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甲午海戰觀後感800字(精彩多篇)

觀後感1.44W

甲午海戰觀後感800字(精彩多篇)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國中優秀範文集5 篇一

看完《甲午大海戰》,令我感慨萬分,心情一直難以平復。回顧那場慘烈的戰爭,我的兩眼不時的泛着點點淚花:爲炎黃兒女的赤字情懷強國夢想所激動,爲壯烈犧牲的水軍英雄而感動,爲中華的百年恥辱而傷痛……

歷史銘記了這一刻——1877年,一批少年學子懷着強國之夢登上海輪遠赴英國,進入皇家海軍學院,一個個稚嫩的臉龐上寫滿了“少年中國”的強國夢想。面對侮辱,鄧世昌的一句“中國人從來就應該受到尊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他們奮發進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贏得了外國人的尊敬。

歷史定格在這一刻——日軍艦隊以數量和質量遙遙領先北洋水師,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已經遍體鱗傷,這個時候他毅然率艦撞向敵艦吉野號與其同歸於盡……鄧將軍這樣說:“中國守着三萬六千里海岸線,從鄭和之後就再也沒有向大海深處駛去……也許需要一場更慘痛的失敗才能讓中國醒過來。總得有人用鮮血去警醒國人!”

歷史難忘記這一刻——甲午戰爭,我們徹底敗了,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影片中,李鴻章屈辱地踏上碼頭,昔日威風的總理大臣如今卻低頭俯首地在條約上籤下恥辱的名字,將中國的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銀二億五千萬兩……

雖然如今是和平年代,大街小巷都在看溫馨的家庭劇,愛情劇,我真的有些擔心甲午的慘劇是不是會再一次發生?現在的和平安寧,不知是用了多少先人寶貴的生命換來的呀!當年的中國,積貧積弱,任人欺凌。日本爲了實現其侵略野心,到處搶別人的地盤,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而言,先人的夢,先人的理想,更加值得我們好好的傳承下去,並將其發揚光大,這樣才能越走越遠。

毛主席曾這樣說過:“恰同學們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少先隊員們只有學好本領,長大才能保家衛國,才能齊心協力地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最後,我想告訴每一個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俗話說得好“衆人拾柴火焰高,團結起來力量大。”一條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正在崛起。

觀看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800字<二>篇二

影片開始,一羣少年被送到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海上作戰策略,之後在李鴻章的請求下船政學堂中的一批優秀學員又留洋國外接受海戰訓練。幾年後,留在中國的名叫鄧世昌的學生到英國把他們接了回來,又從英國帶回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組成了中國第一隻海軍——北洋水師,與此同時,日本也在英國訂購了巡洋艦,但威力遠不及北洋水師。北洋水師組建七年後,由於軍費短缺,炮口老化,船身生鏽。再加上慈禧太后不斷的從海軍軍費中抽取銀兩建造頤和園。這隻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海軍慢慢地變得虛弱,不堪一擊。和慈禧太后領導下的昏庸腐敗的清朝政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明治天皇帶領手下的大臣們節衣縮食,訂購了當時最先進的速射炮,向着清朝政府虎視眈眈。(觀後感)

1894年,甲午海戰正式打響。由於經費短缺,彈藥不足,北洋水師白白錯失了多次攻擊敵人的大好時機,這隻最強大的海軍最終沉沒在日本軍艦速射炮的炮口之下。

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堂堂大國人才濟濟,卻被彈丸小國日本打的一敗塗地,我認爲,北洋水師的戰敗不是鄧世昌等海軍英雄的責任,而在於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輕視了敵人,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這個看起來弱小的對手把中國歷史上最先進的海軍打的落花流水,還 讓清政府割地賠償。

聯想現實,今天,幾乎就是在同一個地方,日本又要和我們因爲釣魚島歸屬問題挑起戰火。只是這一次,對於他們提出的任何不平等要求,我們都可以擡起頭,勇敢地說“不”。因爲,現在的中國政府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我們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海軍,一艘強大的航空母艦,四艘威力強大的核潛艇和號稱“航母殺手”的彈道導彈,還 有我國自主研製的各種先進戰機和武器。我們不會主動挑起事端,但是,我們也不懼怕戰爭。如果日本仍然看不起我們,我們就要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用老眼光看人”。

同學們,從現在起讓我們腳踏實地,爲了中華民族的每一步前進,爲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看甲午戰爭觀後感700字<五>篇三

電影的開篇是從洋務運動的興起開始的,洋務運動,似乎爲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注入了一股活力,而北洋水師應該是洋務運動中着重打造的。當看到一羣朝氣蓬勃的少年們在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西方先進的知識時,看到少年的鄧世昌引用彼得大帝那句“凡是隻有陸軍的統治者只能算有一隻手,而同時還有海軍的統治者纔算是雙手俱全”名言時,看到這批少年將要遠渡重洋,到西方去留學學習臨別之際送給鄧世昌一張合影,並且在登上游輪後,少年們集體向即將遠離的故鄉跪下時,我也和他們一樣滿懷豪情,熱淚盈眶。經不住想背起梁啓超先生所寫的那段“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當這些留洋學生遠赴重洋終於學成歸國,可以報效國家時,我想他們一定是滿腔熱血的。所以,開着從英國定製的最新的戰艦歸來時,即使是當時的清朝又再一次遭受了敗仗,可是誰都沒絕望。那句“我們的大鐵船來了”可以說是一種內心深處最樸實真實的反應。片中有個鏡頭讓我特別熱血沸騰,就是李鴻章檢閱這些軍官們時,軍官們一個個亮劍步出隊伍高聲說出自己的名字與畢業院校。這個場景彷彿令我也身臨其境,穿過百年的滄桑也依然能感受到當時的北洋水師初初建成的精氣神。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觀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篇四

在歷史的長河中,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總會有無數的英雄人物爲正義而鬥爭,爲革命而犧牲,電影《甲午大海戰》就是講述了這樣的一羣英雄爲了捍衛民族尊嚴,抵抗侵略者,誓死保衛國家,最終壯烈犧牲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影片開始,一羣少年被送到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海上作戰策略,之後在李鴻章的請求下船政學堂中的一批優秀學員又留洋國外接受海戰訓練。幾年後,留在中國的名叫鄧世昌的學生到英國把他們接了回來,又從英國帶回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組成了中國第一隻海軍——北洋水師,與此同時,日本也在英國訂購了巡洋艦,但威力遠不及北洋水師。北洋水師組建七年後,由於軍費短缺,炮口老化,船身生鏽。再加上慈禧太后不斷的從海軍軍費中抽取銀兩建造頤和園。這隻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海軍慢慢地變得虛弱,不堪一擊。和慈禧太后領導下的昏庸腐敗的清朝政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明治天皇帶領手下的大臣們節衣縮食,訂購了當時最先進的速射炮,向着清朝政府虎視眈眈。

1894年,甲午海戰正式打響。由於經費短缺,彈藥不足,北洋水師白白錯失了多次攻擊敵人的大好時機,這隻最強大的海軍最終沉沒在日本軍艦速射炮的炮口之下。

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堂堂大國人才濟濟,卻被彈丸小國日本打的一敗塗地,我認爲,北洋水師的戰敗不是鄧世昌等海軍英雄的責任,而在於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輕視了敵人,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這個看起來弱小的對手把中國歷史上最先進的海軍打的落花流水,還 讓清政府割地賠償。

聯想現實,今天,幾乎就是在同一個地方,日本又要和我們因爲釣魚島歸屬問題挑起戰火。只是這一次,對於他們提出的任何不平等要求,我們都可以擡起頭,勇敢地說“不”。因爲,現在的中國政府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我們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海軍,一艘強大的航空母艦,四艘威力強大的核潛艇和號稱“航母殺手”的彈道導彈,還 有我國自主研製的各種先進戰機和武器。我們不會主動挑起事端,但是,我們也不懼怕戰爭。如果日本仍然看不起我們,我們就要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用老眼光看人”。

同學們,從現在起讓我們腳踏實地,爲了中華民族的每一步前進,爲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甲午海戰觀後感800字 篇五

剛剛看完甲午大海戰,每次看這種題材的片子,心都被狠狠的一次次戳痛,當時世界排行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竟如此輕易地就被我們不屑的彈丸小國日本摧毀,這個結果我們不想理解可是就是事實,也早已註定。

日本的掌權者爲了自強爲了建立強大的海上力量,由天皇帶頭一次又一次的捐款,而中國的掌權者們又在做着什麼呢

當我們從德國買回的兩艘當時最大的軍艦回國時,所有人以爲中國這個巨人要醒了,可是結果依舊是沉默,也許此時的“沉默”就在預告着未來的“沉沒”了吧。

軍艦回國時,曾去日本訪問,當時我們有機會將日本的海軍扼殺在萌芽之中,可是我們沒有去做,那個洋人指揮官說的對,我們總是固執己見,所以失去了一次最好的震懾日本震懾列強的機會,也失去了成功的先機。

七年間,我們的軍艦的最大用途竟是爲了幫慈禧運輸新鮮瓜果這是怎樣可笑的一個事實啊!

中國的統治者慈禧爲了自我的壽誕挪用北洋軍艦的軍費修建頤和園,原本即將到手的新型快速鐵甲軍艦與我們擦肩而過,被日本購去。而那些貪官們則爲了私慾,將購置炮彈的經費聚斂於自我的腰包,有這樣的當權者,即使有像鄧世昌這樣有本事的愛國將領又如何有這樣的當權者,我們又怎會不敗不明白今日的國人在看到頤和園莊嚴秀麗的美景時,會否想到那裏曾是用我們的軍費建造的呢會否想到它背後的代價是整個北洋艦隊呢

我們一向認爲國賊的李鴻章,的確他是做過很多錯事,可是至少他曾爲我們國家的富強努力過,爲了軍費像慈禧爭取過,爲了最終在馬關條約上不割讓領土而流下真誠的淚水,不管這淚水是爲了自我從此留下賣國的惡名還是什麼,他已盡了自我最終的努力。

鄧世昌在最終一次回家時孩子說,也許要有一次更慘的失敗才能讓中國醒過來,總得有人用鮮血去警醒國人。所以最終明知是必,敗的結局,他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一死。而令我最感動的不是別的,是太陽,太陽只是一隻狗,可是它卻做了連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當時它已被救起,可是在它發現自我的主人還在海中時,它就那樣決然的跳下海去,最終與自我的主人一齊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