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金剛川》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觀後感1.48W

《金剛川》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金剛川》觀後感 篇一

十月黨建活動,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金剛川》。電影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爲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樑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爲在指定的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的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橋。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從一位位戰士的眼神中,我們讀懂了視死如歸,無私奉獻,以及他們大無畏的鬥爭精神,這種精神永不熄滅,中國肯定會越來越好!

無數先烈的鮮血,浸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裏,我們看見了先輩偉岸的身軀,是他們在爲民族爭解放,爲人民爭自由的戰鬥裏,創造了偉大的功勳,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爲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該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敬的人——志願軍們,是他們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永遠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爲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爲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堅強勇敢,刻苦鑽研,掌握科學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爲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富饒和美麗。

讓我們銘記那些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願軍吧!戰爭雖已結束,但歷史將被印在我們的心中,英雄的事蹟將千古流傳,作爲後輩,我們將永遠致敬英雄烈士!

《金剛川》觀後感 篇二

託學校的福吧,之前剛上映就看到的影片,儘管因爲客觀原因斷斷續續,也大致能夠猜出來整個電影的進程,該有的感動也是一分都不少。

影片的內容主要從不同的角度上聚焦於那一座橋。一個至關重要的橋,爲了軍隊通過的橋。

如果說的簡單一點,不過是不停的修,不停的炸。

雙方不曾服輸,最後是意念下勝利的結局。

如果說有什麼印象最爲深刻的地方,就莫過於那種前赴後繼,創造歷史的精神,沒有人去懷疑自己現在進行工作的意義,有的只是聽從指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儘管有的犧牲,有的修補看似無意義,實則是雙方精神上的較量,勝利永遠屬於意志堅定的一方。

想起來感覺更多的是一種望而生畏。武力上的巨大懸殊,裝備上的落後,所依靠的不過是人力,不過是原地的素材與自己的身體,如果說抵擋不住進攻,那便賭上自己的生命,只爲了完成一個看似是奇蹟的結局

2020《金剛川》觀後感 篇三

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爲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與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爲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0月25日定爲抗美援朝紀念日。

烈士當中,有抱炸藥衝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戰友傷、自己上、炸死敵軍的一級爆破英雄伍先華,有雙腿傷、忍痛爬、捐軀開路的許家朋,有子彈打光拉響手榴彈衝向敵人的孫佔元,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戰終日、殲頑敵、屢建戰功的楊春增,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戶曉的戰鬥英雄有:邱少雲 黃繼光 楊根思 羅盛教 毛岸英等。

無數先烈的鮮血,洗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裏,我看見了長輩偉岸的身驅,是他們,在爲民族爭解放,爲人民爭自由的戰鬥裏,創造了偉大的功勳。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金剛川觀後感 篇四

影片從鴨綠江邊美麗的風景開場,平靜美麗的自然風景隱蔽着數萬中國戰士。前期略輕鬆的節奏還有一些笑點彷彿這只是一部披着戰爭外衣的喜劇片,然而這片美麗的土地一開始鬱鬱蔥蔥的樣子,最終卻將燃燒彈投放半小時後江面兩邊無數焦屍與炭木的場面凸顯得更爲淒涼壯烈,幾分鐘前還在和你開玩笑的人下一秒已然犧牲,最後煙霧瀰漫的漆黑橋面彷彿一條通往天堂的路

平靜美麗的鴨綠江和不斷犧牲的中國戰士產生巨大的反差感,然而這裏並不是某一處主戰場,這裏只是支援部隊必須通過的一道關卡,美軍起初只安排了偵察機損壞橋樑,那個時候的我們在美軍眼裏只是用樹枝吃飯的部落。然而他們最終低估了中國速度,美軍以榴彈炮,延時炸彈,六顆燃燒彈,犧牲兩名空軍爲代價攔截我軍過江,最終失敗。

影片《金剛川》觀後感 篇五

2020年10月23日,電影《金剛川》正式上映,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共同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走進電影院,作爲新時代青年中的一份子,我們不能忘記,現如今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輩的流血犧牲。影片中他們以血肉之軀,築起精神長城,誓死做到人在橋在的誓言。故事分四個部分,用不同的視角對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但最終的結局是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運用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歷史事件,轉變常規的敘事角度和順序,使我感受到電影中那句臺詞的深切含義:"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

電影講的是犧牲,層層遞進和昇華其核心主題——犧牲。在戰場上,面對流血和犧牲,不畏生死只爲心中的共同理想。志願軍戰士因爲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用犧牲精神築成堅固的長橋。其中《高炮班》的張排長和吳班長的呼哨,一方面是傳遞信息,另一方面是傳遞情感的方式。在敵機準備炸橋時,他們選擇暴露自己,點燃明火,讓敵人的兇猛炮火朝着自己攻擊,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打贏這最後一戰,這一戰他們在心裏早已做好準備了。

最終這一切又迴歸了橋面,這一段歷史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值得銘記的時刻。在煉獄般的戰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擊不倒的生命之橋、英雄之橋!

松柏長青,英雄常在,吾輩自強,篤定前行。

影片《金剛川》觀後感 篇六

看《金剛川》是籌備已久的事了。從聽到電影的消息,一直等到電影上映。上映第一天,就拉上朋友一起去了影院。

這部電影是關於抗美援朝的。抗美援朝在國人心中有特殊的意義,它和我們共和國的成長息息相關血肉相連,也凝聚着千千萬萬國人的生命和情懷。但因爲種種特殊原因,近三四十年以來,抗美援朝題材幾乎在影視界絕跡,只有在早期拍攝的《上甘嶺》、《英雄兒女》等影片中大家才能一窺當時的情景和傳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所以看到《金剛川》,我是有一些激動的,在當下它是一個開局和定調的作品,意味着今後我們可以擁有這個題材的更多可能性了。

在這部電影中,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沒有展現志願軍與美軍的正面交鋒,而是以交通線的保障爲入手點,分別從渡河士兵、美軍飛行員、守橋高炮戰士的視角,還原部隊抵達戰場前的一天。"金剛川"這個名字,代表的其實是一條江,夏季時水流湍急,無法泅渡過江。

江面其他橋已經被敵軍炸燬,只剩下一架木橋,爲了能夠順利過江,在規定時間達到作戰地點,我軍制定多種策略過橋。只是,虎視眈眈的美軍卻一次次又一次地轟炸橋體,不僅多次毀壞我軍剛修好的橋,並且給我軍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最後橋被炸得幾乎碎掉,我軍戰士站到橋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架起了生命的橋樑,幫助大部隊順利通過金剛川,圓滿完成任務。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時隔70年,在和平年代回顧那段歷史,回顧那段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英勇鬥爭,志願軍戰士以熱血鋪陳奮鬥底色,樹立起中國軍人精神不倒的旗幟。《金剛川》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會有《長津湖》等同題材重磅電影上映。那段歷史那些人,祖國沒有忘記,我們普通人也沒有忘記。作者:張雪雲

金剛川觀後感 篇七

今天,媽媽要帶我去看電影,我高興地問看什麼?媽媽說:“要帶我去理解一下,現在的美好生活是怎麼來的”。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電影。

一轉眼,就來到了電影院,今天來看電影的人還挺多呀!大多數都是家長領着孩子來的。有的坐在按摩椅上等待,有的吃着爆米花聊天,有的在遊樂場打鬧……我和媽媽買了票我才知道是一部抗美援朝的戰爭片《金剛川》。

電影一開始講了我國軍人要通過一座大橋來到金城主戰場。可是美軍派轟炸機多次對橋體進行轟炸。美軍炸一次,我國的工兵連就修一次,美軍炸幾次,我國的工兵連就修幾次。最後,美軍炸了一半大橋,我國工兵連沒有辦法了,木頭不夠,爲了趕在美軍再一次轟炸前渡過大橋,工兵連的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當橋墩,用肩膀扛起橋樑,順利得讓大部隊成功渡江。這個畫面讓美國偵查兵看在眼裏,露出了驚呆的表情。這讓我想起了國歌裏的“血肉築成的長城”。

這個電影告訴我們:我們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團結。才能成功。有一句話:人心齊,泰山移。展現出我們中國人的骨氣。

今天過得很開心。也很有意義。

《金剛川》觀後感 篇八

一部電影,平實的語言,不多的臺詞,卻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這是用中國志願軍的鮮血與生命譜寫一段悲壯、感人的歷史,這就是電影《金剛川》。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悲壯、豪邁、感人的故事,記錄了在1953年抗美援朝末期,關於金剛川河流上的一座木橋所開展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須在次日5點前橫渡金剛川,保證6點前抵達金城主戰場進行最後的決戰,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保護好渡江的唯一通道——工兵橋。而在前進過程中美軍爲了阻擊志願軍大部隊挺進,全天候24小時輪番炸橋,兩小時內向載重橋投下了700多枚炸彈,志願軍們毫不畏懼,用自己的生命撐起了工兵橋,保障了金剛川的水上通道,整部電影也就是圍繞敵我雙方炸橋、修橋的殊死較量展開的……

在影片中,最令人心痛的是張排長犧牲了,張排長滿腹怒火,點燃箱子,吸引了美軍的飛機,他的胳膊、腿炸斷了,仍然頑強地爬到炮位,一個人完成了六個人的操作,以驚人的毅力把敵機打了下來,完成了最終的使命,光榮犧牲了,犧牲的畫面定格了,像一面旗幟飄揚在戰場上,像一面豐碑永遠矗立在朝鮮的土地上,看到這一幕我淚流滿面,心潮澎湃。

最後,志願軍渡過了金剛川,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也奪取得了朝鮮戰爭的偉大勝利,付出的代價卻是慘重的,沉痛的,無數志願軍戰士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朝鮮的這片土地上!這一仗中國不僅打掉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也獲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認可,中國終於以傲人的姿態屹立於世界之林,電影中的那些畫面深深地觸動着我,也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現在的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是無數先輩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發奮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繁榮。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爲國家……”電影結束了。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去朝鮮看看,去金剛川看看,緬懷那些英烈,呼喚那些忠魂……

影片《金剛川》觀後感 篇九

11月4日,在公司工會的組織下,我和同事們一起去看了愛國主義電影《金剛川》。觀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沒有想過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會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直到電影開幕。

該影片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往事,全景式地呈現了艱苦異常的戰地氛圍和戰場上志願軍生死相托、上下同心、協作堅守的戰鬥精神。與其他戰爭片不同,故事的主角們不是赫赫有名的英雄,但他們爲在指定時間內讓增援部隊通過金剛川抵達金城,冒着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築建了“新的長城”。這一場戰士與敵人間、修橋與炸橋間的“拉力賽”,展現出志願軍戰士臨危不懼的戰鬥姿態和無畏氣概!

有一種感慨,尤其是從美國空軍視角去敘事的時候,飛行員說了一句話,大地炙烤的味道,地面上全部是屍體燒焦的味道,一片漆黑,對於他今後的人生來說,猶如活在地獄,每每想起,都是一種窒息的感覺。

三次炸燬橋樑,三次合攏,當時間所剩無幾的時候,爲了保證主力部隊過河,修橋的部隊,抽調水性好的戰士,採取肩扛手擡的方式,搭建了一個人橋,作戰部隊快速通過,按既定時間到達了金城的主戰場,從而保證了抗美援朝的勝利,此片是爲抗美援朝獻禮的電影。影片採取三個視角,展示了戰爭的殘酷,發揚了我軍打不死的鬥爭精神,一次次炸燬,又一次次修好。這些人那時候都不怕死,爲了心中堅定的信念,無懼生死。

我很感念這種偉大,人生有個信念,併爲此無畏生死是何其幸運,就連死都是一種偉大,而這種偉大的背後是對祖國深深的愛,對背後的同胞深深的愛。

直至電影結束,我仍沉浸其中,難以自拔。我們生於和平年代,不曾經歷過戰爭,但戰爭年代烈士們的精神不能忘卻。何爲“金剛川精神”,是鐵的紀律、高效執行;是堅韌不拔、勢必達成;是不怕犧牲、勇於奉獻。如管虎導演所說“每一個犧牲都是有價值的,只是不易於被發現。如果大家走心的話,就會發現我們身邊的同事與家人們,總會有人默默奉獻。”反觀現實生活,在我們的工作崗位上,依舊有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戰士”存在,他們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任勞任怨的付出着,而默默付出的人爲什麼又不能是自己呢?我們雖然身處平凡的崗位,但依舊可以憑自己的綿薄之力發光發熱,爲公司的發展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公司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發揚“金剛川精神”。

《金剛川》觀後感 篇十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金剛川》。它一共有4個片段,分別從士兵、敵人、高炮班和橋,這些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場激烈的戰爭。

七十多年前,勇敢的志願軍們爲了將主力部隊準時送到主戰場,面對美國轟炸機的炮火,不怕犧牲,一次又一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把炸斷的橋修好。

在這一次次的炸橋和修橋的較量中,志願軍們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電影最後,在敵人用燃燒彈炸燬木橋後,面對即將發動的進攻,工兵們用自己的身體支撐起來木橋,他們把橋板扛在自己的肩上,築起了一座人橋。連他們的對手都說:創造不可能就是他們最厲害的武器。

我長大了想當一個平凡的人。但只要心中有不放棄的精神和團結的靈魂,我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