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基層幹部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有感

讀後感1.44W

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有感

基層幹部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有感

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有句振聾發聵的名言---“不知一國之史者不配爲一國之民”,最近有幸拜讀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用他深入淺出的語言和嚴密有序的邏輯,精簡地描繪了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總覽圖,清晰明瞭地揭示了中國政治發展變化的脈絡,並對一些關鍵的變革產生的背景和其影響做出了深入的分析,見解獨到。讓我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一、是非善惡,俱不在表面(客觀全面的看問題)

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中國的歷史從戰國中期開始至清末(鴉片戰爭前)爲“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至解放前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我的刻板映象中,“封建”意味着“皇權”“專制”,是需要被“推翻”,被“打倒”的。但是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深刻的發現,我所認識和了解的並不是歷史的真相和全部,對於中國“封建”歷史,我還需要更客觀全面地看待。

中國曆來有“賢均從衆”(取自《左轉》)的傳統:一旦需要作出決策,先求諸賢人,當持相反意見的均爲賢人時,再聽從多數,頗有現今精英政治的味道。至於“專制”一說,自漢以來除清朝外,國家決策的制定自有制度,自有法律,並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來決定,且兩千年來中國傳統政治最可寶貴之處便是公開,一切憑制度處理。可惜清朝時由於滿族部落的“私心”,讓這些好的制度變爲了統治中國的無理的法術。且清制不允許民間有公開發言權,現代提倡的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出版自由在當時全部被禁止,所以如果說中國傳統政治史專制的制度,唯清朝可擔此稱呼,而清朝也不能簡單被定義爲“帝王專制”而應該是“宗族專制”。國人不該以爲滿清的政治制度便是秦始皇以來的中國舊傳統,更不能用“帝王專制”這樣的說法對中國的傳統政治一言蔽之。

當我們回首歷史時,我們應該以更全面客觀的方式,正確觀察和評價歷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

二、應時而生,順勢而爲(變化的看待問題)

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任何一種政治制度都是與文化相適應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權合法性的基礎。文化是軟的,制度是硬的,只有文化沒有制度,文化無法落地,只有制度沒有文化,制度就太生硬,兩者有效的結合,才能讓整個社會機制正常運行,就如現在我們提倡的“和諧”“平衡”,文化和制度,一陰一陽,一柔一剛,相輔相成。

每一個制度建立之初,都是吸取了無數前人的經驗,都是統治者認爲最符合當前現狀的。但是社會是發展的,文明在不斷進步,沒有一個制度永遠都是好的。經濟、科技等在發展,我們也在隨時面對突發的重大事件,乃至一個朝代的統治會被推翻,這些軟性的“文化”在不斷的變化,制度都會有所變化。所以,一個制度無論剛開始再好,如果跟不上“文化”的變遷,終究都是要變“壞”的。

我們更明白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只有與時俱進,找到符合實際的纔是最好的。

三、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

偉大的共產主義先行者馬克思先生早就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80年代,我們黨以此理論爲指導,開始了改革開放,在此後的四十多年中,證明了這個論斷的無比偉大光榮正確。那麼“實踐標準論”同樣適用於現在以及以後的制度變遷,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羣衆那去,充分發揮老百姓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揚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說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夠越來越適應現實,那樣偉大光榮正確才名副其實。

我作爲一個街道的基層幹部,應該以“爲人民服務”爲基本的工作內容。拋開對個人的偏見,僅就其職責和專業性,客觀全面地瞭解百姓實際的問題,認真學習新的制度思想,跟上時代的進步。思考如何讓制度真正惠於民,如何讓制度跟隨現實變遷,如何讓制度的變遷真正爲老百姓服務,應該作爲目前的發展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