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資治通鑑》有感多篇

讀後感1.14W

讀《資治通鑑》有感多篇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一

我早就聽說《資治通鑑》這本書十分有趣,所以我利用寒假剩餘的時間,將《資治通鑑》這本書讀了一遍。《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徵淮南, 在橫跨中國16個朝代,一共1362年的歷史中,詳近略遠,隋唐五代371年,佔全書40%,史料價值最高。很明顯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賢明政治時期,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爲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

司馬光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爲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鑑》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爲政治服務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

《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按時間先後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爲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爲歷史的借鑑。但書中在敘述歷代統治階級活動的同時,也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鬥爭。

可是,爲什麼司馬光要寫這本書呢?我帶着問題來到網上尋找答案,原來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臺,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治通鑑》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除《史記》之外,幾乎都不可以和《資治通鑑》媲美。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與司馬遷的《史記》並列爲中國史學的不朽鉅著,所謂“史學兩司馬”。南宋史學家王應麟評價說:“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鑑》者。”近代著名學者梁啓超評價《通鑑》時說:“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以爲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

通過讀這本書,我感慨萬千,有一天,如果我有幸成爲能寫史書的人,我一定像司馬遷一樣,用手中的筆,公正地寫出事實,謳歌英雄,鞭撻小人。讓忠良名垂千古,奸賊遺臭萬年。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二

宋代司馬光編撰了一部《資治通鑑》梁啓超評價爲“皇帝教科書”

當歷史的煙雲被時間帶走,風塵中依稀有縷縷壯士的哀嘆,孀婦的遺憾,忠臣的決心。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是的`,司馬光微微揮袖,提筆寫道。

戰國是一個崇高詭術的時代,百家輩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殺傷力最大的還是反間計。唐太宗是一個明知且有遠見的黃帝;一個人要知足,幹什麼都要前思後慮,適可而止。

《資治通鑑》裏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比較的典型,從中瞭解我國的歷史,從歷史中學到做人乃至治國的道理。

讀《資治通鑑》有感 篇三

近日讀《資治通鑑》讀至《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中亦有此篇)一篇,頗覺其實爲營銷術中經典一例。讀史本爲鑑今,於是自爲品析一番,望能於讀後有所用處,不至於掩卷而忘。

話說戰國中期,秦國日趨強盛,秦、齊兩國並雄於天下。此時的趙國新君主初立,趙太后執掌朝政。這一年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開了一個條件:讓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齊國便發兵救趙。於是趙國朝堂內討論起來,由於畏懼戰事,卿大夫們紛紛要求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去。趙太后當然就很不高興了,說道:“你們有誰再說讓長安君去做人質,老婦我就向誰臉上吐唾沫!”趙太后顯然已經怒極。

案例的背景介紹到這裏,可以看出,趙太后是一位極難搞定的客戶,所以只有派出像觸龍這樣的高級客戶經理,才能出色完成任務。下面我們來品析觸龍是怎樣運用營銷技巧一步步說服他的客戶。

觸龍非常恭敬地走進來,如他所料,趙太后正非常生氣地等着他。觸龍明白,他的客戶此時正有着強烈的抗拒心理。於是,兩個老人見面,觸龍說道:“太后啊,老臣由於腳上得病,很久沒能見到您了,可是實在是擔心您的身體有恙,這纔來看望您啊!”隨後便坐下來和太后慢慢聊起了飲食狀況與健身,都是老人之間嘮嗑的話題。在這裏,觸龍成功地把握了一個生氣的老婦人的心理,和客戶尋找共同話題,使客戶的抗拒心理有所緩和,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在使氣氛緩和之後,觸龍開始將話題引入正題的第一步:聊起自己的兒子。觸龍說:“老臣有個不成器的小兒子,想請求讓他在王宮做一名衛士,我現在老了,想要在我還未‘填溝壑’(指死去)就把他託付給您。”太后問道:“男子也會愛憐小兒子嗎?”“比婦人愛得更深。”觸龍回答。太后笑着說:“婦人才愛得更深啊!”此時,觸龍已經成功讓他的客戶把自己當做朋友來聊天。

緊接着第二步,觸龍給太后設下一個誘餌,說道:“老臣還以爲您愛女兒燕後要多一些,愛長安君要少一些。”太后說:“您錯啦!我愛長安君更多一些。”太后果然上鉤,於是觸龍便引出一段道理來,說道:“父母如果愛孩子,就會爲他們考慮很長遠。當初您送燕後出嫁時,悲泣不捨,想到出嫁到燕國太遠。在女兒走後,您並非不想念她,但每次祭祀都要爲她禱告‘千萬別讓她回來’,您是爲她考慮長遠,希望她的子孫在燕國都相繼爲王啊!”太后只得承認。

說完燕後,觸龍第三步便正式引入到長安君的話題,有燕後之事作爲鋪墊,此時引入正題是絕對安全的。觸龍從趙國的歷史現象開始談起,他問道:“從距今三代以前上溯到趙國建立之時,趙主的子孫王侯的後嗣現在有還在的嗎?”太后答:“沒有。”觸龍說:“爲何他們會被歷史淘汰以致絕嗣?因爲他們地位尊貴,俸祿豐厚,卻無功勞。現在您讓長安君有尊貴的地位,給他好的土地和很多貴重的寶物,而不讓他對國家有功勞。一旦您去世,長安君將如何在趙國立足?老臣認爲您爲長安君考慮短淺,所以對長安君的愛不如燕後。”這段話與上段話作對比,邏輯清晰地闡述了怎樣爲燕後考慮長遠,而怎樣爲長安君考慮短淺,使趙太后不得不心服口服。觸龍使用這兩段話術,把趙太后帶入到自己的邏輯思路中,最終將其說服。於是趙太后並未“唾其面”,而使長安君到齊國做了人質,齊國出兵保住了趙國安危。

縱觀觸龍的三步營銷策略,是見微知著。表面看起來,在嘮嗑家常中輕而易舉便將客戶說服,而其中的技巧很是值得玩味。先將硬的軟化,讓抗拒的心理慢慢放開,然後從旁一步步引入正題,以邏輯思路牽引着對方,其話術的藝術性可以作爲營銷學中的經典案例。

《資治通鑑》讀後感心得 篇四

開篇,除了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當時天下的格局,就是這段話:“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這是司馬光的旁白,開篇,就出來這麼一句。就是說,我司馬光認爲,天子該做的事情,不外乎維持規則,而如何維持規則呢?那就不外乎維護好君臣的關係,那怎麼維持君臣的關係呢?那就是維持好與那些公、侯、卿、大夫的關係。這話說得在理。畢竟,天子,掌管天下,自然不可能事無鉅細的面面顧到,就像現在的黨中央,不可能去管的切實的事情。他們所要做的,無非是制定規則,維護規則。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要規矩定好了,維護好了,天下就不用你來管了,規則會自然而然的幫你做事。這樣人也輕鬆了,天下也太平了。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家庭無不如此。企業中,沒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以人制人,註定了亂上加亂。小企業可以,不需要很多的規章,那樣會對發展有所侷限,但是以後企業大了,沒有完善的規章,註定是人人忙得要死,企業亂得要死。家裏也是如此。必須有一個潛規則。家中,如果說是再有條條框框的,就顯得有隔閡,生分。但是如果完全沒有規矩,那家也不成家了。先說如果夫妻二人,這應該是矛盾最少的了吧。但是一家人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遇到什麼不對脾氣,就立馬翻臉,開始吵的,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當時不說,積攢下來,以後一起說的。兩種情況,不管是當場吵得面紅耳赤,之後和好如初;還是當時隱忍,等到以後一起翻舊帳,都不好。只要是吵架,心裏總會有疙瘩。婚姻就像個精美的瓷瓶,剛開始圓潤光澤,越吵架裂紋越多,到了不能承受的時候,瓷瓶就碎了,再也粘不起來了。

二人世界的潛規則應該就是:遇事分析事情,不對人。如果當時忍不住想要發火,一個人走出去,找一些自己開心的事情做一做,哪怕是去工作,把自己搞累了,再來想這件事。如果還是覺得不可以原諒,就去就事論事地說,讓對方說出自己的觀點,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想。儘管很難,但是這樣嘗試了,去做了,慢慢就會習慣了。其實很多時候,二人世界的事情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個人低下頭,就沒事了。不過現在的二人世界的人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的,從小較真,被別人寵慣了,很難再去替別人思考了。所以看到身邊的多少對分分合合,究其原因,可能只是小事。因爲這樣那樣的小事,分開了,再去重新適應一個人,再因爲這樣那樣的小事又分開了······這可能就是現在大齡男女的悲哀吧!

下面就開始講如何爲禮,如何爲分,如何爲名。文章構思有點像國小作文的三段式,開頭開門見山,告訴大家我要講什麼,然後逐一分析,最後做出結論。歷史鉅著的經典結構,在歷代傳承中被越來越多的人慢慢體會,人類的學習能力,讓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可以毫不費力的掌握很多古代幾代人得出的知識,就這樣沉澱歷史,學習文化,應該是樂事,但是爲什麼現代人的創新越來越少了呢?不說科技,只說文化。也許是現代人越來越浮躁,靜不下心來想文化。文化需要在安靜中,甚至困頓中產生對自然,對人生,對社會的感悟。這就是爲什麼古代有名的文人騷客,他們的歷史名篇幾乎都是在他們不得意的時候著作的。而現代人有太少太少這樣的機會去看自己,看別人。也就是缺少了古代人所說得“省”。於是文化越來越快餐化,吃的飽,沒營養。

在對“禮”的講述中,有“貴以臨賤,賤以承貴。”說實話,看到這句話,讓生在新中國,長在新時代的我心中一陣不舒服。可能是生來就被灌輸着“平等”,讓我對這句話產生了本能的反感。但是細細想想,在當時來說,這就是一種社會現象,這麼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爲什麼要反感?當時,一個貴族,可以輕易決定一個平民的一生的命運,甚至生死。在這樣權利極端不平等的情況下,貴,的確可以臨賤;而賤,也不得不承貴。別說那時候,就是現在,也有“臨”“承”之分。現在是老闆對下屬,上級對下級。現代人,生活的選擇比當時多很多,所以“臨”“承”不是那麼明顯。但是迫於生活壓力,還會有“臨”,還是要“承”。現在都是如此,又何必要求當時的人們呢?面對一個完全任你擺佈的人,我想很少人會做到不“臨”,多少人狐假虎威,就是爲了“臨”,而自己真正有權利時,又有幾個會忍住誘惑不“臨”?而面對一個可能決定你一生命運、甚至生死的人,你會不“承”?你敢不“承”?而當“臨”“承”都成了習慣,貴族逾貴,賤人更賤。沒辦法了,習慣使然。所以不能說古人沒有平等的觀念,社會情況這樣,現代人再去強求,說古人的思維不對之類的,就沒意思了不是?

下面就開始講周朝的一些事情了。開始說周朝到了末期,朝綱已經幾乎蕩然無存了。諸侯專政,大夫攝政的情況很是普遍。但是就是這樣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有才能的文人武士前來幫助朝廷,因爲畢竟還是大周的江山,有名分。就好比現在的國企,儘管沒有活力進步緩慢,但好歹是國家辦的,國家信譽在那裏擺着,還是很多人想要去。當時也是這樣。這時候有功的大臣就紛紛開始要自己的封地。開始的時候,還能用“王道”之類的話來說說,但是法不治衆,人多了朝廷也沒有辦法,於是分了三晉。這時候,我們的文豪司馬光開始評論了:“故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他的意思很明確:三晉成爲諸侯,並非三晉自己破壞規矩,是天子你自己破壞的規矩。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天子如果有足夠的實力,他會把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子民分給其他人麼?又何況這樣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答案很明確,天子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這麼做。那天子幹嘛要封諸侯呢?答案只有一個了,形勢所逼。他們的實力太強了,如果不收買人心,他們會造反的。

歷史上收買人心不過是加官、封地、和親。但是這些也都是暫時的平衡一下。世界是動態的,不可能讓你一個皇帝做到天長地久。有盛必有衰,天理循環。實力決定一切。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槍桿子裏面出政權。”不過那時還沒有槍。周主也是無奈之下,纔會用封地來暫時緩解一下矛盾。這應該是審時度勢的舉措,不能單單從倫理道德來講。畢竟,倫理道德是精神的,精神不能當飯吃。

接着就開始講三晉之間的事情了。一個諸侯,當時看來,最重要的,莫過於選擇自己的繼承人。如果選得好,不僅可以保住自己的封地,可能還會擴張。這是每個諸侯都想要的。但如果選的不好,那就只有被別人擴張的份了。那時諸侯各自有自己選擇繼承人的辦法。當然,都是自己的兒子,哪有老子看兒子不順眼的?於是,這時候諸侯本身的個性就會決定繼承人的選擇。個性強的,也就是俗稱剛愎自用的,就會依着自己的想法來選繼承人,我的地盤我做主,別人再說什麼都沒有用。也有的不知道該怎麼選的,就會想一些辦法來考覈一下自己的兒子,就像現在的考試一樣。這種方法最公平了,不偏不倚,用客觀事實來說話。但選繼承人的考試不會像現在考試這麼輕鬆過關,就算沒過也可以找老師說說好話來放水。那會兒的考試在不動聲色中進行,你還不知道是考試呢,其實就開始了。有點像現在大企業的面試了。而且考試時間還特別長,動輒三五年的。這樣不動聲色又耗時漫長的考試,也只有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用才合適。因爲這樣耗時耗力,而且你不可能作弊。這樣選出的繼承人不能說比憑感覺選出的好,但是好的概率大了很多。個性強的,選的繼承人大半也是個性強的,這樣才容易看對眼嘛。而考試選出來的,大多數是個性沉穩的。繼承人在以後的碰面中,交鋒自然不少。個性強的,自然會顯露出自己強勢的那一面,也很自然的會弄得別人不爽。但是個性沉穩的,自然會沉得住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們走着瞧。他們不僅不會露出不快,還會附和。目的很簡單:令其驕。“彼驕而輕敵,此懼而相親;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人,智氏命比不長矣。”智氏,就是那個個性強的諸侯。意思就是,他驕傲就會輕敵,驕兵必敗不知道是不是出自此。但是後面還有一個條件:我們這些諸侯,怕他所以自然相互親近。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自然,大家會站在同一戰線上。這樣,我們聯合對付輕敵人敵人,智氏啊,活不長了。忍一時風平浪靜,看來沒錯的。結局不用說,“盡滅智氏之族”。可憐吧,繼承人沒選好,錯了吧~

這時候司馬光一語道破:“智伯之忘也,才勝德也。”他說,世人才德不分,統稱賢,是不對的。才,指能力;德,指品德。才德兼備,是聖人,很少;才德均無,是愚人,也很少;最多的不是才勝過了德,就是德壓過了才。德勝過才的,是君子;才勝過德的,是小人。也是,沒有品德的人,能力大了反而是一種壞事。比如。司馬光還說了:“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哎,說的多好啊,說出了以後幾千年爲何小人多得志,智者常悽悽的本質啊~!不過這也是人的本性,喜歡那種能吹噓,又好表現的。現在也是一樣啊,能說的,都是老闆,會做事的,都是打工了。也無怪現在外面那麼多教人說話做事的書,還一本比一本賣的好~!之後又講了魏文侯以德服衆等等。但是讓我感興趣的還是穿插其中的兩個小故事。

一個是在殺了智伯後,他的一個家臣要爲他報仇的事情。第一次,他躲在廁所裏,想要刺殺,被發現了。但是被放了,因爲敬佩他是條漢子。但是他不屈不撓,改頭換面繼續想要刺殺。他的朋友就問他:“以你的才能,如果到別的國家去,絕對會得到重用的,幹嘛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呢?這樣報仇,難啊! ”但是他說:“不行,既然已經做了他的臣子,但是沒有請求和他一起死,已經是有私心了。我知道報仇很難,但是我這樣做的原因,是讓後世那些做了人家臣子卻懷有私心的人慚愧。”於是他又一次刺殺,失敗,被殺。好一個壯士!我不能他是不是有靳柯那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情在裏面,但是他能在自己已經認定的必死的結局中只爲一個德字英勇赴義,實在是令人敬佩。現代人,好像沒有這種情感了吧。平時幫助個老弱病殘,還要千呼籲萬宣傳的。不過我覺得,這種情感應該是與生俱來的。只不過現代人太過重視自己的利益,忽視了內心的感覺而已。所以嘛,宣傳還是要繼續的,社會主義的“新”風尚還是要發揚的。

還有一件小事,講一個在魯國做官的衛國人,叫吳起。取了一個齊國的女子爲妻。齊國征討魯國的時候,他想要在魯國當將領。但是魯國人不相信他,害怕他妻子是間諜。於是,他殺了妻子,做了大將。他在戰爭中太出風頭了,於是有人對魯國國王說,吳起,開始做小官的時候,母親死了都不奔喪,現在爲了做將軍,都能把自己的妻子殺害,可見這個人的殘忍,不能重用啊。魯國國君聽了,當然害怕,於是到了魏國。魏王問大臣,吳起怎麼樣?大臣說:他貪婪好色,但是用兵絕對是一把好手。於是魏王用他爲大將。果真,“擊秦,拔五城。”兩個感覺,一個就是,看來拋妻棄母求前程的事情不是從陳世美開始的。那爲啥陳世美名聲那麼壞?陳世美如果有知,一定會冤死:我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爲啥所有的罪名都由我來抗?其實,人生下來,心裏應該就是善惡並存的。決不是像三字經說得那樣,人之初,性本善。如果真的全是善,那也不用天天背三字經了。那樣洗腦似的灌輸人之初,性本善,看來還不是都善,否則不必說的啊,本來就善嘛。還有一個感覺就是,再爛的人也有長處,看你會不會用了。馭人之術,古之帝王必學,今之老闆必看。

讀《資治通鑑》有感 篇五

假期不開盤,除了鍛鍊就是看書了。最近讀了很多書,但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就是《資治通鑑》,推薦大家都讀一下。讀史以明志。古文功底好的人可以讀原文,嫌文言文晦澀的話可以讀白話版的。

由於《資治通鑑》實在是過於龐雜,跨越了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以至於好多名人雅士都專門著書來解讀《資治通鑑》,所以我恐怕很難超越他們的見解,畢竟本人是做投資的,不是歷史學方面的專家。沒辦法,只能很謙虛的承認自己的不足。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其實只是《通鑑》裏的很小的一個篇章。我們重點講一下唐太宗。

唐朝最鼎盛的時期出現在唐玄宗開元年間,但是奠定唐朝這個鼎盛基礎的就是唐太宗,他纔是真正的千古一帝,比後來的康熙,乾隆段位高了一大截。

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太宗能文能武,“戡亂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隨其時”。別看唐太宗是個將軍轉型做皇帝的典範,但是牛逼的地方在於,他做了皇帝之後,很好的適應了這個新崗位的需求,這是很難得的。中國古代,治理天下的思想在歷朝歷代各不相同,但是有個大體的規律,但凡是遵從黃老之道(無爲而治)的,基本都是太平盛世,但凡遵從法家之道(積極干預)的,基本都是民不聊生。最典型的就是漢武帝,漢武帝是外儒內法,本質上講還是法家,即便是他搞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他實際上搞得東西都是法家那一套,所以最終,漢武帝時期,老百姓是很慘的。但是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等都是典型的黃老之道,與民休息。

唐太宗推行以民爲本的政策,輕徭薄賦,關心民間疾苦,澄清吏治,讓民間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資治通鑑》還記載了一個貞觀年間的奇聞異事,“辛末,帝親錄繫囚,見應死者,閔之,縱之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大意是唐太宗讓390個死囚春節回家和家人最後一次團圓,之後再回來領死,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390人竟無一人逃跑。受其感召,最後唐太宗將這390人全部赦免了。可見當時政通人和。

僅僅是做到以上幾點,那就和漢文帝漢景帝沒有太大差別,唐太宗最被讚賞的一點就是“克己”,“克己”是評點太宗的點睛之筆,即對自己的慾望、偏見保持克制的態度。

大家在教科書上熟知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唐太宗的名言。克己當然包括剋制自己的物質慾望,唐太宗說從社稷蒼生的角度考慮,不敢放縱自己的口腹之慾、聲色之慾,就是克己。《資治通鑑》裏面還提到過秦二世發表過的一番當皇帝感言。秦二世這個二貨是這樣對趙高說的: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啊!既然我已經君臨天下,富有四海,我很想“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快快活活地過一輩子,你說可以嗎?大意就是當皇帝太爽了,我要一直爽下去,爽個痛快!然後他就身死國滅了。唐太宗和秦二世的“做皇帝感言”,很容易能看出來千古一帝和千古二貨的段位差距究竟有多大。

另外,他重用大臣魏徵,讓大臣敢於進諫。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很難,老是讓別人指出自己的毛病,還挺難受的。尤其是在1千多年以前,臣工對皇帝指出不同意見甚至指出錯誤,皇帝還要虛心接受,這真的挺挑戰人性的。我自己在投資和管理公司的過程中,就發現這一點特別重要,索羅斯也說過的“相同觀點的報告他看一遍,不同觀點的報告他看兩遍”。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第一條就叫“開誠佈公”,裏面的有一條內涵就是“好消息和壞消息都要第一時間說”。而且做領導的決不能因爲下屬彙報了壞消息就責罰彙報壞消息的那個人。

唐太宗的高明之處在於:除了對皇帝本人品德、作風的探討,還包括對皇帝行爲的規範和權力的約束。他甚至寫了一本書叫《帝範》傳給自己的兒子,包括了《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十二篇,篇篇都是討論皇帝的行爲規範的:“此十二條者,帝王之綱,安危興廢,鹹在茲焉。”

當然唐太宗有他的自己的歷史侷限性,人無完人。但是《資治通鑑》裏面評價了無數的歷史人物,在所有北宋以前的帝王中,唐太宗的評價是最高的。很可惜當時沒有類似於AAA評級的做法,要不然我們能看到不同的皇帝的評級,比如唐太宗就是AAA級 別,秦二世這個二貨就是C級,屬於垃圾級。

當然,書籍都會有美化古代的傾向,認爲古代的聖賢和盛世,多麼好,反襯當下多麼不好。其實不然,唐太宗時期是人類文明1.0時代,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趕現在差遠了,即使是當時的皇帝,能享受到的物質條件都未必有當今的中上產階級好。所以我們讀史書要帶着辯證的觀點去思考。舉個簡單的例子,唐詩是很牛逼的,但是我們發現唐詩基本都是在唐玄宗開元盛世前後開始興盛的,爲啥太宗時期似乎沒留下什麼膾炙人口的名詩呢?我還在真去翻了資料,原來是因爲唐詩這種文體格式是太宗朝開始逐步成型的,一開始都是用來給王公貴族歌功頌德的,所以當時的馬屁詩歌都被歷史給無情的淘汰了。直到開元年間詩歌開始進入大衆的生活,纔有精品出來,流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