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小捨得》讀後感(共2篇)

讀後感2.9W

第1篇:《小捨得》讀後感

《小捨得》讀後感(共2篇)

《小捨得》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捨得》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近,我閱讀了《小捨得》一書,可謂受益匪淺。

《小捨得》一書主要講了:媽媽南麗和爸爸夏君山爲了女兒歡歡“小升中”兒子超超“幼升小”而絞盡腦汁想辦法:託人找關係、報補習班、參加數學“盃賽”.......最終使兩個小孩倍感壓力,同時也精疲力盡。

“這相當於搶跑道,比搶跑還關鍵。否則你跑到哪兒去了都不知道。”文中的父母本來想對孩子進行寬鬆素質教育,但最終還是在社會的 壓力下對孩子實施“提前搶跑”的計劃。我讀着讀着,彷彿看到了小女孩歡歡在臺燈下辛苦地刷題,昏暗的燈光照着她的臉,歡歡眉頭緊皺,困惑的眼神中帶着一絲疲倦。這原本是她用來玩耍、培養興趣的時間,卻被習題沾滿了。我認爲她真得很可憐。

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江瀅——她每個週末都有課:奧數提高班、英語競賽班、語文英才班.....她還要學鋼琴、舞蹈和畫畫。我問她:“你報那麼多班不累嗎?”“唉,當然累啦!每個週末都要在不同的班裏穿梭,每天做課內和課外的作業都要做到深更半夜,我都變成大熊貓啦!黑眼圈那麼明顯,醜死了!其實沒有人想去上補習班,還不是父母逼着去上的'!”她又補充道:“要是像你一樣就好了,沒有補習班,每天做完作業還能下去溜達一下,多輕鬆。而我卻感覺壓力每天都在增加,緊張得要死,還不都是因爲小升中!”

社會的種種壓力往往通過父母傳遞給孩子,父母真的沒有必要逼迫孩子踉蹌起跑,讓他們頂着壓力向前衝,只有擁有輕鬆、快樂的童年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第2篇:

一個月之前就看完了《小捨得》,說好的寫讀後感,也因爲最近的懶散拖到今天才下筆。

最大的感覺是,看小說好輕鬆愉快呀。哈哈!沒得知識點、沒得遞進的理論體系,一點都不燒腦殼。

成功引發焦慮。

看着看着,腦殼頭就有聲音在問,奧數要不要給大寶加起?英語呢,英語加不加?小寶都4歲了,要不要給他也整個啥子外班?…………看這焦慮都不用藏,隨時都可以被調動起。此處可以配畫外音:你看見或者看不見,焦慮都在那兒,不躲也不藏。

小說裏的南麗、田雨嵐們,爭前恐後地送娃去各種補習班,趕場一樣地參加各種考試、比賽,只爲了送娃進一流的國小、中學。就像是被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和掌控着,看不清----莫法看清,逃不脫---假如逃脫,那出路在哪兒?走在一條看不清的路上,一路的艱難困苦暫且不論,只是迷茫,都足以讓人困頓。說不清楚是迷茫催生了焦慮,還是焦慮加劇了迷茫。

咋就那麼焦慮?

在物質生活已經極大豐富的今天,全社會對下一代成長的關注,逐漸上升到了前所未有新高度。學習成績,分數,更是焦點中的焦點。媽爸的心情指數隨孩子分數高低起伏的劇目,可能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經常上演哦,國小稍微好點,到初高中更明顯。青春期的娃、加上要命的分數,好多父母用“熬”字勉勵自己。關注度提高,焦慮度提高。

階層,爲焦慮又找到一個支撐點。所謂的階層固化、階層躍遷,我們在拼命往上爬的時候,總害怕有股力量把自己拖下,前功盡棄。爲了穩固,下一代也必須提前往上爬,才足夠安心。然後,會不會偶爾覺得,這些是自己給自己設了一個局。而,當局者迷。

搶跑,就不焦慮了嗎?

從小說的情節上看,並沒有。從衆效應和羊羣效應,不管搶的是起跑線還是跑道,都更加焦慮。社會洪流裹挾着焦慮的彼此往前衝,反正人多,總有人衝出。一將功成萬骨枯。

其他的,我想說:身在其中,無解。唯有學習、思考和探索,可以稍微撥開一些迷霧,前行。

看完小說後,在想兩個點。

一是,小說照見了幾分現實。可能地域、家庭環境不同,程度不同,但是小說確實是聚焦和反射,直擊痛點。

第二,是孩子的感受。小說沒有過多的把筆墨放在孩子的感受上,更多的聚集在成人的視角和感受上。但是,成長的主體是孩子自己。如果,換個角度,從孩子的眼睛和感受看這些搶跑戲,得出的可能又是另外的結論。分數是標尺,用以選拔,很重要。在成績之外,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的感知、尊重和接納,或許是爲人父母的我們可以多思考的和值得引導、踐行的。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