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薩摩亞人的成年》讀書筆記

第一篇:薩摩亞人的成年——讀後感

《薩摩亞人的成年》讀書筆記

《薩摩亞人的成年》書評

《薩摩亞人的成年》書評

20世紀三十年代,瑪格麗特·米德因爲《薩摩亞人的成年——爲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一書而享譽全球。此書被稱爲“心理人類學”的奠基之作,被譯爲數十種語言,被尊爲人類學的經典讀本,在世界各地暢銷不衰,米德也一度被稱爲“世界祖母”。它最大的貢獻就是爲當時西方學術界正在激烈爭論的人性的塑造是先天還是後天的問題,提供了有力的佐證。米德在書中對於這個問題給予了明確的答覆:是後天文化一手打造了複雜的人性(即文化決定論)。

米德在書的導論中,開門見山地提出了她這次田野調查的研究主題——“使我們青少年騷動不寧的青春期危機究竟歸結於青春期本身的特性,還是歸咎於我們西方的文明?在不同的條件下,青春期的到來是否會呈現完全不同的景象?”她希望通過對完全不同於西方文明的美屬波利尼西亞的薩摩亞人的研究來解答這個問題。

米德於1925年到1926年利用九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到薩摩亞人的生活之中,全面的探訪薩摩亞人從童年到老年各個階段的生活狀況,特別是出於研究主題的需要對於薩摩亞的年輕姑娘們青春期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況進行詳細的描寫,最終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薩摩亞的青年人不存在如同美國青少年青春期的各種問題,他們的成長是自然的,平緩的。由此米德自信的提出:美國的青年人問題是由於西方文明造成的,完全可以通過教育手段進行解決。

由於米德調查實踐的切身性和調查結論肯定性,其書一出版就掀起了學術上的軒然大波。當時歐美學術界正對於人性的塑造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的問題進行激烈的爭論,米德的調查結論毫無疑問是人性是由後天決定的強有力的證據。米德和她的《薩摩亞人的成年》成了文化決定論的代表。

但是人性到底是有先天還是後天決定的呢?這始終是個問題。文化決定論雖然暫時佔了上風,但不能因爲米德的一本書就能得出定論。後來到70年代隨着生物學的興起,文化決定論又開始不斷受到生物學家的質疑或否定。

其實米德的書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注意。

首先是寫作文風。很多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說其調查內容描寫細膩可人,十分的引人入勝。但我覺得問題恰恰就在這個地方,我也覺得書中的景色和內容描寫十分的好,近乎文學作品,但作爲科學調查的報告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書中有個薩摩亞人生活的描寫近乎完美,彷彿薩摩亞人生活就是天堂,其青春期性行爲等近乎理想,於一般的常識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知道在其他的例如未完全解放之前的大小涼山地區,同是較原始的生活方式,人們解決衝突的方法決不是賠罪賠償就可以的;青年人不可能到處亂跑,輾轉於各個親戚家並都能受到很好的待遇,因爲青年人所能創造的勞動很難和他消耗的成正比;和瀘沽湖邊的走婚制度相比青年人雖然可能對於貞潔等不過分關注但也決不可能如米德描述的那樣毫無限制的近乎濫交。米德書中凡此種種很難使人信服。

其次,學問都有個宗主,看出處很重要。米德爲什麼寫這本書呢?正是應她的老師博厄斯的要求。博厄斯是從德國流亡到美國的猶太裔人類學家,對法西斯的反猶主義深惡痛絕。他的代表作是《原始人的心智》,其思想精粹是:通過理解“他者”來審視自我,其思想內核是對種族主義的極端厭惡。我們可以看出米德正是通過研究薩摩亞青年的生活方式(他者)來反觀西方文明下青年的青春期心理問題的。她繼承她的老師博厄斯的觀點,決不會認爲種族的差異(人先天的 - 1 -

差異)能夠決定人性,完全承繼她老師後天決定論的學說,《薩》一書也正好反映了這樣的學說。所以我們就不得不懷疑米德研究的客觀性。她是否是本着毫無偏見的態度來從事薩摩亞人的研究的就值得推敲,縱然她本人擁有客觀嚴謹的治學態度,也難免不知不覺受到從博厄斯那裏學習到的後天決定論的影響。

再次,米德用十兩章的篇幅來描寫薩摩亞人的生活,又用兩章來討論青年青春期教育問題。對薩生活的描述過於完美上已說過,在後面兩章米德所運用的言辭大大超出了一個客觀的科學工作者應該說的,過分的誇大了文化的作用,像誇大薩摩亞青年的成長,把他們說成是“很容易的事”,說薩摩亞決沒有文化衝突和精神病患者等等,同時也誇大西方社會中青年的問題,說西方文明的“形形色色”“斑駁陸離”造就了青年“層出不窮”的問題。這些都有失一個客觀的學者應該的科學態度。

80年代澳洲人類學家弗里曼出版了《瑪格麗特·米德與薩摩亞——一個人類學神話的形成與破滅》一書,針對米德進行了嚴厲的批駁。說米德關於薩摩亞的美輪美奐的描寫完全是一個謊言,米德從未與薩摩亞人同吃同住過,調查時間也只有5個多月而不是9個多月,米德只是採用訪談的方法來蒐集資料而沒有切身體會過他們的生活,很多資料都是道聽途說的。這本書一出,立刻震驚了人類學學術界。正如做口述史一樣,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口述決不可能與事實完全相同,口述者會加進自己的很多主觀想法並且有很多東西他們甚至不願說,甚至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口述者說的東西會與我們已知道的確切事實完全不同,這就是口述史的缺點了。米德從未與薩摩亞人一起生活,從未長期深入薩摩亞社會進行調查,而只是通過不正規的訪談的形式來蒐集資料,是很難接觸到事實的真相的。無怪乎米德書中的描寫是那樣的近乎理想化了,其實它就是米德訪談的那些人的理想狀態,而不是薩摩亞人生活的事實。

弗里曼指出薩摩亞的青年決不存在婚前亂交的情況,並且十分重視貞潔;薩摩亞同樣存在父母對青年人的嚴厲約束,根本不存在隨意離家出走的情況;薩摩亞的青年人同樣面臨大大小小的青春期問題,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同樣比比皆是;薩摩亞人解決衝突同樣激烈殘忍,有時甚至要付出血淋淋的代價等等。由此,有關薩摩亞人的情況真相大白。

這樣涉及到三個問題:

首先,學術造假的問題。米德是造假麼?誠然學術界不乏造假問題,但我相信像米德這樣的人類學家不會故意去造假,只是當時研究方法上出了問題。其一,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要求十分嚴格,要獲得可靠的一手資料更是難上加難。米德當時作爲初出茅廬的人類學研究者,無法深入調查情有可原。其二,米德是走進了先入爲主的研究誤區。不管是人類學研究或者其他所有研究,先入爲主都是要不得的。我們現在很多學者包括學生寫東西都是先認準論點然後找各種資料來支持自己的論點,這樣寫出來的東西看起來材料充足,實際上論據單一,過於主觀臆想,結論很難站得住腳。學術研究中的歸納和演繹都嚴格禁止先入爲主的研究方法,但我們發現無論大家小家其書其文都或多或少存在這一問題。拿宏觀史學研究來說,一旦抱定是疑古、批古還是崇古就很容易在實際研究工作中產生偏見。崇古的錢穆先生和批古的五四學者就是明顯的例子。一個抱着對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柔情與敬意一生爲古文化“招魂”,一個視傳統爲現代化的第一敵人,非要“清洗乾淨”。

其次,是不是弗里曼推翻了米德的論述就說明先天決定論戰勝了後天決定論呢?不然,先天與後天決定論不是薩摩亞一個地區的研究就能證明的,至今這也

是個說不清的懸案。依我個人觀點,先說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長髮育必經的階段,生理心理的急遽變化是先天就決定了的,但到底變化怎麼樣不是先天能夠預料的。我們中間不乏青春期叛逆至極者,也不乏自然過渡者,雖然先天決定了必經的青春期問題,但問題的大小及解決狀況則更多的有賴於家庭社會文化的影響。說到人性的先天后天問題,我認爲一些先天的因素例如基因等會決定一部分犯罪傾向嚴重等的問題,但相對於廣大的人羣來說先天的決定是十分有限的,後天的影響,文化的涵化可能要更具有決定性。非洲黑人在美國長大,行事作風思維方式同周圍白人沒有什麼區別便是明證。俗話說“潛移默化”,文化的影響是看不到的,王侯將相本無種,誰也不會說是天生就有農民的基因或是學者的基因,無非是後天教育等所影響的罷了。

再次,研究方向問題。米德的研究即使是可靠的也不能夠就完全證明後天文化決定論的正確性,像弗里曼的說法不能完全證明先天決定論一樣。同樣一個薩摩亞人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米德和弗里曼的結論完全相反證明了沒有任何研究能夠是一勞永逸、一錘定音的。學術科學的研究就是在不斷的爭論過程中走向前進的,非要求一個結論不是最終目的。

當然米德書中有一點我深表贊同,米德說到美國青年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青春期問題,認爲其中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處在多種文化的衝擊下,面臨的文化種類愈多,個人的思想衝突愈多。資訊的發達,文化的多樣性,現在我們的青年人面臨的社會狀況之複雜比之於原始社會,比之於古代社會絕對有增加,所以青年人所面臨的衝突與矛盾也許會更多。這一點是我深有體會的,選擇越多,越難做出最終的選擇。

對於人性到底是先天決定還是後天決定,我們有待於科技的進步與文化的探索,孰對孰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探討之中我們對於人類自身的認識不斷的深化了。

參考文獻:

瑪格麗特·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德里克·弗里曼 《瑪格麗特·米德與薩摩亞》商務印書館2014年

馬特·裏德利《先天,後天》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4年9月

《神祕的基因》京華出版社2014年1月

西南民族大學

第二篇:讀《薩摩亞人的成年》

我讀《薩摩亞人的成年》

剛開始讀完米德的《薩摩亞人的成年》,最先被吸引的是作者的語言,而後被感動的是薩摩亞社會的文化,最後被震撼的是人類學家那種投身於田野的真誠。

作爲一個剛剛接觸人類學的我來說,一開始,很不明白爲什麼那麼多人類學家投身於田野,去了解類似於原始部落人的社會?我在想,不一樣的社會環境造就的人們的心理肯定是不一樣的啊,那利用研究那些具有初級文明的社會對當今的社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我很是不能理解。我一直相信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拿《薩摩亞人的成年》這本書來說吧,作者通過描述薩摩亞社會的環境、文化、生活狀況等等,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同生理髮育變化一樣,青春期是每個姑娘生命歷程中一段不可避免而且必然意味着衝突和壓力的時期?很明顯,從這本著作的敘述中,作者給予了否定的回答。在薩摩亞社會,很少會出現衝突這種現象,孩子們之間是很平等的,他們也沒有什麼壓力,父母與孩子們之間的感情沒有那麼強烈,青春期的姑娘們是沒有多少自卑感的,她們從小就開始接觸性交、懷孕、出生於死亡等。所以薩摩亞社會的青少年並沒有出現騷動不寧的青春期危機。我當時在想,薩摩亞社會那麼和諧,青春期的孩子沒有多少叛逆心理,是因爲他們的社會存在啊,因爲他們沒有多少畸形的經濟發展,沒有接受多少象《厚黑學》那樣的教育,沒有多少象現在媒體火速發展的輿論壓力,沒有多少要處心積慮處理的多層社會關係等等,所以他們的社會和我們當今的社會是很不一樣的,所以研究他們來解決現行的問題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後來,才發現自己是很可笑的。

人類學的精華並不在於就事論事,他們強調的是人文關懷。《薩摩亞人的成年》並不是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樣來教育現代青春期的孩子們,他並不是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樣。作者通過描述薩摩亞社會的文化,來反思我們當今社會的文化,從而提出爲什麼我們的青春期會那麼騷動不安?站在一個沒有充斥着太多現代文明的社會裏,我們是不是更容易從內心來考慮這個問題呢?事實的確如此,褪去經濟理性、官方政策、厚黑的做人處事等,我們應該更容易發現我們現代社會的問題。我想,這也很好地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現代人都喜歡去那些比較偏遠的地方旅遊”吧!

第三篇:b人類學-薩摩亞人的成年 讀書愷愷議記錄

通識中心人類學-薩摩亞人的成年 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4年5月4日 下午15:10分

地點:通識中心

紀綠:陳思蒨

出席人員:江承緯、羅芝羽、葉玉芬、蔡鐘慶、林寧、邦遠

1. 前言

此次讀書會閱讀的書籍為人類學家米所著之「薩摩亞人的成年」,首先在看這篇文章時,需先閱讀黃道琳所寫的文章-文化決定論不能成立?-軒然大波的美國學界新爭議一文,先對此書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德所從事的人類學研究工作在人類學界所引發的爭議及討論先進一步瞭解。之後由南島所的邦遠為導讀者,簡述此書中第一章至第七章的重點及概要,並述發其閱讀此篇文章的心得感想。

2. 文章介紹

從第一章-薩摩亞的一日開始談起,探討薩摩亞兒童的教育,在薩摩亞男孩和女孩的臍帶處理方式不同,而孩子從斷奶後的主要照顧者就由哺乳的母親轉為六、七歲的小姑娘接手,這個章節在描述孩子到青春期前的生活。薩摩亞人的戶的認定是由血緣、姻緣和收養三種關係構成的,並受到了日常生活和相互間的經濟依賴等因素的共同制約;而等級(不是由出身決定的,而是由頭銜決定的)在薩摩亞是十分重要的,薩摩亞社會中每一等級的人都得遵守一整套的繁文縟節。另外在姑娘和同齡羣體的章節中提到了實際年齡與相對年齡的不同及重要性;社區中的姑娘中更能明白瞭解女性在薩摩亞的社會,除了等級外,是由年齡化分的。正常的兩性關係談到了妻子的地位永遠不會超過丈夫,因為她的地位是直接地取決於丈夫地位的高低。舞蹈是男女老幼都參加的唯一活動,在薩摩亞,舞場上的笨手笨腳會使人產生自卑感,這是很罕見的,因為在薩摩亞,只有性關係上的愚鈍笨拙及舞場上的笨手笨腳會令人自卑。

3. 分享

陳所長:其實邦遠跳過去不講的第一章我覺得很重要,因為第一章很吸引人,以看似小說的劇情-曙光初照,新的一天開始了。…來帶領讀者進入文章的閱讀。而在這本書中別忘了序及導論有時候可以給讀者不同的幫助。另外,在方法論的問題思考及社會現象的判準性或整體性,都是值得關注的。談到了兒童,何謂「兒童」?是有其背後假定,而要了解青少年亦是由兒童來瞭解的。因為在社會學的領域中,“兒童”這個名詞不是自然的(不是必然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延伸出來我們可以再思考一個問題,-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主要機構嗎?如果我們不是以兒童為中心的社會,芭比娃娃和麥當勞會如此盛行嗎?

通識中心人類學-薩摩亞人的成年 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4年5月11日 下午15:10分

地點:通識中心

紀綠:陳思蒨

出席人員:江承緯、羅芝羽、葉玉芬、蔡鐘慶、林寧、邦遠

1. 前言

從對待人格的態度、普通姑娘的經歷和個性、衝突中的姑娘、壯年與暮年及從與薩摩亞的對比中看我們教育問題及為選擇而教育等章節。

2. 文章內容討論

從之前好幾個章節在討論薩摩亞社會中姑娘的生活情形,但是最終來說,姑娘們是生活在生物學的家庭中或是生活在成分混雜的戶中才是區別所在。而在薩摩亞的社會中,婆媳間的衝突較少,在文明社會中尚存的婆媳不睦現象,在薩摩亞人看來是為一種可鄙的笑料,在薩摩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紐帶非常脆弱,因而他們不可能意識到這是一個男子的母親與他的妻子之間的對峙,也不可能意識到導致這種永久矛盾的部份原因是嫉妒。

3. 分享

我們對於書裡談到的問題的解答,可能要從社會環境中尋找答案,因為社會現象本身不會說話,此外,還要注意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力。而最後書中提到的,我們更要關注的是在教育方面,不僅學校教育,連家庭教育都要教會孩子們怎樣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生活現今多元化文明的社會裡,相較於其他的文明社會僅僅承認一種生活模式而言,我們有選擇的可能性,即我們承認有許多可能的生活途徑,我們-掌握著多種生活方式的人們-能否讓自己的後代在各種生活方式之間自由地作出自屍的選擇呢?

在方法論的爭論上,其實在你看了這張桌子,你已經給了它一個位置,這樣子就是一個觀點的認定了,早在你思考前就已烙印在心裡了。而對於現象的理解,不應完全來自感官,思考與軀體是很複雜,並非能二分法的。

林寧:看完書後我覺得在現在的社會中,社會化的過程中給予孩子的觀念是在不同的社會中都看得見的!芝羽:我本來覺得薩摩亞的社會是奇風異俗,但後來我仔細想想臺灣的文化是什麼,或許我們的文化特色對別的社會而言也一樣奇怪,所以我從薩摩亞反射去想美國的問題,像作者的比較那樣。

通識中通識中心教育人類學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4年5月18日下午3:10

地點:通識中心

記錄:馬瑜婷

【同學報告】:

此次讀書會所閱讀的書目及範圍為「新幾內亞人的成長」1~12章。全書中貫穿全文的主要重點為”財物的交換”,和薩摩亞人的社會相較之下,此處的社會組織較為鬆散,也較自由化,沒有發展出所謂會所之類的地方來規範社會上的成員。由於財物的交換很盛行,因此成人的生活是基於交換而發展出,其中幾乎每位成人都背負了一大筆債務,一生需要花費多數的時間在還債這方面上。此外在教育兒童方面,兒童的生活不會被過渡干涉,除了一些對於物質的態度特別嚴格訓練之外。這本書和另一本「天真的人類學家」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對於財物方面的敘述特別重視,但其財物的繼承方式和多瓦悠然人不同。

【老師回應】:

介紹本書的主要架構,第一篇是較為整體性地描述社會的行為;第二篇是對比於作者所生存的地方-美國;第三篇則在於方法論上的介紹。相較於上一本書,薩摩亞人的描述較為冗長,沒有結構性,但此本書有明確的架構,不會被引導而迷失了自己正在念的章節;薩摩亞呈現出較多的個人意象,而本書則較多一般性的方式來呈現個體差異及人格的發展;薩摩亞使用同質性的方式,但其中描寫的例子卻呈現出鮮明的個人特質,本書則不見這種個人人格特質的不同,反而是較為一般性的描述社會現象。1970年代,人類學家卡斯塔內達所著「唐璜的門徒」,透過個人經驗來談人類學的知識,當時也引起蠻多的爭議,用何種方法去理解民族誌的對象?此種理解是經驗性的?呈現出了人類學這個黑箱子內是很複雜的東西,雖然勾勒出了一些當地的社會文化,但這並不表示即為全然的人類學知識或研究。此外在談到何謂現象這個問題,我們如何去判斷一本民族誌的好壞?由mead的這兩本研究,帶出了此民族的對話。

【結論】:

在民族誌研究中,到底研究者的角色是什麼?又民族誌是否由研究者所建構?馬凌諾斯基對民族誌研究的寫作建議如下:可分為三種不同觀點來描寫,分別是1.研究者的觀點;2.報導人的觀點;3.當地居民的所作所為。

最後,建議大家回去閱讀後面的部分時,可以注意以下三點:

1. 作者如何對他所描述的這些背景做出回應?

2. 是否可以藉由養育小孩的方式來改變生活?如果小孩的養育是由社會所決定,那是否可以藉由改變社會進而去改變養育小孩的方式?

3. 帶入人格因素,是否意味著養育小孩在於形塑人格?而人格是否提供了一個中界點的可能性?改變一個小孩的教育就有可能改變社會嗎?

心教育人類學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4年6月1日下午3:10

地點:通識中心

記錄:馬瑜婷

【同學報告】:

此次讀書會的閱讀書目為「新幾內亞人的成長」第三篇-附錄部分。

1. 此社會為父系社會,家庭概念相對地較為明顯,因此子女特別被重視。

2. 語言可以建構出一個人的認知結構,透過語言可瞭解不同的文化。

3. 當中很大篇幅提到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不太瞭解為何作者要一直提到這個部分?

4. 當全球化強勢文化進入了部落中,當地文化是如何地受影響?

5. 看完此本書最大的感想為,文化決定了一切!

【老師回應】:

首先我們這次閱讀的附錄部分,當中和本文有些關連,但也有不相關的部分。在觸及文化的問題時,先談到文化接觸的部分,剛剛提到的全球化介入,為何西方進入的物質有些東西會被接受,有些則自然地被淘汰?在這接受與不接受間有何內在的因素?而文明與文化也存在一些關係,通常人類會自認自己的文化為”文明”,而將它強加在那些所謂較原始的人民身上。在社會人類學科有「分類」的概念,分類對於我們理解世界是很重要的,其中隱含了權力的關係。由遠流出版社所出版的「關鍵詞」一書中談到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在14世紀時文化指涉的是什麼?到了19世紀文化成為了界定人羣的屬性。這本書顯示出了時代背後的改變及進展,一個詞(文化)如何被引用、轉介並勾勒出時代的改變。例如我在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關於中國人的情、理、法觀念,當時有學者認為中國人是重情不重法,其實這三個字是互相連用、環環相扣的。反過來想,法的基礎為何?應該是建立在情、理上的,社會不停地在改變,但法也必須有一些基礎才得以訂立,這個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理。20世紀初,當時有一個觀念認為種族決定了人的行為,但後來被駁斥,理由為文化影響層面較大。同質性的社會過程如何形成?必須回到這個社會普遍的教養方式來呈現。文化如何影響人民?在同一時代出生的一羣人就會有共同的行為模式嗎?其實學習環境背後都有一共同的價值觀,但這種價值觀是否影響了這時代的所有人?在不同環境生長的人民會呈現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及態度。

第四篇:讀《薩摩亞人的成年》與《菊與刀》

讀《薩摩亞人的成年》與《菊與刀》

石林紅

摘要:《薩摩亞人的成年》與《菊與刀》同是人類學史上的鉅著,它們給予我們的啓示是巨大的,包括文化在社區中所起的作用,兒童教育,兩性差異反思,爲選擇而教育等。筆者試圖從薩摩亞和日本文化的對比中,對我國教育進行反思。

關鍵詞:薩摩亞人的成年、菊與刀、文化

一、瑪格麗特.米德與魯思·本尼迪克特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mead, 1901~1978),是世界上偉大的女人類學家,美國文化與人格學派的傑出代表,田野考察的先驅,以研究太平洋無文字民族而聞名。她曾實地考察過南部海域七種不同的文化,並撰寫了相應的研究專著,尤其在心理學和文化(如性行爲的文化制約、天性以及文化變化)等方面的研究領域成績卓著。她一生共發表論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12本,其中,《薩摩亞人的成年》《新幾內亞兒童的成長》和《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是米德所有著作中最聞名遐邇的3部力著。1979年米德被追授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最高公民榮譽。

1925年,年僅24歲的米德孤身一人,前往距美國本土萬里之遙的太平洋的薩摩亞羣島對當地的土著部落進行了爲期9個月的田野調查,研究了3個相鄰小村的50名姑娘。她希望在薩摩亞弄清楚,使美國青少年騷動不安的青春期危機在原始文化中是否會呈現完全不同的景象。1928年,米德出版了《薩摩亞人的成年》(growingup in samoa)一書,該書的副標題是“爲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在這本著作中,米德力圖說明“人類(野蠻而未經教化的原始人類)所賴以生存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是如何塑造人格的”。簡言之,她力圖找出決定人格的文化因素,以挑戰先前盛行的認爲青春期特徵具有生物學普遍意義的“遺傳決定論”。儘管她並不否認生物學因素對青春期的影響,但她指出文化因素對發育有着更爲重要的意義。此書一經出版後便引起極大轟動,被譯成了16種語言,發行量達數百萬冊,是很多大學生學習人類學的必讀課本。

魯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國當代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民族學家,詩人。1887年6月5日生於紐約,原姓富爾頓(fulton),兩歲喪父,其祖先曾參加美國獨立戰爭。1909年畢業於瓦薩爾學院,大學時期主修英國文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10年赴歐,回國後曾執教於加利福尼亞某女子中學。1914年回紐約。1919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美國文化人類學之父博亞斯專攻文化人類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從1936年起任該校人類學系代理主任。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寫成《文化的類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書。1940年著《種族:科學與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種族歧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對羅馬尼亞、荷蘭、德國、泰國等國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對日本的研究,即《菊與刀》一書成就最大。戰後,她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當代文化研究”,於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歲。

本尼迪克特與美國人類學家m.米德一起,結合心理學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學派中的一個支派,即心理學派或民族心理學派,又稱文化心理學派、種族心理學派。該派認爲,人類文化各有其不同的價值體系和特徵,呈現出多樣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給人們的各種行爲以意義,並將各種行爲統合於文化整體之中的法則。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爲各種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們的行爲是受文化制約的,在任何一種文化中,人們的行爲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發揮和受到重視,而其他部分則受到壓抑。因此,文化研究應把重點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種行動和思考方式的內在聯繫,即文化的整體結構

上,重視文化對人格形成的影響。

二、田野調查,人類學的基本方法

田野工作(fieldwork,亦譯作田野研究)被認爲是人類學與其他學科的最主要區別之一,田野工作方法的成熟被認爲是現代社會人類學、文化人類學成熟的標誌。在人類學史上,馬 凌諾夫斯基(b. malinowski)之所以被看作是劃時代的人物,就是因爲他在西太平洋的長年 “田野”工作經歷,並由此把人類學從安樂椅上解放出來,成爲一門當時最具魅力的學科。自那以來,所有欲在人類學領域有所貢獻的人都計劃着到“田野”裏去,在那裏長期“駐紮”下來,挖掘“地方”知識(local knowledge),以求反觀“自我文化”,對整個人類的文化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所有人類學專業的從業者也都必須接受田野研究的嚴格訓練,學位論文撰寫必須以較長的田野爲基礎,所以人類學的學子們在完成“開題報告”,取得“候選人”資格後,就奔赴各自的“田野”了,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後他才返回學校撰寫論文、答辯。總之,田野工作是人類學的不二法門,也是人類學長期以來引以爲榮的學術傳統。說一個人“沒有田野”,或者說“田野不過關”,均是在批評這個人是不合格的人類學者,同時也包含着其作品不太具備專業信賴的意思。對深入田野工作(intensive fieldwork)的強調,成爲20世紀的人類學最爲突出的特徵。

1920年米德在巴納德學院取得學士學位之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1925年,米德選擇到薩摩亞從事田野研究,她特別關注薩摩亞的姑娘,在薩摩亞居住的9個月期間,她對薩摩亞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都做了細緻的瞭解。“薩摩亞人習慣盤着腿席地而坐,她們用手從編織成的餐盤中抓食物吃,晚上就睡在地上,他們的房屋是用木柱子圍城的,用棕櫚葉紮成圓錐狀的屋頂,並用被水侵蝕過的珊瑚碎片鋪地。她們的全部物質環境都和我們不同。村子的四周,椰子樹、麪包果樹和芒果樹迎風搖曳。她們從未見過馬,除了豬、狗、耗子之外不瞭解其他動物。他們的食物包括芋頭、麪包果、香蕉、魚、野鴿子、半

1熟的豬肉以及地上的野果。”同樣她也對姑娘們對待孩子、性、人格的態度做了調查,這種

社會環境爲美國姑娘的社會環境做出了鮮明對比。

本尼迪克特在接受美國政府給予瞭解日本的任務是,美日兩國正處於交戰狀態,意味着作者必須“放棄實地調查的念頭,而這種調查乃是文化人類學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我無法到日本去,在日本人的家庭中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作風,並區分出哪些是關鍵性的,哪些是非關鍵性的。我無法觀察他們作出決定時的複雜過程。我無法觀

2察他們的下一代是如何培育的。”她主要是對生活在美國的日本人、戰俘進行詢問和訪談,

發現他們如何進行判斷的方法,根據他們的敘述來填補知識上的空白,並通過電影、圖書、文獻資料等掌握大量關於日本人的信息,從經濟行爲、家庭活動、宗教儀式以及政治目標來探討日本人有關生活方式的各種觀點。

三、文化的影響人的行爲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日敗局已定,美國亟需制定戰後對德、日的政策。對德國,美國比較瞭解,政策也比較明確,即武裝佔領,直接管制。對日本,美國不太瞭解。當時有兩大問題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會不會投降?盟軍是否要進攻日本本土而採用對付德國的辦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國是否應當利用日本政府機構以至保存天皇?本尼迪克特受美國政府委託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把戰時在美國拘禁的日本人作爲調查對象,同時大量參閱書刊和日本文學及電影,寫成報告。報告中推斷出的結論是:日本政府會投降;美國不能直接統治日本;要保存並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機構。因爲日本跟德國不同,不能用對付德國的辦法對付日本。戰爭結束,美國的決策同這位人類學家的意見一致,事實發展同她的預料和建議一樣。 1

2 瑪格麗特.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24.魯思·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3.

米德試圖通過對“他者”的研究來解釋發生在自己所屬文化中的一些社會現象,她試圖從那些有着數千年曆史、但發展道路和歐美大相徑庭的原始全體中選取研究對象,所以米德去了薩摩亞。在對薩摩亞人進行田野調查之後,米德發現,在薩摩亞羣島並沒有像美國國內青少年在青春期時呈現出的心理緊張、肇事、犯罪等社會問題的現象,這裏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米德指出:“薩摩亞的文化背景之所以能夠使生長髮育成爲十分容易、十分簡單的事情,究其原委,主要歸結於在整個薩摩亞社會所充溢着的那種普遍的隨和性。在薩摩亞這塊土地上,沒有人孤注一擲,沒有人蒙受信仰的磨難,也沒有人爲了某種特別的目的而殊死拼搏。??任何人的生活的步履都不會被別人所催促不停,也沒有人因其身心發展緩慢而受到嚴厲的責罰。相反,那些富有天資、早熟早慧的人卻每每受到扼止,以期他們當中最

3爲遲鈍緩慢的人能夠趕上他們。”

日本人人格上的兩面性,薩摩亞的緩慢生活節奏都是源於文化的原因。這種通過“他者的眼光”進行審視,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不同的民族爲何衍生出不同的性格特質,以及不同的人羣爲何在同一問題上所採取的不同態度。

四、 薩摩亞與日本的兒童教育

薩摩亞普通人家並過於重視孩子的生日,第一個孩子必須生在母方的村子裏,在孩子出生前的幾個月中,父方的親屬爲懷孕的母親提供食物,而母方的女性親屬則忙碌着用純白的桑皮土布爲孩子製作衣裳,用露兜樹纖細的莖葉編織草蓆以用作孩子的墊褥及其他洗滌用具。孩子的生養從來沒有什麼祕密,按照慣例,在孕婦分娩時守護的人可以任意嬉笑打鬧,即將做母親的人既不能當着人翻動,也不能叫喊,更不能呵斥。孩子出生後在一些簡單的儀式後新生兒就再也不是人們興趣的中心了,他們的生日會被人們漸漸的淡忘,直到青春期以後才能重新獲得舉足輕重的地位。孩子一般由母親哺乳,從一週起,人們在餵奶的同時會添加一些輔食,如椰子汁、甘蔗汁。照看孩子的任務往往是由6、7歲的女孩子擔任,年齡較小的小男孩也有照看弟妹的責任,但到了8、9歲以後,他們一般就從中解脫出來了。女孩一直要到青春期的時候才能將照看孩子的責任轉到比她們小些的女孩子身上,開始瞭解一些較爲複雜的生活技能。

在日本允許嬰兒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隨着幼兒期的過去,約束逐漸增加,直到結婚前後個人自由降至最低線。這個最低線貫穿整個壯年期,持續幾十年,此後再次逐漸上升。過了六十歲,人又幾乎可以象幼兒那樣不爲羞恥和名譽所煩惱。人本人非常喜歡男孩,男人喜歡男孩是因爲兒子是爲了自己死後有人在佛壇靈前跪拜,是爲了綿延家系,傳宗接代,保持家門榮譽和財產,婦女需要兒子也不僅是爲了感情上的滿足,而且是因爲婦女只有當了母親纔有地位。在日本,分娩與性交一樣隱祕。產婦在陣痛時不能大聲呻吟以避免讓人知道。母親要提前給嬰兒準備新被褥和小牀,因爲,新生嬰兒不睡新牀不吉利。嬰兒出生後的頭三天不給哺奶,因爲日本人要等着流出真正的奶汁,三天後,母親也以給孩子餵奶爲樂事。日本的嬰兒通常是先會講話,後會走路。爬是從來不受鼓勵的。傳統的習慣是,嬰兒不滿週歲不能叫他站立或走路。孩子對父親,他只能表現尊敬。對孩子而言,父親是等級制上高層次的代表。孩子可以對祖父母縱情撒嬌,雖然祖父母同時又是受尊敬的對象,祖父母並不承當教育孩子的角色。哥哥和姐姐都奉命要寵愛弟妹。日本人十分強調教師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動作,孩子則必須老老實實地模仿。兩歲之前,父親就讓孩子盤腿端坐,兩腿盤起來,腳背貼着地板。

六歲以前,女孩子的教育與男孩子的教育沒有本質的區別,只在細微末節上有點差異。女孩子在家裏比兄弟受的約束要多些,事情也要多做些,雖然小男孩有時也得看護嬰兒。從六歲起到九歲,她們逐漸懂得對社會的責任,其情況和體驗與男孩大致相同。九歲以後,學3瑪格麗特·米德.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m].周曉虹,周怡,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157.

校就男女分班,男孩子們逐漸重視新建立的男性團結。他們排斥女孩子,害怕被人看見和女孩子說話。母親也告誡女孩子不要與男孩子交往。男孩子在懂得“自重”和“對社會的情義”之時,還不能說已懂得日本男子應負的全部義務。少女不學習“對名分的情義”的準則,沒有男童那種在中等學校及軍隊訓練中的體驗,也沒有類似的體驗。她們的生活遠比男子平穩。自從她們懂事的時候起,她們就受到一種教育:無論什麼事情都是男孩當先,禮品、關懷,女孩都是沒有份的。女孩子必須遵守各種各樣的約束,這種義務要她們自己直接承擔,無須父母強制。

五、《薩摩亞人的成年》與《菊與刀》對教育的啓示

(一)兩性差異是文化塑造的

在英語中sex和gender均有性別的意思,sex一般是指在生理上將人分爲男女兩性,而社會性別一般都引用gender,是指兩性被所屬社會與羣體所規定與要求的,符合一定社會期待的品質特徵的,包括男女兩性所持的不同態度、人格特徵和社會行爲模式。薩摩亞和日本的文化背景不同,對待兩性的態度也不同,那麼我們也應當立足於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背景,以社會性別的視角看待男女兩性。

在我國社會,儘管當前法律規定男女可以享受平等的教育,但事實並非如此,教育和社會領域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嚴重的偏差,主要表現爲女性教育仍然處於不平等地位。這種不平等包括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教育資源享有上的不平等,以及教育過程中發展期待以及發展結果的不平等。但是這些不平等都被淹沒了,幾乎所有的教育學以及與教育相關的學科都在“合理”的淡化現實中的不平等,都在“科學”的把性別不平等視爲正常的、自然地“性別差異”。我們應當發掘兩性差異背後的文化原因,賦教育以社會性別。

(二)正確對兒童進行性教育

在薩摩亞的社會裏,少女的等級的劃分是按照“年齡”,而不是按照“婚否”。在薩摩亞的社會裏,“性”,是“早早地就向孩子開放的天地”。16、17歲的薩摩亞的小夥和姑娘就可以互相戀愛,並且常常在棕櫚叢中約會,也時常會發生兩性關係,而這些在我們社會裏被視爲禁忌的場面,在薩摩亞的社會裏,村裏的小孩子也常常目睹。

在薩摩亞的社會裏,人們視性爲一件自然而快樂的事,每一個人都有充分享受性的自由。除了少男少女可以自由戀愛,自由享受性的快樂之外,在成人社會裏,妻子的出軌,也只需要幾張精編的草蓆就能彌合情敵之間的間隙。當然,酋長的女兒和妻子的性自由會被排除在外。那麼我們是否能說薩摩亞人比西方人更加開放呢?我覺得不然,西方人的性開放是建立在一夫一妻的基礎上的,但是在薩摩亞,由於生產力水平較低,他們還處在對偶制家庭階段,所謂對偶婚,是指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子在一段時間內構成夫妻關係。它與前兩種家庭不同的是,它雖然是一種很不牢固的個體婚,但卻不是羣婚。前兩種家庭形式還沒有擺脫羣婚雜交的特徵。在對偶婚家庭條件下,男女雙方有了明確的婚姻關係,而子女的存在又使這種關係趨於鞏固,但是婚姻關係沒有什麼條件的約束,它可以根據夫妻任何一方的意願而解除,以後雙方都有重新結婚的自由。例如我國苗瑤的“不落夫家”和摩挲人的“走婚”習俗。

在我國基本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性教育一直較爲缺乏,我們社會強調貞操觀念,強調結婚與否,強調婚前性行爲的道德問題。如果在孩子未成年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性教育,排除性在孩子們心中的神祕感,我想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四)爲選擇而教育

米德在文化與人格關係的分析中最終引申到當代社會的教育問題,因爲教育、文化和人格是互爲影響的。她正確地指出:“相反,我們必須把我們的全部教育努力傾注於訓練孩子的選擇能力上。教育不應當成爲某一種生活方式的特殊辯護士,不應成爲只形成一種特別思維方式而拒絕所有外界影響的絕望努力;相反,它應當爲所有這一切影響作好準備。不僅學校教

育應該如此,家庭教育更應該如此。”在早期人類學家所研究的簡單社會裏,包括薩摩亞在內的其他文明僅承認一種生活模式。和薩摩亞的單一社會模式不同,在米德所處的美國社會和我們當代中國社會,人們具有了多種選擇的可能性。一個存在着許多行爲準則的文明社會,對各種氣質迥異、天資懸殊、興趣不同的人都提供了能夠使他滿意的可能。我們當前處於一個開放的多元的時代,面對繽紛蕪雜的社會現象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我們決不能認爲只有—種生活方式是正確的。通過對薩摩亞人的成年過程的考察,米德主張應該樹立一種明確的意識———讓年輕人在各種生活方式之間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選擇。米德的爲選擇而教育的簡潔哲理爲我們提供了一個並不新奇卻未能重視的信息:教師應教會孩子怎樣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

長期以來,中國傳統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方式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師主要關注的重點是教給學生哪些知識,或者是“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而對於哪些知識是真正有用的,會對學生今後一生的發展都有積極影響,哪些知識僅僅是爲了應付考試,則考慮得不多;更沒有認真考慮過讓學生學會選擇“真正有用的知識”,以及教會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自己個性發展的生活方式。在今天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的信息時代裏,教育的重要任務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爲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在紛繁蕪雜的世界中學會選擇。教師、家長和社會不可能完全代替或剝奪孩子自我選擇的權力,包括文化選擇的權力,必須讓孩子在許多途徑和方向之前承擔起選擇的重任,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經受住生活的考驗,在暴風驟雨的洗禮下長大成人。

參考文獻:

⑴瑪格麗特.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⑵魯思·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⑶瑪格麗特·米德.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m].周曉虹,周怡,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 4

⑷鄭新蓉.性別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4瑪格麗特·米德.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m].周曉虹,周怡,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194.

第五篇:簡析《薩摩亞人的成年》,3000字小論文原創版

簡析《薩摩亞人的成年》

—爲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

司南

摘要:現代文明將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視爲一個處於特殊階段的特殊羣體,而這一切的來源是什麼,是與現代文明以及教育有關還是來自於人類的本性,作者爲了研究這一現象深入原始社會得到第一手資料與現代社會進行綜合對比,以期找到青春期問題的答案。

【關鍵詞】原始社會青春期社會制度

米德爲了不受到現代文明的干擾而考察人類的青春期心理狀況,提出對原始居民進行研究。米德選擇了薩摩亞這一地區作爲她的入手點,同時由於作者本身的性別原因而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薩摩亞的青年女性身上。由於原始社會的同質性比較強,共同意識仍在主宰社會,個人意識難以辨認,所以米德選擇瞭解五十名年輕姑娘來說明整個羣體的基本狀況。這些基本信息包含她們的家庭背景、價值觀念、成長經歷等等,這些信息也有助於我們瞭解整個薩摩亞的文明。

首先,米德用詳盡而樸實的語言描述了薩摩亞地區的生活場景,薩摩亞實際生活的掌控者是老年和青年男性,女性勤儉持家,男性則是漁夫或者農夫。當一個新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會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但是之後幼兒就不再是關注的重心,幼兒基本是由年齡稍大一點兒的兒童看管,它們受到的教育基本上是禁令式的命令。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女孩兒的任務基本上是跑腿和照顧弟妹,而同年齡段的男孩子早早就開始了基礎工作,產生了合作意識。等到稍微年長一些,責任與義務也隨之而來,女孩子們不得不學習編織技藝以顯示自己的勤勞,而男孩子開始受到集體的約束,爲了個人的榮譽而不斷努力。男孩女孩之間的職業分工並不相同,男性可以由多種職業以供選擇,而女性中間卻沒有專門的職業分工。

米德詳細描述了薩摩亞的各種制度:1) 繼承製度。人們從直系親屬中間選擇男性繼承人,從母系親屬中選擇女性繼承人,整個社會存在等級制度是非常嚴苛的。人們根據大量的繁文縟節來確定彼此的身份,這種制度實際上正是社會處於原始階段的表徵。2 )迴避制度。迴避制度其實也是一種禮儀性的規範,是一種女性不能夠和男性接觸的強制制度,“這種兄弟和姐們之間的禁忌的迴避,始於初省人際,至於老態龍鍾之時。” 3) 交往制度。在薩摩亞,人類最初的血緣關係仍然處於核心地位,“一個孩子突出的人格特徵更多地受到特殊的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少受到與自己同齡兒童的社會交往的影響。”4)團體組織。“奧馬珈”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內容來源好 範文網)年輕男子團體。而“奧拉魯瑪 ”是由女性組成的團體。“女性的地位完全依賴於丈夫的地位。未婚姑娘的主要活動就是伺候自己的長輩,在村莊的日常生活中她們所佔的地位是無足輕重的。” 對女性個人人格的徹底否定持續存在於這個原始社會之中。一般女性在社會中是不受重視的,對於她的活動範圍也有嚴格的規則。正是由於這種社會所給予的普遍漠視,女性也同樣對社會組織和家族譜系報以冷漠的態度。同樣在薩摩亞的刑事法規中,也沒有關於婦女的 第 1 頁

條例。嚴格的區分也存在於女性的正式工作和男性的正式工作之間,甚至在重大場合,還存在着男性對於女性的迴避制度。

迴避和對抗,是一個小姑娘在生活中養成的對待男孩子的基本態度。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愛情也在小夥子和姑娘們中間逐漸萌芽。未婚男女間的關係被米德分爲三種類型:暗地交往、公開私奔和隆重求婚。甚至還存在一種稱爲“莫託託洛”的偷奸少女的形式。這一切的交往形式都是在一種“公開的祕密”中悄悄進行。人們對待性關係持有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而婚姻關係也非常容易破裂,妻子的地位永遠低於自己的丈夫。

在薩摩亞,對舞蹈的培養和熱情從一個孩子襁褓之中的孩子開始,等到它們稍大一點兒,就隨着大人們打拍子以及在人們的影響下練習跳舞。米德指出:舞蹈在薩摩亞兒童的教育以及社會化過程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首先,它有效地衝淡了兒童們在通常狀態下由於所受的嚴格的支配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其次,舞蹈降低了兒童們對羞怯的敏感性。非正式的舞蹈更加接近現代的教育方法。正式的舞蹈表演是一種公認的社交性娛樂,在任何一種正式場合都有舞蹈表演。

薩摩亞的普通姑娘們對生物學知識知之甚多,而對社交知識卻知之甚少,她們的關於社會交際的詞彙量也少的可憐。而且由於過於高的胎兒流產率和人口死亡率,有關生死的事實對於孩子們來說也失去了神祕性。有關性的知識也由於隨處可見的性交活動得到普及,他們對性的本質早就有了生動的理解。沒有任何人認爲,將這些暴露給兒童是不體面的行爲,這裏並沒有關於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嚴格區分。就隨之到來的青春期而言,也沒有什麼人感到羞恥和遮遮掩掩。任何姑娘都能夠了解其他姑娘的發育情況。大多數姑娘的青春期的到來比性經驗要早上一兩年,性經驗要等到小姑娘們完全發育成熟時才能夠嘗試。情場角逐的祕密只在男人之間傳授,薩摩亞人認爲男性需要比女性更加主動。米德做出結論說:在薩摩亞,青春期青年男女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危機或壓抑,她們有條不紊的發展了一系列日趨成熟的興趣和行爲。而且由於薩摩亞人具有性常識的自由,姑娘們對性瞭如指掌所以不存在那種激烈的情愛爭鬥。

米德認爲:薩摩亞社會具有隨和性,這種特性來自於不對任何人過於關切,也不對人寄予厚望,這樣就免除了由於希望與失望而產生的敵意與衝突。而感情需要比較強烈的姑娘正是由於巨大的失望才成爲不被公衆所容忍的越軌者。在一個沒有強烈情感存在的地方,青春期的姑娘是不會受到任何過於強烈的心理折磨的。其次,由於原始社會的勞動分工並不發達,所以他們的宗教、法律和道德就越具有強烈的統一性,薩摩亞人的選擇不是基於感情而是基於習俗。而現代社會的勞動分工發達,個人意識得到發展,人們面臨各種職業和道德選擇,尤其是各種道德準則的交織帶來了情感上的普遍的矛盾衝突。

薩摩亞社會是一個同質性社會,缺乏異質性,它僅僅有一種生活方式並用它原封不動的教育後代。所以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不會在生理變化的時期產生強烈的心理衝突。而現代西方社會是一個異質性的社會,擁有多種生活方式,而人們僅僅被允許接受一種生活信仰,所以產生了衆多的衝突矛盾,所以米德認爲人們是否應該讓自己的後代在各種生活方式之間做出選擇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參考文獻:

【1】瑪格麗特.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m】.周曉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2】埃米爾·涂爾干.社會分工論【m】.渠東.譯.北京:三聯書店.2014.

【3】霍華德· s.貝克爾.局外人:越軌的社會學研究[m].張墨雪 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4]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m].吳燕莛.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