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科學探索活動指導117例》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科學探索活動指導117例》讀書筆記

《科學探索活動指導117例》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帶着暑期的繼續教育安排,我拜讀了《科學探索活動指導117例》一書,書中主要針對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和興趣,闡述了科學探索活動的指導,所提供的117例幼兒科學探索活動案例簡單、有趣、富有操作性和可變性,爲一線教師開展科學探索活動提供了方便。作爲幼兒園的管理人員,在細讀本書的時候,想到了我園園本課程的科學教育活動,我們應從《科學探索活動指導117例》書中得到啓發,重新去調整我們的自主式科學探究的策略,使孩子們的探究活動真正自主,真正有效,真正成爲孩子終身受益的學習方式。

策略一: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引領幼兒自主式探究的方向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意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因此,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引領幼兒自主式探究的方向,從而形成熱愛科學的積極情感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天生具有好奇心,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問號,他們渴望發現世界的一切祕密,所以幼兒的好奇、幼兒的疑問都是教育的有效起點,是其主動學習和探究的動機,幼兒只有對探究的內容感興趣,才能進入積極的自主探究狀態,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的出發點,下功夫觀察幼兒,及時的發現孩子們的“問題”,並進行價值判斷,然後將其擴展成爲科學探究活動。

策略二:提供適宜的材料,注入幼兒自主式探究的活力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對於幼兒來說,材料既是引發他們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們主動建構對周圍物質世界認識的中介。正是材料引發了幼兒的探究活動,幼兒也正是藉助於對物體的直接操作實現着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所以,在材料的提供和操作中,老師發現了孩子的興趣點,就應該爲幼兒選擇一些適宜探究的材料,真正支持幼兒在探究中獲得經驗。這其間教師對材料的選擇也是有的放矢的。不是孩子們要什麼就給什麼的。孩子的探究應該在老師的引領下通過合作協商,通過相互爭論,通過多次實驗來進行。

策略三:改變思維方式,激發幼兒自主式探究的不斷深入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我總是讓幼兒大膽去探索,不說“不對”、“不行”之類的話,讓幼兒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尋找答案,針對幼兒“五花八門”、“稀奇古怪”的想法,應敏感地捕捉他們創新思維的“閃光點”,並加以科學引導,對於有探索慾望的幼兒,要及時加以肯定,使其剛萌發的創新意念得以延續和發展。同時還應注意在教育過程中,要推遲判斷,既不要過早地下結論,以免束縛幼兒的聰明才智、想象能力,甚至熄滅創新思維的火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求儘量提出各種設想,設想越新奇越多,越能得到質量高的方案。

第二篇:《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讀書筆記

《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讀書筆記

在今年暑假期間,我讀了《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一書。我認爲,《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一書,無論是促進我的課題研究還是提升我對科學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錄了書中的一些觀點。

1、什麼是科學?

通常科學是指近代科學,一般把伽利略的研究工作和他對實證方法的確立,看作是現代科學誕生的標誌。科學原指自然科學。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世紀90年代的新的定義,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國小科學中論及的科學,至少包含科學知識、科學研究和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還可以包括科學素質等。

2、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的特點?

探究式科學教育是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爲學習主體的學習過程,它主要表現爲:

(1)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要求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強調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態度;

(3)探究式科學教育依靠和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4)探究式科學教育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談論和合作;

(5)探究式科學教育希望促進學生科學態度的養成。

3、“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項目簡介

讓兒童親自參與對物體和自然現象的發現,讓他們通過觀察與實驗,接觸實際,達到以下目的——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激發學習科學的主

動性;激發想象力,擴展思維;獲得重要的科學概念和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繫;學習探究的技能;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進語言和表達能力的發展。有關“做中學”的很多資料,可以登陸漢博中國少兒科學教育網。

4、什麼是探究?

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在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給出了定義:探究是一種多層面的活動,他包括:進行觀察;提出問題;通過閱覽書籍和其他信息資源來了解什麼是已經知道的知識;制定調查研究計劃;根據實驗方面的證據,評價已經知道的知識;用多種手段來蒐集、分析和解釋數據;提出解答、闡述和預測;交流結果。探究需要對假設進行證明,需要運用批判和邏輯思維,並考慮其他可供選擇的解釋。

5、要正確理解探究式科學教育

探究式科學教育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讓兒童親歷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它大致包括:根據實際情景、觀察到的現象和可以獲得的信息,從兒童已有的知識、對問題的瞭解和已具有的科學概念(想法)出發,提出問題;對問題的解答進行推測;爲證實推測而設計實驗或進行觀察;收集和整理數據;得出 結論和進行交流;提出新的問題??在有些探究課題中,還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科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相聯繫。

在知識社會裏信息的綜合和生成數據本身一樣重要。因而,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還要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培養他們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還需要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培養

他們分析和推理能力,還需要培養他們綜合運用信息的能力。實施探究式科學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科學家的意見、教育理論的支持和學習科學(神經教育學)的啓示這三個方面都認爲如此。

7、教師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是課堂中科學探究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支持者,但不是學生探究進程中掌握主動權的人。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和設置環境,單進行探究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能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最終取決於學生本人的情況和努力。作爲科學教師需要掌握或瞭解三方面的知識:科學概念和模型、教學法以及兒童認知和情感的發展規律。

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中,需要幫助兒童在他們原由想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正確的科學概念。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常常不能靠一節課來完成,而是需要設置一系列的課來實現。設計系列的課,有助於瞭解概念之間的聯繫,爲學生制定一個連續的學習過程。我們經常稱這樣的系列課爲一個模塊。

8、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

學生是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中主動的學習者,這表現在:

學習者分享了最初對特定時間或現象的看法和解釋; 學習者收集到其他人對特定事件或現象的看法;

學習者檢查支持他們自己的觀點和其他人的看法的證據;學習者提出問題;

學習者提出探明事件或現象的探究計劃;

學習者進行數據收集、解釋

學習者根據實證來確定或修正原由的意見或解釋;

學習者想其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解釋;

學習者提出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9、提出合適問題的注意點

(1)探究的內容與方式符合兒童實際的認知水平

完並不等於探究。那種把探究式學習簡單解釋成爲“玩中學”的提法是不全面的。

(2)問題應該和一個通過這次探究可以正式的自然科學的概念有關。最好一次探究活動集中探討一個問題,而不是想學生提出一大堆問題,或是不明確的科學問題。

(3)不宜向兒童涉及複雜系統的探究題目

(4)在提出的題目所包含的探究過程中,儘可能包括定量的測量和定量的描述。

(5)我們不主張在國小階段對社會科學問題進行探究。

10、如何組織討論

討論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重要的互動過程,是探究式科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學環境。教師將學生引入探究的環境,瞭解學生的想法,指導教學過程,進行教學評估,學生之間需要相互學習和啓發,都主要靠討論。

討論是發展兒童思維的過程;討論是培養學生傾聽別人意見、對比不同意見,學會尊重事實、尊重別人、尊重不同意見的過程;討論是培

養學生語言和表達能力的過程;討論是培養學生敢於爭辯和進取的過程。

11、關於觀察的策略

(1)教會學生圍繞一個概念有目的的進行觀察,學生會學得更有效;

(2)設法改變某些事物,並觀察發生了什麼,儘可能用多種感官來進行觀察,學生會觀察得更深入;

(3)觀察是探究的一個環節,要和學生的語言發展以及其他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

12、關於科學表達和記錄

在對學生進行探究式科學教育時,我們強調學生應有一本連續使用的記錄本,這是科學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記錄可以幫助我們對探究的過程進行評估,幫助我們瞭解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激烈路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是很有利的。它幫助學生觀察、表達、用詞和寫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三篇:《地球科學》讀書筆記

我們的夢想生活在一個永不停息的地方——地球。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而且每一個夢都是不一樣!而每一個名族,也都用一個共同的夢,我們的中華民族,更有一個永垂不朽的夢!

我是一箇中國人,我爲身爲一箇中華兒女而驕傲,我的中國夢——研造機器,探索宇宙的每一個角落,研究出一部歷史性的史冊,爲世界做出貢獻。雖說這個夢以我現在的能力,可能有一些遙遠,但是這不僅僅是我的夢,是中華民族的夢,還是所有地球人們的大夢!所以我不會放棄!

在以前,中華民族的里程是多麼的坎坷。首先,是英法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近代化大門;然後,八國聯軍侵華洗劫了全世界矚目的圓明園;再者,中日法西斯戰爭使中國面臨着家破國亡的境地。但是這阻擋不了我們中華人名,我們華夏子孫並沒有因此而仍人宰割。爲了那個夢,那個令人信仰的夢。舉國上下,團結一致,保家衛國,終於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取得了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人民當了家,做了主人。不再備受欺辱,從此站了起來!

經過了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便突飛猛進,一躍成爲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但是我國的居民幸福指數仍然不高,尤其是城鄉貧富差距的兩極分化日益擴大;再加之,西方各國紛紛對中國採取敵對的態度,對中國敬而遠之。中國雖想成爲負責任的大國,卻困難重重。但這些一點也沒有打跨我們中華兒女想要變得強大的夢!我們爲了這個夢堅持不懈,知道堅持就是勝利,如果半途而廢,就將前功竟棄!

我沒有更加偉大的目標和魄力,我的現實就是我成爲了一名名副其實的中國人,所以應該有所擔當,我的夢想很遙遠但卻又很現實。我的中國夢就是全體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雖說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就會實現。只要插上那個美麗的夢的“翅膀”,便一定能夠實現。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帶我飛,給我希望…隱形的翅膀,讓夢恆久比天長,留一個願望,讓自己想像。

第四篇:《法律科學》讀書筆記

[瑞典]佩岑尼克:《法律科學》

本書的全名爲:《法律科學:作爲法律知識和法律淵源的法律學說》。首先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探討內容是“法律學說”,法律學說在本書中意指“學者們的思想活動,以及該活動的產物”。①同時它還有另外一重性質,即作爲一種法律淵源的法律學說,爲支持特定立法決定、司法裁決提供一種權威性理由(authority reasons)。這就是作者所說的,“法律學術具有雙重性質(janus-faced):它致力於獲得一種法律的知識;但同時,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它又是法律的一部分,因爲

②它推動了社會規範的發展”。因此作者給自己的研究對象限定在作爲法律學說和

法律淵源的法律學說之上,而不是還有其他可能的性質的法律學說。

其次,主標題——法律科學——實際上是作者對法律學說研究所要達至的目標,也即作者開篇點明的“本書的首要目的是對法律學說(legal doctrine)進行理性的重構。而作者之所以要對法律學說重構是要解決證成的問題,也就是試圖確立某種標準來回答什麼纔是強有力的、有效的命題。而這個標準就是融貫性。那麼作者是如何來安排前人的智慧來引出自己的融貫性理論呢?

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主要是爲全文奠定基調,即在做出法律決策的時候需要對之進行證成,而證成該裁決就需要有效的理由。而這些理由並不僅僅限定在明顯的現行成文法規則,還有原則政策、道德價值以及其他學科比如經濟學或社會學的理論。當然這些作爲裁決所依賴的前提性理由之間並不一定是一致的,而是存在衝突矛盾、位階前後的情況,因此就需要對這些理由進行權衡。第一章主要是概括或者籠統性地介紹一般性法律學說。其中不管是法律淵源的多種分類,還是在制定法解釋中可供使用的多種論據類型,抑或是證成先例正當性的多種價值標準,都意在說明權衡跟所有這些法學語境的相關性。第二章則比較詳細具體地介紹了特殊性法律學說,比如財產的哲學理論、合同中的誠信理論和假設理論、侵權法之證成的哲學理論,及刑罰的哲學證成,這些都體現了“法學理論也可以使用歷史研究和比較研究,或者輔助性學科,諸如心理學和社會學,法學理論可以使用作爲法理學之基礎的所有基礎類別的哲學研究,即道德理論、政治理論、語言理論、邏輯學、認識論科學理論和形而上學”。③而通過對部門法相關哲學的①

② [瑞典]亞歷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學》,桂曉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6頁。[瑞典]亞歷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學》,桂曉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2頁。 ③ 參見[瑞典]亞歷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學》,桂曉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頁。

介紹作者意在說明不管是法學理論的構建還是法律實踐,人們都必須權衡各種各樣的理由。權衡是不可或缺的。

在強調了法律學說中權衡的必要性之後,接下來作者展開了對法律學說的歷史回溯,包括不同學派對法律學說存在不同問題的批判,也有作者對法律學說的辯護。在別人批判與自己辯護的一來一回中作者樹立了自己的哲學立場。作者認爲法律理論與道德理論之間的關係應該發生“哥白尼式轉向”(copernican inversion)。“不是調試法律理論以符合某個聲名狼藉、矛盾重重的道德理論,而

①是代之以使道德理論符合法律理論。”因爲所有的哲學都是充滿爭議的而且具有

嚴重的問題②,因此作者主張對弱理論(weak theories)的偏好。即與法律學說證成的相關的哲學理論並非都是絕對正確的,而是具有可反駁性或可廢止性。在特定的情勢下,一些理由比另一些理由更加強烈就可以造成那些弱理由的廢棄,也就是說這些理由之間是可以衡量和廢止的。而作者主張對弱理論的偏好,則是要致力於對這些理論進行整合以達到一種融貫的狀態,這也就是作者要對法律學說進行規範性重構所要完成的合理性的標準。

在接下來的第四章,作者論述自然法、排他性的法律實證主義和包容性的實證主義對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聯的回答,並進而論述了法律的多元主義和道德的相對性。作者堅持法律與道德的緊密聯繫,主張道德是法律結論的深層次理由,認爲證成或辯護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植根於我們社會傳統之中的道德考量的具有融慣性的權衡。最終在第五章提出了自己的關鍵理論,即法律學說的融慣性。

一、何爲融貫性?

作者雖然列了“融貫性的概念”的標題,但是作者列舉了其他學者關於融貫性的一般性概念之後,並沒有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觀點。但是在隨後的“法律學說的融貫性判準”和“時間流逝中的融貫性”的內容中還是有一些說明。邏輯一致性並不是融貫性的一個充分條件,儘管在任何時候都是完美的融貫性的一個必要條件。而且作者認爲“法律的融貫性並不反對改變”。“科學、法律、文化等持續地發生變遷。新的內容與舊的內容在邏輯上可能非常地不一致,但它們仍然能夠組成一個融貫的整體”。③還存在着融貫性的附加判斷標準。作者列舉了在其他條①

② [瑞典]亞歷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學》,桂曉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12-113頁。[瑞典]亞歷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學》,桂曉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16頁。 ③ [瑞典]亞歷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學》,桂曉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19頁,第220頁。

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理論的融貫性程度的一些取決性因素。①

可以說,法律知識的融貫性重構是受道德哲學中反思平衡理論的啓發而形成的,約翰·羅爾斯在他的特定理論語境中如此描繪了反思平衡的特徵:“我們或者修改對原初狀態的解釋;或者修改我們現在的判斷??通過這樣的反覆來回:有時改正契約環境的條件;有時又撤銷我們的判斷使之符合原則,我預期最後我們將達到這樣一種對原初狀態的描述:它既表達了合理的條件,又適合我們所考

②慮的並已及時修正和調整了的判斷”。佩岑尼克主張法律論證中的反思平衡並不

像哲學中的反思平衡那樣是完全自由的,它受經驗證據的限制,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平衡,即:廣泛的、受限制的、被分割的和圍繞着普遍接受的共識。③

對法律學說而言,簡單的反思平衡過於狹隘,我們需要一種更加廣泛的平衡。就合道德性的廣泛的反思平衡而言:

一個廣泛的反思平衡是由特定人持有的融貫的、三重的信仰體系,也即,(1)一系列特定的道德判斷;(2)一系列道德原則;(3)一系列相關的背景理論,它可能包含道德的和非道德的理論。該能動主體可能會來回地回溯或前行,修改他最初的深思熟慮的判斷、道德原則以及背景理論,以便達到一種由(1)、(2)及

(3)構成的平衡點。

當然法律學說中的反思平衡並不是完全自由的,這一過程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也就是說應該受到法律淵源如制定法的約束。由於每一種法學理論都應該以與其自身有着內在一致性的標準爲根據,他們都有着不同的範圍,有些是相對狹窄的,如侵權法中的充分因果關係理論;有些則貫穿了法律的整個分支,如私法。最終,法教義學中廣泛的、受限制的反思平衡被分割了。同時,作爲一個整體的法教義學存在着完全統一的結構,最終形成一個與法律有關的接受、推理和偏好體系。在這個意義上,法律學說的目的不僅在於法律體系內在的平衡,還在於與社會學或哲學的背景知識的平衡,法律與道德或政治有着規範性的聯繫。佩岑尼克對法律學說的理性重構就是希望藉此能在理論上溝通法律與道德。

因此,佩岑尼克的融貫性理論似乎採取的是一種法律教義學的立場,就是一種關於法律知識研究的一種理論體系。學者們通過不同的學術著作形式來研究法律,包括諸如法律手冊、專著、釋義和教科書等,其中有一種研究方法佔據了中①

② 參見[瑞典]亞歷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學》,桂曉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17頁。[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8年版,第20頁。

③ alexsander peczenik, kinds of theory of legal argumentation, pp.5-6. in: .

心的地位,它將私法、公法、刑法等法律實體予以系統化,並使用歷史學、社會學、哲學等其他學科的觀點,對這些系統化的法律實體做分析性的評價闡述,其核心內容是對有效法律的解釋和系統化,這就是法教義學。①總而言之,法律學說旨在將法律表述爲一套展示不同的抽象層面和依靠支持關係聯繫在一起的理論、原則、規則、元規則和例外。法律學說具有代表性地旨在獲得一種融貫的整體性,而這在時間流逝中是相對穩定的。②在這個層面上可以說作者追求的是達到法律理論的融貫程度。

但是達到法學理論的融貫性並不是作者僅有的目標,同時在另一個層面之上作者追求司法實踐中法律論證的融貫性,最終實現法律的正義。法律論證中的融貫關注如何在論證中將其理由(reason)得以融貫的聯結,推導出裁判結果。因此,在法律論證中的融貫所最爲關注的是作爲裁判理由能否形成一個融貫的整體,在這些理由之間能否形成一個相互支持的結構。

那麼,法律論證中的融貫論包含哪些規範性命題?哈格和佩茲尼克提供了一個實踐理性上的解釋。一般來說,對於行爲做出的理由可以分爲決定性理由(decisive reason)或排他性理由和起作用的理由(contributing reason),而原則就可以看作是一種起作用的理由,它是一種直觀(prima facie)上的理由,它指明瞭可能做出結論的推論方向,但是不能真正決定行爲應該如何做出。因此,建立在這樣的理由基礎上的行爲需要考慮到相關的各種理由並且進行衡量(weigh),才能推論出應爲(should do)的行爲。至於應爲(should do)則是由實踐理性所決定的,實踐理性就是用來衡量各種可能性,深思熟慮後對行爲的選擇。

之所以將規則看作是決定性理由,是因爲規則在其邏輯結構中明確規定了它得以適用的具體條件,這些條件與法律結果直接相聯繫,一旦某一事實與規則中的條件相符合,相應的法律結果就應當出現。規則是立法者對某一類事實做出的明確性評價,而原則是一種概括性評價,它所表達的只是法律對某一類事實的一種評價傾向。因此,如果規則和原則可以同時適用於某一案件,一般情況下,規則排除原則的適用,沒有必要進行衡量,原因在於“規則和原則的不同邏輯作用,而不是規則的強度超過了原則”。③換句話說,如果某一案件事實滿足了規則中的條件,這一規則對該案件而言就是可適用的,一個可以排除原則的例外就產生了。①

② 侯學勇:《佩策尼克的融貫性理論研究》,載陳金釗、謝暉主編:《法律方法》(第七卷)。[瑞典]亞歷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學》,桂曉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06頁。 ③ jaap jage, aleksander peczenik, law, morals and defeasibility, ratio juris 13 (2014), p.310.

所以,一個原則的例外就是與其相反的規則的存在,如果這一規則可以涵攝這一案件,規則的適用將決定案件的結果。

但是規則同樣能夠被權衡,而且在司法實踐中確實存在着規則被權衡的情況,儘管在多數情況下規則衝突是不需要衡量的。針對一個具體案件,存在兩個甚至多個規則都可以涵攝這一事實時,司法者可以通過適用事先規定好的規則間的優先次序來避免衡量。這一優先次序在法理學中實際上就是法的效力層次問題。在存在規則衝突的情況下,法律論證中直接適用這些技術規則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在個別情況下,規則之間的衝突是需要衡量的。當針對一個規則存在例外時,該規則用於論證可能被否定,如針對“未成年人不得飲酒”的這一規則存在一個例外,即張三因爲醫療目的需要酒,這樣一個事實將導致普遍性禁止規則的一個例外,張三不能飲酒這一結論應當被撤銷。

佩岑尼克認爲對於原因的權衡過程在論證中處於核心位置。在理論上,每一個原因都能並都應該相對於其他原因被權衡。每一個法律規則,就如法律制定者所展示的那樣,都可能是衡量(weigh)和權衡(balancing)法律原則的結果。所以,當一個人認爲他應當做什麼時,必須考慮與之相關聯的所有(道德)原則和價值,一項明確的法律義務是在對“所有關聯因素”進行衡量和權衡的基礎上得以確定的。①

通常情況下,在確定規則內容時對“所有關聯因素”的衡量或權衡這一過程是由立法者來完成的,他們把對道德或價值進行衡量的結果凝固在規則的文字表達上,司法者或一般公衆只要根據法律規則的字面含義應用於個案的解決即可。這種案件通常被稱作常規案件,涉及“常規案件的法律思考”,此時,我們無需衡量規則,而假定它們是正確的。同時也存在着一些“疑難案件的法律思考”,這種情況下,規則和原則在衡量的基礎上都是可反駁的(defeasibility)。“所有的法律規範都在其內容的可改變性意義上,具有可反駁性的特色。”②可反駁性的意義是指:對於一個法律命題或結論而言,既有支持它的許多理由也可能有更多反對它的理由,某些真或正確的命題並不絕對或恆久性地爲真,這些命題的真或正確性隨時可能被更強的反面論證所否定。而且也並不僅僅如此,對於法律規範的① alexsander peczenik, jumps and logic in the law: what can one except from logical models of legal argumentation?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4,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p.299.

② alexsander peczenik. the passion for reason[a]. luc wintgens. the law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my philosophy of law[c]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理解是基於對法律規範的文本的理解,因此法律解釋必不可少,對於一個法律推論中的規範命題,事實上我們也不可能獲得對於其內容的確定的認識。因此作爲推論前提的法律規範如果不能保證其真,則推論則是可反駁的。

第五篇:如何科學的記讀書筆記

如何科學的記讀書筆記2014年6月12日

研究,要放的那些最好的方法注意到或者信息直接進心地圖,寫注意到研究更有效率。 許多次要求根據傳統寫的通路, 這寫具體說研究指出方法的我文章的收集:

注意進讀概要的摘錄的將軍, 贊同幾個想法, 形式和詞語不難, 書的經驗注意到一點麻煩, 但是理解象辯論一樣長的那, 在這3 種元素之間的關係的辯論和證據,他們將容易贏得,但是因爲書是一份正文和有的討論。 我認爲它終歸失敗,因爲你學習任何它。 爲了具體的應用的只實際上的將來的很多種實際的工作,而讀一種每日的筆記本類型, 即,訂購應該使用。

閱讀注意到, 參考讀書或者文章的人們, 記錄遇見和那他們經驗,經驗,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寫下它一樣式。 有著名的古老的漢語學習經驗的學習,以便需要被叫爲學校: 街 在手邊,保羅的大教堂,kou dao,xin dao。 這” 手” 是研究筆記。 在讀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之後,根據不同的形勢,準備的閱讀注意到。 通常使用的形式:

1,抽象學校的筆記本

抽象閱讀注意到, 在學校當他們的研究,工作時,研究與陳述有關的問題,根據原先的段落,因此向下準確地再生。 在參考之後選出原先的正文, 包括標題,作者,出版單位,出版的日期,和容易證實引語的頁號,等等。 選出有選擇關於是否天氣有用選出。 筆記本選出可以被分成:

(1) 索引閱讀注意到

指出索引閱讀唯一記錄文章的標題,源頭指出。 書(例如目錄,bian 朱,出版日期,書部門)。 如果它是, 記得要預定,章,部分, 如果雜誌記得時期,報紙會記住那個日期和將來容易發現的空間。 例如: 根據約翰: “在上誰李chuan” ,”<<光明日報>>嗎? <歷史>”

(2) 再生研究注意到的頁的原先的標題

複製原稿讀書和筆記本在文學內有獲悉, 研究光輝的陳述,段落和原始的材料的其他將來的應用。 那些選段在寫原先分類的那些主題,在那些背的參考內引用。

(3) 摘要

在原先的理解基礎裏,根據原先的命令,短暫放書的觀點,來自結論的選錄。 2,評論注意到閱讀

評論注意(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到閱讀不僅是一個選段, 而且關於他們看到主要觀點的內容, 書面資料的意見,也包括作者的筆記的感覺的自然的表示。 筆記本樣式評論關於個有時選出的做如此的度量標準的輪廓的要點。 -評論注意到下列種類:

(1) 第一個書背書

關於那些第一個書籤署,在最簡單的對閱讀的實踐之一注意到。 在那項研究過程中, 預定重要和大多數他們自己的經驗, 用一支緊挨着有一個符號的空白的話的鋼筆, 或者空白和背書,或者摺疊,紙文件夾評閱,等等。 這方法不僅內容的那些書加深理解可能,而且提供容易將來發現。

(2) 輪廓

概要是略述一本書或者一辯論的形式,辯論概要被zhi領土描述。 可以是本章,段落水平,書面摘要的主要內容的原先的概要。 筆記能用來研究陳述的原先的

正文和他們自己的語言的概要作爲這種方法可寫。

(3) 摘要

摘要和概要不同。 段落以段落寫一綜合摘要的全文的要點的輪廓將給要點寫信。 抽象能使用他們自己語言和一本簡短作品書。 除書的內容的客觀的說明之外還抽象,帶有一些說明的性質。

另一篇摘要,是一篇文章或者筆記的內容的簡短概要的一本書。

(4) 評論研究注意到

評論研究注意到,在它沒有發表意見或者注意到這樣的一項研究叫評論注意到的筆記本的難的點之後被讀書。 例如,魯迅時間,” loh mian 雜誌” 在部分裏: 沒有一張許可證的yan qing,” loh mian 雜誌” : 一個西湖和e王yan歌,” azolla” 話石頭,hongzhuang。 即,單詞慷慨,也已經失去相當多的努力,標題大學天棚的末端由於殘疾。 moqu過後命名,在夏天以前做的標題變化。 雖然鋼筆可能是,但是它足以說教養的強姦。

頁標題: yan宋fei 和文章話象一樣當時,過後更名,那些話保持,象那些孩子一樣,那些鋼筆可以被認爲先生 yan xu 和教養的強姦,這兩個可能是。 60句很少的話,一定寫三國家。 (魯迅” 通過發現的偷竊在確定外邊下落嗎? 毀壞分部書店(b) “)

(5) 補充說原先的研究注意到

研究補充說原先紙幣在書內或者讀原始條款,那裏對地方的補充不滿意。 應當指出增加的原先的正文被增加不自由,但是被在中心的想法周圍延長或者玩。 這是這種閱讀以筆記的形式寫關於那些書的內容的他們自己的意見。 3,經驗閱讀注意到

經驗閱讀注意到,以書面形式在讀他自己的知識,感覺,經驗之後,被一個筆記的收穫鼓舞。 它有下列種類:

(1) 注意

注意也作爲筆記知道,指出什麼時候讀結合經驗的要點並且寫是。 這筆記以靈活和完全不同的形式。 可以是短的。

(2) 經驗

書注意到經驗也被叫。 在讀他自己的經驗,想法之後,寫收穫。 這些項研究注意到在讀經驗時可以被寫, 我們總是能做一些辯論的原先的正文或者批評戲劇,值得討論的問題。 這樣的勸告書,通常基於他們自己的語言,而且由於原先的引語。

(3) 一項全面的研究注意到

閱讀是一項全面的研究注意到幾個問題或者關於相同的正文的一些書, 抓住他們的意見,意見的中心觀點和提出關於筆記的他們的意見。

上述3 類閱讀注意到,不管哪種頭贊同研究,工作,科學研究和寫服務。 當摘要時,筆記可以開始, 在讀很多之後,與相比較, 有一意見,你能寫注意到,更多經驗樣式,歸入科學研究範圍之內當時。 摘要總結:

適合閱讀注意不僅那些閱讀,那些正文的效率,而且改進科學研究和寫作技巧能。 通過學習和實踐以便學生完全理解圖書館的作用將不僅學習知識, 訓練能力鼓舞更多的學生想要探索。

閱讀注意到電話打印形式

學生研究注意到

(1) 紙: 16篇開的文章,水平,大約2釐米邊,1.5 倍空間的身體,在兩個專欄,第6字符間隔;

(2) 風格形式: 關於第4種大膽的斜體,第5 支歌的身體的3 個粗體的粗體的標題,小種類的名字

身體; 從其它聚會發表意見,” 意見” 在在大膽,那些說明的斜體v 內容裏的小話中的第4; “教師” 在4號的小的黑色的身體的最下面一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