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桃源的密碼——《桃花源記》再解析

桃源的密碼——《桃花源記》再解析

桃源的密碼——《桃花源記》再解析

摘要: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裏所描述的桃源是他所以爲的一個理想社會的存在,有着與當時的外在社會不同的地方。我們把那些不同稱作桃源的密碼,並通過對它們一一的解讀,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陶淵明的理想。

關鍵詞:陶淵明  桃源  密碼

陶淵明筆下的桃源是神祕的,除了那個因好奇而“欲窮其林”的漁人,桃園外的再也無人有緣走進它的“絕境”。雖說“後遂無問津者”,但並不是因爲世人怠惰於尋找,而是尋找實在無果,才放棄了尋找。也許陶先生的本意就是不想讓世人找到的他理想的桃源,你再努力也是白搭。陶先生的桃源,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存在,陶先生在其中設置了他對這個世界的理想的密碼。

一、絕境。“自雲先是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這是一個空間上的絕境:那個幸運的漁人從一個“極狹”的山洞走進去的。“極狹”二字說明了桃源的難易被發現,而且從文中所述“遂迷,不復得路”可知,漁人進入的極狹山洞只是爲引進一個見證者而特意“臨時”設置的通道罷了,平時是不存在的。老子曾也設計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陶先生的桃源連雞犬之聲都不可相聞,這是陶先生的設置,是他理想中桃源的密碼;桃源的絕境還是一個時間上的絕境:自秦時居,不復出焉。桃源之外的歷史就停在“秦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源拒絕了桃源之外世界的時間規則,我想桃源中人不是“不知”境外之史,而更多可能是不想知道。這在漁人離開時桃源中人的叮囑中可見一斑,“不足爲外人道也。”他們是不願外人知曉桃源的。

二、美好。桃源的景色是優美的。一進入桃源便讓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圖,給人純淨的美好感覺。“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安然而祥和;桃源的生活是富庶的。生活在期間的人們衣着“悉如外人”,他們的生活並不因隔絕而落魄;桃源的人們是幸福。“黃髮垂髫,並怡然之樂”,老人和孩子們的快樂是有代表性的,可以象徵整個社會的和樂與幸福。胡適先生曾說過看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考察的三件事之一就是看這個國家怎樣對待他們的孩子。孩子們如花的笑靨裏洋溢着桃源的幸福。

三、知禮。對於桃源之人而言,漁人是不速之客。但他們對待漁人的態度卻很友善。雖“大驚”,但沒有用“非我族類”的眼光冷遇,更沒有亂棍驅趕之。相反,他們稍作問答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熱情好客,禮儀至此。當全村人知道了漁人的到來後,“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漁人在桃源停留的整個的過程中桃源展示出的是崇高的人性之美。

四、無官。陶先生在《桃花源記》的記述裏桃源的世界裏沒有官員的出現,存在還是不存在我們無從知曉,就陶先生對官場的態度而言,陶先生的理想世界裏我想應該是沒有官員的。即便有,也不會像柳宗元先生《種樹郭橐駝傳》所描述的官員那樣,“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桃源裏的官員也肯定是能懂“養人術”的官員。桃源的生活無官而有序,家園屋舍可以儼然,土地阡陌可以平曠,男女衣着可以悉如外人,黃髮垂髫可以怡然自樂……這是一種讓人欣喜的有序。

陶先生桃源理想密碼的根源在哪裏?我們可以回溯到老子那裏去,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我們還可以到孔子那裏去,《論語•侍坐章》裏孔子贊同過曾析的觀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當西方社會再老子和孔子那裏尋找人類生存的智慧的時候,我們又在未來看到了桃源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