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上帝的禮物》讀書筆記

目錄

《上帝的禮物》讀書筆記
第一篇:《上帝的棄兒》讀書筆記第二篇:讀書筆記之《禮物》第三篇:禮物讀書筆記第四篇:上帝的禮物第五篇:《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讀書筆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上帝的棄兒》讀書筆記

也許,你一直生活在陽光中,從來沒有感受到黑暗的痛苦;也許,你四肢健全,從來沒有因爲行動不便而暗自悲傷;也許,你的一生走的都是陽關大道,從來不曾觸碰悲慘一詞;也許,你就是上帝的寵兒。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有那麼一種人,似乎是被上帝拋棄。

《瞎子》是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說。你說這個世界上怎麼有這麼可憐的人,似乎連上帝都拋棄了他。坎坷悲慘的一生,到死都沒有擺脫悲慘的命運。

瞎子,父母死後,靠姐姐救濟,他是一個無用的人,被鄉人看不起,愚弄,但是即使是這樣,他也無能爲力,只能忍氣吞聲。他是一個被世界拋棄的人,溫暖,關心,愛都跟他無緣,在他的生命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但他還是在周圍的人的唾棄下忍氣吞聲的活着。他沒有什麼奢望,更沒有什麼期盼,我不知道他的心是不是已經死了,就這樣渾渾噩噩的活着。

世人是無情的,對於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瞎子,拿他取樂,不知道他們良心何在,愛在他們那裏也許已經消失了,善良,已經不復存在。人們在閒着無聊的時候,或是生氣的時候總是會失去理智。或是對於一個看似對世界無用的人,生不出任何憐憫,有的只是唾棄。人們的勢利眼居然出現在了這裏。

瞎子,我覺得他是在放低自己,活的沒有尊嚴,苟且偷生,但是他還是堅強的活着,我不知道這樣子是不是叫堅強,也許叫隨波逐流,失去任何反抗的能力,卻沒有勇氣死。

莫泊桑還有一篇短篇小說叫《吊鐘》,也是寫殘疾人如何被上帝拋棄的,如何被世人拋棄的,但是不同個,吊鐘只是雙腳斷了,但是他還是有能力去行討,但他從來沒有感到羞恥,他也是那樣沒喲臉皮的活着,遭到世人的唾棄。最後吊鐘在世人的冷漠無情下,餓的實在不行了,去偷東西,結果送到監獄裏被打死了。

在世人的眼裏,他們是那麼的無用,無恥,吃喝都要靠別人。這說明一個問題,現實中,你要有實力,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不要靠別人,對社會,對別人要有利,只有這樣,你才能受到別人的尊敬。

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是我覺得,不是想到要得到別人的同情,應該想到要得到是別人的尊敬。這就需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受人尊敬的品質。不要總是覺得自己要依靠別人才能活,殘疾人也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不去依靠別人,這樣就會失去自我。不要總是覺得自己要依靠別人才能活。其實有很多例子,殘疾人的身殘志堅,感動着很多人。這是對社會,對別人精神的貢獻。

還有我覺得世人應該給與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站起來。而不是因爲他們有缺陷,就看不起,愚弄他們。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世界會更美好。

莫泊桑的小說中的殘疾人,其實,不是上帝拋棄了他們,而是他們拋棄了自己。上帝是不會拋棄每一個人,我們也不要拋棄我們自己。有希望的活下去,比渾渾噩噩的活下去,要有更多的意義。

第二篇:讀書筆記之《禮物》

讀書筆記之《禮物》

《禮物》的作者是美國暢銷書作家理查德.保羅.埃文斯。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它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發生的過程當中,它讓人看到了醜陋的東西,但更多的是讓人感受到愛、溫暖和善良。

先認識一下故事中的幾個角色。內森,主角之一,自幼患有圖雷特症,幼年時在遊戲中誤殺了哥哥,心中自此留下無法抹去的陰影,父親亦因愧疚而自殺,母親難以承擔種種劇痛,精神失常入院。自此內森的生活像一列出軌的列車沿着錯誤的線路跌撞而去,內心無法得到平靜。科林是一個患有白血病的九歲男孩,他天賦異稟,可以看透他人的靈魂,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的生物,經過他的撫摸,任何疑難雜症都能奇蹟般痊癒,但他卻不能治好自身的白血病,並且每送出一次“禮物”,他的病情就會惡化。埃迪森,科林的母親,全心全意愛着、保護着自己的孩子;利齊,科林可愛天真的妹妹;史蒂夫,科林的父親,與埃迪森離婚,在兒子住院期間從未關心過孩子;泰勒,科林幫助過的其中一個孩子。

故事發生在一個風雪之夜,內森和科林一家三口被困於機場。由於資金問題,科林一家被迫在機場大廳過夜,而科林還受着疾病的困擾。內森看到後便將自己的房間讓給他們,在他們交流的過程中,科林看到了內森善良的靈魂,於是伸出自己的手,將一份“禮物”送給了內森,治好了他的圖雷特症。內森倍感驚訝。之後,內森與科林一家的交往越來越密切,經常幫助他們,由於內森善良的靈魂,埃迪森讓他知道了科林的祕密,並且知道內森會保守這個祕密的。可是祕密最後還是被媒體曝光了。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在一個早晨,利齊的寵物狗跑出道路上被一個婦人的車撞到,失去了生命。利齊感到非常傷心,於是請求哥哥科林用他的稟賦救活小狗。科林答應並救活了小狗。而這一幕卻被撞到小狗的婦人看在眼裏,她知道了科林擁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央求科林的母親允許科林去拯救自己患有癌症的孩子泰勒。由於送一次“禮物”,科林的病就會加重,爲了保護科林,埃迪森拒絕了,但婦人的苦苦哀求讓她聯想到了自己,處於母親的同情,她答應了,並要求婦人保密。最終科林治好了泰勒,但天真、不知事情嚴重性的泰勒卻將科林送禮物的過程告訴了他的醫生父親。正是泰勒奇蹟般的康復引來了無數人和媒體的關注,科林的祕密也因此而曝光了。從此,科林一家的生活不再平靜,家門外每天都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人,有想要治病的,有想要(轉載請註明來源)報道八卦的,有想從中獲利而出售所謂的科林用過的物品的各種小販,有警察??爲了保護科林的生命安全,在警察的幫助下,內森帶科林偷偷溜出了家門,來到了另一個地方。也正是在這段時間,科林看到了內森的哥哥湯米,並將湯米想說的話轉告給內森,讓他不必再自責。內森多年來內心的陰影終於去掉了,並獲得了母親的原諒。

在這個時候,久未現身的科林父親史蒂夫先生出現了,他知道了兒子的天賦,也從中看到了獲利的機會。他將兒子的天賦作爲交易的籌碼,與他的老闆弗蘭岑進行交易,一方面讓兒子給弗蘭岑治病,一方面獲取弗蘭岑高價的報酬。史蒂夫先生利用自己父親的身份,從警察口中知道了科林的住處,不顧埃迪森的阻攔,並將埃迪森弄傷,關在儲物櫃裏,讓兒子給弗蘭岑治病。但是科林的禮物只送給心靈單純乾淨的人,所以兩次下來,弗蘭岑的病也沒有得到治療。這時埃迪森逃出儲物櫃,將這兩個無恥之徒趕走。

科林曾經跟內森說過,他見到了去世的外公,並知道了自己將在聖誕節之前離開人世。隨着聖誕節越來越近,科林的病也惡化了。在得知兒子將於聖誕節前去世的消息後,埃迪森含淚簽了放棄急救協議書。在醫院的日子裏,爲了不讓四個孩子成爲孤兒,科林用自己最後的力量拯救了一位車禍的母親,然後,在這充滿愛與悲傷的時刻,科林離開了大家。

故事的結局是科林離開了,但他留下了許多份“禮物”。他讓大家體會到了世間的愛與善良,儘管生活中會出現醜陋的一面,比如史蒂夫先生,但愛、溫暖與善良纔是生活的主旋律。“生命是殘酷的,禮物是溫暖的”。有愛存在,生活中就會出現奇蹟。“所有奇蹟都是愛的表現,這是奇蹟行進的路程。”

第三篇:禮物讀書筆記

《禮物》讀書筆記

南潯區長超國小羅衆英

暑期逛新華書店時偶遇《禮物》一書,對於這本書早有聽聞,這是一本激勵年輕人快樂工作、生活的好書,當然受用我——一名年輕的教師,引新東方教育集團文化研究院院長的話:“我想送給那些即將工作和正在工作的年輕人這本《禮物》。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爲了你能夠富足、自由、幸福、快樂地生活。”現把這本書中核心的思想摘抄如下:

一、把握此刻

?

?

? 專注於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發現其中好的方面,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信心和勇氣;將注意力放在此刻重要的事情上;

二、向過去學習

?

?

? 過去發生了什麼?我從中學到了什麼?現在我可以做哪些不同的事?

三、着手創造將來

?

?

?

? 現在有什麼是積極的,我對它們的感覺又是如何?美好的將來是什麼樣的?爲實現這樣的將來,我有什麼計劃?爲使之成真,今天我可以做些什麼?

四、把握此刻、向過去學習和着手創造將來並不是全部。只有當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明確的目標,並對現在、過去和將來重要的事做出迴應的時候,一切纔有意義。

慶幸給自己送了一份好禮物!

其實以上摘抄的思想,用我的程序化的語言歸納起來就四個詞:目標——計劃——行動——總結。我也一直把它視爲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準則,同時把它傳授給身邊的人,今天卻猛然有種大悟。斯賓塞·約翰遜先生只不過把這四個詞調了個順序而已,卻讓它實實在在成爲人生的“大禮”!

試想,如果一個沒什麼人生閱歷的年輕人,如果不先行動,怎能有更多的經驗和總結?怎能讓自己有更充足的準備去做下一步的計劃?又怎能去達到人生的目標?

而我自己,卻總是設定了目標、計劃,卻沒有堅持付諸行動,總是裹足不前。現在,就讓我把對《禮物》的領悟用簡單的文字做一次表述:

一、行動——把握此刻;

二、總結——向過去學習;

三、計劃——着手創造將來;

四、目標——使夢想成真。

第四篇:上帝的禮物

上帝的禮物

任啓慧

很久以前,有一個古老的傳說,上帝爲每一個人都準備了一份禮物,那就是“成功和快樂”。但上帝又不願意讓人們輕易得到這份禮物,因爲他擔心得到得太容易了,就不懂得去珍惜。於是上帝把天使們找來,商量如何把這份禮物藏到一個很難找的地方,讓人類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取成功和快樂。

一個天使說:“我們可以把禮物深埋在地下。”

上帝回答說:“不,不能這麼做。因爲人們只要掘地三尺,就可以找到它們。”另一個天使建議:“我們可以把禮物沉入黑暗的海洋深處。”

上帝還是不滿意:“不,那兒也不行。人類已經學會潛入深海的本領,不用費力就能找到它們。”

這時又一個天使說:“我們可以把禮物帶到雪山極頂,然後把它藏在那裏。”上帝再一次否決了這個建議:“不行,因爲人們最終會攀上最高的峯頂,然後再把禮物帶到山下。”

天使們毫無辦法,最後只好說道:“我們確實不知道該把成功和快樂藏在什麼地方。似乎天上地下,高山海洋,沒有什麼地方人類最不容易找到。”

這時候,上帝開口了,他說:“我想起一個地方,可以埋藏成功和快樂,這就是人類自己。我要把這份禮物深藏在每個人自己的身上,因爲他們永遠都不會想到,自己的成功和快樂,就藏在自己的身上和心裏。”

天使們一致叫好,然後就按照上帝的吩咐,悄悄地把禮物藏在了每個人的身上。 (選自《綠港文學》2014年第4期)

1.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

2.天使提議將“禮物”深埋地下、沉入海底、藏進極頂,你認爲天使的這些提議有何道理?

3.當上帝說要把這份禮物深藏在每一個人自己的身上時,天使們一致叫好,請問“好”在哪兒?

4. 續寫句式:

快樂如清風,吹走籠罩在人們心頭上的烏雲;,;快樂如飲料,一經打開便冒出誘人的沁涼。

參考答案

1.對話(語言)2.成功沒有捷徑,只有努力拼搏才能飽嘗成功的快樂與喜悅。3.一方面說明成功與快樂離我們並不遙遠,有時就在我們身邊;另一方面成功和快樂是要用心去體驗和感受的,而我們往往將成功和快樂視而不見,忽略了成功和快樂的存在。所以有的人似乎永遠也感受不到成功與快樂。4.示例:快樂如美酒,醞釀得越久味道越醇香;快樂如小溪,只有流入大海才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第五篇:《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讀書筆記

最近,我讀了朱鐵志寫的《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一文,感觸頗深。

作者開門見山,開篇即表明自己的觀點:看一個人的文明程度,我不太在意他的學歷,而在意他的生活細節;看一個家庭的文明程度,我不太在意其客廳的陳設是否雅緻,而在意這個家庭的廚房和廁所;看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我也不太在意官方報紙和國家電臺的說法,而在意普通民衆業餘時間的舉止。

作者隨後在文中寫到:遊歷歐洲,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僅是那些燦爛的古代文明,輝煌的現代建築,更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良好的生活細節。正是那些不動聲色的生活細節,構成了現代歐洲的文明精髓。那是一種經過多年積澱、浸潤在燃放們骨子裏的文明,也是最難模仿、非長期積累而不成的文明。對此,我頗有同感。今年暑假,我有幸隨團到歐洲旅遊,多次體會到了歐洲人注重細節的文明舉止,同時團中部分國人許多不拘小節的不文明行爲也多次“放大”在自己眼前。如:在任何一個歐洲城市的街頭,只要司機看到行人有過馬路的意圖,立刻會停車讓行人先過;而我們某些國人,視紅燈而不見照樣橫穿馬路;在盧浮宮參觀《蒙娜麗莎》畫像前,導遊再三叮囑我們不準照相、攝像,可個別團友仍偷偷錄相,而外國遊客沒有一個違反規定;在塞納河的遊船上,外國遊客大多都安靜地坐着,一邊傾聽廣播的介紹(多種語言輪流講解),一邊欣賞兩岸優美的景色。而許多中國遊客,大聲喧譁,上竄下跳地留影;購物、上車、上廁所等需要排隊的地方,只要超過兩人,歐洲人都會自覺地排隊,而我們呢?我們這個團每天都重複着這樣的場景——早上爭先恐後上車搶座位,吃飯時還搶座位,晚上趕到旅館搶鑰匙。特別不象話的是,個別家長“指導”自己的孩子,利用敏捷的身手處處佔得先機,全然不顧團中還有四對年逾六旬的老夫妻;我還聽導遊說“許多歐洲的旅館不願接中國團隊,因爲中國愛喧譁,不講衛生,吃自助餐常常剩下很多食物或帶走一些食物等等。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反思我們的教育,片面強調智育而忽視德育,德育的內容“高大全”,不注重做人的“細節”教育。社會上,不文明的行爲屢見不鮮,有負於我們文明古國、禮儀之幫的盛名。我希望我們每一位老師和家長,都要以身作則,從細節入手,一點一滴地影響和教育我們的孩子,使我們的下一代都能成爲舉止優雅、行爲高尚的人。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學校近年來已經注意了這一問題,並做出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比如:一走進入學校就有醒目綠底白字“文靜優雅、風度翩翩,是我們四小人的形象”,它時刻提醒着孩子和老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樓梯側面牆上貼有“上下樓梯靠右走”的標語提示牌,孩子們現在不自覺地養成了習慣;食堂就餐廳的牆面還掛有“食堂如課堂”的牌子等這些舉措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老師們讓我們繼續努力吧!記住“上帝存在於細節中,注重細節使我們離上帝更近。”

向你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找回你的生命禮物》讀書筆記

《心理治療師的禮物》讀書筆記

國小作文:上帝的禮物--哥哥

【隨筆】你得到上帝的禮物了嗎?——《上帝只給他一隻老鼠》讀後感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