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紅與黑》讀書筆記2000字

第一篇:《紅與黑》讀書筆記600字

《紅與黑》讀書筆記2000字

《紅與黑》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風俗畫,全面地展現了當時法國從小城到省城至京城的貴族教會、資產階級和貧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作者司湯達賦予了主人公於連十分豐富的性格,他是一個自尊、自愛、勇敢、真誠而又自卑、怯懦、虛僞的矛盾統一體,他既充滿激情而又冷靜,既要確立自主,有時又表現出屈從和依附。

他的性格,他所生活的時代,註定了他必將是一個悲劇。所謂悲劇,就是將美的事物打碎了給別人看。於連不是一個偉人,但確實那個時代一類人的代表,他善良、勇敢、真誠,他有着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努力躋身於上層社會,擺脫貧困。他奉拿破崙和盧梭爲精神導師,以九死無悔的精神,不擇手段地向法國上層社會邁進,希冀完成自己的宏偉志向。但這種超越是非歷史的,勢必被時存秩序扼殺,他的無可挽回的死也因而產生了深厚的審美意蘊。

他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形象—王權貴族壓制之下的小資產階級反抗者的典型。他憑藉不屈的意志,採用各種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表現出令人歎服的超越現實的精神。於連並不滿足於基本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突破社會對人的束縛和限制,追求個體思想的真正實現,顯現出對現實時代的超前性。他的行爲方式是不擇手段的,結局是可悲的,然而把這一形象昇華到超越倫理道德、社會政治之外的美學範疇,他就不是一個平常的奮鬥者、野心家,而是一個具有充分審美價值的對象,因爲他有超出一般人之上的特殊品格和頑強的精神生命,所以,於連的悲劇具有深刻的審美價值。

第二篇:2000字讀書筆記大全

2000字讀書筆記大全

之我讀戰爭與和平 故事梗概:

1805年7月,拿破崙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着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着恬靜悠閒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帕甫羅芙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瓦西里公爵和他漂亮迷人的女兒海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皮埃爾,他戴着眼鏡,剪短髮,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皮埃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祖霍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崙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裏,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伯爾孔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莉莎和妹妹瑪麗婭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爲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徵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裏,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皮埃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組霍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爲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爲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瓦西里公爵早就窺視別祖霍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聯合別祖霍夫公爵的大女兒——大公爵小姐卡季什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皮埃爾,一方面爲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海倫嫁給彼埃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皮埃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羅霍夫之間的曖昧關係,他與多羅霍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薰陶,回到了妻子身邊,但妻子依然放蕩如故,令皮埃爾陷入了鬱鬱寡歡的生活中。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鬥就要打響了。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採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爲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爲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莎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於領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與法言和,和平生活開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因貴族會之事而去拜託洛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塔莎深深地

吸引了。但由於伯爾孔斯基老公爵強烈反對,只好互相約以一年的緩衝期,而 後,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即出國去了。但是,年輕的娜塔莎無法忍受寂寞,且被皮埃爾之妻愛倫的哥哥阿納託利的誘惑,而擅自與其約定私奔,同時私自去信取消與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的婚約。但私奔一事及時被娜塔莎的好友索尼婭阻止,與此同時娜塔莎爲自己的行爲感到愧疚大病一場,之後洗心革面。

一八一二年,俄、法兩國再度交戰,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於多勃琪諾戰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節敗退,眼見莫斯科即將陷於敵人之手了。洛斯托夫家將原本用來搬運家產的馬車,改派去運送傷兵,娜塔莎方能於傷兵中發現將死的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她向他謝罪並熱忱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皮埃爾化裝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崙,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爲俘虜。其妻海倫於戰火中,仍繼續其放蕩行爲。最後,因誤服墮胎藥而死亡。

幾番奮戰後,俄國終於贏得勝利,皮埃爾於莫斯科巧遇娜塔莎,兩人便結爲夫婦,而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的妹妹瑪麗婭也與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結婚,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有人說,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的契機是爲了探尋俄國社會的出路,我卻始終覺得這種觀點過於片面。我認爲,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說,應該是包羅萬象的,而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小小的目的。從《戰

爭與和平》裏面,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既是主觀的,同時又是客觀的。說它主觀,是因爲他來源於托爾斯泰的思考與總結,很多地方都打上了“託氏烙印”;說它客觀,則是因爲他並不強加於人,而是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人在“託化”的同時又逐漸凸顯出自己的個性來。

另一方面,我又認爲,以托爾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遠,他未必會把人類的所謂政治放在眼裏。從根本上講,托爾斯泰所關心的,應該是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恆。《戰爭與和平》裏面,托爾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爾、安德烈的大腦來探討這個問題,探討的最終結果,他沒有告訴我們,這也正是其客觀之處。他似乎希望我們去獨立思考,並找出答案來。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所以,凡是讀過《戰爭與和平》的人,都在心裏構造了一部屬於自己的《戰爭與和平》。

應該說,《戰爭與和平》這部書最大的成就在於其思想性,那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樣不凡。

結構安排方面,要處理好這樣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難的,托爾斯泰卻能夠憑藉自己的藝術天才,在戰爭與和平之間穿來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亂。而且,托爾斯泰似乎特別擅長描繪那種高難度的大場面,戰爭、舞會、宴席,他可以用極簡短的話把每個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盤托出,卻從無顧此失彼雜亂無章的感覺,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塵莫及的。

語言方面,《戰爭與和平》始終保持一種質樸大氣且與衆不同的風格,它並不旗幟鮮明,但內蘊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託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亞的雕章琢句來,要強出許多。

人物性格方面,《戰爭與和平》也有其高超過人之處。首先,書中幾乎每一個人物,包括那些並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瑪、小尼古拉等,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要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其它小說如《紅樓夢》、《水滸傳》也有類似成就)。其次,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斷變化。如皮埃爾,從單身到結婚、從私生子到繼承人、從海倫到娜塔莎、從雅各賓派到共濟會、從戰爭前到戰中到戰後、從貴族老爺到俘虜再到釋放、從初出道時的年輕氣盛到後來的好學深思,他的性格一直處於一種無法停止的狀態,每經歷一件事情,他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身的轉變。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經歷過很多大的變故,從軍、負傷、喪妻、對娜塔莎的愛情及娜塔莎的變心、還有死亡。相比皮埃爾而言,他的性格的變化是比較突然的,這與他所處的環境及自身特點有關。娜塔莎的變化最大,尤其是與皮埃爾結婚後,她由原來那個活潑、快樂、愛唱愛跳的小姑娘變成了一位不修邊幅、甚至有點吝嗇的母親,以至傑尼索夫再次見到她時,竟會大吃一驚。但,無論這些人物的變化多麼不可思議,我們都會覺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異議,似乎一切事情就應該這樣。而且,無論他們怎樣變化,皮埃爾還是皮埃爾、娜塔莎還是娜塔莎、安德烈還是安德烈,他們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這就是托爾斯泰的高明之處,他總是能夠站在一個客觀的高

度,從客觀上描述並觀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爲任何主觀因素來刻意創造。表面上看,這種旁觀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過冷峻,但如果往深處挖掘,你便會發現,托爾斯泰其實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東西,包括這個世界上最爲深沉的感情和悲憫。也正是這種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爾斯泰與他所熱愛的東西始終保持着一定距離,他可以客觀地評判,卻很難一廂情願地投入。記得高爾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說:“您可知道,在您的戲中,我覺得您處理人物比魔鬼還要冷酷,您對待他們像雪,像風雪一樣的冷。”可就是《萬尼亞舅舅》這部戲卻使高爾基感動得哭了。讀《戰爭與和平》也讓我有類似的感受。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人生的啓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裏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不過略顯輕浮了些,所以一經阿(本站)納托裏誘惑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愛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爲,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爲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爲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第三篇:紅與黑讀後感2000字

紅與黑讀後感

說來真是慚愧,大三了纔讀到這本世界文學名着《紅與黑》,但還是十分慶幸在我人生中重要而迷茫的這段時間讀到了它,於連的一生對我們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有重要的警示,於連身上有我們的影子。

於連的一生是一場與自己的戰鬥,他的自我意識太過強烈,這與於連所述的社會家庭環境有關。他的家庭沒有給他一種正常的溫暖和愛,父兄的極力排擠,母親形象的缺失,是這個“鋼鐵”家庭缺少一種柔和的力量,而於連則是一種相對柔弱的存在,但是這樣的家庭容不下這樣一種力量的存在,父兄的粗橫蠻暴,唯利是圖,金錢至上,與於連的俊美,聰慧和敏感是水火不容的,於蓮的有點在這個家中全都當做不可救藥的缺點和恥辱,動不動就拳腳相加,於連只有去老軍醫和西朗神父那尋求缺失的父愛和自己價值的實現。生活的壓抑,讓他的外部發展力量受到抑制,被抑制住的就轉化成內部的自我意識世界的建構力量,所以他的內心是極爲豐富的,他必須要在心裏維護自己的尊嚴和賞識自己的才能,並且給予自己崇高的希望和地位才能存活下去。

於連崇拜拿破崙,拿破崙的形象是野心勃勃而身材矮小,並且是從一個從小軍官到後來一步一步向上攀爬直到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叱吒歐洲,雄才偉略,戰場上的英雄。拿破崙的傳奇人生,讓同樣身在底層,體格柔弱的於連找到了某種向上攀爬的偶像力量,給了他可能,所以他深深的崇拜這拿破崙,並受到拿破崙平等,自由,博愛的思想影響,和極強的報復心,好勝欲,都有一個精神指導,即對拿破崙的崇拜。他相當將軍,因爲將軍可以掙好多錢還有權威,後來他又想當神父,因爲神父可以拿到不少的錢還受人尊重。後來有機會去市長家裏做家教,他第一反應是不願去做僕人,當有人愛他時,他內心的第一感覺也不是溫暖和開心,而是報復了市長,戰勝了公爵,證明了勇敢,他的一切一切都是爲了一種自我存在的價值地位,他感知愛的能力已被這種力量所遮蔽,他只有事情過後滿滿回想才能發現自己是愛德瑞納夫人的,自己是愛瑪特爾小姐的。

於連愛上德瑞納夫人,或許是德瑞納夫人身上與他理想中的母親的形象的一致性,優雅而又富有愛心,可以撫慰他敏感的心,包容,照顧他,讓他在市長府邸感受到被尊重和地位的擡高,他不接受那個女僕,因爲女僕的地位不能給他尊嚴上帶來滿足,他的偶像拿破崙也曾以女人爲階梯。拋開所有這些,於連是愛德瑞納夫人的,從最後於連在獄中和德瑞納夫人的對話可以看出,是德瑞納夫人將他從那個由野蠻男人包圍的“鋼鐵”家庭中解救出來,讓他感受到了來自女性的關愛,讓他冰冷的世界得到一些溫暖。

德瑞納夫人與瑪特爾小姐是兩種不同的女性,德瑞納夫人身上的自我意識比較弱,而瑪特爾小姐身上則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勇於追求,德瑞納夫人顯得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在宗教信仰與愛情之間搖擺不定。於連在臨終前需要的是德瑞納夫人的包容之愛來溫暖自己,於連太孤獨,太敏感,他說德瑞納夫人是他的情人,瑪特爾是他的妻子。

於連的奮鬥史與拿破崙很像,他努力,抓住時機,機智,勇敢,具備幾乎一切成功的品質,他極盡所能的奔赴成功之路,可是他的內心卻住着一個定時炸彈,是他的過於敏感,極端的自我讓他一直在刀刃上走,時時會引爆,到最後他終於沒能控制住內心的自我膨脹,而向德瑞納夫人開槍,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他的內心才平復,才撥開了迷霧,看見了人生,也纔看見自己的內心,找到那個硬殼裏面的自己。於連非得毀滅才能領悟嗎?

拿破崙給了於連一個夢,這個夢在一點一點向於連靠近,於連也被這夢吸的越來越緊,不能自拔,在森林裏看不見森林,於連置身其中無法看清自己,這也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處在青年時期,一直迷茫,看不清,等明白之後也就過了青春階段,如何在青春的衝撞裏掌控好自己?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責怪於連,真的很難做到,特別是擁有那樣的才華,又有那樣的時機。

於連的一生是一個典型的底層青年人奮力攀爬的形象,想要出人頭地而不惜背棄了信仰,完全的利己主義讓他的人生失去把控,他是可憐的,今天的我們和於連有萬分的相似,沒有強有力的背景,想改變現狀,要自己努力改變人生現狀,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迷失自我,價值觀被社會現實的殘酷所扭曲,唯一的堅守就是要想盡辦法逃離現狀。當捨棄一些東西后,就會變得容易被社會接受,也容易成功,怎樣選擇確實是個難題。而於連就是一個極端的體現,我們也會面臨他的選擇,到那時我們就不會對於連是單單譴責,而是一種理解與憐憫和悔悟。

第四篇:紅與黑讀後感2000字

紅與黑讀後感

紅與黑,兩種色調相反、反差極強烈的色彩的並列,在1830年成爲了司湯達一部小說的名字。自小說問世以來,書名一直是衆多文學評論中必然提及的一筆,也不斷地引領着讀者反覆玩味,樂此不疲,引發無盡的猜測和遐想。以兩種色彩的對立作爲小說標題似乎是司湯達的獨特偏好,其另兩部作品《紅與綠》、《紅與白》(原名《呂西安?婁凡》)莫不屬於此類。書名乍一看覺其模糊晦澀,不可捉摸,然將全書反覆咬嚼之後再細細體味,深覺這兩種顏色確實濃縮了作品最精華的意義和價值。色彩的語言是無限豐富的,對美術有過專門研究並寫出過《意大利繪畫史》的司湯達想必深知這一點。

紅與黑,其基本含義一般被認爲分別代表了小說主人公於連的兩條人生道路:投身於紅色的軍旅生涯在戰場上建立光榮功勳和披上黑袍,去當教士。由這一基本喻義化出了諸多對假設:行伍與教士階層,革命與反動,血與黑袍,激-情與死亡,可在紅道和黑道上下注的輪盤賭,紅黑相間的於連的勳章,??該如何解讀這個書名?該如何去理解整部作品?又有否可能通過作品窺探到作者本人的種種?

紅與黑,作爲兩種切實可感的色彩在整部小說中出現了多次,爲思考這兩種色彩的深層的象徵意義和挖掘小說的主旨提供了基本信息。

紅與黑,首先表現爲軍職和聖職的對立。於連生於拿破崙時代,呼吸過那個時代充滿了刀光劍影和光榮功勳的空氣,從少年時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頭地的決心,做過無數英雄偉人的美夢,立志像拿破崙那樣,憑藉身佩的長劍擺脫卑微貧困的地位,年及三十立功於戰場而成爲顯赫的將軍。然而,正當他即將進入英姿勃發的年齡,時代風雲變幻,拿破崙慘敗於滑鐵盧,被大革命推翻了的波旁王朝實現復辟,平民青年通過個人才智而飛黃騰達的道路即被堵塞。於連是那一代人——今天被稱作“世紀兒”們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夢想與追求,他們生不逢時的悲劇與幻滅失落,繆塞用詩意的語言作了精彩的概括和表述:

“憂愁的一代青年,當時就生活在這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上,所有這些孩子都是那些以自己的熱血灑遍大地的人們的骨肉,他們生於戰火之中,而且也是爲了戰爭而誕生,十五年中,他們夢想着莫斯科的皚皚白雪和金字塔那兒的陽光,他們頭腦中裝着整個世界,他們望着大地、天空、街道和大路,但如今全都空空如也,只有他們教區裏教堂的鐘聲在遠處迴盪。人們則對他們說:‘去當神父,’當孩子們說到希望、愛情、權力、生活的時候,人們仍然對他們說:‘去當神父吧!’”

歷史經歷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對他們而言,時代與社會已是一片空虛,面前只有一條路可走:去當教士。當於連看到一個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場無聊的糾紛中被一個小小的教士所擊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神父就有三倍於拿破崙手下大將的收入,他聰明地覺察到,在他生活的時代必須改變策略才能實現飛黃騰達的偉大計劃。他不再提起拿破崙的名字,而開始發奮攻讀神學,希冀用《聖經》和《教皇論》作爲自己向上攀登的墊腳石。他把對拿破崙的狂熱崇拜和對帝國的緬懷、嚮往埋在心底,但時時於不經意間在言行舉止的細枝末節上

顯露無遺。於連一出場就是在偷偷地閱讀拿破崙的《聖赫勒拿島回憶錄》;他入世的第一步,到德?雷納爾家任家庭教師時竟隨身藏着拿破崙的頭像。他不僅懷着在復辟王朝的統治下被視爲忤逆的敵對的政治嚮往和異端的價值標準,還外化爲自己的行爲,在那個壓抑他、扼殺他、擠兌他的社會裏,一直神經緊繃,心理戒備,無時無刻不在準備進行戰鬥。而在這種戰鬥的心理準備中,他總是把拿破崙作爲激勵鬥志的榜樣,以拿破崙的回憶錄作爲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光榮與夢想和幻滅與死亡同樣化身爲紅與黑兩種色彩。於連沒有宗教信仰,沒有對來世的恐懼,有的只是一腔的雄心壯志和滿腦子的冒險精神,生活對於他是一場殘酷的搏鬥,要麼爲榮譽、地位、財富及一切現世幸福而生,要麼希望破滅粉身碎骨而死。他拒絕了朋友富凱爲他提供的一條平穩的發財道路,不想過一種安穩、自足而平庸、乏味的生活,他不能讓歲月消磨掉博取榮光的激-情,寧願冒九死一生的危險去探求一條飛黃騰達的捷徑。他懷揣野心在尖角嶙峋的社會裏孤軍奮戰,卻得不到命運的眷顧,最終碰得頭破血流,敗下陣來。失敗的代價是失去生命。於連並不懼怕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死亡、生存與永恆在他眼中仍是個“對於頭腦發達到足以領悟的人而言”的“十分簡單的問題”。在他看來,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投入爲謀求個人幸福而奮鬥的偉大事業,庸碌地活着實與死亡無異。當所有幻想的不可實現性在他面前驟然呈現的時候,他選擇了拒絕乞求赦免,因爲即便能逃脫司法的懲處而苟延殘喘,命運的判決也早已把他投入了萬劫不復的地獄。最後在法庭上的那段發言是他生命的絕唱。個體的生命如一顆流星,在光榮與死亡的較量中,在紅與黑的交纏中,從絢爛走向毀滅。

紅與黑也表現爲個人與社會的激烈衝突。於連屬於大革命以後成長起來的中小資產階級一代知識青年,受大革命種種新觀念的薰陶,拿破崙豐功偉績的鼓舞,早在心中粉碎了封建等級的權威,而將個人才智視爲分配社會權力的唯一合理依據。他雄心勃勃,意志堅強,在智力與毅力上遠優於在惰怠虛榮的環境中長大的貴族青年,只是由於出身低微,處處受人輕視。對自身地位的不滿,使他對這個社會抱有一種天生的仇恨;對榮譽和財富的渴望,又引誘他投入上流社會的角鬥常“由於受遭人歧視的想法的困擾,主人公就像一匹受驚的馬,隨時隨地準備全力以赴投入戰鬥,擊退那些有權譏笑和懲處的人。這是一個與整個社會抗爭的不幸的人。”同時,追求財富的目標的第一步是離開韋裏埃,“他在這兒的所見所聞,使得他的想象力都僵化了”,他要“拿起武器”,向上流社會進軍。他代表着資產階級個性中最有活力、最有進取心的一面,其對立面是腐朽落後的復辟勢力。他以平民-意識對抗封建等級觀念,以個人價值對抗高貴出身。於連的以個人爲核心的、與封建觀念相對立的思想體系,決定了他和那個行將滅亡的社會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也註定了他無可挽回的悲劇命運。他的才智受到某些人的賞識,卻招來更多人的仇恨,人們千方百計給他的成功設置障礙,終於完全粉碎了他的幻想,最後在法庭上,他總結自己的一生爲:“我是一個反抗自己的卑賤命運的農民”。

於連的不幸在於懷着熾熱的觀念走進一個感情日漸冷漠的世紀。作爲拿破崙的熱情擁護者,英雄業績、偉大事業和自由的嚮往者,他從充溢的感情出發尋找一種比現實生活所允

許的更高、更明智、更輕鬆的生存形態。而這個虛假、世故和冷冰冰的世界卻滿懷敵意地始終站在他的對立面。他曾經有意或無意向現實妥協,變得自私、虛僞、狡詐了,原來的理想主義觀念被所謂“清醒”的理智的光焰漸漸燃荊然而他畢竟不屬於那個統治階級,當被那個階級當作卑賤的敵人徹底地拋棄時,他才猛然從夢境中清醒過來,絕望地與那個階級徹底決裂,在痛苦中迴歸自己真正的靈魂王國。但這時他的生命也行將結束,一個桀驁的靈魂在命運的座標上簡短而崎嶇的軌跡終於不再延續。紅色的鮮活的光點最終爲周遭的濃黑所吞沒。

司湯達不同於巴爾扎克,在他眼中藝術的重要任務不是描摹宏觀世界,反映業已存在的現實,而是把個人的自我的微觀世界擴展成大世界。他透過於連的心靈折射紛紜繁複的現實關係,通過個體人物展現時代、社會的本質特徵。反過來,也不難發現,存在於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矛盾、衝突與鬥爭也不可避免地內化爲主人公自身的精神世界。於連自己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就是紅與黑的化身。

第五篇:簡愛讀書筆記2000字

簡愛讀書筆記

《簡·愛》的主人公簡?愛從小失去父母,十歲時被她的舅媽送到了慈善機構——洛伍德學校,在那裏她做了六年學生,當了兩年教師,八年後十八歲的她離開了培育她的地方,到桑菲爾德莊園給一個小姑娘做家庭教師,一年後離開桑菲爾德莊園又到一個小地方莫爾頓做了半年教師。

不管是在桑菲爾德莊園還是在莫爾頓,簡?愛都是一個出色的教師,另外她在荒原莊也因爲自己高超的繪畫技能深得兩個女主人公的賞識,讀到這些,我想:簡?愛從小到大隻在一個學校上過學,六年後就可以留在學校當老師,離開學校到其他地方也可以做一個優秀的教師,就是不做教師她也可以找到其他足以讓她自食其力的工作,比如縫紉、護理工等,看來那個洛伍德學校開設的課程是很實用的。根據故事情節來看,洛伍德學校開設的課程應該有:語言、歷史、勞作、繪畫等,勞作課應該有縫紉裁剪這一項。我不禁又想起了我們的學校所開設的課程,假如我們的學生六年的國小畢業後能到社會上找到工作嗎?別說是國小,就是再上三年國中畢業能到社會上找到像家庭教師這樣的工作嗎?當然不能。爲什麼?我認爲是和我們的中國小開設的課程有關。看看我們的中國小課程吧,哪一門不和考試緊密聯繫?就算是有美術、勞技、音樂等這些不和考試緊密聯繫的課程,但我們的中國小把這些課程當回事了嗎?

先說美術吧,凡是沒有額外在校外上過繪畫班的孩子,有幾個能在學校的課堂上學到點兒繪畫的技能和知識呢?學校裏或班裏一搞活動,需要畫個畫,哪班不是那些曾經上過繪畫班的孩子大顯身手呢?我女兒就是因爲從小就上繪畫班,所以一到國中,只要班裏一搞活動,畫個黑板畫或出個海報什麼的,一準把我女兒給忙活壞,爲什麼?其他孩子不會唄,班裏六十多個孩子,沒幾個能幫上忙的!嗚呼哀哉,我們的美術課,有其名無其實。簡?愛六年的學習生涯結束,給人畫肖像畫畫得栩栩如生,而我們的學生,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後也不一定會畫個簡筆畫。但這能怨我們的美術老師嗎?其實好多美術老師是有很高的水平的,因爲他們大部分都在校外自己辦輔導班,教出的孩子畫的真不錯,爲什麼在學校就教不出來呢?首先時間就不夠用,一星期一節美術課,幾十分鐘,夠幹啥呢?

再說音樂課,孩子們又學到了點兒什麼呢?認識簡譜?不會;認識五線譜?更別談。學會幾首歌?國中的孩子一到學期末,音樂考試要求唱一首歌好多孩子都唱不成。每一次課堂上做個遊戲,誰輸了要求唱首歌,一準把輸的人給難爲壞。會談樂器,更別想。這就是我們的音樂課,每次看到身邊那些五六十的老教師們拿着歌譜開個唱,唱的那麼自在那麼開心。我都在想,現在的孩子好可憐,音樂是最能抒發感情最能宣泄感情的載體,而孩子們面對音樂如同不會游泳的孩子面對一個漂亮的游泳池,很想享受其中卻望而卻步。我又想到了二十幾年前,我的一個同學畢業於鄭州一個護士學校,分配到了河南省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她上班兩個月後我去找她,她無限遺憾地告訴我,她分在了一個最不好的科室:兒科。爲什麼?她悲慘地爲講述了分科室的經過:當時分到那個醫院的畢業生有二十幾個,最好的科室主任先去挑人,挑走了幾個長得漂亮的,接着次好一點兒的科室又去挑人,漂亮的沒了,科室主任就問誰會唱歌跳舞,所以會唱歌會跳舞的又被次好一點的科室挑走了,我這個同學長得又不好看,又不會唱歌跳舞,家又是農村的,拙嘴笨舌的,只有等到最後,被最不好的科室兒科主任給不情願的領走了。她萬分感慨道:長相吧,爹孃給的,咱沒辦法。可沒想到在醫院上班還會挑會唱歌跳舞的。後來才明白,一到年終醫院都會有表演比賽,人家當然要會唱歌會跳舞的了。唉,既然工作崗位上這麼需要會跳舞會唱歌的人才,那麼我們的學校就應該開設這樣的課程啊,但是,考大學考高中不考這些科目,有誰會想到這麼長遠呢?急功近利,應該不是老師們的錯誤吧。

最後說說勞技課吧,有的學校根本就沒有這門課,有的學校即使有,這門課也成了讓學生放鬆的大好機會,因爲學生根本就學不到有用的東西,就拿求實中學的勞技課來說吧,我們的勞技老師夠用心的了,課堂上領着學生學手編、做蛋糕、學雕刻等,但是孩子們並沒有真正學到一門手藝,其實勞技課不必學那麼多花樣,不管是教學生學廚藝也好,學縫紉也好,學理髮也好,只要精通那麼一門,對學生來說都是有用的。我只要一到放假,就手把手教女兒疊衣服,整理衣櫃,教女兒切菜,炒菜,熬湯……這些都是孩子一生中必須學會的生存本領,可惜在學校學不到。

我又想到了北京十一學校所開設的過程,當我知道他們所開設的課程那麼豐富時,真想把孩子送到那裏去上學,有次看李希貴校長的視頻,瞭解到他們不但課程豐富,興趣小組搞得也特別好,有一個喜歡汽車的孩子已經把大學裏有關汽車的專業知識學完了,學校裏好多老師和親屬買汽車都要向這個孩子諮詢,我真羨慕這個孩子的幸運啊,要是這個孩子不在北京十一中學,那他的這方面的愛好和天分估計要被無休止的語數外練習題給埋沒了吧。

若干年前大家都開始反對應試教育,大力呼籲素質教育,可是到現在,我們的素質教育還像個二奶或小妾一樣無法取代應試教育這個正室,原因何在?目光短淺!家長和學校都盯着升學考試,可是即使考上了一本二本又怎樣?有多少研究生現如今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啊,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又是所學專業不好,待業的大學生啊,他們的痛苦有誰能理解?

也許我的見識很淺薄,但是我所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吧?真希望我們的中國小能開設一些實用的課程,一些學生喜歡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