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第七天》有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1.6W

讀《第七天》有感【精彩多篇】

讀《第七天》有感 篇一

“疲憊的思維躺下休息了,身體仍然向前行走,走在無邊無際的混沌和無聲無息的空虛裏。”暑假馬上要結束了,逛教輔的時候看到了《第七天》大大的藍色海報,只一眼,就被完全吸引。

顧不得下午四點目眩的陽光,顧不得公交車上的顛簸,顧不得用手背揉揉微紅的眼眶,在近一小時的返程中狠狠看到了“第三天”。從前年上高中就很少這樣捨不得放下一本小說了,一開始只是忍不住動手撕開塑料封皮,在等一個信號時終於開始滿足的沉迷於餘華淡淡的敘述裏,什麼都不在乎了,單單還記得空出掌心不讓汗水貼上書頁的小心翼翼。

第一天?第二天?早不可劃分開,早已被顛簸的車在腦海中糅合在一起,記住的,是一個個真實的、鮮活的人和屬於他們的故事。他們又笑又哭,他們抱怨社會的無情殘酷卻又止不住對未來的憧憬,他們是城市的龍套是城市中記不住名字的路人甲,但他們依然掙扎在絕望中活着,努力想要長成一棵大樹——站緊在那片土地上,同時爲身邊人灑下陰涼。

一個嬰兒打破了鐵道工的生活,從此父子倆相依爲命,“我”完全佔據楊金彪的生活,他們也互相拋棄過,卻發現已習慣那份亦步亦隨的溫暖,父親的倔強與柔情勾勒出最堅定的親情,因此我在看到父親死前悄悄去大青石時眼淚終於落下。父親一直是內疚的,他後悔收養了“我”、讓我過不上生母的好生活,他後悔爲結婚拋棄了“我”,所以在生命終結時滿腦子是看看大青石,縱使物是人非。而“我”視爲母親的楊月珍之死讓我不解,只是車超速嗎?她在貧瘠的年代用自己的健康換來了兩條小生命的茁壯,在她終於要去女兒身邊享福時,爲什麼讓這樣一個“母親”死去呢?努力甩開殘酷的猜測,我寧願相信作者是爲了有人去照顧那27個嬰兒啊!鼠妹和伍超的故事無疑是最催淚的,他們是生存在城市底層最直接的代表,踏實肯幹卻處處被欺負,他們爲生活爭吵,又很快和好繼續爲想象中美好生活打拼,他們單純的想讓對方過得更好,哪怕只是一丁點兒的溫暖也足以支持下去,卻陰差陽錯雙雙死亡,最後只能錯過新娘最美的時刻。拆遷造成夫妻意外離世,年幼懂事的女兒只能毫不知情的坐在掩埋了父母的廢墟旁等待,善良的夫妻不爲身死而憤恨,只是放不下孩子,甚至還不斷感謝減學費的“我”。即使只讀了一遍,他們在我腦海中仍都留有鮮活溫柔的印象,若以上是苦辣中透着柔和暖意的大餐,那下棋下的毫無章法的警察與“李先生”無疑是清涼有趣的小菜,十年前互相憎惡,十年後反而成了不忍分別的老友,世事難料建,連殺身之仇都一笑而過了,又還有什麼怨恨放不下的呢?譚家菜一行人則是飯後的小水果一盤,用簡簡單單的一小塊溫暖帶給“我”繼續找尋下去的勇氣。

聽很多人說:最近的距離不是緊貼在一起,而是共同看着同一個月亮。因爲大家都聯繫在一起,即使這帶子無法觸碰,也由心底散發出融融暖意。父親、楊月珍、鼠妹…數不完的小人物相互穿插在一起,爲彼此哪怕只是擋住幾滴風雨,在寒冷中他們通過這張網相互偎依,分享着一絲絲的暖意。那一點一滴的溫暖,就如同漫漫長夜中點亮了黑暗的星星之火,無數的光芒匯聚在一起,最終成爲了一條光的長河,它在無盡的歲月裏,一直緩緩流淌,帶給努力生活的人希望。

又一次這麼深刻的體會到,死亡,是這樣讓人不甘,卻只能學習微笑着接受。上一次,是七年級時爺爺去世,我甚至還沒爲小時候糟蹋了他的心意而道歉,還沒來及把年級第一的獎品展示給他,還沒來及長大,他便急匆匆因肺癌離我們而去。從此只能懷念,懷念老房子裏調皮的貓,懷念冰箱裏不時塞滿的肉排,懷念那雙讓我有些畏懼的眼。從此只能對着照片哭泣,爺爺卻夜夜都不肯來我的夢裏。

日子一天天累積,走在生活的路上,一定會失去些什麼。因爲我知道有些東西註定會失去,所以我屈從於現實擁有的溫暖,慢慢學會珍惜,珍惜擁有的點點滴滴的記憶,這樣纔不會在某天失去時措手不及,只能在萬籟俱寂的晚上懷念手心中曾握緊的溫度。

飯後沿河堤跑步,回頭時,遠遠跑過的橋頭已只見明明滅滅的車燈,我的路依然在黑暗中等待着我,沒有星空,卻有一盞盞的燈光從後方呼嘯而過,用一片片溫柔的橙黃照亮了前方的陰暗與坎坷。

奔跑在無盡又短暫的旅途上,掌心握緊的暖意帶給我讓我一直跑下去的力量,堅信終到達“樹枝上結滿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摸樣,它們抖動時也是心臟跳動的節奏”那般陽光蓋在身上的溫暖彼方。

讀《第七天》有感 篇二

這是一個比《活着》更艱難的故事,一個比《兄弟》更絕望的故事。書的內容看似很荒誕:主人公是一個死去叫楊飛的靈魂在七天裏的見聞和回憶。這本書講述一個人死後七天的經歷。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溫馨又揪心的愛情,分等級的殯儀館,養父子感人至深的親情,劉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錯案楊飛的這些經歷在就像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周圍最常見的人或事,還有每天被新聞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生活。餘華用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穿梭於生和死這兩個極致的世界,批判審視着現實,給讀者最殘酷和最溫暖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輩們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這個年代正在奮鬥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楊飛等人是這個時代最具代表的面孔,與世無爭隨遇而安,兢兢業業買房結婚然後相濡以沫努力過着平凡人的生活

餘華喜歡在絕望中給人留有希望,這本書也是。死去的世界裏,有這樣一個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樹枝上結滿了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模樣,它們抖動時也是心臟跳動的節奏。很多的人,很多隻剩下骨骼的人,還有一些有肉體的人,在那裏走來走去。這就是死無葬生之地,在這裏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這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很這裏人人死而平等。

用一週的時間讀完《第七天》,沒有欣喜,也沒有失望。餘華是我很欣賞的作家,我對《活着》讀了許多遍。在七天裏,我看到餘華對這個社會的憤怒和無奈,看到文字的張力,看到了餘華的荒誕和絕望。一個幽靈告訴你他的的故事。一個幽靈和許多幽靈在遊蕩,因爲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讀《第七天》有感 篇三

花了三個多小時一口氣讀完了餘華的新作《第七天》,發現裏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識,比如強拆事件、棄嬰事件、襲警事件等等。作者將這些事件串聯起來,成爲一篇小說,但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無法感受到作者對這些事件傾注的情感,作者幾乎就像微博大V一樣將這些事件進行轉播和改編。

《第七天》和《活着》都是描寫死亡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貴是生不如死,但死後能夠買到墓地安葬;而《第七天》中的人物都是各種慘死:有跳樓死的、有被車撞而死的、有賣掉腎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還有被強拆死的。這些底層的死者死後因買不起墓地,都是死無葬身之地,不能夠得到安息。《活着》更多地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而《第七天》更多地體現了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對底層民衆生活的關心,爲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時表達了對各種政府不作爲的不滿。

《第七天》正如書名那樣,講述了主人公死後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發生不同的事,這其中摻雜着回憶與虛妄、愛情與感傷、高貴與渺小、荒誕與真實,接觸到人間的煉獄。主人公的幽靈楊飛,一路行進,從殯儀館出發,一路跌跌撞撞,見到一羣和他一樣死無葬身之地的亡魂,這其中有作者的親人,鄰居,也有陌生人。他們都是生活在底層的人民,遭遇到各種慘死。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楊飛回顧自己的身世,楊飛的母親在火車快進站時上廁所生下楊飛,楊飛從廁所丟到鐵路上被年僅21歲鐵路工人楊金彪撿到,從此開始了他們之間父子情深的故事,讀之無不爲之動容。楊金彪對楊飛傾注了無限的愛,上工他將小楊飛綁在背上,衝好奶粉放在胸前給小楊飛吃。他能夠根據小楊飛的聲音判斷他是否餓了、渴了,還是需要換尿布。因爲楊飛的存在,他拒絕了所有的女孩,終身未娶。當楊飛要與親生父母相見時,他將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爲楊飛置辦行裝。爲了楊飛能夠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他毫不猶豫地支持楊飛到北方城市工作;當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時,爲了不連累楊飛又離家出走。

我覺得這部小說的神來之筆就是塑造了楊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勞,爲曾經遺棄楊飛二十四小時而內疚一生,死於異鄉後,爲了能夠與楊飛見一面,他自願在殯儀館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維護着公平正義。

天讀後感 篇四

真的非常佩服餘華的才華,用七天的故事敘寫了一本書。語言也是像往常的風格一樣,平素但又有力量。讀餘華的書真的能夠了解很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人情事故,懂很多的痛苦和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

《第七天》這本書也有很多的不同點在於講一個死者因爲沒有墓地等問題重遊故地,回憶起很多的以前的時光。因爲看到前妻死亡的消息,所以在火災中沒有逃出來。回憶起她的前妻,父親,鄰居,親生父母親等等一切與他相關的人事。

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切都太有緣分了,在現實生活中不能相遇的人,在死後的日子裏能夠相遇,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那麼幸運。楊飛死前不能找到自己的父親,死後通過種種人的介紹,尋找,最終找到自己的父親;楊飛死前沒有見到李青,死後在尋找回憶的路上,來到他們共同生活的地方見到了李青等等有緣分的事情。這所以的一切都是像命運安排那樣的隨其自然。

一切的一切都是緣分,希望能夠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生活,享受身邊的愛,但同時不要怕給予別人你的愛。

《第七天》讀後感 篇五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看餘華的書,需要做好直面現實的準備。

書的腰封上如是說:“與現實的荒誕相比,小說的荒誕真是小巫見大巫。”的確如此,這本小說裏夾雜着太多新聞事件,事件都是真實的,只不過餘華爲他們安排了圓滿的結局。這是一本絕望之書,也是一本希望之書。

我時常思考,現在的社會和以前到底有什麼不同,依然存在着貧富差距帶來的不公,富有者過着你想象不到的自由生活,貧苦者過着你想象不到的絕望日子,無錢無權無勢之人只能如螻蟻一般苟活,而那些錢權兩得之人卻能享受一切特權,將人三六九等分,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嗎?社會的文化趨勢越來越向着拜金而去,隨着年紀的增長我也意識到金錢帶來的快樂,身邊的同學朋友每天做着一夜暴富的美夢,網絡上的大V也在引導人們走向金錢之鄉。如果我有錢,我可以在面對奢侈品時不眨一下眼睛,如果我有錢,我可以讓父母不再斤斤計較物價的跌幅,如果我有錢……我似乎意識到自己被金錢異化的靈魂,我不想屈服,可我真的能不被屈服嗎?

生活爲我們帶來的無力感,在“死無葬身之地”被消解。

“那裏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那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裏死而平等。”

“那是什麼地方?”

“死無葬身之地”

人生而得不到平等,死後才能得到,看上去圓滿的結局,卻透露出殘忍。

原來這個世界已經不公到不奢求現世的平等了。

讀《第七天》有感 篇六

看完餘華的小說《第七天》,我由衷佩服。記得上一次看他的作品,是《活着》——他描寫的是在特定的環境下人的孤獨。他把“慘”寫到了極致,簡直不給主人公一點活路。但這樣過於絕對的不幸,反而是一種幸運,因爲你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絕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那麼主人公他可能算是最慘時代中最慘的遇難者了。

而《第七天》同樣也是寫“慘”,卻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首先,寫作風格之新,其創意讓我覺得魅力非凡,是我讀過最有畫面感的文章之一。與其說是在讀一篇小說,還不如說是在看一部電影。相比《活着》,《第七天》最大的突破並不侷限於主人公本身,沒有濃墨重彩地寫主人公如何如何不幸,主人公彷彿只是過客,只起到了線索的作用,而是由他穿插了許許多多不幸的人的不幸的故事。

在這些人當中,沒有一個是有竇娥冤一般的冤屈,不是一種悽悽慘慘慼戚的大悲哀。卻也正因如此顯得更加真實,彷彿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故事一般。但如果僅限於如此,可能就只會限於優秀,而不是卓越。我認爲全書最大的亮點在於他的寫作角度。本書第一頁主人公就已經去世,然而卻不是簡簡單單的倒敘,並沒有畫面一轉,轉而講述他的生平,而是以他亡魂的視角來展開整個故事。

這裏簡短地介紹一下故事的背景。在本書中,人死後並不會真正死去,而是會以另一種形態活着,但這種形態虛無縹緲,亦真亦假,就彷彿在夢境之中一般。這樣一個簡單卻十分新穎的背景,創造出一種迷霧一般的氛圍,周圍的世界還是那樣的世界,但是主人公卻被生與死的界限阻擋了。

在讀這本書時,你並不是像在讀一本書,你好像死去了,也透過一層陰魂不散的濃霧,窺探書裏的世界。你睜大雙眼,只看到茫茫一片,以及隱匿其中的模糊輪廓。這種描寫手法,無疑暗暗增加了孤獨之感,因爲你好像也被世界孤立,正在生的那一頭,以前的世界已成爲過往煙雲。

所以本書真正的意義並不在描寫刻畫一個比以往都更加悲慘的故事,而是讓讀者體會到一種近乎永久的孤獨。你雖然似乎還活着,但你心裏清楚,你已經死了,你不可能再像活人那樣活着,就像被流放在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傑克那樣。這樣的一種風格,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經典恐怖電影《寂靜嶺》。我打算先神遊到《寂靜嶺》的世界中,並稍作停留,也算是捎帶爲《寂靜嶺》寫一個觀後感

我天生便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並不看什麼恐怖電影。記得有一次看《閃靈》,看了一半便不敢再看了,而且還做了兩三天的噩夢,自此以後便發誓不再看恐怖片。然而我卻看完了《寂靜嶺》的一、二部。因爲說實話,雖然主流上大家都將它當作一部恐怖片,但我卻把它當作是一種抽象的孤獨來看。因爲在電影中寂靜嶺是另一個世界,一個大霧瀰漫的世界,周遭的環境與現實世界一模一樣,只是籠罩在迷霧之中而已。而影片中的各種畸形扭曲的怪物,這可以把它們理解爲現實中的不幸。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寂靜嶺就彷彿是孤獨人們的內心一般,在那裏有着被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扭曲,與遠古野獸的本能。但更多的,是一種外界,永遠無法知道,無法瞭解,無法進入的孤獨。

《寂靜嶺》結局是主人公從寂靜嶺中逃離,但他並沒有從那個世界逃離,他雖然回到了家,那個家和現實中的家一模一樣。但是每一個人都知道它不是家,它仍是那個地獄,只是披上僞裝後稍微美觀一點的地獄。

回過來說餘華的《第七天》,雖然與恐怖完全沾不上邊,但是卻和這部恐怖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到這裏時,我突然又想起另一本書。書名好像叫作《天藍色的彼岸》,可以理解爲給兒童的死亡啓蒙,餘華的《第七天》便是這本書的進階版。因爲《天藍色的彼岸》,結局是主人公成功到了天藍色的彼岸,也就是得以安息了。

而《第七天》的主人公卻死後依然命運多舛,最後到了死無葬身之地。《天藍色的彼岸》更像是安慰兒童,而《第七天》卻直接讓你看到血淋淋的現實,讓你知道悲歡離合總無情。

還有一點就是,關於《第七天》的畫面感的構造,恕我直言,是我迄今爲止看過的小說中數一數二的。它爲電影的翻拍,省了導演不少事(如果將來出現的話)。它的畫面感呼之欲出,就如我之前寫的那樣,與其在看一本書,不如說是在看一部電影,但是很可惜,到目前爲止,中國的導演們還沒有發現這部書的潛力。

這本書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因爲它還非常含蓄地隱射了一些現代中國的問題,以及一些熱門話題。它的影射不是寫得微不足道,而是將其誇張化。當然,它的放大也不是無限制的。這種恰到好處的寫法,完全可以轉換成一種新的電影拍攝方法。這裏我再次感嘆沒有人將其翻拍爲電影的不幸,因爲它比現在市面上很多故弄玄虛、胸中無物,卻強求深遂的影視劇強太多。但是卻無人賞識。總而概之這本書,並不是我這樣的凡夫俗子,便足以將其表達清楚的,而且偏向於意會,而不是言傳。

《第七天》,需要在深夜細品。

讀《第七天》有感 篇七

如果問我現代中國寫小說的,我喜歡誰。在我18歲的時候,我會說我喜歡樑曉聲,那時候我渴望長大,渴望瞭解那些我不曾經歷的歲月。如今,我想起兩個人的名字。擰巴的劉震雲能讓人笑,平和的餘華能讓人哭。不到兩日,無需通宵落夜,用閒時看完了購於網絡的餘華新作《第七天》。

按我平日閱讀的速度,13萬字的文字一天就能讀完。也許是出於好吃的糕點要放一放不捨得一口吃完的。心態,我讀得比較慢。儘管讀得比較慢,兩天也讀完了。是的,對於識字的任何人而言,這都是一部讀得進去的小說。甚至對於有點文字功底的人而言,會誇言說,這樣的小說我也可以寫得出來。他的自信可能來源於小說所涉及到的人物故事,你幾乎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一對應的素材。比如孤兒千里尋親,比如女朋友賣淫男朋友負責交易,等等不一而足。唯一體現小說家藝術技巧的可能就是,用“七天”的敘述結構,用死者的視角,描述了一個活着的世界。也許,你可以偷取作家的靈感,複製出比《第七天》更爲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但你無法複製出餘華一貫而有的描述灰色現實天生具有的審慎情懷,只是這一次,異於先前的作品,也許是基於主角爲死去的人的敘述需要,語言頗爲冷靜、情感相對剋制。餘華在一次文字採訪中說,這是他最接近於現實的一次寫作,以後再有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我很慶幸,作家找到了這樣一種方式,去嵌入現實,讓我們讀到了這樣的作品。在閱讀劉震雲描寫的那個我不瞭解的農村生活時,我會發出是這樣麼的質疑,而對於《第七天》而言,我會自信的說,是哦,這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生活。你可以認爲,小說應該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但我想說,也許餘華有這樣的野心,這部小說是留給後世的人閱讀的。在那個時候,包括棄嬰行爲、冤假錯案、社會等級深嚴等小說涉及到的類似見聞,都會讓當事人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鎖,他們可以通過小說了解前世現實,讓人明白時間流過的痕跡。

誠如,談到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加勒比海沿岸一個家族七代人密集生活的場景。《第七天》會讓我想起,也許,在我們未來故去而前往的地方,有鮮花、有溫情,儘管它的名字叫死無葬身之地。作者將死後沒有墓地、沒有親人關懷的死者歸去地,命名爲死無葬身之地。不得不說,是故意曲解了中國人一句罵人的話的字面意思,極具反諷意味。而事實是,難道它不是在以這樣的方式寫實現今麼?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則親身經歷。70歲的老母去探望他病重中的教友。寥寥幾語,病榻上已經不會說話的朋友已經眼角滲淚。醫生宣佈最後通牒,在醫院靠注液多則7日,回家多則一日。據說,在第三人見證下清醒地分配了她幾百萬的財產之後,她的兒女們當日就將她接出醫院,可她硬是不吃不喝熬過三日才身故。聽後我不禁唏噓,讓老年人優雅的老去,難道不是兒女的一種責任麼?她會在那個死無葬身之地得到屬於她的溫情麼?似乎從這一點而言,好的小說能讓人離死亡更近。

昨晚睡前,在一本散文集裏讀到這樣的文字。我摘錄如下:在一個家裏,兒子守着父親老去,就像父親看着兒子長大。這個過程中兒子慢慢懂得老是怎麼回事。父親在前面瞠路。父親離開後,兒子會知道自己四十歲時該做什麼,五十歲、六十歲時要考慮什麼。到了七八十歲,該放下什麼,去着手操勞什麼。也許,這是作爲中年人的我,看完《第七天》後,留下的用別人的話描述的一個註腳。僅做結尾。一千餘字,比起小說凝練的文字,讀後感已顯囉嗦

天讀後感 篇八

內容簡介:“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裏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第七天》選擇一個剛剛去世的死者“我”(即楊飛)作爲第一人稱敘事者,由“我”講述死後七天裏的所遇、所見、所聞之事與往事,“我”力所不及的一些故事或故事片段則蟬蛻給與“我”相關的他者,由他者以第一人稱講述自己所遇、所見、所聞之事與往事。

主人公楊飛是主環,這一主環分別連套一些不同的次環,次環又連套次次環,從而形成多重連環式結構模式。分別是楊飛——李青——李青的後夫,楊飛——楊金彪——生父生母一家,楊飛——楊金彪——養父兄弟姊妹,楊飛——鼠妹與伍超——肖慶,楊飛——李月珍夫婦——楊金彪,楊飛——李月珍夫婦——二十七個嬰兒等均構成一個個三連環結構。三連環結構涉及第一人稱蟬蛻敘事。所謂第一人稱蟬蛻敘事是指由第一人稱敘事者“我”蟬蛻到下一個以第一人稱敘事的敘事者的敘事方式。楊飛到“死無葬生之地”後不久,遇到“我”出租屋的鄰居“鼠妹”,她認出新到的防空洞地下室的鼠族鄰居肖慶,肖慶爲大家帶來了“鼠妹”的男朋友伍超在陽界的消息。於是,故事的講述者就由楊飛蟬蛻到“肖慶”,然後“肖慶”以第一人稱爲大家講述“鼠妹”到“死無葬生之地”後大家所不知道的關於伍超的`故事。

讀《第七天》有感 篇九

餘華的《第七天》是一部催人淚下,引人深思的長篇小說。從人過世以後的角度講述了生命的幸福與苦難,揭示了社會的殘酷和世間悲劇,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與貪婪。在這樣的世界裏,親情和友情是我們生活裏唯一存在的依靠。餘華以第一人稱敘述了故事的主人公,楊飛在死後的七天裏每天都遇到不同和他一樣在生活底層的人們,時時刻刻有人遭遇不同的事故導致死亡,來到了死無葬身之地。這裏聚集着沒錢買墓地的亡靈們,他們都存留着遺憾和生前的後悔,不過終究可以在這裏獲得他們所渴望的安寧,並與之前死去的家人、朋友們相匯直到在世的家人有錢幫助買墓地。

我對這本書的感觸特別深,被愛感動的同時也爲世間的不平等和殘酷而感到惱怒。第一天,楊飛從轟然倒塌的廢墟中爬起,帶上預約號前往了殯儀館。殯儀館裏竟然還分成了普通區、貴賓區和VIP區。 餘華展示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有錢人都趾高氣揚的走向進口焚屍庫,擁有着價值連城的墓地,且能確保自己的遺體完好無損。然而普通人靜靜的等侯着,走向國產的焚庫爐。楊飛就是這樣的普通人,並沒有墓地,不知去何方。餘華運用諷刺的方式展現了現實社會中其實也是如此。第二天,他回憶了自己過去的婚姻。上流社會的李青死心塌地的跟在他的身邊兩年多,之後她卻厭倦了平凡、清平的生活,爲一個海歸博士而跟他離了婚。後來李青第二次的婚後生活過的極其不幸福,結果自殺了。人們總是會被金錢所迷惑、對自己生活感到不滿,貪婪的追求更多,然而最後變得一無所有。楊飛和李青的愛情被現實所隔絕,但是兩人之間的掛念和愛一直存在着。第三天,楊飛講述了自己的出身。出生時, 從廁所洞裏掉落到了火車鐵軌上,被楊金彪即時發現並辛苦拉扯長大。他年幼在楊金彪的細心呵護下茁壯成長。在閱讀這一章節時,我被他們的父子情深深地感動了,使我熱淚盈眶。楊金彪對楊飛傾注了無限的愛,他把自己的一身都獻給了楊飛!在工地工作時還把他綁在背上衝好奶粉放在胸前喂楊飛喝;爲了照顧好他終身未娶;毫不猶豫地支持着他的工作事業;得了不治之症離家出走爲了不拖累他。親情和友情在冰冷的世界上留下了人性的溫暖,但世間的悲劇卻連續不斷。在之後的四、五、六、七天裏,楊飛在一路上聆聽了許多亡靈的故事。有二十七個嬰兒被丟入河中;鼠妹因男友買假iPhone給她而跳樓自殺;男友爲她買墓地而賣掉腎。

小說故事情節非常激動人心,採用倒敘的手法給我了殘酷和溫暖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批判了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問題。餘華在揭示世界上的種種問題的同時不忘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讓我覺得在絕望中存在着希望。在享受閱讀這本小說時,我也更加認知到了現實社會中的爭論。餘華關注了當下的現實生活,描繪了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並引伸出了人的存在和生命價值等問題的多個答案。可是在控訴社會上各種問題的同時,作者沒有解釋產生這些悲劇背後的原因,使我產生了一些對故事的疑問。這個小說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對人物形象沒有特別的深入。餘華只勾畫出了人物的外貌形象,並沒有深層次的講述他們的人物變化和細節描寫。這樣缺少說服力,使我感覺他們是因爲情節的需要而虛構出來的。但是小說情節和內容還是讓我看的津津有味、陷入其中,讓我開始思考現實中和書裏世界的不同和相似度。

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感覺是被書中的世界和楊飛遇到的各種遭遇所震撼了。這本小說引人入深、扣人心絃,使我看的特別快。我極力推薦餘華的這本小說。文章的語言十分簡練樸實,通俗易懂;內容引人思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故事讓人驚歎、不由自主的思考起現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