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焦裕祿》觀後感精彩多篇

觀後感2.56W

《焦裕祿》觀後感精彩多篇

焦裕祿電影觀後感 篇一

焦裕祿同志的工作是實事求是的。爲了剷除沙塵暴、內澇、鹽鹼化“三害”,他帶領記者親自推着自行車去調查沙塵暴的成因。當他了解到泡桐樹可以在當地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對改善氣候環境有很大的作用時,他親自去苗圃瞭解情況。他在部裏植樹防沙,自己在沙丘上種了一棵泡桐樹。爲了解決夏季的洪水問題,洪澇季節他自己在沙丘上種了一棵泡桐樹,帶領幹部羣衆,冒着風雨,檢查水情。當他看到村幹部在災難面前束手無策、灰心喪氣時,他那“吃別人嚼過的饅頭不好吃”的簡單思想喚起了戰爭中觀衆的熱情。作爲辦公室幹部,我們要勤學好思,在實際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我們要着眼中心和服務的大局,爭創一流業績。做好信息通報工作,爲縣政府領導提供真實、全面、準確、有效的信息服務。要做好參謀助手,善於提出前瞻、前瞻、全局、戰略性的對策建議。做好監督落實工作,確保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全部落實、重要指示和指示有效。我們應該搞好統籌規劃和協調,各方分配資源,動員各方力量,並實現“無縫連接”的所有方面的工作,特別是對於一些緊急的,困難和棘手的問題,事情不方便其他部門的協調,責任不清楚的事情,我們應該勇敢的承擔責任,多做協調服務。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高效嚴謹,勤奮工作,以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馬上做”、“不過夜”的效率,盡最大努力提供服務。有必要加強精細管理的意識,要考慮,思考和把握每一個細節的縣政府的日常運作,全面協調重大會議、活動和事件,和實現的重要決策、重點工作和項目,使每一個細節完美的和周到,看到細節的精神和顯示之間的水平的細節。

永遠的焦裕祿觀後感 篇二

今天我們在社區會議室裏觀看了《永遠的焦裕祿》,焦裕祿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記得上中學的時候學校就組織觀看過,但因爲當時年紀小,並不能太深刻的理解影片的意義。今天通過學習觀看後,深深的體會到了當官是爲了什麼?爲名利?還是爲人民?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爲革命事業而奮鬥終身的品質和精神給我以強烈的震撼和啓迪。是我進一步體會到影片的真正內涵。

焦裕祿同志當年在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90多萬畝土地的蘭考大地任縣委書記,他既是一縣之首,同時又是全縣人民的公僕,他說:“黨把這個縣36萬羣衆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感到羞恥和痛心”。通過觀看影片,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任務艱鉅。刻苦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積極參加社區組織黨的羣衆路線教育(本站☆)活動,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學習他立足實際,敬業奉獻的精神。

人們深情緬懷這個名字,就是在呼喚這樣的一種崇高不朽的精神、爲人民服務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紮紮實實工作,爲羣衆搞好服務。

永遠的焦裕祿觀後感 篇三

焦裕祿老書記離開我們已經50年了,作爲新時期的一名縣委書記,對他最好的緬懷就是踐行和弘揚好焦裕祿精神。他可歌可泣的業績,成爲了每一位縣委書記和廣大黨員學習的光輝榜樣,也是我立言、立德、立行的“量身標尺”和“精神燈塔”。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的點點滴滴,完美地詮釋了“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責任擔當。“責任擔當”四個字,字面普通,卻內涵深邃。嘉善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肩負着建設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這一神聖使命。作爲縣委書記,我常捫心自問:自己在勇擔示範點建設國家使命、爲長三角地區作示範上做得夠不夠?在推進省級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創造新經驗上做得夠不夠?在把握38萬嘉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真正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有”上做得夠不夠?對照焦裕祿這一標杆,我感覺,自己缺的正是擔當責任的高遠境界和樸素情懷,迫切需要牢固確立事業意識,當好“掌舵人”、跑好“接力賽”,自覺帶頭在先,充分激發嘉善黨員幹部和人民羣衆的主人翁意識,在“擰成一股繩”中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嘉善這個小縣的“大責任”。

每一次對照焦裕祿的奮鬥精神,對我來說,都是一次作風差距的深刻反思、一次精神思想上的深刻洗禮。論條件,再苦苦不過焦裕祿;談困難,再難難不過焦裕祿;講作風,再硬硬不過焦裕祿。深刻剖析自身,我認識到自己直面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等縣域科學發展共性難題的膽識不夠足,親力親爲衝在治水第一線、打造江南美麗水鄉的作風不夠硬,破除小富即安和守攤思想、敢闖敢冒的勁頭不夠足。歸結起來,根本原因在於自己的奮鬥精神淡化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難情緒,怕惹“馬蜂窩”,怕背“炸藥包”,沒把奮鬥作爲一種責任擔當起來,存在奮鬥定力不足、奮鬥方法不當、奮鬥本領不高的問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帶頭奏響“奮鬥”這一時代強音,帶領幹部羣衆鼓奮鬥勇氣、激奮鬥精神、鉚奮鬥勁頭,抓緊幹,科學幹,啃下難啃的硬骨頭。

對照這樣一面穿越半個世紀的“明鏡”,自己雖是從農村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的,但不知不覺中漸漸遠離了羣衆,習慣於以“上網”代替“上門”,以“電話”代替“談話”,重視進“家門”,忽視了進“心門”,羣衆路線在踐行中由“實”變“虛”了。特別是與焦裕祿“心裏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境界相比,自己身上多少還存在一種高於羣衆的領導感和遠離羣衆的距離感。當前,嘉善要建設“民生幸福新家園”,對於我,這裏的羣衆就是我成長的土和水,紮根這片土地奮鬥,就是要向焦裕祿看齊,多想羣衆少想自己,多想事業少想名利,與羣衆“面對面”消除距離,“手拉手”凝聚力量,“心貼心”真情辦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數”去換取鄉親們的“幸福指數”。

《焦裕祿》觀後感優秀作文大全 篇四

在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就聽說過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那時候我只知道他在蘭考縣致力於治理鹽鹼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但是在觀影以後,對於焦裕祿同志身爲一名共產黨員、一個領導幹部的認真勤懇和奉獻精神我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我們黨對於羣衆路線歷來的解釋,正如毛主席講的,無非是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這就是正確地反映羣衆的意見,然後正確地領導羣衆。黨的正確的路線、政策是從羣衆中來的,是反映羣衆的要求的,是合乎羣衆的實際的,是實事求是的,是能夠爲羣衆所接受、能夠動員起羣衆的,同時又是反過來領導羣衆的,這就叫羣衆路線。

焦裕祿同志身爲一名縣委書記始終都在貫徹着羣衆路線,瞭解羣衆的需求,爲羣衆謀福利,辦實事。在他剛剛上任時,就關注到了火車站候車羣衆缺乏物資、挨餓受凍而不得不離鄉背井的苦楚,因此他依然放棄了自己的補貼特權,下放救災物資,與羣衆們同甘共苦。他俯首甘爲孺子牛,鞠躬盡瘁爲人民,無私奉獻、情操高尚、人格偉大。

縣裏種植泡桐的大學生決定離開蘭考,迴歸故里的時候,焦裕祿同志依然爲他送上誠摯的祝福,最終也是他的無私和真誠挽留了大學生。無論條件有多困難,需求有多迫切,焦裕祿同志始終一心爲民,一切爲了羣衆,這樣的奉獻精神讓人震撼。他帶領羣衆抗風沙、戰鹽鹼、堵風口,栽下了泡桐幾百裏,造福蘭考人民。

由於蘭考的特殊氣候和物資的匱乏,領導幹部們許多罹患了浮腫病,生命岌岌可危,因此焦裕祿同志寧可自己承擔着巨大的責任和風險,也要爲其他的幹部爭取到更好的治療條件和食品補給,他關注羣衆的一切需求,他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情爲民所繫,心裏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所以他人雖死而神不朽,精神逾遠而彌存。他的事蹟感動了整整幾代人!

雖然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我們並沒有經歷那樣艱苦的年代,但是共產黨員的黨性不能變,一心一意爲羣衆的宗旨永遠不能變。新時期的黨員依然需要焦裕祿同志這樣的奉獻精神,積極走羣衆路線,發揮好領導帶頭作用,續寫新中國的華麗篇章。

焦裕祿觀後感 篇五

通過觀看,焦書記那高大的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焦裕祿是艱苦樸素的典範,常年穿的是打着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乾糧,手拿雨傘,和羣衆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堅持生活在羣衆之中,和羣衆同甘共苦,哪裏最艱苦,哪裏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爲公,一心爲民,唯獨沒有自己。

一、學習焦裕祿精神,提高黨性、道德修養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兒子、黨培養的優秀幹部,作爲一個父母官,他沒有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有着一顆愛民的仁厚情懷,深入百姓,體察民情,訪寒問暖。他前往蘭考縣委報到,衣着簡樸,輕車簡從,一路步行,當他看到一羣飢餓的孩子時,他拿出了自己攜帶的全部乾糧;當他第一次參加縣委會議時,他提議與會同志先到蘭考火車站看一看,當看到鵝毛大雪中靜靜等待的饑民無奈的眼神、當看到火車來臨時饑民爭先恐後逃離家園的決絕,衆人被深深震撼;當他聽說政府的救濟糧沒有及時發放時,他震怒了;當得知養牛老人被牛角撞傷,生命垂危,想見他一面時,他不顧自己已經十分羸弱的身軀,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溫飽的情況下,他還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資助更需要幫助的貧苦百姓。面對雙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祿同志深情地說出“我是你們的兒子”,這是怎樣的一種人民情懷!這是多麼崇高的人格力量!

二、學習焦裕祿精神,立足本職,建功立業

焦裕祿同志在工作上實事求是、身先士卒,頂風冒雨,明察暗訪,不顧病痛,用科學發展觀描繪出了蘭考的新篇章。爲鎖住肆虐蘭考的風沙,他帶領通訊員,推着自行車,親自調查風沙的起因,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劇烈的病痛讓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沒有退縮,忍痛堅持工作;當得知泡桐樹可以在當地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對改善氣候環境有巨大作用時,他親自到苗圃瞭解情況,部署植樹防沙工程,並親手在沙丘上種下一株泡桐;當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學生要離開蘭考返城時,他抓起一把蘭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車站爲他送行,沒有責怪,沒有批評,只是交待大學生回城後不要忘記曾經生活過的這片土地,把蘭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驗分析,爲改變蘭考的自然環境提供科學依據;爲解決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節,帶領幹部羣衆,頂風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幹部面對災情一籌莫展,垂頭喪氣時,又是他一句“吃別人嚼過的饅頭不香”的樸實思想,振聾發聵,激起了大家戰天鬥地的豪情。

三、學習焦裕祿精神,培養正直無私、清正廉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作風

焦裕祿同志的精神是三嚴三實體現,我從焦裕祿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啓發,去學習他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學習他大公無私、一心爲公的精神,贏得了黨和羣衆的支持和擁護,學習他一切爲了人民羣衆,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始終堅持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按照“三嚴三實”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以第三次大走訪活動爲契機,深入羣衆家中,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工作熱情,全身心工作努力,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將大走訪工作做好,做到將大走訪活動真正走了,走好了,走近了,進一步增長執政本領,昇華心靈,從羣衆中取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定不移的走羣衆路線,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焦裕祿》觀後感5篇優秀 篇六

那天,我們懷着激動而又崇敬的心情看完了〈〈焦浴祿〉〉這部電影。這都是反映了焦爺爺這位“人民公僕”完全徹底爲人民的崇高精神。

焦爺爺十分關心我們下一代的成長與思想,這也是令我很感動的一件事。一次,他答應了小兒子早提出的想吃紅燒肉的要求。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羣衆。吃飯時,桌上放的仍是素湯和窩窩頭,小兒子卻一個盡地吵着要吃紅燒肉,還把手中的窩窩頭丟到了地上。這不,焦爺爺一下子火了,便打了小兒子,孩子也傷心地哭了起來。當時,我覺得焦爺爺也不應該這樣發火。因爲孩子想吃點紅燒肉,這點要求也不算過分。再說了,焦爺爺也答應了他兒子的要求。畢竟這是他的兒子,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孩子,便抱起他說:“不怪媽媽,是爸爸把錢給花了。爸爸不好,不應該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說:“糧食是勞動人民種出來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莊稼的大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所以,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着,我感到十分地慚愧。我們有時吃不下還要剩或到掉,我們要永遠記住“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還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啊!

爲了多年縣委書記的焦爺爺,仍然是兩袖清風,生活樸素,焦爺爺的高尚品德,爲我們下一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焦爺爺,我們敬愛您,需要您,呼喚您,永遠懷念您啊!

有關焦裕祿的個人觀後感600字 篇七

作爲七十年代的我,這部電影我還是第一次看。也已經很久沒有與同事、朋友一起看電影了。雖然這只是在學校的會議室看電影,但感覺還是很特別的。多少次我都是強忍着眼淚不讓它掉下來,畢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總感覺看電影流淚是彆扭的。不好意思流淚。可心中的感動卻是怎麼也壓抑不下去,它是那麼不可遏止的一陣陣翻涌在心頭。這部電影使我接受了一次次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淨化,焦裕祿同志的事蹟給與我新的感受、新的啓迪,使我再一次認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諦,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公僕、幹部的好榜樣。自焦裕祿同志1964年5月14日因病逝世距今已有48年了。48年來的風雷激盪,中華大地卻依然記着焦裕祿這樣一位共產黨人的名字,他的精神永遠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了

焦裕祿在蘭考只擔任了一年零三個月的縣委書記。他去世後在蘭考安葬時,一剷剷黃土灑在他的棺木上,人們看到的是老百姓撕心裂肺地呼喊,悲痛欲絕地痛哭,送葬隊伍綿延數裏。這是普通老百姓對焦裕祿的懷念。老天也在悲嘆!蘭考人民失去了一個好書記,共產黨失去了一個好乾部!他去了,可他留下的閃光的焦裕祿精神,這是我們終身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可是,與焦裕祿相比,新世紀的這一代官員真是有着天壤之別!看看某某官員,整個房間的夾層裏鋪滿了人民幣;某某官員的存摺,多得疏忽到讓拾荒者撿了去;某某官員的老婆子女全送去了國外。可焦裕祿的小兒子連一頓紅燒肉都吃不上。深夜,焦裕祿挽着褲腿在泥水裏護弄莊稼;可現在的官員們,哪一次出門不是前呼後擁並專配攝像機跟隨着作秀,生怕大家不知道他又爲民辦了一點事?因此,取消特權,讓官員們迴歸百姓吧!向焦裕祿學習,這是現代官員們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