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懂國小生》讀後感(共5篇)

讀後感2.1W

《讀懂小學生》讀後感1

《讀懂國小生》讀後感(共5篇)

經鍾校長推薦,我有幸讀到了一本從心理學層面瞭解學生的心理困惑的書籍《讀懂國小生》。這是一本分析學生各種行爲背後的原因,提出瞭解決方法的案例。整本書共有48個案例,均從具體的事實案例中分析了其心理原理,從而“對症下藥”、“直擊要害”,將一個個對於班主任來說棘手的“案件”“破解”。

當讀到“出口成 ‘髒’的男生”這一案例時。我忽然感悟,這不就是我們班的廖鴻德嗎?那個全班學生的“話題男孩”,那個女生來辦公室給我打報告的名字頻率出現得最高的“髒話王”。我無數次“請”他到辦公室進行思想教育沒有任何改善,聯繫家長共同教育也於事無補。這個案例的到來簡直就是“天降甘露”。我趕緊往下面看,原來是家庭原因讓那個男孩養成了講髒話的壞習慣,說髒話對於他已經成爲生活中的常態。於是心理老師找到了他的家長要求家長共同改掉這個習慣,從那以後男孩慢慢改掉了講髒話的壞毛病。從此他朋友變多了,學習習慣也得到提升,人也變得開朗許多。我照葫蘆畫瓢,試着去找找我們班“髒話王”說髒話的原因。不找不知道,一找便發現他說髒話的一小半原因還在我身上。他的學習習慣較差,上課時管不住自己,不是開小差就是去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因此他的點名率很高。他從而產生了逆反心理,用不文明的語言去刺激班上的同學,讓他的名字一遍一遍的出現在我的耳邊。在一次日記中他寫道,我從一開始就不是個好學生,就算我有所改變也改變不了老師對我的看法,那我什麼要改變,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原來如此,我找到了廖鴻德,說出了我最真實的想法以及我反覆教育他的初衷。我們約定,給對方一個星期的時間,這個星期我不批評他,他從此不再去刺激其他學生。慢慢的一個星期變成一個月,我再也沒有收到班上同學的“舉報”。

每個學生都是天使,偶爾偏離航道,上帝的調控會讓他們慢慢迴歸正確的軌道。我們就是那個上帝,我們要做那個上帝,從逆反心理中擊潰他們,再去建設他們美好學習生活的神。

《讀懂國小生》讀後感2

目前,許多教師一方面感嘆不懂學生,另一方面卻只研究教材而不研讀學生,只研究教法而不研究學法。這種以教師的教爲本位,忽視學生的學的片面做法,導致教師對學生了解甚少,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師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和互動,教學低效。讀懂學生是教師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也是每一位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衆所周知,現在的國小生普遍是“10後”,集家中長輩的萬千寵愛於一身,很多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大人們時常弄不懂孩子在想些什麼?爲什麼會這樣?當孩子出現種種問題時,作爲教師的我們又該怎麼辦?究竟怎樣做對孩子才最有幫助?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讀懂孩子,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耐心傾聽他們心底的聲音,理解他們的歡樂與苦惱,成爲他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由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級教師楊敏毅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吳權共同撰寫的《讀懂國小生心理特級教師的諮詢手記》一書,以48個經典案例向廣大教育工作者呈現了孩子的各種行爲特徵,從心理學層面瞭解他們的心理困惑,分析隱藏的主客觀原因,清晰展示諮詢的脈絡。這本書採用故事敘述和心理對話的方式寫作,增強了案例的可讀性。案列後的“聆聽手記”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案例類型和診斷結論。

書中案例呈現的中國小生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學業困惑”、“成長煩惱”、“人際關係”和“心理障礙”四個方面。

第一輯的12個案例讓學生髮現學習的樂趣。作者就如何幫助一年級新生適應學校生活、如何幫助學生緩解分離性焦慮、如何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心等相關問題展開故事敘述,展示諮詢脈絡。

學業方面,學生的入學適應問題表現尤爲突出,面對新環境、新同學、新教師,學生不知該如何應對。“零起點”入學的國小生適應能力明顯偏弱。“零起點”上學並不是說孩子是一張白紙,因爲孩子在入學之前已經有了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也有不同程度的經驗收穫。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情感發展而非智力培育。對於“零起點”上學的孩子,我們教師更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髮展,使其對學習保持一定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爲習慣;要給孩子適應的時間,學會耐心等待;還要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給予實質性的指導和支持,從而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順利地融入新的集體生活。

第二輯和第三輯的26個案例幫助學生拋開成長的煩惱,學會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作者圍繞如何幫助學生走出情緒低谷、如何應對兒童攻擊性行爲、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寬容、關注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等系列問題展開故事敘述,展示諮詢脈絡。

在成長與人際交往方面,往往存在與同齡人交往不暢、性格孤僻、喜歡抱怨別人、不接納自己等情況,容易產生人際關係方面的困惑與衝突。甚至有些學生內心孤獨、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情緒起伏較大、 容易衝動,會有說謊、惡作劇、打罵他人等不恰當的表現方式,而以上這些負面表現均屬於攻擊性行爲。兒童的攻擊性行爲是一種習得行爲,是兒童通過對攻擊性行爲的觀察學習或直接學習受到及時強化而習得。換而言之,父母的身教對孩子的心理髮展起着決定性作用。在學校層面,我們教師要積極和家長合作,對孩子多一點寬容和表揚,少一點指責和排斥,以“大目標、小步子”爲原則,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心理輔導,促使孩子的問題行爲不斷減少。

第四輯的10個案例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作者從如何幫助有讀寫障礙的學生、如何幫助患兒童多動症的學生、如何幫助學生緩解焦慮情緒等一些問題展開故事敘述,展示諮詢脈絡。

心理誤區方面,有些教師總懷疑學生得了某種心理疾病,常常在網上尋求診斷分析,然後對號入座地判斷學生是“抑鬱症”、“多動症”、“人格障礙”、“強迫症”等,並且不自覺地給學生貼上有心理障礙的標籤,從而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業成績。有些學生通過吮吸手指、暴飲暴食或其他異常的方式來發泄內心的不良情緒。對此,我們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的各種行爲表現,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運用各種方法與手段進行有效的心理指導,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我們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讀懂每一個孩子,讓每一顆心靈充滿陽光!同時,我們教師還要學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你會發現原來你忽略了許多美好的事物,多留“一分鐘”給自己和孩子,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更美。

《讀懂國小生》讀後感3

教學一年多,發現現在的我早已用成人的思維去管理學生,教育學生,往往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利用暑假期間,讀了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楊敏毅老師的《讀懂國小生》後,感受頗多,楊敏毅老師的書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讓我豁然開朗,如獲至寶。身爲教師的我,早已經忘記曾經的我們在國小時也是那麼的害羞、任性或者調皮搗蛋,學業上跟不上等等,也許我們需要找回曾經的我們。

《讀懂國小生》這本書用48個教學中經典的案例向我們呈現了孩子們各種各樣的行爲狀態,並且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他們遇到的困惑,從而分析出這些行爲下的原因,最後提出解讀方案。比如如何讓膽小的學生變得不再膽小,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等問題。這是一本非純理論的書,採用故事敘述或者心裏對話的方式來解決真正的問題,所以在讀這本書時,不僅不會覺得無味,而且還能看得津津有味。我能從這些案例中明顯地看到自己班上學生的影子,讓我能從中獲得解決班上實際問題的方法。

本書共分爲四章,分別是“讓學生髮現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拋開成長的煩惱”“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比如在“幫助學生拋開成長煩惱”這一章中提到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常常會以自我爲中心,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被委屈、抱怨、不快等消極情緒擊倒。但是許多孩子又不願與家長、老師正面交流。長期以往,這些委屈往往壓抑着,隨着負面事件的累積,消極情緒也逐漸積澱起來,甚至引發心理障礙。因此,作爲老師,我覺得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實時地把內心的委屈、焦慮、悲傷等各種不適的情緒宣泄出來,幫助他們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從而從煩惱中儘快脫離出來。

書中介紹了很多專業的心理諮詢方法,雖說我們不能去做心理諮詢師,但是其中的很多遊戲值得借鑑,通過遊戲,我們會更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同時在遊戲中讓孩子釋放心理的壓力。我們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來使學生的情緒發生變化,促使學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後可以給人一種輕鬆的感覺,這有利於克服抑鬱所帶來的孤獨感。體育鍛煉是幫助學生拜託情緒困惑的一劑良藥。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問題是孩子的父母離異,雙方都不管孩子,孩子就會有一個消極的討厭自己的行爲,這時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接受現實,適應新的狀態。我們應該讓孩子確定這種父母之間的問題由他們去解決,與孩子沒有關係的觀念,引導學生更多地去關注父母的優秀品質,即使最後父母一方選擇離開,但愛依然存在。

現在的國小生集家長們的萬千寵愛於一身,因此很多同學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多次和家長進行交流,家長們也是一臉無奈,說自己也弄不清自己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爲,所以作爲他們的老師和家長,我們有必要去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去解決孩子們的困惑,成爲他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給他們一個更快樂的童年。

《讀懂國小生》讀後感4

爲什麼有的學生髒話連篇?爲什麼有的學生總愛打架?爲什麼有的學生喜歡打小報告?爲什麼你付出那麼多,而學生總覺得你做得太少?爲什麼有學生就是做事針對你?…… 撒謊、叛逆、故意搗亂……每個班都有幾個國小生讓老師手足無措。《讀懂國小生》一書給了我們權威的解答。

——題記

今年暑假,拜讀了由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級教師楊敏毅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吳權共同撰寫的《讀懂國小生》一書,感觸很深。

該書以48個經典案例向廣大一線教師呈現了孩子的各種行爲特徵,從心理學層面瞭解他們的心理困惑,分析隱藏的主客觀原因,清晰展示諮詢的脈絡。這本書採用故事敘述和心理對話的方式寫作,增強了案例的可讀性,不失爲一本接地氣的心理健康諮詢讀本。案例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體現在“學業困惑”“成長煩惱”“人際關係”“心理障礙”四個方面。深入淺出,條理分明,爲我指出了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祕徑,成爲學生最好的心理醫生。

第一輯的12個案例——讓學生髮現學習的樂趣。作者就如何幫助一年級新生適應學校生活、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拖延習慣、如何幫助學生緩解分離性焦慮、如何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心等相關問題展開故事敘述,展示諮詢脈絡。第二輯和第三輯的26個案例——幫助學生拋開成長的煩惱,學會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作者圍繞如何幫助學生走出情緒低谷、如何應對兒童攻擊性行爲、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寬容、關注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等系列問題展開故事敘述,展示諮詢脈絡。第四輯的10個案例——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作者從如何幫助有讀寫障礙的學生、如何幫助患兒童多動症的學生、如何幫助學生緩解焦慮情緒等一些問題展開故事敘述,展示諮詢脈絡。

自2016年走上教學工作崗位以來,發現自己慢慢習慣用成人的思維去管理學生,教育學生,往往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讀了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楊敏毅、吳權老師的《讀懂國小生》後,感受頗多,這本書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讓我豁然開朗,如獲至寶。

一、如何引導膽小的孩子

該書第一輯第四個小故事是《不敢舉手的雯雯》。故事的主人公小女孩雯雯,在班裏總是悄無聲息。雖然很聽老師的話,但是所有的課上從來都不敢舉手發言,在幼兒園的三年,她幾乎不舉手發言。之後心理學家帶雯雯走向街頭,讓雯雯不再膽怯,勇敢的像陌生人問路,勇敢的去換錢,這其中心理專家給雯雯做了很好的示範,加上心理專家的鼓勵,雯雯不在那麼沒有自信,在學校裏也勇敢的舉起手回答問題。五年級的雯雯已經成爲了學校小小播音員啦。

像文中雯雯這樣膽小的國小生不是個別現象,現在我終於知道了對於這樣的孩子應該怎樣做了!在我的班裏也有一個很內向的小女生,上課幾乎從來不舉手,有時候舉手也是不敢舉高,通過家訪瞭解到小女孩由於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上學後一直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觀察過她,發現小女孩下課也不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在課上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我就通過微信跟她的媽媽交流孩子在校情況,她媽媽說她從小就膽小,不愛跟陌生人交流,沒有朋友,我知道這情況之後,上課多提問她,下課也找她跟她聊天,平常多組織小組活動,讓她擔任班裏的衛生組長,慢慢的她上課變積極了,在班裏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了。

在這過程中也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家校聯合,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可以自信、勇敢的成長。同時還要多多鼓勵,讓她增強自信心,就像心理專家說的一樣,採用行爲矯正訓練法,產生經驗內化和認同作用。

二、如何引導學生改掉說慌的壞毛病

該書第二輯 “幫助學生拋開成長的煩惱”有這樣一個小故事《究竟是誰在說謊》。說謊是不誠實的表現,有時出於好意,我們也會講“善意的謊言”,但是謊話說多了,難免會失信於人。案例中的曉偉,在父母的“薰陶”下,不知不覺中養成了說謊話的壞習慣。以媽媽生病住院爲由,不完成作業,爲逃避拓展性的奧數題,不上交家校聯繫本,不與老師溝通,不與家長交流。心理老師通過分享自己的說謊經歷,與曉偉產生共鳴,引導他正確意識到說謊的代價有多大,老師的真誠觸動了曉偉的心靈,並以改掉說謊習慣爲交易,幫助曉偉解決困境。

回想自己的從教經歷也曾經遇到過愛說謊的孩子,學生撒謊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有意識的撒謊,也有無意識的撒謊,老師應該找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當發現學生說謊時我從不會不明原因的批評和指責學生,而是弄清學生說謊的緣由,同時還檢查自己是不是平時對學生有過大的壓力,開導學生說出說謊的原因。一般學生說謊都是因怕而起的,在弄清楚緣由後老師要耐心的對學生進行友好的交談,讓學生明白說謊的危害,多給學生講這方面的故事來啓發學生,只要老師對說謊的孩子多給予關心,我相信學生會有大的轉變的。

三、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寬容

在《讀懂國小生》這本書的第三輯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被孤立的副班長》。六年級的副班長海東,學習挺好,同學關係也挺好,對待別人熱心腸,可自從當了副班長後,發生了變化,同學關係相處的很糟糕,學習成績滑鐵盧下降,他自己也很苦惱。心理老師瞭解後得知海東出生在軍人家庭,爸爸是很嚴厲的軍官,海東從小看爸爸的管理模式,他在當了副班長後下意識地模仿了爸爸管理士兵的風格,什麼事都要管,什麼都要聽他的,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卻做不到,才導致別人都遠離他,孤立他!

我們教育學生善待他人的時候,可以通過角色互換的方法讓學生擺脫以自我爲中心的不良想法,學會心中有他人,寬容他人。應該教育學生對其他學生多一點忍讓,多一份關心,這樣別人也會遇事寬容自己,體諒自己,爲自己着想。當然寬容決不是包庇和縱容,不是視而不見,不是對學生的缺點錯誤的消極遷就,而是原諒他們不成熟、幼稚所犯的錯誤,是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嚴格指正學生的缺點,有目的地讓學生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寬容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它能淨化人的心靈。我們的教育方式必將產生相應的教育效果。

讀了《讀懂國小生》一書讓我懂得了教師一定要讓每一顆心靈充滿陽光!同時,我們教師還要學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讀懂學生是瞭解和認知以及開展教育行爲的開端,希望我們每位教師都要發揮教育智慧,讀懂每一個孩子,讀懂他們的興趣與需要;讀懂學生的心理與性格;讀懂學生的優點與缺點;讀懂學生的長處與短處……通過讀懂學生而讓自己桃李滿天下,也讓每一個青春的生命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魅力無窮!

《讀懂國小生》讀後感5

這套書是心理特級教師的諮詢手記,之所以買這套書是因爲自己在學習心理學之後還存在一些實踐中的困惑:如何讓把心理學知識應用在學校當中,應用在實際工作當中。

這套書內容比較淺顯就算是諮詢的案例集吧。其實我感覺更像是教育案例。心理學在學校的實際應用中更多的還是體現教育的特點。教師身份也也不同於心理諮詢師,教師的教就是走在學生的前面的,有方向有目標有價值判斷。只是教師兼任心理諮詢師給學生諮詢時更注重尊重學生,更注重傾聽。據我個人的實踐經驗來看心理教師和班主任工作相結合還是比較有效的。

成爲心理諮詢師之初,總會有許多困惑,尤其突出的是身份的轉換。一會兒是教育者:需要傳授知識,需要量化成績,需要班級管理,需要下達各種任務......儼然是領導者是獨裁者。一會兒是心理諮詢師,尊重來訪者的感受,尊重來訪者的意見,全然的無條件的接納......我也曾搖擺於兩者之間,感受到類似分裂的痛苦。隨着時間的過去我感覺經驗也漸漸豐富起來,也遊刃有餘應對自如了。甚至能夠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同時參與各種學習,培訓,還參加了兩個長程的定期公益活動。

爲自己的成長感到由衷高興,不過還是沒有抽出時間來梳理一下案例還是比較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