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之《兩塊石頭的命運》

第一篇:《國家命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之《兩塊石頭的命運》

看了《國家命運》,感慨萬千。書再現了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初,我國科學家在經濟、技術、設備都很落後且核材料缺失的艱苦條件下成功研製“兩彈一星”的動人故事。

抗美援朝結束後,我國領導人充分認識到,缺少先進的武器裝備使我軍在戰爭中吃了大虧,也將使我國在國際上處於被動地位,因此決定研製我們自己的原子彈、氫彈,以及後來的人造衛星。在那個資金缺乏、技術設備十分落後、科研條件萬分簡陋且沒有外援支持的時代,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一批批年輕的高端科技人才,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物質條件和科研環境,突破重重難關甚至冒着生命危險回到祖國,用他們的一腔愛國熱血和嚴謹科學的態度,在這片中華大地上揮灑汗水,承載着一個泱泱大國的千年夢想,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奇蹟!

反觀今天,我們的錢包鼓了,我們的技術設備先進了,我們的科研條件是當年無法比擬的。是的,國家富了、強了,但“兩彈一星”的精神卻貧了。探索創新、淡泊名利、爲祖國而苦戰、爲科學而獻身,這些科學工作者最寶貴的閃光點,如今卻湮沒在金錢堆起的浮躁之氣中。今天的科技人員,又有多少能突破金錢地位的枷鎖,用嚴謹的態度,純粹地爲國家命運和科學本身而奮戰?

科學無止境,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知識決定命運、創新才能發展。歷史告訴我們,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枝附葉連,只有爲科學而奮戰、爲國家而拼搏,才能實現真正的國富民強。

第二篇:讀書筆記《生存態度決定專業命運》

讀書筆記:《生存態度決定專業命運》

該文是山東寧陽一中趙雷主筆的一篇關於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成長的文章,其中不少值得觀點我們借鑑學習。

教師能否成長,實現自己的專業化發展,取決於教師的生存態度,可是說,生存態度決定了專業命運。文章把影響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生存態度分爲五種,這五種態度對於一個教師的發展歷程具有一定的遞進關係,因此被視爲教師發展的五步曲。

工作態度:付出一點勤奮,收穫一份認同。教師的工作是繁雜的,不能用一句話簡單的概括。但是隻要我們竭盡所能、勤奮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獲得大家的認可。務實的工作態度、紮實的工作作風,是每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

教學態度:聽進一句批評,贏得一些反思。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善學、樂學、多學,還應該善於傾聽他人的建議甚至是批評,從中才能審思自己的教學工作,才能日積跬步、以至千里。謙虛謹慎、審視自我,這是一個教師的本份,更是專業化的基本要求。

學習態度:學習一點理論,寫出一點東西。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想嶄露頭角,關鍵是自己要有足夠吸引人的內涵。一個人,無論多麼忙碌,也別忘了學習,勇敢的拿起筆寫出自己的心得與感悟。這就是教育科研,一點都不神祕,只有堅持學習,善於捕捉靈感,纔會成功,是一個教師脫穎而出的敲門磚。

專業態度:分清工作的主次,着眼專業發展。排在教師工作的第一位應該是教學,對於教師來說,最大的成績就是教學能力得以提升,不要因爲兼顧了其他的工作就有了沒有時間專研教學的藉口。能夠分清主次,着眼於發展是一個教師專業發展的保重。

學科意識:樹立意識,共推學科發。教師專業化的內涵是維護教師的學科地位,保證教師的專業生存和發展。只有具備較強的學科意識,在自己的學科上做深、做精,纔可能出彩。

一個善於學習、勤于思考的教師不但自己感到生活有品位,克服職業倦怠,找回了教師這門職業幸的福感。只有明確了自己的生存態度,纔可能成爲一個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向着專業化成長。

第三篇:《馬克思的社會理想及其命運》讀書筆記

社會主義的實現離不開資本主義

馬克思的社會理想是實現“自由的人的社會”,並指出人的全面發展是歷史的目的本身,而使全人類獲得個人自由的社會主義是要在資本主義社會極度發展之後才能實現。

從馬克思社會理想的來源來看,他通過古希臘的城邦國家的民主建制、城邦國家權力的公衆性質和市民的“高水平的休閒方式”,看到了未來社會的某種雛形。而爲了實現人的自由和尊嚴,必須用民主制度代替等級制度。其主要條件是完成人的思想解放,認識到人自身的力量並且擺脫宗教和各種個人利益的束縛,並利用人的自由的、創造的活動取代僱傭勞動以實現勞動解放的要求。我覺得不論是在當時或者是現在,消除普遍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實施起來都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只依賴於個人勞動而取消僱傭勞動也不利於生產及資本的發展。

從思想解放和個人自由的角度來說,不同的國家制度下有不同的社會思想,相應的社會力量也主要是由執政黨所掌握的。19世紀中期的歐洲在經歷過宗教改革和資產階級革命後,民主共和思想有了一定傳播,各國資產階級政權逐漸建立,但民衆思想受宗教影響仍比較大,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對自身力量的認識不夠深刻,個人的自由民主並不是社會主流。即便是現在的中國,個人的完全自由也是無法實現的,個人利益要服從社會利益,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從揚棄私有制、實現勞動解放的角度來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僱傭關係仍無法被取代。18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發展,大規模工廠制度建立,相應地出現了象徵資本主義的僱傭關係。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雖然帶來了如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勞資關係不平等、無產階級受到壓迫等一系列問題,但其爲社會進步和全人類生活的改善帶來的巨大貢獻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應辯證地看待它。

在瞭解到資本主義的弊端後,後世爲實現共產主義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第一個就是前蘇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失敗後,列寧及時調整制定了符合馬克思社會主義概念的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成功表明了片面否定私有制、實行全面平均主義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不符合社會實際的,市場關係和自由貿易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斯大林執政後個人權利高度集中的體制存在嚴重弊端,人道主義完全被拋開,個人要求被忽視,政治、經濟等政策的制定沒有符合人民真正的需要,他的接任者爲改變這種情況進行的改革也脫離了人民大衆,這使得建立在強力實施的平均主義下的政權最後走向了覆滅。緊接着蘇聯的就是中國了,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所走的道路幾乎就是蘇聯的複製版,一樣的個人集權,一樣的平均主義,一樣的思想專制和個人崇拜,一樣的經濟衰退和社會危機。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發展證明了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中,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樣需要資本主義經濟,只要是爲人民、爲國家帶來了實在的好處,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都是可取的,一切都是爲了共產主義目標的最終實現而服務。也只有在擁有了一定物質基礎後,國家才能更好的向社會成員提供更高程度的個人自由,使人民擁有更多的權利。

第四篇:讀書筆記之領導力

讀書筆記之《麥肯錫沒有》

《麥肯錫沒有》是由伊麗莎白.哈斯.埃德莎姆訪談曾與馬文在麥肯錫公司或者在客戶共過事的92名高級管理者,直接深入瞭解他們的經歷以及馬文是如何影響他們的著作,本書詳細介紹了馬文.鮑爾在引導麥肯錫成長經歷中的精彩片段,向我們傳播着馬文的思想、遠見及其價值觀。這本書可以看着馬文的自傳,但至於馬文曾在克里奧(她的後妻)的要求下些的《馬文回憶錄》不知寫完或出版沒有?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位管理諮詢界的先行者的教誨吧!

本書分爲三個部分:將願景變爲現實(馬文.鮑爾、願景、行業、關鍵時刻的領導力與影響力)、領導的領導(鮑爾的影響力、激發組織的勇氣、培養下一代領導者)、附錄(包括三篇附錄、註釋、採訪名單及作者後記)。本篇筆記將按本書每章的順序進行,附錄部分省略。

第一部分將願景變爲現實

第一章馬文.鮑爾

本章簡單介紹了馬文的生平以及生活習慣。他的出衆之處就在於特別重視價值觀和個人品質。他的道德感和價值觀來自於他的童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響,他養成了與別人直呼名字的習慣,所有人都叫他“馬文”。從中學時代起,它善於溝通而且富於說服力,他刻苦勤勉、敢於冒險。1921年在祖父的建議下進入了布朗大學,(ibm的小沃森在沃森的幫助下也進入了布朗大學)畢業後,在父親的建議下進入了哈弗法學院。1927年,從法學院畢業錢的一個暑假與海倫結婚。1928年進入哈弗商學院,1930年畢業後加入了衆達律師事務所,1933年在朋友的徵求下,加入了詹姆斯.麥肯錫開辦的會計和工程事務所,6年後買下了這家事務所,並指引它成爲管理諮詢業這一全新行業的先河。

馬文從來不會爲了賺錢而賺錢,他堅信一家優秀的服務機構靠的不僅是技能與經驗,最重要的是其成賢德所作所爲。1966年,馬文撰寫了自己第一部著作《管理的意識》。從1945年開始,馬文始終努力致力於提升商界以至整個世界的福利,身體力行地參加很多商業和社區化服務工作。1985年海倫去世,享年81年,**年馬文再婚,去了他的老朋友克里奧.斯圖爾特,2014年,在馬文98歲生日當天,克里奧去世,99歲爲自己舉辦了生日派對(他的長子希望過的簡單些),2014年1月偉大的先行者和導師走了,享年100歲(實際99歲半)。

第二章願景

馬文在事業上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爲它是不可黨的領導意志,加上作爲依據的商業價值觀、高超的領導技能以及冷靜超然的邏輯思維。馬文在對11家倒閉公司的調查中,她認爲,首席執行官本該獲悉的信息被屏蔽了,罪魁禍首是企業的層級制度,因此他開始向首席執行官們介紹打破企業層級制度的必要性,並將自己的業務定義爲“管理諮詢”行業。1935年10月,麥肯錫決定暫時加入馬歇爾.菲爾德公司,暫時把麥肯錫於一家斯科威爾.惠靈頓會計事務所合併,1937年10月,麥肯錫在巡視菲爾德公司多家工廠時,勞累過度得了重感冒,隨後轉爲肺炎,10天后就去世了。

第三章行業與企業

馬文堅信,要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就必須直接和首席執行官合作,並堅守着管理諮詢這

條路。他認爲管理諮詢是一種專業,而不是一種買賣,他相信麥肯錫應該向醫生和律師那樣,通過把客戶的利益置於首位,時時遵循道德原則。

在職業生涯早期,親睹許多機構的倒閉,即使它是如此尊重自己的員工,如何給他們成長的機會,讓他們創造業績,但馬文知道讓麥肯錫人同樣幹勁十足,就不能採用層級制度,於是他構想這樣一個專業服務機構:

1,分佈遍佈全國,設有多家地區分公司。兩個方面因素:首先,在專業上贏得尊敬與投身所在社區密不可分,其次,當時目標客戶也都擴展規模,走向全國,就進設立可以爲他們更好的服務,而且省時省力。

2,有一致認同的鮮明的公司個性,就是這家公司給那些來與之接觸者或耳聞目睹這留下的印象。包括:

(1)專業價值觀爲基礎的領導。馬文這種廣爲推薦和仿效的價值觀爲基礎的領導特性可以歸納爲6點:

a 將客戶的利益置於首位,把自我與工作脫離。

b 始終如一而有思想開放。

c 以事實爲依據,從一線發展來解決問題。

d 從全局背景的角度和後續行動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和決策。

e 激勵並要求所有人拿出自己的最佳狀態。

f 反覆宣講公司的價值觀,確保每一個人都能理解,接受這些價值觀並落實到行動中。

(2)共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馬文想要避免的是說對答案卻答錯問題的情況。他說,企業倒閉最常見的原因不是因爲對正確問題提出錯誤的答案,而是因爲對錯誤的問題提出正確的答案。

(3)以行動爲導向。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從正確的角度出發來解決正確的問題,而最好的解決方案要儘快採取行動。

3,有才幹的敬業的敬業人士加入公司創大業,他們要積極參加與體現公司的個性並且有良好的收入。

4,對外部因素保持敏感/永不自滿。

5,又不斷更新的領導層,絕不是公司的生存發展依賴於某一代領導人。

另外馬文不僅致力於挖掘和培養人才,而且利用個人時間給他們提供幫助。他努力爲建造發展終生職業生涯公司,它不僅堅持安價值收費原則,並且提醒顧問們有責任爲客戶降低成本。 管理人才的成長主要來自於:

1,感到監督和執行職責的真正分量。

2,良好的領導與指導,包括直接上級對他們的指導。

3,經營良好的企業範圍,這種氛圍本身就能夠鼓勵管理人才的成長和發展。

第四章關鍵時刻的領導力與影響力

本章主要介紹他在60年所做的九大決策:

1,企業形象統一的全國性公司(1939-1945)

建立全國形象統一的全國性公司的原因:

首先,體現管理諮詢新行業的價值,突出專業形象,增強客戶信心,吸引優秀人才。 其次,爲了有效滿足全國性企業客戶的需要

第三,爲了使公司所有的個人和小組能夠以一致性的方式爲客戶提供服務。

最後,創造一個真正的品牌形象。

2,招募mba(1953)

1953年馬文做出了他漫長職業生涯中最具有創新意義的決策:招募剛出校門的年輕mba,而不是像以往那樣聘用有經驗的人,由於1952年至1959年對全國性擴張產生了重大影響,幾年後商學院改變了政策,要求申請人必須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其後麥肯錫也改變了自己的政策。(在《誰說大象不能跳舞》一書中,郭士納說到自己畢業後直接上商學院,但幾年後,改變了政策)

3,創立麥肯錫管理研究基金會並推出哥倫比亞系列講座(1955年)

20世紀50年代,麥肯錫在商界進一步擴展影響力和超越客戶項目具體工作的時機已經成熟,麥肯錫處於獨特地位,正好可以把企業領導、學術人士和企業諮詢專家聯合起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於是1955年創立麥肯錫管理研究基金會並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作。

4,公司性改制(1956年)

大1956年,隨着合夥人的數量以及合夥制所帶來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增強,馬文不得的重新考慮審視合夥制模式的恰當性與可能性,即使馬文不接受公司制,但在別人勸說和權衡下,接受了公司制改制。

5以統一的企業形象走向全球(1959年)

1953年,企業界中全球擴張的趨勢正暗潮涌動,美國企業紛紛在海外設立了子公司,或者直接購買歐洲公司,馬文極力主張麥肯錫進行全球擴張,但一羣合夥人羣裏阻力,在歷經6年的反覆討論後,麥肯錫在倫敦開設了第一家歐洲分公司。

6,不公開上市:想合夥人出售股份(1966年)

在20世紀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一些服務型公司紛紛上市,馬文堅持麥肯錫不上市。並將自己的股紛紛給大家。

7,堅持世代交替(1967年)

1967年,馬文從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的職位退下來。

8,反對dlj合資(1969年)

1969年本該不再參加關於公司方面的決策的馬文,果斷堅決反對與dlj的合資。

第二部分 領導的領導

第五章鮑爾的影響力

馬文認爲優秀領導者應有的關鍵品質:

1,誠信/可信.

2,從現實出發規劃、願景、採取實用“星期一早晨”方法把願景變成現實。

3,堅持原則/價值觀.

4,謙虛敬人。

5,強烈的溝通能力/個人說服力。

6,個人參與/s率先垂範.

馬文年輕時就認識到廣泛聽取各方人士意見的重要性以及培養良好傾聽技巧的重要性,也曾運用他的傾聽技巧來蒐集信息,檢驗自己偶爾過於偏激的觀點。

第六章激發組織的勇氣

馬文總是鼓勵員工在於客戶合作時擔當領導的大任,以激發他們組織中成員的勇氣,並知道他們發揮主動性,敢於面對老闆,傾聽他們的意見,摒棄層級制的控制和成規,本章通過三

個案例:荷蘭皇家殼牌挑戰全球領先企業的傳統組織結構(1956);普華國際會計公司爲諮詢公司提供諮詢服務(1979);哈佛商學院,提出採用案例教學法的理由(1979年)這裏不再介紹。

第七章培養下一代領導者

培養人才並授之以權需要誠信、尊重、關愛和信任,願意爲其發展投入時間和金錢,並且其他領導者也要有相同的信念。在規則、建設和領導麥肯錫公司的進程中馬文始終把信念放在思想意識中最顯要的位置,本中主要四個例子顯示受馬文影響的四位傑出高級管理者。他們分別是:

美國運通前董事長哈維.戈盧布,在麥肯錫工作20年後到ids工作,後來成功將ids命名爲美國運通財務顧問公司,成爲運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1963-1969年在洛杉磯分部工作的格雷.麥克道爾,後來馬克控制公司工作及創建了伊利諾伊州福利體系、

奧美公司創始人大衛.奧格威,將奧美的理念建立在四大支柱上,即,研究、成果、創造性智慧和專業紀律。

唐.高戈爾,1976至1985年在麥肯錫紐約分部工作,1985年到基德爾皮博迪公司,**年加入克杜萊投資公司,並於1999年成爲公司首席執行官。

這些高級管理者都深受馬文的影響,並將馬文的思想運用於公司運營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功。馬文的思想深深影響着當代管理學界,《從優秀到卓越》的作者說鮑勃.沃特曼說,“很多人說德魯克是管理之父,但我相信歷史將得出結論,這一崇高榮譽應當由他和馬文.鮑爾共同分享。”

第五篇:厚黑學之讀書筆記

厚黑學之讀書筆記

在此摘選本人部分讀書筆記,自認爲做到了辯證閱讀,但有些內容仍不免貽笑大方,希望大家多多批評。

此書作者“厚黑主教”李宗吾,一生秉性耿介,爲政清廉,家業綿薄,卒於貧困。大言不慚地評論李大師的作品,令我好生不安,呵呵。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這裏說句題外話。

煮酒論英雄,天下英雄,只有你我兩人而已!這等豪言壯語、氣度胸襟,真是令人心嚮往之。

他偏偏又說:“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我念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些話,真是大錯特錯!他一則曰:“無面見人”;再則曰:“有愧於心。”究竟高人的面,是如何長起得,高人的心,是如何生起得?也不略加考察,反說:“此天亡我,非戰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吧。

這個說的有道理,大丈夫不能忍一時之辱,只能是有勇無謀的匹夫。更何況其失敗後怨天尤人,不肯承認錯誤,枉稱英雄。當然,這是後話,時代是有其侷限性的。

楚漢的時候,有一個人,臉皮最厚,心不黑,終歸失敗,此人爲誰?就是人人知道的韓信。胯下之辱,他能夠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劉邦之下。

胯下之辱說明韓信臉皮厚?一個屠夫挑釁韓信說,你要麼把我殺了,要麼鑽我褲襠。這是一個兩難困境,平白殺人,良心安在?鑽人褲襠,顏面何存?兩難之下取其輕,好像不能說明韓信臉皮厚吧?後人贊韓信“英雄一世真豪傑,辜負胸中百萬兵。”但他也只是不世出的將帥之才,官場裏的暗流洶涌,比之戰場有過之而無不及。戰場上用刀子殺人,官場上用嘴殺人。戰場上寸土必爭,官場上錙銖必較。這是歷史一遍遍被證明了的道理,不以個別明君賢臣的意志爲轉移。誒,千里爲官只爲財,爲君呢?哼哼,小盜盜物,大盜移國!厚黑學共分三步功夫: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劉備就是這類人,連曹操都拿他沒辦法。深於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多,曹操就是這類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傾心歸服,真可謂“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夠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淵之別,但還露了跡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

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天上後世,皆以爲不厚不黑?“儒家的中庸,要講到‘無聲無臭’方能終止;學佛的人,要講到‘菩提無樹,明鏡非臺’,纔算正果;何況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祕,當然要做到‘無形無色’,纔算止境”。

以曹劉之能,也只能做到第二步,那麼真能做到“厚而無形,黑而無色”的,便能顛倒陰陽,混淆黑白而無跡可尋,黑即是白,白即是黑,彷彿佛家之悟道,道教之成仙了。對這等極品混混,我也希望能瞻仰前輩風流,來個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定然趣味無窮~李宗吾,李宗吾,宗師自己,其一家之言,在傳統價值觀之外獨樹一幟,也可傳爲美談,卻仍不免受到時代、物質條件所限。“厚黑”只不過是“道”的一部分,“道”即是自然規律。既是自然規律,只講因果,不談善惡,何來厚黑?厚黑只是某些人在利益衝突下的態度而已。

明朝正德年間有一奇人,名曰王守仁。其人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但上馬治軍,下馬治國,爲國爲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的是死而後已,年紀一大把還被國家調去平亂,平反後死於歸途)。這樣的傳統儒家人物與其他權貴格格不入,與當權者存在利益衝突。但是當時的官場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去惹王守仁。

這句話爲官場之人奉爲圭臬,甚至在王守仁死後,嘉靖年間,王守仁生前跟他作對的首輔大人依然因爲王的後人而吃盡苦頭。爲什麼呢?

夫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同是追求利益,王守仁追求的是爲國爲民(這也算利益?當然,這是高於物質利益的精神利益,亦或是信仰),當權者追求的是錢,是權。所以王守仁能毫不猶豫地把平反寧王的功勞讓給張永,然後一起對付江彬。

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爲實力。王守仁是明朝最牛的一個人,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心學創始人,鼎鼎大名的王陽明是也)、軍事家、政治家,每一個稱號他都當之無愧。

“厚黑”也只是增加實力的一種方式罷了。

最後,照李大師的意思給此書打了1顆心(只有看過此書的人才能明白)。呵呵,李大師的胸襟氣度也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