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生學習共和國勳章的感想心得

大學生學習共和國勳章的感想心得

共和國勳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榮譽勳章,被授予共和國勳章的人都是對國家有傑出貢獻的人。小編在這裏給大家帶來大學生學習共和國勳章的感想心得2020,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大學生學習共和國勳章的感想1

近段時間,我們通過電視、手機,一遍遍和一個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國84歲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

鍾南山現在已經是國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子,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這個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鍾南山院士就是那個“定海神針”,已經成爲老百姓最爲信賴的人了。一個工程院院士,一個醫學專家,卻神奇地擁有了100%的可信度。因爲在大家的眼裏,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

2020年這個春節,他不顧年事已高,在廣州、北京、武漢三地奔波,連續奮戰。他一邊提醒公衆“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卻義無反顧地登上了去武漢的高鐵,趕往防疫最前線!

當前的疫情,是病毒變異的結果。細菌性的病人,一般都有特效藥抗菌治療。但是這次的冠狀病毒因爲是新型的,第一次發現,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當然了,沒有特效藥,也不是不能治,這就需要臨牀醫生很硬的醫學基本功。當疫情來臨的時候,他們要用自己的知識、醫術去戰勝它。

鍾南山曾說,他永遠忘不了他中學老師說的一句話:人不該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於懷;但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與自己的抱負相比,也會變得很小。這句話,鍾南山牢記了一輩子,也踐行了一輩子。

我們要學好科學知識,不僅對個人有利,更對我們的國家有利。以後,不管將來幹什麼職業,做什麼事情,要想走得遠,都必須擁有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學習。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好好學習是一種責任!我要謹記在心,創造並擁有更好的中國。

大學生學習共和國勳章的感想2

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2020年的春節,祖國的上空烏雲密佈,大地一片肅殺與冰凍。我聽不到往年鞭炮的炸裂,也看不見大人們的笑臉。每一個跳動的數字都讓我不寒而慄,這段時間我一直關注着新聞,也一直關注着您......

84歲的您,滿頭銀髮,一絲不苟,鏡片的背後是您堅定的目光和剛毅的臉,看了就叫人肅然起敬,爸爸說,“國士”也!

這個春節疫情肆虐,不外出,不瞎逛,安安靜靜地讀一本好書,不給大人們添亂,我想,這也就是我唯一能做的。

這個寒假我重讀《小王子》,一直認爲這是一本膚淺的書,這次重讀,我從字裏行間讀出了它的深刻,明白了它是一本優秀的哲學童話名著。名著的價值就在於,每個人都可以從各個角度解讀,每個人都可找到故事中自己的影子或啓示。

再讀《小王子》,我讀出了四個字“協同成長”,在我的生命裏,父親就是我的小王子,我就是他可愛的小狐狸,我真心的感謝父親的馴養,父親的陪伴!

2020年2月4日,立春,而張家口的春天格外的寒冷。這天,我沒有睡懶覺,早早的起來和爸爸一起剪“春”字,一朵、兩朵、三朵、四朵....。一朵朵鮮紅的“春”字,就像一朵朵嬌豔的紅梅,落在了我的書桌上,也落在了我的心裏。

我雙手合十,在心中默唸,立春,願陽光驅散陰霾,還我一個春暖花開的中國,還我一個櫻花燦爛的武漢,還我一個明媚的張垣!當我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雙眼噙滿了淚水......

父親說,鍾南山爺爺是“國士”。國之士,棟樑也,勇士也!再戰肺炎,84歲的您依然堅毅不屈,依然老當益壯。國之士也,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不亦重乎?不亦遠乎?

向鍾爺爺致敬,這是我寫給您的一封信,一封您收不到的信,因爲我已經把它永遠地存封在了我的時間膠囊裏,時刻的讀一讀,時刻的看一看,我今天所寫下的文字。

於是,在日記裏寫道,2020年2月7日,晴,張家口萬里無雲。

大學生學習共和國勳章的感想3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初讀時不禁疑惑,倉頡創字而已,何以讓天地慟哭、神鬼驚懼?張彥遠這樣解釋:“造化不能藏起祕,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意思是,文字出現後,上天終於可以傳達心意、記載祕密,所以感動得下粟雨;而文字由於有巫術,鬼怪再也不能隱祕,所以驚懼大哭。可見,當有血有肉的現實生活,化作最真實情感的文字時,它的震撼力將無以衡量。

驀然想到,在這場悄然而至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除了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突擊隊員衝鋒一線,也有大量文藝工作者堅守後方,真實書寫,向社會和人民傳遞着共克時艱的信心力量。

我在後方戰“疫”,我看到每一名文藝工作者都在努力奔跑。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沒有白大褂、也沒有綠軍裝,但是他們依然奮戰一線,發揮耳目喉舌作用,用不滅的燈爲戰友們點亮歸家的路,用如椽的筆撐起同志們疲憊的肩。他們牢記囑託、響應號召,及時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客觀記錄前線點點滴滴,深入挖掘一線感人事蹟。他們,用鏡頭定格感動,讓我看到了“國士”南山眼中飽含的深情熱淚;他們,用畫筆描繪溫暖,讓我看到了“逆行者”雪夜登機戰病魔的感人場景;他們,用各種各樣方式,讓我們看到一張張滿是壓痕的臉、一雙雙滿是血絲的眼。他們用心書寫着時代的精神圖譜,精心創作着平民的英雄讚歌。

我在後方戰“疫”,我爲每一位奮戰在前的朋友點贊。我們手雖不能相握,心卻緊緊相連。您的“請戰書”,您的“與妻信”,您在抗擊疫情中的每一次逆行、每一份溫情,都是我最樸質的創作元素。正如您所言:“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這就是我的責任,雖然心裏也有不捨,但疫情面前,不能退縮。”我將始終堅守文藝初心,在這狂風驟雨中以筆戰“疫”,記錄感動、鼓舞士氣,謳歌真英雄,傳播正能量,用文字向白衣戰士致敬,向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抗疫英雄致敬。

有人說:在這個古老國度每一寸土地上,成片的花在大地上“搖擺”。每一朵都那麼渺小,當他們連成一片,風也要駐足,雲也要致敬。這種力量聚沙成塔,集孤弱爲偉力;這種精神自強不息,使困地發新芽。我在後方戰“疫”,讓我們一起用愛歌唱、以筆戰鬥,衆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大學生學習共和國勳章的感想4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84歲的鐘南山再次迎疫而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敢醫敢言,勇於擔當,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敢醫敢言: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

今年1月19日,兩張照片在網上廣泛流傳。一張照片裏,鍾南山神情疲憊地靠坐在一列高鐵餐車的座位上;另一張照片,顯示了兩張1月18日從廣州前往武漢的高鐵車票。

1月18日,臨危受命擔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的鐘南山登上從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爲的是查明在武漢報告的一種未知的“新型肺炎”。

在武漢實地調研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確認,這種“新型肺炎”已經出現“人傳人”現象。1月20日,鍾南山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果斷向社會公佈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的情況,拉響了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報。

此後,他多次出席新聞發佈會,接受境內外媒體採訪,爲公衆答疑解惑,爲一線戰疫注入信心。

“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1月28日,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爲焦灼的時候,鍾南山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動情地說。

這並不是鍾南山第一次“敢醫敢言”。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他就在“衣原體是病因”幾乎已經成爲定論的背景下,以客觀事實和臨牀經驗爲依據,提出並證實非典病因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他還面對極大的外部壓力,坦言當時北京的疫情傳播沒有得到有效防控,爲當時疫情防控工作走上正軌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書本上沒有的,只能在實踐中摸索。”鍾南山曾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

2020年8月11日,領導人領導人簽署主席令,授予84歲的鐘南山“共和國勳章”,以表彰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程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的公示稱,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鍾南山敢醫敢言,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強調嚴格防控,領導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關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

大學生學習共和國勳章的感想5

鍾南山說,我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果堪可謂奇蹟!目前,全國疫情已進入基本可控階段,人民生活也基本步入正軌無明顯影響。回想抗疫期間的種種經歷和個個感人細節,他再次強烈感受到醫者肩上所扛的生命重量,醫護人員的雙手就是患者在鬼門關前的最後一根稻草。

1月18日,在收到國家的緊急傳召時,已是83歲高齡的鐘老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在得知廣州到武漢的車票緊缺沒有座位,只能先上車後補票時,他義無反顧地說,沒有問題,國家需要,必須趕過去。從此,他在高鐵餐車疲憊的一幕成爲億萬國民心中銘記永生的畫面。

20日鍾南山與專家組一致確認武漢新冠疫情已經出現人傳人的現象,從此"抗疫戰"全面打響。他呼籲人們在家隔離,出門戴口罩,通過媒體傳達疫情最新情況,分享遏制病毒措施,只要有他在,人民就安心。此後,鍾老全心投入科研,進行新冠病毒感染的臨牀特徵研究,在他的指導下,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出世。

鍾南山不僅在國內的疫情抗爭中做出了卓越貢獻,其成就更是惠及世界多國。3月鍾南山連線多國專家分享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措施,4月初,再次連線伊拉克衛生部分享抗疫經驗,傾囊相授中國抗疫四大最有效措施。包括封城隔離、核酸檢測、疫情實況每日播報以及基層聯防聯控等。

此次發文,他再強調疫情初期關閉武漢通道的重要性,治療和遏制必須同時進行,不然即使治療方法再好,也很難真正控制疫情的擴散。武漢的"暫停"爲全國的"重啓"做出了決定性貢獻。

鍾南山說,抗疫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我國醫療事業幾十年的發展。科技創新也使得我國臨牀醫學、基礎醫學、中醫藥學等各個方面取得不俗成就。此後,將會更加有信心地面對各個醫學難題,爭取戰勝苦難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