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精選多篇)

第一篇: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

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精選多篇)

xx年4月18日至20日,有幸到成都參加“國基教育大講堂·蓉城之春”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此次成都之行令人難忘。

4月18日下午一點,我們一行數人乘車從資中出發,歷時一個半小時到成都。已經很多年沒有到成都了,日新月異的發展,讓僅存在記憶中的一點兒關於成都的印象已經找不到任何的痕跡了。進入成都市區,街道兩邊碧綠的青草、綻放的鮮花、優雅的樹木和悠閒的行人首先就讓人感覺到成都這座“休閒之都”的魅力;林立的高樓,間或着古老的建築恍若讓人有穿越時空的感覺;塔吊、地鐵圍欄等,無不又在宣示着城市發展的生機與活力;市區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車程既讓人體會到成都之大,又讓人覺得有一點點無奈。

報到後,找到好不容易纔在網上提前預訂的旅店,已經是下午五點。稍事休息,又得去看從旅店到會場的路線,還好,不算太遠,才放下心來。吃過晚飯,出去轉了轉,無意間轉到了府南河邊,處於城市中央,風景尚好,行人亦多,但不敢多轉,畢竟明天還有一天的學習。回到旅店,十點準時休息。

4月19日的學習按規定是早上8點半開始,我們想去佔一個好位置,早上7點就起牀,洗漱完畢後匆匆在路邊小店吃過一點東西,不到8點就到了會場。不過,比我們早的是大有人在,會場正中間前幾排的位置已是讓他們捷足先登了,還好,右邊的第一、二排還有幾個空座位,趕快搶佔。幸運的是,下午和20日的早上都搶到同樣的位置。

此次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按計劃除了會議的學術主持陳洪傑爲我們進行有關“辯課”的專題講座外,還請7位名師爲我們展示11節觀摩課。由於自己從事國小數學教學的時間不長,加上很少有這樣高水平的學習機會,因此,一直在心中充滿了期待。

第一節成都高新區芳草國小的賴杉老師執教的《郵票的張數》就對我形成了很大的“衝擊” 。整堂課45分鐘裏,賴老師大膽地將課堂“放”給孩子們,小組討論用了18分鐘,分享交流用了20分鐘,老師只是在開場時簡潔地提出了要求,中間適時有一些追問和點評;學生們的表現讓人驚歎,不僅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還表達得頭頭是道,相互間不僅有表達交流和補充深化,還有質疑和答疑。學生真正成爲了整個課堂的“主人”。這是賴老師借鑑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創新地運用“ceo”模式進行課堂組織教學的“分享式教學模式”。分享式教學模式的基本單元是“問題——思考——分享”,其基本原則是:“意識前移,人人蔘與;教師讓座,參與無錯”,其關鍵在於小組合作學習的“ceo模式”。其實,“ceo模式”通俗地講,就是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差異,進行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人員搭配,每個小組有學習層次不同的4位同學,每個人有自己相應的“職位”,例如:一號叫做“信息官”,二號叫做“公關總監”,三號叫做“技術總監”,四號叫做“首席執行官(ceo)”,也就是小組長。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當然最重要的還是ceo,他們的學習基礎和能力水平相對比較強,要承擔組織小組學習活動、檢查與督促訂正作業、指導和幫助組員學習、向教師反饋和與家長交流組員學習情況等職能。當然,這種模式是不是就讓其他的同學,或者說是相對較差的同學就受到冷落了呢?賴老師在課後的互動式評課中,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她說,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之所以這樣編成一二三四號,目的就是爲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同樣獲得展示與表達的機會,比如,每天由不同序號的學生做主打發言,可以增強他們的主動性,鍛鍊提升表達能力;ceo也不是“終身制”,可以進行調換或輪換。“ceo模式”通過“節儉的導”和“慷慨的放”,實現了令人驚異的課堂角色轉換,破解了當前自主探究合虛化的困局,破解了教師對全體學生的“泛關注”和“定向關注”的困局,解放了老師,解放了學生,使老師有了“分身術”,爲充分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可能。爲了讓分享不流於形式,在分享時還有“四有”的要求,即,有表揚、有疑問、有補充、有提醒,這些都是學生自己完成的。賴老師說,這種模式的培養也不是很困難,大概兩個星期就能進入狀態,而且效果是非常地好。這一節課,帶給聽課老師很多的思考和啓迪,我想,今後自己在教學中是完全可以學習和借鑑這種教學方式的。

第二節《字母表示數》、第三節《生活中的負數》,都是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浙江金華市環城國小校長俞正強執教的。第二節是新授課,第三節課在上課前,俞老師發現由於教材版本不同的原因,已是學生學過的內容,而臨時改成了複習課。俞老師的課讓人覺得非常地輕鬆愉悅,其語言非常地淺顯易懂、幽默風趣而又富有感染力,再加上誇張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讓課堂上的孩子和聽課的老師們笑聲不斷,在堪稱嚴謹的數學教學中“獨樹一幟”。例如:“現在又來預測老師要幹什麼了”、“這兩個同學今天是專門來預測、指揮老師的”、“現在最厲害的同學上來了,那其他的同學就都來當老師”、“既然你們說要進入主題,那我們現在就開始進入主題”、“肯定、一定、唯一嗎”、“數學課的每個環節都充滿陷阱,要小心一點”、“你就是沒有問題的人,那其他有問題的人就都找她”、“我發現你們很容易滿足”、“不問不覺得,一問不知道”、“你如果再不發表(自己的看法),就讓它憋死在肚子裏”、“從今天開始,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偉大呢”、“學習後就掌握了賺錢、虧本和保本”……俞老師的風格和成功之處,在於讓孩子們能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喜歡數學,最好地詮釋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課後的互動式評課中,俞老師真誠地與老師們進行交流,希望我們能像種地一樣,要先平整好土地,也就是打好基礎;一切要以孩子爲主,採用適合的方法,方法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不合適,一個好的課堂要用很多方法豐富起來;很多後面發生的問題根源都在前面,因此要關注問題本身後面的問題;要善於學習別人,“相觀而善謂之摩”……

就在會場門口簡單地吃過午飯,又趕快去搶佔位置。下午首先是本會活動的學術主持、《國小數學教師》副主編陳洪傑爲我們進行了《辯課的情與理,知與行》的專題講座。陳老師針對公開課、聽課評課等的真實性、研究性和有效性,就“辯課”與大家進行了交流。“辯課”的實踐進階分爲“細節重建——同課同構——同課異構——異課同構——風行水上”等層次。其中,細節重建部分讓人印象深刻。細節,既包括學生的學習行爲,又包括教師的教學行爲,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細節能折射出教師教學的敏感性、教育理念與教學藝術;當把細節拿出來進行辯論的時候,這些細節才成爲問題,發現了問題,就找到了改進的空間和成長的可能;在細節的改進中,要處理好“開放與封閉、預設與生成、羣體與個體、結果與過程、主體與主導、簡單思維與複雜思維”這六組相對矛盾的關係。再關注並處理好細節的基礎上,通過同課同構、同課異構、異課同構等實踐,達到“風行水上”的境界,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現老師的生命價值。聯繫到學校日常的公開課等教研活動,往往流於形式,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心態:“我是來學習的”、“我水平有限”、“說了也白說”、“這麼多人爲什麼要我說”……因而往往是敷衍了事,要進入辯論是更不容易。辯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師的問題意識,提高教師對教學問題的敏感性,引導教師改進問題,獲得成長,恢復教師應有的專業性、智慧性和挑戰性,這是教師獲得職業快樂與幸福的源泉,而能成爲一個更有意思、更有意義的老師。辯課需要坦誠、懸置和務實,坦誠就是要袒露自己,並不是來打醬油和打瞌睡的,而是“在場”的;懸置需要反思成見、放下虛榮(身份、地位和別人眼中的自己),享受碰撞、交流的樂趣;而務實就是“提一個問題、提一條建議”。改變自己,從辯課開始。

下午的第一節課是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國小的潘海燕老師上的《字母表示數》,和上午俞正強老師的課是“同課異構”,也的確體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潘老師的課更接近於我們日常教學中的常態課。她從學生入手,依靠學生來展開和進行:從學生經驗出發,關注知識經驗的前後聯繫,讓數學的知識“立”起來;從學生生活出發,將數學與學生的真實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的興趣“舞”起來;從學生思考出發(本文來自本站),讓學生真正經歷數學思考的過程,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正是因爲潘老師的教學注重從學生出發,才讓“靜止的”教材有了“豐富的”課堂表現。

下午的第二節課是浙江省海鹽縣實驗國小教育集團副校長顧志能老師上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練習課。在你們的日常教學中,練習課往往就是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學生們苦不堪言,往往效果也不見得有多好;要把練習課上成教研的公開課,更是覺得難度很大。顧老師的這一節課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他首先用“計算能手、計算高手”的評價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然後,引導學生口頭編了7道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式題。在這7道題中,首先讓學生觀察其中哪些是可以通過口算得出結果的,然後通過口算解決了其中的4道題。剩下的3道題也不先計算,而是讓學生通過估算來進行結果的大小排列,這樣又鍛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重點通過402×31這道精心準備的題來進行深化,讓學生通過這道題中的5個數字進行重新編組,使得答案比原來的答案要小,並找出其中的最小的那一個,在這一過程中,極大地培養和鍛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表達等能力。最後通過三位數乘兩位數中答案最大的題目(999×99),而解決了答案的位數、估計答案的可能性及介紹古人的計算方法等。顧老師的這一節練習課,口算、估算、筆算樣樣齊全,學習過程豐富,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和提升。

一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結束了,晚飯後,抓緊時間去了一趟成都著名的景點“錦裏”。錦裏充分展現了成都深厚的歷史底蘊,紅紅的燈籠映襯着古老的建築和街道,路邊的小攤出售着紙扇、石硯、糖人、皮影等琳琅的商品和特產……可惜天公不作美,還才逛了不遠,突然而至的一場雨讓我們“落湯”而回。

第二天,4月20日,我們和其他很多老師一樣,也早早地來到了會場——空軍大禮堂。大家還在等待的時候,8時過2分,一陣劇烈的晃動突然襲來,大家立刻反應過來:地震了!當時我坐在會場右邊的第一排的最右邊的第一個位置,1米左右就有一個雙扇的木製應急門,當時門還未打開,有兩三個女老師着急地推門卻怎麼也推不開。我一邊招呼其他的人“快跑”,一邊飛起右腳,連踹三下,將門踹開了(這應該不算是破壞國家財物吧,後來我還檢查了一下,只有鎖被踹爛了,門基本上無大礙)。人流將我“擠”出了門,來到了外面的空地。聽課的老師很快都疏散了出來,其他樓房中的人也紛紛從樓上跑了下來。經歷了xx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明顯地提高了不少,在外面停留了十來分鐘,大家仍然記掛的是自己的位置,看到沒有什麼後續的反應(可能是距離的原因,大家覺得震級不是很高,當時沒有引起重視),又紛紛回到了禮堂,準備繼續聽課和學習。會議的主持人在開場白中,稱剛纔的地震爲一個“小插曲”,上午第一節上課的江陰市實驗國小教導處副主任強震球老師還一再申明“剛纔的震動與自己無關”。不過,逐漸傳來的消息,讓大家瞭解到是距離成都150公里的雅安發生了里氏7.0級的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如此近的距離、如此強的震級,讓大家的心裏不由得憂慮起來。第一節課剛開始一會兒,會議的主辦方和空軍的管理人員就上臺宣佈,由於地震和餘震的影響,所有的大型會議、活動一律取消,所有人員就地疏散。我們也就離開空軍大禮堂,最遺憾的是我們大家都最想聽的吳正憲、張齊華兩位老師的課沒有能學習!

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最想念的是遠在資中的家人的情況,特別是聽說資中的震感比成都還要強,就更放不下心了。妻子不在家,只有兒子和岳母在家中,不知道他們怎麼樣?只和妻子發了條短信,家中的電話老是打不出去,一直打了好幾次,終於接通了,聽到兒子的聲音,才放下心來,他說他反應還很快,在地震發生時還叫外婆一起跑到了樓下的空地,不過現在又回家了,我交待了幾句,並讓他和外婆暫時不要呆在家中。我們學校的校長也在第一時間給我們發來了短信,告知消息並提醒我們要注意安全,讓我們覺得非常感動!

結束此次難忘的成都之行,我們一行人又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終於在中午12點50多回到了資中。一下車,感覺資中有一種從未曾有過的親切!

第二篇: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

參加“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

婁山關將軍希望國小曾秉華

2014年4月20-21日,學校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於是我和本校的5名同事有幸參加了由中國教師發展研究中心在貴州師範大學舉辦的“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應邀主講者乃北京、浙江、江蘇、重慶等地國小數學6位特級教師、名師,他們圍繞會議主題,自主選擇切入點,在讀懂學生、讀懂教材、開發課程資源、關注動態生成等方面進行公開演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不同地域、各具風格的精彩課堂。這次研討會,彙集了貴州省很多地區學校的教師,整個貴州師範大學大禮堂座無虛席。特別是名師們輕鬆、幽默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不但深受學生喜愛,而且使我受益匪淺。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專家的風采,讓人歎爲觀止,讓我大開眼界,學到了許多教學方法和經驗,直面國小數學教學的專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學中和名師之間的差距。通過這次觀摩活動,反思自己歷年來的課堂教學方法,感悟頗多,這次觀摩活動,他將爲我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歷時兩天的活動中,我聽了11節觀摩課和4節議課+互動質疑交流+研討式總結節報告,還有一些名師的課後分享。示範課型涉及“計算教學”、“問題解決”、“圖形與幾何”等不同主題,有陳述性知識(概念)的教學,又有程序性知識(規則、公式)和規律性知識(策略、思想方法)的教學。讓參會教師對國小數學不同內容的教學有更全面的了

解,加深對不同知識類型教學特點的理解和把握。坐在大會堂的下面,近距離的觀看各位名師的教學,心裏特別激動,但激動的背後是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名家,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下面簡單談談我的幾點體會和感悟與大家分享:

一、觀念碰撞,在比較辨析中提升思維

研討會的6位名師都有自己的教學主張,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名師對課堂教學的卓越追求。不同教學追求的相互碰撞,可以產生精彩的思維火花,讓參會教師在比較與辨析中發現共通的教育規律,提升自己的思維。

二、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和調動學生。

研討會上,臺上教師投入地教學,臺下教師專注地記錄,每節課雖因教材、地域而異,但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次活動真正讓我感受到了教學中的“現代”和“經典”,“現代”之“新穎”、“經典”之“殷實”。沉醉於其智慧的芬芳,享受着思想的盛宴,讓我明白教學藝術是教師爲實現教學目標,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遵循具體學科教學規律和美學原理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能力和行爲。優秀國小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共同特徵之一就是上課時精神飽滿,善於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和調動學生,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勃勃生機。他們敢於創新設計理念,課堂極富感染力,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生活!

三、學無止境

特別是聆聽強震球老師的數學課,還是被他那嫺熟的教學技能深深吸引了。強震球: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國小教導處副主任,全國賽課一等獎獲得者。作爲一個男老師,面對一年級的孩子,僅僅擁有巧妙的設計是不夠的,更多的是需要老師調控課堂的能力,而強震球老師抓住教學中結果性知識並把知識還原於原始發現,是學生成爲一個對知識的發現者和創造者,是非常典型的一種教法。這樣的教學設計過渡巧妙自然,讓學生在幽默詼諧的課堂氣氛中學會新知,這樣的課堂,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學無止境。

四、放手,孩子會飛的更高

這裏面的“放手”而不是放任不管哦!張齊華:全國優秀青年名師,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國小副校。張老師在他的報告中提到“教,更多的是由學生來完成的”,是的,只有放手讓學生來完成,學生領悟到的知識才能更全面。放手讓學生多思考多感悟。回想一下我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更多的是我來講,學生一味的接受,把課堂還給學生纔是我要真正學習和要做的。張老師在上觀摩課的時候呢,之前是沒有上過的,而且用的不是自己班的學生,上的很真實。效果特別好。這裏面呢我還想提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張老師所教班是四年級的,如果我們從一年級就模仿張老師上課的方式是學不來的,因爲這些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這種獨立思考和集體交流的習慣,所以在教學上我也應該思考出自己獨特的貫徹生本教育的教學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五、教無止境

聆聽完郭莉老師的課你纔會覺得:原來教書還可以這麼愉快的。說句實在話,讓學生自主充當小老師,教師巧妙引導,自然大氣,把整節課交給學生,學生在歡快中學到了知識,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教無止境。

這次的學習讓我意外、驚喜、滿足、期待————更讓我反思自己的課堂,讓我明白了數學課到底要給學生帶來什麼,絕不是表面的熱鬧,而是要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知識本身的魅力,以及學以致用時隨之而來的幸福與喜悅。我要把這些思考和反思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努力的提高自己,創造優質、高效的課堂。我一定要把這豐碩的收穫帶回我的課堂,把快樂帶給我的孩子們,把幸福帶給我的孩子們,讓他們和我一起感受數學的魅力!

第三篇: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培訓的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培訓的心得體會

從2014年12月7日9日作爲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培訓的時間,這次能參加六枝培訓,我十分高興,覺得這是一個給自己充電的好機會。並且自己獲益匪淺,對這次培訓也有了深刻地體會。本次培訓爲我們提供了各類豐富的專題講座、課例觀摩,使本來枯燥的學習,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易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學習的空間,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課堂的藝術。

羅鳴亮老師追尋簡約而靈動的課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仲廣羣老師和劉鬆老師他們的話語,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對於一個剛剛畢業走上教師這行的我來說,自己是完全想不到,也上不出如此完美的課程,學生願意學,老師樂意教,邊玩邊學。學生興趣也較濃厚。

當他們談起他們自己剛剛走上講臺時的情況時,才發覺原來他們也如此過。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的講師,天生的教師,或者其他的。都是一步一步地才走出來的,靠點滴地積累,靠點滴地吸收,最終才能做好。

通過學習,真正體會到課堂教學其實也是一種藝術,它要我們教師用心去澆灌,纔會開出美好的藝術之花,同時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距離名優教師還有很大差別。在以後執教的過程中着重加強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

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學生在課堂四十分鐘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減少課業負擔,多一些時間去體會. 由此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價值,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爲一名合格的乃至優秀的教師,讓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現在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是多向像他們一樣的人學習,學習他們優秀的教學經驗,爲自己的教育生涯打一個紮實的基礎。學會把他們所傳授的方法帶到課堂,讓自己的學生也樂於學習,而自己也教得輕鬆。不管試驗結果如何,我都得繼續,如果結果不樂觀,我也不氣餒,反省一下自己,回顧環節,審視一下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錯了,然後找出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然後繼續實施下去。

拿破崙曾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己也這麼認爲,作爲一名教師,那做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也是令人嚮往的,只是這條路會很艱辛,但我會好好地利用課餘時間對自己的教學方案作進一步地審視,然後總結出一個適合自己,同時也適合學生的一種方法,讓學生輕鬆學習,輕鬆掌握學習內容。

2014年12月9日

第四篇: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

心得體會

毛口鄉國小白雲

2014年12月8日至12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由貴州師範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主辦的、在六枝特區煤機廠影劇院舉辦的《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在這一天半的培訓學習中,聆聽了三位名師的經典課堂以及他們的專題報告,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特擬以下幾點想法:

星期六上午,我聽了羅鳴亮老師的課堂《可能性》,他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習方式。在這節課始終以“摸球活動”爲主線,在第一次摸球活動中,學生沒有受到老師的限制,而是根據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學習活動,盒子裏放多少個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學生做主。學生通過第一次摸球,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裏放幾個球,也不管摸幾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黃球,就一定只能摸到黃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顏色的球;如果既放黃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黃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學生在對比中更好地體會了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可能性作爲一種隨機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觀願望控制的。但許多學生有這樣的錯誤認識,即第一次摸到紅球,第二次就該摸到白球。爲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隨機的概念,他又設計了第二次摸球活動,讓學生先猜再摸,既暴露學生的認識,又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思考,再讓學生親自動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對於某一次摸球來說,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事先是無法確定的,並且前一次摸球的結果不會對後一次摸球產生影響。通過逐步拿出球,讓學生感悟到在條件變化的情況下, “一定”、“不可能”、“可能”是可以互相轉化。

下午,聽了南京市石鼓路國小副校長仲廣羣的課《 找規律》以及他的專題 1

講座《數學思想的內涵、特徵及其教學意蘊》,他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豐富的數學故事對《數學課程標準(2014年版)》中新增設的“基本數學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以專題的形式進行了解讀。仲老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豐富的數學故事對“基本數學思想”做了深入淺出的精闢解讀。王老師則以課爲例,結合相關理論,對數學教學中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談了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兩位特級教師的精彩解讀,與會者高度認可,頗爲受益。

星期日上午,便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劉鬆,從他上的精彩示範課四年級《解決問題》,這節課中劉老師在課堂上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手勢,酷似學生中的一員,有疑惑、有成功的歡呼雀躍、有與學生面紅耳赤的爭論,他儼然成爲一個勤學好問的學生。劉鬆老師對課堂的投入讓人感嘆,我們每一位教師如果能學到這種執着和敬業,全身心投入教學,對學生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幸福。通過劉老師的課堂,聽劉老師的讚揚的語言,諸如“神仙”“王老師”稱學生爲“高人”……,孩子們高高舉起的小手和大膽的表達,我們不難發現劉老師把課堂主動給了學生,一句“你真了不起”(握手),體現了對學生的充分尊重。他關注到了課堂的每一個角落,在他的課堂上學生有那麼多的問題,學生那麼的善於思考,在他的課堂上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劉鬆老師的課讓學生養成的是一種數學的眼光、一種數學的情懷,他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了數學之美、之妙、之變化無窮。你想讓我們的孩子感動嗎?你先感動自己,數學一定要有激情,美好的事物都是激情的產物,課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課合一,也就是一定要投入到我們的課堂中。

通過這次學習,對我的教育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爲一名一線的數學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才能適應當今的教學要求,才能當一名順應時代的國小數學教師。

第五篇: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六枝特區龍場鄉中心國小余西江

2014年4月21日至22日,我有幸在六枝影劇院參加了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此次會議由貴州師範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主辦。會上,我有幸聽到了陳大偉、仲廣羣,錢守旺及六枝實驗國小的謝全碧老師的講座,感觸很深,現將本次活動的收穫小結如下:

在21日上午聽了謝全碧老師的《三角形的認識》這節課,謝老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建築圖片,並提問:生活中還有那些三角形?學生積極回答後導入課題,通過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交流歸納出三角形的特性,並讓學生動手試試四邊形與三角形的穩定性。讓學生畫三角形進而教學三角形的畫法,認識頂點和高的畫法,引導學生說出高的定義。謝老師的這節課能大膽調整教材的順序,與學生的交火候掌握比較出色,核心明確,能較好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很貼近生活,學生能比較愉快的掌握知識點,多媒體運用比較熟練,這些都是以後的教學生活中我努力的方向。

後來又聽了幾個老師的講座,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陳大偉教授的講座。他的講座題目是《觀課議課與國小數學教學》,他首先要求作爲老師,在觀課議課的過程中要坐到學生當中去,要觀察學生的學習,有助於師生關係的改善,讓教學改進的意見更加真實。還要根據需要選擇觀課的位置,這種做法的好處是能在不干擾教學的前提下與學生建立信任關係。而且要提高觀課質量,要在觀課中發揮教學想象力,當好授課老師的助教。最後通過案例分析深入淺出的講清楚老師爲什麼教的問題和學生廣義和狹義的學生概念,最後提出了教學效率=同學們圍繞教學內容的比較緊張的智力活動和有價值的情意活動時間/教學時間的公式。

陳教授的講讓我受益匪淺。我們爲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師生課堂生命活動質量,也經常搞公開課、達標課等活動。但效果卻不盡人意,主要原因多方面:雖然也有教師聽課評議的相關制度,也有組織教師聽課,卻只是聽課不評議。教師們聽完課後,便各自拿起手中的筆,在聽課評議表的相關欄目中要麼畫上記號,要麼寫上分數,

寫上輕車熟路的評語上交,便“大功告成”。造成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除了制度貫徹不得力之外,教師也要承擔一定責任。有些教師把聽課評議不當一回事,甚至唱對臺戲,說這是在搞形式主義,他們是爲了完成任務而被動地聽課,所以致使評議無法進行或乾脆不評議。或者是把聽課評議搞成了開表彰大會,大家都紛紛列出某某教師諸如備課充分、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組織合理、語言生動流暢、教學課堂氣氛活躍等優點,這些都是套話、空話而對缺點與不足出於礙於情面或擔心對自己不利,要麼隻字不提,要麼輕描淡寫。這樣的聽課評議純粹是在應付形式、浪費時間。我認爲不如回家吃飯還來得實在。鑑於以上原因及現象,我認爲陳教授提出的觀課議課是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新課程改革現已進入攻堅階段,實現這些目標關鍵還是在教師,教師要不斷學習、吸收新理念,並敢於嘗試,成爲“反思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