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2多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2多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

有幸在假期拜讀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名作,這本書曾經被我打開,又關上了好多次。這次終於下定決心來閱讀它,但遺憾的是自己才疏學淺,因此只能做個膚淺的書評了。

這本書的兩條線索,安娜和列文。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人物,實際上卻在處處呼應對照。他們都是那個時代裏,有着與同類人不同的思想和行爲,因而顯得格格不入的人。

我喜歡安娜。喜歡安娜的美,喜歡安娜的智慧,喜歡安娜的勇敢。也喜歡她的瘋狂,她的爲愛偏執,她的不顧一切。

也許是我還太年輕,已婚婦女的出軌行爲並沒有讓我喪失對她的好感,也不能夠引發我與當時上層社會對她的反感的認同。相反,書中描寫安娜以及她與伏倫斯基之間的選擇,讓我振奮,讓我激動,讓我欣喜!

哦!安娜!離開卡列寧吧!他是個沒有愛情的機器,你被禁錮得太久了,快要不能呼吸了!快投入伏倫斯基的懷抱裏!快沉浸於愛的海洋!你值得這一切.....

我還是個學生,百家筆記網未曾體驗過什麼刻骨銘心的愛情,更別談婚姻二字了。因此,我對於婚姻的定義也許就更爲偏頗了。我總覺得:婚姻,應當有了愛情才能建立。我不能夠理解爲什麼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也不能理解爲什麼兩個不相愛的人卻可以結合在一起。

安娜與弗倫斯基大吵的那一節,我看得心驚膽戰。眼睜睜的看着他們的感情因爲爭吵而變得越來越冷淡,我捧着書卻無能爲力!哦,多想鑽進書本告訴他們倆,你們是太愛對方纔會這樣!安娜沒有安全感,動不動就要發火,伏倫斯基卻認爲她越來越無理取鬧....最終,安娜選擇了臥軌自殺。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列車站臺,而結束也是在列車站臺。

我也很喜歡列文。喜歡他的害羞,喜歡他的真誠,喜歡他滿滿的責任感。作爲男人,他難免顯得有一點不懂情調。但他是那麼的專一,那麼堅定的愛着吉娣,從一而終。

還記得,以前列文跟奧勃朗斯基討論過關於一個男人有家室,卻在外面玩其它女人的情況。列文說:“我不理解,一個吃飽了飯的人爲什麼還要到麪包店去偷奶油麪包呢?”奧勃朗斯基說:“正是因爲奶油麪包香甜可口,才更加的顯得誘人。”兩個人的交流也體現了兩個人不同的婚姻觀。不管奧布朗斯基有多麼的浪漫,我相信每個女人最後都會選擇像列文這樣的,雖然不浪漫,但卻很有安全感的人。

書的最後,關於列文的信仰我讀得囫圇吞棗,心裏早就沉浸在安娜自殺的情節中了....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再多讀幾遍安娜,我相信在人的不同階段讀,讀同樣的書都會有不同的感覺。書沒變,但人在成長。加油,共勉。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

縱觀安娜的婚姻,可以說她經歷了兩段完全不同的婚姻:封建包辦的名副其實的婚姻,還有因愛情結合的有實無名的婚姻。她在婚姻中的勇於探索、勇於反叛,是值得我們分析思考的。

封建包辦的婚姻,安娜可以說是在不理解愛情的情況下,被家長包辦,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丈夫——卡列寧。卡列寧不僅虛僞、僵化、生命意識匱乏,還是一個工作狂。他每天的工作持續到睡覺前。他只和生活的映像打交道,妻子是他思維中的妻子,她只是一個符號,只是一個附庸。他不考慮自己的情感需要,也不考慮安娜的情感需要。當安娜和他之外的男人交談的火熱,他並不在意。可他發覺大家都在意時,他就覺得不正常了。他對妻子缺少關心,對真實的生活一味避讓,在安娜看來:“他不是一個男子,是木偶!是一架機器”。

安娜這個感情真摯的人,遇到了處處以虛僞爲生活準則的丈夫。她試着去好好地愛自己的丈夫,可一次次遭遇失敗之後,特別是當她把自己細膩的情感全部轉移到兒子身上後,他把對丈夫的感情封閉了起來。她不和丈夫交流自己的喜好,不再在乎他是否關心自己的喜怒哀樂,她身上彷彿披了一件戳不破的鎧甲,裏邊包裹着她的希望被尊重、被愛的情感,還有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安娜學會了用理智拜託苦惱。於是,他們的家庭就沿着符合宗教和道德規範的軌道“正常”的運行着。她和丈夫之間沒有爭吵,只有和諧。而這種靠虛僞建立的和諧,缺少情感依託。

這兩個性格上完全對立的人,在彼此適應的過程中,放棄了他們的感情紐帶,丈夫沒有考慮過妻子的情感、思想、願望,妻子也不能領會丈夫的痛苦,他們的交集已變成空心。這樣的婚姻只能是岌岌可危。他們的婚姻生活中最終出現了第三者。在他們的婚姻處於存亡危機時,我們看到靠虛僞建構起來的婚姻是經不起推敲的。安娜在感受到追求者給她帶來的快樂時,他開始用審視的眼光看這個與她朝夕相處了八年的伴侶:他的樣子是可笑的,他的性格是卑劣的,他簡直就是虛僞的代名詞。當妻子告訴他,有男子向她求愛,他告訴妻子,他相信妻子懂得分寸,這屬於正常的事。

當他意識到妻子出軌時,他害怕妻子的坦誠。他不願意也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樣的事情。他覺得那是妻子的良心問題,他的寬宏大量就是在拯救妻子。他在婚姻中的不作爲,他無視妻子情感的存在,他的漠然,最終讓安娜徹底失望了。他不懂愛,只是冠冕堂皇。安娜感覺他是與自己的婚姻不相關的人,是外人。面對他的虛僞,安娜憤怒了,她想撕破這一切,她討厭虛僞,厭惡謊言。當弗倫斯基的愛情幫他燒,她甘願冒犯法律和傳統習慣。她對舊婚姻的背叛、對愛情的勇敢追求,從本質上說,是對整個俄國貴族社會的背叛。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3

合上這本厚重的小說,我閉上眼睛慢慢進入了無意識的狀態。在這個深秋的午後,我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在夢裏,出現俄國上流社會的舞會,金碧輝煌的大廳,幻彩流光的各色華麗服飾,人頭攢動的一派熱鬧但又極具風度的舞會。一個身穿黑色低胸禮服的少婦,小巧精緻的臉上有着白皙緊緻的皮膚,溫柔婉轉的神情,顧盼生姿。鏡頭切換,她正在和一個英俊高大身着筆挺軍裝的男人跳華爾茲——是SwanLakeWaltz(天鵝湖華爾茲)的曲調。軍官溫柔的目光像一張柔軟又黏人的蛛網,一絲一絲將少婦裹入愛情的巢穴……我掙扎了一下,但是怕驚擾這美麗的一刻,瞬間我來到了一片白樺樹林,一個留着八字鬍的中年貴族男子在和一個農民模樣的老實人交涉,他們說話聲音不大,我能看到他們的嘴脣在翕動,最後,那個中年貴族應該已經順利地出售了這片屬於他的茂盛的白樺樹林並且賣了個好價錢。他緩緩地回過頭,我依稀看到他飽含滄桑的臉上浮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感覺彷彿是找到了永恆的生命意義。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品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帶着我的疑問來讀這部經典名著,我找到了答案,卻發現列夫·托爾斯泰在探尋另一個更加深刻的命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爲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爲了什麼而活?

書的扉頁上印着這樣一句頗有宗教色彩的話:“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從這句話裏我讀到了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無奈又崇高的“命運”觀,渺小的人類將所有的不幸寄託於上帝,相信上帝會公平公正的處置讓人冤屈的罪惡,懲罰違背基督信徒精神的人類。由此可見《安娜·卡列尼娜》這本小說所探討的不僅僅是俄國上層社會女性擺脫社會倫理的束縛尋求真愛,更是由此衍生出來更加深刻的主題:在歷史不斷前進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人類命運的歸屬,和個人生命的自我救贖。

讀完整本書,我最想探討的就是女主人公安娜的命運中兩個關鍵詞:愛情與幸福,以及列夫·托爾斯泰想要訴說的真理。

首先在小說中,有兩條主要的線索貫穿全篇:安娜衝破與卡列寧長達八年的婚姻,與年輕軍官弗倫斯基陷入熱戀並與之結合,最終難以揹負社會輿論壓力臥軌自殺。而另一條是俄國貴族農奴主列文和公爵小姐基季一波三折後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以及列文作爲地主對時下農奴制度的不滿與改革的憧憬,但是囿於現實又止步不前的困窘。

兩條線索,代表了兩段不同的愛情,以及兩種不同的思想火花,兩種不同的命運。

安娜,在整本書中最飽滿鮮明的形象,被列夫·托爾斯泰賦予了非凡的濃墨重彩。她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她有情慾也有理想,她既有聰明理智的頭腦又有豐富熱情的情感,她既扮演好了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又無法剋制愛情之火的燃燒,她既是堅強又執着的反叛者,又是脆弱又無助的衆矢之的。

她與卡列寧的婚姻是包辦婚姻,他們之間是沒有愛情可言的。安娜在大他二十歲的卡列寧身上尋求愛情和生活的存在感是徒勞,因爲卡列寧醉心政治,不解風月。安娜活力的生命在這個冰冷無生氣的家庭一點點地被平靜的消耗掉,這算是一種安穩的“幸福”,優越的物質條件,尊貴的社會地位,是上流社會才貌雙全的寵兒,有一個聽話可愛的兒子謝廖沙。可是當安娜在莫斯科的火車站偶然遇見渥倫斯基的那一刻起,她身上無處安放的“過剩的精力”終於找到了歸宿,一個同樣有着俊美外表,過人才智,善良正直的軍官一下就抓住了安娜的心,他有安娜所喜愛所想要的一切,這纔是真的愛情。而渥倫斯基對這段感情從最初的虛榮心到後來端正態度,原意爲這段戀情開槍自殺,祈求卡列寧的寬恕,以及後來拋棄升官加爵的遠大前程帶着安娜離開俄國私奔到意大利,渥倫斯基是深愛安娜的,可是他卻不能帶給她永久的幸福,安娜的生活也不斷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經歷進退兩難的艱難時刻之後,最終她熬不過被逝去愛情擊垮的靈魂,她唯有選擇將生命結束在兩人相識的車站,她希望得到主的寬恕從而得到最終的解脫。

在安娜與渥倫斯基的這段愛情裏,安娜的性格、形象逐漸的飽滿,散發出內在的張力。及至此時,她已經不在顧忌名聲甚至可以拋棄心愛的兒子,成爲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因爲她找到了生命的真諦——愛情,跟渥倫斯基在一起纔是她應有的“幸福”生活。可惜這段幸福的生活是短暫的,因爲這是全部建立在“愛情”上的“幸福”,“愛情”作爲基礎,又是脆弱不堪一擊的,沒有責任感的約束,渥倫斯基的逃離將安娜拉至痛苦的邊緣。

而另一條主線,基季和萊溫的結合代表了列夫·托爾斯泰理想的幸福家庭。其實書中有寫到,萊溫和安娜是同一種人,走的不同的道路卻是向着一個方向。我思索了一下,安娜和萊溫所追求的都是人類在歷史前進的過程中所追求的先進文明的思想觀念,而二人結局的不同是因爲安娜將個人命運的鬥爭付諸脆弱的愛情,而萊溫則用勞動和探索,預測到了貴族階級即將滅亡的歷史步伐,在經歷了得不到愛情的抑鬱期,最終視野豁然開朗,他明白了理想的幸福——帶着理性的頭腦和悲憫的良心順應自然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人最終還是不能超越底線還幸福的活着,這也是列夫·托爾斯泰認爲安娜只能毀滅的原因。經歷過無數日夜痛苦探索的萊溫最終尋得了活下去的勇氣,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諦,人生不過就是一首交響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樂章,有不和諧的音符也有優美動聽的旋律,就像四季更替,周而復始,當冬天來臨,春天也不會太遙遠。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4

每個人對愛情都很憧憬,想着愛情的美好,但是愛情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那種,所以我們不要太沉迷於愛情裏。

愛情固然美好,就像絢爛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嚮往,擁有一個人一生的快樂和幸福,但在不輕易間它卻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在愛情中灰飛煙滅。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倫斯基過着幸福的生活,她纔有了勇氣,對她來說他就是希望和寄託,而弗倫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種征服感,就像獵人戰勝猛獸一樣,這種愛談不上偉大。安娜對愛情的渴望讓她忘卻了苦惱,愛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讓她衝破世俗。安娜才決定投入新生活-----和弗倫斯基在一起。

不過,安娜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對兒子的愧疚與罪惡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對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終以自己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尋求心靈的安靜。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她的身軀是,不知安娜是否後悔她的一生就這樣結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譏諷,她完全追求的愛情也將粉碎,經過心靈的折磨,她以死來證明對社會的反抗,對真愛的執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現在的社會安娜這種形象還會受懲罰,我們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懷疑是否還存在。在哪?但安娜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一個柔弱的她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現在需要的大概是無痛苦,無干擾的生活吧,但現實給不了。

愛情是什麼?對安娜來說,她又是否得到過?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拋棄她,在任何時候都在背後永遠給她依靠的人,但她卻得不到。

火車從她身上駛過,發現她只是一個脆弱的女子,她無力抵制。因爲她決定死亡,一個常人無法亂下的決定。在孤獨的身軀背後我還看到一個孤獨的靈魂,來時一人,去時一人。孤獨是這個女人的結局,悲慘是這個女人的宿命。

火車駛過時,輕輕地,不要打擾安娜安靜的生活。

看了安娜卡列寧娜對愛情還會那麼盲目嗎?你還會那麼執着的追求愛情嗎?有時候緣分到了,就能收穫你想要的愛情。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5

大學的第一年就這樣結束了。在這一年當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不只僅是書上的知識,還有許多實際生活中該有的態度等等,反正對我來說受益匪淺。

漫長的暑假我該幹什麼呢?我經常這樣問自身。而剛好學校給我們下發了這樣一個任務,要求我們在暑假裏讀好書寫讀後感。我想:讀幾本有意義的書,既可以增加我的知識又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我的確也看了幾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它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十九世紀俄羅斯的上流社會裏,高層首長卡列寧之妻安娜豔冠羣芳,在火車上她邂逅了風流倜儻的伯爵渥倫斯基。渥倫斯基的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二人發生了真愛,在當時社會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不顧一切地私奔,他們的愛情悲劇就此展開。雖然安娜勇敢地告訴自身的丈夫一切實情,希望能離婚,但看重社會地位的卡列寧,難以忍受奪妻的羞恥,以安娜最心愛的兒子做威脅,此刻,安娜已離家與渥倫斯基同居,懷了他的小朋友,卻倒黴流產,得了後遺症,又對酒與藥物有了依賴性,經過重重困難曲折後,安娜的精神壓力變得非常大。後來,渥倫斯基接受不了社會壓力開始對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而現在所謂真摯自由的愛情也開始要被遺棄,她內心無法獲得滿足和平衡拒絕和安娜離婚並逼她放棄兒子。最後安娜身着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身無望的愛情和生命。

安娜是一個具有資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貴族婦女。她不滿於封建婚姻,追求真摯自由的愛情。但作爲貴族社會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雖然只是個人的愛情自由,採用的也只是個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於面對整個上流社會,誓死不做虛僞的社會道德的俘虜。在突破封建束縛,反抗社會壓迫方面,她做到了處在她那個地位和環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這對當時的貴族資產階級社會,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義。

這是我讀過最好的一部小說。當時的社會是多麼黑暗,多麼嚴酷啊!她容納不了安娜,很難說現在的社會能容納這樣的女人。人都是爲希望而活,因爲有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愛,最絢麗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我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正如安娜,她始終沒有與實際妥協,她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柔弱的身軀,我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可人真的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靈魂。

安娜的死亡是必定的,這並非因爲她道德損壞,自私善妒,只是因爲她是女人,是一個真誠的女人,是一個貴族社會真誠的女人,是一個男權社會下貴族社會裏還堅持着真誠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殺。

然而發生這場悲劇的原因是(一)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動盪的社會和宗教和倫理道德摧毀了安娜的愛情,迫使她走上了毀滅之路。(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寧利用婚姻和兒子束縛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三)安娜的情人渥倫斯基不能脫離所生活的環境和社會,對安娜感情淡化,萬般無助的安娜最終走上了死亡之路。(四)安娜自身:安娜的內心深處存在着激烈的爭取自由愛情和個人幸福與遵守貴族道德原則的牴觸。她試圖掙脫封建婚姻的鐐銬,爭得享受生活、享受愛情的權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愛情,大膽地追求愛情,另一方面又信奉貴族社會的道德準則,這造成安娜的大膽反抗行爲,不只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同時也得不到她自身的認可,她靈魂深處這兩方面的內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因爲愛而對所愛的人發生猜疑或嫉妒等,也是一種人之常情,在生活中堅持一份警惕和小心亦不爲過,關鍵是要能妥善掌握好猜疑的尺度。從這個角度來說,愛情的能力,嚴格來說是經營愛情的能力,並不是人人都與生俱來的,必需後天認真學習才幹熟練掌握。於是我想,許多生活中的愛情失敗者會不會是由於他們自身缺乏愛情能力的培養造成的呢?在愛情和婚姻中最最可怕的就是以猜疑爲依據,既不求證,也不給機會解釋或改正,便開始實施不可逆轉的報仇,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有人說:安娜的悲劇也是內涵豐富的社會悲劇。是啊,我們都期盼着理想、寬容、仁慈,都希望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定,充溢人性,但悲劇總是一天天在我們身邊發生。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實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這個社會,這一則悲劇帶給人們的啓示,更是深刻且恆久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6

因爲時間有限,我們在讀書課上讀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龍斯基,亞歷山德羅維奇,阿爾卡季奇,多莉,基季,萊溫。這七個人之間有着很糾結的關係!安娜嫁給了亞歷山德羅維奇,並且生下一子,後來在調節表哥阿爾卡季奇與其妻子多莉之間婚姻矛盾時候遇到了阿爾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龍斯基,兩人一見面就喜歡上了對方後來經過安娜的調節,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卻因此陷入了尷尬境地。阿爾卡季奇的好友萊溫喜歡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歡弗龍斯基,安娜的出現使得整個故事進入了另一種狀態,基季因安娜“奪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萊溫則因爲弗龍斯基的出現被基季拒絕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龍斯基也沒有放棄他們之間的事。但是從道德觀念出發,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很不對,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願成全她的母愛罷了。

安娜和弗龍斯基的事情,讓人看得很很難受,彼此放棄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棄了好名聲、好前程、因爲愛,最後各自走向毀滅……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7

一直很喜歡這本書,原來看過多次,今天禁不住又開始翻閱,並在網上看了這部小說拍成的電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她就是一個出軌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給安娜列舉的四個罪狀。可就這樣一個墮落的女人卻非常豐滿,我依然很喜愛她,假如是現實中的人,我一定會和她成爲朋友,她舉止優雅,她性情溫和,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很真,愛了就是愛了,一直沒有違了自己的心去做事,顯然她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是爲

社會所不容的。她其實是個非常聰,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爲卻無法爲主流社會所接受,最後臥軌自殺。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現實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難相處,並不太受大家歡迎,可在文學上的價值卻非常高。當然年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女權主義,爲女人的獨立豎起了一面旗幟,現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可那個時候的她們就不一樣,她們的生活空間還是很狹隘的。就拿安娜來說,她開始是依附於一個沒有感情的丈夫,後來,爲了愛情,又依附於另一個男人,把愛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爲社會中的人,愛情不能解決人所有的慾望和需求,雖然愛情一直存在,但她總是無端的猜疑,恐懼。這讓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標,需要一種東西支撐着你走下去,讓她的生活Moveon。爲了愛情,她離開了自己的兒子,這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痛,可她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找回自己的兒子。一個沒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會唾棄的女人,靠什麼走下去吶?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8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小說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這是我讀過的最好小說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

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爲她的美爲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間由悠閒恬靜而又顯得那麼優美端莊突然變爲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慧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裏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可愛,出色,惹人愛憐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着一種動人心魄的風度。”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感情熱烈真摯,對不幸的人懷着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溫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如此一位優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由一開始便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我們企盼着幸福有一天會來到身邊。它會伴隨着我們,直至我們生命的結束。人都是爲希望而活,因爲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

而愛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

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

這是個被壓抑的充滿勃勃生氣的女人,安娜因爲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弗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爲了愛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弗倫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爲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係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龍斯基對她來說,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弗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着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係,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被愛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幸福,而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

可是,“水滿則溢,說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

始終靠幻想活着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安娜和弗倫斯基的愛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燒起來,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龍斯基想起了責任和義務。

道家說,無爲而爲,纔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當在愛的純潔之中塗抹上其它色彩的時候,這種愛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沒有是非之分,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爭。

安娜是另外一個人的妻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是社會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愛情的對面,

是長期的宗教情結和大衆意志。這種大衆意志有時表現爲道德,有時表現爲法律。

極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與情感面前難以適從。愛情的力量使她幾度衝破世俗的藩籬,去尋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惡感立即來到她的身邊,使她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楚。

而弗龍斯基是一個始終屬於世俗的人,他沒有勇氣與他過去的世界完全斷絕,他無力反抗來反對這種宗教情結和大衆意志,也就無法幫助安娜擺脫極度危險的精神危機。弗倫斯基和安娜的靈魂屬於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他們雖然一見鍾情,但他們貌合神離,相距遙遙,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當安娜孤獨無助的時候,弗龍斯基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種花花世界裏。

安娜的感覺是敏銳而正確的,弗龍斯基在精神上已經拋棄了安娜,卻因爲良心和責任不敢這樣去做。

對生活和理想徹底失望的安娜選擇了自殺。她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與不幸。她需要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干擾。她用她的方式尋求到心靈的完全寧靜。安娜最終沒有與現實妥協,她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我們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

很難說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能夠容納安娜這樣的女人,我們都企盼着理解、寬容、仁慈,我們都希望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寧、充滿人性。但悲劇總是一天天在我們的身邊發生。

如果我們不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揚純潔的生活,我們的世界不知將會走向何方。當邪惡在社會中橫行的時候,純潔和高尚的東西反而顯得愚昧可笑。這是我們的現實。我不認爲兩個靈魂的相觸一定要用某種契約作爲憑證。

現行婚姻真正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安全?情感?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於世俗的嘲笑和譏諷,但卻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擾。

現行婚姻制度實際上對沒有愛情的婚姻保護更多。

晚年的托爾斯泰拒絕肉食,因爲在他看來,獵殺動物,既是殘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維護着人的尊嚴。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懷,廣闊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偉大的著作中。

從最早的《一個地主的早晨》中的葉赫留朵夫,到《戰爭與和平》中的皮埃爾,《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復活》中又以葉赫留朵夫作爲完結,我們始終看到一個身材魁梧,外表靦腆,溫文爾雅,思想上卻又極端自審和複雜的人,這個人實際上就是托爾斯泰自己。在這個人最初將自己的土地分給莊園中的農奴,並宣佈他們獲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動給廣袤的俄羅斯大地作出一個表率(《一個地主的早晨》)。後來他放棄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個地位低下的結婚(《復活》)。到了八十高齡,托爾斯泰還爲了尋求真理而離家出走,最終客死異鄉。

托爾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樣,直到生命終結,都不與不合理的現實妥協。

真理與美善就像道一樣玄妙深微,不可言說,無影無蹤。豐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氣吞山河。只有對生命的深刻體悟,才能感知到它們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爾斯泰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靈魂,她是那麼美,潔白無暇,氣質非凡。這個靈魂只會活在托爾斯泰的心中,因爲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靈魂中的至潔至純。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我們讀到她的人都會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內心深處的真誠願望,沒有任何的虛僞和矯飾的內心世界。

讀完這本書,我彷彿感到安娜正在某個角落裏,懷着滿腹的渴望和決絕的目光看着我……。

我想,我終會擁抱,帶着同樣滿懷的激情,擺脫所有的現實,去與她一起起舞長空。安娜·卡列尼娜,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遠駐留在我的心中。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9

那支她曾經用來照着閱讀那本充滿憂慮,欺詐,悲哀和罪惡之書的蠟燭,閃出空前未有的光輝,把原來籠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給她照個透亮,接着燭光發出輕微的嗶剝聲,昏暗下去,終於永遠熄滅了。

三月,微冷。檯燈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後一頁,沒想到重讀這本書會有這麼大的觸動。我彷彿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爾斯泰老先生落筆時的那份沉重,我閱歷尚淺,很多東西我都不是很懂,但僅有的這份感觸我還是想寫下來。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鐵軌上的安娜,我曾無數次幻想過一個美好的結局,可是沒有辦法,準確的說,是毫無辦法。安娜·阿爾卡迪耶夫娜,卡列寧,伏倫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們對待愛情與婚姻的觀念,選擇,決定,註定了這場悲劇。

正如托爾斯泰在開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傷的故事都會有一個美好的開頭。車站的相遇,舞會的邂逅。安娜永遠是那麼優雅美麗,嫵媚動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皺痕,也不是打扮不夠漂亮雅緻,只是對於安娜來說,任何裝飾在她身上從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於她本身。

伏倫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儘管她是卡列寧夫人,一個八歲孩子的母親。一個眼中閃爍着光輝,因爲人家對她傾倒而陶醉。一個順從和惶恐,像極了一條聰明伶俐的獵狗。

識人不準,遇人不淑。傷了吉娣,傷了列文。離開了彼得堡,暴風雪的車站,搖曳的燈光下,他們面對着站着。她不必問他怎麼會來到這裏,這一點她知道的那麼確切,就像他親口對她說:他來到這裏,是因爲她在這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0

飛蛾撲火,義無反顧。他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點,並且全力地去追求。愛情充斥着全部的生活,彷彿生命中的其它再無意義,列文也好,伏倫斯基也罷,爲之着迷,爲之傾狂。

可能一錯之後,便再回不了頭。越來越多的碰面,幽會。培特西夫人家的狂熱,賽馬場的驚慌,直至那個黑夜,安娜眼中的光。“愛,他也會懂愛嗎?太遲了,一切都太遲了。”卡列寧這個強有力的政治家,第一次感到軟弱無力,束手無策。像一頭公牛,馴服地垂下頭,等待着他已感到的高舉在他頭上的利斧。

我承認奧勃朗斯基說的有一定道理。嫁了一個你不愛的人,沒有愛情,也不知道什麼叫愛情,卻結了婚,但這事木已成舟。後來你愛上了一個不是你丈夫的男人,這是很不幸,但依舊是木已成舟。這事被你丈夫知道,他饒恕了你,這是現況,現在的問題是:你能不能再跟你丈夫生活下去?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婚姻是一份承諾,責任,將兩個獨立的生命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一段愛情尚有開始,維繫與結束,何況婚姻。倘若不愛,爲何不在一開始便坦誠相告。既然決定選擇了那塊貝殼,就不應該抱着挑選的心態再去海邊。

安娜選擇放棄一切,放棄丈夫,兒子,遠走高飛。離不離婚,得不得到他人認可都無所謂。只要有那份愛情,只要他還愛她。伏倫斯基選擇放棄仕途,自毀前程。儘管這在他以前是從來不敢想的,但他確確實實做了。他不是那種不渴望功名的軍官,與他同期的謝普霍夫斯科依連升兩級,獲得了青年將軍難到手的獎章。他羨慕,但爲了安娜的愛情,他願意放棄。

拒絕塔什干那項迷人而危險的任務,照伏倫斯基以前的看法,是可恥的,是辦不到的。但現在的他可以毫不猶豫地拒絕,上級對他的行爲稍有不滿,他便立刻辭職。

維特式的狂戀,互相毀滅對方的生活,甚至生命,只爲了證明我愛你。這,還是愛情嗎?激情終有退去之時,夢幻總會回到現實。列文與伏倫斯基一般,甚至更甚,神魂顛倒,他覺得他和他的幸福就是整個生存的主要目的,也可以說是唯一目的。他什麼也不想考慮,什麼也不想打算。有了愛情與幸福,其他什麼他都不在乎。

可吉娣不一樣,她知道列文在鄉下有他心愛的事業,即便她根本不理解列文所做的事,即便她根本不想去理解。但這並不影響她認爲這事業是很重要的,她知道他們的家將安在鄉下,所以她拒絕去國外,想開始他們的生活。

相似的人,相似的故事,卻如此諷刺。即便安娜再有風韻,側臉的弧線,舉杯的姿態,一切都好似精心修飾。伏倫斯基知道她是有意這樣做,可是偏偏感到無趣,越發的渴望自由和外面的世界。厭倦,猜疑,互相終會怨起對方。無法避免,激情褪去,當時所做的事一件件都會顯現出來,好的,不好的,願意的,不願意的,衝動的,後悔的。

我還很清晰的記得,安娜對伏倫斯基說:我能要求您怎樣,我只想求您不要拋棄我。不,我要的是愛情,可是它沒了,這一切都無關緊要了。撕心裂肺,空中樓閣,又能如何。我一直在想,如果當時卡列寧少一點虛僞,安娜多一點決心,伏倫斯基多一點責任,故事會不會好一些。

夜,一片漆黑,玻璃上映着另一個世界。只聽得風吹樹木簌簌,山川一時寂寥。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1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麗的,她如同蕪草叢中的奇葩,她的美不僅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熱烈真摯,一種嫵媚卻真誠,充滿活力而且輕盈,聰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熱情感性,八年不懂感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愛時能夠不顧一切,斷然放下名譽家庭甚至兒子。安娜,她追求屬於自己的感情,她正直不放蕩。當她一經理解弗龍斯基的感情以後,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說:“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感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摯的感情,她也曾對弗龍斯基說:“愛,我因此不喜愛那個字眼,就正正因它對於我有太多的好處,遠非你所能明白的。她是真誠單純的,愛變愛的轟轟烈烈,無所遮掩,寧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騙。

卡列寧,這個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勳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因此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感情的需要,而是正因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

這麼一個冷酷的政界高官,一個從小便是孤兒不懂得愛只會追逐名利的人,一個讓安娜八年後想起便會哆嗦的丈夫!他是現實卑劣的,爲了前程娶下毫無感情基礎的妻子,冷漠對待安娜與自己唯一的兒子。他,無疑不能給安娜帶來她所心心念唸的感情。他和安娜的結合,在我看來,自始至終都是個錯誤。安娜心中對感情的渴求與可列寧的冷酷無情完全無法磨合。因此,安娜之後纔會如飛蛾撲火式的深愛弗龍斯基,正因他能帶給她所謂的感情。

我想在我看來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終不悔自己選取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僞的生活,在劇院裏她向整個社交界擡起了高傲的美麗的頭。愛,只有簡單筆畫,卻比想象複雜。安娜跟弗龍斯基的感情,到最後能夠說只是單行線。

安娜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彌補的侷限性,她曾對弗龍斯基說:“你要明白,自從我愛上你以後,在我一切都變了。在我只有一件東西,一件東西----那就是你的愛!”“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麼都沒有了。請記住這個吧!”她變成了攀扶在弗龍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弗龍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好處,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飛煙滅。但是之後弗龍斯基對她的愛已愈走愈遠。她內心永無休止的矛盾與痛苦,她對生活對自己目前處境的迷惘與恐懼。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個平衡的支點,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衝擊。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後,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弗龍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感情。

安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人都是爲期望而活,正因有了期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感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完美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感情要將她毀滅。安娜正因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感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爲了感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弗龍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爲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聯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感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龍斯基對她來說,就是她所有的期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着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聯,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生。被愛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幸福,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但是,“水滿則溢,說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始終靠幻想活着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當被寄託所有的感情消失不見,若愛最後只是單行,一切都失去了好處。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2

這本書透過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敗的杯具和列文在農村面臨的危機而進行的革命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鄉下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在已經有五個孩子的狀況下卻仍與家庭教師相愛,與他的妻子杜麗鬧翻。而趕去莫斯科爲哥嫂調節的安娜,卻在車站認識了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渥倫斯基。於是,這個糾結的故事就這樣華麗麗的開始了。

話說當時,杜杜麗的妹妹吉提正暗戀渥倫斯基,可渥倫同學卻無心娶她。十分不巧,愛着吉提的列文從鄉下趕來,在舞會上向吉提求婚,卻被當場拒絕。在同一場舞會上,渥倫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顧一切地追到人家家裏纔想起來安娜已經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寧也覺得渥倫同學有點一根經,因此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別把我當空氣。本來吧,這事到這也差不多要結束了,但是當時艱辛誰人知?沒想到安娜和渥倫斯基,一個裏應,一個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兒來……天理難容,也註定了他們的杯具。

最後,安娜臥軌自殺了卡列寧參加了她的葬禮,並帶走了他們的女兒。渥倫斯基受到良心的譴責,志願參軍去塞爾維亞與土耳其作戰,但求一死。哎,要我說,他早幹嘛去了?

哎,回想當時看書時,我可沒少罵渥倫斯基和安娜,感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們所謂的感情是虛無飄渺的,無論如何總不就應衝開家庭的底線。雖然說當時卡列寧與安娜歲數相差甚大,但他寬容但是少見的,他總在爲安娜着想,對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後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諒,他便原諒了她,樣的胸襟一百個人裏面也沒有一個啊!從安娜的種種來看,安娜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會爲自己思考更別說顧全大局的人,不明白道德爲何物的可憐人,也正是正因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這場悲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3

說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說也不爲過!偉大在她對人生的反思,對命運的探索,對人類的道德訓誡,是作者崇高人格的流露。

有人說,這是反映舊社會壓抑女性的小說。我從頭到尾,除了看到安娜正因婚外戀一步步墮落深淵,最後一頭撞在火車上外,其他女生都活的有滋有味。而且,安娜在搞婚外戀之前,看看作者怎樣描述的:單純,快樂,健康,活潑,一無所缺,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不但自己生活幸福,而且幫別的家庭調解糾紛。

安娜追求感情,一步步走向滅亡,毀了家庭,毀了丈夫,也毀了情人。因此有些人說她爲感情而犧牲是多麼的崇高時,是感情完美女性的象徵時,我只能無語搖頭。如果那麼說的話,安娜卡列尼娜就僅僅是一部支持婚外戀的言情小說,根本不是什麼名著,與瓊瑤的小說一樣價值,那麼托爾斯泰也僅僅是個男瓊瑤而已,或者張藝謀。可明顯後面兩人與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一比,就是什麼東西。我們應當知道列夫托爾斯泰這個名字的精神重量。

他是真正在小說中思索探討人生的價值:人就應怎樣活才能找到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中給我們帶給了這樣兩種活法。

第一種:安娜和渥倫斯基。

渥倫斯基,浪子一個,最喜愛調情,泡妞,遇到有夫之婦安娜,正因她太美了,不論她有沒有家庭,有沒有孩子,明知道這會對她造成多麼大的傷害,但還是比不了自己的情慾,非要把她泡到手不可。因此那裏有人說他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情人時,是反抗舊社會制度的先鋒時,只能說這人腦子有毛病。當然,渥倫斯基後面的醒悟,讓我們悲哀,正因安娜的自殺,他對生活徹底絕望,爲了逃避良心的譴責,走上戰場,可能一去再不回了,正因他是決意去死的,並不是散心。與安娜一樣,其實也是自殺,只是一個更男生,一個更女生而已。但他們兩人是自作自受。如果他們真能怨隨便一個東西,他們也不會自殺。正因他們怨不了任何人,直接是被自己的良心逼到了死路。

安娜,由一個幸福安寧的少婦,被渥倫斯基吸引,最後拋棄丈夫,拋棄兒子,與情人生活在一齊。就應說,他們最後如願以償了,生活在一齊就應也是很幸福,社會並沒有給他們多大壓力,最後安娜的死是正因神經質!她總是懷疑渥倫不忠,一會懷疑這,一會懷疑那,最後爲了“報復”渥倫去自殺了!但實際上渥倫一向在對她好。

這種神經質的原因是什麼?簡單,兩個字,良心!

第二種軌跡:基蒂和列文

基蒂是人類中幸運兒的代表,不是正因她嫁給了列文那樣的好丈夫,而是正因她被渥倫斯基甩了!她正因少女的單純無知,喜愛上了體面瀟灑的帥哥-渥倫,而拒絕了鄉下財主列文的求婚。而她父親,一眼看出渥倫是什麼人,疼心不已,但幸好,渥倫斯基被安娜迷上了,甩了快要到手的少女基蒂。基蒂在痛苦之餘,也重新反思人生,不停地在尋求和探索生命的好處,而與她一向有相同癖好的人,就是列文,還有一個就是作者自己。列文是一天到晚都在想許多深奧的話題,整天想怎樣生活才最完美,怎樣才能讓農民過上好日子。他最喜愛想象自己有個多麼完美的家庭,妻賢子孝,結果最後如願了。正因他忠誠可靠,老實善良,因此最後他如願了,與社會制度沒有任何關聯。他娶到了可愛到極點的基蒂小姐。

婚姻的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喜新厭舊,找其它的女生(或者男生),搞婚外戀,是很普遍的現象,此刻我們國家就是如此。只有自己剋制,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纔不會出問題。而安娜和卡列寧就沒做到這一點。安娜對家庭,對丈夫孩子不負責。我也很生氣。對卡列寧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4

《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是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俄國曆史發生重大轉折的時期。奴隸制改革後,舊制度迅速解體,資本主義關聯逐步構成,資本主義的發展給農民帶來更深重的災難,矛盾空前尖銳。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行。《安娜卡列尼娜》講的就是一個不幸的家庭:美麗的安娜在十七歲那年,由姑媽做媒,嫁給了比她大二十多歲的官僚卡列寧。二人雖生有一子,但婚姻中毫無感情可言。當安娜遇見英俊的皇室侍從武官渥倫斯基時,久就被壓抑的感情迸發了出來。她一往情深地愛上了渥倫斯基,公然與他同居,並生下一女。安娜不屈從虛僞的婚姻形式,大膽追求真摯感情的行動觸怒了她隸屬的整個上流社會,上流社會對她進行了一系列可怕的打擊,安娜最終不堪忍受強大的輿論壓力而臥軌自殺,以死向整個社會提出了抗爭。

安娜這個人物形象在書中佔據着中心地位,她具有廣泛、深刻的概括好處。安娜是一個美麗的姑娘,有着良好的家世,有着美麗的面容。小說中關於安娜的肖像描述,極其出色,且多以側面描述。如,對安娜一向抱有成見的列文,見了安娜後,不由地在內心中讚歎她的美;又如,渥倫斯基的母親是個很風流的女生,但是在見到她之後也是由衷的喜愛她。這所有表現出來的都是安娜的美。但是這樣美麗的人,卻在結局中死去,不禁讓人惋惜,但同時這也是杯具所帶來的效果。安娜的命運值得同情,但應當說,她的人生理想是極爲渺小的,她所追求的全部幸福無非就是爭取和保有個人的感情。在此刻看來,這是一種侷限,但是當把她放到沙皇俄國那個黑暗的時代,放到那個到處都是虛僞、腐敗、無恥和無真情可言的上流社會時,這是一中進步,一種美。

渥倫斯基是一個花花公子,但是對於當時的整個社會而言,他還算是個比較優秀的人。他愛上了安娜,且自以爲是誠心誠意珍惜安娜的感情,其實,他從來沒有真正明白過安娜,因此,他從來沒有像安娜愛他那樣愛安娜。安娜爲他犧牲了一切,而他卻捨不得功名、捨不得上流社會。隨意到最後,當安娜以清醒的目光去審視他的時候,她看到了渥倫斯基對她所表達的感情的實質。它喚醒了安娜,讓她得以新生,卻又一次將她推入深淵。於是,安娜選取了死亡,而渥倫斯基則是精神上的覆滅。

這樣的結局讓我們心痛,但在這時我們卻發現另一個線索,那就是列文,他們的聯繫不僅僅僅是情節上和人物關聯上,更重要的是在內部聯繫上,在安娜與渥倫斯基的杯具發生的同時,列文的家庭確實"新生"。

於是,我們會發現這樣看上去像是很矛盾。他在肯定了安娜的美與追求的同時,有對她抱有強烈的譴責。因此《安娜卡列尼娜》客觀上所表現出來的,遠比作者本身想要表達的資料更深刻與有好處。我想,它之因此魅力永存,在於它在人們心裏喚起了完美的感情和對生活強烈的愛,激起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扭曲生活、愚弄人類完美感情實力的憎恨。

其實產生杯具的結果不止是渥倫斯基感情的背叛而是整個黑暗,罪惡的社會。追求自由幸福,嚮往婦女解放在那個年代都有過,中國古代著名梁山伯祝英臺,他們感情杯具也是當時封建社會和封建思想所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現如今社會,提倡婦女解放,能夠大膽追求自己幸福權利。

《安娜卡列尼娜》創作於19世紀70年代(1873—1877),當時俄國正處於歷史大變動時期,俄國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歐資本主義浪潮的猛烈衝擊。"一切都顛倒了過來,一切都資本主義制度剛剛開始建立。在這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最吸引托爾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變化和婦女的命運。家庭杯具層出不窮,一幕幕展此刻他的眼前,而一個婦女因感情問題而臥軌自殺的消息,個性使他感到震驚和難過,於是就產生著名小說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5

我被這部小說打動了。打動我的有兩點:一個是小說開頭的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另一個是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和列文與基蒂的愛情。

我被這部小說打動了。打動我的有兩點:一個是小說開頭的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另一個是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和列文與基蒂的愛情。

在閱讀小說名著之前,我一般都先了解小說的創作背景,《安娜卡列尼娜》寫於列夫托爾斯泰對新思想的複雜的探索時期,這個時期正處於新舊交替的動盪時期:資產階級的衝擊,封建制度的腐朽……正如列文所說:“一切都是混亂的,一切都正在建立。”在這部小說中,列夫托爾斯泰提出了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人究竟應該怎樣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安娜用她的方法來追求自己的幸福,列文也以他的方法去經營自己的愛情。

安娜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高貴的、優雅的,像女神一般。但越往下讀,我看到了她身上的矛盾性。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她是叛逆的、無畏的,在愛情與理智道德面前,愛情佔了上風,儘管在我看來是飛蛾撲火般的愛情;可她雖愛弗龍斯基,卻又礙於倫理、親情等等,不願與丈夫離婚,還要盡一切努力保持弗龍斯基對她的“新鮮感”。這種愛是感性的,面對弗龍斯基的瘋狂追求,她以爲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幸福,並甘願爲這幸福拼盡全力。她一廂情願的認爲愛情必然是雙方奮不顧身,全心全意,所以才無法接受弗龍斯基的社交應酬;相反,弗龍斯基卻不願因安娜而喪失自己的獨立性,這樣,兩個人的矛盾不斷積累,安娜一次次地竭斯底裏最終導致二人分道揚鑣。安娜即便認識到自己在這段愛情中的自私和佔有慾後,仍沉迷於想象的“理想的愛情中”,最終決然地撇下了一切,選擇永遠離開。

可能在很多人眼裏,安娜的愛情是轟轟烈烈的,但我不喜歡這樣的愛情。我更喜歡列文與基蒂之間的愛情。列文的愛情觀是理性的。我非常喜歡這個人物,因爲在列文身上我感覺看到了作者自己,理性而深刻。列文與基蒂的愛情也更符合我的愛情觀。含蓄的列文第一次向基蒂求婚,選擇在沒有別人在場的時候,被拒絕後默默承受、慢慢調整,仍舊一如繼往地深愛基蒂;在他們即將結婚前夕,他將自己的日記送給基蒂,裏面記載着他的初戀和他已經不是處男的事實。他認爲愛情不應該有欺瞞,應該坦蕩;當他不喜歡客人向基蒂獻殷勤而嫉妒時,也是選擇直接告訴客人他不喜歡這樣,並表示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還是會將客人趕走。這樣的列文很可愛。

我認爲列文比安娜幸福,列文並沒有將愛情當作自己唯一的追求,與基蒂的愛情更是相互欣賞與理解;安娜將愛情當作她的唯一追求,愛情破滅了,她也被摧毀,最終只留下一場人生悲劇,令人惋惜。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6

從社區圖書室借來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又購買電子版方便出差閱讀,每一章結都看了兩遍。驚歎作品的細膩與偉大,值得反覆咀嚼。

“妻子老了,可你還精力旺盛。你只要看上一眼,就會覺得再也無法愛你的妻子。不管你怎樣尊敬她,一旦遇到可愛的人兒,你就完了,完了。"這段對安娜哥哥婚姻描述堪稱經典。安娜哥哥出軌家庭教師,被妻子發現,家裏雞犬不鳴,五六個娃離不開妻子照顧,他只好困囿於家庭,一次又一次請求妻子原諒,儘管他已經不愛她,但爲了家,爲了孩子,必須裝出愛妻子模樣。這是不幸家庭其中一種。陶麗,安娜嫂子。對她而言,何嘗公平?畢生精力貢獻給家庭,卻遭來丈夫背叛,更難以接受的是他喜歡的是身份地位相貌都不如自己的家庭教師。自尊心碎了一地,卻無法逃離,深思熟虛之後,還是選擇原諒。但一切與之前不同了,她不再信任他,也不願意再愛他,爲了孩子面子只能如此。

記得看川端康成自傳時,有個極深印象。小時候,川端康成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患眼疾看不見,常年閉門不出異常孤獨。而他很貪玩,每晚都玩得很晚纔回家。每天晚歸都很內疚,發誓再也不出去玩了,可第二天傍晚,他又偷偷溜出去玩。回來又內疚又發誓,明天還是依舊。這和男人出軌心裏如出一轍,並非十惡不赦,人性使然。

我問身邊女性朋友,如果另一半出軌,能原諒他嗎?好幾個朋友都異口同聲,堅稱絕對離婚。但事實上,當她們另一半有風吹草動時,儘管她們不甘心,內心各種糾結,但還是選擇原諒。這就是現實生活。從人性角度而言,一輩子只愛一人是不可能的,人的情感需要多種多樣,一個人不可能滿足另一個人所有感情需要。現代社會又處處充滿誘惑,只要你還有魅力,就不愁沒人欣賞。你是願意守着一顆無趣的靈魂,還是與他人競爭顏值百裏挑一,靈魂獨一無二的人?這是兩難選擇。人生是條流動的河,需要不同支流加入,又分別流向不同河道,這條河才具有生命,否則,死水一潭,生命凝固,枉然來世一遭。這是對生命褻瀆。

當然,男女得公平。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男權思想,要摒棄。婚姻是一項社會制度,以家庭爲單位,社會治理需要。它違反人性有很多弊端,但它也有諸多好處,彼此關愛,彼此取暖,利於社會和諧穩定,利於資源整合孩子教育。錢鍾書說,婚姻是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人想出來。其實,進出無分別,幸與不幸在於自身修練。經營婚姻需要智慧,每個人都要寬容,溫柔以待人性中那點瑕疵。放過他人放過自己,方可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7

六年級剛開學時,李老師就推薦了《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就買了一本。

這本書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還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中的其中一本。這本書的構思很精妙,條理簡潔明瞭,文章很引人入勝。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記敘的是戰爭年代發生的故事。戰爭年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這本書也很好的反映了戰爭年代的不和平與殘酷。

我體會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這位夫人。她是一個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從來都不開心,從來對自己不是很關心。她總是在關心別人,就算是一個陌生人出了什麼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她很少需要別人的施捨,她憑藉自己的頑強毅力,不斷進步,事業最終蒸蒸日上。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人也是這樣,她也有缺點,但是她的優點是常人無所能及的。她的親姐妹有很多,當她墮落的時候,她們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從來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對別人品頭論足。她的這個優點在她之後的事業上使她事半功倍。我們也要做到不對別人品頭論足,爭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這個年代是一個戰火瀰漫,混亂的年代,是一個法西斯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年代。貧窮的人家,上一頓飯吃飽了,下一頓飯都不知道在哪裏。我們現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這本書和我們現在的時代有着明顯的對比,我們不能揮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隨意糟蹋金錢,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正當的地方。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現在我們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8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輕輕打開那面塵封的扉頁,我彷彿再次跨越歷史和空間的鴻溝,來到了沙皇的俄國。

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爲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是一個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一經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僞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了。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絃。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安娜·卡列尼娜時,一種異樣的陰霾就籠上了心頭,不是因爲她出衆的美貌,而是因爲弗倫斯基與她的第一次相會。安娜對真摯愛情的追求與上流社會虛僞腐敗的道德觀念之間的不可調和的衝突,是安娜悲劇的主要原因。託翁如此着筆,定然是要引出一些難解的困境。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裏,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而是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爲此,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這種種衝突首先表現在她與丈夫卡列寧的矛盾鬥爭中,屬於彼得堡官僚集團的卡列寧是個殘酷無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

安娜,一個上流社會富有家庭的年輕女子,嫁給了年齡懸殊的卡列寧。貌似是收到了混跡官場的丈夫的冷落,纔有了外遇,有許多讀者都認爲卡列寧的刻板與“唯名是圖”造成了安娜的悲劇。

安娜·卡列寧娜,總體來說,是一個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說,最後的臥軌,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來,卻無能爲力。安娜的慘死從多方面揭發和控訴了沙皇俄國特別是它的上流社會的腐敗和黑暗。她的死,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要求婦女解放的時代,這一種悲劇給我們的啓示,更是深遠而恆久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9

我是酷愛讀書的,但我又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高中的時候就曾嘗試去讀這本書,大學的時候又來過一次,但兩次都沒讀的下去,讀了沒幾頁便半途而廢,所以我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如今的年齡再讀安娜,才真正讀出了很多況味,俄國的等級制度,底層人民的無奈,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感受到安娜、弗倫斯基的賽馬、舞會、晚宴等,也見識了列文鄉村生活中廣闊的田野、漫天大雪中的樺樹林。書中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非常鮮明,除了安娜、卡列寧和弗倫斯基三位主人公之外,列文、吉蒂、奧勃朗斯基、陶麗兩對夫婦也同樣牽動着我的心。

安娜像書籍封面一樣的美麗、端莊、又魅力四射,她遊走於上層社會之間,熱愛組織參加各種貴族式的聚會,是高高在上的貴夫人。但她並不是遙不可及不食人間煙火的,她有獨特的親切和和藹,讓所有見過她的夫人、小姐都愛上她、喜歡她。無論從何種觀點來看,身爲皇室後裔的貴婦人,有一個前程錦繡、事無鉅細的丈夫,和一個天真可愛的兒子,這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生活吧,就是這樣一位讓人人羨慕的貴婦人,因爲一次與青年才俊弗倫斯基的相遇,開啓了一場不要命的熱情。

在安娜和卡列寧的關係中,安娜自認爲自己是一直活在卡列寧的手掌中,以至於她每次想起自己的丈夫,總是在想自己某一天終要衝破卡列寧“用虛僞和謊言編織的網”,她是一個有獨立精神的人,正如在和弗倫斯基的戀情開始之初,她收到卡列寧“迷途知返”的信件時所說,“上帝把我造成這樣一個人,我需要戀愛,我需要生活”。但她又何嘗不是和卡列寧一樣深受傳統思想的侵蝕和影響呢,她的內心認可自己是在做一件可怕且不道德的事情,無法真正的去面對自己,正視和弗倫斯基以及卡列寧的感情。她在終於做出決定和弗倫斯基雙雙私奔之後,時時刻刻掛念自己的兒子,請求卡列寧和他離婚並交出兒子的撫養權,她在弗倫斯的鄉下莊園中過的膽戰心驚、敏感多疑,懷疑一切人看她的眼光,甚至坐着馬車走在街上,都覺得路人對她投來鄙夷的目光,與其說是別人給她的不如說是安娜給自己設定的“壞女人”“背叛”等等罵名,她在這樣的糾結往復中最終抵不過內心的煎熬,選擇臥軌自盡,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劇,更多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封建思想和傳統教義毀了她,她毀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縱觀這段家庭悲劇,不得不承認,故事中的每一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安娜也許是在封建宗法制和上流社會的壓迫下(其婚姻由安娜的姑姑促成,具體細節書中並未交代)十幾歲便嫁給了三十幾歲的卡列寧,在安娜的眼中,卡列寧是一架冰冷的機器,每天周旋於官場和各種官文之中,不能滿足安娜對愛情的幻想和要求,但這並不代表卡列寧就是不愛安娜的,相反我會認爲他是愛着安娜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況安娜本就是一位氣質超羣的千金小姐,十幾歲的豆蔻年華,試問正常的理念下,又有哪個男人會不愛呢?更別說按照書中的描述,安娜的一個眼神便能讓已婚鋼鐵直男列文失了分寸。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待愛情的定義不盡相同,也許卡列寧不善於表達、不懂浪漫,久經官場的他更是少了那份安娜追求的激情與狂熱。安娜和弗倫斯基結合與愛情,以至於在和弗倫斯基的相遇中,她把愛情當成了生命的全部,但弗倫斯基不同,他除了愛情還需要事業,安娜爲了愛情拋棄了一切,因此也對弗倫斯基苛刻的要求起來,求而不得,兩人開始互相猜疑,關係越加疏遠,此時失去一切的安娜選擇用自盡報復弗倫斯基,對他而言,她覺得她只剩下“死”可以作爲唯一的籌碼。

“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福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婚姻不像愛情,兩個人戀愛時出了差錯可以和平分手,但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婚姻一旦形成,便也多了更多責任和負擔,婚姻出了問題,雙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點上,大概我也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竟對卡列寧多了一些同情和理解。十分欣賞卡列寧的行爲,在得知安娜和弗倫斯基的傳聞之初,卡列寧首先給安娜寫了一封“迷途知返”的信件,信件中並未直接直白的說明安娜和情人的問題,只是告訴她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失了分寸,即使放在現在來看,這也算是一個寬容的丈夫給自己妻子所留的最大情面。而在安娜的眼中這樣的行爲卻變成了一件及其虛僞甚至讓她噁心的事情,她認爲自己找到了愛情,而卡列寧卻不放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安娜懷了弗倫斯基的孩子,生產的時候仍然在卡列寧的家裏,她性命垂危,託人帶消息喊來了弗倫斯基,此時卡列寧也聞訊趕到了家裏,他坐在牀邊握着安娜的手臂,望着安娜和剛出生的弗倫斯基的女兒,滿眼都是愛意和心疼,而此時弗倫斯基就坐在牀邊另一側椅子上,一間屋子四個人,只有卡列寧是外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男人,自己的妻子生產情人的孩子,他不但沒有氣到發瘋,還對剛遭受生產之痛過的妻子滿懷憐惜。安娜說卡列寧是冰冷到沒有感情也許是對的,他冰冷到即使你不愛我,我也一樣愛你。

安娜是不幸的,這種不幸來源於愛情,愛情本沒有對錯,錯就錯在她瘋的不夠徹底。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0

讀完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種蒼涼不覺涌上心頭,自己也彷彿隨着書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個人生——一個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來也算是個幸福的女子。上帝給她太多:美麗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潑的兒子、能爲她帶來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但是幸福,每個人又是怎樣定義的呢?上帝卻沒有給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感情。與比她大二十歲的高官,卡列寧。結婚十餘年,丈夫地位顯赫、醉心功名,也會對安娜好,但是這些的“好”,只但是是她丈夫關注的社會性的輿論,遵守並履行結婚的宗教好處,以及爲人丈夫對妻子的職責而已。每晚進行循例式的對話,更令安娜生厭。生活上的富裕,卻難以掩蓋心靈上的乾渴。

火車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與渥倫斯基在火車上了結的孽緣。她擁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熱流像海嘯般向她涌來。冷水如熱流的相涌,最終衝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倫斯基的愛如海嘯般一瀉萬里。如果沒有婚姻制度、如果沒有生下愛兒、如果沒有社會輿論,安娜與渥倫斯基的相愛,來得太遲且來得讓人感到欣慰。但是現實便是現實,他們的結合,雖然並不稀奇,反而在聖彼得堡,擁有情人是常事。看來違反婚姻制度,失去母親職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毅然破壞了上流社會體面的遊戲規則。但是,安娜,卻頭一回爲自己做了主——她想擁有完整的感情。

但是,最後安娜卻臥軌而死。一個真摯、動人、生機勃勃的生命就這樣逝去。回顧安娜的人生軌跡,從有一個快樂單純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到渥倫斯基的介入,並美名其曰“感情”。而這個“感情”的到來,卻帶走了她的一切。

世上的感情本如此,蕩氣迴腸的也有,生死相許的也有,細水長流的也有……感情面前,沒有對錯,只有有沒有真心愛過。難道不是嗎?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1

耗時一個半月或者兩個月,終於讀完了。有的地方很能引起共鳴,有的地方就不是太懂。剛開始看的時候,被一系列名字完全繞暈了,什麼斯捷潘·阿爾卡季奇·奧布隆斯基、達裏婭·亞力山德羅夫娜、安娜·阿爾卡季耶夫娜·卡列寧娜、阿列克謝·亞力山德羅維奇·卡列寧、阿列克謝·基裏羅維奇·弗龍斯基、康斯坦丁·德米特里奇·列文,尤其是安娜的丈夫和情人一個名字,我就更暈了。好在多背幾遍名字再結合人物關係圖,總算是理清了。

開局是斯捷潘的出軌和達裏婭的原諒,再就是花花公子弗龍斯基甩掉基蒂後與安娜相戀,最不能理解的是安娜爲了追求自己的愛情自由竟然拋下丈夫和兒子走了,雖然安娜在書中是美麗的貴婦,但我還是對她這種不忠的行爲接受無能。

不過最後她臥軌自殺是我沒想到的,可能是深陷放大的痛苦無法解脫吧。列文對於農業和農民的思考是亮點,可惜他土地承包制帶領農民致富的洪偉願望被別人的不理解和質疑以及他暈陷在愛情裏的愚蠢行爲擱置了,感覺挺遺憾的。總體感覺這本書我連一半都沒有讀懂,但是這是一本鉅著無可否認。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2

我知道有幸福的婚姻,但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

看到安娜出於嫉妒對渥倫斯基的不信任和無端猜疑,連我都被折磨到了。隱隱的恨她爲什麼要這樣毀了自己的生活。若同卡列寧的結合的不幸根源是因爲沒有愛情,那其實和渥倫斯基在一起也沒有讓她幸福。安娜實在過於自我,他要的是渥倫斯基的愛,但也是自己親手毀了這份愛。當時的縱身一躍也只爲報復愛人。

沒有看書以前我以爲渥倫斯基是個壞男人,並不是的,他也是真心愛着安娜的。是安娜的喜怒無常讓他變冷漠。安娜的生活中只有愛情,她希望渥倫斯基也是如此。但對渥倫斯基來說愛情是生活調味品吧。後期深陷情慾的安娜一切都依附於渥倫斯基,她自己也說自己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失去了,只能靠自己的愛情吸引力來留住他。安娜的愛像繭也束縛了自己。

另一方面她雖然敢於同情人私奔,卻也無法承受世人的眼光。無法放棄社交,又受不了社交界對她的態度。貫穿全文我也無法理解最初不同意離婚的理由,她愛兒子也只去看過兒子一次。第二個理由更是讓人憤怒,將自己的懦弱遷怒於人是不對的。

一開始卡列寧讓人覺得虛僞,懦弱,不敢面對妻子出軌變心的事實,尋求宗教慰藉逃避現實,在妻子坦白了之後爲了前程考慮要求她維持目前的現狀,甚至允許她與情人往來。但看到妻子產後抑鬱發作的時候那一章讓人大爲讚歎他的寬宏大量,爲愛付出了一切,真心實意的爲安娜着想。但世人都無法愛上一座神像,讓人自慚形穢。

列文這條線着墨很多,但沒啥好說的,樸實的小地主,熱愛自己的土地,正直又善良。全書讓我看得最爽的地方就是當列文看到別人對妻子言行輕佻的時候直接將他趕出家門。

引用文中一句話結束"我知道有幸福的婚姻,但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3

音樂劇裏的安娜熱情大膽,吉蒂聖潔敏感,快節奏的樂曲在安娜臥軌的時候達到了一個高潮,讓人有種全劇都是爲了這一刻,震撼不已。

看音樂劇的時候,書還只看到賽馬時佛隆斯基受傷,安娜即將和卡列寧攤牌。預知了結局,就有種觀賞一件藝術品是如何被打碎的過程,有點破碎美學的意思。

這是個什麼故事呢?一個已婚婦女在婚後出軌跟情人私奔最後自殺了。

壓倒她的,也許是丈夫的不離婚,也許是不被允的社交環境,也許是情人的若即若離,最後是她對愛情和自己的無法控制。情深不壽。當有人看到了你鮮豔的花朵,綠色的嫩芽,來到你身邊,你欣喜若狂,叫他湊近些,拔出你埋在地底的根。你只是想把你最好的東西給喜歡的人。你付出了全心,卻也要求對方以同等的態度對待你,不,甚至更多。愛是不能被輕易滿足的,得到後就想要的更多。最終,如菟絲花般的女人,在患得患失的愛情中放棄了生命。

自殺的這一段心理描寫絲絲入扣,自殺真的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必然或偶然事件,它是一系列的事件的集合,一層一層壓垮這個人的意志,然後恍惚中放棄掙扎。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4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個具有及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貴族婦女。她不滿於封建婚姻,追求真摯自由的愛情。當她不顧丈夫的威脅,公然與青年軍官渥倫斯基結合在一起時,整個上流社會就一起向她施加種種可怕的侮辱和非難。但花花公子渥倫斯基有背叛了她。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真摯自由的愛情不僅沒找到,而且陷入難堪的處境,她再也無法生活下去,於是以自殺的方式向這個社會提出了最嚴正的抗議。

作爲貴族社會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雖然只是個人的愛情自由,採用的也只是個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於面對整個上流社會,誓死不做虛僞的社會道德的俘虜:在衝破封建束縛,反抗社會壓迫方面,她做到了處在她那個地位和環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這對當時的貴族資產階級社會,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義。托爾斯泰由於世界觀的矛盾,在同情安娜不幸遭遇的同時,又從宗教倫理觀念出發,譴責安娜缺乏忍讓的宗教感情,沒盡到做妻子和母親的責任。爲此塑造了在愛情問題上能夠迷途知返的吉提和忍辱求全的杜麗的理想形象來和安娜進行對照,用列文和吉提的理想化的幸福家庭來和安娜的不幸福的家庭相比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安娜及其悲劇的批判力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5

托爾斯泰一衝動,安娜就臥軌了,這值得深思。

安娜的死是19世紀俄國文學中的悲劇情節,但這實在不能怪托爾斯泰。1828年8月28日,托爾斯泰出生在俄國一個名叫“雅斯納亞·波良納”的貴族莊園,父親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參加過1812年衛國戰爭,以中校軍銜退役。母親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謝·沃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作爲俄國貴族,托爾斯泰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辦過學校,當過公務員,參加過高加索戰役和克里木戰爭。正如典型的俄羅斯人,托爾斯泰年輕時也酗酒,沉迷性愛,33歲迎娶比他小16歲的索菲亞,但耽於聲色的他在老年卻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清教徒。所有這些,讓我們大致看到了一個身影活躍,個性鮮明的托爾斯泰。他愛憎分明,血氣方剛,他筆下的安娜,註定只是男人對女人的理解,跟真實的女人無關。他認爲,安娜會臥軌。這不公平,但不是托爾斯泰製造的不公。

在寫《安娜·卡列尼娜》之前,托爾斯泰花了三年時間完成了鉅著《戰爭與和平》。妻子索菲亞忙着照顧孩子,還幫着謄寫手稿,托爾斯泰感念愛妻操勞,送了她一枚鑲有鑽石和紅寶石的戒指,並將戒指命名爲“安娜·卡列尼娜”(他小說中臥軌自殺的女人的名字)。但索菲亞在日記中哀嘆:“我很累,懷孕讓我變得愚笨,經常失眠。”她在和托爾斯泰結婚的17年中,爲他生了13個孩子。女人爲男人放棄了很多,目的往往只是一個戒指。爲了婚姻,女人全心全意、毫無保留的奉獻着,青春、身體、精力、愛情、思想,而男人只用一個戒指就輕鬆換取了女人的全部。故事和真實,讓我們開始思考,婚姻是什麼。

婚姻不一定就能和幸福劃上等號。安娜被定義爲一個反叛而勇於追求個人幸福的女人。反過來看,19世紀俄國上層社會中的女人爲了婚姻,多少都犧牲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和需求,比如《安》開篇寫到的陶麗。其實確切地說,安娜只不過是個感情至上的女人,本來這也沒有錯,錯就錯在,她把所有的感情和幸福寄託在了一個男人身上,而不是她自己。所以,當這個男人拋棄她的時候,除了臥軌,她還能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痛苦,並讓她的愛人感受到同樣的傷痛?

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娜·卡列尼娜》詮釋的是一個非常男權的社會。因爲從托爾斯泰刻畫的女人形象中,可以看出來,他所理解的,女人的幸與不幸,完全取決於男人。吉娣,在書中就是安娜的鮮明比照。吉娣嫁給了列文,因而過上了寧靜而祥和的生活,安娜爲了伏倫斯基拋棄了自己婚姻,結果受到上流社會的排斥,最後感情受挫,只能臥軌。兩個不同的男人,造就了女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當女人的幸福完全來自於男人的時候,這會是真正的幸福嗎?

從18世紀到20世紀,從簡奧斯丁的愛瑪到托爾斯泰的安娜,忙碌的女人們都在籌謀着自己的婚姻。對女人來說,讓人豔羨的幸福,評判標準往往是家庭,丈夫,和孩子。誰曾真正關注過女人本身?如果對女人幸福與否的評價,只能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那這種幸福,會不會太男性思維,太過於虛幻和脆弱了?因爲家庭會因爲婚外情而遭受震盪,丈夫可能有外遇,孩子十八歲之後就擁有自己的世界了。什麼都不屬於女人,除了女人自己。

安娜的悲劇如今仍然有現實意義,儘管這部小說已經寫了半個多世紀了。愛情和死亡,作爲永恆的文學主題,在不同的故事當中給人帶來迥異的感受。安娜最終臥軌了,她的選擇或許並不值得同情,因爲她死於自己幻想。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6

人們常說,有1000個讀者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而關於安娜這個形象,自其誕生以來,也可以是每個人,不一樣時代、不一樣階層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

我們應該要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只片面的讚美或是批判。安娜是一個性格極其複雜,極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積極、進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極、落後的一面。

安娜聰慧、典雅、質樸、活躍,是個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孩。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象草叢中的奇葩,單純、沉靜、從容、高貴,無論在什麼樣是場合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她活躍的精神世界,她悠閒恬靜,她的美貌、聰明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使他不由地在內心裏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出色、可愛、逗人憐惜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着一種新鮮的動人心魄的風度。”“同她談話是一種樂事,而傾聽她的談話更是一種樂事。”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只是表現在言表,內心更好,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對不幸的人懷着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溫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這樣一位優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安娜是一個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僞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說:“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是一個正直的女人,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曾對渥倫斯基說:“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爲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掙扎在貴族社會虛僞的污泥裏,很想得到解脫,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對象,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嚴。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裏,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是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

作家描繪安娜體態和精神之美。安娜的美,對作品主題表達、情感抒發和故事情節的推動發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魯迅說過,悲劇就是將美麗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如果沒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就沒有渥倫斯基跟安娜的愛情,便沒有卡列寧家的破裂,更沒有安娜悲劇結局一百年來帶給人們深深的震撼!

安娜悲劇的主要原因源於對真摯愛情的追求,這個跟上流社會虛僞的道德觀念違背了。

首先表現在她與丈夫卡列寧的矛盾鬥爭中,屬於彼得堡官僚集團的卡列寧是個殘酷無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求的只是勳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爲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物品。安娜一再,卡列寧“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機器,當他生氣的時候簡直是一架兇狠的機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這便是他靈魂中所有的東西!“至於高尚的理想,對文化,對宗教的愛好,這些都不過是爲了升官的許多敲門磚罷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寧是個虛僞的人,安娜說,“他樂於游泳在虛僞裏,正象魚在水裏游泳一樣。”卡列寧這種冷漠、虛僞、一心想升官的思想,他那種讓人不喜歡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後“八年來”,卡列寧摧殘了活在她“體內的一切的東西”。安娜說:“他甚至一次也沒有想過我是一個需要愛情的活的女人。”這一種無愛的家庭,由一開始結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機,而當“維特式”的熱情的渥倫斯基一出現,安娜心中的壓抑已久的感情就爆發了。她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寧式的“虛僞與欺騙”,不顧一切,犧牲一切地與渥倫斯基結合了。

把安娜逼死的是整個上流社會而不只是卡列寧一個人。安娜的不貞,在上流社會本是很多的。不同的是,她們能“單純地甚至快活地”過雙重甚至多重的“愛情”生活,而感情真誠、嚴肅認真的安娜只能“從悲劇的方面”去看這種生活,感到虛僞,可恥,無法忍受。培脫西慫恿渥倫斯基追求安娜,渥倫斯基的母親也讚許兒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當她們看到這並非一場社交界司空見慣的風流韻事,而是認真的愛情時,立刻當做大逆不道。安娜不見容於上流社會,不是由於她的“紅杏出牆”,而是由於她居然公開這種愛情,公然對貴族社會虛僞的道德觀念挑戰,在這個社會裏,莉蒂亞自詡爲“社會的良心”,無恥的培脫西們竟是這個社會的“精華的精華”,卡列寧是整個社會的“支柱”,這樣的社會不可能給予安娜正當的生活要求的肯定與人格尊嚴的承認。安娜悲劇的根源就在這罪惡的社會。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劇內在因素。

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一直不後悔自己選擇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僞的生活,在劇院裏她向整個社交界擡起了高傲的驚人美麗的頭。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就面對社會,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對自由愛情與獨立的要求。她變成了攀扶在渥倫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渥倫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義,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的灰飛煙滅。她渴望渥倫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當作朋友和知已,不是情婦。但她沒有意識到更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爭取到這種平等與恆久的愛情,她像一隻迷途的羔羊,一切都縱在渥倫斯基的手裏,每一次口角之後都嚇得渾身發抖。

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後,她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渥倫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愛情。

愈是臨近悲劇的結局,安娜的內心矛盾衝突就越是複雜,深刻,尖銳。她一會兒恨得那麼深沉,一會兒又愛得那麼熱烈;一會兒她表現得那麼堅強勇敢,一會兒又顯得那麼軟弱怯懦;一會兒她覺得自己有一千個理由值得驕傲,一會兒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會兒她期待得那麼殷切,一會兒又失望得那麼可憐;一會兒充滿了生的歡樂,一會兒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內心永遠充滿了驚濤駭浪,她愛得那樣深切,卻又愛得那樣痛苦。她覺得自己釀造了一切罪過,又覺得一切罪過吞筮了她!如此一個豐滿凸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成了作家筆下一種永遠驚人的藝術力量。

安娜的矛盾還在於母愛與情愛之間的取捨抉擇,她一生只愛兩個人--謝遼沙與阿克歷賽,她對杜麗說:“我只愛這兩個人,但是難以兩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卻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倫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兒子謝遼沙的身上,兒子曾經是她生活的全部意義,她全身心地愛着謝遼沙,甚至連離開他一刻都不行。愛情與母愛乃是一個女子正當的生活權利,冷酷無情的社會卻把它們分裂對立起來,作爲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劇的絕路。

愛情的幻滅是悲劇的直接原因。爲了愛情,安娜幾乎犧牲了一切,換來的結局卻是失望和憎恨。安娜企圖通過愛情擺脫“虛僞與欺騙”的上流社會,渥倫斯基卻使她陷入了另一個新的更虛僞更欺騙的處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僞,自私與冷酷無情,這個罪惡的社會就是通過他,最後把安娜逼上悲劇的絕境。如果說安娜從前在跟卡列寧的關係上犯了一個可怕的錯誤,那麼現在,她在與渥倫斯基的關係上卻犯了一個更大的錯誤。她對渥倫斯基估計過高,期望過大。她以爲他能帶她逃離“虛僞與欺騙”的社會,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錯了,他帶給她的永無止境的痛苦矛盾與恐懼,遠遠超過他帶給她的生之慾望與歡樂。

他的愛情消失後,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劇的絕境,她控訴這一切:“全是虛僞,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安娜的悲劇命運體現了生活自身的邏輯,同時揭發和揭示了沙皇俄國特別是它的上流社會的和黑暗。作家用人信服的藝術力量表現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結局。她被逼上絕路,是社會的罪過;她的死,更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這種悲劇給我們的啓示,更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