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92W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 篇一

《相約星期二》是行將去世的社會學教授莫里在每個星期二教給他最喜歡的學生米奇的最後一課,沒有書本沒有時限,是有關人生的話題。“相愛或者死亡”是莫里教授的禱文,貫穿他的整個課堂。

莫里教授認爲現在的社會文化是灌輸人賺錢、養家、買房、買車……等一大堆的瑣事,而沒有教人學會照顧自己的真正所需,重視物質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滿足。對於這樣的文化不要逃避,唯一的辦法是不相信原有的文化,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化。

對於自己的夢想,也許在現實生活裏實現很困難,但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周圍人的思想所影響,爭取取的家人朋友的支持。

在自己的文化中,莫里教授認爲最重要的是: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

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爲。沒有了愛,我們便成了折斷翅膀的小鳥。

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

莫里教授樂於與人交談,活着就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同他人交談,去感受他們的思想。

我想我要學着象莫里老人一樣建立自己的文化,學着去愛,學着去給予,學着去交流,學着去關心,建立自己愛的文化,堅持自己的夢想,獲得生活的真正意義。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 篇二

讀了阿爾博姆的紀實作品《相約星期二》,我知道這是他的三部作品(另外兩部是《你在天堂裏遇見的五個人》和《一日重生》)中最好的一部。正因其中展現的,是一位智慧老人莫里教授應對死亡時,對生活的種種體會。

或遲或早,人總是會死的。“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人們總是在死亡到來時纔去應對,其實,早點思考死亡,也許能夠讓我們更從容的應對它,也許能夠讓生活的過程更有好處。

書中,米奇·阿爾博姆和他的老教授莫里討論了世界、悔恨、衰老、金錢、婚姻、死亡、寬恕等多個話題,莫里教授深刻的認識,給人以深入內在的啓發。

書中多次提到媒體對暴力、訴訟、侵犯等事件的渲染,與莫里教授的世界構成鮮明的對照。其實,媒體中的世界,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的物慾橫流以及大多數人浮躁心理的真實反映。

也許,我們能夠認真一下思考莫里教授的話語,也許,我們能夠過一種稍微不一樣的生活。

好書是和作者做心靈的溝通,使自己更好地成長和生活,而不只是增加知識或茶餘飯後的談資。《相約星期二》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 篇三

當我終日忙碌,在生活的風雨裏疲於奔命;當我恐於衰老、畏懼死亡,在戰戰兢兢中迷失方向,莫里老人總會在書香氤氳裏款款走來,讓我由疲憊困惑、心悸沉寂歸於平靜。

讀完這本《相約星期二》已過了餘日,那些文字卻依舊像漸漸彌散的芬香,久久駐留在心房,帶給我溫暖的感動。書中講述一位名叫莫里的教授不幸患了絕症,步步爲營,生命的燭光即將熄滅。病重期間,莫里與來看望自己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相約,要爲米奇在每週星期二上一堂課,課程關於人生。其中莫里老人談到生活,他詮釋了一生的真理,使人透徹又沉思。

我們曾經認爲的一切艱難、坎坷,一旦釋然便晴空萬里。莫里老人面對死亡那份從容、鎮定與適應,使人無法不對這個甚至無法行走的老人肅然起敬。“當你在牀上時,你是個死人”“我的意識還活着。我成了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一個承受痛苦,被絕症一點點侵蝕的人對生活如此樂觀,這正是莫里說過的“最難的事”——與生活講和。他最終做到了。他雖在無盡疼痛與折磨中度過,但他擁有過愛,擁有過青春,也擁有過一切正常人擁有的東西,他已釋然,所以他並不羨慕健全的`人。每個人亦可以做到放寬一切,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如意,是否只像蠶繭外薄薄的絲衣——看似是牢不可破的囚籠,其實只需輕輕一下便可輕易化解?

什麼是我們夢想中完美的一天?與莫里老人比起來,我們是在上帝的寵幸中誕生的孩子,不應再對這無比美好的一切無止境地進行物質索求,闊氣的豪宅,嶄新的鈔票,高檔的晚宴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學着試着去追求內心深處真正的幸福,在自然的懷抱裏講和吧,不是平庸倒退,而是一種幸福的境界。“早上去散步,去健身房,與朋友共進晚餐,晚上去跳舞。”莫里想要的“完美的一天”讓人不免吃驚。現在,你驚訝的同時,請好好質問自己。在這裏,莫里老人所陳述的生活的追求,每個人學了一輩子,但沒有人全部理解。學得多的人總是快樂的,他們會很享受、滿足而不奢求。奇怪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只會在生命最後一刻看開一切,認爲自己生而有幸。這大概是面對死亡,一切都太渺小了,一切都可以看得不那麼重,或許真實的生活不需要金玉其外的華麗彩飾,簡簡單單的快樂足矣。

這個故事,這些課,這段話,都是生命的樂章在彈奏,是靈魂牽出了漣漪。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堂人生課,它們在紙上的厚度莫非太重,重到誰都無法承擔。每當我將目光灑落在素雅的封皮上,心靈便會被洗滌一次。甚至想忘記繁重的。學業,拋棄生活的煩惱,再次拿起這本曾帶給我感動與感悟,透徹與深刻的書,再次與莫里,與米奇一起上的一節人生的必修課。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 篇四

人總是傾向於爲自己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在看到別人談論深刻的或者自己不願意接受的話題時,總會滋生出“此人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想法,而這一切,也許只是自己缺乏改變的勇氣,我們的教育教授給我們的並不總是正確的,只有堅強的人才敢勇敢的拒絕接受,而我無疑是個懦夫。沒有自己的想法,每天的忙碌只是爲了以後的車子、房子、票子,每個人都在追求的生活,從來不會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過去的兩年裏,日子過的渾渾噩噩,毫無意義可言。

關於世界——我的眼界是如此的狹隘,我的心是如此的小,我對他們毫不關心,即使同情也不走心,愛,這個話題過於深刻,我不知道如何去愛也不知道如何接受被愛,也許這並不是我失去了愛的能力,而是我處於愛中而不自知。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爲。也許是該多出去走走,看看這個未知的世界。

關於自憐——只有你覺得可怕時纔是真正的可怕,每個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人都需要這份醒豁。

如何思想,如何評判,都必須自己選擇,不能由任何人替你做決定。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 篇五

“死亡,是令人悲哀的一件事。可是不幸的活着也同樣令人悲哀。”讀完《相約星期二》這本書,莫里教授的這句話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腦海裏。

也許,不幸的活着會比死亡更加悲哀。

世上總有這樣的一部分人,他們總是汲汲營營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他們試着努力關注一大堆世俗標準下的重大問題,卻又不時受着能言善辯者的鼓動誘惑,輕易放棄初衷和堅持,終於也沒有了自己的判斷。他們迷茫,他們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在哪裏,常常忽略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當歲月流逝,他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開始珍愛身邊的一切,開始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很多想做的事沒有做,有着千千萬萬個所謂的“來不及”。但到了那刻,也許他們已經到了莫里的那個時候了。於是他們便懺悔、哭泣。.。.。.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不管以前的生活是怎樣,從此刻開始我們都應該用莫里教授的那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去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與他人,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不要等到生命的終點再回頭感嘆,那時哪怕你表現得再樂觀、再豁達,結局都不會再完美。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 篇六

有人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是在這本書中的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說出的話又何止只是“善”?莫里在他生命垂危時,繼續完成作爲教授的最後一課。

如果,你說,這只是一本書,那麼就大錯特錯了,準確的說這又何止是一本書、一堂課。這是莫里教授與心靈的對話,這十四節課又何償不是對於人生的一番徹底醒悟?他無私的把這些分享給了我們,在他的面前,我們都是人生這門課程的學生!(對!我們都有幸成爲這樣的學生!)死亡永遠讓我們恐懼,當我們知道生命快要結束了的時候,又會做些什麼呢?也許此刻我們無從得知。但是顯然莫里教授選取的是好好的活下去,帶着樂觀和笑容繼續活下去!

應對他我們是多麼的渺小,甚至到此刻還有那麼多人拼命想結束這看似毫無好處的生命,這種人是可恥的、無知的,他們從來不會感恩,從來不會學會去愛別人,這種人苟活在世界上又有什麼好處?就這樣結束了,他們想過家人的感受嗎,以爲以這種方式結束就能夠擺脫一切嗎?不,當看到家人悲痛欲絕的時候,你逃得了心靈的譴責嗎,應對生命與愛,這一切都太渺小了。

莫里依舊活着,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上着這個關於人生與死亡的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