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親子關係》讀後感

讀後感1.25W

目錄

《親子關係》讀後感
第一篇:《親子關係》讀後感第二篇:《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第三篇: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第四篇:李中瑩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第五篇:親子關係vs夫妻關係——《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親子關係》讀後感

人們在面對其它事情時,如果做不成就會改變方法,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永遠不知道改變方式,然而無效的重複只會把事情變得更糟.往往孩子發展順利的家庭,是父母學會了示弱.

中國的父母往往不善於表達感情,尤其不會表達對自己孩子的鼓勵,支持和愛.過去的誤導是對孩子越嚴厲他們纔會越有出息,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父母對孩子的愛能表達出來,其實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和鼓勵.孩子的成長中需要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只有父母給了,他纔會覺得足夠.我們表達愛的時候,爲什麼會不科學?錯的不是愛,而是愛的方式.

生命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水晶.

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頭,隨時播種,隨時開花.我們期望:每一個生命,都能超越自我,不再像玻璃一樣脆弱,而最終如水晶般明澈和堅韌..

第二篇:《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

《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

在朋友的推薦下,近期閱讀了李中瑩教授著《親子關係全面技巧》這本書。再過一個月,自己就多了一個角色,想要做一個合格的母親,要提前做功課。這本書給我的幫助很大。它告訴了我們,欲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長必須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談、行爲和情緒表現方面有所不同;自己不準備改變,而只想去改變孩子的家長是不會成功的。

愛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本能,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職責,但恰當的愛,科學合理的教育,並非本能可以辦到。千百年來,做父母一直是靠本能,靠自己的直覺,做好做壞沒有人評判。但是今天,父母的職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父母的義務,不僅僅是給孩子生命,滿足孩子的溫飽就足亦,將孩子培養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幫助孩子在智力、情商、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才能稱之爲合格的父母。書中提到的親子關係的十個基本要訣給我觸動最深:

1.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與你一樣的性格那樣會對他的發展造成束縛。時代不同,每個人的童年經歷也不同,孩子將要走過的童年生活也會大相徑庭。從小教會孩子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他纔會尊重我們獨特的地方。只有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處,他纔會接受別人對他的看法。

2. 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

每個家長或孩子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一個人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所以,沒有教只有學。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學到了纔是重要的。

3. 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迴應;

用孩子聽的明白、能夠完全接受的語言對他說話有最大的效果。孩子的反應告訴你說了的話有沒有效果,而你可以改變說話的語言和方式去控制效果。改變說話的方法,纔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沒有效果的說法,越說孩子會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4. 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爲和情緒,而不是家長的指令;

孩子看到家長面對一個情況時產生的情緒反應,便會認爲那是正確的,並且在自己面對同樣情況時做出同樣的情緒反應。言語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體和腦子裏產生有學習效果的行爲模式或情緒反應。所以教條式的訓導效果不大。家長處理一件事的行爲方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跟着做。

5.所有行爲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潛意識有很多程式,家長需要把孩子的行爲和動機分開。我們可以不接受一個人的行爲,但接受背後的動機。孩子行爲的本質有錯或者效果不好,我們應該予以否定,但孩子總是不斷的企圖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我們必須肯定他這樣的動機。找出孩子行爲背後的正面動機,加以肯定,再引導孩子去尋找更有效的做法,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徑。

6. 有更好的方法,每個人定會追隨;

孩子不懂得解釋,其實他拒絕改變是因爲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必須讓孩子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的方法,他纔會接受和改變。所有人都歡迎幫助,抗拒操縱。你的孩子歡迎你的幫助,但會抗拒你的操縱。

7. 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孩子不懂得解釋,其實他拒絕改變是因爲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必須讓孩子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的方法,他纔會接受和改變。所有人都歡迎幫助,抗拒操縱。你的孩子歡迎你的幫助,但會抗拒你的操縱。

8. 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孩子所做的或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對他的將來有所影響,孩子從發生的事情中學習,從而懂得處理將來有所影響。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個。孩子要不斷常識才能知道哪個是最好的。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好奇,正是爲了學習如何掌握的更多。

9. 應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長;

鼓勵和引導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情,是最有效幫助孩子成長的辦法。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的有能力和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孩子的自發性、積極態度、自律,都與這點有關,因爲這些都需要從“自己做自己事情”中培養出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不到該學的東西,長大後的人生道路上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完成。

10. 愛不可以作爲籌碼;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超越一切的事物,應該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會失去的東西。因此,家長不應該隨便的用他作爲要挾或交換的籌碼。如果因爲孩子做的某些不符合成人規則的事失去這份愛的話,孩子漸漸會變的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這份親子關係。家長若對孩子開出條件,把這份愛作爲籌碼,孩子他日也會把對孩子的愛作爲籌碼。 李中瑩老師的《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就說了這麼意味深長的一句話:"孩子的成長,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家長再成長"。的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把從老一輩那繼承來的,從別人或書本上學來的育兒經驗付諸實施,看到子女在自己的調教下茁壯成長,這本身就是家長自己的一種經驗積累,一種昇華,一種成長。

第三篇: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

這是香港李中瑩老師寫的一本能夠解決家庭問題的書,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我很認同書中的觀念,只有家長認識到問題並且願意改變,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幫助。

這本書挺好的,讓我受益很多。其中,感受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自我價值決定一生成就。

自我價值是培養出來的,自我價值就是自信、自愛、自尊。

二、處理孩子情緒的傳統做法和eq型做法。

這一點雖然在很多育兒書中都很重視,但是本書總結的簡單明瞭,尤其是傳統型的做法讓人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問題。而且給出的eq法處理也簡單明白。

其實處(請收藏好範文 網)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本身就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家長願意改變,勇於學習,才能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讀後感《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 這方面有一本《傾聽孩子》的書介紹得很詳細,可以看看。

三、接觸了“內感官“的概念。明確上學的新價值,幫助孩子運用內感官去學習。

四、對家庭eq的關注。指出培養eq從家長做起,消除家長壓力。

另外,其它一些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都很好,比如給孩子一個黃金時間、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等方面都有一些很具體的建議。對我們實際操作起來有很好的幫助。

總之,這是本好書,值得一讀。而且讀完它,我有種衝動,想要去學習李老師的家庭培訓課程,幫助更多家庭生活裏的心理健康有所提升,讓人們有更多的成功快樂。能做這樣既能幫助別人自己又感興趣的工作纔有樂趣,有意義!

感謝李中瑩老師!

第四篇:李中瑩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

李中瑩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讀後感

安康五月活動幸運的獲得了《李中瑩親子關係全面技巧》,認真的看過以後很受觸動。

親子關係是每個人人生裏第一份關係,它和人生裏所有其他關係都不能同一而論。在孩子的心靈裏,父母是絕對愛自己保護自己的人,也是可以絕對信任絕對愛的人,所以對孩子一定不要說“你真沒有用”,這個話就像烙印一樣,在他的心靈裏牢牢的印上,很傷孩子的心,也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在現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小孩不好過,家長更爲難”有些家長不得不拼命的工作,犧牲了好多與孩子共處的時光,使孩子天天和電視,電腦,和遊戲機爲伴,這樣非常不利於孩子情緒處理能力和社交技能的提高,所以無論你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些時間多多的陪陪孩子,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生活,最重要的是關心孩子心理的成長。

李老師總結了11條必須堅定的信念,現在仔細的思考過真是很有道理,讓我們大家一起堅信:

1,孩子一生下來,便愛、信任及聽從父母。

2,孩子在壞的行爲都不是針對父母的。

3,家長對孩子付出的愛是沒有任何其他東西可以替代的。

4,孩子在努力的做好,就算當她弄得最糟的時候也是一樣的

5,每一個孩子都具備使他擁有一個成功快樂的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

6,家長只不過是幫助他把這份能力有效的釋放出來。

7,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很正常,只是他沒有在家中在乎的事情上表現出來。

8,任何行爲都不等於整個人。

9,家長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結果的最大決定因素

10,總有更好的辦法,關鍵在於家長肯不肯去找。

11,所有親子關係的改善,必先來自家長的一些改變。

一分用心+一分技巧=一片和諧,在處理親子關係時除了用心還要有技巧,老一套的方法有很多已經不太適應現在的時代了,我們可以少用一些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口吻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也有自己的想法見解和主張,我們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尊重,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長。

《李中瑩親子關係全面技巧》升級版較12年前的老書增添了很多的內容,看後受益匪淺是一本值得擁有的好書。

第五篇:親子關係vs夫妻關係——《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

最近抽空把《爲何家會傷人》看完了,覺得這是一本好書,啓發了我許多,於是和大家分享下……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家應該是溫暖的港灣、愛的城堡,是每個人心的依靠,怎麼家會傷人呢???在這裏,首先說明一下,這是一本關於愛和教育的書籍,親子關係vs夫妻關係——《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在一個家庭裏,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夫妻之間的愛,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給予兒女錯誤的教育,夫妻之間缺乏溝通的形式卻是各有各的不幸……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心得,其中說的“夫妻關係”四個字,印象最深!

在一個家庭中會有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最基本的三種,然而很多家庭出現各種各樣的爭吵、矛盾,可能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夫妻關係。

在傳統的思想中,大多數人覺得家庭中親子關係是最重要的,而夫妻關係可能是爲親子關係所服務、所犧牲的。但其實不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小孩子可能在3歲左右就會出現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常說的戀父/戀母情結),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寵溺孩子,並且與孩子形成一條戰線,常見的情形是母親可能與兒子特別親密,並且與父親對立,無意識中會問兒子是喜歡爸爸多一些還是媽媽多一些,更甚者,可能會在兒子面前說父親的壞話,相反過來爸爸則與女兒形成一條戰線,並且女兒似乎強烈的希望能夠代替媽媽,成爲爸爸的新寵,這時候,如果愚笨的父母也斤斤計較於小孩子的恩寵,有意表現出好像是大人在爭小孩子的寵愛似的,便會造成負面的影響,讀後感《親子關係vs夫妻關係——《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 因爲很多小孩子可能會形成以後錯誤的異性觀念,尤其是女孩子長大後可能就只與男生交往,沒有形成正確、健康的交友觀。這也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父母一些錯誤的做法,比如在商場裏,有時會有媽媽獨自帶着兒子逛街,然後兒子有三急,母親就直接把兒子帶進女洗手間,其實這很有可能導致兒子長大後錯亂的性別傾向(比較嚴重的情況)。因此,在這裏要強調的是,當小孩表現出明顯的與父母形成戰線時(比如女兒在父親面前說媽媽的壞話),父母一方面要給予小孩子正確的關心和愛,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會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讓孩子知道他很重要,父母也都會很疼他,但是陪伴父母一生的是彼此的配偶,而並不是孩子。

另外,如果夫妻之間出現了問題,並且其實已經嚴重到需要離婚的程度,那麼該離則離。很多夫妻之間其實已經鬧得不可開交、水火不容,但總是礙於有孩子,總是說爲了孩子將就,其實這對孩子只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爲在孩子心中,他會認爲父母吵架的根源是他,並且會有無限的動力想要挽回父母的關係,然後可能就會做一系列事情,但是效果並不如願,父母可能冷暴力、可能繼續吵,甚者打起來了,這容易形成孩子的自卑心理,甚至自閉,因爲他覺得自己沒有用,連父母的關係都捍衛不了。所以父母如果負責任,當夫妻之間的感情真的遇到了不可解決、不可妥協的問題,那麼也要和孩子講清楚:父母有父母的問題,即使父母不在一起,也會一樣疼愛他,並且要澄清父母之間的問題不是孩子造成的。然後該散則散,請記得,從來沒有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會生活得不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天天爭吵不休的家庭裏,對孩子纔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希望天下所有的夫妻能夠把配偶看成最重要的另一半,夫妻之間如果可以請很愛,如果真的不行那麼請離開,不要說什麼爲了孩子而勉強在一起的藉口,那隻不過是逼孩子在痛苦的環境中成長。

讀了本文的人還看了以下的文章:

親子關係

好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親子關係也需要獨立性

夫妻關係重於親子關係

親子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