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龍應臺散文集《目送》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49W

龍應臺散文集《目送》讀後感【精品多篇】

《目送》讀後感 篇一

看着它,撫摸着它,靜靜的思考着,再把這本《目送》放回書架上的某個角落。

龍應臺的《目送》講的是兒子華安從懵懵懂懂到一個成人,勉強忍受着父母的深情的過程,目送着兒子遠去的背影和父親在火葬場,目送着他離我們遠去。文中寫到華安上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手來到學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而華安十六歲出國時,“我”送“他”到機場,期待着他回頭看我一眼,但並沒實現,“我”知道華安長大了,希望“你”不必追。

記得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就意味着,你和他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我反覆地朗讀着它,我把它告訴媽媽。她沉默了片刻,失神了片刻。媽媽的失神讓我回想到:幼兒園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不在了。我驚醒來,望着身旁的媽媽,一動不動地望着她,彷彿離開一刻,他就會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一般。嘴裏不停的嘀咕道:“不會的,媽媽不會死的。”念着念着我想到人總是要生老病死的,媽媽真的不在了該怎麼辦?那時的我極端地想:媽媽不在了,我也不活了!現在的我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就算媽媽不在我也要堅強地活下去。因爲:未來的路要自己走。而現在,我正處於青春期,我也常會嫌父母煩,父母嘮叨,我知道父母是爲我們好,但一臉的嚴肅,也會不時讓我們懷念起兒時那久違的微笑。我害怕失去,又不願接受父母的噓寒問暖。有時候,青春期的人們就一直生活在這樣一個可笑的想法中。我曾幻想過接受,但在嘗試中發現其實一個渴望自由的人並不能做到。

或許最好的結局不需要人爲的改動,是要靜靜地享受着,吵鬧時的煩惱。或許作者在兒子與他漸漸疏遠時,除了無奈,還有一些欣慰,欣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卻又無奈於不需要他了。

《目送》讀後感 篇二

現在的我處於一個很尷尬的時刻,與母親的隔閡越來越大。每每心情很悶很難受時,我就想沉浸在這本書裏,看看別人的父母,別人怎麼做子女,然而還是學不會。

這本書寫到關於__的一些關係,由於看這本書前看了沉默的大多數,都有點非主流之嫌,未必不是一個獨立思考者應該有的思維,恭維也好,疏離也罷,這些文人墨客都希望天下太平,百姓樂業,殊途同歸。

這其實是一本由散文堆砌的讀本,貫穿的是親情,也吃驚於龍應臺對植物的熟悉,對知識的敬畏。

有不理解父母的時候,安德烈也很少和她聯繫,偶爾一封郵件當父母的也是反覆斟酌,上線提醒就像是給父母的一劑安慰藥,也會在12歲的時候說不再是你的baby,龍應臺和醫生弟弟後來也發現父親是在不允許駕駛後慢慢心智退化,退化到眼屎把眼睛都黏得睜不開,退化到一進一退的使喚吟詩學步。

“很多,沒多久就散了,因爲人會變,生活會變,家,也跟着變質。渴望安定時,很多人進入一個家;渴望自由時,很多人又逃離一個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許遇見的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尋找自由的人也許愛上的是一個尋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如果要我替她想想,可能就是這樣吧,世界那麼大,她那麼大年紀,也該出去看看了。可是啊,你看看就看看,何必傷人。孰是孰非,彼此心底,心知肚明。非得爭個你強我弱,非得人前人後換個花樣玩,絲毫沒有一點做母親的模樣。

所以,與其說,爲了尋求慰藉來讀這本書,倒不如說是越讀越殤,別人家的父母可和你家不一樣……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篇三

我讀了龍應臺所寫的《目送》以後,有一些感想。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臺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國小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讓人心酸和感動的文字說了:年幼的孩子長大到成人,讓她牽掛、讓她失落、讓她懂得怎麼放手。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

原來,龍應臺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臺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 “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臺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爲他認爲,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臺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父親對 “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

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說了龍應臺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說,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龍應臺和她的母親卻說:“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 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我”和“我”的母親深深地跪下,眼淚決堤。

這“本”《目送》十分感人。雖然我還不是完全理解《目送》,可是,這裏面有些路我可能會走,我希望我以後也有一顆感恩和回報的心。  七五班 王子帥

五年級目送讀後感作文 篇四

你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小時候,你牽着他稚嫩的小手,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__國小。他用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而你,用深沉的眼眸,注視着他。鈴聲一響,人影錯雜,奔向不同的方向,他放開了你的手,在喧譁的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隨着奔流的人羣走向遠方。但他不斷地回頭,穿過一條無邊無際的時間長河,他的視線和你凝望的眼神隔空交會。

揹着書包的瘦小身影在你的凝望裏消失在門裏。

十多年後,你送十六歲的他到機場,告別時的擁抱,在十幾年時光的沉澱下顯得生澀。

你才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你的深情他已不再熟悉,你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寸往前挪,慢慢地,漸漸地,他的背影消失在你的視線裏。

你一直在等待,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二十一歲的他和你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即使同路,即使同車,你們之間也只剩下隻言片語。一個高高瘦瘦的背影,內心的世界卻和你一樣波濤深邃,但是,你進不去,你失去了他青春的鑰匙,被拒之門外。

你在凝望,等待他回眸一望,等着他發現你守望的背影,直至淚水朦朧你的雙眼。

你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用追。

你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你的落寞,你的孤寂,你所受的沉默,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你讀完博士學業回到大學教書的那一天,他用他那輛廉價的小貨車長途送你,但卻把車停在小巷裏,卸下行李後,爬回車裏,準備回去,啓動引擎時搖下車窗對你說:“女兒,爸爸覺得對不起你,這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你望着他離去的車子留下的一團黑煙,黑煙散了,車子遠了,只剩下你和你身邊落寞的皮箱。

十多年後,你推着他的輪椅散步,他已年邁,而你也不再年輕。這曾是小時候的你幻想了多少次的畫面,能和父親和諧地走在草坪上,幸福快樂又肆無忌憚地笑着。而現在你的時間再也不允許你擁抱着他聊天南地北的事,說尋常巷陌那些雞零狗碎的瑣事,你只能望着那個輪椅的背影,一點點,一點點向前,然後沒入門內。

沒有時間傷春悲秋,你轉身,然後繼續奔赴那茫茫的下一站。

不久後,火葬場的爐門前,一個又巨大又沉重的棺木,緩緩地往前移,雨絲被風斜吹着,飄入長廊,溼了你前額的頭髮,你撩開發絲,深深地,深深地凝望着,彷彿要把他所有的一切都裝入腦子,望着大火裏逐漸消失的身影,你才發現這已是最後一次。

你與他的最後一次目送,他已不能回頭,只剩下你孤獨的凝望。

你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用追。

世界以這種方式溫柔地前行,而你,在一個個站牌處停留,佇立,目送。不能說,世界是殘忍的,人生哪有什麼恆長的廝守?你目送着父母子女的離開,目送着逐漸消失在光亮裏的身影,他們用背影告訴你:不用追。

其實,你又何嘗不是在目送你自己?生命是一場漫長的旅途,長到無法衡量。你目送着從前的那個青澀的孩子慢慢地遠離你,一點點,一點點走進柔和淺淡的光裏。你凝望着眼前的那個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向遙遠的未來,未來是一片漆黑還是無限光亮,你無從得知。親愛的你,站在生命的中點,目送着從前的,新的自己漸行漸遠。時間一點點蒼老,背影——清晰,模糊,變淡變淺,終究還是不見了。目送着一個個和你有交集的人在稍作停留後又遠去,卻毋庸置疑的帶給你溫暖與美好,他們用背影告訴你:不用追。站在旅途的中點站,你向左看,向右看,不斷地目送着形形色色的人離開,也目送着自己越走越遠。

向左看,向右看,目送在時間裏,沉澱後只剩下記憶。

《目送》讀後感 篇五

今天我讀了龍應臺的《目送》這本書,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因爲書中的一句,曾經深深地觸動我的心靈。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說的是父母送子女時,那種無力追隨而又期望陪伴的心情。短短的一句話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也許不久後的某一天,我也會成爲這些父母中的一員,我只希望那一天,來的晚一點,再晚一點。

《目送》是作者醮着深情的筆墨書寫的文字,她寫了父親的去世,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她寫了和兒子的離別;寫了朋友間的牽掛。生活在世間的她,有着諸多的情感,比如快樂,脆弱和失意。許多文字,透露着薄涼和無奈,因爲,不管身邊有誰,有些路,也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這篇文章講述了大多父母的心聲,其中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句子,裏面字裏行間都包含着濃濃的感情。仔細讀這本書而,你會發現這本書講述的更多的是平凡人的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一個母親的心路歷程。仔細讀這本書,你會感受到來自心靈的震撼。

我很喜歡這本書,其中也有許多讓人感觸很深的句子,值得大家花費時間去細細的讀品味。

《目送》讀後感 篇六

度娘說“《目送》是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寫的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由七十三篇散文構成,書中寫到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與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虛無。”

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其實,作爲十三歲中學生的我並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情感,比如作爲中年男人面對生死別離、失落茫然時的感同身受,可能真是那句“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亦或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罷。

親情如圍牆密不透風“包裹”着我的成長。有溫暖、有衝突;有我的叛逆、有親人的碎碎念;我要下樓玩,爸爸卻說:“考高中是獨木橋,比大學還難,還是先學習”。這些場景隨着我的思緒如同飄飛的雪花般一幕幕再現。

在該書的序言中,龍應臺寫到“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與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不斷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朴樹在“那些花兒”的歌裏唱到“那片笑聲,讓我想起那片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爲我開着,我曾以爲,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裏呀……”

時間易逝,親人易老。

我是爺爺、奶奶照顧下長大的,國小時爺爺管學習,奶奶管生活。從家到學校大約一公里多,爺爺每天往返四趟(午飯回家吃)接送我,每天步行近十公里。爺爺爲了輔導我的學習,手寫備課材料比老師都多。五年前爺爺生了大病住院做手術,康復後又開始接送我,他身形單薄,頭髮更顯花白,臉頰清瘦,見着我,笑着遞給我開了封的小食品。回家路上步履沉重,冬天厚厚的鞋後跟拖行地面,每一步都咯噔、咯噔着響。有一次在校門口轉頭回望,在川流的人羣裏爺爺漸行漸遠,背影越來越小,直至不見。每次我功課表現好,爺爺都忍不住用四川話誇獎一句“乖女哦”。

在整個國小期間奶奶爲了讓我多睡會,都是提前做好飯再叫醒我起牀。所有的衣服都是奶奶整理、清洗,水果都是削皮、切成塊、插上牙籤放在我身旁,連熱水都是接好遞給我。奶奶說最喜歡叫我小名“艾米”,然後聽到我大聲的回答“哎”,問她爲什麼喜歡,她笑而不答。

朴樹在歌裏又唱到“她們都老啦吧,她們在哪裏呀,幸運的是,我曾陪他們開放”。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人生是一場生命的旅程,親人是不能割捨的情感,摯愛不如長久陪伴。感謝、感恩親人。

老爸說: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大概就是在說,家人的陪伴比啥都重要,比啥都要好的意思吧。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篇七

龍應臺喜歡寫作,喜歡走路,喜歡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喜歡細緻入微地觀察生活,喜歡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自己生活的心情。因爲,在她眼裏,太多美的事物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讀罷《目送》全文,我認爲《目送》地七十三篇散文一共可以分成七大部分:一,親情和友情可以歸爲一類,而這一部分是《目送》的核心部分,貫穿全書,寫的主要是“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1,母女情:《雨兒》,《明白》,《胭脂》,《散步》,《回家》,《五百里》,《女人》,《假牙》。2,母子情:《十七歲》,《愛情》,《爲誰》,《母親節》,《年輕過》,《老子》,《關山難越》。3,父女情:《如果》,《繳械》,《同學會》,《走路》,《眼睛》,《注視》,《冬,一九一九》,《魂歸》。4,兄弟情:《共老》。5,友情:《牽掛》。)二,以獨特的眼光對現實生活的入微觀察。(《目送》,《尋找》,《憂鬱》,《我村》,《薄扶林》,《金黃》,《杜甫》,《蔚藍》,《花樹》,《Sophistication》。)三,對人生中一些問題的深入思考,茫然,及對時光流逝的悵然等。(《山路》,《寂寞》,《不相信》,《1949》,《什麼》,《寒色》,《俱樂部》,《菊花》,《兩本存摺》,《舞池》,《星夜》,《亂離》,《時間》,《距離》,《幽冥》。)四,對幸福的理解。(《幸福》,《蘇麥》,《慢看》。)五,對世界上忍受戰爭之苦或者處於最底層人民艱辛生存所表現出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人文主義情懷。(《跌倒-寄K》,《江湖臺北》,《手鐲》,《最後的下午茶》,《四千三百年》,《阿拉伯芥》,《普通人》,《首爾》,《雪白的布》,《淇淇》,《狼來了》,《新移民》,

《距離》,《蓮花》,《慢看》,《關機》。)六,生活中一些趣聞趣事背後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海倫》,《火警》,《黑幫》,《卡夫卡》,《常識》。)

龍應臺的散文給人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她的內心特別細膩,特別喜歡細心觀察生活百態,細細品味人生。他的感情特別容易被日常生活中一些細微的東西所激發,可以是早晨燦燦的陽光,也可以是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還可以是一棵樹,一隻鳥,一種花,一隻貓,甚至是一條蟲。她經常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就是因爲看到一個很小的東西而聯想出很多東西,並引發出很多對人生的思考。

龍應臺在做學問的時候是非常認真的!譬如她在讀《花間詞》時,只因“黃獨”覺得在哪見過,就“鑽到舊籍裏尋尋覓覓”,找到了杜甫當年跋涉到甘肅同谷時所寫下的詩,詩中就有“黃獨”,然後又去查《莊子齊物論》,《盜跎》,《野老歌》,《中國有毒植物》,《本草》,最終弄明白“黃獨”是什麼,並從中體會到了一代詩聖曾經所經歷的酸楚。同樣的例子還體現在《淇淇》和《花樹》上,《淇淇》中只因與紀中先生閒聊時談到“巨魚”——白鰭豚,而去捧讀《入蜀記》,《爾雅》,並查閱白鰭豚在中國滅絕前國際科學家尋找白鰭豚的經歷,最後以“淇淇獨處世間長達二十二年,鬱郁以終”而表達出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思考。這對我的啓發是:要想博古通今,就必須做到不懂就問,不懂就查!

《花樹》中只因喜歡蒲公英,而喜歡蒲公英只是因爲早先受愛默生詩的影響,於是又找來愛默生的詩來讀,但因別人漢譯過來的不準

確,自己就重新一了一遍,譯到最後竟然發現《紫杜鵑》這首詩與十六世紀王陽明的思想很相似,我想這種驚喜的發現對於經性文學研究的人來說是一個快樂無比的過程,而這其中的快樂應該只有像龍應臺這種深入研究並熱愛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有時候她看待世界的視覺很奇特,如《黃金》中,她把香港的各種花樹當做這個城市的原住民,她以及盡愛憐,擬人的手法把一種種花,一顆顆樹寫活了,給人一種生生不息的感覺。“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千秋”世間滄桑鉅變,惟有那些樹木與野花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悲歡離合。

她的聯想有時候又豐富的驚人,她的視野也是那樣的開闊,譬如《幸福》中,她從不同國度,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角度詳細的詮釋着尋常百姓真正需要的幸福是什麼。

有人說,她是一位作家,一位攝影家,但我覺得她更多扮演的是一位人文學家和人道主義者。她非常關心最底層勞苦大衆的生活。譬如 《手鐲》一文中,先描寫一條賣工藝品的街是那麼的美麗迷人,而在美麗的背後卻藏着說不出的酸楚,因爲那些美麗精緻的工藝品是由一些本應上學但迫於生計不得不輟學的孩子們做的,一天爲了掙二三十塊錢需要連續十幾個小時雕出一萬五千多粒。用數字來震撼力讀者是龍應臺常用到的,如《四千三百年》,《阿拉伯芥》中都用數字來表現強權者侵略一個國家時當地一代代人們所埋下的巨大隱患和痛苦,從而表達了對戰爭的極度厭惡,對霸權主義者血腥鎮壓不顧後果的憤恨,和對飽受戰爭遺物——地雷之苦人們的深切同情。 《江湖臺北》中在表現她古文掌握之嫺熟,文學功底之厚的同時,也表現出對國家大局的擔憂。

《最後的下午茶》和《冬,一九一八》中,龍應臺通過餘紀忠老先生和父親對年少時光的講述,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並以我的視覺和想象引領讀者真切感受到了戰爭年代那一代人的悲歡離合。

當然這裏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卡夫卡》和《常識》中,龍應臺雖然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但是有些生活小常識懂得卻比別人晚,因而也鬧出不少笑話,每當讀到這些時我都會失聲笑出來,然後就不禁會想:偉人在某些方面很有才華,但是有些小的方面卻顯得有些愚鈍,我想這就是大智若愚吧!畢竟人無完人,人應看到自身的優點,然後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缺點要虛心改正!

有時候她也會表達一些很深沉又迷茫的東西,像《兩本存摺》,《亂離》,但是任何生活工作中的困難和打擊,阻擋不住她對生活的熱愛,至少在薄扶林村,她找到了一份純潔寧靜的心靈樂土!

其中還有一些表達對當代教育在教化孩子心靈方面的缺乏的憂心,對一些孩子輕生行爲的悲痛,在《跌倒—寄K》中,她以極盡輕柔的語氣,想象着他們離世前的情景,用一顆慈愛的母親的心想要去溫暖那一顆顆冰冷的心,可是一切已經來不及了!但是可以鼓勵以後處於彷徨中的人!生命誠可貴,珍惜生命,也是應該對父母最大的承諾與責任。人不應該爲自己一個人而活,一個人走了,有沒有想過父母會怎樣的痛心!他們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我們怎忍心讓他們心痛整個下半生!

作家的居住地不穩定應該是搞文學創作的人中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吧,因爲他們要“體察民情”,要尋找靈感,比如說她去老撾,去廣州的街市,去香港九龍山,去臺北,去杭州,去倫敦„„

讀她的散文又像讀一篇篇小故事,小小說,但與之不同的是,她的故事是真實的,感情是真切的!每次開始閱讀一篇散文,身與心都交給了龍應臺,自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遊客,乖乖的跟在導遊的後面聽她耐心講解。每當“遊歷”完一個地方,都會聽到她在講述一些人生道理,而我都會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而當聽到她講述有關戰爭和那個殘酷年代備受欺凌的人們的痛苦經歷時,又不禁潸然淚下!

然而最感人的還是親情,作爲女兒她是非常孝順的,漸漸老去的母親因爲父親的離去而忘了現實的人和事,思維完全回到了年輕時的時光,她陪母親坐公交,搭捷運,當母親晚上睡不着時他陪母親一起折騰,然後清晨四點到外面散步。她爲母親買了很多種的指甲油,讓母親平時由於她工作無法陪她時消磨時光,因爲她知道母親曾經很愛美!她爲母親洗腳,爲母親照相„„父親在去世前,她陪同父親參加同學會,給父親擦身,教父親走路,讓兒子們跟爺爺溝通„„該做的她都做了,但她可能還爲自己由於工作沒能天天陪他們而感到遺憾。兒子們漸漸長大,已開始與她慢慢疏遠,兩代最親的人都在離她遠去,怎能不讓她的內心感到孤獨,寂寞和恐懼?

不管怎樣,人生就是這樣,人人以相同的軌跡周而復始地運轉着,只是路程的長短和具體的過程不同而以!但是隻要學會珍惜,一切都將變得美好!

《目送》讀後感 篇八

今年寒假作業太多,外出活動更多,我終於擠出時間終於看完了龍應臺的《目送》這本書,這是作者獻給她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表達了“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相當深奧,讀了這本書,我感到自己對親情的理解有了更深的領悟。

這本書與其說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比如作者說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作者看來,“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對作者的這番感嘆,我深有同感,不管是否相信,只有送別時的心情更讓人無奈。等到我們長大後,擁有了年輕時想要的一切,纔會發現自己的父母已經老去,夥伴也都忙着自己的事。我們應該在年輕時就學會珍惜與父母之間這份難得的親情緣分。

通過讀這本書,我還學會了獨立,父母不應過多照顧孩子,孩子更不能過於依賴父母。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認爲,父母不幫忙纔是對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書中關於母親目送孩子遠去的描寫,非常讓我感動。作者寫道,“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她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我想,這本書除了我應該看,我的父母也應該看看吧。

願我和作者一樣,珍惜親情,在目送的考驗中成長!

《目送》讀後感 篇九

在這本書的魅力睿智的文字裏,我看見了自己,在嘆息作者的哀傷之餘,也深深地體會到母親,我的母親的那麼傷情。我想,許多年之後,等我也是一位母親的時候,是否也會如此,是否也只是目送?

珍惜可以挽留,不是嗎?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難過,但是,至少不會遺憾,不是嗎?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爲精彩,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妒門,消失在火焰中。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

目送讀後感 篇十

《目送》是龍應臺一篇描述親情及周邊人物感情的散文。

她的描述真切、細膩、含蓄,但直擊人心底最柔弱的部位。

十四年前,女兒剛出生,那是盛夏,一年之中最熱的三伏天。小丫頭剛剛抱出產房,我心裏就溢滿了幸福感。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讓我和她媽媽開心的不行。女兒就是我們的全部,我和愛人用日記的形式記錄女兒一天天的成長。後來女兒慢慢長大,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總喜歡買些漂亮的小衣服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頭上扎滿了“爬爬角”,女兒是一個愛臭美的小丫頭。後來跟隨我們去武漢做生意,開始學興趣班,上幼兒園。依稀記得她每週末戴着小紅花蹦蹦跳跳回來開心的樣子。

後來,女兒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自己會去處理一些人和事。要說失落感,當初肯定是有的,但也必須明白,孩子總會長大,終要自己去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女兒一個人跟隨老師去省城參加“震撼一條龍”,去參加學校南洋、射陽的社會實踐活動,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粘着父母。我們在家牽掛她,她在外玩的不亦樂乎。作爲一個父親,前幾年我父親的角色是有缺失的,把女兒的教育都交給了我愛人,忽視了女兒的成長,忽視了與女兒的溝通,陪伴女兒很少。如龍應臺所講,這輩子我終將在一次次目送女兒的背影中老去。

龍應臺《目送》中對親情的理解和描述,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親人、周邊的人。對於我自己的父母,我們現在不在父母身邊,父母獨自生活在農村老家。很少回去陪父母,每次回去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欠缺父母太多。如果折算成天,我們這輩子又能陪父母多少天呢?《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唱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而我們又爲父母做了什麼呢?父母的孤獨,對兒女的思念我們又理解多少?我們需要深思。

孩子總會慢慢長大,父母也會慢慢變老。而我要做的就是默默目送孩子的背影,就像我的父母目送我的背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