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談美書簡》讀後感3篇

讀後感6.12K

《談美書簡》讀後感1

《談美書簡》讀後感3篇

在朱光潛先生所著的《談美書簡》,對於美的定義,給了我們一個答案。《談美書簡》是一部系統的美學著作,書中的13封信對怎樣學習美學、馬列主義美學體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維、創作方法等等美學範疇,作了生動而詳細的闡釋。主要就一些讀者提出的問題用回信的方式統一進行回答,可以說比較淺顯易懂,雖然不是系統完整的美學著作,卻也從一些很重要很關鍵的角度對美學的入門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啓發的作用。

人生是不能沒有方向的,朱光潛先生於是便試圖從先賢閃光的思想中探尋泅渡的彼岸,從一本薄僅百餘頁的小冊子中嗅到了最濃郁的芬芳。從此便記住了要“實事求是”,要有“清醒的頭腦”“堅定的恆心”“排除一切阻礙和干擾的勇氣”,立志“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關於美的起源,朱光潛先生認爲,美的起源與人的生活實踐密切相關。伴隨着生活實踐的日益豐富和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審美活動的方式也逐漸趨勢於複雜和多樣。朱光潛先生在《談美書簡》中反覆強調,對於美的研究,一定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生活中捕捉美的根源。這是美學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方法。這種觀點和方法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從他的長期的美學史和藝術史的研究實踐中得來的。

在《談美書簡》中,朱先生以親身的體驗,談到了許多治學爲人的道理。他說:“我們乾的是科學工作,是一項必須實事求是、玩弄不得一點虛假的艱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恆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礙和干擾的勇氣......是敷敷衍衍、蠅營狗苟地混過一生呢?還是下定決心,做一點有益於人類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門科學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態度,認清方向,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這與西遷精神、大慶精神的內容不謀而合。所以說:無論做什麼工作,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朱先生在這本書裏強調:學美學的人入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學好馬列主義。不要貪多,先把《馬克斯思格斯選集》通讀一遍,儘量把他懂透,真正懂透是終生的事,但是先要養成要求懂透的習慣。

我們每個人都要通過工作和生活積澱要去發現美、體驗美、探討美,弘揚正能量,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美好生活工作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帶着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每一天的陽光。

《談美書簡》讀後感2

旅行時,常常爲美景驚歎,爲美景流連。

驚歎流連時,又每每有一個念頭在腦海裏轉,

“什麼樣的美,才能那麼吸引人,那麼讓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是景色客觀具有“美”,才讓我覺得“美”?

還是我主觀覺得“美”,風景才“美”呢?

如果是因爲景色客觀具有美,我才覺得美,那爲什麼有些景色,不是所有人都覺得美呢?

如果是因爲我主觀覺得風景美,風景才具有美。那爲什麼像九寨溝這樣的美,不管我主觀覺不覺得美,它客觀上都很美呢?

“什麼是美?”

帶着這一困惑,我拜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書簡》。

朱光潛先生是現當代著名美學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本書是他八十多歲高齡整理的,也是這位美學家,去繁就簡後,對於美學一生的思想精華。

這部書80年代成稿,雖然書中有那個特定時期,濃濃的印記,卻並不影響思想的光芒。

這部書深入淺出,內容切實,文筆流暢,洗盡鉛華,娓娓道來。

我在書裏尋尋覓覓,努力找尋“美”的定義。可是從頭到尾,朱老先生都在捉迷藏,沒給一個“美”的明確定義。

唯一引用了某個人提出的“美”的定義,還是用來當反面例子,被朱老先生痛批了一頓。

原來,“美”的定義,“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

雖然沒有得到“美”的明確定義,但是讀完這部書,我還是有所悟,隱隱約約對“美”有了一些感悟和理解。

爲什麼不能給“美”一個明確的定義呢?

我認爲,定義一個名詞,就像做一個劃分,劃出圈內和圈外。圈內是符合這麼名詞條件的,圈外是不符合這個名詞條件的。

可以無論這個圈怎麼劃分,都無法讓圈外只有不“美”,讓圈內只有“美”。

因爲,“美”的對立面是“醜”,可是“醜”裏又蘊含着“美”。

所以,“美”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是與時俱進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些人喜歡肉體的,感官的愉悅,以此爲“美”。

可是有些讓肉體,感官愉悅的“美”,只是一條“美女蛇”。你看到的部分只是美麗的臉,後面長長的蛇身,你卻看不到。這樣的“美女蛇”,會引誘着愛表面之美的人,走向失敗,走向黑暗。

所以,“美”是客觀的,並不以我們的快感,我們的主觀喜好爲標準。

不是每個人都能聆聽到經典音樂的絕妙天籟,因爲要能聽懂音樂的美,需要你有一雙“懂音樂的耳朵”。

不是每個人都能觀賞到山巔絕壁的無限風光,因爲要能看到絕壁之美,需要你必須經歷艱苦攀登,親臨絕壁山巔。

如果主觀能力達不到欣賞美所必須的欣賞水平,那麼我們對“美”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些客觀的美就會與我們無緣。

所以,“美”又是主觀的,只有擁有了“懂美的眼睛”,美對我們纔有意義。

“情人眼裏出西施”,一句話,就說明了“美”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前人以“三寸金蓮”爲美,今人以“三寸金蓮”卻爲醜。

今人以“性感裸露”爲美,前人卻以“性感裸露”爲醜。

前人以“奉子成婚”爲醜;今人以“奉子成婚”爲美。

前人以“不勞而獲”爲醜;現在卻以“不勞而獲”爲美。

所以,“美”是與時俱進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因此,我們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尋找“真善美”的腳步。

如果非要界定“美”和“醜”,書中有一句話,我覺得可以勉強用一用。

“美應該是能夠指引我們前進的明燈。”  

相對美,那麼就可以有:

“醜應該是能夠指引我們退步的冥燈。”

其中的“我們”,這裏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人類”,甚至可以是“地球”。

對個人而言:

指引我們旅行路線的明燈就是美好的風景。

如果這個明燈選對了,就會有美好的旅行。

如果選了讓人失望的冥燈,就會有失敗的旅行。

指引我們婚姻幸福的明燈就是美好的伴侶。   

如果這個明燈選對了,就會是美好的婚姻。

如果選了讓人失望的冥燈,就會是失敗的婚姻。

指引我們人生旅途的明燈就是美好的人生觀。

如果這個明燈選對了,就會是美好的人生。

如果選了讓人失望的冥燈,就會是失敗的人生。

固然,失敗是成功之母,但能少失敗幾次,能少重複失敗幾次,我們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高,走得更遠。

在任何領域,只要想進步,首先就必須分清楚是“什麼是美”,“什麼是醜”。

這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   

人的境界,就是識別美的境界。

美學入門可以從《談美書簡》開始。

《談美書簡》讀後感3

從本質上講,我喜歡讀書,喜歡與文字有關的一切,但是我卻是一個懶於思考的人,更多的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已經開始讀研了,不論現在的研究生有多水,擴招有多麼厲害,我想我都應該做一些該做的事情,認真踏實的儘自己所能做一個合格的學生。開學了,沒有以往的興奮和新奇,心裏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只希望不辜負所有人的熱切期盼,不辜負自己心中的信仰。開始認真的讀書思考。

最近,讀了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驚歎於先生那融貫中西的學識和過人的思考能力,對自己頗有啓發。朱光潛先生在研究文藝美學之時,將西方的文藝美學思想和中國古典的美學思想融會貫通,並提出了自己獨具一格的美學思想,對我國現代當的美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和思維方式,朱光潛先生的美學思想深受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的影響。但是不同於克羅齊的文藝心理學的研究,朱光潛先生更是把視野放在了文藝活動這個大框架來進行文藝美學的研究,其中朱光潛先生提到文藝活動不僅僅是心靈的瞬間感受,是形象的直覺,文藝活動過程從直覺到傳達纔是一個階段的完成,而文藝的傳達活動更是藝術家區別於普通人,優秀藝術家區別於一般藝術家的不同之處。文藝的傳達有賴於藝術家的匠心獨運,更和日常的學習密不可分。

藝術家除了要有不同於常人的形象的直覺之外,還需掌握以下知識:一是掌握有關媒介的知識,二是模仿傳達的技巧,三是作品的錘鍊。藝術家所進行的模仿傳達,實際就是藝術家的勤學苦練的過程,藝術家勤於練習纔會形成相關的模仿習慣,下筆時纔會水到渠成。而這模仿習慣,在朱光潛先生看來主要是模仿筋肉技巧,每種藝術都有其特殊的筋肉技巧,如寫字、繪畫、雕刻、圖畫、彈琴都要有手腕上的技巧;唱歌、演戲、吹簫、說話都要有喉舌上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詩文的創作也需練習筋肉的技巧,古人所言的“文以氣爲主”,這氣就是一種肌肉的技巧。

這是我頗爲關注的地方,文藝活動中的傳達過程竟和人體的筋肉活動有着密切的聯繫,而這些聯繫是如何發生的,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可解釋的地方,我還需要進一步的拜讀作品,才能瞭解朱先生的文藝思想,讀書之少,導致所思之淺,現在彌補也許爲時不晚。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