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人生即燃燒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3.19W

第一篇:《經典即人生》讀後感

人生即燃燒讀後感(精選多篇)

我要去富陽

--讀《經典即人生》所感

寫下這個題目,先要說說我接觸《經典即人生》的緣起。

我是好未來教育旗下智康一對一的一名語文老師。去年,我有幸接觸到一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這孩子曾跟隨陳琴老師學習過,他很喜歡陳琴老師。孩子媽媽對我說,很遺憾,陳老師去了杭州,沒法再教他了。我問孩子媽媽,陳老師講課有什麼特點?孩子媽媽說,陳老師很博學,能很好地駕馭經典,也能很好地調控孩子。我又問孩子,你爲什麼喜歡陳老師。他說,上陳老師的課不算是上課,那是“讀經”,比較好玩。我在意外與好奇之餘,打開了孩子媽媽給的陳琴老師的博客。

通過博客,我爲陳老師深厚的積累所震撼,便搶佔先機般地關注了她的博客;讀着她的博文,我瞭解到陳老師已經出了一本名爲《經典即人生》的書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地買來看了。看後,直如醍醐灌頂。同時,也深感自己作爲一位語文老師的不足。

其實,我在接觸《經典即人生》之前,也曾在尹建莉女士的教育專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上讀到過關於語文教育的建言,當時已經意識到及早讓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重要性,並且我自己也已經是實踐者了--我的孩子已經三歲半了,《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及唐詩等,我都和她一起背誦了一些。但是,透過尹建莉女士的書,我只是認識到閱讀經典的重要,卻不知該給孩子讀哪些經典,也不知當以何種方式進行。另外,有趣的是,我曾發現我的孩子願意聽我誦讀經典,卻不大有耐心聽我講長篇童話故事。我有點懷疑自己讓這麼小的孩子接觸“古董”會不會有問題--現在知道是由於她當時年齡小,沒耐心聽那麼長的故事。而就在那迷惑的時候,我接觸到了陳琴老師的《經典即人生》。陳老師的話,及時地點醒了我。我也才確信,我正走到了“讀經”的路口。

讀完《經典即人生》,因爲我本人非常欣賞書裏的一些觀點和做法,對陳老師本人的風骨也到了頂禮膜拜的地步。所以我很快就把此書推薦給家長們--我所在的公司有二個羣,一個是國小升國中的交流羣,一個是廣州國中交流羣。羣裏的成員,除了我們公司的幾個維護羣的夥伴,就是些關注孩子學習並經常相互討論的家長。推介之初,我向家長們宣傳了陳琴老師的經典素讀理論。沒想到有的家長馬上就回應說,陳琴老師的課,我也聽過,覺得很贊。還有家長說,可惜廣州的初級中學以及高級中學中,鮮有能貫徹經典素讀理念的,都是以傳統教材爲綱。甚至,有的家長看我極力誇讚陳老師的素讀教學,又鑑於我本人熱心於教育,很上進,便呼籲我以陳老師的教學方式開班。那是怎樣的一種壓力與動力!我深知,我遠不能和陳老師相提並論。但是,家長需要一個效法於陳老師的老師。

那一刻,我多麼渴望,我立刻就變身爲陳老師……

關於素讀,在我粗淺的記憶裏,就是誦讀經典加廣泛閱讀。但是,真正要展開來談素讀,我發現我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翻開書來。因爲素讀還涉及讀什麼,怎麼讀,怎麼開展的問題。關於這個,陳琴老師在書裏的講話,已很精練。那麼長的篇幅,那麼豐贍的內容,憑我的拙筆,概述不完,而且,我自己都要一遍一遍地去反覆咀嚼。

我能做的,目前僅限於讓家長們、同事們和我同讀一本《經典即人生》。而且,坦白地說,我也在藉助《經典即人生》來給自己補更多的課。前些日子,我特意讓先生給我一次性買了七本書,分別是《發現母親》、《正信的佛教》、《祕密》、《希臘神話》、《聖經故事》、《叔本華美學隨筆》、《大唐李白》。除去末一本,其餘六本均來自《經典即人生》裏的推介。所以,可以想見,一本《經典即人生》的價值,於我,簡直是:一冊在手,應有盡有。

以至於有些日子,q羣裏的家長問我,塗老師,你給我孩子推薦些書來讀吧。我說,您去讀《經典即人生》吧,讀這本書裏邊提到的書即可。有心的家長或許會知道,我並非純粹的懶。

說心裏話,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去談《經典即人生》,我覺得我並非從零開始。畢竟自從做了母親以後,我覺得自己充分地具備了一位母親的本能,那就是盡一切可能爲孩子好。我從孩子一歲開始寫育兒日誌,二年多的光景,已寫下了二十四萬字。之所以要持之以恆地做這樣一件事,不是因爲別的,恰恰只是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是可以被記載被珍視的傳奇。並且,我相信,這會是促進我自身成長的關鍵環節。再者,對於孩子的母語教育,我正在走的,就是“經典”之路。對我來說,記錄孩子學習的過程,就是自己重新邁步的過程。當然,我能這樣說,完全是因爲作爲家長的我很幸運,我的孩子尚小,而我又恰好能通過我的學生去聆聽陳老師的教誨。

然而,話說回來,我到底同時也是一名語文老師。就一個專業的老師而言,我覺得我最欠缺的,是有素的訓練,是與教學現場即景式的彌合。儘管我的誦讀積累也很有限,但我覺得去現場接觸陳老師更重要。過去的人讀書,經常有遊學的機會。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光“會晤於一室之內”,還可能要一起去雲遊,甚至共寢共食。《經典即人生》於我,遠不是一種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的濡染,它更多的是一種生命的洗禮,一種靈魂的召喚。我在心裏是把陳老師看作自己的老師。

據我所知,陳老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遇到過重重障礙,但她從不妥協,總是從教育的本質去探索,總是從孩子的學習實際出發,總是以一位母親般的愛心去面對每一個學生。這是最能震撼我的地方。陳老師說,“學不已,浩瀚書海任涵泳”;陳老師說,“窮思變,道不遠人貴求索”;陳老師說,“業臻精,大道至簡終可行”。每一句話,都是在說母語的學習之道;每一句話,又都道盡了人生的真諦。

“文字是‘神奇’的藥”。在讀《經典即人生》之前,我或許沒有那麼強烈地意識到小孩子學語文的過程可以多麼精彩而享受,我覺得語文課堂可能只是少數特級教師及優異的孩子才得以享受的。但是,當我在陳老師的課堂上--我看過陳老師教學的一些視頻,看到孩子們一張張精神煥發的臉,看到他們非常自然非常活躍地在教室裏爭着表現自己,聽着他們齊刷刷地大量背誦,然後又在書裏看到那感人肺腑的感謝信時,我的心完全被融化了。

其實我在想,一個真正熱愛語文的人,總是懷着一顆赤誠的童子之心。像我這般愚癡的人,雖然每每覺得陳老師的沉澱已經到了我無法企及的高度,可是,我總是以陳老師的話鼓勵自己,要有“目視前方”的勇氣,再不好的現狀,或許也攜帶了其它美好的東西同來。所以,平時遇到不順的事,我就叫自己看書;平時很累的時候,我仍然叫自己看書。

“文字是‘神奇’的藥”。恰是受過文字的安撫與精神引領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文字是‘神奇’的藥”,彷彿讓我想起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如果魯迅知道,許多年以後,重又有人以文字爲“藥”,會是怎樣的欣喜?

得知新近的經典素讀成長活動在富陽展開,我帶着萬分激動,以及十二分的虔誠之心,寫下這點淺薄的筆記。我本欲說,我想去富陽。可是,一轉念,不能只是“想”,這是一個必須有的行動,是一份再不能等的渴盼,否則,從陳老師那接過來的那位可愛的同學,我怕把他耽擱了。

由於這次活動,雖名爲“邀請函”,可實際還有個選拔的過程。在寫下筆記之餘,我仍然心中忐忑。而我的學生家長給我的陳老師的qq號,我尚且未加,先不想打擾她。我想她應當很忙。

另外,不得不囉嗦一下,因爲急於寫下三千言,以供報名之用--我覺得我這次報名有點晚了,然又不想再晚,所以在急急地趕稿。寫到快夠字數的時候,我總覺得自己說來說去,更多的是要去富陽見陳老師。以至於關於《經典即人生》本身,似乎所言寥寥。但這在我心裏,也有點不得已。我覺得需要實踐的東西更多,包括誦讀和博覽,而遠不只是對於一本《經典即人生》的讀後感。希望陳老師及其他邀請者看了我的筆記,能勉強諒解!

塗江豔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於廣州

第二篇:人生物語:人品即商品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財富。一個道德敗壞的人,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從商還是從政,都很難有所發展,更談不上功成業就。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和呂布都是以武而聞達於天下的人物,而他們卻有着完全不同的下場,就是因爲兩人之間的人品各異所致。

論武功,呂布可謂勝出關羽許多,曾經的三英戰呂布——關羽和劉備、張飛三兄弟齊上陣,竟然沒有能夠將呂布拿下。可見呂布的武功超羣,高出關羽並不是一點的事情。論外表,呂布也是一個英俊的小生,更不在關羽之下。可是呂布爲後人所不齒,關羽卻被人敬若神明,一直被後人奉爲忠義的象徵。造成這樣截然不同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爲呂布不具備恪守誠信的品質,而關羽卻素有忠義、誠信的美譽。

在三國裏,呂布純粹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世俗形象。他厚顏無恥、見利忘義,先是殺掉了與自己一齊起事、情同手足的兄弟朋友,後來又爲了一個女人貂蟬,而行不義之舉,親手殺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義父——董卓。呂布背信棄義,使他爲人所鄙棄,他不恪守誠信的行徑,爲世人所痛恨,最終雖然空有一身的本領,卻四面樹敵,衆叛親離,不得善終。呂布背信棄義的壞名聲,使他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最後卻落了個無家可歸的結局,誰都不肯收留他,就連廣攬天下人才爲己用的曹操都不用。

而關羽雖然武功在呂布之下,卻受到了世人的敬重,即使素以奸詐著稱的曹操對他也是熱情款待、再三挽留。曹操看重的就是關羽的忠義誠信。儘管曹操多次誘之於金錢、美女和寶馬,並給予高官厚祿,卻都沒有動搖關羽信守承諾、信守誠信的意志。任憑曹操使盡了各種方式,關羽都沒有背叛兄長劉備,沒有背叛兄弟三人的桃園盟誓,時刻想回到兄長劉備的身邊。儘管關羽在棄曹投奔劉備時,曾經殺死了曹操手下的數員大將,但是曹操還是十分敬重他的忠誠守信。儘管曹操知道關羽是與自己爭奪天下的對手劉備的猛將,但是曹操只是讓手下人阻攔挽留,並沒有下令殺掉關羽。關羽的忠義還表現在他願意爲信守誠信付出生命的代價,在華容道與曹操狹路相逢時,儘管他知道自己已經立下生死狀,放人就是違背軍令,罪當殺頭,但仍自作主張放走了曹操。可就是關羽的這種忠義精神感動了諸葛亮,軍師並沒有真的要殺他,而是讓他戴罪立功。關羽如此講誠信,並願意爲之付出一切代價,正是這一點而感動了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敵人——曹操。在關羽死後,曹操給予厚葬,並追封了他很高的爵位。

在我國商業史上,“五金大王”葉澄衷就是“人品即商品”的典型。葉澄衷早年在黃浦江上靠搖舢板賣食品和日用雜貨爲生。有一天,一位英國洋行經理僱他的小舢板從小東門擺渡到浦東楊家渡。船靠岸後,洋人因事急心慌,匆忙離去,將一隻公文包遺失在舢板上。葉澄衷發現後打開一看,包內裝有數千美金還有鑽石戒指、手錶、支票本等。他沒有有據爲己有,而是急客人之急,在原處等候洋人以便歸還。直到傍晚,那位洋人到處尋包不見後才懊惱地返回尋找。不過他沒有想到包會在舢板上,更沒有想到有船工在等着還他包。洋人打開皮包,原物絲毫未動,不禁大爲感動。一箇中國苦力竟有如此品德,對外來之財毫不動心,洋人真不敢相信這樣的事實,他立即抽出一疊美鈔塞到葉的手中,以示謝意。澄衷堅持不收,交包後就要開船離去。這位洋人見狀,又跳上小船,讓葉送他到外灘。船一靠岸,洋人拉他到自己的公司,誠懇地邀請他一起做五金生意,葉籤答應了。

從此,葉澄衷走上商途,在日後的經營中,品德高尚的他贏得了人們的歡迎,葉澄衷也一步步地走上“五金大王”的地位。

李嘉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自己的創業與成功做了一番真誠的講解。記者曾經問李嘉誠:“李先生,如果勤與儉是初期創業者必備的素質基礎的話,那麼作爲創業之初的企業的關鍵又是什麼呢?”李嘉誠的回答是:“一個企業的開發意味着良好信譽的開始。有了信譽,自然就有財路,這是必須具備的商業道德。就像做人一樣,要忠誠、有義氣。”

中國傳統文化講求“信”,“人無信不立”;講究“誠”,以誠待人。西方人也把“誠”、“信”列爲資本主義商業精神的重要內容。“誠”、“信”都是一個人的重要品質之一,“人品即商品”,經商可不能不重視這一點啊!

第三篇:《生活即教育》讀後感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一文中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以生活爲邏輯起點與歸宿,以生活爲中心和基礎,既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爲生活而教育。讀了陶行之的教育論,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作爲基礎教育教師的我,也產生了一些淺薄的認識和感悟,以下是我對“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陶先生所說,現在的教育要結合生活、社會,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 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是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教會學生生活同時也是教會學生做人、處世。學校裏的教育有很多是空洞的、理論性較多的教育,而生活中的教育卻是實在的教育、終生的教育,把理論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那種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縱觀當代的教育,真是讓人擔憂。家長、學校都是爲了分數而教育學生:“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個名牌大學,找個好工作……”學生的一切都是以學習的成績分數來決定。導致現在有的學生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甚至連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說白了就是生活白癡。這些人將來如何生活、生存?這類人其實到了社會上也做不了什麼事的。連生活都成問題的人,我想在社會上立足也是很困難的。

這個學期,我們學校號召學生到社會中參加實踐活動,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果然收穫不小。讓我們來看看一位學生的實踐體會:“假日,我們班組織了一次社會活動。老師給我們每人發放6張報紙進行真實的生活體驗。我們這一組領到報紙後就迅速的來到小區廣場,我和羅龍二人一組,我們一起向行人推銷,羅龍驤遞報,我找補零錢。我在家時已準備得很好,因爲一份報紙6角錢,我就把4角錢分成一紮,這樣顧客給一元錢,我就拿出一紮找補,如果顧客給5元錢,就拿出4元錢和一紮角票,這樣又快又準確。我回家進行了盤點,還真是一分都不差。這次賣報很順利,是我們把語文知識和數學知識都用得很好,禮貌用語贏得了顧客的誇獎,數學知識賺到了辛苦錢。回家後,我和媽媽討論假如我一個月生活費700元,而賣報紙每份賺兩角錢,那麼要賣3500份報紙,一天要賣110多份報紙纔夠生活費,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頭頂烈日,走街穿巷,還要不停的吆喝,口乾舌燥。我終於知道我用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辛苦掙來的,我要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相信這些在生活中真真實實體驗過的孩子會更加努力學習,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懂得感恩,這纔是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四篇:《教育即喚醒》讀後感

《教育即喚醒》讀後感——談談後進生的轉化

最近讀了楊聰老師寫的一本書——《教育即喚醒——走近問題學生》,讓我對教育這一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

雖然從教已經12年了,但對於教育認識還一直停留在成績和學生的品行這一層面上,總感覺費盡心思使學生的成績上來了,學生在班上不犯什麼大的錯誤就是好的教育了,其實,教育還有另一個層面,那就是“喚醒”.《教育即喚醒》這本書中,楊聰老師記錄下了他與後進生相處的點點滴滴,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喚醒學生心靈,使後進生真正愛上老師、愛上學習。

書中《蒲公英的約定》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故事中,讓我感嘆楊老師成功“喚醒”幾乎人見人厭的徐龍的良苦用心,並傷心徐龍的悲慘命運。徐龍短暫的生命,讓我深思教育的目的。學校生活不是徐龍的全部,但和楊老師短短一年的相處中,卻是徐龍一生中心靈最絢爛的時光。對於學生來說,成績真的比什麼都重要嗎?我要說不,學生更需要快樂。我並不否認學生應當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但對於後進生,他們真的需要更多的關懷和愛護。他們覺(本文來自本站:)得學習吃力,在家長、教師的高壓政策下苦苦掙扎,對學習心懷排斥,以至於他們在班上的言行舉止都會產生負面的變化,如何能夠好學、學好?他們比優秀學生更希望享受成功的喜悅和心靈的釋放。所以作爲教師,要轉化後進生,就要先釋放他們的心靈。

《你會遇見誰》中小童的故事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兒園就被老師定義爲頭腦遲鈍的小童,終於轉到城裏一所非常知名的學校,爸爸媽媽終於看到了希望。可是,教學成績重壓下的老師,根本沒有足夠的耐心來關照小童,成績不理想,小童一次次被老師罰站、羞辱,還常常被爲生活所困的媽媽惡語相加,小童對老師、對學習充滿了恐懼。後來無奈地轉回鄉下,由當老師的表叔介紹進入了表叔所在的學校,表叔特意將小童安排進了朋友的班級。親切的表叔老師給年幼的小童帶來一絲希望。經過老師的補課,小童雖然有了一點點起色,但還是沒能擺脫老師對他成績的苛求,老師把他看成是甩不開的包袱……最後,當老師因小童逃課而罰他進辦公室時,小童毅然選擇了回家,不來讀書。幸好表叔決定下學期送走畢業班,就轉到低年級來帶小童所在的班,才讓小童對老師、對學校沒有徹底絕望。這真的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在現實中可能還有存在。教師“唯分論”、過分嚴厲,而不去關注學生的身心,會使學生感到厭學、對老師疏遠,不自信,這將會貽誤學生的一生。

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最需要教育的對象是後進生,教師如何面對後進生,將決定着是給他們打開一扇窗戶,還是關閉一扇大門。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教育是片面的,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不喜歡學習,即使被老師、家長逼着提高一點點分數,又有什麼意義呢?給老師家長帶來一時的喜悅,卻給孩子的心靈留下了創傷,而且這種提高是沒有源動力的,不可持續的。所以,教育需要喚醒,喚醒後進生的喜好、喚醒後進生的心靈,讓他們先敞開心扉接納老師,對待學習懷有快樂,纔會有信心去面對,纔會取得真正的轉化效果。

第五篇:讀後感:生活即旅行

生活即旅行

黃科

可能是骨子裏始終住着一個貪玩不安分的我,對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我的個人解讀一直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年輕時曾海口許下過的某某時間一定要去某某地點之類的豪言壯語,友人們聚會時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聊着一起計劃過的處處景點,卻最終迫於時間,迫於金錢,迫於家庭,迫於工作,而不得不擱淺了。現在的我,也只能靠着翻閱旅行雜誌來過過乾癮。

這些日子忙裏偷閒,終於看完了一名記者——臺灣《中國時報》的記者——黃麗如寫的《醒來,在地球的一個角落:旅遊記者的世界觀察報告》這本書。這是向我侄子借的,少說應該也有一個多月了吧。當時很意外,他竟然會買這本書來看。要知道,現在的孩子除了翻翻少兒漫畫,再不然就沉溺網絡了。不管是出於對旅遊地理的喜歡,還是對於書作者旅遊與工作兩者可以兼得的羨慕吧,他買了,我借了。 想想,在如今這個因爲科技進步而不斷摧毀重建世界觀的時代,除了教科書或是專業書,也真的很久沒有手捧着一本紙質的書來看了。

書不錯。原以爲又會是泛泛一本介紹小吃景點再加上大篇幅各地照片爲了賺錢而拼湊出來的旅遊指南,甚至還曾以爲,這或許只是作者爲了炫耀自己能夠行走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優越感的矯情。作爲遊記,它既沒有優美的文字,更沒有美的一塌糊塗的圖片,但看過之後卻不得不感嘆,記者就是記者,和一般的遊客就是不一樣。她大部分

的筆墨都用來關注人在其中的感覺與活動,或者講,這更像是很作者主觀感受的一本寫給她自己的私密手札。印象最深的是她寫西班牙,繪畫、音樂、建築??這個在我們眼中全是大師級藝術作品的國度,她反其道而行之,完全避開了這些世俗雷同的眼光,專門花大篇幅去寫了西班牙的火腿。或者她又這樣寫到北京:“還記得第一次打開地圖,看到北京棋盤式正南正北的道路,興奮得以爲這個城市很好走。怎知,她的一個block是別人的三倍大,從建國門走到王府井,三個block可以走上二十分鐘。從前門‘直直’走到天安門、故宮、景山公園、鐘鼓樓、德勝門,是一條讓人走到頭皮發麻兩腿發軟的‘直線’。地圖上看起來很好走,可是實際上走起來確實災難,尤其在炎炎夏日完全沒有陰涼。這回5月前往,比夏天涼很多,可是北京吹着怪風,飄着沙塵,走一趟京城立刻灰頭土臉,頭髮亂如鋼絲。”這段描述真叫人點頭如搗蒜,去過北京的人都能體會到以上的字字句句,這實在是太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了!她更在書中不只一次的提到,去異地旅行,不應該去看所有指南上都寫到的名勝古蹟,那這樣還不如直接看地理或是歷史教課書好了。她最喜歡的是去看各地的市集,那纔是最具有當地獨特氣息的地方,看到生生不息人類在同一個太陽下呼吸吐納,看到當地人爲了柴米油鹽爲了一天的生活而奔走,看到平日裏最熟悉而此時又是最陌生的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這纔是地球最真實的一面。因此,在她的眼裏眉間,原本貧窮不堪的埃塞俄比亞,也就滿滿都是誘人的咖啡香氣了。

看完這樣一本快樂的書,心也是會跟着漂浮起來的。那就是一個

迷幻的暈眩,輕而易舉的就把我套牢。或許都熱愛旅行,更準確說,喜歡不跟團的旅行,再說細一點,我們都一樣,到了一個城市,最喜歡逛琳琅滿目的菜市場、集市;縱使有很多所謂的“壞人”,但我們依然願意選擇相信旅行中偶遇的陌生人;我們都討厭繁瑣的“簽證”,期盼着有一天,去哪兒都不用帶着這個叫做“護照”的小本子。好比之前去上海看世博會,在網上也看到過一篇文章,批判說更多人把世博會當作一個旅遊景點了,拍張照片擺個pose就走人換下一個場館,對於真正舉辦世博會的意義卻不甚瞭解,那些更能體現世博精髓的主題館,卻很少有人問津,嫌棄不好“玩”。現在的人,已習慣每天同一個表情去不同的場所,過着快餐式的生活了。

生活如旅行,前路中的點點滴滴都等着我們去觸摸,去傾聽,去呼吸,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