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3.23W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精品多篇】

學生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一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由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翟志剛和葉光富講解的太空知識與科學實驗的天宮課堂節目,有趣極了。

首先由電視臺主持人做開場簡介,隨後,我們就步入了距地球400公里的神舟十三號飛船,開啓天空課堂。王亞平阿姨介紹了空間站結構,由睡眠區、衛生區、運動區、駕駛艙等組成。太空生活和陸地生活也大不相同,就連走路、轉身這些簡單的動作,在太空中也很難做到,需要用特定動作才能完成。

接下來,就是有趣的科學實驗,大家興致勃勃,躍躍欲試。第一個就是活細胞實驗,用顯微鏡觀測細胞。細胞居然會運動,大大顛覆了我的認知 。後來又做了幾個實驗,我最感興趣的是水的膜力。通常在地面時,往水膜里加水就會爆裂,但在太空由於失去了重力,浮力以及其他力,就會受到影響,往水膜里加水或者加空氣,他都不會裂開,還形成了球中球現象。讓人爲之驚訝!

知識多種、快樂豐富的太空課堂不一會兒就結束了,真想再看一遍。同學們,祖國的未來由我們來開創,努力學習全面發展,讓他繁榮昌盛、更加偉大、舉世矚目。

天宮課堂觀後感100字 篇二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懷着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天宮課堂”,收穫滿滿。這是繼神舟十號太空授課之後的第二次空中課堂,學習知識的同時讓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強大。從東方紅一號第一顆中國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到現在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的實施,都是國家科技發展的良好印記。今天的中國成爲科技創新的佼佼者,發展迅速,我爲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三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航天科技一直是任何國家都非常重視的領域。對我們探索其他星球的未知領域有着極其重要作用。今天,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天宮課堂”,讓我收穫滿滿,感慨萬千。感嘆我們祖國在航天事業領域取得的傲人成績,同時也向偉大的航天員致敬。廣大航天工作者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戰鬥精神,爲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觀影過後,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也更加激發了我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在心中暗暗的下定了努力學習,立志探索宇宙的決心!科技強,則國強。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必將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蹟,實現我們偉大的航天夢想!

天宮課堂觀後感100字 篇四

鄭詩瑜

天和核心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太空站,是人類的太空家園。通過這次太空授課活動,我收穫了許多太空知識。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復三位航天員傾情傳授了天空知識,展示了許多太空科學現象。水膜注水變化實驗、轉身嘗試、空間站一覽,讓我們對太空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次太空授課活動不僅展現了科學知識的奇妙精深,同時也向世界彰顯了中國在航空技術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五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能一直生活在搖籃裏。”,“我的一小步,使人類的一大步。”“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自12月9日到3月23日,時隔3個月,感覺良好三人組又一次帶來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空間站的課堂展示空間更大,通信保障技術更加成熟,可以進行更充分的天地互動。從抵抗失重環境下肌肉萎縮的小小“企鵝服”,到航天員喝上再生水,一個個小細節見證着我國航天科技的日新月異。更不必說,高難度高風險的太空出艙已成爲中國航天員“必備技能”,他們像搭積木一般搭建起美感十足的T字型中國空間站。放眼全球,像中國這樣的太空授課,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做到。這無不體現了中國航天科技在世界都佔領先地位。航天事業的長遠發展,也不例外。太空資源極其珍貴,航天員們在繁忙的飛行任務期間抽出時間進行太空授課,正是爲了幫助公衆瞭解太空科學的特點,用我國航天事業的最近進展激勵奮鬥豪情、鼓勵夢想遠航。

科學實驗助力科學研究,希望祖國能更多開展科學實驗展現活動,讓每一位學生能見識到更廣闊的科學世界,明確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爲中國增添更多的人才,以強大中國,造福人類!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六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隱藏着許多不爲人知的奧祕。不論是重力,還是引力,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天宮課堂”就是這樣一檔科技、智慧的節目。

今天下午,神舟十三號飛船中,航天員老師王亞平、葉光富、翟志剛繪聲繪色地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天宮實驗課”。其中,“天空冰雪實驗”最令我感到印象深刻。

實驗中,王亞平阿姨先輕輕地用飲水袋擠出一個小水球,再拿毛棍小心翼翼地點一下它,小球便立刻凍結冰晶來。晶瑩剔透,小巧玲瓏,不得不讓人爲之讚歎太空的美妙與神奇。

中國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了太空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航天技術一定會享譽全世界。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七

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開啓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機遇與挑戰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幹部必須要接好革命事業的“接力棒”,在黨的奮鬥史中提煉經驗、啓迪智慧、砥礪奮進,要學做老黃牛,發揚不在乎得失的奉獻精神、兢兢業業的責任心,擔起新時代開創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奮鬥姿態和精神狀態,努力學習,增長本領,積極作爲,答好青春“擔當之卷”,在民族復興這場“接力賽”中,跑出屬於青年一代的好成績。廣大科研工作者,應進一步弘揚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峯,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發揚“原得此生長報國”的愛國精神。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初期,許多功成名就、才華橫溢的科學家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許多研製工作者甘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默默奉獻,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爲祖國、爲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動人詩篇。新時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堅定科技創新、服務國家的思想,將對事業的追求融入國家的需要,繼承前人愛國奉獻的傳統,以國家和民族需要爲研究導向,在科學報國、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實現個人、事業、國家的完美融合。

發揚“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奮鬥精神。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峽谷,風餐露宿,不辭辛勞,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們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他們運用有限的科研和試驗手段,依靠科學,頑強拼搏,發奮圖強,銳意創新,突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取得了“兩彈一星”事業的偉大勝利。身處這個時代,我們無疑是幸運的,不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科研條件,都遠比老一輩科學家不知要好多少。當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輩科學家爲榜樣,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在各自的領域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創造出新的成績。

發揚“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團結精神。在研製“兩彈一星”的不凡歷程中,來自全國各地區、各部門成千上萬的科學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後勤保障人員團結協作、羣策羣力,匯成了向現代科技高峯進軍的浩浩蕩蕩的隊伍。他們用自己的輝煌業績,爲中華民族文明創造史增添了光彩奪目的一頁。科學研究是一項複雜、艱鉅的羣體勞動,在科研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直接影響着科研協作和科研計劃的完成。廣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協作意識、服務意識,盯緊共同的目標,在充分發揮各自特長的同時,做好相互配合。

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3名航天員帶着全體中國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蒼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國太空之家。

發射時間雖然是在凌晨,但“圓滿成功”的消息一出,互聯網卻是一片歡騰,無數網民守候着這一時刻,爲發射成功而心潮澎湃。

按照中國航天永不止步的“慣例”,神舟十三號也將實現多個“首次”:與核心艙實現徑向交會對接;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這也是空間站運營期間航天員乘組常態化駐留週期;首次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

此外,相比於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也有很多特別之處,比如停靠中國空間站之後,屆時空間站將實現核心艙、2艘貨運飛船、1艘載人飛船共4個飛行器組合運行;而實施任務的飛船、火箭也均在發射場直接由應急待命的備份狀態轉爲發射狀態。

而且,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之後,將完成空間站任務標準載人飛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軌驗證,完全具備支持我國空間站後續建造及運營需求,也標誌着工程由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正式轉入在軌建造階段,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正如網友所說“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航天”,中國航天總是在不斷超越,一點一點實現技術突破,以越來越快的頻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經歷了幾代人的拼搏奉獻,我們今天已經可以自豪地說,中國已經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而太空也將會有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人類足跡。

拋開技術層面帶給我們的震撼,今天中國航天的整體氣質也越來越從容、自信、溫情、浪漫,越來越具有獨特的中國韻味。

比如,神舟十三號的飛行乘組包括中國首位空間站女航天員——王亞平,她在出發前還特地發了個朋友圈“出差半年”,雲淡風輕的幽默表達透着一股自信。在出徵現場,王亞平的女兒還來爲媽媽送行,高喊“媽媽加油”。這一幕令無數人動容,“媽媽出發給你摘星星了”迅速成爲網絡熱門話題。

神舟十三號的任務爲期半年,時間上將會跨過中國的農曆新年,航天員首次在太空過春節同樣備受關注。而更早之前,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在給空間站送去“太空快遞”的時候,已經爲航天員們準備好了春節用品。航天員屆時也會與所有中國人一起守歲,第一時間向國人送出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些細緻巧妙的安排,讓航天這種硬核的“科技敘事”,透出一股濃濃的人文情懷。

如今,神舟十三號已經正式開啓太空征程,我們預祝航天員們能圓滿完成任務,也相信中國航天必將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驚喜,將我們的大國航天夢帶向更遠處。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八

今天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這些新奇的事物讓我對航天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上首先提到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讓我對我國在載人航天科技上的發展歷史和未來規劃有了細緻的瞭解。當聽到中國作爲世界範圍僅有的有能力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的三個國家之一,我的內心充滿了自豪;而未來需要建立的空間站,更是讓我對航天充滿了無限的遐想。之後的失重實驗、水油分離、太空冰雪等超乎尋常的實驗、讓我的思緒跟着宇航員老師一起飄到了太空,課程隨着最後航天科技的宣傳片一同結束了,我的心卻這因爲這些科技感十足的事物久久不能平靜,真希望可以通過努力學習爲我國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九

盼望着,期待着,《天宮課堂》第二課終於和我們見面了。太空中的實驗現象和地面上的完全不一樣,同學們興致很高,認真觀看的同時還積極分析背後的原理。

實驗中出現的表面張力等知識正是國小科學中涉及到的內容。通過天宮課堂,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空間站的建立,飛天夢的實現,靠的就是先進的航天科技。相信此次觀看過後,同學們會更加積極地學好科學知識,爲未來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國小生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十

通過這次太空授課活動,讓我看到了很多的科學奧祕。原來在太空艙裏宇航員一天中可以看到16次日出。在太空中物體處於失重狀態,所以宇航員在太空中睡覺必須要綁睡袋,和地球上一樣睡覺也會做夢。太空站離地球這麼遙遠,宇航員還可以跟家人打視頻電話,真是太有意思了。這些有趣的科學奧祕讓我更多的瞭解了航天知識,同時也激發了我對探索宇宙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