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全球通史》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1.7W

《全球通史》讀後感【精彩多篇】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一

經歷了被封閉在家的一個多月,在昨晚看完之後就準備得歸納一下自己到底看到了什麼,但沒想到的是,一整天都在重複翻書,放佛又看了一遍書。

作爲一位讀書期間就不是對課外知識很瞭解的人,又比較懶,對歷史和地理是真的一知半解,看完這本書,從史前到近代都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中國文明作爲一個連續性的文明,我們一直深以爲豪;我們一直很難去理解不同於我們國家的國外人對於宗教信仰追求(導致早期的宗教戰爭)的虔誠,比如中東世界的伊斯·蘭教,歐洲的基督教,印度的印度教,而爲什麼每當有宗教傳入我國最後都是難於取到一個備受推崇的位置,像歐洲的宗教革命,伊斯·蘭教的興起與席捲中東地區。其實是公元前6世紀(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期間的思想家們就爲我們定下了基調。尼采追求的超人不就是我們後世尊稱的孔夫子(仁),關二爺(義)這些聖人嗎?強大的文化底蘊,以及根深蒂固的兩千年的封建制度卻也讓我們這個國家飽受災難,一度舉步維艱。

15世紀的明朝,有了鄭和幾次下西洋的成功經驗,當時的完全有能力發展海外軍事能力,而繁榮的國家決策者並沒有這樣的遠見,甚至發佈命令停止對海洋的探索。而在西方提出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貿易交流也被果斷的拒絕,這種厚古薄今,狂妄無知的姿態也爲後面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做好了鋪墊。而同樣是面對西方海外擴張,日本選擇了向他們學習(日本之前也向中國學習)關於制度,軍事發展等方面的內容。兩個對外來文化截然不同的態度,也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不過日本後來形成的極端軍國主義讓他們在1945年8月吃了兩顆原子彈,十幾萬人的傷亡)。

而對於宗教的偏見,民族的偏見就導致 了二戰區間1000萬人(被殺害的猶太人就有600萬)不是戰死沙場而是死在納稅人的搶下,而是“活着人做勞工,死後做肥料”。

女性地位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也在不斷的變化,在舊石器時代,女人能獲取的食物是男人的'兩倍,地位甚至於高於男性;新石器時代的農業中,女性也享有與男人平等的地位;但隨着農業社會的不斷髮展,部落甚至國家的生成,女性漸漸屬於從屬地位,由於不能做繁重的農務,不能參與到帝國的戰爭中,在家哺育孩子,沒有繼承權,最終導致男性壟斷經濟、政治。

隨着基督教傳入西歐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革命的產生,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一信仰,聖經的夏娃屬於女性,卻屬於阻礙者出現。但基督教中又出現了聖母瑪利亞,可是傳教士等卻沒有女性,但是又興建修女院。所以在那一時期,女性開始屬於一個矛盾地位。而隨着工業變革,工廠對人工的不同需求,導致女性的地位在社會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改變,直到如今社會,女性的地位也都在提高。但是當女性事業好時,卻經常會被問到,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而對於同樣成功的男性,人們卻沒有這樣的疑問,這是不是值得深思?

大半夜的,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說我什麼。

全球通史讀後感1000字小說 篇二

剛剛讀完《全球通史》上下冊,這種大褲頭的書,我看的好像並不多,尤其是歷史方面的書。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時間跨度比較大,從史前史到21世紀,基本上還原了人類如何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一個過程。

開卷間,感覺人類歷史長河浩瀚無邊,彷彿可以聽到遠古傳來的呼喚,每一朵浪花激起,就蘊含着上百年的故事;掩卷後,又感覺人類歷史曇花一現,那些存活過的王朝和人物,都已煙消雲散,要不是在歷史中讀起,像是不曾存在過。從中我也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和偉大。

文明和野蠻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相生相剋,你無法用感情色彩去評價哪種力量更高級,他們之間的衝突,成爲歷史推動的主要動力。這就像人性的善惡一樣,它更像是一種主觀評價,其實善惡並無區分,只在人的一念間。

利益的驅動成爲很多發明、冒險、開拓的原動力。比如最早西歐國家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國家的對外航海遠行,有了很多地理大發現的壯舉。例如好望角、美洲大陸、大洋洲的發現等。他們都是在本國或鄰國權貴的經濟資助下完成的探險。甚至是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的發明,也是源自對紡織品生產效率提升下的創造。

殺戮與戰爭基本也是因爲圍繞經濟掠奪和宗教信仰來展開的。沒有一個永存的王朝,最長壽的拜占庭王朝似乎存在了近2000年。大多數王朝都是你唱罷我登場,有種對空長悲切的感嘆。

近兩百年的歷史加速了世界的變革與發展。最近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距離我們也僅僅過去70餘年。還不包括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印之戰距離我們似乎更近,而中東的巴以衝突、敘利亞戰爭還一直存在的局部戰爭,我們目前的和平環境的確是難能可貴。

不包括埃及文明、古羅馬文明、中東文明、印度文明在內,中國文明是歷史上唯一沒有遭到大的摧毀的完整文明體系。這讓我想到了習近平提出的中國自信來了。

在經過工業革命、信息互聯網革命之後,人類創造了強大的世界,也面臨着巨大的衝突,人類控制與環境壓力的衝突。在萬千物種中,人類成爲主宰,讀後感。但是巨大的能耗,也無法阻擋人類地球終將毀滅的宿命。開拓外太空,星球移居,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爲事實。人類的競爭帶來的就業壓力、對生活索求不得的焦慮感,讓現代人活得並不比古人幸福。

這不由讓我對“成王敗寇”有了新的認識,人類的慾望成就了社會經濟的發達,一切爲我所用固然很好,但是還是要適度,過猶不及,登上權譽的頂峯也稱不上王,衰落是遲早的事;跌落懸崖也要有再奮起的意志,不必稱寇,給生命多一些彈性,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活在當代,至少勝過那些已成土灰的王侯將相,因些,不必太急,好好活着……

全球通史讀後感1500字小說 篇三

在《中文版序言》一節中,斯塔夫裏阿諾斯劈頭就上來一句“不過我也感到有點不安,因爲我擔心中國學生在閱讀時將不會給予足夠的批評。”這倒奇了,人家不批評他倒感覺忐忑不安?作者緊跟着說道:“人們閱讀任何東西都應提出批評,這是因爲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東西能作爲真理或完整的模式而被人接受的時代。”

要知道,在這個社會,“危機即商機”,任何缺陷只要能夠被及時發現,並加以改造,便可以不斷獲取成功,反之則步步被動。

正是持着這種批判的態度,作者看到“在富有魅力的美國,我們發現太陽並不明亮,人民也並非幸福。相反,今日的美國也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國家,許多嚴重的問題日益加深。”“如今,再也不存在什麼世界性的社會模式了,因爲所有社會都處在深深的危機中……就總的社會模式而論,卻沒有一個可鑑用。”作者還不無幽默地告誡我們“或許,我們應該記住毛主席的勸告:我們能從反面的經驗中學到某些東西。”

作爲一位西方學者,作者能夠勇敢地批判其所屬的的社會,而不會像我們諸多的歷史粉飾家那樣遮遮掩掩,粉飾太平,大叫“光明是事物的主要方面”、“應該多看光明面”!這一點對於研究歷史是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的。

更爲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爲打破史學界多年的積習——“西歐中心論”(或“歐美中心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全書應用了嶄新的“全球史觀”,亦正如作者所說“就如一位棲身月球的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形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倫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觀察者的觀點判然不同。”

長期以來,我國的史學研究深受“西歐中心論”和意識形態的束縛,動輒用十分機械的“階級分析法”來切割歷史。而今,隨着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的逐步推進,我們應當以更加科學和全面的眼觀,來看待我們的歷史,我們現在周邊發生的事件,以及我們的未來。這也正是我們學習《全球通史》的意義所在。

西方人著史,習慣於擺出史實,羅列例證,再在最後做一個概括性的總結。而非像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一樣,喜歡給出現成的結論,讓你去背誦。實際上,真正的歷史學也正應如此,擺出史實,是非由你讀者自己去作獨立判斷。不應該爲了強求個人思想與主流意識形態“高度統一”而把作者的意志強加在讀者頭上。實話說,對以前歷史教科書上的諸多說法,我是不能苟同的,有時爲了應付考卷上的試題,不得不照搬書裏面的結論,總令我感到陣陣的噁心和不服。

本書的作者又言:人類歷史中的許多災難都源於這樣的一個事實,即社會的變化總是遠遠落後於技術的變化。這是不難理解的,因爲人們十分自然地歡迎和採納那些能提高生產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術;但是,人們卻拒絕接受新技術所必需的社會變化,因爲採納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總是令人不快的

在書中,作者主要提出瞭如下這些內容,值得我們思考。第一是關於學習。作者認爲,人類進步關鍵在於各民族之間的可接近性和互相影響。只有那些最接近、最有機會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的民族,才最可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並處於領先地位。他們是被迫這樣做的,因爲這樣做既選擇了機會同時也選擇了壓力。如果沒有抓住機會,他們就會不斷被同化或消滅。這樣的理論頗可以引用到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上。我們的社會充滿競爭,只有不斷向周圍的人學習,我們才能適應社會的競爭環境,避免被淘汰的命運。一味地閉關自守驕傲自大,最終則是自取滅亡。

第二是關於合作雙贏。作者認爲,以往人類生活在短缺的世界中,可資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一方得益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受損。因此不可避免地導致個人之間和國家之間爲了生存和發展進行的損人利己的戰爭。而在當代,人類進入一個物質財富能滿足所有人類需求的時代。目前我們人類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不再是經濟效率,而是能否建立一種合作雙贏的社會關係,使充足的物質財富得以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從而使人類迴歸到自由和睦的狀態之中。

這些便是我泛讀《全球通史》後的些許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