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國小 篇一

這個暑假有幸加入了周林茜老師的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再次拿起自己早已打印好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通過對比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回看東北師範大學史寧中教授關於“數學課標修訂與核心素養”的報告,結合自己在數學教學中的一些感受,寫一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立足育人價值,學有用的數學

新的課程目標爲: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集中體現數學課程育人價值。這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方針的體現。新增數學核心素養,並強調數學課程要從三個方面去培養核心素養:第一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第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第三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導向非常明確,就是讓數學回歸現實世界,迴歸實際應用。這也讓我更加體會到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比如九年級上冊的利用相似測高問題,旗杆和教學樓是學生所熟知和常見的,而想要通過測量算出他們的高度就要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其次要選取恰當的測量方式,天氣和可用工具是影響測量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進行選擇測量方式時,需要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最後要能根據測量出的結果去推理運算,這不正是在用數學的語言在表達世界嗎?生活處處有數學,通過學習,讓數學知識爲生活服務,在學習的過程中,去塑造和錘鍊學生的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能力、數據觀念、模型觀念、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二、落實“雙減”政策,學融合的數學

雙減不是減學業質量,而是要減負提質,學業水平考試一直是我們所關注的,新課標評價建議板塊關於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規劃有這麼一條:主觀題要探索命制問題解決多學科融合類試題,這就要求我們學融合的數學,就像附錄1給出的93號樣題,如果你的綜合素養不達標,題目你都讀不懂,談何解決問題。聯繫日常教學,比如等可能事件發生的概率這個知識點,當它以物理電路圖中某個開關閉合後燈泡是否發光考察時,難度雖小,但一部分學生由於看不懂物理電路圖,就無法解答,如果再換個語文情景,給出兩類:偏旁和漢字,讓我們分別選取後去組字,問我們能夠組成上下架構字體的概率,這時語文功底就成爲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日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加強學科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指向標,作爲一名一線的普通教師,接受新課改理念,體會新課改思維,在日常教學中,踐行新課改要求,迴歸課本,學有用的數學,學融合的數學,將是今後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2022版 篇二

今天聽史寧中教授對數學新課標的解讀,頗有收穫,現稍作整理,以免培訓後“水過地皮幹”。

一、背景

雙基變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體驗)

兩能變四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我對這一點感觸特別深。

把有問題教得沒問題,只是培養“考”生;把沒問題教得有問題,纔是培養“學”生。直接告訴學生答案的,是一種“寄生的教育”,無法培養出學生完整的品性和健全的大腦。教育中,要鼓勵學生提問,當學生敢於提問時,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圍繞問題讓他們自行尋找資料,教師適時補充,並製造相沖突的觀點,讓學生做出自己的判斷並說明理由,而不是直接給他們提供答案。在一次次的觀點碰撞和淬火中,去掉雜質,留取的精華。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學生要能說出自己的理由,且遵循邏輯與事實,至於答案,反倒不是最重要的。

二、要點

各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

數學:①切分學段②四基四能與核心素養融合③增加代數推理、幾何直觀、提升數學素養④與跨學科知識、傳統文化有機結合⑤體現數認識和運算的一致性。

數學核心素養目標定位爲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數學抽象),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邏輯推理),會用數學的需要表述世界(數學模型)。

三、變化

1、課程內容由原來的內容要求,增加了(學業要求和教學提示)。不僅知道學習什麼,還要清楚學習程度和如何學習。

2、國小數學的四大領域沒有發生變化,爲了更好適應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變化總趨勢。數與代數強調整體性和一致性。負數、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國中學習。過去數與代數的四個主題數的認識、數的計算、常見的量、數量關係,常見的量移入綜合與實踐。進一步整體化爲兩個主題數與運算、數量關係。圖形與幾何強調幾何直觀,增加了尺規作圖的內容。統計與概率強調統計量,把百分數作爲統計量。綜合與實踐強調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與生活、傳統文化的聯繫。數據分類 由實物分類,增加抽象分類。

四、實施

1、整體設計,分步實施

知道自己的教學位置,知道前後聯繫。

2、知識體系與核心素養整體把握,概念提出與實際應用,知識進階與素養進階。

3、概念有關內容與抽象更爲接近

性質有關內容與推理更爲接近

關係有關內容與模型更爲接近

運算內容與運算更爲接近。

4、數量與數量關係的抽象

形式上去掉名詞,實質上舍去背景,迴歸抽象的本質。

5、增加代數推理

通過簡單的歸納或類比,發現和提出一些初步的結論。

感悟數學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化未知爲已知。

豎式是算法,橫式是算理。

6、三個命題:前提命題,論證命題,結論命題。

三個推理:邏輯推理,歸納推理,演繹推理。

經歷從需要表達到數學表達的過程。

7、增加計數單位的概念,作爲數學化抓手。

五、思考

1、新課程標準的變化需要數學教師再次對新課標進行學習和梳理,最重要的是在學習和梳理的過程中領悟變化的必要性。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弄清楚課標變化前後的聯繫與區別,以便於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2、數學學習是在探究的過程中的真實發生。數學教學並不在於學習了多少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對數學本質的探索與感悟。教學實踐中需要更多地思考通過什麼樣的資源、什麼樣的問題、什麼樣的探索活動逐步將學生推向深層次的思考之中,從中逐步感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可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必備的數學能力和素養。

3、數學教學要注重整體性和一致性,教學中要抓住單元知識的前後聯繫,抓住單元知識中的核心問題開展學習,努力打通知識之間的橋樑,促使學生從單點結構認知走向關聯結構認知。

4、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數學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數學教學實踐與人的發展問題結合起來,而人的發展依託個體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因素。數學教學活動要給學生以良好的參與體驗,形成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5、注重學生探究過程的數學教學就需要過程性評價,需要建立科學有效地評價機制。評價要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促進學生獲得學習數學成功感,瞭解自己的不足,激勵學生不斷改進,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體驗。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國小 篇三

研讀2022年的新課標和聆聽新課標解讀的講座,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新課程標準體現着素質教育的理念,體現了落實“雙減”政策。它不僅要求我們對學生的基礎性和發展性學習抓好加強外,還要讓學生享受學習,自主性終身學習。

新的課程標準中雙基變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體驗),兩能變四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課改不僅是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是對老師教學方法的改革。老師們必須更新原有的教學理念,鑽研教材,學習新方法新理念,全面瞭解學生,切實完成教學任務,才能更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適應時代的需要。

新的課程標準中數學核心素養指向了三個維度: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被描述爲“三會”(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3)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因爲,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爲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應該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教師適時進行補充,製造衝突點,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表達,加深對知識本質的探索與感悟。

新的課程標準進一步加大了對作業設計方面的系列要求。在評價建議部分,專門增加了作業評價建議,對作業類型、作業層次、作業立意、作業量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在教學提示、教材編寫建議部分,也明確提出了作業習題設計要求,要減少死記硬背、機械重複作業,豐富作業類型,增強作業針對性,增強實踐性作業,要控制作業量和作業難度評價時要建立科學的機制,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瞭解自己的不足,激勵改進,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體驗。

史寧中教授對課標的解讀中說到,數學教學要注重整體性和一致性,基於單元,着眼整體。因此在平時的備課中,老師們不僅要考慮課時設計還要考慮單元設計,對知識進行融會整合。教學中要抓住單元知識的前後聯繫,抓住單元知識中的核心問題開展學習,努力打通知識之間的橋樑,促使學生從單點結構認知走向關聯結構認知。教學後,要及時關注評價,循序漸進。通過逆向設計,思考學生去哪裏明確目標,學生到達那了嗎?怎樣使學生去那進行教學設計。關於教學改進的祕訣,史寧中教授給出了吃透教材,吃透學生。學科知識和學生知識都要了解,也要學會解讀文本和學生的智慧。

總之,新課程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精心設計,才能讓學生在教學中真正有所收穫,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篇四

對於教師而言,這是個巨大挑戰。首先是觀念轉型——教師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學科教師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師,其次纔是教某個學科的教師;首先要清楚作爲“人”的“核心素養”有哪些、學科本質是什麼,纔會明白教學究竟要把學生帶向何方。這也是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要求。

當然,它不僅挑戰我們現有的課程設計與評價體系,同時也拷問着校長和教師的教育素養,從概念到行動,從“知識至上”轉向以核心素養爲導向。

高中階段的數學內容和國中階段相比,無論是知識點數量的倍增,還是具體內容認知難度的提升,對學生來說都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戰。基於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要求融入課堂教學目標,關注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目標在教學中的可實現性,使核心素養真正落地。

首先應當深入瞭解本班學生個體的實際知識基礎和相關能力,以更爲貼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課堂教學講解和課後作業設計,以此達到促進學生個體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目標。當然,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不僅教授數學的基礎知識,還需要對相關領域的問題進行計劃範圍內的拓展。這就需要教師合理設計教學活動的層次和階段,以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和輔助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究和小組合作,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發展,爲新課標和素質教育在高中數學學科教學的落實探索出更爲合適的途徑。

在數學的發展過程中,有一部分新知識是由已知定理或性質進行邏輯推導和演繹轉化而來。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主要是歸納、類比;一類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主要是演繹。這兩種數學研究方式很常見,且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也經常被論證和講授,對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核心素養時,要善於根據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內容推導和演繹推理方面的訓練,以此來有效促進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完善,使學生藉助正向或逆向的邏輯推理方法擴大自身的數學知識範圍,豐富數學知識內容,從而獲得解決數學複雜問題的有效方式方法。

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數形結合的思想是高中階段必須掌握的數學思想。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應該有效挖掘教材中的理論內容和習題應用,充分掌握教材的編撰意圖和設計模式,將教材內容進行科學整合,以更爲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內容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構建數形結合的解題思想。將一些較爲複雜抽象的數學問題,通過直觀的圖形來進行剖析和研究,提升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發展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運用數學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推斷,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知識的素養。爲此,教師應該將現實案例引入到日常的數學教學活動中來,構建模型,進行推斷獲得結論,通過將數學中的數據和生活中的實際進行鏈接和講解,通過生活案例的發展變化來展示卷面上的數據變化,以此激發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優化自身數學分析能力的同時,提升實踐應用能力。數據分析素養對高中數學課程中概率與統計部分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避免把教學重心放在單純演練習題上,應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作用,通過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親身經歷數據分析活動的全過程。

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2022版 篇五

最近學習了2022年的《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數學新課標理念有了更深地理解,下面簡單談一下我的感受。

新課標通過數學教育讓學生獲得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獲得的知識都是通過直觀的操作獲得知識,比如34+16等於多少時,是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瞭解怎樣計算,讓學生思考爲什麼把4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成一捆,最後說出來算理。通過一系列的學習讓學生養成觀察世界的習慣,從而發展他們的好奇心,並用數學的思維來思考,表述出來,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簡潔和優美。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課標對知識結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學段由三個學段分成了四個學段。國小階段學生學習的每個知識不是教師講什麼學生就接受什麼,而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個知識必要性。比如說,國小階段的方程知識現在已經劃入中學階段,因爲國小階段的學生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課時很少,掌握的不是很透徹,在一些數學問題中可以用四則算式計算,所以在學習方程的時候學生感受不到必要性。

數學教學時可以結合相應的實踐活動或者傳統文化,像曹衝稱象的故事就可以應用到認識千克,噸或者求不規則面積時的轉化思想。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頒佈,需要我們教師做出相應的調整。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要多學習、多思考、多反思,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篇六

這次《數學新課程標準》網絡培訓,使我對新的教學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使我對課程目標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數學課程標準》還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力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必須緊密聯繫實際,注重對數學事實的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中學習數學,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應引導學生把動手和動腦有機的結合起來。啓發學生的多種感觀。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體會活動中的數學成分。遇到一些較數學問題學着自主理解、分析、解答。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而是主動的、創造性的學。這樣的學習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在的動力,有利於學生潛能的開發,有利於知識的掌握。

三、重視學生的合作交流,體驗數學的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信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而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建立知識結構

新課改對老師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老師要做到心中有小單元知識結構,有大單元知識結構,明白知識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對知識的講解能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好眼中有學生,才能更好地創生課堂。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更應乘風破浪、直掛雲帆。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篇七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抽象,通過對數量和數量關係、圖形和圖形關係的抽象,得到數學的研究對象及其關係;基於抽象結構,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符號運算、形式推理、模型構建等,形成數學的結論和方法,幫助人們認識、理解和表達現實世界的本質、關係和規律。

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數學承載着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基礎,在社會科學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應用滲透到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面,直接爲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社會生產的生產力的發展。隨着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的發展,數學研究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數學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承載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掌握適應現代生活及進一步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激發學生數學的興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意願;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新課標主要凸顯了“四個深化”。一是核心素養爲導向深化學科育人目標。數學學科的“三會”核心素養,細化到國小學習階段的11個,國中階段的9個核心詞、關鍵詞貫穿於課標中的字裏行間,形成清晰、有序、可評的課程目標;二是核心素養爲導向,深化了結構化教學內容。教學課程的四個領域有了部分內容的調整和整合,教學內容更注重結構化,尤其在“綜合與實踐”領域,更加關注知識轉化爲素養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三是核心素養爲導向深化了學習方式變革。四是以核心素養爲導向,深化了學業質量的新要求。此版課標首次將“學業質量”加入其中,明確的指出學科質量的要求就是爲了素養的達成。

爲此,要求我們數學老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斷學習,持續創新,學習好課改後的內容,豐富自身,提高自身素質,緊跟時代改革的步伐,在行動中履行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