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培訓研究心得多篇

培訓研究心得多篇

培訓研究心得篇1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的要求不僅僅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的是 獲取信息的能力。顯然,數學教育的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對學習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學生質疑和解決問題能力、探索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科學探究學習是教育所應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學習方式,它不只是讓學生單純的接受科學結論,而是讓學生在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理解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科學思維,培養科學精神。因此,科學探究學習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今年,我們在學校領導和專家指導下,在課題主持人的帶領下,開始逐漸深入《中學數學科學探究學習課堂教學研究》這一課題研究領域。從剛開始的概念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統的做課題,缺乏經驗,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走了不少的彎路。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的一些體會:

一、用心做課題

用心做課題,也許有人會認爲這太容易辦到了,其實不然,對於老師來說,正常的教學及各項教育工作已經令老師很費心了,還要再用心做好課題並非易事,由於需要多方面專業理論知識,前期,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閱讀相關書籍資料上,以補充我們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如鄭長龍教授對科學探究本質解釋,趙小琴、李洪俊老師的觀點等等。同時課題主持人夏老師也多次對我們進行了課題方面的培訓與講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無法深入的理解課題的主旨,更無法做到有效有質。

二、學習理論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對知識本身發生興趣,產生認知需要,產生一種需要學習的心理傾向,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適合學生學習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讓學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誰用”。

三、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巴班斯基認爲,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教學過程最優化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最優化和學生的學習過程最優化統一起來。教學過程包括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效果五個基本成分,要使教學過程最優化必須選擇每個過程的最優化方案,發揮整個教學系統的最大可能性。

四、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五、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時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閱了一些關於科學探究性學習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通過在實踐階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學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數量研究法等等,同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更多的瞭解,這一點給我在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改善了我在教學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樂於去深入瞭解學生。

今天我們的課題還在探索之中,今後的工作還很艱鉅,但我堅信只要共同努力,紮實工作,不斷探索,不斷進步,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會取得成績。

感言:進行課題研究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

培訓研究心得篇2

有幸聆聽石明晶老師的講座,讓我對課題研究的選題與立項有了更清晰的瞭解。

石明晶老師不僅闡述了課題爲什麼這麼熱,課題研究的外顯價值和內隱價值,而且還融入自己多年來對課題的理解,深刻而又引人。接下來石老師層層深入,從課題是什麼,課題研究的一般過程,到一線教師如何做小課題,怎樣開展課題研究,進行了層層剖析。

一、規範操作

石老師一再強調課題要有正確的格式,做到符合課題研究的規則。第一,選題要新穎。力求別出心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二,寫明研究背景,不宜多,寫出爲什麼做;第三,要有完整的研究思路,包括目標、內容、方法,尤其是研究目標做到前後一致;第四,總結研究結果,闡明研究的成果。

二、客觀呈現

從石老師身上感受到他對課題研究的執着以及對課題真實、客觀呈現的追求。“客觀”和“真實”可謂是本次王老師講座的精髓。

1、選題客觀

所選課題要來自於自己的課堂,不是爲了獲獎而寫,而是需要而寫,是爲了教師自身發展而寫,能夠解決當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的功能。

2、過程客觀

研究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必須把每一次研究的過程客觀記錄下來,以備日後作爲原材料展現給別人。不造價,不做作,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3、總結客觀

根據研究的過程,如實併合理的解釋取得的結果。

這次培訓會收穫頗豐,希望學校給我們提供還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培訓研究心得篇3

今天學習了彭瑞華老師小課題的研究,從這些精彩的彙報課中,我學到了做小課題研究一定要注意一些要求,比如說題目中一定要有研究範圍,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在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論據,明確目標等等之類的知識。

從中我明白了,探究教學一定要搞,不然,新課標中的各種教學目標無法實現,但探究的形式不一定非得模式化。他說,沒有探究式的教學,難談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他所提倡的探究教學與我們現行的自主探究教學方式是很吻合的。在報吿中提出的開展探究式教學需要注意的幾點值得我們借鑑:

1、探究的應是學生未學過的內容。

2、不主張預習。(先學後教不是探究,是自學)。

3、儘量不用書的情境或例子。(教材呈現了各種解題思路及答案,叫學生怎麼去探究?他能不去看嗎?)教材是雙刃劍,一方面給了探究的問題,一方面又封了探究的通道。

4、教師要幫學生搞清楚情景或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5、學生一定要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在有了想法的基礎上討論、分享,形成共識。(小課題研究是課後研究、課上彙報,看不到學生研究的過程。我們往往就是拋問題之後就分組討論、交流,大部分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久而久之也就不願意思考。要改變)。

6、教師個別引導很重要。尤其對反應慢的學生,這時啓發就起作用了。

7、公開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式教學要注重過程,現在的一年級教材,在呈現形式上也突出了這一點。

以上是我這次學習的收穫與體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將專家的思想、理念慢慢滲透到課堂教學中,落實到實際行動上,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有新的提高。

培訓研究心得篇4

我校研究的課題名稱是“農村國小生閱讀習慣與其口語表達能力關係研究”,作爲國家課題“閱讀習慣的養成”的子課題,學校領導和參研教師十分重視,從課題組組建到現在,課題負責領導已組織參研教師多次培訓學習。通過培訓學習,我對課題實驗研究有了一定的認識。

一、學會自己選題

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就存在於實際的教育教學情境之中,教師要時時關注教育教學情境,尋找具體問題。

1.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問題。我們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特長愛好和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獲取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作爲課題研究的來源。

2.在反思中提煉問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可以爲自己提供研究材料的有效途徑,反思每天中自己遇到問題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等。

3.在與教師的交流中解決問題。 在教師間的相互交流中,可以發現自己未曾注意的問題,進一步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激發自己的研究意識,將有價值的問題作爲課題研究的來源。

二、教師素質與課題研究的關係

1.教師的'課題研究意識是前提。教師的研究意識越強烈,就越有可能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如果教師缺乏研究意識,就會對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有價值的問題熟視無睹,錯失提升教育教學的認識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時機。當然研究意識並不會憑空而生,除了要有敏銳的問題意識之外,還要真

正體驗到課題研究帶來的自身專業發展與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是基礎。一個總感到有許多課題需要研究,並能很好地進行研究的教師,往往是教育理論知識較爲紮實、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師。教師有教育理論的指導,則會很快發現問題,並進行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本課題研究應該注意的問題

課題“農村國小生閱讀習慣與其口語表達能力關係研究”,就其名稱分析,我作爲一名參研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積累知識,豐富語彙。在口語交際課和語文活動中,培養學生認真傾聽,靈活應對,順暢表達的能力,努力探索口語表達訓練方法、策略,着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培訓研究心得篇5

“教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在經過了開學前的一次新教師培訓之後我終於踏上講臺成爲了一名教師。那時的興奮難以言表因爲終於可以站在講臺上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我也漸漸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

這次組織的新教師培訓,對我們都非常有意義,因爲我們工作過了就能有切身的體會。短短的五天培訓非常短暫寶貴,內容涉及很多:有新時期師德行爲規範培訓,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專題講座,還有安吉縣有效課堂規範年綜述及學生心理輔導與家庭教育的講座。

在參培的5天時間裏,我們過得充實而有意義。班主任把我們的生活、學習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考慮鍀非常詳盡周到。使我感受到了一個大家庭的和諧溫馨。專家們爲我們準備了豐盛的精神大餐。我從中汲取了更多的營養。變得更加有精氣神了。

一、對學校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也對自己選擇人民教師的職業無怨無悔。在這次培訓的開學典禮上,學校領導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我們加入到師專這個大家庭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也介紹了學校未來的美好藍圖,並且勉勵我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完成這次培訓的任務。

二、認真學習教學規章制度、常規和教學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雖然在來到師專以前,我已經積累了許多的工作經驗,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師,對其中的許多工作規範和制度還是十分陌生的。教導處的紀勇平處長給我們詳細介紹和講解了我校的相關教學規章制度、常規和教學方法,並結合多年來的許多相關事例作爲典型範例。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啓發,我認識到要成爲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認識到高校教學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從前作爲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對如何才能夠不僅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而且能夠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鄭偉鵬老師以他豐富的教學經驗爲我們做了一次生動的報告。他從高校教師的構成、對高校教學概念的認識、教學觀念的轉換、大學課程內容的基本特點、大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等幾個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總結。通過聽講和自己的認真體會,使我對高校教師的內容和特點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爲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有一個教學觀念的深刻轉變,包括從封閉性向開放性的轉變,從羣體型到個性型的轉變,從權威型向民主型的轉變。這些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和學習。

培訓研究心得篇6

本週六,學校教研室湯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爲我們開展了《微型課題研究方法》的講座,聽後讓我耳目一新。

講座一開始首先借鑑蘇霍姆林斯基一段話,他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很顯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教師堅持做教育教學研究的話,那麼,教師的勞動就會成爲一種樂趣,天天上課就不會成爲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教師就會很幸福!有時我們不是經常會感覺到了“不樂趣”、“不幸福”嗎?也許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點“研究”和“琢磨”的過程吧!

而以往的我對於課題研究也是很迷惑,通過講座明確了進行微型課題研究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第一,發現問題。教師要有問題意識,這是進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風,選擇的課題應該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內容,還有就需要課題一定要有價值。實際上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很多的,如一個問題的講解、後進生的轉化、某節內容的課堂教學結構設計、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安排等等。課題的價值有賴於有效的反思。

第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微型課題研究尋找方法其實也就是一個借鑑的過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尋找方法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是微型課題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資料收集包括閱讀書籍、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還包括通過實地調研,訪談獲得直接研究材料,還可以通過體驗取得有關材料,並對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爲下一步研究做準備。

第三,解決問題。教師要先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可採用案例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應特別強調,微型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於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研究過程要充實、切實。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教師要隨時記錄、反思和總結。在研究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方法不能實施奏效,應該再回到第二步尋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別重視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注意對細節的反思與改善。

第四,解決過程總結出來。這是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過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寫出來。這曾是我最匱乏的部分,而聽了講座後才發現其實沒有那麼難,總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教育日誌”、“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學反思”。

第五,把總結出來的方法應用與教育教學。就是把總結出來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這是微型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這是第二次從理論到實踐。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顯著改進。

經過講座系統的歸納回頭看看自己,身爲一線的教師,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一些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只是我們缺少一些蒐集、整理、總結概括的過程,沒有形成一些科學的體系而已。

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識,在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個一個小問題、實問題的同時,讓自己成長爲專業化、科研型的教師。

培訓研究心得篇7

提筆躊躇,我深知自己的心得體會與本次的培訓專題風牛馬不相及。20xx年x月x日——17日,在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邵美萍主持下舉行雲南省國小美術名師工作室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和小組年度工作考評活動。活動包括楚雄州教科所所長鄧建民作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各小組課題研究情況、小組年度工作彙報及專家指導、考評,工作室顧問張興義校長作《情緒的科學管理》的專題講座等。說實在的,至於講些什麼我懵懵懂懂,觸動最深的是鄧所長聲情並茂朗誦的一段散文:“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下課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通過網絡我找到了原文細讀:“小男孩走出大門,返身向四樓陽臺上的我招手,說:‘再見!’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個早晨是他開始上國小的第二天。 我其實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樣,再陪他一次,但我卻狠下心來,看他自己單獨去了。他有屬於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場,只能看做一把借來的琴絃,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其歸還期限的。

他歡然地走出長巷,很聽話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規蹈矩的模樣。我一個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細細的朝陽而落淚。

想大聲地告訴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給你們一個小男孩,他還不知恐懼爲何物,我卻是知道的,我開始恐懼自己有沒有交錯?

我把他交給馬路,我要他遵守規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們能夠小心一點嗎?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愛交給了縱橫的道路,容許我看見他平平安安地回來。

我不曾搬遷戶口,我們不要越區就讀,我們讓孩子讀本區內的國民國小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國小,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當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兒女爲賭注來信任———但是,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他開始識字,開始讀書。當然,他也要讀報紙、聽音樂或看電視、電影。古往今來的撰述者啊,各種方式的知識傳遞者啊,我的孩子會因你們得到什麼呢?你們將飲之以瓊漿,灌之以醍醐,還是哺之以糟粕?他會因而變得正直、忠信,還是學會奸滑、詭詐?當我把我的孩子交出來,當他向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給他的會是什麼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張曉風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這篇散文從字裏行間透出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對社會的囑託,更是對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那感人而樸實的話語陣陣敲擊着我的心靈,作爲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和教育工作者的我,從不同的角度來感悟這篇文章,內心感觸頗深,久久不能平靜。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父母的命啊!

兒子雖然還未入學,看着他清澈的眼神和異乎尋常的調皮我甚爲惶恐:入學會怎麼樣?在新的環境裏適應嗎?中午自己會吃飯

嗎?這些感受都是作爲父親的親身體驗。讀了這篇散文,我才真正理解了那些年輕的父母望着孩子依依不捨的眼神,對老師千叮嚀萬囑咐的託付。作爲一名教師,肩上的責任真是任重道遠啊!他們父親母親把孩子交給了我們,就是對我們的信任。從這一刻起,我發誓我要用我全部的愛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因爲我是一名教師,同時我也是一位父親,我能理解千千萬萬做父母親的心情。

他們沒有完成作業,我會?

他們不專心聽講,我會?

他們打架,我會?

他們面臨懵懂,我會?

我們應當成爲家長心目中企盼遇到的好老師,當一名好老師一點都不難——愛孩子,愛自己的事業。只要心中有愛就能做到!我們將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如果我們不對太陽傾注殷切的期望和愛心,那麼太陽也將不會放射絢麗奪目的光芒。

標籤:多篇 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