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路遙小說《人生》讀後感怎麼寫

讀後感1.43W

路遙小說《人生》讀後感怎麼寫

路遙小說《人生》讀後感怎麼寫1

路遙《人生》中,黃亞萍的一首有明顯暗示的小詩,在高加林面前浮起了一道靚麗的彩虹,而高加林誤以爲是一座通向更廣闊世界的橋。高加林爲了自己的前程,和劉巧珍在大馬河橋上分了手,和黃亞萍開始了羅曼蒂克的戀愛。他們雙方父母雖然都反對,但依舊阻擋不了兩個“任性的孩子”的戀愛的熱情。

心有不甘的張克楠的母親向地紀委揭發了高加林走後門工作的事,高加林因此被遣回農村,和黃亞萍的愛情也因此無疾而終。虛幻的彩虹畢竟不是橋,沒有讓高加林走得更遠,反而讓他從城市突然跌回農村。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詩仙李白。

李太白於公元742年8月被唐玄宗一道詔書宣進京城長安,當時詩仙心情頗悅,“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到了長安,他只得了個“翰林供奉”。公元744年春,也就是進京一年半的時間,詩仙就上書請求還鄉,“帝賜金還鄉”,箇中原因,衆說紛紜:有人說,詩仙得罪了高力士和楊貴妃,遭到了排擠;有人說,詩仙酒後泄露了宮中祕密,玄宗不悅,疏遠了他……

玄宗的詔書,在李太白的頭上突現一道彩虹,詩仙原以爲憑自己胸中之纔可以平步青雲;誰知不受玄宗待見,識趣的李太白請求還鄉。這紙詔書,沒有讓詩仙走上仕途;它只是虹,看起來很美,卻不是天梯,不能讓詩仙踩着它走向輝煌。

年屆不惑的詩仙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智力平平的凡夫俗子呢?很多時候,我們,尤其是年輕的時候,總是一廂情願地把眼前突現的彩虹想象成渡己的橋,誤以爲踩上去就可以到達“人生的巔峯”;孰不知,一腳踩空,瞬間就跌回原點,甚至會跌得頭破血流。

因此,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踏出自己的人生之路。遇河搭橋,不奢想一步登天。美麗的彩虹,雖然好看,我們可以遠遠地欣賞,讚歎一番,僅此而已;河上的小橋,雖然笨實,我們可以放心地踩過,到達彼岸,流連一番。

路遙小說《人生》讀後感怎麼寫2

書中的人物處於不同社會階層,基本可總結爲:

1層:巧珍(好看,沒文化,有錢,農民)

2層:高加林(好看,有文化,窮,農民)

3層:張克南(不好看,有文化,有錢,城裏人)

4層:黃亞萍(好看,有文化,有錢,城裏人)

下層的都在渴望着上層的。人人都有追尋美好的權利,這無可厚非,同時,當這個美好遠遠大於你的能力,即使你拼命努力一時得到了,也需要處處細心呵護,隨時承擔有可能失去它的風險。

圈層相同門當戶對的結合相對來說更穩定,比如巧珍和馬拴。身份階級差別太大的組合需要有一方承擔和付出的更多,但這個人也能收穫許多他本不可能得到的東西。可以說風險與機遇並存。

在小說中的那個年代,改變自己的農民身份是何等的困難啊!換成其他人有這個條件,應該也會像高加林一樣不甘心一輩子在山溝裏蹉跎。他掙扎着向外撲騰,代表和鼓勵了多少以前和現在仍在掙扎的農村青年啊!只不過,他的努力是有限的,時代大背景是一隻更強大的手,輕輕一撥,便可將人的命運轉了又轉。

感情上,總是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如果高加林仍然是記者,選擇和巧珍在一起,我估計也不會太幸福。巧珍對他的包容和順從他會認爲是理所當然,他只會看到巧珍的沒文化不能和他精神共鳴,從而無限思念黃亞萍,萬分懊悔當初放棄了寶貴的幸福機會。

但如果他和黃亞萍在一起,每逢亞萍耍公主脾氣時,高加林定會憶起巧珍的溫柔體貼。可惜人不是完美的,黃亞萍的配置太高了,要是連公主病也沒有那根本不合邏輯。(平凡的世界裏的田曉霞純屬例外)

命運看他跟哪個都不會好,就直接把倆都弄走了,省得他以後後悔當初選錯......

不管怎樣,敢於衝破圈層,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這勇氣和毅力都是十分可敬的(這一點孫少安不如高加林,他要是和潤葉在一起了,也許會很幸福呢)。

未來的生活,幸福和不幸,每個機率都是50%。遇到更優選擇,還是值得勇敢一試的,萬一成功了呢?

路遙小說《人生》讀後感怎麼寫3

《人生》是我高二唯一一口氣讀完的小說,它是路遙的一部小說,像路遙的很多悲劇小說一樣看完總會讓人難受很久,但是悲劇的結局比美好的結局更讓人記憶深刻,讀完以後深深反思。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巧珍這個人物。她,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她敢愛,熱情,大方,爲了她喜歡的加林,她不在乎村裏人的目光,爲了讓加林不再苦惱,她願意放手讓加林高飛,即使高加林拋棄了她,她也沒有怨恨他,“她曾想過死。但當她一看見生活和勞動過二十多年的大地山川,看見土地上她用汗水澆綠的禾苗,這種念頭就頓時消散得一乾二淨。她留戀這個世界;她愛太陽,愛土地,愛勞動,愛清郎朗的大馬河,愛大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應該活下去!她要勞動!她要在土地上尋找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東西!”瞧,這是一個多麼熱愛生活的姑娘,她的生命充滿的活力,她愛這個世界,“她覺得大地的胸懷是無比寬闊的,它能容納了人世間的所有痛苦。”與大地相比,自己的痛快何其微小。她還是一個善於反思的姑娘,“經過這樣一次感情生活的大動盪,她才似乎明白了,悲劇不是命運造成的,而是她和親愛的加林哥差別太大了,她現在只能接受現實對她的這個宣判,老老實實按自己的條件來生活。”於是,她嫁給了馬栓!在結婚那天,妹妹巧玲曾對巧珍說了一段話“我們常說要向前看,對一個人來說,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爲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這一段話點醒了巧珍,也點醒了看這本書的每一個人。是啊,“現實不是伊甸樂園,不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對於書中的巧珍如此,對於加林、亞萍、克南等所有人都是如此,當生活沒有給予我們想要的東西,反而給予我們磨難,生活的道路也出現的岔口,我們該怎麼走,怎樣選擇?

路遙小說《人生》讀後感怎麼寫4

誰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天之驕子尚且有不爲人知的辛苦,更不用說常人。我一直認爲,聰明人能夠更爲準確自己的定位,分得清楚什麼纔是重要,拜讀路遙先生著作《人生》之後感覺尤爲明顯。

主人公高加林是不幸的,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在縣城教書的工作被別人因走後門頂替;同時高加林是幸運的,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時候,就得到了善良的巧珍一心的愛慕,一個喜愛他、崇拜他、心疼他甚至願意爲他付出一個年輕女子最寶貴的情誼的女子,在他最低落的時候給予他愛情的甘霖。可是終究高加林還是不幸的,他失去了巧珍,失去了一個擁有金子般內心的姑娘。

看完書之後思緒萬千,一度覺得高加林十分可恨,一切的天道有輪迴都是源於人本身的咎由自取,高加林在叔父幫助下走了後門,可終究還是被人揭發,因此也再次丟掉了自己的工作,甚至於也失去了自己真正心愛的姑娘。

他可以嚮往城市的熱鬧與喧囂,可是他卻不該被熱鬧迷了眼。細數書中人物,都是可悲可憐可嘆,黃亞萍拋棄了克南,高加林拋棄了巧珍,可是最後他們都幸福了嗎?沒有。克南母親恨高加林搶走自己兒媳而告發他走後門,高加林失去工作,與黃亞萍分開,巧珍最後也嫁作他人婦。

他拋棄了平靜的山村、拋棄了做人的原則、拋棄了一斷真摯的感情,也最終爲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所拋棄。這是幾個人的悲劇,卻是現實社會一類人的縮影。

最終,高加林發現他的歸屬還是融入他骨血裏的鄉土,當他明白過來自己真正地情感所在,只可惜佳人卻也不在,他的佳人即使到最後也還是盡力地去幫助這個負了她的人,只是他把金子當做土圪丟掉了。悔之晚矣。

高加林最後會從自己的良心裏走出來嗎?誰知道呢?終究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只是他與巧珍的故事永久地畫上了不完美的句號。

“人不能因爲虛榮要拋棄做人的原則”,這是德順老漢對高加林說的話,大概也是路遙先生對世人說的話吧。

路遙小說《人生》讀後感怎麼寫5

讀完路遙先生的《人生》後,我爲高加林因離開生活與現實的根本即使遠飛國,而後又回到生活的起點,把任別人的生活折騰得一塌糊塗、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塌糊塗。也許高加林的人生是小說中的或者更多是那個時代的縮影,現實中很難有人如他一樣短短時光大起大落。但是這本書還是讓我的心裏沸騰了起來,我想到了我現在的人生。

《事業篇一》

我曾經倔強的現在大城市立足,可惜打了兩年工,找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樣的工作,就那樣去幹了,心裏不認可,但又得以掙錢爲目的,而終於是沒辦法掙到夠花的錢,於是乎就回來了。回來連續考了三年的公務員、事業單位,才考上了鄉鎮公務員。現在在辦公室裏幹着文書的工作,一切都似乎固定了,上邊讓放假才能放,有關係才能調動工作。總在思索自己不被領導重視,還經常捱罵的原因是爲何?高加林的命運自己不能掌控,但是命運每一次給他一個機會,他總能得心應手的應付,展現自己的才華,能幹好教師、能做好記者、寫好報道。而我呢?我能勝任什麼工作?爲何在領導眼中從沒有真正重視過我,批評的話語從不加考慮就能做出,終究是我沒有令其真正尊重的東西,我又該怎樣去獲得?

《愛情篇一》

我有曾經暗戀過多年的對象,但是仍然沒有把愛說出口,一直是朋友,有過很多次的試探,感覺到對方沒有一點那方面的意思,自尊心就勝過了一切,把他全部忘懷。如果我能夠隱去我的自卑,義無反顧宣泄我的感情,讓對方知道,那麼即使丟臉了估計也不會遺憾。

《婚姻篇》

我不知道我是怎麼樣選擇婚姻對象的,在那樣一個空窗期,沒有談過戀愛。被瘋狂的追求衝昏了頭腦,讓甜言蜜語蓋過了很多被忽略的現實,也就是那樣急於結婚,害怕沒有人愛,害怕被剩下,於是就選擇了現在的老公。

但是我沒有放棄過改變現在命運的想法,一直想按照我的理想打造他,使他上進、有出息,掙大錢、創事業,爲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未來。也使自己能豐衣足食、享受大城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