珍視生命!)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0

平常總不怎麼談論到關於死亡啊人生啊什麼的,認爲這些似乎離年少輕狂的我們太過於遙遠。這次,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了人生的這本書《相約星期二》。有着很特別的名字,一次很特別的人生之課。

或許現在的我們還太小,關於人生只是一個開始。莫里把我們帶入了人生的旅途,在我們還未經歷過那麼多的時候,告訴我們以後的道路應該怎樣走。他不僅僅是在爲他的學生上課,同時,也在爲所有的讀者上課,讓大家受益終身。

茫茫宇宙之中,我們每個人只是那麼渺小的一點,由於某種特定的原因,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也不過幾十年的人生罷了。漸漸地,我們看清了這個世界的所有,美好的,醜惡的。要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腳踏實地地走下去。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走在自己的那一條道路上。也許偶爾會迷茫,也許會害怕,但是要堅持地走下去,總有一天會看到光明,那個時候,就是讀懂人生的時候。

有時候也會問自己:我活着是爲了什麼?

我就是這樣存在在這個世界,每天過好每一天的生活。餘秋雨在序言裏說道“——與生活講和。”是的,我們無法去要求生活給予我們什麼,那就少一些抱怨,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人生吧。漸漸地學會享受,享受所有的喜怒哀樂。

提前學習了人生的課,在享受人生之前,享受了莫里老人的一生,死前最後的一課。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1

沒人能否認死的必然性,就像沒人能否認地球是圓的一樣。

AlS一種殘酷的絕症,這種病從腿部神經麻痹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爲止——靈魂將眼睜睜地看着軀體一點點死去。當然時間還在繼續,地球還在轉,不會因爲一個人的痛苦而有所改變,陷入黑暗的只有你一個。莫里教授不甘就這樣枯竭下去直到消亡,他決定勇敢地去面對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四個星期他與米奇一起探討人生。他們並沒有說多少很深奧的東西,只是生活,很真實,很有意義。(真理其實都是樸實而簡單的!)莫里老人在臨死前還是幽默風趣,他不會自憐自哀,頂多早上醒來時想起自己的病流下幾滴眼淚,起來後就恢復了活力。書中並沒有特別着重地寫莫里是怎麼可憐,更讓人覺得被人照顧很好,如同回到了出生時。像孩子那般被關愛。莫里老人與米奇的課上充滿了人間溫情,米奇和莫里曾談輪到輪迴轉世,莫里說自己想要做一頭羚羊,那麼優美,那麼迅捷。這個想法和他的身體比起來是那麼格格不入,但這也是有他喜歡跳舞的因素吧。不過誰又能說真的有輪迴呢?

“死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儘管掉轉頭不去看他,卻還是知道它的存在。”但莫里卻能正視他,他們談論遺憾談論死亡。人都會死,活着的人懼怕死亡,然而死亡來臨時又不會感到痛苦了。在某個夜晚莫名地斷了氣,會有什麼痛?留下的只有親人的思念。突然覺得莫里教授的活着的葬禮是無比的明智。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2

《相約星期二》這本書,是一位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老人,在罹患ALS纏綿病榻的十四周裏,生命垂危之際,給他的學生米奇講授的一堂有關生死、家庭、感情等的人生課。相信,每個讀到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感悟。

而我,最深的感動是在看到書裏,學生米奇向莫里老人提出一個問題:

如果你現在健健康康,你夢想中完美的一天,你會做些什麼?

“我想想……早晨起牀,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兩個,於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米奇問莫里,“就這些。”

就這些。

我在那份感動裏,腦子裏來回飄着的是毛不易唱的《平凡的一天》這首歌,截取一小段歌詞:

每個路口花都開在陽光裏

小店門前出來好聽的戀曲

不用太久就能走到目的地

人來人往滿是善意

這是最平凡的一天啊

你也想念嗎

不追不趕慢慢走回家

就這樣虛度着年華

沒牽掛

只有晚風輕拂着臉頰

日落之前斜陽融在小河裏

逛了黃昏市場收穫很滿意

朋友打來電話說他在等你

見面有聊不完的話題”

人生的話題太過深廣,書看過後的感觸沒多久可能就會被生活的慣性沖淡,但,我們可以牢記睿智的莫里教授告訴我們的臨別贈言:生活中從來沒有”來不及“這個詞。他直到說再見的那一天都還在改變着自己。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3

《相約星期二》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老人,或者說一個老學者,臨終前的14堂人生課。

米奇是一個幸運兒,他在短短的14個星期裏學到了這一生都適用的東西;莫里也是一個幸運兒,他在人生的最後14個星期裏讓所有人成爲了他的學生,聽到了他的思想;我們更是幸運兒,在遙遠的這兒聽到了莫里教授的諄諄教誨。(是呀!我們都因此成爲幸運者!)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似乎覺得,莫里教授就在眼前。那輪椅,那笑容,那臺錄音機,我聽見他在說:“我不像讓世界驚慌不安。我要知道發生了什麼,接受它,進入一種安寧的心境,然後離去。?”這本書裏,莫里說的值得珍藏的人生格言有好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

這是一種對人生的泰然。人生在世,難免經歷一些挫折。泰然地面對,無疑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死亡。當然,莫里教授的話值得珍藏的還有很多。比如,“我們不僅需要原諒別人,我們也需要原諒自己。”“不幸的活着也同樣令人悲哀。”“人們把我視爲一座橋樑。我不像以前那麼活着,但我又沒有死……我類似於……介於兩者之間。”“知道嗎?我死了以後,你說,我聽。”“……”很多很多,這些話語,這些真誠的話語,值得我珍藏一生。

莫里的死,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悲哀。這位終身的教師,在人生的最後14個星期2裏,滿足了自己的願望,也滿足了所有人的願望。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震撼了。什麼是真理,什麼是覺悟,莫里的話無疑在告訴我們:“這就是!”

每一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去。臨死前,沒有人像莫里那麼死的有意義,沒有人像莫里那麼死的無私。我想,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這一生,都會受到莫里的影響。他的泰然,他的純真,他的思考,他的無畏。讓我們,向他肅然起敬!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4

沉默,無限的沉默。一個老人,或者說一個社會學教授,臨終前的十四堂人生課。在這裏我將它簡單的羅列一下:第一個星期二——談論世界、第二個星期二——談論自憐、第三個星期二——談論遺憾、第四個星期二——談論死亡、第五個星期二——談論家庭、第六個星期二——談論感情、第七個星期二——談論對衰老的恐懼、第八個星期二——談論金錢、第九個星期二——談論愛的永恆、第十個星期二——談論婚姻、第十一個星期二——談論我們的文化、第十二個星期二——談論原諒、第十三個星期二——談論完美的一天、第十四個星期二——道別。我不知應當如何形容這本書,因爲它富有太多太多的東西了。

有一位悲觀學家說:“人一出生,就是爲了走進墳墓。”我想如果每一個人都那麼想,那麼這個世界將是何等的冷漠。我們就像一個個牽線的木偶,在人生的大舞臺上匆匆走過。莫里教授,不,我錯了,莫里教練——以一個樂觀豁達的心態詮釋了人生的美麗,否定了那一句:“人一出生,就是爲了走進墳墓。”剛開始看的時候,我還可以平靜的觀看(我是在網上看的),之後就再也平靜不下來了。我同步的打開我的博客,一看到好的句子就記錄下來。在以後,我的心靈防線完全崩潰,打開音樂盒,藉着音樂,讀完了全文。我這才體會到書中作者爲何會放棄自己的一切,並不止一次透露——“我被融化了!”是的,不僅僅是作者,我也如此!

人一生匆匆而過,想要銘記的太多太多,我想如果你有像莫里教練一樣的豁達開朗,一切就夠了,就夠了!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5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過這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後,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時間裏,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週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然後在他過世後,學生把他的筆記整理出了一本書,就是《相約星期二》。曾想過要看看這本書,不過不久就淡忘了……

寒假有時間整理我的書櫃時,因爲爸爸的書和我是放在一起的,所以一眼就瞄到了爸爸以前買的書。“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映入眼簾,這句話雖然精練卻引起我的注意,記憶被回憶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既然當初沒有看成這本書,那就趁寒假好好讀讀吧!

在書中我面對了一個很樂觀,親切,談吐幽默的一個老人。他竟然爲自己辦了一場葬禮,並且隨着每個人給他寫的詩而又哭又笑。每天他都要面對他自己的萎縮,今天到哪裏,明天到哪裏?這幾乎比死亡更痛苦,看着自己的身體不斷萎縮,自理能力越來越差。但是這位社會學老教授卻享受着死亡,並經常和米奇笑談他彷彿又回到了嬰兒期,有人幫他上廁所,有人幫他擦屁股……

在不同階段都要享受着這個階段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不是年輕時浪費青春時間,老了之後纔開始後悔曾經。我欣賞莫里教授的欣然接受,他不羨慕健康人的身體,他只是努力地把這段時間過着充實,享受即使病痛中的美好的事。既然一天天都要過去,那麼爲什麼不能利用我們能享受快樂和幸福的權利?而不是害怕並恐慌死亡,衰老的到來。

不過:“一旦你學會怎麼去死,你就學會了怎麼去活。”這句話好深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