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程門立雪》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6.69K

《程門立雪》讀後感【精品多篇】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一

在星期5的時候,我們學習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故事。內容是這樣的:北宋時,有個叫楊時的人,他十分好學。千里迢迢去大學者程顥、程頤那裏去求學。一年冬天,他和同學去老師那請教問題,到了門口,恰好老師在午睡。同學要敲門,楊時不讓,說就在門口等一會兒吧。等了許久,突然下起了大雪,倆人凍得渾身發抖,但他們仍然都站着。直到老師一醒來,外面的大雪已經有一尺多厚了。

當我學完了這篇成語故事後,我受益匪淺,以前我都不懂得什麼是尊師重道,可現在我是知道了,上課坐好認真聽講、坐直、不說小話、不做小動作、不發呆、積極舉手發言、不惹老師生氣、不給老師添麻煩、作業認真完成這就是尊敬老師。

可我就有一次不尊敬老師,有一次星期五的時候,我們不能去上體育課,我們就讓語文老師帶領我們去,可語文老師卻不帶我們去,我的心情就非常的低落,上課時,我就坐不好,也不舉手發言,甚至連會的題也不舉手,字還寫的非常不好。直到下課了,我都還沒有原諒老師,還在責怪老師。

唉!我真的是慚愧啊!爲了不上一節體育課,我就這樣的責怪老師,要跟楊時比起來,我可差的太遠了啊!在這裏,我要真誠的跟老師說:“老師,對不起。我不該這樣,我向您保證,以後絕對不會再這樣了,請您放心吧!”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二

我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成語故事叫“程門立雪”。

宋朝時期有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叫楊時,他是一位非常尊敬老師也非常尊敬家父和家母的人,原來爸爸就叫家父媽媽就叫家母。楊時特別好學也很喜歡研究東西、鑽研學問。有一天吃完午飯後,楊時約上自己的好友遊酢一起去程頤老師家。想請教程頤老師一個問題,正好趕上了老師午睡時間,楊時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時間。決定等老師醒來在請教。於是楊時就和遊酢在老師家門口靜靜地等老師醒來。不一會兒烏雲密佈下起了鵝毛大雪,雪下得越來越急,楊時和遊酢立在雪中,鼻子凍得通紅,遊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讓楊時叫醒老師,楊時都恭敬的站着,覺得不應該打擾老師休息。大雪紛飛,兩人站在屋外都快變成雪人了,又過了許久,程頤老師終於醒了,楊時和遊酢才被請進了屋子裏,程頤老師問;“你們爲什麼不叫醒我?”楊時回答說:“您是老師,我們應該等候。”

由於楊時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因此程頤老師十分感動,後來他將自己一生所學到的知識都傳授給了楊時,盡心盡力地教導楊時。所以,楊時的學習進步很快。後來,他終於成爲了全國知名的學者。

楊時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也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大家都不遠萬里的來拜他爲師,並尊稱他爲“龜山先生”。

這個成語故事讓我知道了老師教我們知識,給與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我們要向楊時學習尊敬師長!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三

老師是授予我們智慧的人,尊敬老師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一種美德。這是我讀過《程門立雪》這則故事後的感想。

《程門立雪》講了宋朝時,楊時拜程頤爲師。有一天,他和朋友遊酢去程家求教。正巧下雪了,而程頤正在閉目休息。爲了不影響程頤,他倆便沒進去,而是站在門外等候。等程頤醒來時,雪已下的有一尺多厚,兩人也早成雪人了。

楊時對老師的尊敬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老師整天不知疲倦的爲我們上課,改作業,這都是爲了什麼?那還不是想讓我們學會知識,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看看我們自己,又有幾個能像楊時一樣尊敬自己的老師,難道老師整天的勞累就換來這些嗎?

不,同學們,讓我們像楊時一樣去尊敬老師吧!也許我們並不需要站在雪中向老師求教,我們只需要在街上遇到老師時說上一句:“老師好!”在教師節來臨時向老師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同學們,老師似園丁,辛勤的培育着我們,我們通常只需說一句話,倒一杯水就能讓老師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尊敬。

同學們,在寒冷的冬季,讓我們懷着尊敬的心情,給老師發個短信,打個電話,向老師送去冬日裏的問候,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教導,和那如母親般的溫暖。讓我們在六年級的最後一段時間裏,更加努力學習,像楊時一樣尊敬我們的老師。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四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叫《程門立雪》。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在濃雲密佈的一天,眼看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和遊酢一起去程頤家請教一個問題。到那後,守門的人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倆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的立在門外等着。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雪越下越大,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然站在門外等候。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他們在門外雪地裏等了好久,便趕忙叫他們進來。這時,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我讀完這個故事後,感慨萬千。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不正是反映了我們中華美德之一:尊重師長嗎?而我們作爲中華兒女做到這一點的卻不多,有時同學連最基本的說聲老師好都不會;有時碰見了老師,有的同學就頭一轉,立刻看向別處,假裝沒看見老師。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我們難道不應該尊重老師嗎?連《三字經》裏都說: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我們的科技一直在進步,連神舟九號都飛上了天空,而我們身上的中華美德卻爲何不在進步呢?同學們,現在就開始學習楊時和遊酢尊重師長的精神吧!作爲祖國的花朵;作爲二十一世紀的兒童;作爲中華民族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古人、偉人、名人,他們身上那些中華美德,也只有學習了這些中華美德,我們才能更加幸福的成長!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我相信,如果你學會了那些中華美德,一定會受益終身,將來去社會上,也一定會有更多人和你做朋友的。總之,就一句話:學會了中華美德,你就能幸福成長!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五

今天,我在家讀了中外美德故事,其中《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讓我深有感觸。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宋朝有個叫楊時的人,他十分好學。一年冬天,他和同學遇到一條難題,他們就冒着刺骨寒風,千里迢迢去程頤老師家裏求教。到了程頤家門口,恰好程頤在閉目休息。爲了不影響老師休息,他們便站在門外等候。可等了很久,老師也沒醒來,門外下起了鵝毛般大雪,兩人凍得渾身發抖,仍然站着。等老師一覺醒來,他們已經變成了一個雪人。

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楊時和他的同學這種尊敬老師,虛心求教的精神。尊敬師長是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要做到的。其實上課認真聽講,不頂撞老師,謹記老師的教誨,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些都是對老師的尊重。在學習中,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應該主動向老師虛心請教。只有虛心請教,纔會不斷進步。我們不僅要虛心,還要有禮貌。只有這樣,纔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想想我們現在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聽老師講課,不需要像楊時那樣千里迢迢地來到老師家請教,也沒有風吹雨打。可我發現我們班有的同學仍不珍惜這好的條件,上課不認真聽講或者上課大聲講話,有時犯了錯誤還不接受老師的批評,並用髒話罵老師,我覺得這些都是不尊敬老師的行爲。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她們用汗水辛勤地哺育着我們。是老師打開我們知識的窗;是老師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是老師教我們寫字;是老師教我們怎樣做人;是老師幫助我們編織美好的夢想。我們一天天長大,可我們的老師一天天變老,老師把青春年華都獻給了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還有什麼理由不尊重老師呢?

讀完這個故事,作爲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尊敬老師,好好學習,用好的成績去回報老師。做一個尊敬老師,愛學習,不怕吃苦,有孝心的好學生。這樣才無愧於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六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遊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爲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着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

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我被楊時和遊酢尊師重道虛心求教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要學習楊時和遊酢尊敬老師的品格。老師帶領我們在遨遊知識的海洋,和我們一起編織夢想。是老師教我們知識,是老師教我們寫字,是老師教我們做人。老師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老師把他(她)的青春年華獻給我們。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呀!我們要尊敬老師,關心老師,在老師累的時候給老師端一杯熱茶,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有所回報,讓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有所報答。並且要保持虛心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在虛心的同時,還要懂禮貌,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去請教他人,只有虛心人才會不斷進步,只有禮貌,纔會得到他人的肯定。在求學路上,不但要虛心,還要禮貌。反之,你不禮貌,不好好對待他人,就沒人願意幫助你。在求學路上,不僅要虛心求教,同樣文明禮貌也是相當重要的。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七

今天我讀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故事,故事講述了在北宋時期一位名叫楊時的學問家,他虛心好學,十分尊敬老師。有一天,他和他的同學遇到了難題,去請教老師。可是老師正在休息,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休息,就在門外靜靜地等候。這時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楊時的同學凍得實在受不了了,準備去叫醒老師卻被楊時攔住了。當老師醒來時,他們已經變成了雪人。他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讚揚和學習。我也被楊時尊敬老師、虛心求教的精神深深感動。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白天她們在學校裏忙碌地工作:上課、備課、教育我們,晚上又在燈下寫教案、批改作業,常常忙到深夜。班級裏有五十多位同學,老師時刻關心着我們,教我們知識,教我們寫字,教我們做人。當我們犯錯時,老師並不是厲聲地訓斥我們,而是讓我們勇於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老師告訴我們,犯了錯誤不可怕,及時改正錯誤,以後不再犯錯仍然是個好學生。老師就是這樣不斷地鼓勵我們,讓我們健康成長。老師還在生活中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我們。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在語文課上忍不住嘔吐,老師不但沒有責怪我,還關切地詢問我哪裏不舒服,不嫌髒地爲我打掃乾淨,並通知我的父母,讓他們接我回家好好休息。我們在老師的無私關愛和陪伴下度過了四年快樂的時光。

老師爲我們付出了許多辛勤勞動,我們應該學習楊時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努力學習、爭取優異的成績以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這樣老師才感到最幸福。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八

時間較爲倉促,是我臨時寫的下水文,可能不是最好範本,只是想讓學生明確讀後感的具體格式和內容。孩子們普遍問題:總結文章大意還是過於複雜,而自己的感想又不具體,過於簡單,沒有掌握讀後感的精髓。家長可根據範文,對學生給予適當的指導。前不久,我看了《程門立雪》,我被楊時和遊酢尊師重道虛心求教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北宋時,有個叫楊時的人,他十分好學。千里迢迢去大學者程顥、程頤那裏去求學。一年冬天,他和同學去老師那請教問題,到了門口,恰好老師在午睡。同學要敲門,楊時不讓,說就在門口等一會兒吧。等了很久,下起了大雪,兩人凍得渾身發抖,仍然站着。老師一醒來,看見二人仍在雪裏恭恭敬敬地站着,心中十分感動。由於他十分尊敬師長,虛心求教,所以受到人家門的尊敬。我要學習楊時和遊酢尊敬老師的品格。尊敬師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老師帶領我們在遨遊知識的海洋,和我們一起編織夢想。是老師教我們知識,是老師教我們寫字,是老師教我們做人。老師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老師把他(她)的青春年華獻給我們。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呀!我們要尊敬老師,關心老師,在老師累的時候給老師端一杯熱茶,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有所回報,讓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有所報答。並且要保持虛心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九

程門立雪是藏在成語中的故事,主要講了:宋代著名理學家楊時求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楊時和程頤。主要情節是這樣的: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爲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佈。他們行至半途,塑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入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程門立雪成爲衆所皆知的故事,流傳至今,告示我們要尊重老師,不怕艱難,虛心好學,有毅力,這樣才能得到知識!

《程門立雪》讀後感 篇十

當聽到國學堂的朗讀聲: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時,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程門立雪》。

北宋時期,在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雖然他學問也相當高,但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老師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爲得意門生。

一天,楊時和同學去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同學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同學卻還立在雪中,同學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老師,都被楊時阻攔住了。直到老師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這個國學故事告訴我們,爲人子弟,在年少的時候就要親近良師,結交益友,要從他們那裏學習禮儀和知識。這些道理也運用到了生活中。

在一個星期五的早上,我很早就來到了學校,正要拿出語文書早讀時,突然我發現忘記帶語文書了。“怎麼辦?今天除語文早讀外,還有兩節語文課了”。我着急得臉漲得通紅。急中生智,我想起了6·1班的好朋友“非非”。

於是我跑到6·1班去,找到“非非”說:“對不起,你能把語文書借我用一下嗎”?她見我這麼着急,說:“彆着急,我馬上給你”。離開6·1班教室時,我對她說了一連串“謝謝”。當上課鈴聲響起時,我已回到了自己的教室。心中充滿對“非非”的感激。

“非非”的行爲不正是應驗了上面這個國學道理嗎?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和睦相處,遇見困難,互相幫助。我希望大家都來學習國學知識,繼承我國古代的傳統美德,讓同學們在和諧的氛圍中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