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了近代史綱要心得體會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中國內有封建殘餘勢力,軍閥割據,外有帝國主義的入侵。社會動盪不安,可以說社會矛盾和俄國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魯迅曾這麼形容過那時的中國社會:“中國大約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隻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什麼東西去,都變成漆黑。”

學習了近代史綱要心得體會

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中國急缺一種思想來拯救當時的社會。當時的有志之士一直在思考,該用什麼樣的思想才能真正的救中國。在以前,我國的精英分子做了很多嘗試,如:1、農民階級起義。太平天國的《資政新篇》中,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義和團發起了扶清滅洋的運動。2、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鴉片戰爭之後,官僚知識分子中的開明人士,在西方堅船利炮的震撼下,認識到了西學的重要,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爲代表的洋務派,開始了著名的洋務運動。3、資產階級維新派改良運動。以康有爲、譚嗣同等人爲代表的維新派,想要走資本主義改良的道路,如曇花一現的百日維新,最終在頑固實力的絞殺下,胎死腹中了。4、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堅持資產階級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王朝,但勝利果實卻爲袁世凱爲代表的北洋軍閥篡奪,中國仍然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革命仍然未獲得成功。

在當時,1917年,列寧巧妙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實際情況相結合,帶領工人階級奪取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十月革命的成功,對國人的鼓舞是非常高昂的。於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了根。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生根,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正因爲馬克思主義具備科學性,才能成爲俄國十月革命的指導思想。而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又從實踐層面上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這種科學性無疑給當時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國有志之士提供了理論指導。第二是有中國尖銳的社會矛盾。中國尖銳的社會矛盾倒逼有志之士主動求變,主動擁抱新思想。當有志之士遇上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根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經歷政局的不斷挫敗後,富有革命氣質和學養深度的知識分子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最近很火的電視劇《覺醒年代》部分反映了歷史,陳獨秀登場時便說出了他的思考結果:政治革命救不了中國。

在時人思索國家前途命運和解救之法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獲得了關注。着眼於社會變革,容易被馬克思主義所吸引,以唯物史觀理解社會演化給人以科學、宏大、深刻的觀感,階級分析視野又給人以認識和改造現實以實際的方法,十月革命的成功使知識分子看到救世希望的落地的可能,列寧主義和共產國際更是幫助中共將理想落地化爲一套組織方法,服膺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也循此迅速走上了政黨運作和暴力革命的路途。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語境與中國是相似的,對於中國的知識人,布爾什維克主義思想中,既包含了道德理想的救世情結,也滿足了落後國家和地區的民族主義需要,更爲鬥爭提供了一種把思想轉化爲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的方法。

1920年4月維經斯基來華,爲建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因爲他的到來,中共一大的召開被迅速提上日程,黨組織的發展和相關革命活動的展開也加速展開。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綁縛了許許多多的任務,民族危機、民生建設、民權問題,對於這些問題,馬克思主義給出的是解開迷惑的一把鑰匙,而不是一條規劃好的現成道路。在中國大地上,不管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本土化的發展,還是黨組織的建設,都還要在長期的實踐中持續摸索、檢驗。

總而言之,譬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充滿着唯物主義智慧的話,讓飽讀資產階級唯心學說的西方學者似乎非常不滿,甚至寫出一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來批駁這種“機械決定論”,其實大可不必,畢竟馬克思還有後半句,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然而我們中國人接受這句話則容易的多,畢竟老祖宗早就說過,倉廩足而知榮辱,飯都吃不飽,又何談什麼道德的光輝,每天在工廠裏勞作十二小時的工人,又如何欣賞資產階級高雅的油畫藝術呢?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這片土壤的契合,並非只是這種隻言片語的靈犀相通,而是在精神內核上也有着某種相似。“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西方先哲們似乎對解釋這個世界從何而來又如何存在,有着特別濃厚的興趣,這裏面可能也有受到宗教的影響。他們創造出許多抽象的哲學詞彙,諸如物自體、絕對精神,他們有着極高的邏輯素養和思辨精神,推理出一幢華美莊嚴、令人讚歎的形而上的哲學大廈。

而馬克思卻對這種哲學遊戲並不熱衷,他將目光跳出象牙塔和經院講堂,聚焦在了現實中的芸芸衆生。“批判的武器並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馬克思強調實踐和改造社會,強調批判與革命。“辯證法不崇拜什麼,從本質上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最後,我們成功地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找到了最適合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十四億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