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春秋左傳精品讀後感想心得作文(精品多篇)

讀後感1.52W

春秋左傳精品讀後感想心得作文(精品多篇)

《左傳》讀書筆記 篇一

《左傳》之《燭之武退秦師》講述的是鄭國燭之武運用自己如簧巧舌,勸退秦國,從而解決了鄭國的亡國危機的故事。在燭之武對秦伯陳述利害時,其第一條理由就是“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乍一看,“越國以鄙遠”是不言自明的賠本買賣。燭之武都不屑得解釋,直接定性“君知其難也”。然則,其真難到這種程度嗎?

理清句意:“越國以鄙遠”,其意爲“越過他國領土,以遠方作爲自己國家的邊境”。領土遙遠,力不能及。容易爲他人所趁,打下這土地得不償失。果然難也。既然如此,歷史上是否有此“越國以鄙遠”之事發生呢?

自然是有的。《戰國策》、《史記》都明確記載:魏國被趙國控制的上黨郡、韓國控制的河內郡分割成東西兩部分。而上黨郡之於趙國,其實就是一塊飛地。即“越國以鄙遠”之地。因爲這塊土地的存在,結合河內郡的壓迫,曾經強大的魏國頓時首尾不相顧。如果說魏國是“越國以鄙遠”政策的受害者,韓趙兩國毫無疑問享受了“越國以鄙遠”政策的紅利。由此可見,“越國以鄙遠”,並非一定無用處。關鍵在於,遠處的土地能否得到本土的支持。若是能夠,則不再是毫無用處“飛地”,反而會成爲一顆釘子,深深嵌入敵人的心臟。

除此之外,軍事上同樣有此“越國以鄙遠”的戰略戰術。《明實錄》記載“靖難之役”時不得不提到“死守濟南的鐵鉉”。其堅定的守城意志,靈活的守城方法、無所畏懼的'守城心態,令朱棣困在濟南城下,不得寸進。幸虧朱棣孤注一擲,千里繞行,直撲南京,才抓住萬分之一的機會,攻下首都,奪取政權。然而,這同時反映出鐵鉉的戰鬥能力和濟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朱棣並非願意直接撲向南京,乃不得已而爲之。若然一旦到南京,遇到濟南城下之進退維谷狀,則兩面夾擊之形勢必成。“南京——朱棣——濟南”的形勢出現,濟南之於南京,則是“鄙遠”。朱棣幸運而成功,但有差池,此“鄙遠”則成爲催命之地。

鐵鉉“不敗而敗”。朱棣稱帝后,其本人被凌遲處死,其妻女入教坊司。亦足見“濟南之役”給朱棣的強大陰影。設若此飛地無用,其何必死啃硬骨頭,直接繞道即可。正因爲“鄙遠”太有用,纔不得不硬着頭皮上。故“越國以鄙遠”其真荒誕嗎?

時至近代,再看我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創立的革命根據地。它們多在各省交界處,換言之,土地多不相連。若將各個根據地視作統一的“國”,則彼此之間皆爲“越國以鄙遠”。但隨着戰鬥的不斷進行,互相支持,彼此呼應。根據地不但沒有消亡,反而逐步壯大,日成交融。由此可見,“越國以鄙遠”並非絕對死路。

今日,“阿拉斯加”仍然是美國的飛地,遠離美國本土。至於夏威夷等更不待言。本土影響力纔是關鍵,飛地“鄙遠”並非核心概念。推而廣之,秦國所謂“遠交近攻”其本質上亦可認爲是“越國以鄙遠”的手段。遠交者,互相聯絡,互不攻打也。既不攻打,雖曰非本國,其亦類本國。畢竟,領土之意,不唯在土地本身,更在於“影響力”輻射範圍。

美國飛地阿拉斯加

綜上所述,“越國以鄙遠”,確有難處,卻絕非不通之死路。本土強大,遠疆亦安。彼此呼應,瓜藤枝蔓。飛地鄙遠,亦可安然。

由此概念往外繼續延伸,所謂非本身專業學習的內容是否仍要學習?譬如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學習文學是否“越國以鄙遠”,不務正業呢?物理學家精研“小提琴”是否是“越國以鄙遠”,玩物喪志呢?或當思之,不可不察也。

《左傳》讀書筆記 篇二

《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宋朝時就已列入“十三經”,是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目。《左傳》的文字與歷史記錄歷來爲人推崇,我自己讀了之後,也覺着這種推崇是不無道理的。不過既然它是儒家的經典,那我們可以想見,它的許多觀點,肯定是符合儒家學說的。左傳讀後感。jpg

我讀書功力不夠,現在第二次讀至“僖公二十四年”時,覺着《左傳》藉助歷史至少體現了三個觀點,即,一、治國當以德爲先,得民心者得國;二、善惡到頭終有報;三、天道已定,人不可違。這三點從我對儒家的瞭解來看,都是符合的。雖然貌似《左傳》作者沒有明說自己認可這三個觀點,但是《左傳》在借它所述的二百多年的歷史事件及人物中,多次表述了這三點且基本貫穿於整本書。我簡單地從《左傳》的記述來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得民心者得天下”,貌似這是中國人最常掛在嘴邊的話。不過我覺着從歷史來看,得民心得天下不是完全對的。得民心者不一定能得天下,不得民心者也不一定就會立馬便失天下。可能《左傳》的意思也不是認爲這句話是無條件的正確,因爲《左傳》中也有一些事情證明,不得民心不一定就失天下。

衛懿公好鶴雖然亡了國,但是他好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衛國人不喜歡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然而如果不是狄人打進來,他也不一定就亡國了。晉惠公對大臣刻薄寡恩,但是他雖在韓原一戰被秦國打敗以致被俘,但是最後也還是又被本國人設法給弄回國繼續做晉國國君了。衛懿公和晉惠公我覺着應該是那種不得民心的人了,我記着就連《左傳》中都記載了有人說晉惠公不得民心這種話。

“善惡到頭終有報”這種說法,我覺着是《左傳》中最爲明顯的觀點。因爲這個道理在我眼裏很不靠譜,所以我在《左傳》中多次讀到這種表述就會印象更深。《左傳》在講到這點時,有時是與“得民心者得天下”配合着的。比如說,某人不得民心,他最終一定是失掉所有的東西的。至於其它例子也很多,不過我暫時記不清具體事例。“天意不可違”這種觀點,大概現在很少有人認可了,因爲這種觀點其實本質上是承認命的。而現在人據我觀察,大部分都是認爲“人定勝天”的。“僖公二十二年”楚、宋泓之戰,宋襄公在表示要與楚國大戰一場前,有人就勸宋襄公說“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僖公二十三年”,晉重耳逃亡在楚國時,有人勸楚成王殺掉重耳,成王說“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其它例子還有很多。

這三種觀點,不從現在的角度看它對不對,單從《左傳》來看,會發現史事都基本上是一一印證了這三點的。所以,就算我們現在不認可它們,但是古人認可它們,我們也應該很能理解的。畢竟他們讀到的史書是反映了這些事的。

我現在印象很深的一點就是爲什麼古代有皇帝會追求長生不老。從我們現在人的角度考慮,人怎麼可能會長生不老?那些皇帝是不是太無知了?但是《史記 封禪書》中有一段我覺着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件事。漢武帝曾問手下人說“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手下人回答說“黃帝已仙上天,羣臣葬其衣冠”。從此處可見,至少漢武帝是認爲之前有人不死的。那黃帝既能不死,我漢武帝爲什麼不能呢?

史書的作用,在此處可以說是很完美地展現出來。一件事,當你在對它一無所知時,有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你不信也會信了。如果他有目的地把他想表達的表達給你,把他不想說的又不告訴你,你就會不自然地向着他的觀點靠攏,因爲從他所說來看,他的表述確實是因果有據的。青蛙坐在井底,它當然只能看到井口的那一片天空。可怕的誤導就在此處了。

《左傳》讀書筆記 篇三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夏四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來求賻。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於石門。癸未,葬宋穆公。

隱公三年,左傳的記載很多,一條條讀下來。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書之。

隱公三年春天,周曆三月壬戌,周平王駕崩了。周平王實際是壬戌日駕崩的,但《春秋》寫庚戌日駕崩,是在告訴諸侯的時候故意提前日期,以催促諸侯趕緊去奔喪。算了一下,庚戌日比壬戌日早了十二天。

周平王死前的二月己巳日,還發生了天象奇觀:日食。算了一下,日食這一天,離周平王死還有五十三天。

夏,君氏卒。聲子也。不赴於諸侯,不反哭於寢,不祔於姑,故不曰薨。不稱夫人,故不言葬,不書姓。爲公故,曰“君氏”。

周平王死後的二十九天,君氏也死了。君氏是誰?隱公的生母聲子。聲子死了,不通知諸侯,不反哭(君主在墓前哭了一次,回到辦事的正殿裏再哭一次,叫反哭於寢),不附祭(把死者的靈位放到其丈夫的祖母的靈位那裏一起祭祀叫做祔於姑),所以《春秋》不說薨(薨的三個必要條件:赴於諸侯,反哭於寢,祔於姑)。

又因爲聲子不是(惠公的)正室,所以不寫她什麼時候葬,也不寫她的姓。

但至少她的兒子姬息現在是代理國君,所以跟別的妾還是有所區別的,就叫“君氏”吧,意思是君主家的人。

隱公二年和三年,姬允和姬息的生母先後去世,對比一下兩人身後的待遇,隱公時刻不敢相忘自己的代理身份呢,真是個謙遜忠厚的人。

鄭武公、莊公爲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爲質於鄭,鄭公子忽爲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

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鄭武公和鄭莊公父子先後都成爲周平王的卿士(卿士是在周天子朝中執政的卿,相當於天子的管家)。周平王又想讓虢公也來做卿士,鄭莊公就心有怨恨,周平王說:“沒有這樣的事。”

周朝和鄭國就相互交換人質。周平王的兒子王子狐到鄭國做人質,鄭莊公的兒子公子忽到周朝做人質。周平王死了以後,周人就準備把政權交給了虢公。

四月,鄭國的祭足(就是那個祭仲)帶領軍隊割取了溫這個地方(周天子領地)的麥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周天子都城)附近的麥子。周朝和鄭國的關係急轉直下。

亂套了,鄭莊公寤生開始公開和周天子叫板了。鄭莊公是周平王的卿士,這從隱公元年,鄭衛交兵的時候,鄭國調動周天子的軍隊和虢國軍隊,後來又徵調邾國軍隊可以看出。卿士的好處之多,權力之大,使得寤生不願與人分享。而對於寤生的專權,平王也是不滿的,於是有了分權於虢公的想法。

天子要想讓誰來做自己的卿士,是天子自己的事,可是寤生居然怨王,而王也不敢得罪他,說沒有這回事。這至少反映了三條信息。

一、寤生很強勢。

這很好理解,周平王能夠順利東遷,鄭武公出了很大的力。而鄭莊公,順利接過了武公的槍。鄭國,也是一個響噹噹的大國,鄭莊公和弟弟打架,可以輕易調動二百輛戰車(整整六個師的兵力啊),可見其實力之強。

二、周朝走下坡路了。

周自平王東遷以後,諸侯國的實力越來越強,與之對應的是周王的境況是每況愈下。朝中大事不得不依靠鄭伯,虢公等卿士來執行。這些卿士都有自己的領國,實力和慾望膨脹到一定程度,就不大樂意乖乖聽話了。

三、鄭伯有奸細安插在周平王左右。

平王欲分權於虢公,應該是個機密,平王並不會把這樣的想法告訴鄭莊公,而莊公還是得到了消息,並跑去質問平王。平王出於心虛和無奈而回答:沒有這回事。可以看出,莊公安插了能夠探到機密的人物在平王左右。

然而,即便如此,主臣雙方還是無法取得互相信任。於是就發生了非常滑稽的一幕,天子和諸侯互相交換人質。這樣就能夠保證雙方的誠意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平王一死,周人就準備把卿士的權利交給了虢公。那怎麼辦?把王子狐幹掉?不太合適,公子忽還在周呢。就這麼算了?顯然也不符合莊公的性格。怎麼辦呢?

莊公要報復(或警告)。莊公派祭仲帶着軍隊,把周天子領地四周的麥子都給收割了。敢讓我下崗,我餓死你們!

這裏說一下,四月之麥,七月之禾(八月之前之秋),都是沒成熟的麥子,莊公此舉,不是說自己餓急了搶天子的糧食吃,而純粹是報復(或警告),我要糟蹋你們的糧食,不讓你們吃。

《左傳》讀書筆記 篇四

古典文學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當今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生活在當代的人享受着各種舒適安逸,不免會物慾擾心、心智枯寂。不放翻開古典文學,去體驗感受各個時代、各種環境中的高明靈魂剪燭共語。

公元前722年是《春秋》和《春秋左傳》起始年份。《春秋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傳》、《左傳》、《左氏春秋》,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原著是春秋末期魯國人——左丘明。姓左丘,名明。此名又有一說法姓丘,名明,左乃尊稱。

主記述鄭莊公與其母親以及胞弟的政治鬥爭。雖其母姜氏狠毒對待,其弟共叔段的貪婪,鄭國統治階級內部的互相傾軋,但鄭莊公卻都不計,並且善於謀權。並且莊工與母親在潁考叔的幫助下重歸於好。

就是我們古人身體力行所流傳下來的榜樣。不管人待我如何,我只管行好自己的道。更反應出古人對孝道的重視,及鄭莊公的廣闊胸襟。

《左傳》讀書筆記 篇五

在《左傳》的世界中漫遊,難免會遇到神與鬼,與鬼神世界相通的人是“卜”與“巫”。即便尊如王者,也要屈躬以問。

在《左傳》中記載的春秋史實現在閱讀起來更像是一個結構嚴謹的“故事”。在這些故事我無意於探究當初書寫之人是否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從閱讀《左傳》的文字中,其實讀者能感受書寫這些故事的人,對於文字本身所抱有的敬畏感。那麼這些故事姑且先信之。

在《左傳》中記載的史實及故事中,其實還透漏着一個更大的知識體系,那便是“卜”與“巫”的世界。我們應當相信在中國歷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神與鬼和人是並行在大地之上的。在人的故事裏,神與鬼的出現無疑是一種相當重要的制約力量和智慧來源。

余英時在《先知中國》這本書中有一個重要的提示:對於理解春秋戰國的歷史與文化,需要跳出“傳統儒家文化”的侷限。因爲在那時,儒家文化還遠遠未成型。或者說,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的源頭正是“卜”與“巫”的文化。即便在儒家有“不語怪力亂神”的傳統,但我們可以肯定,孔子老先生所知道的有關神與鬼的故事並不比我們少,更爲肯定的是,在孔子老師所熟知的“春秋歷史”中,神與鬼的故事要流傳下來的還要精彩。

在《左傳》所記載的春秋史實故事中,神鬼之說佔據着相當大的份量。經由神與鬼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主導歷史的推進與演變。在文本記載中出現的“卜”與“巫”,往往處在故事轉折之前。在一個看似普通的事件中,經由“卜”與“巫”的介入和推演,常常會對之後幾年或數十年出現的局面作出預判,更爲值得讓人深思的是,這些預判都具備一個共同的屬性:皆驗之!

當然這些與“卜”與“巫”有關的言論、說辭,都被謹慎的記錄下來,在我們閱讀這些卜辭和解惑之語時,往往會面對一大推被我們視爲“不知所云”的內容。而這一套卜辭顯然具備完整的話語系統。這套話語系統或者出自《易》,或者出自“卜”與“巫”者才能識別的經驗,或者出自“卜”與“巫”對神鬼開示的推演。這些解說卜辭表現出高深莫測的樣子。閱讀的人都未必能知曉卜辭中到底藏有何種玄機。而對於王者而言,他們通過這些與鬼神相通的“卜”與“巫”,也只能聽到自己想到的那部分內容。在“玄之又玄”的背後,不可知的命運設置了多種解答方法。

在“皆驗之”的前面,命運向每一個參與的人昭示了它巨大的不可測性。這些神與鬼的提示、卜與巫的預言在與命運相結合之後展開之後,顯示了其凌厲的殘酷性。而這種殘酷性又反過來讓每一個參與其中“卜”與“巫”更加的深信不疑。

如果遠距離的旁觀這些故事,故事中所參與的王者與僚臣更像是卜辭預先設置的棋子,卜辭在應驗之時,能恍然大悟的人所剩無幾。而“卜者”與“巫臣”只是在一旁冷靜的觀看着發生的一切,並鄭重地用刀筆在竹簡之上寫上“皆驗之”這樣的總結性陳詞。

這些神鬼之說無一例外的會被人小心的記錄下來。在數年或是數十年之後,在驗證之時重新被人提起。這些神鬼之說不會一下子打開它的內核,凡是參與的人,都是在事後才能得知這一切均是拜神與鬼所賜。即便這些神鬼之說最開始的時候僅僅是一個夢,或是一個徵兆而已!在未來已經在那時發生了……

在閱讀《左傳》中記載的故事中,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所講的“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就會逐步的成爲一出又一出的獨幕劇。而這些史實又會讓人想起金斯堡在《嚎叫》中一句:我看見這一代最傑出的頭腦毀於瘋狂……

這一句式在春秋一段的歷史中被頻繁的套用在出現在《左傳》所記錄人名的命運上。在《左傳》中所記錄人名多達四千餘人。而這部分有記錄的人名纔是春秋歷史的參與者。對於大多數有史記述的歷史而言,95%的人都沒有參與到歷史當中去。而整部《左傳》所記載的不過是四百餘年間不過區區四千餘人的故事。其他的湮沒在青草黃土之下了。

《左傳》的精彩也正是在這裏!在這四千餘人的命運記載中,我們這些後世的讀者能看到另外一種中國的傳統。這種傳統與“儒家傳統”顯然不是一個路徑之上的。在《左傳》中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文化,要更加的剛烈和勇猛。只是這部分傳統畢竟距離我們太久了,我們首先遺忘了!

在魯迅所言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爲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這句話中,當然也包括《左傳》所記載的這種傳統!

《左傳》讀書筆記 篇六

《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者稱《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是中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迄於魯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爲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讀《左傳》是特別增加我們學識的,是作爲文學院的學生必讀的書籍,正好有這次機會,將自己讀《左傳》的想法做如下總結。《春秋左氏傳》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它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補充並豐富了《春秋》的內容,不但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且還兼記各國曆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賬式的記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統、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時史實,而且引徵了許多古代史實。這就大大提高了《春秋左氏傳》的史料價值。有關於當時人民起義、戰爭、諸侯爭霸,制軍制改革,著名歷史人物事蹟的記載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時期甚至其以前歷史的重要史書。

《左傳》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民族交往的活躍和民族融和的進程。它大致記載了華夏族和華夏以外的各族的分佈以及分支的情況;記載了這些民族在軍事上的衝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聯繫,經濟、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廣泛的通婚,展現出春秋時期各族的大致狀況。《春秋左氏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左傳》作者重視交待歷史事件的原委,注意記錄各種歷史人物的政治主張,歷史見解的宗教觀點,《左傳》描寫人物細緻生動,特別重視戰爭活動的記錄,它敘述的不少戰役的過程都已成爲中國戰史的有名戰例。

《左傳》寫戰爭不單純地寫軍事行動,而是着眼於政治、注重戰爭的性質,爭取與國的援助、戰爭的政治動員與思想準備,表明作者把戰爭首先看作是政治問題而非單純的軍事行動問題。《左傳》在歷史表達上以寫戰爭、寫辭令尤其突出。如: 僖公22年的宋楚泓之戰,先寫宋襄公兩次坐失戰機以至造成宋軍大敗的惡果;接着又寫出他爲自己的指揮失誤而辯解,說什麼“君子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的愚蠢做法。把宋襄公的迂腐固執描寫的淋漓盡致。又如僖公28年的城濮之哉,這是一次規模很大的戰役。作者先寫楚晉雙方對戰爭形勢的估計,接着刻意寫了晉文公派人穩住草、衛二國,命晉軍退避三舍以報所謂的“楚君之惠”。最後,寫戰役的本身:晉軍以其下軍、上軍、中軍分別與楚軍的右師、左師、中軍對壘,最後寫晉軍先擊潰楚國的同盟軍陳、蔡的軍隊,然後一舉打敗了楚軍。作者不僅寫出了後發制人的戰略思想,而且還寫出了多種戰術的具體運用,使人有一種歷歷在目之感。

《左傳》在編撰上對編年體有很大的發展,有集中記錄一件事的本末原委的,有集中寫一個人的活動經歷的。如隱公元年記鄭伯克段於鄢,就從鄭武公娶婦寫起,寫出了鄭莊公與其母其弟的矛盾的原委始末及事件的歷史結局。而僖公十三年則記錄了晉國公子重耳出亡的坎坷經歷。這不僅豐富了編年體史書在記事、記人方面的容量,也有助於彌補事件經過、人物活動被年代割裂的不足,增強了歷史表述的藝術性。

《左傳》是一部史學鉅著。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長於記述戰爭。其聲律兼有詩歌之美,言辭婉轉,情理深入,描寫入微,是中國最爲優秀的史書之一。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有些瑕疵。首先是較明顯地存在多體雜糅。《左傳》基本以編年爲主幹,但同時兼採人物傳記、本末記事、以言述史等手法,且於此類人、事、言的記述中常常缺少時間界標以爲限制,致使編年體式受到削弱。其次是評論尚未能完全把握歷史文體。《左傳》評論史事,基本上以禮的違合爲標準,“禮也”“非禮也”一類論斷充斥全篇,還未能通過編年記事,從歷史的變化發展和統治的成敗得失來立論,讀後使人有誦倫理書之嫌,而少觀史策之得。最後是過多地收錄奇聞軼事和頻繁地使用遙體人情的筆法致使閨房私語、個人獨自、密至陰謀之類時有所聞。

《左傳》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古典著作,它開拓了中國記事、敘史許多新的方式和領域,是值得我們反覆仔細學習的。

《左傳》讀書筆記 篇七

兩千多年前,吳國公子季札來到魯國訪問,請求觀賞周朝的音樂和舞蹈,魯國人做了精彩的演出,魯國的史官紀錄下來,這就是那篇文章《季札觀樂》的由來,筆者最近讀來,亦覺別有風味,感觸頗多,現說出來以饗讀者。

一、演出的盛況。

演出約二十首歌曲,都是《詩經》中的詩歌,分別是十五國風,小雅,大雅,頌。還有六種舞蹈。歌曲聽的季札是讚不絕口,先是說:“美哉,淵乎”“美哉,泱泱”後又說:“美哉,蕩乎”“美哉,碸碸”。還有“思深哉,廣哉,至矣哉”等。樂舞看的季札是目瞪口呆,特別是對周武王,商湯,夏禹,虞舜等朝代的樂舞感興趣,誇讚之詞更是多多,這裏不在贅述,請觀原文。

二、季札觀樂時的評論。

隨着歌舞的美妙演出,季札即興發表了對歌舞的評論,其要點是:

1、對周朝各諸侯國音樂的表揚多於批評,特別是對一些大國充分肯定。

2、對(小雅),(大雅),(頌)評價極好,說:“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3、對樂舞的看法是越年代久遠的舞蹈越好,說:“樂舞反映了各朝代的德政”。

三、史書對季札觀樂的評價。

史稱季札竟能“盡知其意”,邊觀邊評,妙語珠連,議論風生,乃至轟動了周文化中心,使魯人敬焉。他精於音律,不直聽聲而已。就是說季札能辨樂聲之正邪興衰,從音樂中聽出國家的興衰的徵兆來。

四、我的感想。

1、筆者認爲,季札是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這場演出,他把歌舞看作是和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大事,音樂舞蹈在他眼裏是禮教盛衰的反映,也是國家政治盛衰的反映。他從歌曲裏能聽出百姓的辛苦和怨恨,統治者的恐懼。他在舞蹈裏看見了朝代的興盛和先聖的偉大和德行。他是思想界的先行者。

2、季札是一個懂音樂的奇才,他對音樂和舞蹈的理解之深,在當時乃至現代也不多見,說明其有高深的文化素養,其音樂知識的淵博無人能及。十五國的音樂他都懂,不然怎麼能作出精闢的評論,相信他不是忽悠大師。

3、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特別是關於音樂的古文本就不多,值得一看。語句優美,詞彙豐富是該文的特點,對提高學習古文能力有所幫助。

春秋左傳讀後感 篇八

春秋佳作,道破諸侯爭霸,寫盡滄桑歷史,推究天地之本。入德之門,透橋風雲戰事,彰顯聖人之禮,探求民生之基。此書妙也,凝聚諸子風流,體悟世事變幻,有言道,“左氏敘事,紛者整之,孤者輔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運化之力,斯爲大備”。果真如此。

《春秋左傳》這本書記敘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時期各重要歷史事件,從東周遷移到三家分晉,春秋時期雖然互相爭戰,但不失禮信德行,這是我對春秋時期感興趣的原因。各諸侯互相爭戰,才成爲霸主,但他們時刻不忘修身,修行,修德,這是難能可貴的。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落難時受到楚國的優待,當上君主也不忘諾言,避三舍,晉文公就做到了守信。

《春秋左傳》中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道理。在爲人處事時這些道理就會發揮用處,像“晏嬰叔向論齊晉季世”這篇文章,通過齊國疋相晏子與大夫叔向的交談來反應春秋末期的社會現象。晏子說:“山上的木材運到市場,價錢不比山上高;魚鹽蜃蛤運至市場,價錢不比海邊高,百姓的人才財一分爲三,兩分歸於公室,只用一分維持生計。”而叔向也嘆息“我們公室也是末代了。戰馬不駕戰車,卿不統領軍隊,公室的戰車沒有御手和車右,步兵沒有得力的長官,而王室愈加奢侈,百姓睏倦疲病,昔日能隨便發出萬餘的百金,王室卻還用着千金、萬金之類的額票。”作者通過幾句話便寫出了不用賢者的後果,實爲妙筆,也讓世人知道一心貪圖享受,即使再多的財力也早晚會枯竭的。

《春秋左傳》,實爲絕筆,不得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