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心靈捕手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82W

心靈捕手觀後感【多篇】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一

看完《心靈捕手》這部影片之後,我想了很多,寫下了這篇觀後感。

這部電影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爲劇情合理而有趣。

儘管講的是導師與天才的故事,但是強調的卻是“等待天才的自我發掘與定位”。

它不是簡單的導師指明一條道路給天才的故事,而是導師如何觸動天才學生對生活道路的自覺選擇。

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繫上的公佈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

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卻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

威爾是一個真正天才,他的數學天賦足以改變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經雕琢的天才一樣,他有着很多的問題,打架滋事,叛逆不羈,

甚至爲此幾乎入獄,爲了幫助威爾回到正途,不再浪費他那非凡的天賦,經過教授和他的心理學家朋友西恩的不懈努力,

威爾終於克服了童年的陰影,突破了影響他多年的心理障礙……這種導師與天才學生相互交往的過程,對雙方都同樣是觸動。

也同樣給雙方下一個階段的生活都帶來了改變,這是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片中有這樣一句話:“很多人都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因爲找不到相信他們的老師,於是就認爲自己很笨。

”難道不是這樣嗎?審視我們的教育,看每個人的成長曆程,在風華正茂、青春飛揚的年代,

很多人確實並沒有能在一位良師的指引下找到自我,從而看不清前進的道路,於是前進的道路變得格外曲折。

這部影片與我們所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教學相距甚遠,它是一個有着重重心理障礙的天才少年在心理學家幫助引導下的自我救贖。

它更像心理醫生的必讀教材。

但是作爲老師,我們依然能從電影中得到不少啓發。

因爲我們都越來越深刻地發現,當今學生的心理問題已日趨嚴重。

因爲心理因素而引發令人扼腕的種種悲劇,已是經常見諸於各種媒體。

因此,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每個老師都或多或少扮演起了心理醫生的角色。

特別是做班主任的,如何在平時的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疏導,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雖然我是一名英語教師,但在平時的授課中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問題。

捕手是棒球中的一個位置,由英文的Catcher而來,至今有很多引申含義,大意爲能抓住某種東西的人。

“心靈捕手”的確是形象、生動。

別人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按說我們教師應該是學生“心靈捕手”,應該走進學生、瞭解學生、理解學生,

同樣的也應用賞識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學生,因爲他們同樣也是自己的孩子。

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多是要花費精力,找到他們的優點,不斷給予肯定。

正所謂“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

影片中那位教師的賞識教育所得到的效果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所以我讚賞“賞識教育”。

賞識就是一種期待,而期待則是我們給成長中的學生最好的禮物。

學生們會從這種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特別的愛和關注。

這種愛和關注會使他們全身心地感到愉悅和激動,並充滿了一種回報期待的慾望和勇氣,

而最終這種慾望和勇氣又將產生怎樣的奇蹟,我們自己也難以預料。

我的學生中有這樣的一些需要關愛的有潛力的弱差生,我試着來做他們的欣賞者,關注者,

友好者,給予他們力量,給予他們鬥志,給予他們尊重,做他們如朋友一樣的師長。

一次寫不對,講給他聽,報給他寫。

再不會,變一種形式來教他如何記憶,用謎語,用遊戲,用手勢……讓他們能在成長中覺醒,從而有樂學的衝動,有愛學的激情,讓他們幸福地學習。

在經意與樂意之中,收穫成功。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二

網易教育的一篇文章《爲啥美國學生數學很差 做出的東西卻很牛》裏推薦了一部電影《心靈捕手》,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着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影片於1997年12月2日首映。

您也許不會像我一樣,在影片結束的時候被淚水朦朧了雙眼,看着尾聲裏威爾駕車遠去,天空逐漸遼闊,那情景讓人心慰又心酸。“去他們的,好嗎?”心理學家桑恩不在乎使用這樣粗魯的語言,我也借用一下。去他們的,爲什麼我百度到的影片簡介,硬是要把這個電影叫什麼勵志電影呢? 威爾,一個自甘墮落的天才,蒙老天眷顧,終得圓滿。如果他像偷腥一樣對數學的熱愛也叫勵志的話,那我作爲一箇中學老師,豈不要每天被我的學生感動得一塌糊塗。

我不是藍勃、不是桑恩,我充其量是朋友查克,除了不忍心看到威爾二十年後泯然衆人,對自己身邊的威爾毫無助益。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會成爲哲學家、社會活動家、運動健將、超級程序猿、書法家、教授等等,我很想把他們一個個描述出來,但我沒有能力,他們像偷腥一樣熱愛的領域對我來說是如此的高深和陌生,看到他們的才華,我除了激動,更多的是不安,因爲這個社會沒有準備接納他們。

一方面,我們滿懷對天才的渴望,企圖把每一位普通的學生按天才的模子來打造,另一方面我們又缺乏睿智的眼光,身邊真正的天才被棄如敝履。我曾經寄希望於自主招生,但是自從20xx年開始推行自主招生,到現在都沒有突破5%的限額,這5%絕對與中國的威爾無緣。一方面,經過十二年應試教育摧殘,英才損耗過半,另一方面,每年大學聯考之後,還要因爲估分不準、志願失誤而讓大部分學子學非所願——暴殄天物啊!

我們可曾因爲天才而不是因爲所謂的優生而興奮、激動,優生可見、天才難識。因此,電影《心靈捕手》對我們的意義更在於,啓發我們要建立一個讓“心靈捕手”有用武之地的機制。如果要說勵志,那麼勵的也不是個人成才之志,而是激勵我們要有變革相應體制的緊迫感,讓人人感覺“天生我才必有用”,而不是徒生“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慨。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三

《心靈捕手》這片子,以前曾經看過片段,這次在課堂上終於得以看完。

作爲好評無數的經典電影,本片可圈可點之處不勝枚舉。無論馬特?達蒙、羅賓?威廉姆斯等對角色感情的細膩把握,還是接二連三讓人眼前一亮的雋永臺詞都讓人印象深刻。

於我而言,本片值得一看的原因主要還是它算是一部心理勵志劇——主角威爾的困境其實來自於他的心理障礙,或者說源自童年的心理陰影,全劇展現的即是威爾在尚恩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走出童年陰影的過程。

威爾縱橫的才氣和他心中的陰霾並非毫無關聯。想起一本書的名字大概叫“狂躁抑鬱多俊才”吧,已有無數專家論證過那些有着各種心理問題的天才,他們內心異常的折磨如何給予他們超常的才華。像很多缺乏安全感、偏執的孩子一樣,威爾異乎尋常的聰慧。而他的絕頂聰明更讓他想要也能夠深深地隱藏自己,也可以說加重他的心理障礙。他對自己內心的掩藏看起來是華麗的,但骨子裏卻是源自童年經歷的安全感缺乏。

很多時候,對於一個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直面自己”纔是走出陰霾的出路……尚恩是個出色的心理學老師,愚以爲最出色之處是他的鍥而不捨,這鍥而不捨或許源自威爾勾起的回憶,或許源自一份職業道德,總之當尚恩不斷告訴威爾“這不是你的錯”時,威爾完成了從逃避到直面的轉身。

之所以想到這些可能是因爲我曾經飽受強迫症的折磨。關於強迫症的描述通常是缺乏表現力的,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感受得到那無比的痛苦,無盡的糾結與反覆像束縛心靈的鎖鏈,對擁抱美麗生活的渴望換來的是更加的焦躁不安乃至身心俱疲。讀高中時的我曾數次覺得自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後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意識到我應當直面自己,這個不完美的自己。包括強迫症在內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會使人產生逃避的想法——希望自己沒有經歷一些事,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然而沒有誰是完美的,身陷強迫者會發現不可能任何事都十全十美,而威爾這樣的經歷已然發生也是他無路可逃的。我不斷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生活”,它不完美,但真實……就這樣不斷奮爭,其間無數的復發與抵抗,我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大學聯考,然後轉科復讀,最終考入了一所對於我所在的城市和中學還算不錯的大學。我不敢說完全戰勝了強迫症,但至少沒輸吧。

我說這些並不是說自己的經歷與劇中人有什麼相似點,更不是自以爲有什麼天才,而是想說這電影讓我共鳴之處即在於威爾從逃避走向面對並最終戰勝了心中的陰影。同樣讓我感動的還有尚恩對威爾鍥而不捨的幫助——每一個有過相似經歷的人都會明白身邊有這樣的人和這樣的幫助是多麼可貴,這是值得感激一生的。

人最大也最難克服的阻礙不是肉體上的,而是來自內心。而直面的勇氣,或許就是戰勝心魔最鋒利的武器。直面生活,直面自己,直面內心,縱然不是威爾這樣的天才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四

去年暑假到洛陽旅行,有緣結識了一位東北的穆大哥,他有個愛好就是收藏碟片,據說家中網羅了千餘張中外經典影碟。我對電影沒有多大興趣,他既然看了這麼多大影片,我就請他推薦一部自己認爲最好的電影。他沒有猶豫告訴我是《心靈捕手》,推薦我有時刻必須看一遍。回來之後,就把這件事忘的一乾二淨。一轉眼,半年過去了。昨日上午閒着沒事,搜出《心靈捕手》看了一遍。沒有好萊塢大片美輪美奐的視覺衝擊,也沒有俊男美女的加盟。但跌宕起伏的故事,扣人心絃。看了一遍的感覺就像豬八戒吞下人蔘果後一樣,有些意猶未盡。下午我又連看了兩邊。一部電影連看三遍,打破了我看電影遍數的個人紀錄。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悟。

麻省理工菲爾茲數學獎的獲得者藍勃教授將一道世界上只有兩個人能解出來的數學難題寫在走廊黑板上,以挑戰這所最高理工學府的精英學子,沒有幾天這道號稱世界頂級數學難題的答案赫然出此刻黑板上,這件事情震驚了教授和他的學生們!一次偶然的機會,教授發現了那個神祕的天才----一個沒有任何學府背景的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威爾是名極具天賦的青年,一次他去邀請女友史凱蘭,史凱蘭以質子光譜分析習題未作,拒絕了他。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僅看了一眼就記住了那些題目,並且很快就寫出了答案,叫到史凱蘭手中。

我想起了《馬說》一文,如果說威爾是千里馬的話,毫無疑問藍勃就是伯樂。千里馬有日行千里之特質,前提是馬兒願意日行千里,如果千里的樂趣在於拉磨,怎樣辦?強行讓其跑來跑去,它肯定不樂意。如果它只想平淡的生活,每一天拉拉磨,做些農活,有何嘗不是種人生。按我們平常的人的想法:既然威爾是千里馬,那麼就就應馳騁以沙場,一日千里。遍嘗人生甘苦而擁有豐富情感經驗的心理醫生尚恩,卻有着自己獨到的明白,他認爲威爾就應過自己感到幸福的生活,而拒絕了藍勃引導威爾從事數學科研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尚恩的引導下,威爾明白了自己需要過怎樣的生活,他拒絕了藍勃教授爲其推薦的高薪工作,走出了陰影尋找自己深愛的女友去了。

決定一個人人生的只能是自己,但如今的家長喜愛給孩子設計人生道路。上重點國小、中學,考名牌大學。我們思考過孩子們的喜好嗎?他們願意這樣走嗎?家長在做決定是與孩子商量過嗎?他們同意嗎?人在什麼時候感到幸福,絕對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看過一個故事,一位華人帶孩子到美國的餐館吃飯,他指着廚師給孩子說:“如果你不好好唸書,就只能想他一樣,天天給人做飯,伺候人。”正當孩子似有所悟時,廚師走了過來,對他們說:“我最高興的是看到人們吃到我做的飯菜,我是哈佛大學的博士生,我只在經濟不濟時,纔會到證?公司做事。”人生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自己幸福、快樂。

什麼是朋友?不就應是吃喝玩樂時的那些人,而是你身處逆境與你同甘共苦的那些人。不是甜言蜜語的人,而是直言不諱的人。是你成功是默默祝福你的人,是失敗是撫慰你的人。查克是威爾的朋友,不僅僅正因他們一齊在酒吧喝酒、泡妞,一齊打架鬥毆。重要的是在看到威爾才華橫溢,但自甘墮落、不求上進時,嚴正指出:“正因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這幹活,無所謂。而你已擁有百萬獎券,卻窩囊着不敢兌現,你再待20年是羞辱我們。我每一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每次我敲門都期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

朋友是關鍵時刻給自己以指引,以力量的人。查克片末來到威爾的家,敲門卻再也沒有人開門時,除了憂傷,更多是欣慰與高興。

藍勃和尚恩人生的重要他人。藍勃是菲爾茲獎的得主,有些數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菲爾茨獎是最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由於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因此也有人將菲爾茨獎譽爲數學屆的“諾貝爾獎”。可見藍勃在數學上的造詣之深,是讓常人難以超越的。但威爾的數學天賦令他吃驚,一次,威爾將一道題的答案交到藍勃手中,藍勃開始還裝模作樣評論。可威爾根本就沒有耐心等他琢磨,就告訴藍勃,答案絕對是正確的,你拿回家看。藍勃之後與威爾發生了爭執,威爾拿起那幾張答案,就用火機點着了。藍勃像瘋了一樣撲向那一張冒着火苗的答案,最後搶出了半張紙,癱在地上,承認自己確實看不懂威爾的解答。藍勃很想讓威爾從事數學方面的研究,先後給威爾找了五個心理醫生,好讓其從陰影中走出來。藍勃是個愛才,惜才的人。人生能有人賞識自己,並不餘其力的幫忙自己,也是人生之大興。

威爾因童年創傷而啃噬他對人的信任與情感的投入,以防衛的心理來隔絕自己真實情感的表達。以防禦和攻擊的心態對待他人,從而抹殺自己生命中的真實情感表露,生活在自負與自卑交纏衝突的矛盾世界:一方面以自負嘲弄的心態修理哈佛小子,戲弄心理專家,破解數學難題,洞悉國家情報工作的冷血無人性;但是,另一方卻以自卑害怕心理拒絕女友史凱蘭的真情付出,害怕別人離棄自己之前便先行拋棄別人,不敢嘗試與人建立親密及信任的關聯。電影多次出現威爾落寞孤獨地坐在疾行的火車車廂裏,任憑萬籟俱寂的夜景與曙光微露的晨曦自窗外飛逝;淡淡的樂聲陪襯著他一人靜默的畫面,勾勒出威爾既自負又無助的複雜情緒。

在這尚恩、威爾二人“心靈角力”的過程中,尚恩以自己與妻子相知相守的情感經驗,鼓勵威爾建立親密關聯的第一步便是嘗試,甚至直言逼問威爾最基本的生命問題:爲何而活?該做何事?並且,不再理解他胡扯一通的“答案”。威爾在應對女友離去,老友好言相勤,以及尚恩真情相待的衝擊下,心防潰決,與尚恩相擁而泣,走出童年受虐的陰影;並且“跟着心走”,放下藍勃教授所推薦的高薪工作,直奔加州與女友複合。

捕手是棒球中的一個位置,由英文的Catcher而來,至今有很多引申含義,大意爲能抓住某種東西的人。“心靈捕手”的確是形象、生動,別人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按說我們教師就應是學生“心靈捕手”,就應走進學生、瞭解學生、明白學生,教師要心細如髮能及時發現學生絲毫心理變化,這樣教師需要很強的觀察潛質。再則就應有足夠的心理知識,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不能讀懂,也就無法捕捉到學生的心思。無法讀懂學生也就找不到教育學生的最佳方法。在適當的時候,給學生以引導,讓其悟出人生的真諦,而不是命令學生如何如何,讓學生成爲自己人生的舵手,其間必定會遇到暴風雨,堅信會勇敢應對,駛向大海深處,找尋自己內心呼喚。

《心靈捕手》900字觀後感 篇五

《心靈捕手》這片子,以前曾經看過片段,這次在課堂上終於得以看完。

作爲好評無數的經典電影,本片可圈可點之處不勝枚舉。無論馬特?達蒙、羅賓?威廉姆斯等對角色感情的細膩把握,還是接二連三讓人眼前一亮的雋永臺詞都讓人印象深刻。

於我而言,本片值得一看的原因主要還是它算是一部心理勵志劇——主角威爾的困境其實來自於他的心理障礙,或者說源自童年的心理陰影,全劇展現的即是威爾在尚恩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走出童年陰影的過程。

威爾縱橫的才氣和他心中的陰霾並非毫無關聯。想起一本書的名字大概叫“狂躁抑鬱多俊才”吧,已有無數專家論證過那些有着各種心理問題的天才,他們內心異常的折磨如何給予他們超常的才華。像很多缺乏安全感、偏執的孩子一樣,威爾異乎尋常的聰慧。而他的絕頂聰明更讓他想要也能夠深深地隱藏自己,也可以說加重他的心理障礙。他對自己內心的掩藏看起來是華麗的,但骨子裏卻是源自童年經歷的安全感缺乏。

很多時候,對於一個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直面自己”纔是走出陰霾的出路……尚恩是個出色的心理學老師,愚以爲最出色之處是他的鍥而不捨,這鍥而不捨或許源自威爾勾起的回憶,或許源自一份職業道德,總之當尚恩不斷告訴威爾“這不是你的錯”時,威爾完成了從逃避到直面的轉身。

之所以想到這些可能是因爲我曾經飽受強迫症的折磨。關於強迫症的描述通常是缺乏表現力的,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感受得到那無比的痛苦,無盡的糾結與反覆像束縛心靈的鎖鏈,對擁抱美麗生活的渴望換來的是更加的焦躁不安乃至身心俱疲。讀高中時的我曾數次覺得自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後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意識到我應當直面自己,這個不完美的自己。包括強迫症在內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會使人產生逃避的想法——希望自己沒有經歷一些事,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然而沒有誰是完美的,身陷強迫者會發現不可能任何事都十全十美,而威爾這樣的經歷已然發生也是他無路可逃的。我不斷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生活”,它不完美,但真實……就這樣不斷奮爭,其間無數的復發與抵抗,我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大學聯考,然後轉科復讀,最終考入了一所對於我所在的城市和中學還算不錯的大學。我不敢說完全戰勝了強迫症,但至少沒輸吧。

人最大也最難克服的阻礙不是肉體上的,而是來自內心。而直面的勇氣,或許就是戰勝心魔最鋒利的武器。直面生活,直面自己,直面內心,縱然不是威爾這樣的天才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