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科學機遇故事》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科學機遇故事》讀書筆記

《科學機遇故事》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科學機遇故事》,這裏所介紹的科學家可多了,而我最喜歡的要數愛迪生了。

愛迪生生於1847年2月11日,死於1931年10月18日,享年84歲8個月零7天。他一生憑靠高度的智慧和驚人的勤奮,創造了xx多種發明,也就是平均15天就有一種。正是這些發明,給當今世界增添了異彩,使我們享受到了它的智慧和福音。俗話說,夢想是現實之母。每一個成就了偉大事業的人,都是一個夢想家。而他們所完成的工作,又是與他們的想像力、能力、毅力,與他們對理想的執著程度和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密切相關的,愛迪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用了畢生的時間尋求機遇,把他的每一個想法付諸實踐,他抓住了大部分的機遇。在他身上,直覺和決斷能力得到了極好的發揮。愛迪生爲了人們能用上價廉物美的好燈泡,廢寢忘食地尋找各種燈絲。他算算他用過的耐熱材料,一、二、三、四、五.......竟足足有1600多種。

後來,他發現竹絲燈絲能燃1200多個小時,最後熄滅了。熄滅了嗎?不,愛迪生的精神將永遠照耀着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像愛迪生那樣無私奉獻的人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應該學習他們不達目的不罷休、不怕困難的精神。他們雖然經歷了上百次的失敗,但是他們仍然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繼續……因爲,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換來的。

第二篇:科學機遇故事有感

讀《科學機遇故事》有感

生日宴上的發現是什麼?玉米葉上又有什麼祕密?是誰發現了單擺規律?水爲什麼抽不高呢?洗 碗水的油污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啓示......這些千奇百怪的機遇故事在黎渝寫的《科學家的機遇故事》裏都有。

《科學機遇故事》全方位地展示科學機遇發展的方方面面以及科學家的完整形象,儘量避免像教科書那樣平鋪直敘地展現科學技術的“一般知識”。 此書用或波譎雲詭、動人心魄,或懸念迭起、引人人勝,或山重水複、雲遮霧障,或柳暗花明、煙消日出的故事,讓我在輕鬆閱讀的同時,領略到科學機遇的神奇魅力。

這本書記述了許多科學家通過某件事有了重大發現:醫生髮現了能量守恆定律,“瘋子”——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定律,伽利略發現了單擺規律,洛倫茨發現“蝴蝶效應”......也有些科學家有了偉大發明: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阿切爾發明郵票齒孔,杜康發明釀酒法,蔡倫發明造紙術......這一位位科學家的智慧令我敬佩不已,一個個千奇百怪,驚心動魄的故事讀來也令我意猶未盡。

《科學機遇故事》你讓我深思,你讓我受益匪淺,你讓我意猶未盡!

科學家們的重大發現,偉大發明讓我覺得科學研究並非枯燥無味,而是多姿多彩的。每個人都會有機遇,重要在於有沒有抓住機遇。而科學家們都很好的抓住了機遇。伽利略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位充滿奇異想法的年輕人,隨時都在用他銳利的目光,搜尋着大自然中的“?”1582年的一個禮拜天,18歲的伽利略漫不經心地走進比薩的一座圓頂天主教堂,擠在教徒中間的伽利略卻被懸掛在教堂半空的一盞吊燈吸引住了。微風一吹,吊燈來回擺動,隨着時間的流逝,擺動的幅度也逐漸減小。只見伽利略右手按着左手的脈搏,嘴脣不時微微開啓。他驚異地發現,無論吊燈擺動的幅度或大或小,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總是相等的 。才智過人的伽利略,從吊燈擺動中發現了新的奧祕。

瞧,這就是科學中的機遇。來吧,讓《科學機遇故事》打開我們探索科學的大門!

第三篇:讀書筆記 第二次機遇

讀布熱津斯基《第二次機遇》

郭菁 13307090106

書籍資料:{bookname}:第二次機遇 三位總統與超級大國美國的危機

{author}:(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著;陳東曉等譯

{topic}:美國-現代史-研究

{isbn}:978-7-208-07593-1

{publisher}: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date}:2014

作者介紹:布熱津斯基曾擔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著名的戰略理論家和地緣政治學家。布熱津斯基作爲當今美國外交理論界的領軍人物,其豐富的國際事務經驗和深厚的政治、哲學素養使得他的的思想和言論對美國外交政策和對外戰略的制定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他的著作被封爲美國外交戰略界的扛鼎之作。

寫作背景:《第二次機遇》成書時期,美國正面臨着衆多的戰略難題,陷入冷戰後最嚴重的外交困局。而2014年大選已經開炮,共和、民主兩黨治國之道分歧嚴重。當時美國上下充斥着嚴重的“歷史焦慮感“。政學兩界對美國得對外政策正展開強烈的反思。布熱津斯基希望爲出於戰略十字路口的美國外交提供一個能夠擺脫困境並維持美國在全球格局中長就領導地位的建議。《第二次機遇》應運而生。

主要內容:

布熱津斯基從大西洋聯盟、後蘇聯領地、遠東、中東、核擴散問題、維和問題、環境問題、全球貿易與貧困等方面對冷戰後三位美國總統的外交作爲,做出了中肯而犀利的評價。他用”蹩腳“和”差強人意“總體評價了三位總統領導世界的能力。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爲美國加冕全球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契機。美國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大量的科技專利、軍事實力的強大,終於在漫長的冷戰結束後掌握了世界的絕對霸權。在掌握霸權後美國規定了自身的三項任務:1.在地緣政治方面管理、知道和塑造中心力量的關係形成一個更加合作的全球體系。2.遏制和終止衝突,預防恐怖主義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削減暴力維護世界和平。3.解決環境、生態等全球性問題,實現人類平等提高人類福祉。

首先是喬治·h.w.布什,他的任期恰好與歐亞大陸的鉅變相重合,他依靠權力和合法性來維護世界的統治,企圖建立一個”世界新秩序“。難以否認的是,布什在促成德國統一,

處理蘇聯的解體,海灣戰爭打擊薩達姆侯賽因入侵科威特,打擊中美洲卡斯特羅的反美民粹主義等方面展現了他的魄力。此時美國還有相當高的聲望,依然代表着自由與正義。老布什在這些方面展現了高超的外交技巧。然而,他沒能將勝利轉化爲全球性的歷史性成功,”世界新秩序“觀沒能利用美國的聲望與地位獲得實質性內容,一直停留在一個”權益性的框架“階段。處理中東問題方面,布什沒能最終解決巴以衝突,沒能徹底打壓薩達姆的氣焰,全面和平的前景依然難以捉摸,對核武器擴散約束瓦解的徵兆反應滯後。總而言之,布什缺乏一種更宏大、更雄偉的方向感來引領世界。

其次是比爾·克林頓,相對於布什而說,布熱津斯基給了他一個相對準確地的定位,他對國內事務表現出了更爲強烈的興趣。難以否認克林頓在促進美國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利用俄羅斯處理國內經濟危機的時機結束了軍備競賽,促進了歐盟東擴,鞏固了大西洋聯盟。同時促進了中東和平,緩和了巴爾幹危機。然而,他隨意與機會主義的決策風格,使得他的決策缺乏堅定性與連續性。克林頓沒能明確的界定外交政策的優先次序,沒能識別出首要的地緣矛盾。他的外交風格使得他沒能有效地制止核擴散反而招致了一些國家對美國的反感與厭惡。總而言之,自滿的決定論成爲克林頓日益上升的政治障礙,使他並沒有爲世界留下多少具有紀念意義的烙印。雖然在1995年美國的全球地位達到了頂峯克林頓已經成爲事實上全球制高點的佔據者,他的基礎也是不穩固的。

至於最後一位領導者喬治·w.布什用布熱津斯基的話說乃是“悲劇性的領導”。他的確具有強大的勇氣本能,但是也匱乏對世界形勢的瞭解,有着容易陷入教條化的習性。“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本可利用全世界對美國的同情與對恐怖主義的憤怒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團結,但是他和他的外交團隊在911之後將一種個人歷史使命感諸如自重,反覆重申:“如果你們不與我們爲伍,你們就是與我們爲敵。”這種自以爲是的單邊主義政策終於給美國的形象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傷。同時2014年的伊拉克戰爭也成爲了新保守主義夢想的墳墓,當然不言而喻的是它也成爲了美國的噩夢。

現實是殘酷的,美國在短短十五年間經歷三屆總統,卻沒能抓住蘇聯解體冷戰結束這個絕佳的時機,我們不能否認美國在這一段時間內取得的成就,但是短短十五年美國從一個一呼百應、衆望所歸的英雄形象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政策導致親者不和,卻促使仇者團結”的形象,從自由女神像到關塔那摩監獄,不得不說,三位總統所交上來的答卷是不盡如人意的。

儘管現狀如此令人擔憂,布熱津斯基也沒有對美國得未來失去希望,他對冷戰後錯失重大機遇的美國是否還有第二次機遇來領導世界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首先,至今仍無其他力量能夠有實力來扮演美國如見扮演的角色。美國的全球軍事實力處於獨霸地位、經濟實

力首屈一指、技術創新能力無人能望其項背,這都賦予了美國無與倫比的政治資本。此外,國際體系仍希望能有一個關鍵性的穩定性的力量,至少在短期內美國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作者寄希望於一個“睿智的第四位全球領袖”,利用時間仍然存在的對美國的好感,通過多年的精心努力與技巧,重建美國的信譽與合法性,讓世界大多數國家樂於見美國執掌全球牛耳。美國尚且有第二次機遇。

讀後感:

縱觀全書,布熱津斯基對三位總統外交風格與得失的評價可謂切中肯綮一語中的。字裏行間都可以看出布熱津斯基作爲一個外交戰略家,他的確擁有冷靜細緻的剖析與危機意識。他很敏銳的察覺到了美國早在布什任期中就出現的反美思潮並且有獨到的方法體系來應對。並且我們可以看到,布熱津斯基對於地緣政治是非常敏銳的,他的思想對於全球地緣政治思想和國際戰略思想的趨勢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他將自己的地緣戰略融入到了對每一位總統的分析中,對美國所處的環境做出了較爲準確的評估與判斷,從而使得人美對美國得戰略有着進一步的思考。

美國在爭奪世界霸權和地區把權的過程中所採用的最基本的戰略思想就是地緣戰略。布熱津斯基肯定了美國鞏固大西洋聯盟的作用。如何實現美國的戰略意義最大化,維持美國在全球格局中的領導地位是他恆不變的主題。他對於三位總統的評判恰恰反映出了他對美國未來領導人的展望:“具有歷史性和戰略性的眼光,避免過多的正面衝突,注重合作,鞏固國家間良好關係。”

十五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革,而美國卻錯失機遇沒能鞏固霸權地位,反而被戰爭所累,使得反美情緒高漲。當下美國雖然已經呈現出比較明顯的衰落跡象,但是目前仍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布熱津斯基認爲,美國需要做的就是構建一個擴大的西方,加強西方世界在全球權力系統中的分量,美國似乎還能憑藉自身的戰略優勢抓住第二次機遇,憧憬一個美好的未來。

布什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他在布熱津斯基的成績單上成績也似乎看得入(轉載請註明來源)眼。老布什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有着出色的應變能力與危機解決能力。但是他的短視不可避免的成爲阻隔他向前邁進的絆腳石。他的目光只侷限於處理當下的情況,沒有考慮過日後政策的走向。例如中東問題,他的確發動海灣戰爭挫敗了薩達姆侵佔科威特的陰謀,但是卻沒能夠爲徹底解決巴以問題提出一個較好的提案,這使得在日後巴以問題不斷升溫成爲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隱患。同時他也缺乏具體方向的指引,他提出的設想有很多隻是陷入口頭之談,沒能夠有實質性的框架和內容構建,沒能夠爲世界再冷粘接時候的迷茫指明一個主導的發展方向,可謂浪

費了大好時機,沒能夠利用美國的聲望來引領全球的歷史機遇。

克林頓兩次任期各有側重,他決斷的隨意性也暴露無遺。他專注於國內事務把外交作爲國內事務的外延。他在某些程度上對於外交問題持以一種很輕鬆的態度,但是外交的問題讓他無法完全置身事外。他提出了“全球化”的觀點,試圖逃避制定實施現實而長遠的戰略規劃,因而容易被眼前問題所困擾,被國內政治勢力所左右。克林頓上任時美國尚且沒有全球性的對手,但是他卻沒有抓住機遇,來構建一個具體的架構,去扭轉那些已經顯露端倪的危機。他對於核擴散問題不置可否,猶豫不決,首鼠兩端;也沒有采取措施來提高美國國民自我約束的自覺性,使得世界反美情緒越積越深,而克林頓卻渾然不覺。布熱津斯基對克林頓的描述有一個詞精準恰當,那就是“自滿”。作爲一個自由主義者,克林頓的全球化只能算是一種盲目的樂觀主義,沒有辦法有效的應對冷戰後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

小布什的領導對於美國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他並沒有好好利用9.11事件給美國帶來的契機來鞏固美國的地位,反而危險的破壞了美國的地緣政治位置,在一種新帝國的幻覺中陷入了一場對伊拉克的孤獨戰爭,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我們很遺憾的發現,伊斯蘭世界萌生了對整個西方世界的普遍敵視,中東局勢動盪不安,其他國家紛紛擴張自己的實力在暗地裏蠢蠢欲動,而美國的政策卻被廣泛恐懼甚至是輕視。小布什的政策完全由恐懼引導和激發,是典型的單邊主義與教條主義的產物。

小布什的政策不僅對國際形勢產生了影響也對國內民衆的情緒產生了極爲惡劣的影響,使得美國上下都充斥着一種歷史焦慮感。美國民衆從一開始對小布什言辭的堅定支持到最後立場的搖擺不定,都說明了小布什的外交政策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難以令人信服。這個充滿自信的民族正在轉變爲一個受恐懼驅使的民族,這樣的民族很難實現對全世界的領導。

布熱津斯基是一位始終堅信美國獨尊地位的外交家,他一直強調的就是美國主宰全球政治格局的合法性與到的地位。他藉助美國超羣的經濟軍事科技實力來爲美國政治上的領導全球提供基石。他要求一改小布什以爲強調軍事力量的單邊政策,靈活分析新時期的特點爲美國霸權主義披上合法的外衣。無論布熱津斯基如何掩蓋都不能隱藏其真實目的:“將全球超級地位化作友善的行動,從享有優勢到實現無所不能”。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清楚地看到,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並將其發揮到最大是布熱津斯基未曾改變的戰略出發點。布熱津斯基一直熱衷於維護美國在全球格局中長久的領導地位。

然而,布熱津斯基對於美國這種主導地位的推崇歸根到底只是一種觀念上的認同,缺乏進一步正式的基礎。作者在事後悲哀的承認:“美國的政策被全世界視爲在一個后帝國時代仍顯示傲慢的帝國主義特徵;在一個後殖民時代仍深陷殖民主義窠臼;面對一個史無前例的

相互依存的世界卻仍自私自利、冷漠無情;在一個宗教多元的世界卻對文化問題自以爲是。”美國相對力量削弱的趨勢沒有改變,很多不確定因素正使美國的優勢地位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美國也面臨着鉅額債務、貿易逆差的危險。布熱津斯基對美國領袖地位有信心但是卻底氣不足。

另外,在我看來,美國三位總統的政策之所以差別巨大不能形成一項統一長遠的對外戰略與美國兩黨輪流執政的政治現實是分不開的,這也是美國戰略缺乏連續性的原因。

儘管布熱津斯基對美國得的領袖地位有着樂觀的推測,但是大國興衰是歷史常態,世界多極化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人類歷史已經不存在永恆的霸權,美國雖然有着美好的憧憬也不能悖逆世界政治多極化的趨勢。到頭來可能也只是落得個事與願違的下場。

[參考文獻]

[1]王榮. 美國外交戰略的深刻反思——評布熱津斯基的著作《第二次機遇》[j]. 亞非縱橫,2014,04:54-58+60.

[2]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西亞非洲室博士 張春. 美國“大機遇”在哪裏?[n]. 文匯報,2014-04-04007.

[3]周葉菁. 美國的全球領袖之路——《第二次機遇:三位總統與美國超級大國的危機》評介[j]. 美國問題研究,2014,00:171-173.

[4]王洪霞. 布熱津斯基的地緣戰略思想[d].吉林大學,2014.

[5]張歡,王大騏. 布熱津斯基 國際大棋局的影子棋手[j]. 南方人物周

刊,2014,42:42-48.

[6]郭尚鑫. 地緣戰略與大國霸權——論布熱津斯基的地緣戰略構想[j].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4,05:117-120.

[7]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張建. 布熱津斯基指點美國外交戰略[n]. 文匯

報,2014-04-19007.

[8]郭尚鑫. 布熱津斯基的地緣戰略構想[n]. 學習時報,2014-11-19006.

第四篇:《漁夫的故事》讀書筆記

今天我們學習了《漁夫的故事》,被漁夫的勇敢和機智深深的感動了。

故事裏講了一個漁夫有一天打前三次網一無所獲,第四次的時候打上來一個黃銅瓶,打開錫封后跑出來一個魔鬼。可是,魔鬼不但不謝漁夫,而且還想吃提漁夫。勇敢的漁夫不但不害怕,而且把魔鬼騙回了黃銅瓶,封上了錫印,把它封到了海里。

漁夫和魔鬼相比,力量差得太遠了,可是他並不慌亂,而是積極開動腦筋,想出制服魔鬼的辦法。在我們生活中,也會遇到許多類似的情況,雖然世界上並沒有魔鬼,但作者卻告訴了我們:正義的力量一定能戰勝邪惡勢力,對付魔鬼那樣的兇惡敵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於鬥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戰勝它。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也要常常動腦筋,遇到什麼困難就應該像漁夫那樣要鎮定、冷靜,然後想辦法消除危機,不要慌亂、緊張。並且,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智慧可以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在學習上也不能每次都依靠父母和別人。不但日常生活要動腦筋,上課的時候也要多動腦筋。頭腦就像機器一樣越轉纔會越靈活。

智慧可以讓一個矮小的人打敗一個高大的人;智慧也同樣可以使人化危機爲轉機,化轉機爲安全。我們不能失去智慧,不能沒有智慧,我們應該讓智慧之花永遠盛開在我們的心間!

第五篇:《史記故事》讀書筆記

《史記故事》包含了從上古三皇五帝,至漢朝,講了無數位皇帝、賢臣。它讓我讀到了豐富的歷史,和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孫臏和龐涓的故事》。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孫臏原是名垂千古的孫武之後,和龐涓一起拜師學藝。幾年過後,他們倆學成,在岔路口道別。孫臏留在了家鄉。而龐涓去了魏國,得到了魏惠王的器重,從此戰無不勝。他不禁志得意滿,想讓孫臏來享福。孫臏大喜。來到魏國後,龐涓發現自己比不上他,就派人故意生事,砍掉了他的雙腿。孫臏不服,打聽到齊使來了,就回到了齊國。田忌由於賽馬事件向威王舉薦了孫臏。到最後,孫臏用他的滿腹經綸,打敗了龐涓,令他自殺。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感慨萬分,因爲他的虛榮心太強,又優柔寡斷,所以,他的死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他向魏惠王舉薦了孫臏,魏國反而會更強,惠王反而會更加器重他,因爲他是一個大度的人。

《史記故事》一共有59個精彩故事,其中:五帝的故事、宋國的興亡、趙氏孤兒、晉楚鄢林之戰、田單火牛破燕軍······真是精彩無限,讓我遨遊了一次歷史的海洋。在這裏面,不僅讓我讀到了引人入勝的故事,也教會了我許多從未聽聞的兵法和受益匪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