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精選多篇)

目錄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精選多篇)
第一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第二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第三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第四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第五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數學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 冀軍旗

今天能有幸和大家坐在一起探討、學習數學教學中的方法我感到很高興,這將對我今後的教學幫助很大,下面就我對新教材的認識和這些年的教學中的一點體會及想法和各位老師共同探討一下:

新課標的教材將數學知識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貫穿始終,他和老教材的區別較大,新教材要求教師要善於發掘出新教材優點,轉變教育觀念。

新課標下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主動掌握數學知識由被動變爲主動, 教材的編寫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法。

在傳統教育觀念下所編寫的舊教材,過於注重知識編寫,其邏輯嚴密、高度抽象概括、知識環環相扣,使學生感到懼怕。在教材的“指引”下教師把知識源源不斷地硬塞給學生,然後通過強化訓練而達到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下面就新教材的認識和這些年的教學中的一點體會及想法和各位老師共同探討一下。

一、新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實把知識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讓學生產生對知識的濃厚興趣

“教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在的生活經驗出發,這給教師增加了難度,教學的靈活性增加了。數學教材每一章開始,都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引入,體現整章的核心,而每節課開始,也安排生活

中的例子,但是有些例子和農村學生結合的不是很緊密,有時需要我盟重新設計問題。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這些事例,就能引起學生學習的願望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此時教師作適當的鼓勵,學生的熱情就更高了,並順勢引出本節的知識,但是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了這個問題,沒有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我們作適當引導,歸納就可以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學生也更容易掌握知識了。

二、每一章節基本上都安排了“想一想”、“議一議”、“做一做”的內容。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把學生引進探索、創新的空間,徹底改變在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一講到底的教學方式

教師按照教材編排上述的內容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充分體現教師組織學生主動獲取、掌握數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數學家思維能力,這個環節我們沒有充分的利用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很好的啓發引導學生,沒有設計好問題的每一環節,如果我們把“想一想”、“議一議”、“做一做”這幾個環節設計好學生就會更容易接受知識,學習的興趣就會提高,而我們還是用老思想老觀念去教學生,總怕學生學不會,這樣沒有利用好教材,學生感覺到教材上設計的問題作用不大一部分學生就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材的實例多、實物圖多。化深奧爲淺白,化抽象爲直觀,降低了教師“教”的難度

傳統的數學教材即使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也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們爲什麼要學習這麼深奧的數學呢,它們有用嗎?”而現在教材舉

也很多實際的例子,不用教師費心說,學生看題或在學的過程中已感知到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如九年級下冊“船有觸礁的危險嗎”這一節內容,它是利用三角函數知識求路線或物高的內容,本是難度大而又枯燥無味的內容,但因其實例,學生生活中會應用到的知識,學生很感興趣,並且再加上美麗的實物圖,把學生感官也動員起來了,那學的勁就不用說了。而教師也不用把知識“形象化”了纔去讓學生理解,相對來說教師講授的時間少了,學生學的時間多了。

四、教材課後編排了大量的“讀一讀”環節,教師充分利用這一點延伸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讀一讀”的內容有的是以問題的形式出現,有的只是介紹知識的由來,不僅擴闊學生的知識面,還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等。如有“矩形、正方形”這一節的課後,“讀一讀”的內容是“偵察兵密碼通信遊戲”,它是正方形性質應用的遊戲,非常有趣,能充分調動學生自學、閱讀的情感和興趣。要是學生弄不明又想知道其因由,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探究,和學生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並發展良好的師生關係。

新教材增加了備課的難度,但是我們用好了教材,學生的學習就變得容易了 。因此新教材也有其不足之處,而取其“精”去其“糠”就更能發揮新教材的作用,更好地讓教材服務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第二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數學是中學教學中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也是歷年升學考試中的重頭戲。數學的學習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爲數學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類科學都要用到的基礎性學科,幾乎找不到一門科學是完全脫離數學而存在的。“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不處不在。要掌握技術,先要學好數學,想攀登科學的高峯,更要學好數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增強學生的數學觀念。我在長期的國中數學教學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並且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在這裏,我就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國中階段的數學和國小完全不同,在國中階段,學生們將開始由“算數”向真正的“數學”過渡,但是不少學生的思維難以由“數字”向“字母”和“方程”轉變,難以接受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因此,他們就會覺得數學“很難學”、“不知所云”,進而發展成爲厭惡數學、害怕數學,這樣,數學成績便一落千丈。單純的數學理論未免過於抽象和枯燥。但是,“數學源於生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便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化簡”書本知識,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把數學和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讓學生們覺得數學並不是那麼抽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學生就會產生學習好數學的興趣。

二、精心備課,抓住重點

教學是也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本條件。要給自己制定詳細的教學進度計劃,什麼時候要上到什麼地方,這些都要了然於胸,根據自己制定的教學計劃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這樣,自己上課的時候心裏就有底,不會有有些知識點的講解過於冗長,導致有些知識點講解過於匆忙,學生不能掌握的情況發生。在備課的時候,要把握自己上課時候的思路,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給學生上好課,相關的知識點應該如何講解才能讓學生易於掌握,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等等。

另外,要區分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次要的,在上課時突出重點。一堂課下來,

有次要的地方也有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突出重點內容,全部一起帶過,學生往往沒有頭緒,不知道這節課老師講了什麼,自己學到了什麼。因此在上課時要主次有序,要突出重點,讓學生知道這節課老師主要是要講哪個知識點,而不能本末倒置。在講重點知識點的時候,我一般會着重強調,並且以富有激情的語音和肢體語言相配合,進行詳細地講解。數學是一環扣一環的,一旦中間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直接影響以後的學習。因此,即便是多花一些時間,必須讓學生把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點弄懂、吃透。 三、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尤其是七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範做起,對課文內容逐詞逐句地範讀,對重要的數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反覆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對於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學生有一定能力之後,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再從難點、易錯處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啓發,促進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平時,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時,採取提前佈置作業的形式,然後在學生交來的作業中尋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普遍有疑難的地方,然後再講新課,這樣授課就有針對性,並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和數學思維。

四、加強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

在完成一段時期的學習,我總強調要學生抽些時間回顧近段時間學了那學內容內容,知識點之間有哪些規律和聯繫,自己在回顧的時候是否有新的啓示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另外,在作業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後的作業,並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新。

在引導學生反思時,如每次只是這樣簡單地做一做,學生很快就會有厭煩情緒,這就需要在每次引導學生這樣做的時候,給與其大量的鼓勵、啓示和評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這樣做的好處,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使他們覺得這樣做是快樂的。在平時,每次引導學生反思時,我都會大力表揚那些思考認真的同學,對

一些同學能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的,就引導大家都向他學習。我經常對學生說,只要是能在反思的情況下比以往有所進步,這就是最大的成功。讓學生感到自己在不斷地反思後,能夠不斷地成功,能夠經常地、認真地反思,那麼學生就會在反思中真正領悟數學的思想、學習方法,優化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第三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篇一: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不處不在。要掌握技術,先要學好數學,想攀登科學的高峯,更要學好數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搞好研究與教學是增強學生數學觀念,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長期以來,一些本來生動活潑的數學知識,由於被淹沒在大量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開方運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簡”、“解方程的技能訓練”以及“大量的人爲編造的以致脫離實際的所謂應用題”和“各種各樣的解題技巧、解題模式的訓練”中,而失去了其應有的魅力,學生也許學到了不少具體的數學知識,但卻很少甚至根本沒有領悟到其內在的本質,只有知識的“軀體”,缺乏知識的“靈魂”。

要搞好國中數學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認真研究國中教學的各種規律,並加以有機綜合,形成適應自身教學的有效方法。如何讓數學課上得更理性,更科學有效?我認爲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備課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領顯在課堂上。”我們要在行動的“實”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開創行動紮實、研究深入的課程教學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數學知識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中,同時,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需要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去思考解決。比如,洗衣機按什麼程序運行有利節約用水;漁場主怎樣經營既能獲得最高產量,又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一件好的產品設計怎樣營銷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場認可,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爲此數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經營和開拓市場的能力。

其次,現實告訴我們,大膽改進學習方法,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學習方法的改進身處應試教育的怪圈,每個教師和學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題海"之中,教師拍心某種題型沒講,會考時做不出,學生怕少做一道題,萬一考了損失太慘重,在這樣一種氛圍中,往往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培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麼樣的學習方法纔是正確的方法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聽講的過程中一定要有積極的思考和參預,這樣才能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而之前的備課則不應當受教材思路的影響,重新組織教材,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在學習過程學生有知識的掌握,個性的解讀、情感的碰撞,且創新火花不斷閃現。

再次,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來源說明好範 文網:)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其中,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國中學生剛剛進入少年期,機械記憶力較強,分析能力仍然較差。鑑此,要提高七年級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務必要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這是每一個國中數學老師值得認真探索的問題。

篇二: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作爲國中數學教師,我深知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確立“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爲中心的教學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密切關注新課改形勢下教學發展的新動向,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力求在教學互動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下面是我教學過程中所得的幾點體會:

1、教師應轉換角色,成爲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2、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以優化的情境爲空間,以創設情境爲主線,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情境教學講究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發展,乃至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設計這樣的一個情境來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小剛的奶奶家裏的三角形鏡弄碎了,想重新配一個,該拿哪一塊?請你給她拿個主意。問題提出後,學生們十分感興趣,紛紛議論,連平時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學生們學習的主體性很好地被調動了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了數學課堂的思維活動之中。從而產生了學習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動源泉。正是因爲這樣,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兩千多年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從自己豐富的教學實際經驗出發,認爲“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是思維過程的教學,沒有學生的思維活動的數學課是不成功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課堂的情境,以及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因此,課堂情境的創設要以激發學生思維活動爲出發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維情境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所以,課堂上提問的設計、題目的選擇、情境的創設等課件都要充分考慮對學生思維活動的啓發性,這正是課堂情境創設所要達到的目的。除創設問題情境外,還可以創設新穎、驚愕、幽默、議論等各種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並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正象贊可夫所說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3、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由於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開放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3、運用探究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中,在以教師爲主導的前提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着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品嚐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纔會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

3、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其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徵,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4、強化交流和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教學的進行過程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與交流,這種小組的形式縮短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間交往的機會,有利幹小組內成員的交流和含作。

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學習主要以協同活動爲中介實現的,因此我在組織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活動中,把需要討論、互相啓發、反覆推敲的問題佈置給學習小組,讓小組圍繞問題進行交流和合作學習。不僅要指導組內交流,而且要引導組際交流;不僅要交流學習結果,更要重視交流學習方法。

教育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互幫互助的合作意識,使每個人都能爲集體目標的實現盡心盡力。不斷向學生傳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們學會既善於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的意見,敢於說出不問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相互啓迪,並能夠綜合吸收各種不同的觀點,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時地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5、注重傳授知識,不忘育人

如何在數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學中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法國着名數學家包羅朗之萬曾說:“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歷史具有百利而無一弊的。”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中華民族有着光輝燦爛的數學史,如果將數學科學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風氣有着重要作用。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適應地選擇數學科學史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比如圓周率π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常數,是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爲了回答這個比值等於多少,一代代中外數學家鍥而不捨,不斷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其中我國的數學家祖沖之取得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爲了讓同學們瞭解這一成就的意義,從中得到啓迪,我選配了有關的史料,作了一次讀後小結。先簡單介紹發展過程:根據這一段教材的特點,適當選配數學史料,採用讀後小結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人類對圓周率認識不斷加深的過程也是學生深受感染,興趣盎然,這對培養學生獻身科學的探索精神有着積極的意義。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篇三: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行“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不禁讓我重新對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紀恩格斯說:“數學是關於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學科。”而作爲數學學科三大部分(數與代數、幾何和統計)之一的數與代數部分,它是中國小數學課程中的經典內容,它在義務教育的階段的數學課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價值。在新的課程標準下,這一學習領域的目標、內容、結構以及教學活動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提出要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可見,理解數感、符號感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符號感是非常重要的,是進入數學學習的基礎。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整數、小數、分數、有理數、實數等數的概念,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過數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將這些數的概念與它們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建立起聯繫,例如,一百萬有多大,一把黃豆大約有多少粒等等。在課程標準中,重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淡化過分“形式化”和記憶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主活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還有助於他們利用數學頭腦來理解和解釋現實問題。

數學與現實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應作爲學校數學教育的中心”。因此,有價值的數學更多地體現在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觀察、認識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獲得或提高適應生活的能力。過去教師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筆算的正確率和熟練度,學生缺乏估算意識與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較筆算用得更爲廣泛。我們常常需要估計上學、上班所用的時間,估計完成某一任務(燒飯、買菜、做作業等)所需的時間,估計寫一篇文章所需的紙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計一次旅遊所需的費用等等。因此,加強估算,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新課程標準也反覆強調要加強估算,淡化筆算。

(二)“數與代數”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數學情感的數學。

在提倡“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今天,將這一理念落實到中學階段,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如何,更要關注到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方法、習慣、情感和態度對於學生今後去創造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價值。因此,“數與代數”作爲基礎部分,它的主要內容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係和運動、變化規律中的數學模型,它可以幫助人們從數量關係的角度更準確、清晰的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和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能有效發展學生思維、培養數學情感的,就是有價值的數學。

從古時用結繩記數、刻痕記數開始,到算盤的使用,到計算器的使用,到現代大型計算機的問世,直至今天微機的廣泛使用。無不說明了創新的價值。所以,只有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斷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因此,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數學就是有價值的數學。這主要體現在解題策略多樣化上。對一個問題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對一個事物能做多方面的解釋,對一個對象能用多種方式去表達,對一個問題能想出多種不同的解法,那麼就不但可以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還會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更全面、更深刻,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第四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清泉鎮雙橋學校施衛

在數學教育逐步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擺在我們教師面前一項緊迫而艱鉅的任務是: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一、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習興趣

當前,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離教現象”較爲嚴重。所謂“離教現象”,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偏離和違背教師正確的教學活動和要求,形成教與學兩方面的不協調,這種現象直接影響着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離教現象”主要表現在課內不專心聽講,課外不做作業,不復習功課,不復習鞏固。這種現象的直接後果是不少學生因爲“不聽、不做”到“聽不懂、不會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怎樣消除沉重的“偏離現象”呢?我的體會是:必須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採用多種教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幾何第二冊四邊形章,各四邊形的性質判定很難掌握、區分,於是給同學們佈置了這樣一個複習題目,由一個特殊四邊形怎樣逐步過渡到另一個特殊四邊形,看誰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邏輯。於是大家都積極參與,認真看書總結。教師把一個一個的題目寫成小紙條,以抽籤的形式搞一次競賽,教師列出題目分別是“已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一步過渡到菱形?”“已知四邊形是菱形,怎樣過渡到正方形?”“已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過渡到矩形?”於是同學們勇於抽籤搶答。教師一條一條小結在黑板上,作爲結論性的東西讓同學記住:“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於是教師給同學們總結出了一個結論:在判定四邊形性質時,應在已知圖形的基礎上,看是否符合“加邊”這個已知條件。比如平行四邊形開拓轉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時就應看其是否符合“加角”這個已知條件,例如“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這樣學生學習特殊的四邊形的性質就不難了。再例如,在講解“有理數”一章的小結時,同學們以爲是複習課,心理上產生了一種輕視的意識。鑑於此,教師把這一章的內容分成三類,即:“概念類”、“法則類”、“運算類”,在限定時間內通過講座的方式,找出了每個“關口”知識點及每個“關口應注意的地方”。如“概

念關”裏的正、負數、相反數、數軸、絕對值意義,“法則關”裏的結合律、分配律,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在“運算關”中強調一步算錯全題皆錯等。討論完畢,選出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最後教師總結。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舊知識得以鞏固,而且能使學生聽得懂、做得來。

二、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七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範做起,對課文內容逐詞逐句地範讀,對重要的數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反覆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對於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撲克書習慣之後,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再從難點、易錯處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啓發,促進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平時,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時,採取提前佈置作業的形式,然後在學生交來的作業中尋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普遍有疑難的地方,然後再講新課,這樣授課就有針對性,並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培養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能力的培養,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方面。思維能力的內在實質是分析、綜合推理、應用能力,外在表現是思維的速度和質量。

(1)思維速度的訓練。就國中而言,思維速度的訓練主要依靠課堂,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如講解新課後,教師可以出部分選擇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也可以出綜合性較強的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在規定時間內看有多少同學能夠做出來,或讓每一個同學在規定時間出一份試卷,看誰的試卷質量高。

(2)課本的同一性與發展需要的層次性的關係。現在學生都學同一數學課本(相對一定範圍而言),但今後運用數學的層次又不同,這就要以學生髮展的需要來確定數學要求。因此,有專家指出:“人人學不同的數學。”因爲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發展潛能,所以,數學教學應讓學生在掌握一些共同的基本知識的同時,能夠有機會接觸、瞭解乃至鑽研自己感

興趣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數學需要。如組織學生參加數學興趣小組,發展其數學特長。

(3)數學難學與數學必學的關係。數學難學這是大多數學生的體會。數學現在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刻,它是人們必備的知識。人的發展離不開數學作支撐。所以,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化難爲易、化深奧爲通俗,使更多的學生熱愛數學,喜歡數學,學好數學,爲未來的發展打好數學基礎。只要我們教師創造性地教,就能喚起學生創造性地學,教與學就能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我們的學生就能萌發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能力,我們的教育就能培養出21世紀所需要的創新人才。

第五篇: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不處不在。要掌握技術,先要學好數學,想攀登科學的高峯,更要學好數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搞好研究與教學是增強學生數學觀念,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長期以來,一些本來生動活潑的數學知識,由於被淹沒在大量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開方運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簡”、“解方程的技能訓練”以及“大量的人爲編造的以致脫離實際的所謂應用題”和“各種各樣的解題技巧、解題模式的訓練”中,而失去了其應有的魅力,學生也許學到了不少具體的數學知識,但卻很少甚至根本沒有領悟到其內在的本質,只有知識的“軀體”,缺乏知識的“靈魂”??

要搞好國中數學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認真研究國中教學的各種規律,並加以有機綜合,形成適應自身教學的有效方法。如何讓數學課上得更理性,更科學有效?我認爲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備課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領顯在課堂上。”我們要在行動的“實”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開創行動紮實、研究深入的課程教學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數學知識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中,同時,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需要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去思考解決。比如,洗衣機按什麼程序運行有利節約用水;漁場主怎樣經營既能獲得最高產量,又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一件好的產品設計怎樣營銷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場認可,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爲此數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經營和開拓市場的能力。

其次,現實告訴我們,大膽改進學習方法,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學習方法的改進身處應試教育的怪圈,每個教師和學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題海"

之中,教師拍心某種題型沒講,會考時做不出,學生怕少做一道題,萬一考了損失太慘重,在這樣一種氛圍中,往往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培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麼樣的學習方法纔是正確的方法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聽講的過程中一定要有積極的思考和參預,這樣才能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而之前的備課則不應當受教材思路的影響,重新組織教材,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在學習過程學生有知識的掌握,個性的解讀、情感的碰撞,且創新火花不斷閃現。

再次,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

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其中,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國中學生剛剛進入少年期,機械記憶力較強,分析能力仍然較差。鑑此,

要提高七年級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務必要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這是每一個國中數學老師值得認真探索的問題。

作爲國中數學教師,我深知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確立“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爲中心的教學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密切關注新課改形勢下教學發展的新動向,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力求在教學互動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下面是我教學過程中所得的幾點體會:

1.教師應轉換角色,成爲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

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2.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以優化的情境爲空間,以創設情境爲主線,根據教材的特點、

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情境教學講究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發展,乃至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設計這樣的一個情境來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小剛的奶奶家裏的三角形鏡弄碎了,想重新配一個,該拿哪一塊?請你給她拿個主意。問題提出後,學生們十分感興趣,紛紛議論,連平時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學生們學習的主體性很好地被調動了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了數學課堂的思維活動之中。從而產生了學習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動源泉。正是因爲這樣,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兩千多年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從自己豐富的教學實際經驗出發,認爲“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是思維過程的教學,沒有學生的思維活動的數學

課是不成功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課堂的情境,以及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因此,課堂情境的創設要以激發學生思維活動爲出發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維情境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所以,課堂上提問的設計、題目的選擇、情境的創設等課件都要充分考慮對學生思維活動的啓發性,這正是課堂情境創設所要達到的目的。除創設問題情境外,還可以創設新穎、驚愕、幽默、議論等各種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並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正象贊可夫所說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3.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由於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

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開放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3.1 運用探究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中,在以教師爲主導的前提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

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着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品嚐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纔會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

3.2 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其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

不同背景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徵,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4.強化交流和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教學的進行過程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與交流,這種小

組的形式縮短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間交往的機會,有利幹小組內成員的交流和含作。

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學習主要以協同活動爲中介實現的,因此我在組織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活動中,把需要討論、互相啓發、反覆推敲的問題佈置給學習小組,讓小組圍繞問題進行交流和合作學習。不僅要指導組內交流,而且要引導組際交流;不僅要交流學習結果,更要重視交流學習方法。

教育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互幫互助的合作意識,使每個人都能爲集體目標的實現盡心盡力。不斷向學生傳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們學會既善於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的意見,敢於說出不問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相互啓迪,並能夠綜合吸收各種不同的觀點,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時地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5.注重傳授知識,不忘育人

如何在數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學中也得到了

較好的體現,法國著名數學家包羅朗之萬曾說:“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歷史具有百利而無一弊的。”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中華民族有着光輝燦爛的數學史,如果將數學科學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形成愛科學,

學科學的良好風氣有着重要作用。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適應地選擇數學科學史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比如圓周率π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常數,是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爲了回答這個比值等於多少,一代代中外數學家鍥而不捨,不斷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其中我國的數學家祖沖之取得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爲了讓同學們瞭解這一成就的意義,從中得到啓迪,我選配了有關的史料,作了一次讀後小結。先簡單介紹發展過程:根據這一段教材的特點,適當選配數學史料,採用讀後小結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人類對圓周率認識不斷加深的過程也是學生深受感染,興趣盎然,這對培養學生獻身科學的探索精神有着積極的意義。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

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本站推薦其他精彩內容: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國中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國中數學教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