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全球通史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3.12W

全球通史讀後感多篇

全球通史讀後感篇1

去年這套書在網上很火,很多人都在推薦,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書,讀了一段時間,然而並沒有馬上寫讀後感,我想先沉沉。

沉沉心,當你已經沒有超然的熱情,不再沉迷情節,而只是回味的時候,我想是時候了。

首先,爲什麼要讀這本書呢?我想說的是,在我們平凡的生活裏,書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知識和文憑,它被銘記的也不是。在我們心中打下烙印的,一定是帶給我們或思考或感動的精神財富。當我們在無趣的生活裏疲憊迷失、索然無味時,我們能夠從書籍之中汲取力量。《全球通史》回顧了1500年人類社會的演進和國家的興衰,書中人物或國家也面對着像你我一樣的生活,甚至是更加殘酷的命運,而這也正是我們要尋找的代入感和力量的源泉。

這本書從世界的角度來介紹歷史與人類社會的演進,無論介紹到哪裏,中國始終在我心中是一個特別的部分。4000多年中,中國人在歐亞大陸的最東端發展起一個獨特而自治的社會。這一明顯的自給自足,自滿自足的社會產生了這樣一種思維:世界上其他社會都是低下的、從屬的。由於中國人的閉關自守、驕傲自滿,三次近代的災難性戰爭使中國受到了巨大的刺激。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書中提到了發生在1839年鴉片戰爭期間的一個故事:

在這一年,清朝軍隊試圖重新從英國人手中奪回寧波,清軍總攻仍採用數百年的傳統方法,將點燃的木筏向英國船隻發射出去,英國艦隊在它們到達前就把這些火攻木筏擊成兩半,旋即攻擊清軍,清軍一觸即潰。

有人建議:應該在一些猴子的背後拴上鞭炮,然後將猴子扔到英軍艦隊的甲板上。火焰會隨着受驚的猴子四散開去,如果恰巧能跑到彈藥庫,那麼整個艦隊都會化爲灰燼。19只猴子被買了回來,並被帶到了前沿陣地,事實上沒有一個人敢向英國艦隊靠近到足以將猴子扔到甲板上的地步,所以這一計劃從未付諸實施,隨後由於戰鬥的失敗,人們紛紛逃走,包括主管這些猴子的馮先生。由於無人管理,這些猴子最終都在馮先生無人居住的前屋裏餓死了。

現在看到這個故事當然都會付之一笑,但這正是由於過去的中國驕傲自滿,盲目自大,慣用老眼光來看待世界所造成的。現在的我們也時不時犯着同樣的錯誤:用老眼光看人。

老眼光,就是成見,就是印象流。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能都被看低過,但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自我尊重,明確目標,不斷進化自己。雖然我們可能都還沒有真正做到什麼,但只要我們已經開始展現出一些改變,都會贏得自己內心的掌聲,無論這個世界能否看見。

全球通史讀後感篇2

整本書內容比較多,畢竟是講歷史的書籍,但是書中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以及作者對那些偉人的溢於言表的讚美辭藻,都能深深的吸引讀者。

其實科技的發展總是圍繞着兩個方向:能源和通信。能源從最早石器時代的火,到農業時代的太陽(光合作用),再到工業革命時期的煤、電、石油、最後是現代的新能源(太陽能、核裂變、核聚變等);通信從石器時代的人類語言、文字發明,到農業時代的造紙術、印刷術,再到工業革命時代的印刷廠、電報機、有線電話、無線電話,最後是現代的計算機、互聯網、量子通信等。每次能源或者是通信技術的新發現,都宣佈着新時代的到來。

火的發現使人類能夠吃上熟的食物,提高了平均年齡;農耕的到來,造成人口的大幅增加;蒸汽機的發明宣佈機械時代的到來,人類第一次創造出幾倍與人體所所需的能量,有更多的人不必擔憂糧食的問題,也就有更多的人能夠從事科學研究,發明創造;新能源的時代如果人類能夠控制核聚變所產生的能量,星際旅行不再是夢想。語言的`出現,使人類第一次能夠相互組織成爲一個巨大的團體,更有利於大規模運動;文字及印刷術的發明,使人類的知識能夠傳承和可複製可疊加;電報、電話的發明使千里之外的人們可以及時溝通,遠程協作;互聯網的到來宣佈着信息大爆炸,大數據由此而來。

人類無法想象超過20年以後的時代,因爲從石器時代到近代,人類的進步都在以幾何數字的方式提高。未來人類將有更多更偉大的發明,21世紀能否再創造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呢?我們拭目以待。

題外話,關於新能源和新通信相關的技術成果,可能在股市方面有所表現。例如巴菲特新進美國生物科技公司:生物基因(生物基因也是20世紀最新的發現,人類正在嘗試使用基因技術治療癌症、實現長壽、治療基因疾病等)、大幅加倉能源股:西方石油公司、森科能源(人類對能源追逐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加倉美國通用汽車:看好未來AI汽車與智慧交通。還有特斯拉公司股價大漲,國內鋰電池(移動新型能源)股票一飛沖天,都表現出資本對能源、科技的追逐。

全球通史讀後感篇3

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儘管《史記》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學價值,文學價值,但是它也只記載了一國之史。縱觀我國的史學著作,超出一國範圍面向世界的無不受西方思維的影響,這不但體現在思想上而且體現在著作的佈局上。在我國史學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錢茂偉所批評的(1)‘在《傳統史學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對以前人結論代替自己研究的惡劣學風進行了批評,明確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個結論,都是特定時代、階級、學識的產物。在引用前人結論時,一定要先作具體分析,切忌斷章取義地搬用前人現成的結論,來代替自己的具體研究”。’他們丟棄了史家珍貴的靈魂,這靈魂是史家之所以成爲史家最重要的東西,丟失了它也就丟失了成爲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寫的並不只是一本介紹過去的書,而是一個高尚的靈魂。

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在回答出版新版本的理由時說到:“(2)新世界需要新史學。”。回答儘管簡單,但是把一個史家的責任感完整的展現在人們面前。二十世紀是一個發展的世紀,人們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發展超過了以前的總和。但這也是一個讓人類悲痛的世紀,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人類在發展中也被一些問題所困擾,如:環境問題,生態問題,水資源短缺,資源枯竭,恐怖主義,宗教矛盾這些讓在發展中的人類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戰結束後爲指引人們走出迷茫韋爾斯寫成《世界史綱》一樣,斯塔夫裏阿諾斯爲在迷茫中的人們寫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在《致讀者》中寫道,“這種多樣性顯示出,21世紀在擁有巨大潛力的同時也面臨着巨大的危險。雖然歷史學家沒有魔法師的水晶球,不能夠準確的預知將來,但是他們能夠基本確定地預測到,21世紀既不是烏托邦,也不是地獄,而是一個擁有各種可能性的世紀。至於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夠實現則取決於這本書的讀者,你們在未來幾十年中的所作所爲將是有決定意義的。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們現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騙式的烏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憂天式的悲觀預言,現在到了對現存的實踐和機制做一個冷靜的再評價的時候了,我們應當保留那些性質有效的,拋棄那些不合適宜的——這正是當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也是本着這樣一種精神,本書纔有了這個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於這一在評價的過程,從而實現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拋棄他所反對的”卑微目的“。從上面這段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這段話中,我們所能感到的並不是簡單偏見的對一國的情感,而是對人類發展的深深的憂慮,這也是本書所凸現的”全球史觀“的精髓。

全球通史讀後感篇4

《全球通史》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問世30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不斷再版,不僅爲英語國家讀者所喜歡,而且還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爲在全世界擁有最多讀者的通史類作品。

這部書包含了人類的起源、文明的嬗變,有帝國的更迭、宗教的擴散;有對歐亞大陸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運的宏觀思考,也有對著名歷史事件的詳細介紹;有對人性善惡本質的哲學分析,對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的辨證評價,也有對世界愈加兩極分化的人道關懷對人類歷史上諸多災難的淵源——社會變革總是滯後於技術改革——的憂慮與警示。

這本書之所以可以享譽世界,還在於它是“全球史觀”的代表作,是迄今爲止全球史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其實在西方,早在啓蒙時代就有人試圖以全球視野來闡釋歷史。

正如作者本人所說,我們自己這一代人是西方主導的歷史觀中成長的,我們也生活在一個西方主導的世界裏。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經濟和文化霸權的時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這後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結束了這種霸權,世界地圖上歐洲殖民帝國的消失就證明了這一點。地圖上許多地方的名字和顏色都發生了劇烈變動,從而顯示出20世紀中葉涌現出來的這個新世界。

我們漸漸不情願地認識到,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傳統的西方導向的歷史觀是落後於時代潮流並有誤導性的。爲了理解變化了的情況,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視角。儘管伴隨着種種精神求索的陣痛,世界卻已經完成了其從舊到新的轉變。

新世界需要新史學。20世紀60年代的後殖民世界使一種新的全球歷史成爲必需,作爲讀者,作爲一箇中國人,在看到這部《世界通史》時受到了一種震撼,這是一部真正打破了國家界限的作品,它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審視整個世界從古至今的每一幅過往的畫面。是呀,人類總是要向前看的,不能總在打破一種桎梏而進入另一種桎梏,而是要超越這些桎梏,上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之上。

感謝作者,也許一部書的價值不在於他在學術上取得如何大的成就而是在於他也許會影響某個讀者的生活態度,進而可能影響讀者的一生。

全球通史讀後感篇5

今天,完成了對美國當代歷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的閱讀,對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軌跡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該書從人類的初步階段——食物的採集者——開始一直論述到二戰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相比,人類的歷史顯得如此短暫,但有顯得如此豐富,從公元前一萬年左右人類步入新石器時代至今的一萬兩千年中,人類以其特有的”智慧“成爲了地球的主宰;在新石器時代以前的幾百萬年裏,我們的祖先——原始的人類——爲了生存與惡劣的大自然進行鬥爭,那時的人類只有原始的慾望,而自從人類步入文明社會以後,人類爲生存的鬥爭轉爲人類內部之間,人類作爲地球的主導者的歷史遂而拉開了序幕。

主導人類歷史的根本是人的”慾望“,而文明的出現助長了這種慾望,慾望推動着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是人類悲劇的根源;慾望導致了戰爭與征服,這個過程中同時也創造着人類文明,慾望是人的本質特徵,關於慾望的褒貶我們很難判定。

人類歷史是一部戰爭史,至今我們無法否認這一點;人類都有和平和幸福的慾望,不幸的是歷史向我們展示的是另一幅畫境——戰爭和痛苦,這或許是人類自身的宿命,一方面滿懷希望、一方面希望又不斷破滅繼而陷入痛苦;然而,就是這種希望和痛苦的交織鑄造了燦爛的的人類文明和不朽的思想光輝,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爲之驕傲的人類文明是從痛苦和不幸中壓榨出來的。

歷史是強者的舞臺,從統一兩河流域的薩爾貢、希臘化時代的亞歷山大、羅馬時代的凱撒、中世紀橫掃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近代的拿破崙以及現代的戰爭狂人——--,這些名字連同相應的帝國永遠佔據着歷史的篇章;從地區或國家來看,世界歷史也是一部強者佔主導的歷史,弱者只能處於歷史的邊緣甚或被歷史忘記,人是一種具有無限慾望和帶有侵略性的動物,爭鬥和戰爭不可避免,要想在世界上佔有一隅,就必須成爲”強者“,這絕對是一條定理。

決定人類社會的三大因素:思想、經濟和政治;這三者的組合體現着社會的進步與優越性,毫無疑問,三者是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經濟直接體現着社會的進步或發展的程度,政治體現着社會正義和人類的自由,而思想則告訴人類中的”強者“該如何做和做些什麼;但誰是決定性的因素?我認爲是思想,人類要想達到預想中的幸福,思想無疑是無可替代的”導師“,而且,對人類來說,進步不只是意味着生活的富足,同時還意味着精神的豐富和道德的提升;政治則爲經濟和思想的發展創造條件。

人類從歷史中一路走來,我們無法預知人類的最終命運,但站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至少可以回瞬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展望我們自己的未來;我們應在歷史中得到啓示,用於不斷豐富我們的智慧。人類在戰爭中成長,在痛苦和希望中所積累了寶貴的智慧,這種”智慧“對人類到底意味着什麼?毫無疑問的是它將使我們不斷的自我完善,指引我們走向幸福,但我們無法預知人類的終極完善狀態是什麼模樣;曾有人描述過共產主義這種”烏托邦“式的完美社會,但這種理想已經證明是一種破滅。人是一種複雜的動物,人性中的慾望本身是一種難以調控的東西,它即是一種破壞性的力,也是一種創造性的力,五千年的文明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讓我們即悲觀又樂觀,悲觀是因爲慾望的破壞力,戰爭和暴力就是見證,樂觀是慾望可以促發人的創造力,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二十一世紀,人類還並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在歷史中積累的智慧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這種智慧至少可以部分地控制和規範我們的慾望和行動,如此看來,人類的未來肯定比過去會更美好。但另一方面,我們的劣根性不可能完全地根除,不論是自我保護還是爲人類開拓更爲美好的明天,這個世界必須還需要強者。對後一種目的而言,我們期望這個強者擁有的善。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主張:國家由哲學家統治,在全球時代,地球的主人——人類——已經成爲一個整體,地球已成爲人類共同的家園;在未來,以民族主義爲基礎的多國國家會被一個以”地球人“相稱的大家庭取代,完成這一使命和維持人類幸福的當然只能是一個”強者“,這個強者會是誰,柏拉圖在兩千年前就給出了答案——一個具有完美的”善“的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